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红军合唱团·《命运女神》

$
0
0
专辑名称:O Fortuna(命运女神)
专辑艺人: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红军合唱团(Alexandrov Ensemble)
唱片公司:FGL Productions
发行时间:2013年10月18日
专辑语种:外文专辑

  举世闻名的俄罗斯国防部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64名成员25日在一次坠机事件中遇难。当天上午,俄罗斯国防部一架从俄南部城市索契飞往叙利亚拉塔基亚的图-154飞机在黑海坠毁,机上共有8名机组成员和84名乘客。噩耗传来,举国哀痛。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即宣布12月26日为全国哀悼日。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共有编制285人,此次空难中就有68名音乐家和舞蹈家遇难,可以说这场惨烈的空难导致俄军最好的歌舞团严重减员。此次空难夺去了红旗歌舞团三分之一的艺术家,俄军因此失去了一大批音乐家和舞蹈家,而整个俄罗斯也失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顶级艺术家,失去了一批国宝级的艺术大家,损失可以说是极其重大。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潘科夫今天向本报记者表示,红旗歌舞团损失极其惨重,但“我们会全力弥补损失,让歌舞团继续存活和发展”,“未来它仍将是俄罗斯军队和俄罗斯的象征”。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25日的空难使歌舞团蒙受巨大损失,但歌舞团“2017欧洲之旅”的数场音乐会不会因此取消,艺术家将在2017年5月如期前往捷克进行表演。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2017年上半年在中欧国家共计划演出75场。“巡回演出仍将举行,但不排除部分演出日期会作出更改。”
  64名艺术家是在前往俄军驻叙利亚空军基地进行新年慰问演出途中遇难的,这无疑更增加了俄罗斯民众对他们的敬佩和怀念。记者在俄各大社交网站上看到,人们纷纷转发罹难演员们生前的演出视频和生活照。芳龄19岁左右的拉丽娜、莉莉娅、达里娅和玛丽娅等才华出众的舞蹈演员的逝世尤其让人感叹,一些俄罗斯网民表示,他们将永远记住这些天才演员的音容笑貌。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中国民众对该团部分艺术家遇难深表哀悼。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昨天向俄外交部发信,对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图-154飞机在黑海失事事件表示诚挚的慰问,并特别强调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在发展中俄两国文化关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堪称苏联和俄罗斯的一张国家名片。红旗歌舞团成立于1928年,刚成立时一共有12位合唱团员,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年轻的教授Alexandre Alexandrov担任指挥,总共13人。他们几乎立刻取得了成功,随着大合唱不断的进化发展,歌手和音乐家也不断地加入,而且还加入了舞蹈团,乐团最终发展到了400人的规模。随着他们参加了1937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他们在国内的成功也很快的传播到了国际上,战争结束后,他们的巡演越来越频繁,遍及世界各地。
    1946年初,后来成为将军的Boris Alexandrov上校接替了他父亲领导这个乐团并直到1986年退休。在这个阶段,红军合唱团登上了巴黎体育馆和各国最大的剧场舞台,门票更是达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红军合唱团堪称史上音色最棒的合唱团,所有成员都是音乐学院毕业,可以轻松演绎各种类型的曲目。88年来经历了战火考验和时代变迁,该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创造了2000多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赢得了俄罗斯及世界众多国家观众的喜爱。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军事艺术团体,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150名职业演员中有数位著名的歌唱家,其中男声合唱团的声誉更是名扬天下。混合舞蹈团的演出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民族舞蹈和军士舞精彩绝伦,在俄境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创始人是苏联作曲家亚历山德尔·亚历山德罗夫,他在二战期间创作的著名歌曲——《神圣的战争》以其气势磅礴的雄壮音符、沁人心脾的英雄气概,激励着苏联红军在与法西斯的斗争中浴血奋战。时至今日,这首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音乐纪念碑”的伟大音乐作品成为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每场演出必定出场的“经典曲目中的经典”。


 

一人一张经典碟——红军合唱团·《俄罗斯名歌经典·俄语版》

$
0
0
专辑名称:纪念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成立77周年: 原苏联红军歌舞团(俄罗斯名歌经典·俄语版)
专辑艺人: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红军合唱团(Alexandrov Ensemble)
唱片公司:文雅之声
发行时间:2009年09月24日
专辑语种:文专辑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堪称苏联和俄罗斯的一张国家名片。红旗歌舞团成立于1928年,刚成立时一共有12位合唱团员,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年轻的教授Alexandre Alexandrov担任指挥,总共13人。他们几乎立刻取得了成功,随着大合唱不断的进化发展,歌手和音乐家也不断地加入,而且还加入了舞蹈团,乐团最终发展到了400人的规模。随着他们参加了1937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他们在国内的成功也很快的传播到了国际上,战争结束后,他们的巡演越来越频繁,遍及世界各地。
    1946年初,后来成为将军的Boris Alexandrov上校接替了他父亲领导这个乐团并直到1986年退休。在这个阶段,红军合唱团登上了巴黎体育馆和各国最大的剧场舞台,门票更是达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红军合唱团堪称史上音色最棒的合唱团,所有成员都是音乐学院毕业,可以轻松演绎各种类型的曲目。88年来经历了战火考验和时代变迁,该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创造了2000多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赢得了俄罗斯及世界众多国家观众的喜爱。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军事艺术团体,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150名职业演员中有数位著名的歌唱家,其中男声合唱团的声誉更是名扬天下。混合舞蹈团的演出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民族舞蹈和军士舞精彩绝伦,在俄境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创始人是苏联作曲家亚历山德尔·亚历山德罗夫,他在二战期间创作的著名歌曲——《神圣的战争》以其气势磅礴的雄壮音符、沁人心脾的英雄气概,激励着苏联红军在与法西斯的斗争中浴血奋战。时至今日,这首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音乐纪念碑”的伟大音乐作品成为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每场演出必定出场的“经典曲目中的经典”。
    纪念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成立77周年:原苏联红军歌舞团》感受硝烟雨中的英雄浩气,聆听胜利旗帜下的不朽篇章!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是俄罗斯目前的最高级别的军队艺术团体,被誉为“俄罗斯的音乐国宝”。该团的演员以俄罗斯著名的人民演员及功勋演员为主,其男声合唱团以声音的艺术感染力而享誉世界。一首卫国战歌《神圣的战争》,鼓舞了千百万苏联人民而载入了音乐文化的史册。


 

一人一张经典碟——枪炮与玫瑰·《运用你的幻想》

$
0
0
专辑名称:运用你的幻想(Use Your Illusion)
专辑艺人:枪炮与玫瑰 / 枪花(Guns N' Roses)
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
发行时间:1991年09月17日
专辑语种:摇滚专辑

  枪炮玫瑰乐队(Guns N' Roses,简称GNR,国内简称“枪花”)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拥有最多歌迷的硬摇滚乐队了,他们曾经创下了音乐历史上处子作专辑的最高销售纪录,拥有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专辑之一的《毁灭的欲望》(Appetite for Destruction),拥有两张专辑同时成为Billboard 200排行榜冠亚军的神话,他们曾经是整个世界流行音乐界最耀眼的商业明星。当1988年枪炮玫瑰乐队的单曲《Sweet Child O'''' Mine》第一次闯入了主流流行音乐市场的时候,他们就像主流摇滚乐中的叛逆战士一样,吹响了横行无阻的流行金属时代的熄灯号。在那个迪斯科舞曲和流行摇滚乐的最鼎盛时代,枪炮玫瑰不同于80年代中后期盛行的以Def Leppard和Motley Crue乐队为代表的长发流行金属,也不同于史密斯飞船乐队(Aerosmith)这样明显留有七十年代布鲁斯摇滚乐痕迹的乐队,更不同于金属乐队(Metallica)这样的速度金属和鞭笞重金属乐队。 
  1991年9月,枪炮玫瑰乐队同时发行了两张专辑《运用你的幻想I》(Use Your Illusion I)和《运用你的幻想II》(Use Your Illusion II),这两张专辑在发行之后立即双双成为了Billboard 200排行榜的冠亚军,再次上演了两张专辑同时包揽冠亚军的奇迹,这次乐队这两张专辑对于排行榜的霸占是长久的,枪炮玫瑰乐队也随着这两张专辑的发行而登上了乐队历史上的最颠峰。乐队为了这套专辑整整准备了3年的时间,专辑录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一开始乐队成员关系就非常紧张,Izzy Stradlin(guitars)希望专辑的风格能更靠近乐队原来的那种带有强烈的 Blues 的 Hard Rock,而 Axl Rose 则希望能像Queen和Elton John那样的多样化,还好最后两者都达成拉了共识。这儿有五个都很有个性的小伙子,在最后总是能够很好的相容,如果说专辑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可能就是专辑作得太艺术化了,热爱《Appetite for Destruction》的歌迷显然无法消化。专辑中不仅有他们传统的冲动的快歌,也有象《Don't Cry》这样的慢版抒情经典,还有气势宏大的《November Rain》,同时还翻唱 Paul MaCartney的《Live and Let Die》,素材复杂,曲风多变,编排精心,值得歌迷用4年的时间来等待它。其中《运用你的幻想I》的两首单曲《Don't Cry》和《November Rain》被公认为是乐队历史上最经典的两首单曲,而在《运用你的幻想II》同样产出了乐队最好的翻唱单曲,翻唱摇滚乐先驱Bob Dylan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专辑中的另一首单曲《You Could Be Mine》则成为了好莱坞动作片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著名科幻电影《终结者2》(Terminator 2)的主题曲。这两张专辑分别采用了画家Mark Kostabi的画作为封面,一个主色调为红色,另一个的主色调为蓝色。 
    两张《Use Your Illusion》专辑象征枪花音乐风格的转折点。他们未放弃第一张专辑《Appetite for Destruction》中的硬摇滚风格,并在《Use Your Illusion I》中首次采用了或多或少的新风格,如布鲁斯、古典音乐、乡村音乐,主唱Axl Rose为两张专辑的许多歌曲弹奏钢琴。《Use Your Illusion I》不少歌曲早在乐队创作《Appetite for Destruction》时就诞生了,虽未收进第一张专辑,但出现在一张热销的走私碟《Rumbo Tapes》——一张早期的专辑小样之中。这些歌曲包括:《Back Off Bitch》、《Bad Obesession》、《Don‘t cry》(在随后的巡演中Axl说这是第一首他们一起写的歌)、《November Rain》、《The Garden》。根据Slash的自传《UYI I》的大多数歌曲的原声音乐是在他家(the Walnut House)用几个晚上写出的,在此之前有好几个月专辑的创作都毫无进展。与《Use Your Illusion I》不同,《Use Your Illusion II》较早期的作品更多涉及到政治,例如《Civil War》、翻唱Bob Dylan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Get the Ring》,这三首歌分别表现了暴力、法律的实施、媒体的偏见三个主题,较之《UYI I》专辑,该专辑减少了吸食毒品的情节。《UYI I》的特点是多数歌曲早于《毁灭的欲望》便完成创作,而《UYI II》的多数歌曲是创作《毁灭的欲望》的同时或后期完成的。


Dot't Cry(Alternate Lyrics)和Dot't Cry(Original) 

(以下为ALt lyrics的歌词以及中文翻译) 

If we could see tomorrow 如果能预见未来  
What of your plans 你将何去何从  
No one can live in sorrow 没人能一生沉浸在痛苦之中  
Ask all your friends 只要朋友与你同在  
Times that you took in stride 任时光飞逝  
They're back in demand 朋友也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回来  
I was the one who's washing 会替你擦干  
Blood off your hands 手上的血迹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I still love you baby 我仍然爱你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 天堂就在前方  
And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I know the things you wanted 我知道你想要得到  
They're not what you have 那些你不曾拥有的东西  
With all the people talkin' 流言蜚语  
it's drivin' you mad 使你变得疯狂  
If I was standin' by you 如果我在你的身边  
how would you feel 你是否感觉得到  
Knowing your love's decided 相信你的决定  
And all love is real 所有的爱都是真的  


An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 天堂就在前方  
And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I thought I could live in your world 我想我会一直在你的世界里  
As years all went by 直到地老天荒  
With all the voices I've heard 所有的声音说明  
Something has died 已经物是人非  
And when you're in need of someone 当你需要人陪  
My heart won't deny you 我的心不会拒绝你  
So many seem so lonely 这么多孤单的人  
With no one left to cry to baby 没有人在哭泣  


An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An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An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 天堂就在前方  
And don't you cry 请不要哭泣  
Don't you ever cry 永远不要哭泣  
Don't you cry tonight 今晚请不要哭泣  
Baby maybe someday 也许某天  
Don't you cry 不要哭泣  
Don't you ever cry 永远不要哭泣  
Don't you cry 今晚请不要哭泣  
Tonight  


(以下为Original的歌词以及中文翻译) 

talk to me softly.温柔地与我交谈。  
there's something in ur eyes!你眼中有千言万语!  
don't hang ur head in sorrow不要低头悲伤。  
and please don't cry!也请不要哭泣!  
i know how you feel inside我知道你心里的感受。  
i've been there before我也曾经和你一样。  
somethin's changin' inside you!你心中已起了变化!  
and don't you know?难道你不知道?  
don't yo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i still love u baby!宝贝我仍然爱你!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宝贝,天堂就在你头上!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give me a whisper.在我耳边轻轻细语。  
and give me a sigh.在我耳边轻轻叹息。  
give me a kiss!给我个吻!  
before u tell me goodbye!分手之前!  
don't u take it so hard now!现在不要难过!  
and please don't take it so bad!也不要觉得遗憾!  
i'll still b thinkin' of u!我仍然会想起你!  
and the times we had...baby.及我们共度的时光,宝贝!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宝贝,天堂就在你头上!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and please remember!请记住!  
that i never lied!我从来不撒谎!  
and please remember!也请记住!  
how i felt inside now,honey!我内心的感受,亲爱的!  
u gotta make it ur own way!你必须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but u'll be alright now sugar!但你会没事的,甜心!  
u'll feel better tomorrow!你明天会好起来!  
come the morning light now baby!天将破晓了,宝贝!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and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there's a heaven above u baby!宝贝,天堂就在你头上!  
and don't u cry!不要哭泣!  
don't u ever cry不要再哭泣  
don't u cry tonight!今夜不要哭泣!  
baby maybe someday.可能在某一天。  
don't u cry!不要哭泣!  
don't u ever cry!不要再哭泣!  
don't u cry!不要哭泣!  
tonight!于今夜!

