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82

【佛心慧语】慧律禅师语录精华(上)

$
0
0

 

阿彌陀佛

 

    佛心慧语 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不永不败。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禅’,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观故自在’。
  ◆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健康,是真正的财富,不要糟蹋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见一切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德修而谤来。
  ◆缘由愿来,愿力强,善缘自然具足。
  ◆责人,先责己于人,是名君子。
  ◆能觉他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
  ◆有智慧的人,永远不见他人过失。
  ◆聪明难,胡涂更难。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
  ◆心能平等,我们就能处于一个和谐的世界。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对自己的享受消极,对大众的福利积极,就是行菩萨道。
  ◆两个人吵架,甲对乙说你很主观,乙对甲说你并不客观,主客二观,无所标准,是非永远存在。
  ◆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施比受更有福。
  ◆彻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觉得寂寞。
  ◆起烦恼时,要回光返照——退步原来是向前。
  ◆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便是慈悲。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与牺牲。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多数人在缘生缘灭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来。
  ◆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诉众生,何者善?何者恶?生命还是要自己掌握。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终归毁灭。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给人希望,不要给人绝望。
  ◆舍(放下)尽一切(包括烦恼),当下自在。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行善不求回报,无缘(条件)大慈,同体大悲是圣者之行。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忍辱多福。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古今庸人,败于‘惰’字。古今才人,败于‘傲’字。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盛喜勿许人物,盛怒勿答人书。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动于欲,欲迷则昏。任乎气,气偏则戾。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言多必失,说话要精简。
  ◆若心有定,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
  ◆什么是空?难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详义。
  ◆这个身体,只是借我们暂住而已,如房屋,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谈泊、恬然自得。
  ◆花开、花谢,生死、死生,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墙说:‘这么多人,国必强胜’,高僧说:‘我只见到两个人,一个贪名,一个图利’。
  ◆逆来顺受,顺来忍受。
  ◆要自觉、自悟,佛在心中。
  ◆执着近于迷惑。
  ◆行、住、坐卧,皆是道场,因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若了无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恒久,失去的终归复得,得失之心,顿然放下,即能自在。
  ◆看看十年前的种种计较,今觉可笑,若十年后反观今日的争执,应会莞尔,由此可知对于时间每个动点上的执着,只会徒增我们的烦恼而已。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欲精神清明饱足,须除得失生灭心。
  ◆欲服大众,先调自心。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圣人的伟大,在于他的平等心。
  ◆不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光明灯要点在心中,才能遍照十方。
  ◆真正享受生活,是不经过任何比较的。
  ◆良是每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菩萨不见人过,但见己过。
  ◆菩萨是只管耕耘,不计收获。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说得千里路,不如走一步。
  ◆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面对现实,才能超越现实。
  ◆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当互相尊重。
  ◆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


      

    佛心慧语 自悟篇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
  ◆智慧,是愚痴人心中的扫把。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
  ◆贪婪的火,灼伤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凉在你的心中。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平凡是最难演得好的角色。
  ◆不要用贪婪、瞋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智慧有如一盏灯,它轻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
  ◆即使是一声轻轻的赞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则智慧丰饶。
  ◆一体皆有两面,尝试着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使你豁然解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陀慈悲的垂训,牢记之。
  ◆不放逸,自制、自律、有智慧的人,不为瀑流漂荡,能自作岛屿。
  ◆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无怨。
  ◆愚痴的人一直想让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郄努力地了解自己。
  ◆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沉默是最强烈的抗议。
  ◆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后悔会多于成就。
  ◆怨由亲生,无亲则无怨。
  ◆生命无常,刹那生灭,莫被幻境所骗。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透过语言,任何事情多少会有偏差。
  ◆情生智隔。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伤人之身,易医治;伤人之心,最难疗。
  ◆妄语、两舌,杀人不见血。
  ◆因加缘等于果。
  ◆你不能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所有的路径平坦。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双鞋子,希望得到内心的和平,就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感觉。
  ◆不懂得利用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尸走肉。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短处。
  ◆没有敌人能比自己的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创造一个天堂来赏赐善人,或创造一个地狱来惩罚恶人,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善恶因果终有报。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不要报复,报复心能令人痛苦。
  ◆要常常想:“我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自己。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认命比抱怨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认命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小亏不吃(不能忍),大亏就吃不起。
  ◆一般人是看得破,却忍不过。
  ◆死亡,并没有讯号。
  ◆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快乐而和平的。
  ◆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若能慈、悲、喜、舍、即近佛。
  ◆做人的可贵在自觉(教育自己),觉他(教育别人)。
  ◆信心是慈悲和教育爱的原动力。
  ◆世间人叫命运,修行人运命。
  ◆尽责任的人生,才有踏实感。
  ◆对别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最大的亲和力是赞叹他人,及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肠。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可忽略初发心。
  ◆若见他人非,自非郄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必有过。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不谦则自狭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这世界是一场大笑话。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坵长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忹然。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嫉妒,是难以踢开的绊脚石。
  ◆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独乐,殊不知人人若都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着快乐。
  ◆若懂得制心,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无愧的人。
  ◆为钱“忙”,无智“茫”,眼瞎“盲”。
  ◆蜗牛角内争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能把奉献当作是一种快乐,那你所到之处,一定受人欢迎。
  ◆闻谤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人于改过,不可因循退缩: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
  ◆人间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之弱点。
  ◆不二过的人,每天都拥有新的生命。
  ◆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沉默是诽谤的最好答复。
  ◆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处于乱中而不动,处于顺境而不逸。
  ◆想得到真挚的对待,唯一的秘诀就是真挚。
  ◆过于沉溺于自我的才华,会使人与你疏远。
  ◆弱者集中心力于一事,亦有所成。强者分心于太多事务,则一无可得。
  ◆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事。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任何事物可能长久有用,但郄不会永久有用。
  ◆得意莫忘失意时。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工作与爱心能征服一切。
  ◆莫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未来是属于勤勉于现在的人。
  ◆掌握现在的人,就能拥有一切。
  ◆当你懂得生活的乐趣,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宽恕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
  ◆轻视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实的赞美。.
  ◆懒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真理虽然没有名字,但是郄永恒的存在。
  ◆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将生命耽于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为了赞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白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之罪。
  ◆善于利用时间之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时间是最苛厉的暴君,抽取我们的健康、体力、容貌、才能等生命的税项。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圣人不贵尺壁,而重寸阴。
  ◆节俭为致富的秘诀。
  ◆一个小漏洞,足以使巨轮沉没。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智者警觉死亡的威胁,愚者郄不敢面对而谈它。
  ◆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聪明是分别心的产物,大智慧是永恒的真正自我。
  ◆学佛法的最根本课题,是自我突破。
  ◆迷而不知其迷,才是真迷。
  ◆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凡免我于危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平日可喜人也。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极其危。
  ◆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夸我们、赞美我们的,这都不是明师,会讲我们、指正我们的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
  ◆人有时不能太过相信自己的意思,因为心里善念说:“我是善的。”坏念说:“我是大善。”终于听从恶念了。
  ◆生有美丽的羽毛,郄不一定是有益的鸟,拥有美丽的外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与美好。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言来弥补,何苦?
  ◆拥有丰富内在的人,能够享受到孤独的美与好。
  ◆爱美之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
  ◆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不管拥有多大的财富,不如片刻安详的内在。
  ◆尚书:君子谦谦,卑以自牧。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怀着宇宙的心,过活现象界每一分每一秒。
  ◆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如果你能知足,虽然没有财物,你仍拥有“至宝”。
  ◆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生命潜伏许多的危机,它比膨胀的气球更不安定。
  ◆处世无奇以率真为本。
  ◆已成人身,又作邪恶行,为是比在镶有珠宝的金器之中,存放恶臭呕吐秽物的人,更加愚蠢。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唾老拙,留它自干了。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现恶言,是功德,此则成我善知识,不只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真实的必是原本的,而且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人活着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实质上并没有异化。
  ◆我们要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志士之节。
  ◆有知足心,去好胜心,何等安闲自在。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没有天然释迦,自然弥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闻赞而不喜、闻谤而不忧,毁誉不动、内外一如,名出世间。
  ◆手中一只鸟,胜过空中两只鸟。
  ◆执着的痛苦,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话多无益须达义――事烦无功须实际。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顺境不一定是好,逆境不一定是坏。
  ◆君曾思维否?若明日死神降临,你当如何?
  ◆欲为天下奇异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当你有办法时(心能自主),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境无好坏,损益在人。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义不当为之事,断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为善,虽一介寒士,人服其德;为恶,虽位极人臣,人议其过。
  ◆莫行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耐贫贱,不作酸语;耐是非,不作辩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骂人人骂之,击人人击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大地最卑贱,万物依之而生。
  ◆无事不要找事(麻烦)做,有事不要怕难做。

