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海伦·简·朗·《心瓷》

$
0
0
专辑名称:心瓷(Porcelain)
专辑艺人:海伦·简·朗(Helen Jane Long)
唱片公司:Warner Music UK
发行时间:2007年06月03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海伦·简·朗(Helen Jane Long)是以新式电影风格作曲的新时代女性作曲家,她的音乐不是学院派那种曲高和寡的乐风,而是带着极简主义曲风和电影风景般强烈意象的诗般音符。她以为奔驰等著名品牌的广告谱曲起家,之后为众多的电影谱曲。她发表过两张现代派的古典钢琴专辑Embers (2010)(BLE)and Porcelain (Warner Music Group)(2007)。这两张专辑都大受欢迎。
  海伦在电影、电视配乐方面也有杰出的表现。例如:她曾为魔界三部曲以及类似于《Surveillance》,《Out In The Cold》的cult电影进行配乐,为某电视频道制作音乐, 为广告“The Galaxy Chocolate Minstrels”制作背景音乐,为BAFTA颁奖典礼配乐, 为《Fifth Gear and the Volkswagen》商业片制作相关音乐。事实上,她的音乐广受好评,且她不断与Howard Shore, Jerry Goldsmith, Ron Goodwin和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以及一些优秀的音乐总监进行合作。
  这位来自汉普郡的32岁女艺人认为与其呆在偌大的娱乐圈,还不如坐上瓦伦蒂诺罗西超级摩托车去闲逛来得舒适。实际上,除了做音乐,海伦的第二个生活兴趣便是运动,喜欢剧烈活动的她常常把参与滑水运动或三项运动(游泳、单车、赛跑三项全能赛)以及弹钢琴和作曲的时间安排得非常合理。
  海伦的音乐品味兼收并蓄,从拉赫·曼尼诺夫(俄裔作曲家)和德彪西到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和噪音摇滚乐团The Flaming Lips。她4岁时开始接触钢琴,并且以训练古典钢琴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同时也演奏单簧管、吉他和大提琴。首发专辑中的大提琴演奏部分实际上是由她父亲所为。
  海伦作曲是从上大学时开始的,那时她逐渐对自己的音乐水平失望,于是决定将整个学生时代的精力都花在键盘编曲方面。自那时候起,她开始慢慢为家用录音棚收集各种技术设备,并积累录音、制作、谱曲和编曲等方面的知识,创作自己的音乐。
  大学毕业后,海伦在BBC的“Blue Peter ”, “Live ”和“ Kicking”栏目工作,和Ronnie Hazlehurst (《Only Fools and Horses 只有傻瓜和马》)、Dennis King (《Black Beauty 黑骏马》) 、 Nigel Hess (《Ladies in Lavender等爱的女人》)呆在音乐工作室。每天往返于伦敦和健身房的海伦,常常又通宵达旦地在电脑面前创作自己的音乐。
  海伦的在线乐迷不断增加,她常常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持短信,乐迷的范围从都市音乐迷到家庭主妇、城市男孩、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登录她的MySpace主页,可知她是多么受大众欢迎!在广大乐迷的热心支持下,海伦不断地给各种唱片公司送去样碟,几乎每次都能与这些公司迅速签订合约。
  海伦说“当我创作时我不倾向于遵循任何特定的规则或模式。我是跟着自己的感觉来创作的,很多时候,我把作曲当作一种理疗方式,一种无需和人用言语交流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我希望我的音乐在他人听来也有这种类似的感觉。”
    这张名为《心瓷》的专辑,是她多年的创作心得,也是她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片中十三首歌曲,全部以钢琴为基调,在反覆柔和的钢琴背景之上,偶尔点缀着大提琴、小提琴和中提琴,象是流逝在车窗外风景般的旋律,音乐带着淡淡的哀愁、象是历经了重大的人生转折,回头来却已看淡一切般的心境。您可以把它当作电影配乐、低限主义(Minimalism)或是chill out专辑来听。《Porcelain 心瓷》是一张富于感情、令人振奋和能唤起共鸣的原创作品,集古典音乐、冷却音乐和电影音乐于一身。这张专辑无疑是一个简约主义音乐的集合体。
    这位现年三十二岁的女性作曲家,在不为电影或电视配乐时,还是位经常参加铁人三项和滑水比赛的选手,热爱运动和拉赫曼尼诺夫的她,四岁开始接受正统钢琴训练,随后并学习单簧管、吉他、大提琴,本专辑中所使用的大提琴就是由她的父亲亲手为她打造的。这是一张非常适合在开车、夜晚需要安静时聆听的专辑,它给人一种净化心灵和思虑的感受,听完后总是心情平静许多。



 

中国历代皇帝顺序及名号,全了!【文化历史】

$
0
0
 

图文:网络 编辑:无为居士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000多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00多位。 



















 注:献帝名刘协,图表中有误。



 