(注:这首歌曲有两个版本。分别收录在《运用你的幻想》一和二里面。Don't cry !(Alternate lyrics)与 Don’t Cry(Original)它们的歌词和意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两个版本都是和盲瓜乐队主唱Shannon Hoon(沙侬胡)合唱的,Rose 有一天突然觉得可以这样唱,于是就有了另一个版本,看门人觉得这个替换版本比原始版好多了!特别是歌词翻译过来的那种直接性很有味道,非常非常的喜欢 ,我也希望我的朋友能通过这个歌词认识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希望借这里多认识几个喜欢枪花的朋友!我和我的唯一想娶的女子,因为这首歌曲认识。我们短暂的爱情里面充满的是别人永远都不可能理解的激情和痛苦。并且这两者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其实不管过去如何,我们都要活下去。这也是上面歌词的主要含义。noone can live in sorrow!所有的朋友都是爱你的。所以希望你能快乐的生活……)



枪花演唱会现场


 

摇滚精神( 张益榕)

$
0
0

一   前言

当sid vicious用刀片将自己划得遍体鳞伤,带着满身鲜血走上舞台;当jim morrision在迈阿密的舞台上作出那个著名的下流动作;当jimi hendrix在演出结尾将吉他浇上汽油,点燃并砸得粉碎;当六九年的伍德司托克音乐节,四十五万的青年人聚在一起狂欢;当lou reed在嗑摇的幻觉中说出那句绝代名言”life was saved by rock and roll “人们或许意识到或许没有,一种新的精神正在喧嚣中悄悄诞生,它的名字就叫做摇滚精神。

摇滚之路是通向死亡的,许许多多摇滚先驱们早早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不畏惧死亡,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死亡。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幼稚的话,那么,那些铭记在历史与人们的记忆中的摇滚悍将们都是一群孩子,任性的,长不大的孩子。怕黑而又无助,不知毁掉了多少珍贵的玩具,包括自己的生命。Jim morrision曾经说:“死亡的到来,痛苦也便消失,我想,他如同一个朋友。”于是,他死了,二十七岁,因心脏病发作死在了浴缸里。死神就像一个朋友一样带走了他。

在今天的中国,摇滚乐以一种年轻而不健全的姿态存在着。提到摇滚乐,人们立刻想到两个字:疯狂。好像看到几个高大的白种人在舞台上抱着电吉他蹦跳,扭动身体,声嘶力竭地叫喊疯狂地弹吉他……或许有许多这样的乐队,但这仅仅是形式,是摇滚精神表达方式的一种,是形不是神,与摇滚精神没有必然联系。许多摇滚歌手的歌曲很慢但属于纯正的摇滚乐,例如lou reed,他的歌曲并不激烈,但绝对属于经典的摇滚乐。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身边的音响里正放着他的歌:caroline says (part 2),许多经典歌曲因年代过于久远而被遗忘,这是一种极大地浪费。搞笑的是,许多今天的青少年以为“cold play”,“slipknot”,“linking park”是最伟大的乐队,听过几首英文流行歌曲,知道几个当红乐队,便以摇滚青年自居。你若问他们什么是摇滚乐,他们最多说“酷”,或者“发泄”,哪怕是歌词一句也听不懂。

 二  摇滚精神的潜伏

摇滚精神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必然联系。物质生活与精神享乐,愉悦感官,只会使得精神愈发的麻木。只有强烈的刺激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如电影中的暴力,色情,死亡,小说中的俗气的爱情故事,以及俗气的无穷无尽的诗意。有谁说相当一个诗人,只会招来一阵阵嘲笑。怎么向未来人解释我们的时代呢?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一个没有诗人,没有激情的时代。一个没有寄托,却总是忙忙碌碌的时代。

年轻的海子走进一家酒店,问老板:我朗诵我的诗歌,你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摆摆手,说,我可以给你酒喝,只要你别朗诵诗歌。于是诗歌死去了,伴随着海子放在铁轨上的头颅。诗歌死于寂静,死于人们的冷落与遗忘。

这个时代的人们,面对一件新事物,不问它是生么,而是问他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统治了,而又蒙蔽了人们的思想。这个时代彻底地变了,捡起两种思想一碰便产生新的思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变得很聪明,不会在夸夸其谈于不切实际的思考中浪费时间。许许多多“更重要的事”在等着他们去做,就是赚钱,赚钱,赚钱,人生的一切目的不过于此。直到死亡的来临,他们才发觉,生活依然空虚,痛苦依然无穷无尽。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中,自己唯一得到的仅仅是幻觉,在幻觉中认为金钱带来幸福,金钱带来永生。最终,幻觉仅仅带来了死亡。

当“用什么用”的思想主宰了一切,于是哲学也变成了工具。人们或许忘了,或许未意识到,哲学是有生命的,而不是复杂的因果关系蒙上一层皮。哲学变成工具的最鲜明的一点,具体体现为记忆重于思考。翻开柏拉图的著作,干涸的河床上依然有洪水冲刷的痕迹。哲学思考是一种激情。“哲学”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爱智之学”仅仅出于对智慧的爱,哲学是没有目的的,当强迫着给它加上一个目的,于是哲学变成了工具。

三千年前的希腊先哲流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有待点燃的火把。”可悲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教学生思考,而是尽量用知识装满他们的头脑。古希腊的哲学流传到今天已经彻底地,从里到外地变了。古希腊先哲是教人创造知识,苏格拉底为了思考一个问题曾经在空地上站立了一天一夜,柏拉图的会饮片中,喝醉了的客人们以思考问答为乐趣。是的,哲学是一种无上的乐趣,是生活中的奢侈品,是其乐无穷的消遣。而到了今天,竟成了一种苦差事。我们可以想象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时候,心中是怀着怎样的狂喜,他成了父亲,成了上帝,在思考之中乐不思蜀。

如今,柏拉图滔滔不绝地对话录,苏格拉底的诙谐幽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尼采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如此狂热地记忆知识正反映了他们内在的虚弱,他们思考的能力已经枯竭。

这是一篇关于摇滚乐的文章,我谈及哲学,我只是想说明今天的精神生活与摇滚精神的诞生有必然联系。

关于摇滚精神的起源,(并不是摇滚乐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五十年代的美国,起源于美国五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在六十年代又由嬉皮士精神传承),这是《在路上》的作者jack kerouac提出的一个概念,“垮掉的一代”英文名称为“the bete generation”.我并不是说那个年代就出现了枪炮玫瑰,涅磐诸如此类形式上的摇滚乐。当时的美国年轻人听的大都是爵士乐。”bete”这个词有许多意思,其中一个为“强烈节拍”的意思,《在路上》中酒吧里的萨克斯演奏就颇有摇滚乐的意味。但仅仅是有点意味,有点萌芽而已。

垮掉派所处的年代是二战刚刚结束的五十年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喷气机,核电站,电视机人造卫星,电话的普及…一切的一切告诉人们他们将迎来一个新的而完全陌生的时代,这是一个物质统治精神,技术统治人类的时代。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类已被从昔日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中‘连根拔起’。”在这个时代,技术成了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而作为主体的人,仅仅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单调地运转。从此,生活乏味而又痛苦。

时代彻底地变了,旧的价值观念已经死去,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在两个时代的交界处,是当时的人们最彷徨,最迷茫,的时期。正如海子的那句诗:这个世界上秋天来了,改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两个时代的交界处,是新思想形成的多发地带。例如周王朝末年与春秋时代的交界处,传统的信仰与价值观念丧失,才有了其后的百家争鸣,以至于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兴起。与此类似,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古希腊的兴起,社会主义的诞生,都是如此。

两个时代的落差是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因为精神上的束缚少了很多,人们不再受往日的旧的思想观念的限制,于是创造力达到顶峰。人们不惜余力地去思考、改革、创新、开拓。垮掉派所处的正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正是新思想,例如摇滚精神诞生的保证。

摇滚精神幻化为具体可见的,就需要一种合适的条件。我们不知道摇滚精神在世界上游荡了多久,才在五六十年代渐渐显露真容。这是一种力量,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突破,爆发。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种精神在历史中游荡了许多年,最终借助于摇滚乐得以体现。

摇滚精神在五十年代出现,而真正宣告诞生是在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垮掉派精神由六十年代的嬉皮士精神传承。这也就是下一章要讲的,摇滚乐真正的诞生。

谈一下摇滚乐形式的起源,摇滚乐可说是由爵士、节奏布鲁斯、乡村及西部歌曲等多种歌曲所交织而成的新音乐,但最多的元素仍取自于节奏布鲁斯,在许多摇滚歌曲中,你可以听出鲜明的布鲁斯风格。

三  摇滚精神的诞生

摇滚精神的诞生并不是像生孩子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在几小时,几分钟内完成。摇滚精神是每一部分一点点地出现,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成为了一个体系。你也无法说它在什么时候诞生,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丰富和完善之中。事实上,握所指的摇滚乐的诞生,是它什么时候为人所知,并且深入人心。也许有人明白,我所指的是woodstock音乐节,而且是69年的woodstock音乐节。

举行于1969年8月15日到8月17日的位于美国woodstock镇的woodstock音乐节共有四十五万年轻的美国人参加,这是一次深具历史意义的的空前绝后的音乐节。传承垮掉派精神的嬉皮士精神,在对传统的颠覆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义无反顾地扛起了‘爱与和平’的大旗。年轻的美国人高喊着:“要做爱,不要作战。他们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裤,吸大麻,嗑迷幻药。在大的难以想象的音乐声中与遍地的泥泞中扭动,跳跃。放肆的情侣们在睡袋中做爱,后来,干脆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做爱。卫星统计数据为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但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人数不少于五十万。因为有许多人在树下,卫星看不见。更有人说人数不少于七十万。Wood stock成了一座小小的城市,难怪有人后来戏谑之为“woodstock”民族。

关于这一些读者门可自行上网查询,网上有许多资料,也就不需要我再做赘述。这次音乐会在美国人的记忆中是如此深刻,甚至拥有了一个专有名词。正如“水门”意味着公众信任危机,“滑铁卢”意味着惨败,“woodstock”意味着纵欲,享乐,嬉皮士精神,着摇滚精神。参加过这次盛会的一位年轻妇女回忆,说:“我们觉得这一代年轻人都已慢慢觉醒,但仍有许多人蜗居在国内的各个小镇里,不知道跟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在做什么。因此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站出来,制造一种风潮,对他们说‘hi,我在这里,你们一点也不孤单。不要害怕,站出来做你自己,做真正的你。’”

关于这次音乐节,人们大多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加以回忆,评论。但是,音乐节的核心是音乐,使它被铭记在美国人心中的,首先是摇滚乐。其实那届音乐会摇滚乐不是很多,有许多民谣,乡村,爵士乐手参加。但是,这次音乐会使得摇滚精神在美国发扬光大,第一次深入人心。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了摇滚乐乃至摇滚精神的魔力。

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有点明白了摇滚精神的起源,但对于本文的核心:“什么是摇滚精神?”我却只字未提。什么是摇滚精神“不意味着疯狂,也不意味着放纵(尽管这常常是摇滚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精神与垮掉派及其传承者嬉皮士精神紧密相连。这种精神不是得之于几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失落,一个时代的彷徨,一个时代的放纵。我说过在两个时代的交界处是人类最具创造力的时代,我还没说这同时也是一个精神上极为痛苦的时代。怀疑、动摇、彷徨、绝望。一切精神上的依托都垮掉了,人们感到陌生,伤感,无助这种痛苦不亲身经历是难于体会的。

摇滚乐的核心,便是痛苦,而且是最为深沉的,难于用语言表达的痛苦。我并不是指具体的肉体或精神的痛苦,而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痛苦,这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这种痛苦有时有原因有时没有,来源有很多,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上面几段所提到的痛苦。我们可以说,摇滚精神诞生于充满痛苦的时代。

既然是痛苦,痛苦最鲜明的结果便是叫喊。摇滚乐中的叫喊成了摇滚乐的招牌标志。——叫喊意味着痛苦,许多方面是共通的,金斯伯格的诗《嚎叫》,蒙克的油画《呐喊》,就分别表现了时代变革的痛苦(看看上面几段),以及对人生根本问题的绝望地深思的心灵上的痛苦。

我知道,许多读者会对我的观点加以批驳,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真正的摇滚精神是爱与和平,然后举出一个不怎么痛苦然而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乐队“beatles”。前面的那个问题我在后面回答,后一个问题,关于beatles我倒要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beatles并不具备多少摇滚精神(早期的beatles的节奏布鲁斯风格或许还有一些摇滚乐的形式)。Beatles的音乐应该说是八面玲珑的流行乐。我要在这里说明,摇滚乐与摇滚精神不是一个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摇滚乐都具备摇滚精神,关键的一点,是看看是否伴随着痛苦以及对心灵的震撼。beatles的“yeah yeah yeah”显然是用来吸引女孩子尖叫的。看过beatls演唱会的人对台下此起彼伏的尖叫声都有点印象。其实,包括beatles在内的许许多多摇滚乐队实际上玩的都是流行乐。我无意说人家的坏话,事实本来就是如此。不管怎么说beatles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乐队,是商业运作的典范。许多人说摇滚乐是流行乐的一种,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是有区别的,摇滚精神的存在与否便是最大的区别。摇滚乐是有苦味的,但却有浓郁的馨香。流行乐就像奶油冰激凌,又甜又腻,是年轻的少男少女的最爱。

不仅beatles玩的是流行乐,号称摇滚乐先驱的猫王其实也是玩的流行乐,尤其以性感作为吸引女孩子的招牌,性感的扭胯,性感的鬓角,性感的舞步,性感的大颤音…这都是流行乐,都不具备多少摇滚精神。the who在形式上最具摇滚乐,但走的也是流行路线(英国乐队大都如此)。但我并不是说这些流行乐队没有丝毫摇滚精神。或许the who的《my generation》就比较具有摇滚精神,别忘了那句歌词:I want to dead before I get old

如果说摇滚精神内在的是痛苦,那体现于外在的便是力量,而且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体现于具体的事物,其中之一便是砸吉他)。过于健康向上的乐队,大都不具备摇滚精神,当然,相反的也未必都是。如果在激烈的鼓点,很重的和弦贝司,挑衅的主音吉他,配上反战,博爱诸如此类的歌词,你有什么感觉?