 

               

    佛心慧语 自识篇

    ◆修行是点滴工夫。
    ◆把自己的心凈化了、安定了,法就会从你的生命中升华、显现,而迸发出你生命的潜力。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是接力赛的成果。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郄你一生大事。
    ◆即今休去(放下)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人活着,唯一任务,就是凈化自己,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
    ◆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对生命的惩罚,作弄与煎熬。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日子就会不好过。
    ◆人命呼吸间。朋友,珍惜!
    ◆身遇患难,宜忆古人之曾遇此者,胜于此苦。必须心安、切忌忧虑。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违,即忿然发——是无涵养之力。
    ◆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交通拥挤、车辆多,找不到停车位,内心执着、放不下,找不到安详处。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
    ◆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如是因,如是果。菩萨缘于畏因,凡夫苦于畏果。
    ◆能为别人设想者,永不寂寞。
    ◆有人能抵抗百万大军,却无人能抵抗死神的来临。
    ◆若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当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顺境时勿怠惰自大,逆境时要勇敢忍受。
    ◆诳妄之人,常常无故树立敌人。
    ◆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无增减,是名入道之人。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若以顺非为有容,世亦有赖有君子。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我们要能够承担别人的苦,原谅别人,为别人的立场想,那么你好心的建议才会有效。
    ◆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事实),不如去接受它,这叫认命。
    ◆恶魔的领土是欲、黑暗、争执、剑、血、战斗。也是嫉、妒、憎、欺、谄、谀、隐秘与毁谤。
    ◆佛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记忆是意识的残影。切莫造成包袱。
    ◆人生是在不断与自己战斗的连续剧。
    ◆妄想是生命无谓的浪费。
    ◆人能逃过法律制裁,不可能逃过因果业力。
    ◆能学着不干扰别人,他就能心无恐惧地和平生活。
    ◆想到对岸去,就不能只沿着岸边跑。
    ◆心灵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任劳易,任怨难。
    ◆劝告别人时,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内心能不受欲望的冲激与勾引,烦恼自然减少。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当别人真正需要你帮忙时,应当不吝的伸出你的手。
    ◆大部分的人,迷于肉体的美好,即无法看见其结果所引起的灾害。
    ◆不洗澡,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尊贵是来自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径步窄处,须让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须留三分与人尝。
    ◆佛法是一种解脱束缚的教育。
    ◆要听两种人的话: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经验的人。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否相同,即知他是否真心的。
    ◆不要去猜测他人的想法,若无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没有大智慧的直观,而说的客观,也是一种主观。
    ◆一个人不能够创造环境,就会被环境所创造。
    ◆真正失败的人就是向环境屈服的人。
    ◆人生的真理是隐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余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宁过于君子,勿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
    ◆智慧虽然无形,郄能丰富你的生命。
    ◆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正在想什么时,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道’了。
    ◆风来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身’为苦本,‘我’为罪孽。
    ◆人随处作主,就会立处皆真。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则少悔。
    ◆让泪水来告诉你世间的真相。
    ◆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没有诚意学习某件事的人是永远学不会的。
    ◆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人,既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乐趣。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当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时,别人也同样的会给与回报。
    ◆你一天中曾踏实地活过一小时吗?
    ◆佛陀说:‘布施给我的功德等于布施给乞丐中之下贱者。’
    ◆当你对自己诚实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骗得了你。
    ◆‘禅’就是活在现前这一剎那,不前瞻亦不后顾。
    ◆用伤害别人,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美丽的花果,是由好的种子产生的。
    ◆掌握小的现实,不如掌握大的真实。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谋之。
    ◆虚己下问,是第一有益事,当不耻下问。
    ◆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才是人生的常理。
    ◆智慧从内心深刻地体悟而得,聪明从知识的累积而得。
    ◆艰困的环境使人成长、成熟,从艰困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能体谅别人。
    ◆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每个人与社会、国家,整个世界皆息息相关,因此,不应轻视自己的力量。
    ◆将你的生命投资于别人身上时,你就不再只是一个人了。
    ◆世间人所谓的‘爱’,在‘永恒’的辞典里找不到。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佛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因为他恢复了原态。
    ◆把盐叫成糖,盐也不会变甜的。人不从内在改变自己,别人再多的赞美也是徒然。
    ◆欲望永远无法获得满足。因为欲望的繁殖力很强。
    ◆人睡着了,梦境就真实不虚;人不觉醒,世俗琐事也成真。
    ◆欺世瞒人都易,惟有自己良心最难。
    ◆伤害别人的人,必受果报。
    ◆于虚妄处,强加分别执着——即是业障。
    ◆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惜福,一针一草,当思来处不易。
    ◆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俭惜福。
    ◆不耕种哪有收获呢?如果不懂得布施,将来就没希望可言。
    ◆当你请不起人家吃水梨,就改请果汁;没有果汁就沏茶,甚至于白开水。不然就和颜悦色,洗耳恭听。
    ◆当你贫穷时,那就用身体去布施,如扫地、洒水、搬东西。这也是一种布施。
    ◆人贵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强,勿依赖人,勿强求人,他人无论亲疏,一切皆不可靠。
    ◆如坚固的岩石不为风所摇动,贤人被诽谤或称赞都不动心。
    ◆如木工调直木,弓师矫正箭直,造沟者疏导水,贤人调御心。
    ◆闻恶,不可即嗔,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即亲,恐惹奸人近身。
    ◆人于横逆来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
    ◆念自己有几个不是,即我之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即人之气亦平。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以长己之恶。
    ◆放逸的人虽有生命,却也等于是死的。
    ◆人并非生而贵,而是因其工作而贵。
    ◆内心充满嫉妒或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容貌端正的人。
    ◆心如虚空,包容一切,方能远离对立的观念。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亦是无形的布施。
    ◆凡事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
    ◆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
    ◆暴怒、焦虑、淫欲、仇怨、嫉妒等都是苦的泉源。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态度处事,日子会好过些。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茍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猛兽不可畏,恶友不可不畏。因猛兽只破身,而恶友则破心。
    ◆对于指示过失、谴责恶行、指责缺点的人,应如告之宝藏的人般,敬仰侍奉。
    ◆听言尚察。能察,自能知;能知,自能择。是非了然,则不致听受谗言。
    ◆古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
    ◆佛云:‘身为众苦之本’。
    ◆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劝君远离杀业,切莫杀生招苦报。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只。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
      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皇上为一国之君,但是脚跟所站立的,也不过尺寸之地而已。
    ◆‘远离罪恶’的味,‘寂静’的味,‘法悦’的味,尝到此味的人,并无恐怖。
    ◆如铁之锈,生自铁而腐蚀铁,恶出自人而侵蚀人。
    ◆当死亡来临时,你所面对的,是一生所造邪恶的负担。
    ◆凡事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躁。
      凡事心怀感恩,而不自赞己功。
      凡事心存慈愍,而不幸灾乐祸。
      凡事心存法喜,而不贪恋物欲。
    ◆对已成事实的事情,不必勉强挽留,一颗腐烂的果子,即使你摘得到,吃到嘴中也会变味。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恶,难收无过之人。
    ◆内心的烦恼,必须由心地去解决,别人一点也帮不上忙。
    ◆别人教的方法再好,还得你肯放得下烦恼才能受益。
    ◆人不求,自然直。
    ◆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
    ◆体悟每天都是生命最好的一刻,才能算是了解人生的人。
    ◆布施时,心不恭敬,犹如沙漠种植农作物,得不到丰硕的果实。
    ◆世间无常,诸行非久,虽在世间常离世间,只住世间地,不染世间情。
    ◆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负担的。
    ◆生活失去了安详,生命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一时的快乐,也许会造成长久的痛苦,小心行事。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心之分别,能引诸业,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岂可免轮回。
    ◆金制的马衔,并不能使马更优秀。
    ◆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忌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一枚硬币,放在眼睛前面,就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多多鼓励,必定胜于大大责备。
    ◆因果是,下雨天不带伞,就一定会淋到雨。
    ◆愚痴之人,不知勤勉努力,只想求得好结果。
    ◆报复的心常追随着灾祸。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不纳智者之忠告,犹如大海小舟,失去方向。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
    ◆‘放下,自在’,说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高尚的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佛说:‘人应当自作归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
    ◆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并非顺从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脱以为酬庸。
    ◆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就拥有了真理。
    ◆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以平等心,过着没有欣厌取舍,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若浮云。
    ◆踏进罪恶的同时,就是走向毁灭。
    ◆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他如工画师一般,能画出世间百态。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正念就是没有执着和一尘不染的清凈心。
    ◆胸量大,虚空装得,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养心莫善于寡欲。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
    ◆为学如初,成就有余。
    ◆沉默是金,你若不开口,阎王老子也拿你没办法。
    ◆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不杀放生。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求安莫过于省禁是非。
    ◆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见人得利益起随喜同乐心而不眼红。
    ◆不可势利眼,不可狗眼看人低。
    ◆常赞美别人的长处,不背后说人的过错。
    ◆‘格物’就是除去五欲,六尘的享受。
    ◆海之所以大,在于它是所有河流的最低处。
    ◆妄语是一切恶业的根本。
    ◆人应舍利己之心,努力于助人。犹如从一把火炬点燃几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旧不变,幸福不论分给多少人,亦不会减少。
    ◆贪求爱欲而不知足者,如举着火炬,逆风而行。当然会烧到自己的手和身体。
    ◆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人生在历史上只是一剎那。在短暂的时间中,应好好体会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阴花在竞长短、争雌雄。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愚者求师之过,智者从师之长。
    ◆圣人贤明于克念作圣,凡夫则是妄念作凡。

 

   