一人一张经典碟——埃尼奥·莫里康内·《八恶人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八恶人电影原声(The Hateful Eigh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
发行时间:2015年12月18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寒冷的怀俄明州山谷中,一辆马车载着赏金猎人“绞刑者”约翰·鲁斯(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及其价值一万美元的猎物黛西·多摩格(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饰)踏雪而行。途中,黑人赏金猎人马奎斯·沃伦少校(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饰)和新人警长克里斯·马尼克斯(沃尔顿·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饰)相继登上马车,红石镇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由于风雪太大,马车停在了米妮男装店,然而熟悉的店主人不知去向,却另有四名不速之客百无聊赖地待在店里。约翰时刻担心他人抢走猎物,马奎斯警惕地扫视面前的陌生人们,多嘴多舌的克里斯不时为紧张的气氛中加油添醋,黛西则似乎等待更大的风暴到来。 
  一部中国版本的《新龙门客栈》,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店内,即将刮起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70mm巨幅宽银幕,3小时片长,在怀俄明州山谷木屋,血浆与子弹齐飞,恶人一个个倒毙。我敢保证,影片一上来第一个长镜头,就能把相当多数的观众征服!但随后的剧情如同嚼蜡,全是没味道的对白。直到黑人的一声枪响,将老将军击毙于壁炉旁,剧情急转直下,精彩纷呈。原来,前面一直在铺垫啊。有不少人一直在数着影片中恶人的数目,一直在分析哪八个人是恶人。其实,在我看来,影片中的这群西部强人,不论对刚刚结束的南北战争持何种态度,不论他们战后摇身变成统治者还是仍为黑帮强盗,他们全都是恶人。影片中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恶人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什么秩序与公理,靠得就是看谁出枪快,谁更狠毒。罪恶之花在明妮杂货店灿烂地开放着。恶人相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大团圆——全部火并致死,无一存活。没有恶人的世界该是多好啊。白雪皑皑的怀俄明山谷,辽阔无垠的西部原野。然而,西部的世界,每一寸土地都溅过鲜血。
    这是昆汀奉献给全球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该片获得2016年第73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
    《八恶人》电影配乐由曾获奥斯卡六次提名的著名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第 79 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埃尼奥·莫里康纳(Ennio Morricone)创作。导演塔伦蒂诺是莫里康纳音乐作品的忠实粉丝,在他之前的五部电影中都曾用过莫里康纳的作品,而这一次的历史性合作标志着莫里康纳首次特别为塔伦蒂诺的电影创作音乐。除了莫里康内的原创配乐和角色的对白外,还有三首非原创歌曲:The White Stripes——《Apple Blossom》;Roy Orbinson ——《There Won’t Be Many Coming Home》;David Hess——《Now You’re All Alone》。


 

苍岩山揽胜

$
0
0
   在距石家庄西南70公里远的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苍岩山,这里风景秀丽,山崖陡峭,檀树成荫,崖壁之上的两崖之间筑有一桥楼殿,高悬两崖之间,堪称一绝。其南北各有一天王殿和公主祠,与桥楼殿统称为福庆寺。是为纪念南阳公主而修建的,民间传说这里就是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落难后削发为尼出家的地方。善男信女每到此处,都要去看看,或保佑平安,或祈愿求子。南阳公主的传说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限的遐想和神秘。2000年导演李安在这里拍摄了享誉世界的功夫片《卧虎藏龙》。





    活生生的桥楼殿有两座,有大小之分;形制相似的桥则有三座。这一切,从远处看是看不出的。近前,才能看见在山下忽略而过的细节,在远处看不见的精微。
    两座桥楼殿都建在类似赵州桥的单孔弧券形石桥之上,两桥建造手法相似,样式相同,西边的一座靠里,石桥跨度11.30米,宽6.20米,上建天王殿—也叫小桥楼殿。
    殿前有一幅颇富意境的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小桥楼殿没有建在石桥正中,而偏于南边,“考其因,一为楼殿建造保证了足够的空间,二为行人让出通道”。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重檐,坐西朝东,为楼阁式建筑。“据碑文记载,殿内两次间有四大天王像,中塑三大士菩萨”。但现在只存四大天王塑像。
    查殿前金泰和二年所立的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碑,可知最初桥与楼殿同时建造于金大定年间,即公元1162年至1189年间。称小桥楼殿,是对东边的桥楼殿而言;小桥楼殿常隐于桥楼殿后面,在远处很难看见。
    桥楼殿远远能够望见。