摇滚乐体现于外在的力量,可以具体体现于多种形式,疯狂,暴力,血腥,心理变态,邪恶,仇恨,战斗(别忘了“爱与和平”)。我并不是说摇滚一定意味着这一些,这只是幻化为具体的表现。别忘了摇滚是破坏性的力量,当然,也可以体现在爱情中的伤害,体育运动,哲学思考,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信仰的迷失等等等等,但不管怎么说,绝对不会体现于“爱与和平”以及那个著名的反战标志。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爱与和平”走到了他的反面。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不是心理病态,这只是事物的本来的存在方式。

下面,我要谈谈摇滚乐的欣赏。人们在欣赏摇滚乐的时候,一方面震憾于摇滚乐的内在精神,即内在的痛苦,外在的力量并在震撼中的到快感。另一方面,又欣赏着它具体的形式,即旋律,歌词,编曲,吉他solo。请注意前面的我用“震撼”,而后面的我用“欣赏”。前者作用于心灵,使之震憾;而后者是一种愉悦。

摇滚乐的创作绝不能说有耐心有毅力就会一点一点的完成,搞创作的人都明白,总有一些你抓不住的东西,有时你认为你已经抓住了,松开手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许多人在睡梦中,醉酒后,或是嗑药后抓到了灵感,于是写出了经典歌曲。灵感来了,那是难于言传的感受。歌曲的创作者,在一瞬间感受了太多的东西最真实的东西,心中泛起狂风骤雨,许许多多充满摇滚精神的歌曲,就是这样完成的。我们也可以说,这一切都要靠运气。

有些人认为摇滚精神体现于歌词,也有人认为摇滚精神体现于旋律。这个问题有许多争论,我们也无法说一首歌中歌词与旋律谁更重要。有些乐队的歌曲歌词重于旋律,有些乐队的歌曲旋律重于歌词。歌词也好,旋律也好,最重要的,是摇滚精神是否在歌曲中得到体现,是否在创作者的身上灵魂附体。

The doors 乐队的歌曲偏重于歌词,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超强的主唱jim morrision 。他是个歌手,又是个诗人,尽管他一样乐器也不会。乐队的歌词都出于他的手笔。我们今天谈及jim morrision,总是怀着一种虔敬。但是,如果他从死里复活,走出摇滚名人堂,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会觉得这人少根筋,脑子有问题,把他送进精神病院。而当他在舞台上歇斯底里地嚎叫,唱诵着夹杂着胡言乱语的歌词,跳着自己即兴发挥的胡编乱造的怪舞,你又会觉得这个海军上将的儿子是如此的迷人。你会觉得他不仅仅他是个疯子,在你回味着他的歌词,回味着他这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个真诚的人,你与他的内心深处有些地方是共通的,你甚至会妒忌他,因为他做了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不过他有时做的太过火了,有一次在迈阿密的一次演唱会上,他当众展示自己的阴茎。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上网查相关的资料,我在此不做赘述。前面说过the doors乐队的歌曲更偏近于歌词,但我们不能说他们的音乐旋律就无所谓,一无是处。作为一首歌曲,旋律与歌词结合为一体确各有不同的作用,这两者没有可比性。旋律是心灵的直接感受但却难于把握与体会,而歌词使得我们感受得到具体的事物使旋律下降为可见可以具体地体会。

在jim morrision的歌曲中,你会感到一种抗争,而且是徒劳地抗争。他挑战一切伦理道德底线,作出了螳臂拦车的姿态。警察对他拳打脚踢,人们只喜欢看他在舞台上发疯,以此为乐,但是几乎没有人理解他。事实上,jim morrision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因为他根本没有梦想,只有痛苦。

在jim morrision的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太多绝望地叫喊,喃喃地唱诵,以及时而闪现的力量与激情。那句“come on baby light my fire”点燃了一代美国人的心灵。前面也提到过,摇滚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变回一个孩子,jim morrision也是如此。透过关于他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他只是一个孩子,怕黑的,孤独的,压抑的,任性的孩子。孩子般地胡闹,孩子般地痛苦,孩子般地怀疑,孩子般地绝望。对于这个绝望的世界,他的反抗是那般的鲜明,同时又那般地无力。当他的反抗成为习惯,当人们视他的疯狂为乐趣,亵渎了一切的jim morrision终于开始亵渎自己了。于是,在迈阿密的演唱会上,他拉开了那条著名的拉链。

痛苦无穷无尽,我们都是蜘蛛网上的猎物。我们越发挣扎,网便缠的越紧,痛苦也就越多。不仅仅是作为摇滚精神的核心,其是在这个世界上痛苦是绝对地,快乐是相对的(让我们想起叔本华)。根本不存在什么快乐,真正的快乐是痛苦的暂停,是两次痛苦的间隔。痛苦是最真实的生活。

天才都是敏感的,敏感便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所以天才都是痛苦的。凡夫俗子们的平淡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心灵的麻木。想玩摇滚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有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

还有一支与the doors形式上完全相反的乐队——nirvana.前者是从歌词中演化出旋律,而后者是从旋律中演化出歌词。主唱kurt cobain声嘶力竭地叫喊,狂乱的吉他噪音都显示了哥者灵魂深处的痛苦。(Kurt cobain在演唱的时候声嘶力竭地叫喊使嗓音达到了极限,医生曾经警告说,如果再这样叫喊,他将有失声的危险)。而且没有哪个乐队能与nirvana相比的是nirvana的歌曲能表现出巨大的痛苦。那括内心的狂躁,灵魂深处的悸动,心灵受到的伤害,诸如此类的痛苦被nirvana演绎地淋漓尽致。有趣的是,“nirvana”译为“涅磐“在印度语中意味着从痛苦中解脱的意思,同时也有生命之火熄灭的意思。

作为乐队的主要创作者,kurt cobain曾经说过,在歌曲创作中,旋律是第一位,而歌词是第二位的。因而有人说,nirvana的歌曲中歌词完全是无用之物。的确,nirvana的歌曲听不懂歌词一样可以听,不过这种“无用之物”的说法却有些偏颇。如果你能听懂歌词,就会有更深一层的感受。那首招牌歌曲《smell like teen spirit》招来了许多人的非难,认为通篇都是胡言乱语。可就是这样胡言乱语的歌词,配上了狂躁的吉他,声嘶力竭地叫喊,歌词又显得恰如其分了。在阅读歌词的时候,你感受不到的东西,在音乐中,配上旋律的时候,一句一句的歌词仿佛在字里行间变的活了起来。你可以鲜明地体会到一种人在痛苦中挣扎,反抗,因痛苦的刺激造成的思维与语言不连贯的感觉,如果说他们的歌词浅显倒不如说是深刻,把我们的目光一下子拽入灵魂深处,歌词看似不重要但事实上非常重要。他并不是一种思想与思考的过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发泄激情的工具,就像一只反反复复敲打的铁锤,不停的疯狂的敲打。歌词并不会使你深入地思考,而仅仅是一个展示与宣泄的出口。

不仅仅是jim morrision与kurt cobain,摇滚乐都是如此,没有痛苦,便没有摇滚精神。如果说你想玩摇滚乐,真正的培养摇滚精神,那么,你必须感受到深刻地痛苦。只有体会到内在的痛苦,才会有外在的力量。正如没有压抑就没有爆发,没有痛苦的刺激就没有力量,也就没有摇滚精神。摇滚精神不在于形式,不是几个舞台上的疯子。如果你内心没有痛苦,而装得很出格很崩溃,甩头发,尖叫,蹦来蹦去,是不是很搞笑?

感受痛苦吧,不要退却,摇滚精神附体,是无上的快乐。想要培养摇滚精神,你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独立地思考。并不需要多么深刻,但一定要真诚,对自己的真诚。

作为摇滚乐核心的痛苦,在摇滚精神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或者,摇滚精神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前面我只字未提。不过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把它提出来。生活本身便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只有痛苦才会唤起人最深沉的共鸣。而摇滚乐所表现的痛苦,人在聆听的时候,并不会对这种痛苦感到畏惧,恰恰相反,他再赶到震撼的同时感到了一种安慰。在发自真心的痛苦的表演中(或许疯狂或许不是),他看到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痛苦的极限。从形式中表现出来(各种疯狂的行为:叫喊、蹦跳、甩头发、疯狂solo、损坏东西诸如此类)——也从形式之上的摇滚精神中得到体现。我们的道德安慰便是,尽管生活中的痛苦无穷无尽,但我们还是可以忍受的。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前面的路曲折而又迷茫,不期而遇的痛苦,但我们不畏惧,不绝望。摇滚精神是的我们勇于面对痛苦。痛苦虽然巨大,但我们依然可以生存,依然活在这世界上,而且会永远活下去。我们能活下去,而且我们敢于活下去。这并不是一种哲学思考,而是一种激情,一种生存的激情,不畏痛苦的激情。慢慢无期的人生路,因得这一种激情而无所畏惧地前进,这种激情是深沉的,我们常常的被它震憾。

上面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却是本文中最重要的一段。海德格尔说:“哲学是一种无用之学,却是无用之大用”,我们也可以说:“摇滚乐是一种无用的音乐,却是无用之大用。”

谈及摇滚乐最不可缺少的乐器,许多人会立刻想到:电吉他。电吉他也是所有乐器中最酷的乐器。无论外形,音色,演奏方式,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使人爱不释手。电吉他是摇滚乐中最具特色的乐器一般都与电贝司、架子鼓、键盘共同演奏。

电吉他也是最具创造力的乐器,每年都有新的演奏方式被发明,许多吉他手毕生都耗在这项工作上面了。世界上有许多吉他大师,我们也无法说谁是最优秀的。有人说是steve vai,有人说是他的老师joe satriant,有人说是angelo,类似的说法还有许多许多。电吉他这个乐器,想象力比技术更加重要。你可以花几年工夫练习技术,但你的创造力,你作曲的能力并不是努力,下功夫就能得到的。如果相对于别的吉他手,你的技术,创造力与那些吉他大师相比都大为逊色,你就可以走摆酷的路线。摆出酷型,一样可以成名。例如slash。人家总是头上带个礼帽,嘴里叼根烟,低低地挂着吉他,以及被头发遮住的眼睛。不知是否沾了枪花的光,slash凭着摆酷路线,竟然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吉他手。

同许多伟大的事物一样,电吉他的产生并不是来自于事先的设计,在没有电吉他的时候直接凭空设计出了今天我们使用的电吉他。电吉他发展到今天,是在长时间内慢慢发展完善的结果。最早设计电吉他的动机仅仅是因为木吉他的声音太小,为了使吉他的声音大一些,于是出现了最早的拾音器。后来随着许多关键技术的一一被发明(有意的或无意的),失真,效果器,以及各种节奏型,曲谱的编写,才使地电吉他具有了今天的形式。

许多玩摇滚的和所谓玩摇滚的,一说道电吉他,便会立刻想起一个人——jimi hendrix。这个用左手反弹一把芬达吉他的黑白混血儿,一度将电吉他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人就没有今天的电吉他。不仅仅是失真与哇音踏板,单是那些节奏型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如果jimi hendrix没有在二十七岁那年早早的死去,不知道他会将摇滚乐发展到怎样的境界。

关于电吉他的音色,由于失真的发明电吉他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有了明显的区分。这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充满力量的音色。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力量是摇滚精神的外在显现,所以用电吉他来表现力量,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如同哈雷摩托车,络腮胡子,AK47,电吉他是雄性激素分泌过剩的男人的标志。这种充满力量的强悍的音色,仿佛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的轰鸣的运转声,摩擦,拖动,破碎迸裂的声音。好像是喷气机的起落,火车前进的周期性运转。

最后,举几个我所知的具有摇滚精神的乐队或歌手:the doors、nirvana、lou reed、Janis Joplin、the sex pistols……其实远远不止这么几个,还有许多许多,限于本人的孤陋寡闻而无法列举。

四  摇滚精神的衰亡

有人也许会对这个题目表示不解。我是说摇滚精神衰亡,而不是摇滚乐衰亡。当摇滚乐向流行乐妥协并融入流行乐,当摇滚精神不被广泛地接受,于是摇滚精神便衰亡了。“衰亡”并不意味着死亡,彻底地消失,半死不活的摇滚精神依然存在着,尤其是在地下乐队之中。

摇滚精神的衰亡体现与摇滚乐在形式上日趋完美,无可挑剔。“形式”即旋律,歌词,编曲等。单从形式上看,摇滚乐始终是向前发展的,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重金属的出现,可以说是摇滚在形式上的巅峰。所以,我们在欣赏摇滚乐的时候,仅仅欣赏者摇滚乐的形式,而不是震憾于摇滚乐的精神,于是,我们可以说,摇滚精神已经衰亡了。别忘了,摇滚乐是要用心去听,而不是用耳朵。

我们欣赏摇滚乐的形式,而不去感受它的精神。我们欣赏旋律,歌词,如同欣赏一件艺术品。我们耳朵愉悦,心灵却无动于衷。那么,摇滚乐便变成了流行歌曲,充其量是激烈的流行歌曲。如果说枪炮玫瑰还有点摇滚精神,那健康向上的bon jovi则是彻底地向流行乐妥协。或者说,他是一个流行歌手却戴着摇滚乐的面具。

重金属本身就有摇滚精神衰亡的意味,当形式大于精神的时候,便是衰亡的开始。

摇滚精神衰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歌曲创作者的好恶的转变,而是取决于最多数听众的好恶。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摇滚乐的发展变化,以及摇滚精神的衰亡的原因也在于此。变化了的,知识大多数听众的口味。流行乐卖的最好,你却专心于纯正的摇滚乐,那么,你的专辑就卖不出去。人总是要吃饭的,尽管你心比天高。于是大家都开始作流行乐,原先的摇滚乐也开始向流行乐靠拢,渐渐地,纯正的摇滚乐成了一个空壳,里面装的是流行乐之类的东西。

对于这种现象的深刻一些的理解,便是两个时代的交界处巨大的落差已经过去,生活又变得平淡起来,垮掉派,嬉皮士的后继者,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人不再那般敏感,痛苦,否定一切,两个时代间的迸发出的创造力也已一去不复返了。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平静了下来。于是,痛苦不再激起人们的共鸣。那些工作了一天的疲倦的人回到家里之后只想坐在沙发上听一首放松神经的歌曲。于是摇滚精神衰亡了,衰亡于无人理解的黑暗之中。