    佛心慧语 自在篇

    ◆参禅何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
    ◆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淤的心灵,使众生离苦得乐。
    ◆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
    ◆人要活在无罪一身轻,活在光明喜悦之中。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
    ◆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
    ◆人由憎恨产生报复,但事后却很后悔。
    ◆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真理并不需要标签,有了标签只是独立了解真理的障碍
    ◆只要是好药,可以治病,用不着知道药方是谁配的,药是哪里来的。
    ◆佛说:‘凡执着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他做缠缚。’
    ◆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
    ◆今日应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确实完成,才是过好一日之道。
    ◆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
    ◆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掌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动点,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今夜睡着,明朝仍醒来,怎说死后便一了百了呢?
    ◆淡泊平怀,便是人生真味。
    ◆无知为贫穷之母,罪恶之源。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憎恨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憎恨使亲友远离。
    ◆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沈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世界间有三种人:
    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
    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像写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语,亦不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流失般。哪种人快活,自在?
    ◆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是感性与理性升华到最高点。
    ◆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来又追悔过去,就像碧绿的芦苇在骄阳中被割断一般,一下子枯萎了。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
    ◆真正限制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
    ◆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与一切对立。
    ◆最伟大的事业,最需要坚定的心力,急,只会退步;执,只会错误。
    ◆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伤害大于受害者太多了。
    ◆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工作必须自己去做,因为圣人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佛陀舍弃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放下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凡事,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凈,其道平坦,因而安乐。
    ◆以污染心说话、身行,则苦就跟随其人,如车跟随挽车的牛一样。
    ◆若以善心说话、身行,则安乐随着其人,犹如影随形一般。
    ◆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所以有德者必有言。
    ◆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启端。
    ◆上苍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安排,对第一个人都是一样。
    ◆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
    ◆痛苦的回忆,不知悔改,即是愚痴。
    ◆要知道,小的过错并不伤及大的善行种源,就如一粒盐只能改变少量水的味道,但却不能改变恒河水的味道。
    ◆贪欲时时常会令人表现愚痴的行为。
    ◆贪欲如口渴喝了咸水。
    ◆贪欲其实很苦恼,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稠人广众之中,不可极口议论,非惟惹祸,抑亦伤人。
    ◆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据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不是天气热,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眼睛别老是睁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后哪一样是你的。
    ◆‘无我’才能如实了知,诸事本末,‘无我’方能确保不曲解人意。
    ◆要知道,食物就像药物,都是在情欲与贪欲之外,它并不是为了力量,也不为夸耀,或心智的扩充,它只是为支持你的身躯。
    ◆安分守己,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处世,及修行的根本。
    ◆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我执薄者烦恼少,悟境深者喜悦多。
    ◆连自己都不认识,说要了解别人,那是谎言。
    ◆处世忌多言,学法亦然。
    ◆世间真如梦,财宝亦如幻;如同画中的高低,虽可见但并非实有。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颜料画虚空,不显其色,枯草之火炬,不能烧干大河水,摩擦柔软皮,不能发出沙沙声。任何言语于我心,我心亦如是。
    ◆爱护身边物,惜缘常知足。
    ◆莫为小事顿足,而不为大事冲刺。
    ◆善待你的敌人,敌人当自消灭。
    ◆所谓的戒就是‘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
    ◆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当你灼然彻见生命的属性时,同时你便也完成生命的觉醒了。
    ◆沈溺于后悔,巧言善辩,沮丧与昏沈,眷恋,以及犹豫不定。要知道这五种情绪是大盗贼,他们盗取了你无限的增上财富。
    ◆‘无所著’是,得到一千万,还是一觉到天明。
    ◆无你我相是,事情成功便喜悦、功劳属谁无所谓。
    ◆悟时,如观掌中珠。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要紧的是真正地了知和彻见真理。
    ◆富润屋,德润身。
    ◆江上只有两艘船,一艘为名,一艘为利。
    ◆莫只见别人眼中的小草。而未见自己眼中的木梁。
    ◆宝石从地而生,德从善而现。智慧从清凈心而具足。
    ◆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面对恶言恶语,当观这也是逆增上缘。
    ◆不是闲人,闲不得,是闲人,非等闲人。
    ◆为了代价而努力,往往会失败。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大地生长万物,哺育它的儿女,无需杀戮,便可充饥解渴。
    ◆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会萌生虚荣心。
    ◆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最好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境界。
    ◆心垢由反省而知,由忏悔而除。
    ◆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美的极致就是‘安详’。
    ◆懂得生活的人,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真的没有人束缚住你。
    ◆不要怕犯错,因为当你老时,这就叫经验。
    ◆戒是大医王,明示病人何者是毒,不可误食!
    ◆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如是因如是果,佛家没有原罪观念,你若不怕人杀你,无妨杀人。
    ◆信用能使敌人低头。
    ◆生长于高岩之孤兰,仍能散发稀有之馥郁香气。
    ◆越难锻炼的铁,价值也较高。
    ◆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不忘制心、息妄。
    ◆修行要有耐性,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为山九仞,必从一篑而来。
    ◆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始终诀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少年大病,第一怕气高。
    ◆罪大恶极,莫过口业。
    ◆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
    ◆‘无知’,是无形的致命癌。
    ◆错误不一定是罪恶,如果错误就是罪恶,那么‘成功者’便是满身罪恶的累积。
    ◆火车站的人潮,每天都在换人,太平间也是抬进抬出,不知道哪 一天要轮到‘我’。
    ◆智者应能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人无志,犹如小舟无帆,不利远行。
    ◆真实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庄子曰:至人用心如镜。
    ◆事如春梦了无痕。
    ◆劳动是收获必然的付出。
    ◆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不计较’是积极而不是消极。
    ◆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不学习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原因。