靠里的小桥楼殿

靠外的大桥楼殿
















  每年的阴历三月初三,苍岩山都会聚集上万的香客前来祭拜他们心中的三皇姑,也就是这位南阳公主。香火至今已经传承了1300多年且久盛不衰。
  皇帝的女儿为什么出家?百姓为什么如此信奉这位皇帝的女儿?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对这位女性的鲜明个性也有了几分仰慕之情。
    据《隋书》记载,南阳公主本是一个“美风仪,有志节,造次必以礼”的女人。
  南阳公主公元586年出生,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美丽懂事的的长女。她十四岁嫁给当朝许国公宇文述的二儿子宇文士及,她以孝顺出名,公公宇文述重病快死的时候,南阳公主以千金之身亲自调理饮食,亲手奉上。她很得隋炀帝杨广的宠爱,经常带着她外出巡游。南阳公主22岁时生下了一子,可谓贤妻良母。
  然而,南阳公主性格也有刚毅的一面,有气节,又胸怀大义。她32岁那年,父亲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被她的大伯哥也就是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所弑杀。因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在外不知情,她自己被宇文化及所控制,然而南阳公主却刚正不阿。在她33岁那年,宇文化及北归至山东聊城一带时,被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击败,当时隋朝的旧臣们看见窦建德没有不惶惧失常的,唯有南阳公主神色自若,见到窦建德时,南阳公主声泪俱下陈述了国破家亡的经过,心怀报怨雪耻之志,泪湿满襟,声辞不辍,情理切至。窦建德及观听者,无不不为之感动流泪,对她肃然敬重。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表现了这个养在深闺之中公主的坚毅个性。窦建德以维护隋朝统治的名义诛杀宇文化及后要清理余党,当时南阳公主有一子名叫宇文禅师,年仅十岁。窦建德派隋室贵臣武贲郎于士澄对南阳公主说:“宇文化及躬行弑逆,人神所不容,现在将族灭其宗。公主之子,法当从坐,若不能割爱,亦听留之。(公主有个儿子才十岁,如果你不能割爱,可以留下不杀。)”南阳公主哭着说:“武贲既是隋室贵臣,此事何须见问?(你武贲郎就是隋朝的贵臣,这种事情还需要来问我吗!)”就这样南阳公主失去了自己的爱子宇文禅师。但窦建德对南阳公主和其他隋朝的大臣还是比较宽容的。
  以后,自立为王的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打败。而在此之前,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已经变节投降了大唐李世民。南阳公主在东都洛阳又遇到了已经投降大唐的丈夫宇文士及,士及要求保持原来的夫妻关系,南阳公主坚决拒绝:我和你是仇人,真恨不得亲手拿刀斩了你!边说边呵斥他赶快离开。宇文士及反复请求,南阳公主就是不答应,愤怒地说:如果你马上死掉,到了九泉,你我就能相见!士及看南阳公主毫不妥协,只好离去。
  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使南阳公主悲愤不已,不久便削发为尼,来到了河北井陉县的太行深山苍岩山。在这里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68岁辞世。
    南阳公主到苍岩山出家的故事,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十分动人。传说称南阳公主为三皇姑,出家时,土公土母迎出灵山接驾,鸦雀给她引路,猴子给她献果。三皇姑骑着猛虎登山,龙从半旋空飞来打了个滚,在苍岩山劈出一条深深的山峡……现在,登苍岩山,与南阳公主有关的古建筑处处放彩生辉。建造在太虚灵境中的公主祠,红墙澄瓦,庄重典雅,殿内正面塑南阳公主像,神态娴静肃穆。两侧附会其二妹,正襟危坐,艳若桃花。两旁有乐女十名,各持乐器,呈吹奏状,或红唇微启,或眉黛含情,动态各异,栩栩如生,塑造精美,飘飘若仙。传说苍岩山的檀树都是当年南阳公主栽下的。这样的传说还有许多,而且已经流传了1300多年。
  尽管宇文士及这个隋朝的驸马,后来在李世民即位后做了唐朝的宰相,但是在百姓的心中,崇拜的不是那位宰相,而是这位没有姓名的忠烈孝女。人们敬仰她的气节,更敬仰她的孝道,这就是可变的朝代更替中,为什么永远有一颗不变的百姓民心之所在。
    清光绪年间,南阳公主被敕封为慈佑菩萨。


    桥楼殿建在长15米、宽7.8米的石拱桥上面,距小桥楼殿约17米。桥楼殿下的石拱桥之所以跨度长,在于所处两崖间距比小石拱桥大,又仿照了赵州桥筑成敞肩拱式。桥楼殿周围有廊,内塑释迦、毗卢、药师佛三尊,四周塑十八罗汉。
    清康熙六年的重修苍岩桥楼碑记上说,“不知何时许建桥梁于两壁之间”,“迩来偶遭火劫,顿成灰烬”,表明桥楼殿是此后重修,规模超过小桥楼殿,据说原来还有一块“天下奇观”的匾额。
    总之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小桥楼殿,都是翻修过的,都不是最早的建筑。在一些专业书籍上,读到的是这样的介绍:“桥楼殿是清代建筑,为福庆寺主体建筑之一,构筑于两崖之间的石拱券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层重檐歇山琉璃顶,该建筑以其奇险的构造形式而被世人瞩目”。
    桥楼殿前10余米的地方,还有一座1936年修造的独拱大石桥,东侧拱券正中,雕吸水兽头,两旁刻“天桥”、“苍岩山福庆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创造”;拱券与桥面之间壁上,分两端嵌“飞虹并驾”刻石。
    这座石桥长18.60米,比大小桥楼殿下的石桥都长,宽却只有4.50米。石桥上没有建筑,只有行人,因此它也成了西峰与南岭之间的来往通道。
    过了大小桥楼殿,过了功用单一的独拱大石桥,还可以继续朝前走。再朝前走,会走到福庆寺另一个中心即菩萨顶和玉皇顶去。沿途还会经过两个南阳公主的纪念祠堂,即圣母殿和南阳公主庙。

圣母殿

南阳公主庙


















































    苍岩山以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为特色,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先后拍摄了《西游记》、《卧龙藏虎》、《木乃伊3》、《花木兰》、《大国医》、《战火中青春》、《鸡毛信》、《破袭战》、《白龙剑》、《剑蝶》等多部影视剧作。





说法台

远眺桥楼殿













南阳公主


电影《卧虎藏龙》中的苍岩山







电影《木乃伊3》中的苍岩山


 