刚才在前面说过,绝大多数的好恶听众决定了创作者的创作。但是摇滚精神也不会坐以待毙。有压迫就有反抗,在一些依然没有忘却摇滚精神的开拓者的抗争之下,摇滚精神做出了垂死挣扎,它挣扎地如此有力,以至于一种新型的摇滚精神得以诞生——朋克。与摇滚精神相比,朋克的痛苦更为剧烈,力量也更为巨大。它的反叛精神最为彻底。朋克是摇滚精神的一种,却同时也是更加纯粹的摇滚精神。

成为一名朋克,不仅仅是染头发,在身体上打孔,挂满金属饰物的皮衣,满嘴脏话。这都是外在的现象,外表,与朋克精神没有任何关系。想成为一名朋克,你必须朋克一般的去感受,朋克一般的去思考。作为一种摇滚精神,最关键的,我想你已经知道了,——痛苦。相对于摇滚精神的痛苦,朋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朋克音乐中,尤其是看过mtv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地印象。通俗的说,很疯狂,很崩溃。蹦跳,歇斯底里地叫喊,说脏话,甩头发,疯狂地扫弦,最后再把吉他砸地粉碎。能拿的上台的吉他怎么也得好几万吧。

许多摇滚乐手,在台上疯狂,在台下却是保守而又敏感的。作为一个摇滚乐手,最重要的是真诚与敏感,而不是富于攻击性或摆出酷型。

没有剧烈的痛苦,就不会有这般的疯狂。痛苦是因,疯狂是果。在严肃的思考中得到的,在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压抑,以及剧烈地,难于言传的痛苦,悲伤,无助,心灵中的阵痛,绝望中的挣扎,最细微的感受……。生活中得到的,在舞台上展现,所以,歌曲都是有生命的,真正的摇滚乐不是用笔,而使用生命写成。所以,在摇滚乐的领域中,天才总是过早地死去。

让我们再回到朋克。几十年以前,朋克以惊世骇俗的姿态出现。当时的摇滚乐趋于形式化,面对复杂的编曲,花哨的吉他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的吉他演奏技巧使得乐手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人们仅仅关注于摇滚形式上的愉悦,而摇滚精神被渐渐遗忘,直到作为摇滚精神的保卫者朋克出现。我查了查字典,朋克的英文名“punk”意为小流氓,妓女,无赖等等,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随着摇滚乐的发展,这个词的意思也在渐渐改变。

摇滚精神因为摇滚乐中的形式大于精神而日趋衰亡。所以,充满反叛精神的朋克干脆抛弃了摇滚乐中的形式。采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和弦,简单的不能再见单的编曲,用这种方法来挽救日趋灭亡的摇滚精神,并作为最具摇滚精神的音乐形式而流传。我以前听说过一个人,只会六个和弦,而且G和弦还不熟练,就成为一个朋克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唱了。简单的吉他技术,简单的编曲,朋克精神在宣告,摇滚精神是第一位的,形式无足轻重。

但是,尽管朋克精神摆出了最鲜明的姿态,但却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衰亡。关于这一点,有些人会立刻想到kurt cobain的自杀。事实上,当朋克第一次向商业化妥协的时候,朋克的衰亡就开始了。尽管朋克与商业化曾经是如此的势不两立。更确切地说法是,朋克永远不会妥协,朋克变得商业化,变成流行乐,不是朋克的妥协是朋克精神的衰亡。在衰亡之中,经过了nirvana的短暂的辉煌。而今天变成流行乐的朋克(激烈的流行乐),作为朋克的标志那剧烈的痛苦以及巨大的力量的冲撞,早已无影无踪。今天的年轻人对朋克的理解,仅仅是染头发,挂着金属饰品的皮衣,鸡冠头,在身体上打孔,满嘴脏话,打架,很疯狂的舞台表演。

今天的朋克歌曲的内容愈发浅显,没有那种深沉的痛苦中的思考与激情,而仅仅是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今天的朋克音乐,仅仅是在编曲,和弦旋律上传承了那简单的风格,这都是无足轻重的。朋克精神已经衰亡了。没有那种精神你可以做出那种姿态。当越来越多的人只记住了姿态而忘记了内在精神,于是朋克便变成了流行乐,激烈的流行乐。


 

一人一张经典碟——安德烈·波切利·《电影金曲》

$
0
0
专辑名称:电影金曲(Cinema)
专辑艺人: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发行时间:2015年10月2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Cinema》是波伽利自2013年以来的全新录音室专辑,由天王天后指定(席琳·狄翁、麦可·布雷)、16座葛莱美奖金牌制作人戴维·佛斯特以及掌舵波伽利1999年经典之作《Sogno》的制作人Tony Renis等连手打造。《Cinema》精挑细选了17首脍炙人口且烙印在不同世代的文化,触动心弦的好莱坞与百老汇歌曲,包括:《神鬼战士》、《第凡内早餐》、《教父》等,还有曾经改拍成电影的《西城故事》、《歌剧魅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等百老汇音乐剧名曲。在波伽利的传奇美声演绎下,让人为之动容,宛如置身电影情境般的全新编曲与顶尖的录音技术相互融合,替二十世纪银幕巨作与乐坛巨擘们的作品注入新生命。
    在这次的新专辑《Cinema》中灌录了意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英文及西西里亚文等不同语言的歌曲,包括:与亚莉安娜合唱了颜尼欧莫利克奈的《四海兄弟》、《真爱伴我行》两部电影音乐旋律而成的心痛情歌"E Piu’ Ti Penso";与前小野猫主唱妮可舒辛格携手合唱安德鲁洛伊与提姆莱斯,两大百老汇创作名匠执笔的音乐剧《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经典名曲"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最后在与亚洲天后莫文蔚搭挡合唱舞王佛雷亚斯坦歌舞片《礼帽》和奥斯卡最佳影片《英伦情人》中愉悦动人的爵士金曲"Cheek To Cheek"划下完美剧终。
    波伽利感性的说:「如果电影是一座梦工厂,支撑电影的音乐拥抱了这些梦,并强化电影描述的深刻情感,那么这次我要让这些不朽的经典与回忆,与每一位听者的身心灵做完美结合,成为他们人生中无比独特的原声带。」
    这里有两首Check to Check,其中一首是和莫文蔚合唱的,另一个是和Veronica Berti合唱的,仔细听能听出来莫文蔚的水平是胜过Veronica Berti的。可是当你搜索Veronica Berti的资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名不见经传,几乎没有录制过专辑,但是你看到她的全名的时候就只能Orz了。嗯......Veronica Berti Bocelli,Andrea Bocelli 的现任妻子。



 

群星·《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情不自禁爱上你)》

$
0
0
专辑名称:《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情不自禁爱上你)》
专辑歌手:群星
唱片公司:看门人博客
发行时间:2017年12月5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情不自禁爱上你)》是以古典旋律做为基础。由George Weiss, Hugo Peretti和Luigi Creatore改编自古典作曲家Johann Paul Aegidus Martini于18世纪所写的《Plaisir d'amour(爱的喜悦)》。

    法国作曲家Jean Paul Egide Martini1741–1816创作的《爱之喜悦》Plaisir d'Amour,原名叫做Johann Scwartzendorf,歌词取自Jean-Pierre Claris de Florian (1755–1794)的一部小说《塞莱斯蒂》(Célestine)中的一首诗。

     原曲虽名为“爱的喜悦”,但实际上表达的是爱情带来的失意,是主人公被心爱的姑娘抛弃后的哀伤。

                   [ 法语原词  ]                                 [ 英语译词]

Plaisir d'amour ne dure qu'un moment.
chagrin d'amour dure toute la vie.

J'ai tout quitté pour l'ingrate Sylvie.
Elle me quitte et prend un autre amant.

Plaisir d'amour ne dure qu'un moment.
chagrin d'amour dure toute la vie.

Tant que cette eau coulera doucement
vers ce ruisseau qui borde la prairie,

Je t'aimerai me répétait Sylvie.
L'eau coule encore. Elle a changé pourtant.

Plaisir d'amour ne dure qu'un moment.
chagrin d'amour dure toute la vie.

The pleasure of love lasts only a moment
The grief of love lasts a lifetime.

I gave up everything for ungrateful Sylvia,
She is leaving me for another lover.

The pleasure of love lasts only a moment,
The grief of love lasts a lifetime.

"As long as this water will run gently
Towards this brook which borders the meadow,

I will love you", Sylvia told me repeatedly.
The water still runs, but she has changed.

The pleasure of love lasts only a moment,
The grief of love lasts a lifetime.

中文译词

爱情带給我的欢乐那么的短暂,

爱情带給我的伤痛却永远不会消失.

无情的希薇抛弃我, 她抛弃我,

她爱上了別人.

爱情帶給我的欢乐那么的短暂,

爱情帶給我的伤痛却永遠不会消失.

她重复的对我说,

只要流过田野的溪水继续流,

我会一直爱着你,

如今溪水还在,可是希薇已经变心.

爱情帶給我的欢乐那么的短暂,

爱情帶給我的伤痛却永远不会消失.


    许多古典声乐歌唱家,如Rosa Ponselle, Victoria de los Ángeles, Tito Schipa, Fritz Wunderlich, Elisabeth Schwarzkopf, Janet Baker, Inessa Galante, Yvonne Kenny等都录制过这首《爱之喜悦》Plaisir d'Amour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情不自禁爱上你)》原唱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猫王,“情不自禁爱上你”表达的是一种坠入爱河欣喜之情,他低沉磁性的嗓音也非常好的表达出那种深情而痴迷的爱恋。许多歌手都翻唱过这首歌,然而这首歌却不是以猫王的版本最为著名。看门人精选了这首歌曲的不同演绎版本(及原曲)和大家一起欣赏。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情不自禁爱上你 

Wise men say only fools rush in 
聪明的人说 只有傻瓜才会沉溺爱情
But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但是 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不爱你
Shall I stay would it be a sin 
如果这是一种罪恶 那我是否应该停下来
If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不爱你
Like a river flows surely to the sea 
正如百川终归要流向大海
Darling, so it goes somethings are meant to be 
亲爱的 有些事冥冥之中就已注定 就让我们顺其自然
Take my hand take my whole life too 
牵着我的手 也带走我的整个生命
For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因为 我情不自禁爱上你
Like a river flows surely to the sea 
正如百川终归要流向大海
Darling, so it goes somethings are meant to be 
亲爱的 有些事冥冥之中就已注定 就让我们顺其自然
Take my hand take my whole life too 
牵着我的手 也带走我的整个生命
For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因为 我情不自禁爱上你


Plaisir D'amour 齐豫(原曲)
138961,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Andrea Bocelli;Katharine McPhee
2117109,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巫启贤、Richard Marx
388902,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Live) 邓丽君
1771570980,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Blue Hawaii)
1770366192,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Julio Iglesias
1768985442,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Tuck & Patti
1809303,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辛晓琪
152124,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Elvis Presley
1769222086,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Russell Watson
1770704506,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Haley Reinhart
1774918382,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陈淑桦
93688,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Richard Marx
1773495276,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David Osborne
2902964,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姚斯婷
1769772123,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Il Divo
1771490478,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A-Teens
1770354420,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Fantasy 4ever
迪士尼年度巨片《星际宝贝》中文主题曲 
179536,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Bob Dylan
1024795,

Love Me Tender/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Bronn Journey
1769254957,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Kenny Rogers
1775139196,


 

一人一张经典碟——雷振邦·《雷振邦电影歌曲专辑》

$
0
0
专辑名称:《雷振邦电影歌曲专辑》
专辑歌手:雷振邦
唱片公司:深圳激光节目
发行时间:2001年12月01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

    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能够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付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于北京,满族人。由于家庭生活比较优裕的,使他很小就接触到京戏。七八岁时,便能哼唱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京戏以及一些歌曲。1928年9月,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雷振邦学会吹得一口动听的口琴,加入学校口琴队,并成为该队的指挥。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并指挥演出。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学。在东京,他进了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系预科。不到半年的时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预科专业,校长允许他跳级,转年便成为作曲系本科学生。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国,先后在北平女子中学和惠中女子中学做音乐教员。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在课余组织起一个五十多人的业余交响乐团。雷振邦曾把中国古曲《悲歌》改编成管弦乐的曲子,供业余交响乐团演出,这是公开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1949年6月雷振邦来到中国电影乐团从事专业作曲,从此踏入影坛。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0多年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一百余首。他坚持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创作了大量的形象鲜明,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扑鼻的生活芬芳的音乐作品,形成他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他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景颇姑娘》《芦笙恋歌》等谱写的乐曲,都具有上述音乐特点。1960年在第二届百花奖中,他为影片《刘三姐》的谱曲,荣获最佳音乐奖。以后他为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和《小字辈》谱写的乐曲,也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一、二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作曲奖。
    几十年来,雷振邦创作的故事影片音乐主要有:《董存瑞》《马兰花开》《芦笙恋歌》《花好月圆》《五朵金花》《金玉姬》《达吉和他的父亲》《刘三姐》《万木春》《冰山上来客》《景颇姑娘》《战洪图》《钢铁巨人》《暗礁》《吉鸿昌》《小字辈》《幽谷恋歌》《明天回答你》《精变》《赤橙黄绿青蓝紫》《东方大魔王》,还有82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经风靡全国,广为传唱,成为人们喜爱的经典音乐作品,他不愧为是我国影坛深受观众欢迎的著名电影作曲家。