    ◆如果有人告诉你:‘据说……。’‘据说’两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实。
    ◆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它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它生活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利人之善为‘真善’,利己之善为‘假善’。
    ◆贫而好施,功倍于富,贵而好聚,恶倍于贫。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死亡不可怕,惧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与其做诗,不如种田。与共空说,不如行动。
    ◆嘉言没有行为相随,就像风吹河边芦苇。
    ◆好言难得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会一种负担。
    ◆最好的医生应该是自己。
    ◆当你大便通畅的时候,心情会很好。
    ◆疲劳是最舒适的枕头,努力工作吧!
    ◆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所谓民主,应该是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树正哪怕日影斜。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
    ◆没有平地,显不出高山来。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任他雪山高万丈,太阳一出化长江。任他愚痴烦恼长,智慧一显天地宽。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煞人。
    ◆‘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
    ◆不怕千日密,只怕一时疏。
    ◆微笑,等于室内的灯光。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烦恼呢?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先吃饭,再谈道理。
    ◆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一颗蛀牙,臭死大嘴巴。
    ◆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花样越多,越显出一个人的浅薄,如同水流,只在浅滩上才水花四溅。
    ◆不要说出真相,有时候是一种义务。
    ◆求知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学习如何求生存,一种是‘学死’,学习如何不畏惧死亡。
    ◆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让我们饱受痛苦,如:战争、污染、社会大乱。
    ◆现代人的名言:‘谁怕谁?’
    ◆愈能自觉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赏别人的伟大。
    ◆每只手,皆有两面,人各有见,见见不同。
    ◆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的看法。
    ◆走出痛苦的死巷,快乐就在转角处。
    ◆善意的谎言,却留有疤痕。
    ◆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人类的沉着,有时候不如一只蜘蛛的镇定。
    ◆有人说:‘历史是一部不负责任的烂账。’
    ◆与其事后懊悔,为什么不事先谨慎。
    ◆智慧就是力量。
    ◆贪色不顾病,斗气不顾命。
    ◆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过。
    ◆洋房、名车、不代表幸福。
    ◆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靠无理、侥幸而成功,必以悲剧来结束。
    ◆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
    ◆金钱买得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金钱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凡夫希冀平安无事,圣者勇于解决困难。
    ◆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
    ◆学习不被任何报导、传统、流言所左右。
    ◆不要轻易的就说‘是’或‘好’。除非你确定或知可行。
    ◆不‘留恋’则心无挂碍。
    ◆我们的肉体是个缘生之舟。
    ◆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保持秒秒安详,是一种高级的观念。
    ◆人因为眼见,耳闻,迷惑于假像,活在错误中,才不断的滋生烦恼。
    ◆只要尽自己所能,即是完成了‘责任’。
    ◆从不灰心,是成功人的金字招牌。
    ◆创造机会是勇者,等待机会是愚者。
    ◆智者求‘真’不求‘似’。
    ◆节约就是收入。
    ◆活乞丐与死皇帝,你选择哪一个?
    ◆能逼出你内在无限潜能的人,叫做明师现前。
    ◆有用之人,就有所不用,无用之人,就无所不用。
    ◆不要置人于死地,要留一条生路让人走。
    ◆逆境使心智成熟,劳动使身躯成熟。
    ◆顺境不一定是好,逆境不一定不好。
    ◆用慈悲心及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制服自己的人,便得自由,也是作自己的主人。
    ◆世界上有天才,但是他下的苦工比别人深。
    ◆善巧的手艺,黄金滚滚而来。
    ◆事物虽渺小,有时会影响到全部一生。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养子不教如养豺虎。
    ◆为人臣止于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即是做人分际。
    ◆心灵不能统一,精神即成分裂,什么都会反应过度,造成负担。
    ◆反省是认知自己的不二法门。
    ◆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工作就会给你带来智慧、成就和荣誉。
    ◆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伤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病,治疗这种心病,佛门有个妙方叫做‘随喜功德’。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谦虚是圣人的本来面目。
    ◆虚荣是心灵的肿瘤。
    ◆感情,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有人至死还在执着。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
    ◆互逞权势,如蚂蚁之群聚腥膻,如蚊蝇之竞吮腐秽。
    ◆‘过’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淡泊’‘老实’,是一种极高深的人生境界。
    ◆永远别浪费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听出超越的真理出来。
    ◆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嫉妒不是女人的专利品。
    ◆罗马人西泽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旁边的人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西泽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追求声名,不如先正心术。
    ◆为善游君子之城,作恶入小人之乡。
    ◆交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小人口如蜜,转眼若仇人。
    ◆语言尖酸,终身薄福之人。
    ◆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转怒为恕,为慈悲之人。
    ◆傲众被众弃,对立变孤立。
    ◆愿作聋哑少烦恼,自譬残废不闯祸。
    ◆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深水缓流,浅水急暴。
    ◆万法本闲,庸人自扰。
    ◆不惊、不喜、不怒乃涵养真处。
    ◆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没有觉悟的人——如一条河中的水一样,与他人相同,流转向前。
    ◆自以为例外的人,其实仍是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个。
    ◆金屑虽贵,在眼亦病。
    ◆学成好的‘习性’,是生活第一要义。
    ◆‘煽不动’,是学问有了基础,‘挑不动’是修行有了基础。
    ◆恶意盘诘,令他人难堪,图逞一时口业,将来必遭累劫之罪殃。
    ◆佛法主张‘因果论’,不主张‘宿命论’。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岁的智慧,二十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
    ◆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
    ◆实践一句名言,比看千句来得有用。
    ◆放弃不是放下,逃避责任而出家名叫放弃,心无所著,名叫放下。
    ◆羡慕别人就会忘却了自己。
    ◆贪看天边月,忘却手中珠。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忧道,不忧贫。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人便要千句话。
    ◆私言则有所不正,私德则有所不明。
    ◆流水斩不断,家事说不完。
    ◆当意识作用时,一切变化的显境,亦如影片般的虚幻不实。
    ◆充实的生活就是明白的生活。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少数主观偏见者的好恶之上的。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生命不觉醒,成长的过程,就是迷失的过程。
    ◆人若让内心不安,幸福便无从建立。
    ◆心中装满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就听不到他人的心声了。
    ◆及时的服务和现成的礼物一样,有双倍的价值。
    ◆禅——安详、喜悦、宁静、自由。
    ◆一个人如果不从内心原谅人,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
    ◆成功的秘诀是忠于目标。
    ◆走出象牙塔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医生难医命尽之人,佛陀难度无缘众生。
    ◆用一汤匙蜜,比用一桶汽油,更容易招引苍蝇。