一人一张经典碟——汉斯·季默·《真爱罗曼史原声碟》

$
0
0

专辑名称:真爱罗曼史原声碟(True Romanc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汉斯·季默(Hans Zimmer)
唱片公司:Morgan Creek Records
发行时间:1995年08月29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漫画店打工仔克劳伦斯(克里斯汀·史莱特饰)生日的时候,在电影院邂逅了美女阿拉巴玛 (帕特丽夏·阿奎特饰),两人一夜春宵。第二天,阿拉巴玛告诉克劳伦斯她是个妓女,是克劳伦斯的老板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但她爱上了他。克劳伦斯决定将阿拉巴玛 从皮条客德雷克(加里·奥德曼饰)手中拯救出来。夜总会的一阵混战后,克劳伦斯开枪将德雷克杀死,并拿走了一个他以为属于阿拉巴玛的手提箱。后来两人发现,手提箱里竟有大量可卡因。两人欣喜若狂,开始流浪,寻找将可卡因换成现金的机会。两人一路来到了洛杉矶,找到了克劳伦斯的老友狄克(迈克尔·拉帕波特饰)。狄克是个在好莱坞混迹的演员,他把一位能转手可卡因的导演李介绍给二人。而另一边,被德雷克偷走了大量可卡因的黑帮老大文森佐(克里斯托弗·沃肯饰)也带着一帮人开始寻找两人的踪迹。一场场大战即将上演,到底这对恋人的罗曼史能否延续下去?
    本片是一部曲折离奇的惊险动作片,无论是拍摄场面还是故事情节均属一流。所有配角均是大腕,抢尽了主角的风头。这是塔伦蒂诺编写的第一部作品,他靠这个剧本的酬劳,拍摄了他的导演处女作《落水狗》。虽然不是昆汀导演的作品,但是这部电影的每个毛孔都渗出昆汀的气味。漫画店的打工小子,陪主角看功夫电影的落魄妹子,陪主角聊电影的好莱坞皮条客,杀气四溢的黑道律师和嘴炮不输人的老爹。三方对峙的激烈枪战,还有时不时跳出来破坏紧张气氛的黑色幽默。这场昆汀风格白日梦中的元素,几乎渗透到了日后他每一部电影中。此片就像一幅幅毕加索的画,用一根根天蝉丝连起来,围成一颗玲珑心。那些如毕加索画一样的场景有电影院的邂逅,漫画店的缠绵,妓院的打斗,父亲与黑帮的较量,小可爱对杀手的完爆以及最后那完美的对决。此片在推出后十分成功,加之前一年的处女作《落水狗》,它们可以称为昆汀事业的奠基,虽然多层空间时间的线性叙事还未成型,但我们已然看到了大杂烩般的元素混搭以及精彩绝伦的人物群戏,电影星光熠熠,大牌云集:自毁形象的加里·奥德曼、出场一分钟即挂的塞缪尔·杰克逊、尚未红火的布拉德·皮特(布拉德·皮特在里面只是个非常小的配角,当时还是长头发。)、压根没露清脸的方·基默、老戏骨丹尼斯·霍伯与克里斯托弗·沃肯…这配角阵容实在是光辉熠熠,相之映衬下的男女主角反倒没什么名气,可他们却顶住压力擦出了最灿烂的火花...除此以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日本武士及《英雄本色2》大高潮决战的场景,这无疑是昆汀自身赤裸裸的迷影式致敬,老港片情怀一览无遗。同样是男女二人组,比起后来为奥利弗斯通编剧的《天生杀人狂》中那对情侣的愤青与变态,我更喜欢克劳伦斯与阿拉巴玛,因为他们实在太可爱了,浪漫到极致的可爱,从配乐摄影再到镜头对白,一切都酣畅淋漓,带着强烈生命力的黑色幽默让人大呼过瘾之余又心生感动。特别是老牌影星的表演给电影增色不少,有我特别喜欢的加里·奥德曼,这家伙演带有神经质的疯子反派实在是太棒了。影片的人物很多,却把关系处理得很简单,感觉剧情有些荒诞,但却又让人不得不握着拳头佩服:“事情本该就是这样的阿!”黑色幽默的片断处理得非常漂亮,很值得一看。感叹一下现实里有多少人做着看似纯真却荒诞的事,而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种看似荒诞的纯真。
    个人认为汉斯·季默的配乐很用心,比如开场的一曲Charlie Sexton的Graceland已经暗示你这是一部西部风格浓郁的片子;又如两人在漫画店的情绪渲染用Charles & Eddie 的wounded bird(Now we're here, and we're lonely…We still don't know, what it takes… We wanna feel love… We're just so scared…Guess we're just two wounded bird…I get so high… you gave me shelter…听到这里真的很感触,很多人不敢放胆去爱,就像受伤的鸟。)还有“在那天的混乱中,我只能听到雷鸣般的枪声,在空气中只能闻到血腥的气味,我回想时感到惊讶的...是我的想法竟然那样清晰真实,那三个字在我脑海里萦绕不去,像一张跳线的唱片不断重复着,You're so cool,You're so cool,You're so cool....”配器选择木琴真是恰到好处!欢快还带几分俏皮!
 