专辑名称:《刘三姐》
专辑歌手:傅锦华
唱片公司:雨果唱片
发行时间:1993年03月30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影片《刘三姐》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千百年来,刘三姐逐渐由一个聪明机智的歌手,而化为歌仙、歌圣,带有某些神秘色彩,成为中国老百姓追求自由、民主、爱情、幸福的理想化身。
    影片在表现人物,以得到观众认同这方面非常注意以情感人,体现人物的理想化色彩,不表现得太实,这是创作者在影片中匠心独运之处。
    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被老渔夫救起。她用歌声歌颂劳动,讽刺地主老财。
    恶霸地主莫怀仁妄想禁歌,三姐设计和莫怀仁对歌,把请来的三个秀才个个击败。莫怀仁施毒计反三姐抢到家中,三姐在阿牛和群众的帮助下连夜离开莫家,又到新的地方用山歌鼓舞群众斗志。
    影片《刘三姐》创作于1960年,是当时国产音乐片创作的鼎力之作,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影响久远。
    后来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片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奖。而这最佳男子表演奖30年过去了,长影迄今仍无第二人。
    影片《刘三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完美境界,这部影片的剧本由我国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创作,乔羽有着极其扎实、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为一部古装民歌影片创作剧本恰好是发挥他的才能的绝好机会。他为本片精心创作了数百句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既讲究韵律又明白畅晓,朗朗上口。
    作曲家雷振邦在创作中深入生活,广泛搜集了广西壮族民歌曲调,又根据影片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创作出一首首与歌词,与人物身份、情感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为影片中的音乐增添了光彩。
    本片的摄影郭镇铤和尹志,充分领会了导演为影片规定的,以情动人、情景交融的创作基调,精心选择每一个镜位,充分运用漓江的有利环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角度,把“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婀娜多姿,鬼斧神工,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拍得美不胜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景色成为影片的一个有力的形象。
    刘三姐爱唱山歌,并且总唱出穷人的心里话,因而遭到地主的陷害,她无处安身,在漓江上漂泊,被老渔夫和儿子阿牛收留。 
    四方乡亲听说刘三姐到来,纷纷赶来相见,刘三姐的哥哥刘二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地主莫怀仁听说刘三姐又聚众唱歌,收买不成,便想通过对歌降服刘三姐,阻止她再次唱歌。 
    听说刘三姐要与莫怀仁对歌,四方乡亲前来观战,莫怀仁反请来的陶、李、罗三秀才哪里是刘三姐和乡亲们的对手,几首歌下来,便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了,莫怀仁一气之下,失足跌入江中,乡亲们笑声大作,三姐获胜。 
    刘三姐已与阿牛暗暗相恋了,刘二担心地主再次陷害三姐,要带地离开,老渔夫劝住了他,叫他不要怕财主。 
    一日,刘三姐与舟姐上山砍柴,归途中被抢入莫府,莫怀仁以荣华富贵诱她不成,便要开杀戒,阿牛和众乡亲在莫府丫环的帮助下,救出了三姐,财主发现刘三姐跑了,嫁船去追,可满江的船上看去都是阿牛和三姐,莫这才知中计,大骂手下脓包。
    经历此险,刘三姐深爱上了阿牛,当彩霞映在碧树下时,阿牛却憨厚地将拾到的绣球还予了三姐,三姐以歌传情,使阿牛明白了她的心意,二人对着江面倒映的白云,互表深情,歌声四溢。 为了躲避莫的迫害,在乡亲们目送下,二人没在了江天之间。
    唱歌的是傅锦华,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她是广西第一代刘三姐,家喻户晓。

       专辑曲目:

       CD1:电影原声带·刘三姐(上集)
        01. 序曲   01:49
        02. 山顶有花山脚香   07:01
        03. 渔船虽小能安身   01:29
        04. 小小鲤鱼不吞勾   03:22
        05. 蜜蜂过岭为花开   04:15
        06. 只有山歌敬亲人   03:02
        07. 我家不是财神庙   01:20
        08. 不种芝麻他吃油   03:19
        09. 采茶姐妹上茶山   03:02
        10. 心想唱歌就唱歌   04:23
        11. 今天看见饭煮锅   04:51
        12. 众人水来众人山   04:19
        13. 对白   06:21
        14. 山歌不唱忧愁多   01:06
        15. 对白   02:49
        16. 隔山唱歌山答应   03:19
        17. 你歌哪有我歌多   03:06

        CD2:电影原声带·刘三姐(下集)
        01. 财主请来当奴才   02:31
        02. 劝你莫进圣人门   03:09
        03. 富人只会吃白米   01:60
        04. 这里是条清水河   03:28
        05. 财主心肠比蛇毒   02:11
        06. 姐妹二人梭对梭   01:50
        07. 对白   03:08
        08. 花针引线线穿针   01:54
        09. 对白   01:58
        10. 财主有把铁算盘   02:02
        11. 破柴过岭又过坡   02:26
        12. 对白   07:10
        13. 砍来虎头垫柱脚   02:24
        14. 这里原是老虎口   02:14
        15. 眼望青山难出笼   02:46
        16. 对白   03:09
        17. 才把金钩丢下水   01:10
        18. 好篮从来不装灰   00:46
        19. 一只小船轻悠悠   01:38
        20. 刀切莲藕丝不断   04:34
        21. 世上哪见树缠藤   03:07



 

一人一张经典碟——雷振邦&傅锦华·《刘三姐》

$
0
0
专辑名称:《刘三姐》
专辑歌手:傅锦华
唱片公司:雨果唱片
发行时间:1993年03月30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影片《刘三姐》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千百年来,刘三姐逐渐由一个聪明机智的歌手,而化为歌仙、歌圣,带有某些神秘色彩,成为中国老百姓追求自由、民主、爱情、幸福的理想化身。
    影片在表现人物,以得到观众认同这方面非常注意以情感人,体现人物的理想化色彩,不表现得太实,这是创作者在影片中匠心独运之处。
    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被老渔夫救起。她用歌声歌颂劳动,讽刺地主老财。
    恶霸地主莫怀仁妄想禁歌,三姐设计和莫怀仁对歌,把请来的三个秀才个个击败。莫怀仁施毒计反三姐抢到家中,三姐在阿牛和群众的帮助下连夜离开莫家,又到新的地方用山歌鼓舞群众斗志。
    影片《刘三姐》创作于1960年,是当时国产音乐片创作的鼎力之作,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影响久远。
    后来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片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奖。而这最佳男子表演奖30年过去了,长影迄今仍无第二人。
    影片《刘三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完美境界,这部影片的剧本由我国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创作,乔羽有着极其扎实、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为一部古装民歌影片创作剧本恰好是发挥他的才能的绝好机会。他为本片精心创作了数百句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既讲究韵律又明白畅晓,朗朗上口。
    作曲家雷振邦在创作中深入生活,广泛搜集了广西壮族民歌曲调,又根据影片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创作出一首首与歌词,与人物身份、情感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为影片中的音乐增添了光彩。
    本片的摄影郭镇铤和尹志,充分领会了导演为影片规定的,以情动人、情景交融的创作基调,精心选择每一个镜位,充分运用漓江的有利环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角度,把“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婀娜多姿,鬼斧神工,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拍得美不胜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景色成为影片的一个有力的形象。
    刘三姐爱唱山歌,并且总唱出穷人的心里话,因而遭到地主的陷害,她无处安身,在漓江上漂泊,被老渔夫和儿子阿牛收留。 
    四方乡亲听说刘三姐到来,纷纷赶来相见,刘三姐的哥哥刘二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地主莫怀仁听说刘三姐又聚众唱歌,收买不成,便想通过对歌降服刘三姐,阻止她再次唱歌。 
    听说刘三姐要与莫怀仁对歌,四方乡亲前来观战,莫怀仁反请来的陶、李、罗三秀才哪里是刘三姐和乡亲们的对手,几首歌下来,便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了,莫怀仁一气之下,失足跌入江中,乡亲们笑声大作,三姐获胜。 
    刘三姐已与阿牛暗暗相恋了,刘二担心地主再次陷害三姐,要带地离开,老渔夫劝住了他,叫他不要怕财主。 
    一日,刘三姐与舟姐上山砍柴,归途中被抢入莫府,莫怀仁以荣华富贵诱她不成,便要开杀戒,阿牛和众乡亲在莫府丫环的帮助下,救出了三姐,财主发现刘三姐跑了,嫁船去追,可满江的船上看去都是阿牛和三姐,莫这才知中计,大骂手下脓包。
    经历此险,刘三姐深爱上了阿牛,当彩霞映在碧树下时,阿牛却憨厚地将拾到的绣球还予了三姐,三姐以歌传情,使阿牛明白了她的心意,二人对着江面倒映的白云,互表深情,歌声四溢。 为了躲避莫的迫害,在乡亲们目送下,二人没在了江天之间。
    唱歌的是傅锦华,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她是广西第一代刘三姐,家喻户晓。

       专辑曲目:

       CD1:电影原声带·刘三姐(上集)
        01. 序曲   01:49
        02. 山顶有花山脚香   07:01
        03. 渔船虽小能安身   01:29
        04. 小小鲤鱼不吞勾   03:22
        05. 蜜蜂过岭为花开   04:15
        06. 只有山歌敬亲人   03:02
        07. 我家不是财神庙   01:20
        08. 不种芝麻他吃油   03:19
        09. 采茶姐妹上茶山   03:02
        10. 心想唱歌就唱歌   04:23
        11. 今天看见饭煮锅   04:51
        12. 众人水来众人山   04:19
        13. 对白   06:21
        14. 山歌不唱忧愁多   01:06
        15. 对白   02:49
        16. 隔山唱歌山答应   03:19
        17. 你歌哪有我歌多   03:06

        CD2:电影原声带·刘三姐(下集)
        01. 财主请来当奴才   02:31
        02. 劝你莫进圣人门   03:09
        03. 富人只会吃白米   01:60
        04. 这里是条清水河   03:28
        05. 财主心肠比蛇毒   02:11
        06. 姐妹二人梭对梭   01:50
        07. 对白   03:08
        08. 花针引线线穿针   01:54
        09. 对白   01:58
        10. 财主有把铁算盘   02:02
        11. 破柴过岭又过坡   02:26
        12. 对白   07:10
        13. 砍来虎头垫柱脚   02:24
        14. 这里原是老虎口   02:14
        15. 眼望青山难出笼   02:46
        16. 对白   03:09
        17. 才把金钩丢下水   01:10
        18. 好篮从来不装灰   00:46
        19. 一只小船轻悠悠   01:38
        20. 刀切莲藕丝不断   04:34
        21. 世上哪见树缠藤   03:07



 

一人一张经典碟——圣多明戈隐修院合唱团·《世纪格里高利》

$
0
0
专辑名称:《世纪格里高利》(Canto Gregoriano)
专辑艺人:圣多明戈隐修院合唱团(Coro De Monjes Del Monasterio Benedictino De Santo Domingo De Silos)
唱片公司:EMI Records
发行时间:1995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圣咏专辑

    西班牙施罗士圣多明戈隐修院(Santo Domingo)近1000年历史,它位于 Castilian 大平原的小山丘上。自十世纪起,它便是修道的重地,修士们遵守清规戒律,追求上主,并从事文化及教育工作,格里高利圣歌近千年来,一直都是那里修士们每天的日课和晚课,与生活不可分割。
    谁也想不到——
    本世纪70年代,也就是1973年的一天,施罗士多明戈圣本笃修道院的教士们遇到了几位西装革履的俗人,这些人要求教士们合作,帮他们灌录一张LP,取名《格里高利圣歌的杰作》。后来修士们知道这几个俗人是西班牙 EMI 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
    心灵与天堂之间加入了另一种东西,虽然圣歌还圣。
    接着在1973—1982年几年里EMI到修道院又灌录了三张LP。近年,EMI 会计部才意外发现这几张LP历年的总销量已积累到一个极可观的数字,于是,1993年11月EMI 在修道院举行了一项颁奖仪式:《格里高利圣歌的杰作》和《施罗士隐修院的格里高利圣歌》获多白金,《格里高利圣歌——圣诞》和《格里高利圣歌——复活节》获金唱片。同时宣布双CD 集《Canto Gregoriano》(《世纪格里高利》,港译《三个和尚》)上市,这是以往四张LP的精华选粹。
    不到一个月,它竟突破了100万张,4月,席卷欧陆各国唱片销量第一名,而最新统计数字表明,这套双CD唱片已逾350万,在美国,这套唱片跃登Billboard(公告牌)古典排行榜的第一名,更神奇的是它竟成为有史以来第三张进入Billboard流行榜前十名的古典制作。它究竟是一套什么风格类型的唱片呢?
    其实唱片内只有无伴奏的和唱,没有任何乐器,所有歌曲完全是拉丁语演唱,相信很少有人能听懂。但这些圣歌多半节奏速度自由、线条单纯、旋律的抑扬顿挫与歌词完全融为一体,看似单调,实则里面蕴含了许多细微的声乐技巧变化。朴素、和谐,充满宁静之美。
    唱片三次录音都在修道院内,空间不大,石头墙壁使反射音特别丰富,而较近的麦克风摆设又让人声醇厚而清晰,听后让人通体舒畅,心中杂念全消,感觉心生一股说不出的凉意。据西班牙当地唱片制作人员说,有60%的购买者是青少年,原因是时下流行歌曲多是宣扬暴力、仇恨、色情及毒品,而格里高利的圣歌却具备了净化心灵,传达信仰的坚贞与忠诚,以及宣扬人性光明面的功能。它弥补了现代人空虚的心灵,抚慰了紧张受伤的情绪,也带来了一种对人类永恒不变的关怀。



 

一人一张经典碟——袁卓繁&東海林修·《妖兽都市电影&动画原声带》

$
0
0
专辑名称:妖兽都市 电影原声带
专辑歌手:袁卓繁
唱片公司:滚石唱片
发行时间:1992年11月18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
    电影《妖兽都市》,出品于1992年,由徐克、麦大杰执导,黎明、张学友两大天王、美艳得不可方物的李嘉欣和李若彤组成的超强阵容,其中不乏科技效果和香艳画面,而黎明与李嘉欣被称作银幕经典情侣也是由此开始,主题曲是由周华健演唱的《飞越迷雾》。原曲是铃木雅之的《ガラス越しに消えた夏》;《爱一个人不算错》原曲是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后来张学友重新演绎成为日后的经典《李香兰》。男女对唱《爱把你给我》原曲是Chage&Aska《Tomorrow》,可见90年代初期日文歌曲对港台音乐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专辑歌手:東海林修
唱片公司:Nippon Columbia
发行时间:1987年04月01日
专辑语种:日语专辑
    《妖兽都市》是川尻善昭执导的动画片,屋良有作、藤田淑子等参与配音。影片根据菊地秀行原作小说《妖兽都市》改编,讲述了泷莲三郎守卫人界,对抗魔界的故事。影片于1987年4月25日日本上映,1988年香港上映。动画版本中最另类的人物是两百岁的老顽童玛雅特。其中两首插曲都很动听。如今相隔三十年再看一遍仍觉得很经典,很酷也很色色,电影版相差甚远,改编很多,将重心放在人性上面,张学友后来变形后迷失本性,但在最后却幡然悔悟。