 

               

    佛心慧语自性篇
    ◆参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方便即是究竟,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惟愿有心人善用之。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郄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但生命却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有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
    ◆「生命并不限于肉体,他只是我们意念的影像罢了。」肉体,恰如一口井周围的框柱一般,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个出口而已。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要使生命开花结果,必定要经过患难的洗涤灌溉,经常在安逸的空气中,反会使生命花朵的枝条,柔弱无力,一遇意外摧折,便会雕落。
    ◆从有限的物质中,观内在无限的生命。
    ◆无论命运之手对我们是否残酷,我们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过得最好——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对具有理性的人而言,这是真正的财宝。
    ◆人间之大智,在乎洞悉本身之缺点。
    ◆人的价值在于他懂得善尽他的义务。
    ◆「心地安祥」的快乐,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
    ◆单纯的心是一种最美的心情。
    ◆「亲切」像美丽的花朵,可以美化我们的人生。
    ◆亲切是一种无声的韵律,它能让你周遭的人产生共鸣。
    ◆思想是一个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
    ◆我们习惯性的思想在我们脑子里,给予一切我们所接触的事物,一层特别的装饰,这是一种虚伪的思想—这将扭曲真理。由于我们习惯性的思想,所制造出来的周围气氛,对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某种比我们所居住的房子更坚硬的东西,如同蜗牛随时随地带着走的壳一样。
    ◆如果我们不要为别人的说法和作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安祥得多。
    ◆没有内在修养生活的人,是环境的奴隶。
    ◆有时我们为了小小一句话,争得脸红脖子粗,哭笑不得,好似语言有「生命」一般。
    ◆安祥的精神境界—就是以豁达淡泊、顺应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常变化,将痛苦忧伤的情绪降伏到最低点,于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悦、满足,内心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不满、怀疑、抱怨在心头。
    ◆不知事情原委,只是茫然看着的人,或不知自己站立何处的人,是可悲的。
    ◆以诤止诤,不得止,唯忍,能止诤,此法乃真尊贵也。
    ◆愤怒是盲目的,在能掌握判断事实之前,就遮避了智慧的眼睛。
    ◆掷骰子的方法,只有一种是赢的,那就是把它们掷到九宵云外去。
    ◆人生并不是受环境的支配,而是随着你自己的习惯思想而摆布。
    ◆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为,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则看你如何接受。
    ◆假如人生对你而言并非一种大喜悦,那只因你的理性走错了方向。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让一根小小的蜡烛无光。
    ◆最好最饱满的稻穗,最贴近地面。
    ◆对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长的。对于疲倦的人,一里路都嫌远。对无知的人来说,一生是漫长的。
    ◆当你心中的光消失的时候,你的去路便只有黑暗一片。
    ◆只有驱走心中一切自私之念时,理性之光才不会让黑暗吞噬。
    ◆用你的内心深处,虚心的去学习。那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导师。
    ◆时间是神圣的礼物,每日是小小的人生。
    ◆佛说,切现象皆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心容太虚,何处不是你的故乡?
    ◆智者,不会坐着为他的损失垂泪,而会愉快地起立,寻找减少损失的对策。
    ◆无限的和善,是所有真正伟大人物,所拥有的天赋和至宝。
    ◆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
    ◆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毁谤你的人,其实对方已被你征服。
    ◆能克服自己的暴怒,便能克服最强的敌人。
    ◆鞭子能留下伤痕,口舌能造成创伤。自古死于诽谤者,比死于刀剑者多得多。
    ◆你无法控制外在的环境变化,但是你可以控制对它们的反应。
    ◆我们不要在愤怒中回顾,在恐惧中前瞻,而要在清醒中环视。
    ◆假如你不能学会在困境中大笑,那么直到你年老,都不会遇到值得大笑的事情。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忍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忍耐与缄默,是对诽谤最好的回应。
    ◆小隙缝也能容阳光穿透,小事情也能够显示个人的品格。
    ◆性格其实是习惯的延伸。
    ◆没有任何岩石,坚硬到足以经得起小水流千年的冲击。
    ◆对于小事疏忽懈怠的人,他人生的船已有了破洞,若不予以修补,终必难免沉没。
    ◆住在山上的人,比住在山下的人较早看到日出。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比受到物质约束的人,较早看到光明的出现。
    ◆所谓小事,乃大事之根苗。
    ◆有自制能力的人—堪称强者。
    ◆满足于自己境遇的人—方称富者。
    ◆从任何东西都能学习到启示的人—就是贤者。
    ◆最微小的小草,也会与旁边的花朵,分享满杯的露珠。
    ◆自然界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间进行的,是慢慢成长,而不是突然爆发的,精神的成长亦是如此。德行的改善,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完成的,人必须在经过长久的时日之后,才能看出自己的进步。
    ◆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后面。
    ◆美是要以德行来烘托,如此,才能倍增美感与价值。
    ◆能保护自己的人,必懂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并不吃亏,因为,唯有促使团体和谐,才能实现自我。
    ◆以友善的态度来应付烦恼,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认清烦恼的真面目。