真爱罗曼史原声碟延展版

 

《我不是潘金莲》:无关冤情的控诉

$
0
0
    严格的说,《我不是潘金莲》并非冯氏最好看的电影,至少它没有丝毫的娱乐性可言。但《我不是潘金莲》是冯氏最为奇特的一部电影!事实上冯小刚已经完成了自己从“贺岁片”导演到“艺术片”导演的成功转型!近几年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1942》再到《我不是潘金莲》,直至《风华》,冯小刚的电影越来越凸显出一种幽愤旷远、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我不是潘金莲》好比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但深度却犹有过之!很多人惊叹冯氏的拍摄手段,方圆形镜头的方式从头至尾。以至于呈现出一种被压缩的视觉效果,又仿佛是偷拍的感觉,总之见不得人!与之相比的是《辛德勒名单》,当片头光明熄灭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彻头彻尾的黑暗时代!不同的是冯氏开头居然用几幅艳情插图来说事,而剧中的人物竟然与潘金莲风马牛不相及!李雪莲只是一个近乎无知矇昧的妇女,整个事件来源于她的不懂法,拿法律当儿戏!而当自己成为法律的受害者时她又咽不下这口气,与秋菊一样执拗的为自己鸣不平!当“冤情”上升为官员的集体不作为,牵扯出一段陆陆续续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这部电影好看就好看在官员的嘴脸,以往这种电影是绝对不能端上台面的,但当冯小刚用偷窥的角度来展示,缩小了银幕范围电审局就以为蒙上了一块遮羞布居然半推半就的默许上映了。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是如何面对上访群众的呢?围追堵截!为啥呢?为了形势一片大好,于是报喜不报忧,为了自己政绩,为了和谐大局!可是当社会和谐来自于围追堵截和谎言欺骗,我们就该问一问政府究竟干啥吃的?当然这是替李雪莲在问!而当整个社会都变得与己无关、麻木不仁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可怕的是很多人还甘愿做此帮凶!诚如赵大头、贾聪明这样的无良之辈。李雪莲的冤情其实不冤,至少从法律层面来讲是她自己识人不清、作茧自缚,怨不得别人!她的丈夫也只是负有道德谴责而非法律责任!因为法律来不得半点玩笑!但是冯小刚并非纠结于此,当整个官场都在逃避责任,粉饰太平这才是可怕危险之处!看这部影片不禁让我想起黑泽明的那部《生之欲》。异曲同工的《我不是潘金莲》其实是深究执政者的本质!李雪莲拦街喊冤给官员下跪这在外国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怎么民主社会还搞封建这一套?!因为中国的人民不叫公民而叫老百姓!百姓是封建社会奴性的称呼,而习惯喊老百姓的官员又被这些百姓视为青天大老爷!是这些父母官堂而皇之的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谁敢管我啊?于是乎李雪莲十年喊冤根本换不回大老爷的丝毫同情!他们所关注的只是各自的政绩和仕途!这就是《我不是潘金莲》真实反映的电影主题!当然这个主题只能凭借每一个观影者的良心和觉悟来发现!李雪莲只是中国千千万万蒙冤上访者的一个代表,有比她命好的人,得到了伸冤,也有比她命坏的人,真相比窦娥还冤!但我们的意思是中国老百姓不要寄托于天命,而是归结为民主法制!中国官员的水平不要寄托于道德而是归结为制度!只有加强纪检监察机制、层层问责处罚力度和政治协商、人民群众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出现李雪莲这样的事件发生!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不是潘金莲》的确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呼唤的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良知与自觉!当然《我不是潘金莲》的结局尤显含酸凄楚,也如《生之欲》中接班官员一样的渺小无助,但是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改正错误,这得说是全民一起努力,而非个别官员的觉悟担当!古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温故知新,“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的思想上升到生命层次才能认真思考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否则活着只是苍白的浮光掠影!


 