 

一人一张经典碟——杜丽华·《阿诗玛》

$
0
0
专辑名称:阿诗玛
专辑歌手:杜丽华
唱片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
发行时间:2002年10月27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优秀民间叙事长诗,是中国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故事讲述了聪明、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青年阿黑深深相爱。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恋阿诗玛的姿色,将她拘禁,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最后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比箭,一决胜负。阿支赛输,只得将阿诗玛释放。阿诗玛和阿黑唱着歌儿喜悦地同乘一匹马回家,正当他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时,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阿诗玛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将这首民间叙事长诗改片歌剧故事片《阿诗玛》,美丽的云南风光和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使这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精典之作。本片由刘琼导演,杨丽坤主演,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 
    《阿诗玛》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它以优美抒情的格调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纯洁而坚贞的爱情,并围绕这个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以及火把节风俗画面,加之片中颇具诗意的歌曲,传奇性的神话情节,使影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本专辑收录了该片广为流传的男女声对唱、独唱等歌曲的同时,还收录了音乐织体更为丰富的合唱,使全片的音乐风貌更全面地呈现。为阿诗玛配唱的是著名女歌唱家杜丽华,专辑特别收录了她的独唱歌曲,以飨乐迷收藏欣赏。


 

《盛开的樱花林下》:可怕的不是樱花,而是人心的孤独

$
0
0

    佛常常在你身边,
    无论你去哪里,
    他并不是真正看着你,
    他在你心中看着你
    樱花在本片中的象征是绚烂堕落的生长,惊世骇俗的自由,即便是毫无征兆瞬间覆灭。也恬静安和,一如艳妇死时的微笑。
    以色列希律王的女儿,美丽绝伦的莎乐美公主因为对先知约翰一见钟情,向他表达了爱慕,想得到他的一个吻。没想到,先知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在希律王宴会上,希律王答应只要莎乐美公主跳一支舞就满足她的所有愿望。莎乐美献罢舞,开口要的是约翰的头。王虽万般不愿,奈何金口玉言难以收回,只得命人奉上了约翰的头。莎乐美捧起先知的头,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红唇印在了先知冰冷的唇上。在最后,莎乐美对着先知的头说:“你为什么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盛开的樱花林下》最初,强盗杀死了美女的丈夫,美女非但没有憎恨的强盗反而让强盗把她背回老窝,答应要做他的妻子。因为美女觉得残酷的杀戮了她丈夫的强盗勇猛、强悍,正是她渴望嫁与的男人。从这里就得到了两个人之间的最初的谬误,男人纯粹爱上了美色,而女人则是爱上了疯狂。
    美女为何如此疯狂,不把人类的性命当做一回事呢?首先是命令强盗杀死了他之前的一群女人,后来她为了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又命令强盗每天带回一个人头,甚至她要借着这些人头才答应跟强盗行房。其中有两个画面最为让人难以忍受:其一,美女和强盗行房的时候,美女的眼睛不是望着强盗,而是与强盗带回来的某长发女子的人头遥遥对望;其二,美女不再用人头互相角色扮演,而是亲自上阵,她抛下强盗,抱着某个同性恋和尚的人头意淫。这体现了艳妇的控制欲望不断升级, 不但完全控制了莽汉, 还要无限控制其它人, 如果不能是活人, 那就控制死人。于是深深的死亡气息便扑面而来。
    为了继续控制莽汉,艳妇作了让步,莽汉与艳妇关系中第一次取得了主动,于是片头的场景又一次出现,莽汉驮负着艳妇又走在了山里,不过这一次不同的是,他想挑战一次命运,他想穿过樱林。片头奇绝,而片尾更是吊诡,樱林下莽汉如魔鬼俯身,狂态大作,掐死艳妇。艳妇神态安详,嘴角微笑,也许这是她希望的结局了。然而樱花片片飘落,顷刻将艳妇掩埋起来,倏忽间尸体却杳然不见。是现实,还是梦境?是世界,还是仅仅是自我?影片戛然而止。似一首充满各种诡异音符但旋律不屈不挠气质一丝不苟的叙事曲,容纳了怪诞变态的众多思路,表现出日本式的狂放绚烂,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引申出若干解释,施虐与受虐,肉欲兽欲征服欲,精神分裂,孤独人格,虐杀,镜花水月人生一场幻影(二人最后消失于樱花丛中)……
   本片根据坂口安吾小说《盛开的樱花林下》改编。坂口安吾笔下的世界,表面如同樱花盛放般,浪漫而引人迷醉,背后却颓废而绝望,充满了暴力、凌虐、死亡与鲜血淋漓的尸骨。
    看到“樱花”字眼,我就想到它是日本的国花,因为樱花的精神,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樱花情结”,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凋谢,又称之为“死亡之花”。
    向来觉得樱花如昙花一般,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让人们见识它的美。我们赏樱,不光是欣赏它的美丽,更是赞赏它灿烂凋谢时,不污不染、轻盈洒脱的性格,也是日本人民崇尚的日本精神。
    在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到樱花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一边吃着寿司,喝着日本酒,一边陶醉在漫天飞舞的樱花雪月中,是日本人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每当春天樱花季节展开之际,人们群聚于各地赏樱名所,席坐粉白花树下,三五成群,举杯高歌,谈笑风生,尽情捕捉烂漫春光。我以为这是极美的画面,也是极美的生活,但是坂口安吾的《盛开的樱花林下》却给我解读了另一幅画面,他以叛逆的笔锋描写了樱花林下的孤独与虚无,看得让人有点瘆得慌。也可能真如他所说,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假象。
    电影一开始就极为奇绝, 一反日本常规电影, 在大和精神之象征樱花上居然大胆地设置了谶语:樱花底下的经过的路人会受到神奇力量的影响变得疯狂。      
    他说早年的日本人,只会觉得樱花相当可怖而骇人,不认为那是美景良辰。把“人”从中抽离,哪有春花烂漫,更没有谈笑风生,留给人们的只有满地狼藉、斗殴闹事、血流成河、鬼魂乱嚎……最后,是一座樱花盛开的树林里,若悄无人影,便空余悚然。如果你要去铃鹿岭,就一定要穿过半山腰的樱花林。据说樱花盛开的时候,过路人经过花下就会发狂,路过的人都如惊弓之鸟,狂奔离开此地。看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小时候放学路过一片乱坟岗的情景,那状态和坂口安吾描述得一模一样,害怕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经过这片樱花林下,现在想想还心生恐惧。
    好汉不怕巷子深,山贼不怕静寂山。当这里渐渐绝了人迹之后,有一个性情残忍的山贼在此居住下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他开始拦人于荒山野径,剥衣、斩首……他也会恐惧于这片盛开的樱花树下,目睹花瓣缓缓飘零,他会感到自己的灵魂好似也随之慢慢凋落,愈发纷乱。年得一年,日复一日,总是想着“明年再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他竟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从一个老婆增加到七个老婆,直到第八个老婆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绝美女子的出现,令山贼如同被漫天花雨蛊惑般,不计代价强抢她为妻,还应美人的要求杀掉了其中的六个老婆。山贼对女人百般讨好,甚至同意迁居京都,从此为她杀人越货,并割下人的首级带给她玩乐消遣。但女人那漫无边际的欲望也让山贼对京都生活倒尽了胃口。她的欲望就像是只直线飞行于天空的小鸟,毫不休息、绝不停止地翱翔;它总是不显疲态、总是带劲地切过横风,保持愉快的心情遨游,不见止境。终于有一天,山贼厌倦了每日为她杀人并带人头回来供她凌虐玩乐,他开始怀念昔日的那片樱花林,决定回到山上去。长期的心理压抑使得山贼产生死亡的幻觉,于是美丽的娇妻化身为老丑的妖妇,山贼想要终结背负在身上的沉重枷锁,于是掐死了变态的妻子。
    离开时他感觉樱花林下冷风阵阵,寒风扑面,他只想逃离那一片花海,那种全身颤抖、上气不接下气的痛苦,残留在他的身上好长时间。到京都生活到无聊至极,无法融入到这座城,他开始了怀念和追忆,最后重新回到往昔的道路,再次经过那片正当盛开的樱花林下,心爱的女人在樱花林的正中央却停止呼吸,他伏地放声大哭,但是却毫不害怕,无所畏惧。因为他现在不再畏惧“孤独”的必要,因为,他自身正处于孤独。我想可怕的不是樱花,而是人心的孤独。
    人与人之间相处,因为各种原因亲近,一旦过于亲密又会不断疏远,最后让心爱的人葬身死海。浓烈的欲望使人不惜一切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欲望过后又会产生恐慌和悔恨,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复杂吧。影片以细腻优美的画面,刻画出对日本传统道德与价值观的反思。故事有点瘆人,但是值得细细欣赏,深思人生。 

 

童诗无忌

$
0
0

    心太过复杂,势必会患得患失。当我们在斟酌每一个词组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文字应有的美和力量,失去了纯粹与质朴。而没有经过社会熏染的孩子,用单纯的眼光看世界,因为专注感受身边的一事一物,偶尔迸发出的文字,也许稚嫩,却着实令我辈汗颜。大家惊讶于其有趣无边的想象,更被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所触动。这些在成人眼里幼稚无知的孩子,用他们的童真把大人们震惊得无比惭愧汗颜,毕竟他们只是小至4岁,最大也不过1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诗到底写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我想变》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开心时
开花
我不开心时
落叶

将微笑与眼泪譬喻为开花落叶,想像力奇特而丰富,大人们搜索枯肠也想不到这么简单贴切的比拟,这就是复杂的回报!

《光》
姜二嫚  六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忽然想起一段相声,说的是醉鬼爬光的故事,听过就忘了,谁知道无独有偶,孩子有心啊!


《灯》
姜二嫚  六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一个“烫”字,境界全出。
眯着眼睛想了想,感觉自己透支智商都想不出。


《春天》
熊博宇 八岁

春天
是只大懒虫
妈妈叫了好久
也不醒
春雷公公来了
把它的大鼓
一敲
吓得春天
滚到了
大地上

把睡懒觉写得如此清新脱俗,
了不起,了不起。


《挑妈妈》
朱尔 八岁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感觉自己的童年活得像个傻子,
竟深信自己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回到地面》
朵朵 五岁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五岁的娃也知道,高兴时在天上飘,
而从天上到地面,只需一件伤心事。
如此老道,孩子你是穿越来的么?


《眼睛》
陈科全 八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
也装不下

谁说世间再无诗人?
这后浪都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不过我很好奇,八岁孩子的心事是什么?


《原谅》
铁头 八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拟人手法运用得那么溜,
难怪诗写得那么好,
不过你那么调皮,你爸妈知道吗?


《流鼻涕的冬天》
陈紫瑗 九岁

一场大雪过后
冬天感冒了
路过森林的时候
鼻涕落在树枝上
一根一根
晶莹发亮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只会在雪地里打滚的我,感到很是羞耻。


《我画的树太漂亮了》
茗芝 八岁

我画的树
太漂亮了
接下来画的鸟
画的云
画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

看来是真的很喜欢这棵树,
以至于花花草草都看不上了。


《土》
曹世武 八岁

土是花儿成长的家
摸一摸
这个字软软的
春天
这个字长出了头发

寥寥几字,把“土”字,
解释得比新华字典都形象生动。


《星月的由来》
顾城 十二岁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孩子的想象力的果然是无穷的,
很遗憾当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百合花开》
游若昕 十岁

妈妈昨天买的
四朵百合花
一夜之间
就开了三朵
那么茂盛
那么香气袭人
还有一朵
就那样躲着

用一个“躲”字,就是一首诗。
用一个“待”字,就只是长句。
文字游戏玩得如此高级,是我愚钝了。


《我想做一棵树》
李雨融 十一岁

我想做一棵树
我学着一棵树的样子
把脚丫踩进泥土
把手臂伸向天空
哦,我发芽了…
哦,我开花了…
哦,我结果了…
哦……如果
如果天上打雷了
我想做一棵
请假的树

你这棵可以请假的树,
怕是要装根避雷针才行。
要是可以,算我一棵。


《很多》
姜馨贺 四岁

我挥挥手
就有很多手

我跑步
就有很多脚

小狗朝我摇尾巴
就有很多尾巴

然后
我打秋千
就有很多我

孩子,你停下来就只有一个了。
用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
来形容你我都觉得肤浅粗俗。


《秋天·花叶》
麦国桥 十一岁

没有一声招呼
秋天悄悄地来了
风儿惊动了枝头的花和叶
它们在空中翻滚,嬉戏
不肯轻易搬家
我想
秋天是残忍的房东
花叶是无奈的房客
它们的合同到期了

秋风扫落叶的自然现象,
我怎么看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是我想太多了,扎心。


《露珠娃娃》
陈子豫 八岁

清晨
躺在绿叶上的露珠
早早睁开了眼睛
风一来,它们都玩起了滑滑梯的游戏
恰巧
两颗露珠同时滑了下来
紧紧地抱在一起
生出了满地的娃娃

八岁的娃娃,写出了《露珠娃娃》。
我觉得你是葫芦娃,而我像个傻瓜。


《白天与黑夜》
姚铭琦 12岁

我们都
不喜欢白天
白天属于多数人
白天是
面具批发市场
更重要的是
白天没诗人
不适宜聊诗

“大人的世界小孩不懂”,这句话让我老脸一红。
此刻我算是领悟到了“逆天”的意义。


《爷爷生气了》
张乔若 七岁

为什么把爷爷的头发全都画成竖起来的呢
因为爷爷很爱生气
那为什么还要在头发上画一把剪刀呢
因为宝宝想把爷爷的坏脾气剪掉

如果爷爷的坏脾气还没改掉,
下次记得换把剃刀,
把头发剃光光就不用剪了。



《等待》
石薇拉 十二岁

沙发上
一个女人悠哉地吸着烟
另一个女人
悠闲地玩着手机
还有一个
十一岁的小女孩
在翻滚
谁也看不出来
她们在焦急地等待

通过哭闹、发小脾气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把这样的套路写得如此高深莫测,
请收下我的膝盖。


《风在算钱》
王子乔 六岁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
我知道风在算钱

我见过无数次钱在空中飘的情景,
但万万没想到这竟是风在算钱,
原来风还是个财迷?