    ◆一切美的基础在于一颗和善而乐于助人的心,这种善良的心理,使你的容貌显示出来,就是如此美丽。
    ◆精神本身就是自己的审判者,同时也是自己的避难所,不要伤害了自己内在世界,这位至高的审判者。
    ◆美而无德,就像没有香味的花一样—虚有其表。
    ◆一个人的自我完成,是视个人自我奉献的程度来决定。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
    ◆悔悟—就是承认自己每个阶段的罪恶与缺失。
    ◆悔悟—就是拒绝自己内在的一切恶劣成分,凈化心灵,让心灵准备向善。
    ◆我们都迷路了,唯一获救的希望,就是认识到我们全都迷路了。
    ◆人于自己身上加上两个行囊,一个装着我们的过失,放于背后。一个满载着别人的过失,放在我们面前。人们往往只看到面前的,却忘掉了背后。
    ◆愚昧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他人的过失、缺点,但同时,这也是每一个愚昧者的通病。
    ◆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
    ◆时常被莫名的情绪反应所束缚之人,就如落雨的湖面般,难以感受到平静安祥之美。
烦恼像婴儿—只有受到滋养才会成长。
    ◆放心吧!你所感到不安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它,你只要好好注意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随时努力将其导向正途,不用问事情将会如何发展,而都让它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一个具有高超性格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若是无法成就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微小的事。
    ◆来自心里发出的好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它是一种无声而重要的力量。
    ◆人如何看自己的命运(或如何接受它)。无疑的,比只是想要了解他的命运是什么,还来得重要。
    ◆垫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老老实实,是最好展现自我的方式。
    ◆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骛的工作,自能不受末节枝叶的事所困扰。
    ◆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为习惯,尤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时,更是如此。
    ◆人人都在追求富贵,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许多东西,他们应该就会把在用在获得财富上的精力,用来挣脱财富的束缚。
    ◆老是战战兢兢怕失去什么的人,一定不能体会到人生的喜悦。
    ◆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来观看事物时,才能以更包容的心,来体贴其他的立场。
    ◆人的行为很少出于理性,很多诉诸感性,而最大部分则来自习惯。
    ◆世界上没有比专事行乐的人更傻了,因为每一种超越正道的逸乐,都有如在骨头内燃烧着一把火,将他的生命实质当做燃料而烧掉。
    ◆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将眼光放远些,福祸本无定论,一切逆境,未尝非福,看你怎么用心而已。若仅就人生某一部分的影响,来判断一生的成败,即属愚昧。
    ◆命运加给人的不幸,还有避开的可能,但自己加给自己的不幸,却无挽救之路。
    ◆幸运只帮助努力的勇者,若将失败归咎于命运,那才是真正的懦夫。
    ◆勿以容貌的丑陋为耻,而应以内心之丑为耻。
    ◆自己的「短处」不可遮掩,一遮掩,永远是短处了;自己的「长处」不可夸张,一夸张,便不是长处了。
    ◆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找事。
    ◆被人责骂心尊敬,他人诽谤心无诤;说我短处心承认,若来打我心中清。
    ◆人的一生,面对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朝什么方向前进。
    ◆外界的鼓舞毕竟有限,内在的鼓舞才是绵绵不绝的。
    ◆谦虚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踩低了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胸怀。
    ◆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众生的一切不幸,都起源于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屋子之内安和度日。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我们拥有的一切之中,所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
    ◆假如你的心灵没有缚上夹板,那么,一点也不算残废。
    ◆假使你讨厌某一个人,那就尽你的力量去寻找他的优点吧!因为,无论任何人,都会具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只是你忽略了。
    ◆没有牺牲,而想改善人生的一切尝试,都是白费的。
    ◆当敌人谴责你时,你更要仔细听,因为那些正是能找出你微细缺点的人。
    ◆有智慧的人,随时都有自己的天平。
    ◆你如果想快乐,就该把忍耐带到你家去。
    ◆没有欲望的人,是永远自由的。
    ◆当我们的身体和头脑,都非常健康充实的时候,却往往把心思用在与别人的计较,或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面,以此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值得吗?
    ◆如果要我找出一项,最容易带给人们恶运的人性弱点,那就是拒绝认错。
    ◆「善行」是一个人生命中唯一快乐的行动,其实善行并无大小之分,每一个良好的行动皆是。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引导一个浪子走上正轨,是善行。我们所做的善行,并不需要等待自己有相当基础时去做,而是随时随地的去实行。
    ◆以惭愧心为质的衣物,要比任何衣装来得美丽。
    ◆一颗祥和的心,要比一颗咒骂的心好多了。
    ◆平庸的人,会为了别人的一点批评就大动肝火,只有智者,懂得从批评他的人那里得到学习。
    ◆胜利者绝不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决不会胜利。
    ◆向往安祥的境界,那么就试着不将任何赞谤、毁誉存放在心上吧!
    ◆凡是枉活一世的人,就如同撇下金子,一物未买。
    ◆若自己过度执着时,即使遇到了真理,也听不到它所带给你的启示。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又怎能以一个角度,来评断万变不同的对象呢?
    ◆唯一可以直接信赖的现实就是—认识现实。
    ◆扼杀人的不是工作,而是烦恼。烦恼如同铁锈—机器的损毁,不是肇因于不停的转动,而是因为铁锈,才导致故障的。
    ◆太阳追不及月亮,黑夜无法超越白昼,它们各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