一人一张经典碟——布鲁斯·斯普林斯廷·《金曲精选》

$
0
0
专辑名称:金曲精选(Greatest Hits)
专辑艺人:布鲁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steen)
唱片公司:Columbia
发行时间:1995年02月27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有的人奋斗了几十年始终默默无闻,有的人一出道就一炮而红,除了机运外,如能遇到伯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1974年乐评家约翰蓝道(John Landau)在滚石杂志上发表了一句令人兴奋的话:“我看到摇滚乐的未来,它的名字叫布鲁斯史宾斯汀。”(I Saw Rock And Roll Future, And Its Name Is Bruce Springsteen)而改变了Bruce Springsteen一生的命运。
    有“工人皇帝”之称的Bruce Springsteen,1949年9月23日生于纽泽西州的Freehold,14岁时,花了18块美元买了生平第一把吉他,开始从收音机里学习弹奏吉他,并聆听Elvis Presley、Chuck Berry、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Sam Cook、Fats Domino、The Animals等人或乐团的作品,对其往后在歌坛发展有着或多或多少的影响。
    1965年,他姊姊的男朋友George Theiss的乐团The Castile有个空缺,Springsteen经过两次严格的测试后加入该团,并追随他们到处表演。1967年The Castile解散后,Springsteen移居Asbury Park附近,并参加一个相当短命的三重唱团体─Earth,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Upstage Club表演,也就在此时他遇见了对他往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几位音乐家,如:Steve Van Zandt、Southside Johnny和Vini Lopez。在组The E Street Band之前,Springsteen还成立过几个团体,但时间都相当的短暂,如Steel Mill、Dr. Zoom & Sonic Boom、The Bruce Springsteen Band等。
    1972年,结束了不太成功的个人演唱行程后,Springsteen和Mike Apple的Laurel Canyon Promotion Company签下长期经纪约,在Mike Apple和Jim Cretecos引荐下,认识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市场行销总监John Hammond,此位仁兄是提拔人才的高手,曾被他提携过的有Aretha Franklin、Billie Holiday、Bob Dylan等,当他看完Springsteen表演的曲子“It's Hard To Be A Saint In The City”后,便与他签下十张专辑的长期合约。
    1973年,处女专辑《Greetings From Asbury Park N.J.》推出,虽然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有心将他捧为Bob Dylan第二,而以他的才艺也可胜任此大任,成为作曲家兼歌手,但强力的宣传并未奏效,只卖出二万五千张,造成经纪人和唱片公司间的关系恶化。首支单曲“Blinded By The Light”问世后反应不佳;1976年被Manfred Mann's Earth Band重新翻唱,并夺得单曲排行冠军,且被视为摇滚乐的经典作品之一。
    第二张专辑《The Wild, The Innocent And The E Street Shuffle》于1973年11月推出,没有推出任何的单曲,专辑依然无法获得共鸣。长篇幅作品“New York City Serenade”以纽约为背景,描写美国年青人独有的世界,“Fourth Of July,Asbury Park (Sandy)”是首小品,使用口琴伴奏,增加此曲的感伤气氛。
    1974年4月9日到11日,一连三天Springsteen在波士顿的哈佛广场(Harvard Square)演出,约翰蓝道看过Springsteen和The E Street Band的表演后,马上写了一篇报导登在当地的周刊《Real Paper》,对Springsteen的才华赞赏不已,因而引起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人员对这位小子的注意,由于蓝道的提携,使两人因而成为莫逆之交,1975年蓝道在Springsteen的邀请下,与Mike Apple共同担任下一张专辑《Born To Run》的制作,导致Apple的不满;加上此时的Springsteen身价非同小可,Apple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下闹到法庭,他们的合作关系因而结束,蓝道顺理成章的成为Springsteen的经纪人。 
    因前两张专辑的销售状况不佳,致使《Born To Run》延至1975年9月才推出,事后证明他的苦心没有白费,不但获得乐评家得一致赞赏,在商业上也得到肯定,得到美国排行TOP 3,英国得到TOP 36,同时被评为摇滚乐的经典作之一。
    单曲“Jungleland”将年青人在社会夹缝中求生存、恋爱和工作的心境,做父母的无法了解的苦闷和困境,描写得相当透彻。“Night”则描述为了生活,每天必须面对同样单调的工作,感到厌烦而发牢骚,到了晚上和女朋友约会时,可得到抚慰而忘记它。 同名专辑单曲“Born To Run”将自己比喻为一个机车骑士,必须趁年轻时,挣脱一切桎梏去追求理想,即使人生道路有如高速公路般变化莫测,也要努力奋斗不懈闯出个名堂,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个生命的奔驰者。
    由于不愉快的事件使得专辑《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延至1978年6月才得推出,为了配合此专辑的宣传,展开为期七个月的巡回演唱,足迹遍及86个城市,使得这张专辑行情看涨,爬到TOP 3, 在英国也得到TOP 16,也让盗版商赚进一笔可观的数目。而单曲方面,就像一般摇滚歌手一样,成绩并不是很理想,“Power It All Night”只得到TOP 33,“Badland”仅获得TOP 42。
    1979年1月1日,Springsteen结束了《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在俄亥俄州克里福兰的最后一场演唱后,便开始进行下一张专辑的筹备工作,不幸地却因摩托车事故伤及膝盖,而延误了整个计画,休养期间不断的有新作出现,因而改变原先计划,创造更多的作品,使这张《The River》专辑变成两张一套的大作。