《香烟幽灵》
王灿 八岁

香烟点燃了
吸入一口一口毒气
吐出一个一个幽灵

把二手烟的毒害写得入木三分,
你怎么好意思在他面前抽烟?


《换牙》
何欣凝 五岁

冬天的时候
我的一颗牙齿掉了
春天来了
我的牙齿又发了芽


《爱情》
铁头  八岁

我和姥姥没有爱情
她实在太老了
我和妈妈没有爱情
我只是喜欢她的奶子
我和老婆也没有爱情
她现在还是个小屁孩
我和我的枪有爱情
我熟悉他
摸过它身体的每一处

真没想到这个小鬼青春期来得如此的早啊!也难为他离奇的想象力!


《各种你干的事》
铁头  九岁

你咬我
你亲我
你抓我
你瞪我
你推我
你又亲我
你威胁我
妈妈
这是各种你干的事儿
妈妈
我服了
我写
永远听你的
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

爱有时是疼爱,也可以是溺爱呢!

《游泳》
铁头  九岁

我会游泳
总忍不住让自己
喝下几口水 然后
就饱了
由此可见
我不是老手
我不是老手
因为
我不敢在里面
撒尿
老手却

揶揄在游泳池撒尿的不道德行为,却以这种方式写出来,我服了!


《如果妈妈是只小贱猫就好了》
铁头  九岁

我觉得妈妈就像只小贱猫
因为她符合一只贱猫的所有标准
猫爱抓人
我妈妈符合
猫很贱
总是粘着我
猫像妈妈
还有接我的时候
妈妈一声
“喵”
我就知道了是谁来身边
妈妈很贱
我爱她

另一种亲情的表述方式


《原谅》
铁头   九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忘得好啊,有禅诗的味道呢


《飞鸟集》
童颜  九岁

小鸟在天空飞
狼在地上跑
鱼在水里游
诗呢
它可以在水里游,天空飞,地上跑

真正的海阔天空,胸怀宽阔!

《借》
廖子阳  七岁

你是我的好同学
铅笔可以借
橡皮可以借
书本可以借
答案总不能借吧

其实自打有学校那天就一直在借,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过呢


《没人和我玩》
杜昊然  八岁
风不和我玩
雨不和我玩
云不和我玩
树不和我玩
花不和我玩
草不和我玩
竹子不和我玩
大地不和我玩
动物不和我玩
爸爸和妈妈放假才和我玩
平时它们(他们)很忙,我也忙
只有书和作业和我在一起


完全是孩子自身生活的写照,本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却被成堆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无奈,真的很扎心。


看完这些文字
我才发现,也许我们曾经是上帝手稿
历经世事后,我们已失去了这份天赐
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
想让自己的创作回归到孩童之初
也许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一人一张经典碟——上妻宏光·《永远之诗》

$
0
0
专辑名称:永远之诗(永遠の詩)
专辑艺人:上妻宏光
唱片公司:EMI Music Japan
发行时间:2005年02月16日
专辑语种:民乐专辑

    上妻宏光1973年7月27日出生于日本茨城县日立市,6岁起开始学习津轻三味线,15岁便在“日本津轻三味线比赛”中获得冠军,是该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此后,他又在“津轻三味线全国大赛”上连续赢得两届冠军,在日本传统音乐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然而上妻宏光并未就此满足于日本邦乐(即日本传统民族音乐)的范畴,致力于开拓三味线的音乐新领域,尝试将这件古老的传统乐器与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迄今为止,上妻宏光已经在日本和海外共举行了上百场音乐会,并曾与众多国际艺人合作过,包括Marcus Miller、Larry Coryell、Nana Vasconcelos、Sarena Jones等等。上妻宏光打破了三味线演奏的传统桎梏,将这个拥有独特魅力的古老乐器推广给日本年轻一代,乃至全世界的面前。未来的他,仍会在致力追求“三味线传统与革新的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2001年9月东芝EMI唱片公司发行了上妻宏光的第一张个人同名专辑《Agatsuma》,其中包括5首传统曲目和5首上妻宏光自己创作的新曲,获得一致好评,并获得第16届日本金唱片奖的“全年最佳日本传统音乐专辑奖”。次年7月,他的第二张专辑《AgatsumaⅡ~Beams》应运而生,专辑10首曲目全都是他的原创作品,为三味线音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张专辑更被美国Domo唱片公司相中,于2003年1月在美国发行,成为上妻宏光进军国际市场的奠基石。他在纽约、波士顿、温莎、巴尔的摩的5场巡回音乐会皆取得了巨大成功。2003年3月,上妻宏光发行了一张传统三味线专辑《AgatsumaⅢ~Classics》,再次印证了他精湛的演奏技艺,专辑中还收录了他在纽约一件教堂的现场演奏录音。2004年,上妻宏光与多位音乐家合作,发行了专辑《Beyond》 。同年,发行了收录了上妻宏光现场演奏实况的DVD《AGATSUMA LIFE》。2005年2月发行了专辑《永远の诗》。同年一月,在欧洲(EU)的巡演也取得巨大成功。2006年八月,以“エン(縁?宴?円?艶)”为题的专辑《○-エン-》发行,此专辑获得第21届日本金唱片奖的“全年最佳日本传统音乐专辑奖”2007年8月,上妻宏光发行了以日本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为主题,表现日本各地风土人情的专辑《苍风》。 同时,他与日本宝冢剧团合作,为月组的歌舞剧"MAHOROBA"担当音乐制作。


 

一人一张经典碟——费坚蓉·《夜来香·东方情韵》

$
0
0
专辑名称:夜来香·东方情韵(夜来香~ASIAN DREAM)
专辑艺人:费坚蓉
唱片公司:Della
发行时间:2003年10月25日
专辑语种:民乐专辑

   费坚蓉出生于上海,中国民族管学乐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三弦协会常务理事。三弦、琵琶、中阮、月琴、古筝、古琴等演奏者。
  10岁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先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三弦教育家,演奏家张念冰教授。在学中,自作自演的三弦独奏曲《边寨之夜》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一等奖。三弦的创新手法,在中国三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85年以优秀成绩进入上海电影乐团。1989年赴日本,十几年来周游了日本全国、东南亚、美国国连、林肯中心剧场、澳大利亚、印度等众多的演出。从1987年起在中国、台湾、日本出版十几张各种磁带、CD。1991年进入东京学艺大学大学院,1993年进入作曲家神津善行氏所举办的“六华仙”乐团。2000年随同在日杰出人员回沪公演,2003年,有国际交留基金主催《三弦三味》在中国六大城市巡回演出、2004年随同在日二胡演奏家陈敏氏在日本全国53都市巡回演出。2005年以来每年6月份举办各人独奏音乐会。2006年有FEI JIANRONG OR FUSION LEAD在广岛严岛神社高舞台参加了世界遗产的纪念音乐会。并参加三木念氏主宰的亚洲乐团,演出中国唐代音乐《天平乐府》。
    《夜来香~ASIAN DREAM》由姜小青担任(Vocal、古筝)演奏、費堅蓉担任(Vocal、琵琶、中阮、柳琴、三弦)演奏,香气馥郁、中国乐器演奏。姜小青和费坚蓉的豪华美女组合的华丽盛宴!以亚洲为代表的旋律的种种,在古筝和琵琶的音色鲜明地演奏着。并且姜小青献唱名曲「恋爱假期》将收录!新感觉的中国乐器专辑。两人珠联璧合,此碟改编自日本名曲,绕梁三日,回味无穷!


 

一人一张经典碟——姜小青·《留恋~夏天的记忆》

$
0
0
专辑名称:留恋~夏天的记忆(留恋~夏の記憶~)
专辑艺人:姜小青
唱片公司:TOGETHER MUSIC / 音楽堂ano'ano
发行时间:2013年06月21日
专辑语种:民乐专辑