    ◆习惯无法立即丢出窗口,只能劝诱它一阶一阶下楼梯。
    ◆不畏贫从富,不舍贱从贵,大慈平等,都无选择。
    ◆目地愈遥远,愈需要慢慢向前迈进。不要急,但别止步。
    ◆生活无法跟着良心走的时候,良心便要随着生活而扭曲。
    ◆忿怒是片刻的疯狂,所以你应该控制你的感情,否则感情将控制你。
    ◆「哀伤」会减少或阻止一个人行动的力量。
    ◆请记住—「竞争心」无法制造出任何美的东西,「傲慢」无法产生任何高贵的东西。
    ◆我们都希望一切事物,都是透过我们理性的指挥和安排,但事实上,透过主观意识所认定的理性,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一定确切的善与恶,绝对的是与非。
    ◆言语是心的画像。
    ◆无论今昔,沉默者遭到嘲笑,饶舌的人也遭到嘲笑,话多话少都有人嘲笑。世界上,简直没有一个人不遭人非难,但也没有一个人永远遭人斥责。
    ◆谴责别人是件愚蠢的事,在任何情况下皆无必要,而且,对自己和别人皆有害。
    ◆我们总是忘了语言像播下的种子,其结果是不可测量的。因此,要好好的耕耘它,并且多播下善德的种子。
    ◆不要拿不堪的话羞辱他人,不要讥人无知使人生愧,不要说人不如我而傲视别人,不要常疑心别人的不好。古人说:「君子不要常凌驾别人。」这也是少人怨的真理。
    ◆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愚者的心在嘴上,智者的心在胸腔里。
    ◆当我们被流言中伤的时候,首选必须先冷静下来,反观自己,如果它具有真实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摒除恩怨、闭门思过,并且鼓起勇气重新做人。
    ◆想做个受欢迎的沟通者,请先—静静的听。
    ◆批评别人是最容易的,总是看到别人的不是,殊不知自己的背后也是一场笑话。
    ◆你听过谣言吗?让它遇你而亡吧!
    ◆善人的荣誉,存于自己的良心当中,不在别人的嘴巴上。
    ◆在人群中出风头最容易的方法,是泄露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假如,一个人感到自己无话可说时,最容易用内幕新闻使人惊讶,这样做时,朋友的信赖便无形中被出卖了。
    ◆若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话题了,你可以分享彼此共有的东西,那就是「沉默」。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错误想法的结果是困扰和烦恼。
    ◆在一切的姿势中,我们应当拥有一颗当下的心和自我的觉醒。
    ◆修行的意思是:引发相续的觉醒——相续的正念。
    ◆假使心的烦恼(杂染)很多,「道」就无法呈现。可是,如果我们对「道」的领悟很强的话,那么,烦恼就无法彰显。
    ◆只须对你自己的所做所为保持正念,这就是修行之道。
    ◆从你清醒的那一剎那,就要开始正念。
    ◆一切的痛苦皆源自于错误的知见——对事物持错误的看法。
    ◆我们拥有一切,可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世间的事物,它们对我们而言,都将毫无意义。
    ◆如果我们错误地看待事物,就没有任何功德可言,也没有任何帮助了。
    ◆真正看顾我们的,是自己的心。
    ◆佛陀教导我们观想食物的污秽不凈,是为了让我们克服对它的妄想——而不是要我们绝对不吃。
    ◆小心「落井之仁」:这情形是你想去帮助别人,结果,不但你没有将他们拉上来,反而被他们拉了下去。
    ◆一旦你的见解正确了,心便马上会安静。
    ◆坚持来自于信念,智慧来自于正念。
    ◆无论你做什么,持续你的正念。
    ◆直接、单纯并正念地如实生活。
    ◆正念并不只是专注于一个对象上,觉知到困扰,亦是种正念。
    ◆正念之道也就是无欲之道。
    ◆我们的痛苦是来自错误的知见,及对种种内心活动的执着。
    ◆如果一个人只是向外观照,他是外在物质的奴隶;如果向内观照,他成为这些事物的主人。
    ◆心垢灭尽,凈无瑕秽,是谓最明。
    ◆健全的人格是你最大的资产,它会使你具备解除生命中危机的力量。
    ◆掌握自己的正念,那么你将永远不受他人心意驱使。
    ◆积极的心态就是——在不同状况下采取适当的心态。
    ◆一旦放弃你的见解,你就将脱离危险。
    ◆要凈化生命、灭除苦痛、进入圣道,以及觉悟而解脱苦海的唯一方法,就是正念。
    ◆唯有正念能使我们觉察到瞋怒的生起。
    ◆正念就如车子的煞车一般,没有正念的生活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毋须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型态,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周遭及内心所发生的事,以及自我态度、反应和理解的方式。
    ◆精进的目的在于匡正自我的知见,进而导致思惟的正确。
    ◆在每一个姿势里保持正念。
    ◆健全的身行和言语在于一颗正确训练的心本身。
    ◆快乐不是凭靠和我们相处的人有多少,而是来自于「正见」。 
    ◆一旦真实的智慧现起,感官和外境反而成为引领我们进入内观和清明知见的门户。
    ◆要具正知正见,以免好心为道反招恶。把握第一个念头,它影响我们对人、事、物的观感,决定自己眼光投注的重点,当然也左右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你的身体已随着年龄开始退化,这原是不须要去违抗的,但却不要使你的心也随着腐朽了。
    ◆世间的事事物物绕着世间在旋转。追随世间,心便会与世间纠缠在一起。
    ◆你做每件事情,都必须清楚、醒觉地去做,当你了解透彻,便不再有任何的必要去忍耐或强制自己了。
    ◆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只要直接地看住「心」。
    ◆具有正念的人能够坚守,并且不断地重建自己,拉自己回来,以这种方式训练、修习、开展他自己。
    ◆以清晰的理解力(正知)有正念地住着,经常保持警觉,并精确、严谨地做每一件事。
    ◆如果你修行得正确的话,你在生病时是不会恐惧的。当一个人死时,你也不会感到悲恼。
    ◆所谓稳定的修行,是在每一个姿势中——不论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
    ◆你喜欢鸟鸣声却厌恶车子的吵杂声;你害怕人群和噪音却喜欢在森林里独处。放下声音去注意「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你的修行。
    ◆认识你自己的身体和心,少欲知足,不要去执着教法,也不要去握持情绪。
    ◆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与感官对象相遇的地方。
    ◆假若我们拥有正念,我们便会看到我们内心的状态。
    ◆修行的直接方法是去拥有正念,无论什么时候你缺失正念,你就是疯的;正念是根本。去拥有正念就是去了解你自己,去了解你心灵的状况和你的生命。
    ◆真正的修行是,不管行、住、坐或卧,你都必须有意向去继续这有规律的修行,使得你的正念在一切威仪中能前后持续一贯。
    ◆我们将「觉醒」放进我们的行住坐卧中——放进所有的威仪中。
    ◆当我们知道这心正倾向于快乐或不快乐时,我们便拉它回来,不让它倾斜过去。我们拥有这类的觉醒,我们坚守这一条路,这唯一的法。我们坚守觉醒,不让心去追随它的喜好。
    ◆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内心里见到法,而后才会有一种更确然的平静存在。
    ◆别认为只是闭着眼睛坐着就是修行;持续不断地修行,是在行住坐卧的当儿,就拥有修行的态度。
    ◆不论行、住、坐或卧,正念都与你同在。如果你拥有这种的觉醒,你就能保持你内在的修行。