    专辑推出后,第二周就登上冠军宝座,探讨人年纪愈大孤独寂寞感也就愈大,渴望结婚的心情也愈强烈的首支单曲“Hungry Heart”,成为他的第一首TOP 10歌曲。“Independence Day”道出年青人心声。“Drive All Night”是意志消沉下的作品,因而在用词上较悲观。总之,此专辑之所以会获得大家的肯定是有道理的,主要是音乐风格较广,从主题上虽可隐约看出是他个人的亲身经历,以一个成年人的心境来探讨过去的种种,可说道尽一般年青人的心声,因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利用四轨录音的第六张专辑《Nebraska》于1982年9月发行,只用了口琴和木吉他伴奏,显得较低调、沉闷,在无任何单曲助长得情况下,仍获得英、美专辑排行TOP 3。 
    花了两年的时间,从100多首歌曲精选而来的专辑《Born In The U.S.A.》,于1984年发行,是张叫好又叫座的专辑,除勇夺英、美排行冠军之外,至今专辑销售量已超过1200多万张,同时使得Springsteen 的歌唱事业达到最颠峰。 
    越战的阴影至今还让美国人难以忘怀,《Born In The U.S.A.》,就是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来探讨他对人生的看法,和回忆美国参加越南的情形,以及一些越战英雄,处于现今社会不知何去何从的处境。“No Surrender”中他谈到绝不向岁月低头,好比在寒冬中与敌人奋战绝不妥协。
    从不拍摄MTV的Springsteen破例将1984年在圣保罗演唱会实况,剪成一支MTV,配合单曲“Dancing In The Dark”在萤光幕上播出,可惜只屈居亚军,此曲让Springsteen夺得第27届葛莱美奖“最佳摇滚男歌手”演唱奖。 
    此专辑出现的单曲比以往多,包括“Cover Me”(TOP 7)、“Glory Day”(TOP 5)、“Born In The U.S.A.”(TOP 9)、“I'm On Fire”(TOP 6)、“I'm Going Down”(TOP 9)、“My Home Town”(TOP 16)等。 
    在Springsteen歌唱事业飞黄腾达之际,Steve Van Zandt的离开使其损失一员大将。The E Street Band中另一大将也是不可不提的,那就是萨克斯风手Clarence Clemons,此君最让大家熟悉的是在1984年和Jackson Brown合作一曲“You're Friend Of Mine”,一黑一白的搭档当时被乐坛传为佳话。 
    收录了40首10年来演唱会精彩实况的五张一套专辑《Live 1975-1985》,于1986年隆重推出,第一批生产100万套,未上市即被订光,预约数打破有始以来的记录,由于销售量惊人,推出第一周即夺得排行冠军,写下现场演唱专辑第一周进榜,便获得冠军的空前记录。
    1987年推出的专辑《Tunnel Of Love》,使Springsteen再度夺得葛莱美奖“最佳摇滚乐男歌手演唱奖”。单曲“Brilliant Disguise”得到TOP 5,同名单曲“Tunnel Of Love”得到TOP 9。同年解散了长期合作搭档E Street Band。 
    事隔近5年Springsteen在1992年一口气推出了两张专辑《Human Touch》和《Lucky Town》,仍然是在探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问题,也希望大家对社会多付出一份关怀之心。《Human Touch》中清清楚楚的写到,你我都是伪装者,在现今社会中,想找个谈真心话的人似乎很难,弄到最后大家都是两败俱伤,是首蛮写实的作品。 
    1995年2月,Bruce推出了为他多年歌坛奋斗做出完美纪录的精选辑《Greatest Hits》,本张专辑除了收录他的多首歌坛代表作之外,也加入了两首新作“Murder Incorporated”以及“Secret Garden”。专辑甫一推出即荣登BILLBOARD杂志专辑排行冠军,证明了这位当代摇滚传奇在乐迷心目中永续不坠的地位。 
    11月时,Bruce再接再励推出全新创作专辑《The Ghost Of Tom Joad》,奇特的专辑名称源自于著名小说《The Grapes Of Wrath》其中之一位主角名字。Bruce特别强调,这是一张必须被视做整体的专辑,他不希望因商业体制局限而造成靠一首首单曲走红,原本完整创作概念却被扭曲肢解的局面。也希望歌迷们能够体会Bruce的创作苦心,仔细品味专辑中每一首深刻勾勒人性的音乐结晶。 
    对任何一位艺人来讲,群众的拥护使他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能源,也是他们能历久不衰的根本。而对Springsteen这位摇滚巨星而言,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丰富了摇滚乐的内涵,更多了份真挚和关怀社会的心,使他更能历久而不衰。 
    1999年,在分手长达10年之后,Bruce Springsteen与E Street Band又再度聚合,令人期待已久、为期一年多的世界巡回演唱活动亦就此启航展开,而此2张1套的专辑,即完美地收录其于2000年6月29日及2000年7月1日,在纽约市Madison Square Garden所举行的最终两场演唱会的精彩实况。19首强力贯穿的曲目,其中有14首歌曲是第一次以现场的方式呈现,更包括了“Land Of Hope And Dreams”、“American Skin”这2首全新的作品。聆听狂放热力展示、感染美式摇滚的热情,加上令人感动的现场观众对唱、草根蓝调Acoustic原音版的“Born In The U.S.A.”,以及完整认识工人皇帝的Live魅力,全部聚集在此《Live in New York City》专辑中! 
    经过热烈回响的巡回演唱会之后,工人皇帝与所属乐团准备要发行全新大碟《The Rising》,为了以一张新发行串接这段没有新作发行的岁月,他们准备朝当代盛行节奏迈进,聘请制作履历包括Korn、Limp Bizkit、Pearl Jam、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Brendan O'Brien担任制作。 
    全新专辑《The Rising》收录十五首新歌,包含2001年Springsteen在911电视马拉松募款演唱节目“America: A Tribute To Heroes”上曝光的“My City Of Ruins”。专辑是在今年于亚特兰大录制,E Street Band队员包括Roy Bittan(键盘)、Clarence Clemons(萨克斯风/打击乐器)、Danny Federici(键盘)、Nils Lofgren(吉他)、Patti Scialfa(合声/吉他)、Garry Tallent(贝斯)、Steven Van Zandt(吉他)、Max Weinberg(鼓)等。
    斯普林斯丁,声线永远那样顿时宏厚,新专辑的乐彩华丽,但是不轻浮,老家伙的心还很年轻,音乐的力量一点没有削减,非常棒!!