    姜小青出生于北京,12月。在中国少年民族乐器演奏大赛中获得第一名金奖。从8岁起就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曹正、刘维珊、项斯华、范上娥及张燕。15岁进入中央音乐大学学习。在读时学会中国古筝五大流派的浙江,山东,河南,潮州,客家的传统演奏。1986年,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的艺术团成员首次前往美国举办音乐会。音乐会期间进行文化交流,得到“休斯顿名誉市民”的称号。来日后结识音乐创作大师坂本龙一,随后参与了获得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获奖作品《末代皇帝》的音乐创作,之后也在坂本龙一国内与美国演出中参与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现在以东京为据点进行演奏活动,在香港,法国,印度,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各地参与音乐演出。2000年8月在JVC公司发行古筝独奏专辑《淡丽なる中国古筝 Music Of the Guzheng》。2001年10月在和平之月(Pacific Moon)公司发行个人古筝专辑《悠 Breathing Spaces》,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销量极佳。
    这专辑是2013年夏天上市的,正应了专辑名字的意境“留恋~~夏天的记忆”。
    听到这古筝清脆的声音,如置身于深谷之中,鸟语花香,凉风阵阵。恍惚闻到淡淡的幽兰芳香。有心静体凉,心旷神怡之感。
    这专辑11首曲目,除了第4首‘晨露~朝の小径’第8首‘楽水~せせらぎの向うに’为京田誠一作曲,第9首‘赤田首里殿内~太湖船’是用首冲绳民谣与一首中国民谣的结合外,其余8首均为姜小青自己写的原创曲目,此次专辑出来,除了听其游离在古筝上双手演奏而出纷飞音符,原创曲目功底更是有质量,从第一首主打曲‘留恋~夏の記憶’就可以感觉得到。
    旋旋花开,图得春长远。且留恋。爱花心眼。常与花为伴。 喜欢姜小青古筝,相比与另一位同是旅日古筝女演奏家伍芳,我还是更喜欢姜小青古筝多些,当然这和作曲有关。姜小青的筝曲更多给我有一种空谷有幽兰,白雪幽兰犹有韵的感觉。从早期到日本发展翻奏中国古典筝曲,到和平之月公司(PS:和平之月官网现在正式更名为平和之月)黄金时期为她打造专辑《悠》,再到她离开和月公司,08年出了张《弦之縁~いとのえにし~》是新曲+翻奏,质量却平平,可见音乐之路起起伏伏之艰难。没个强硬的班底,虽举步维艰,但终究努力,时隔今年,迎来了姜小青原创新专《留恋~夏の記憶》 其音乐主题虽早已是各音乐家做烂的四季题材,无非是春风秋月,夏花冬雪。有姜小青+京田诚一+贾鹏芳,这曾经在和月鼎盛梦幻三人组合,还是满满期待。最可贵的是,这专辑11首曲目,除了第4首‘晨露~朝の小径’第8首‘楽水~せせらぎの向うに’为京田誠一作曲,第9首‘赤田首里殿内~太湖船’是用首冲绳民谣与一首中国民谣的结合外,其余8首均为姜小青自己写的原创曲目,此次专辑出来,除了听其游离在古筝上双手演奏而出纷飞音符,原创曲目功底更是有质量,从第一首主打曲‘留恋~夏の記憶’就可以感觉得到。
    其中两首由京田诚一作曲的,保持着一贯正常水准,可听性不弱但亮点不多,曲目‘晨露~朝の小径’是我喜欢的曲目,也是推荐曲,真是濯濯晨露香。另一首‘楽水~せせらぎの向うに’让人轻松愉快,筝音玲珑剔透,贾鹏芳的二胡婉转曼妙, 却让我感觉古筝却作为陪衬的存在,这也怪得不到贾叔,毕竟二胡是件奇特乐器,只要它的音色一出,二胡音立刻能盖住其他乐器,往往到最后都能喧宾夺主。倒不如专辑里其他曲目把贾叔的二胡仅仅做个开头或小点缀,始终把古筝主导地位。
    聆听之下,耳里听到的何止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春夏秋冬四季变更的规律呢,还有那心愿,悠然念故乡的情感。
    自从很多艺术家离开和平之月之后,和月少有像当年那样让我痴迷的专辑了,回想起来,事物盛极必衰也是常理。只是对于当年印象深刻的名字还是在心底存有依恋,每每看到相关人物的作品总会让我莫名地激动,即使再也没有哪张专辑如同和月的经典专辑那样让我觉得在艺术性、可听性以及曲目统一性上达到均衡的高度了。
    现在想来在那样的时期接触到和月应该是我的幸事,网络分享、个人电脑的不够普及,能让我将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曲目都奉若珍宝,虽然那些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意象是我遥不可及的东西,但让我在繁重的学业之后能恣情遨游在我对那些遥远而陌生事物的幻想中,不啻为一大享受。
    当我听着《雪》这张钢琴独奏时,从窗口看着一轮明月,也会觉得那银色月光中飘下雪花;当我听着城之内美莎的“天山北道音乐之旅”系列时,我会从地图上去寻找那条镌刻着历史与音乐家感情的古道,然后结合乐曲的主题将那条古道在我脑海中重现;当我在长长路上走着听着贾鹏芳的《遥》时,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揣摩离家在外的人们心中的酸涩——也许是当时感受得太过于深刻,以至于我现在真正外出工作的时候反而觉得习惯了这种漂泊感也不一定吧!
    在给老贾新专辑《煌》做介绍翻译时,我还对朋友笑称我做了他十年前做的事。想来十年时光就这么过去了,现在的人、事、物与十年前已有太多变化,只是当朋友传给我这张《留恋~夏の記憶》时,当古筝和二胡在秋日阳光下响起时,我才蓦然惊觉原来我对和月的感动十年都没有变过!姜小青在2013年发行了新个人专辑《留恋~夏の記憶》,大部分曲目由姜小青本人作曲,京田诚一负责专辑编曲以及作曲两首,贾鹏芳担纲其中的二胡演奏。用朋友的话说,这是一张和月黄金时期梦幻组合所打造的专辑。这首专辑同名曲的品质的确无愧于梦幻组合之名,也深深地戳中了我绵延了十年的感动点。
    钢琴轻轻敲出安宁的音符,古筝随性拨出一段音阶,当人还未从那静谧和煦的引子里回过神来,二胡已然引领着众多配器铺展开来,我所倾心的新民乐二胡所带有的温润感觉顿时在我心神间摇曳了起来。
    吉他和钢琴的过渡之后,古筝在吉他的陪伴下奏响,这两种本质相似(拨弦乐器)而本源迥异(乐器原型与起源地)的乐器,一种拥有浑厚悠扬的音色,另一种却以轻巧自由见长,因为新民乐这种新兴的音乐体裁,两者得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阻隔而相遇,并且在音乐中交融一体,并呈现出绝佳的美感,我想这已经超越对音乐本身的感动了!
    随着古筝的音符慢慢升高,所有配器一下噤了声,只剩古筝轻轻弹奏了一小段后,二胡与充盈的配器一起出现,仿佛一泓碧水在阳光与微风中起了波澜,而水边杨柳依依、绿意盎然,那个用浓墨重彩书画的季节就在筝声荡漾、胡琴悠扬、鼓点声声中从记忆中复苏了,还带着阳光的热度、水汽的氤氲一般。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温润和美,让人听着、想着、念着就能心生向往。旋律的段落暂歇,钢琴和陶笛承接起一段过渡,接下来出现的二胡几乎令我惊叫起来,上次因为老贾的二胡出现而感动是在菅井爱里的《馨 Fragrance》——尽管在《馨》里的那段二胡凄美,而这里的二胡却暖到了极致——在轻柔打击乐的陪伴下与古筝交相辉映,我忍不住要去设想姜小青与贾鹏芳两人在各自的演奏中不经意地抬头,一个眼神交汇,继而会心一笑的那种极契合的情怀,而这情怀就充溢在古筝和二胡的每一个音符中,在回响着旋律的空间里弥漫开,将人暖暖地包围!
    这就是我所熟悉的和月风格,几乎没有作为卖弄的演奏技巧,音乐家却因为自身技巧的娴熟而能够更加注重演奏中蕴含的感情,同时立足于与人有共鸣的主题,加上优秀的曲子与编配制作,这才成就了让我倾心十年的那些音乐。
    曲子后段,古筝和二胡缠绵地交织着,古筝的音符高低错落,二胡的旋律婉转绵长,如果说古筝的音符如同大珠小珠,那么二胡就是将它们连缀起来的丝线。古筝在其中展现出叫人赞叹的变化,旋律也在各种配器的烘托下盘绕着上升,将“留恋”二字渲染得愈加浓郁。
    随着古筝的一段摇指,钢琴敲出一串尾音,那抹鲜活的浓绿仿佛又缓缓沉寂下来,也许是留待人们下一次的回忆吧!
    我一直在想,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是因为人类所具备的情感——这种建立在纯粹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上的意识产物,却完全无法用唯物的观点来进行解构和诠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不断被颠覆和刷新,意识情感虽然也一直在变化,却也能作为一条坚韧的线贯穿文明的始终。
    有人对文字抱有异样的执念,有人痴迷于线条与色彩的组合,有人钟情于身体的动作,当然也有人对音律特别敏感。作为一个固执着不愿简单听音乐的人,我相信那些音符的构成里,隐藏着一段时光、一个地方,而充溢在这时空里的是满满的心意。
    这是很奇妙的一种体验,沉浸在音乐中,凭借着只言片语的介绍甚至仅仅是乐器的声音,我们有时能感受到完全不曾体验过的人事与景致,那一刻不同的心意穿越时空得以相遇然后交融,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优秀的音乐作品代代传承,在不同人的心中激荡回响或是浅吟低唱,永远不曾湮灭。
    只是,蕴含在音乐中的深意或者内涵,也会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耳朵的愉悦,有的人却喜欢脑洞大开。我却更愿意以虔诚与敬重的姿态来聆听,宁可不听,也不想曲解了一首曲子最初的意义。
    姜小青睽违多年的复出之作,与京田诚一、贾鹏芳携手打造的《留恋~夏の記憶》,用美好的意象抒发内心的回忆与情感,主题依然是万年不变也是屡试不爽的“故乡、回忆、童年”。相比当年翻奏或是他人制作的专辑,这张专辑可谓诚意满满,也体现了姜小青这些年音乐素养的极大提升。专辑大部分曲目由她本人作曲演奏,在主题与风格上达到了极高的统一与契合度。
    然而我个人却独爱专辑的首尾两曲,放眼大部分专辑,首尾两曲的分量也是极重的。这张专辑始于回忆,思绪走过春夏秋冬,目光掠及千山万水,心境几经起落,最终敛在了对故乡的心愿之上。前面的轻和、柔美、惬意直直蔓延到时空的彼端,却在终曲钢琴声响起的刹那,如长鲸吸水一般,将所有外放的情感一举收回,化作内心深处的一声长叹……
    钢琴单音敲响了乐曲的动机,那乐句仿佛是召唤,又像是询问,远远地、静静地敲响,随即合成器模拟的弦乐缓慢地升腾、静谧地流淌,让躁动的心渐渐归于安宁。
    古筝慢慢地弹着,像是在思索、斟酌着每一个音符,钢琴好像也怕惊扰了古筝的思绪般,轻轻相随。古筝就像是姜小青本人的心声,在这首曲子中收敛了技术的锋芒与表现力的缤纷,只在轻拢慢捻中,将漫长的岁月与久别的情愫娓娓道来。
    整支乐曲并没有明显的起伏,但是依稀还是能从配器的区分、旋律的变化上分为“动机-AABA-动机-ABA-A”几部。乐段继续延伸,重复的旋律里加入了吉他的伴奏,以轻松却顿挫的感觉主导着乐曲的节奏,古筝和钢琴也在柔婉之中有了不同前段的坚定。然后古筝的音符向着高音攀升,像是要企及什么一般,又屡屡回落,如同风筝迎着风冲上云霄,却总被一根细却坚韧的丝线拉扯,那是在恣情自由里永难割舍的一缕牵绊吧。也许正是有了这缕牵绊,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中段动机再现,仿佛不经意地又听到了来自远方的呼唤,只是承接起来的古筝乐段中加入了响板与串铃,每一次敲击都叩在心门,每一串回响都缠绕心间,那份辽远的思念愈加深厚。所有的配器终于在古筝再次向着高音攀升的时候发展成与之相辅相成的情绪,那牵绊从来就不是制约,而是一直支持着的力量,饱含着爱意,承载着希望。
    最后段的主题重现,古筝的主旋律变奏在各种配器的呼应之下,相随、相依、相伴着,充溢着浓浓的眷恋思绪,交织成质朴却动人的乐章,铭刻出平凡又深挚的情感。
    那个远方就是故土,那份感情叫做思乡……
    古筝最后的独奏乐句,像是结束在一个上扬的问号当中。而钢琴用一串琶音留下了仿佛“尽在不言中”的隽永回答。
    故乡、回忆、童年,究竟代表了什么?古今中外无数的文艺作品都在探讨着,我也不止一次地在乐评中涉及,也许我终其一生也不能够完全解读,但是我相信,那是我们在或漫长或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回望过去,所获得的第一份感情的基础,我们从中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如何去爱。

 

一人一张经典碟——伊切赫·基拉尔·《国王与小鸟》

$
0
0
专辑名称:国王与小鸟(Le Roi Et L'Oiseau)
专辑艺人:伊切赫·基拉尔(Wojciech Kilar)
唱片公司:FGL
发行时间:1979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作为一部动画片,《国王与小鸟》在成人和孩子的世界中都取了巨大的成功。该片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牧羊女和扫烟囱工人》。在导演Paul Grimault(保罗·古里莫)和天才的Jacques Prevert完美合作下,全片活泼生动,自始至终贯穿着智慧、幽默和政治色彩。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塔基卡迪(Takicardie)王国中,一个迷人的牧羊姑娘和一个扫烟囱工人坠入爱河,但是国王却想霸占牧羊女。一只小鸟意识到了险情,千方百计帮助这对恋人逃跑,但结果和扫烟囱工人一同被捕并被关入狮笼。两人最终合力组织狮群救出牧羊女,击败了国王。
  故事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机械科技极其发达的王国,国王性格乖戾,至尊无上,穷奢极欲却又生性多疑,动辄就将人打入地牢(是用按钮和活动地板,让人跌入地牢),就连他的心腹密探探长也在劫难逃。他喜欢收集画作,也爱让人给他画肖像,但可惜他是瘸子又是斗鸡眼,为他画像的画师因为画的太真(腿和眼都画)或因为画的太假(画的很完美),所以总是下场悲惨地被打入地牢,只有一个画师把他画成了一条腿踏在石头上举枪瞄准猎物方才幸免于难。某天在国王的秘密公寓里,一个画家正为国王肖像加上最后的笔触,但是他忘了先画一个笼子,所以这幅肖像被已故国王的灵魂所占据。霎时,所有神秘的现象出现了:国王画室里的画作上的两个人物——牧羊女和扫烟囱的小伙子从画里活起来,互相坦承对彼此的爱。但国王的肖像却逼迫牧羊女与自己结婚,双方的争吵把真国王引来。讽刺的是,真的国王却被画里的国王也打入了地牢,假国王的脾气性格和真国王完全一样,但统治手段更为邪恶,他派出警察追捕同样逃出画作的这对恋人。于是为了逃避警察的追赶,扫烟囱的小伙子和牧羊女这对恋人在小鸟的帮助下开始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最终由于小鸟被抓,小伙子和小鸟也被关进地牢。他们团结了在那里的老百姓,冲出了地牢,在国王与牧羊姑娘的婚礼上推翻了国王。
    确切的说,这部法国动画片是属于这里28岁以上朋友童年时代的狂想曲。
    本片出自法国导演Paul Grimault和另一位诗人剧作家Jacques Prévert之手,Paul Grimault 1905年3月23日出生在法国纳伊(1994年3月29日去世),创作生涯是从在广告公司制作动画短篇片开始。后来正式加入职业动画创作队伍,他于1979年创作了《国王与小鸟》,并且获得了法国Prix Louis Delluc大奖年度最佳影片。Jacques Prévert是Paul的同乡,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天上人间》(1946)和我们都很熟悉的《巴黎圣母院》(1956版)。
    影片用一只会说话的小鸟(实际上应该算只老鸟了)串起整个剧情,将善良牧羊女爱上扫烟囱小伙子的传统故事用极具想象和幽默夸张的手法铺陈出令人惊叹的经典画卷。
    《国王与小鸟》的电影音乐作者是波兰著名作曲家伊切赫·基拉尔(Wojciech Kilar他的音乐荣获无数国际大奖,包括波士顿Lili Boulanger Memorial Fund Award (1960) 和两次波兰文化部长奖(1967、1976)。受John Cage 的音乐影响,Kilar 将波兰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很好的进行了糅合。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一段短序曲Ode to Bela Bartok in Memoriam, and Exodus。1962年Kilar为电影“Glos Z Tamtegoata(The Voice From Beyond)”谱曲,之后开始大量创作电影音乐。他经常与波兰的电影导演象Krysztof Zanussi、Andrzej Wajda等合作, 同时也偶尔为国外作品创作。他为Francis Ford Coppola"s的电影“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 赢得了ASCAP奖。伊切赫·基拉尔的作品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天使之城》和罗曼波兰斯基的《第九道门》、《钢琴师》,其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不容质疑。美丽和诗意相交织的主旋律《Générique》回味无穷!这首曲子听着好清新透彻啊,每个音符似乎都在敲打着的心灵,眼前仿佛羽毛在空气中飘落似的。当年小时候看不懂这部动画片,等长大了才明白,这是神作。宫殿、贫民窟、巴士底狱…不畏强权,追求真挚爱情,含义极为深刻。犹记得当年看了好多遍这部动画片,最后一刻的莫名哀伤……


 

一人一张经典碟——丹尼尔·《和音的治愈》

$
0
0
专辑名称:和音的治愈(和音の癒し)
专辑艺人:丹尼尔·梅(Daniel May)
唱片公司:Somerset Group
发行时间:2003年02月21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孱孱的泉水,湾湾的溪流,宁静的清晨,山谷中的鸟鸣,夕阳西下,站在山岗上的风笛人……完美无缺的桃园,陶渊明先生如果还在的话,也会惊叹这个世界,惊叹这张伟大的专辑……让我们放松因工作学习劳累的身躯,聆听这缓缓而来的音乐,类似于冥想等潜意识的开发,音乐对疾病与保健有一定作用。专为现代人所设计,最具代表性的静心与放松,你进入放鬆的亲密气氛,紓解工作压力。放鬆地坐著或躺下,跟著安静的音乐放慢身体的节奏。随著音乐完全静心放空思绪并进入更深层的自我,达到平衡的自然状态。自然鸟鸣加上柔性的东西方乐器,配合神秘的电子合成器,引你进入一次神奇的自然冥想放松之旅。冥想是最好的放鬆身心、恢复活力、使头脑清醒的功法,是获得深度休息的最佳途径。本辑适合失眠烦躁者、精神疲惫者、心智不佳者。
    以似东方禪风宁静月光般的轻柔乐曲,帮助我们的意识进入放鬆与喜悦,让身体来到晴朗的自然状态。适合夜晚聆听,除去一天的繁忙,带来一夜安宁好眠。


 

群星·《日本时代流行曲》

$
0
0
专辑名称:日本时代流行曲
专辑艺人:群星
唱片公司:看门人博客
发行时间:2017年12月15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在我的印象中,港台乐坛流行文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受东洋文化的影响,从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千千阙歌》《MONICA》,周华健的《花心》《让我欢喜让我忧》到黎明的《我的亲爱》《夏日倾情》张学友的《李香兰》《分手总是在雨天》,可以说无数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日本的音乐是港台音乐的雏形,它极大方面地影响着亚洲音乐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大陆,像《阿西们的街》、《人证》等电影插曲曾风靡大陆。日本的流行音乐元素也是深受欧美音乐的影响,吸取了欧美音乐元素的营养,却又婉转保留了本土音乐——民谣民歌元素,将许多有机元素结合起来。本专辑精选日本60——90年代流行曲,听日本音乐使人陶醉、惬意。是恋人浪漫抒情的绝佳选择!


 

一人一张经典碟——久石让·《宫崎骏电影和动画音乐(八音盒版)》

$
0
0
专辑名称:宫崎骏电影和动画音乐(八音盒版
专辑艺人:久石让
唱片公司:Orgel
发行时间:2008年01月10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宫崎骏电影和动画音乐的八音盒版,纯净温暖,藏在心里的童话,伴随成长之路的美好回忆。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