    ◆如果我们不被感觉愚弄,我们便不被世间愚弄。
    ◆单纯地听取佛法仍不足以让我们去领悟它;教导只是指出领悟的方法,若要领悟佛法,必须将那教导带进我们的内心。
    ◆只要你有正念和正知,便能够见到在你内心里的对和错。
    ◆无论你有什么,别「拥有」它;让它自是它,别使它成为你的。
    ◆所有的念头和困惑不在耳里生起,它在心中生起!
    ◆修行是没有界线的,无论行住坐卧,你都可以修行。甚至是在寺院扫地或见到一道阳光时都可以领悟到佛法;但那时你必须拥有正念。
    ◆我们所有的感觉,将被吸进内里转化成正见;那些感觉就变成了使智慧生起的经验。
    ◆当我们拥有正念时,我们靠近了佛法。如果我们拥有正念,我们便会看到无常,我们将见到佛陀,并且超越轮回的痛苦。
    ◆智慧来自于在行住坐卧所有的威仪中一直保持正念。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自然的步调。你们的修行将不会完全相同。别操心这个。重要的是你只要继续保持警醒、努力、保持正念,并让事物顺其自然。
    ◆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
    ◆当我们的欲望没有得逞时,就会认为是他人的错,要不就是怪别人无法沟通或说别人很奇怪。但是,除非我们拥有强而有力的正念,否则是很难领悟到,其实此刻他人与我们在面临同样的贪爱问题。
    ◆正念与觉知是唯一能使我们明了内心的方法。没有正念,就听不到内心的良知;没有正念,就守不住我们的根门。
    ◆于衣、食、住、香、味、触、法中不起贪念。
    ◆若离心念,忘情去执,知见不生,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心离于妄,境界则灭。
    ◆妄心既寂,幻相何生?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如果我们思想错误,就会与这世界起冲突,与佛法、与真理起冲突。
    ◆往内心看,你们会看到善与恶;见到了善良,我们便可以将它带至心灵且去实践。
    ◆藉由持续不间断的「正念」和「正知」来训练心。
    ◆当我们了解我们自己的心,当正念正紧密地看守着心时,就有智慧存在了。
    ◆从起床的那一刻起,一天中所需做的一切都要保持正念。
    ◆无念,即名正念。
    ◆法者,正也。清凈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为正。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正念者,唯念菩提。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不染六尘名护法。
    ◆不生妄想名涅盘。
    ◆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
    ◆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
    ◆被人责骂心尊敬,他人诽谤心无诤;说我短处心承认,若来打我心中清。
    ◆不要让邪恶的意念、不良的情绪在你心中生根,你应该把他们当成「癌」一样,小心防范它们的感染。
    ◆如果想要自己的生命韵律优美,就必须调整好心灵的收音机,使心中念念平和,自然我们的心灵就会澄凈,才能接收到和谐的韵律。
    ◆什么样的人是善良的人?一个人只有达到真正的宗教境界时,才能算是善良的人。然而,所谓的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指智慧与意志的和谐。
    ◆不可轻视任何人,当我们心中对某人涌现出恶劣的情感,或可耻的猜疑之时,要立刻消除它。别人的言行,我们必须以善意、率直的心来解释。
    ◆只要事情还有些许转机,我们就应该力撑到底。但若人事已尽,而事实已然如此时,就让我们学会撒手吧!
    ◆多认识一点自己的心性,就多得到一分光明。
    ◆学佛的第一理念就是要——「正知、正见」。
    ◆佛教拥有最积极、解脱的生命观——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当下皆汇入空性。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理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正念的下手处,是要先学会降伏我慢,学会吃亏及退步。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若方寸大乱,则一切福皆不存在。
    不以功德自居的人,则成就真正的功德。
    ◆学佛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大修行人不怕境只怕心,如何稳住这颗心才是最重要的。
    ◆法不离当处,在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觉性。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心存正念,以清楚的知见生活。让智慧引导你,不要任由你的情绪作主。
    ◆修行就如同调整相机的焦距,调整至正确位置之后,一按快门,即是本来面目。
    ◆能放下之人,处处皆是弥陀凈土,时时皆是清凈佛号。
    ◆安住于如如不动的境界,并不忘了自己的职责。
    ◆有求皆苦,忘心即乐。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你不能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所有的路径平坦。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双鞋子,希望得到内心的和平,就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感觉。
    ◆若懂得制心,能够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若以顺非为有容,世亦安赖有君子。
    ◆正念就是没有执着和一尘不染的清凈心。
    ◆内心如夹杂着两种概念,就会因矛盾而破坏内心的统一。
    ◆但平心地,则世界之地,一切皆平。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住心来处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应依靠自己心中的光明,不要依赖他人。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解事实,便会欢喜的接受它而不恐惧。
    ◆大家都应与天地万物和解。
    ◆心中的描绘乃是物质形相化的基本条件,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安住于永恒的喜悦中,生命便分分秒秒都在享受永恒的甘露。
    ◆一个悟到本性的人,任何外力也不可能改变或扭曲他的正知正见。
    ◆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控制心灵。
    ◆当心灵的妄想停止作用后,外在的世界也就停止。
    ◆凡夫就是「几」字中多了一颗心。若能无心即能超凡入圣。
    ◆心是活动的,本来就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心的本能。

【佛心慧語】慧律禪師語錄精華(六) - LULUMACHA - lulumacha’s blog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8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