BRUCE SPRINGSTEEN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鲍勃·迪伦·《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

$
0
0
专辑名称: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专辑艺人:Bob Dylan (鲍勃·迪伦)
唱片公司:Columbia
发行时间:1963年05月27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如果说Elvis Presley(猫王)在五十年代给了摇滚乐以生命的话,那麽可以说鲍勃·迪伦在六十年代给了摇滚乐以灵魂。”
    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青年人,操着一副仿佛六十岁的沙哑喉咙,一把木吉他,口琴挂在脖子上,在1963年出版了一首歌,名字叫“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Wind)。从此,他的名字也开始在全世界回响。
    鲍勃·迪伦的本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因为喜欢迪伦·托马斯的诗歌,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鲍勃·迪伦。
    他迄今创作超过五百首歌曲,43个专集,销售额超过五千七百万套。无数乐坛名人翻唱过他的作品,听过后你会发现,所有人唱得似乎都比他本人的演绎好听。然而却有人认定他的嗓音具有惊人的表现力,曾专门向其求教朗诵技巧,此人就是当代美国着名诗人艾伦·金斯堡。
    他在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出色的诗人、尖刻的社会评论家、反主流文化的勇敢旗手”。然而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他所代表的文化,已然成为新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他的歌词被编如入美国大学教材,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时把他的诗句当作格言来大量引用。
    1941年5月24日,Bob Dylan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图卢斯。60年代,Bob受民间音乐大师Woody GuthRie的影响来到纽约,开始了他的歌唱生涯。在这期间,他经常参与一些民谣歌手专辑的录制,渐渐小有名气。1961年10月,Bob的首张专辑出版,可是却未被看好。直到1963年初,他在英格兰BBC电台弹唱了民歌《The Madhouse On Castle Street》,才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年5月,Bob在美国录制的《The Freewheelin’Bob Dylan》推出,并且一炮而红,打入排行榜第22位,Bob也因此被推崇为民谣明星,获得了大批的歌迷。在这张专辑中,《A Hard Rain’s Gonna Fall》和《Blown In The Wind》都是非常经典的歌曲。
    1961年12月,Bob Dylan在朋友家的地板上睡了几年之后,终于搬进了他在纽约的第一个住所,当时的女友Suze Rotolo也和他住在一起,他们两人相互依偎走在雪后的纽约第四街的照片,被用做了该专辑的封面。
    在1963年《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正式发行,专辑以其浓郁的文学气息和优美流畅的民谣风格一下子触动了年轻人的心。(风中逝去)是当时美国校园中,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时至今日,仍然久唱不衰。鲍勃·迪伦在歌中唱道:“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大山还要矗立多久,才能遇到海浪的冲刷,人民还要受多少煎熬,才能得到早已承诺的自由?那些凌驾众人之上的人要有多少次回头躲避,徉装看不到他们的罪恶?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大雨将至)和《Masters of War》(战争的主人)也是反战的歌曲。在六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人陷入对战争的不解和对政府不听从民意的不满已及对美古之间导弹危机的恐慌。迪伦用这三首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成为年轻人的真正喉舌。另外还有象《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北方城市来的女孩)这样的描述爱情的歌曲。它们都是这张专辑中的亮点。
    这张发表于1962年的第二张专辑,被普遍认为是迪伦的最佳专辑,其中的名曲如、等等,早就为各国歌迷包括中国歌迷所熟知。而迪伦本人,也因为这张专辑的发表,成为一代青年的代言人,他的反战思想和抗议精神,成为60年代初美国青年的代表特征,在本质上,迪伦用他的歌声宣告了富裕无聊的50年代已经结束,一个新时代正在迷惘、愤怒和抗争中诞生。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Written by:Bob Dylan
词曲:鲍勃·迪伦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配得上人的名分?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白鸽要越过多少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睡沙滩?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而那炮弹要飞射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会被永远禁断?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这答案哪,朋友,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经过多少年,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被冲为海角?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一些人要活过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被自由光照?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他还要把头扭开多少次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假装什么也没看到?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这答案哪,朋友,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看见天光?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要长出多少耳朵,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到人们哭丧?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花去多少生命他才明了,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已有太多人死亡?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这答案哪,朋友,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Bob Dylan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埃尼奥·莫里康内·《八恶人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八恶人电影原声(The Hateful Eigh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
发行时间:2015年12月18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寒冷的怀俄明州山谷中,一辆马车载着赏金猎人“绞刑者”约翰·鲁斯(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及其价值一万美元的猎物黛西·多摩格(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饰)踏雪而行。途中,黑人赏金猎人马奎斯·沃伦少校(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饰)和新人警长克里斯·马尼克斯(沃尔顿·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饰)相继登上马车,红石镇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由于风雪太大,马车停在了米妮男装店,然而熟悉的店主人不知去向,却另有四名不速之客百无聊赖地待在店里。约翰时刻担心他人抢走猎物,马奎斯警惕地扫视面前的陌生人们,多嘴多舌的克里斯不时为紧张的气氛中加油添醋,黛西则似乎等待更大的风暴到来。 
  一部中国版本的《新龙门客栈》,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店内,即将刮起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70mm巨幅宽银幕,3小时片长,在怀俄明州山谷木屋,血浆与子弹齐飞,恶人一个个倒毙。我敢保证,影片一上来第一个长镜头,就能把相当多数的观众征服!但随后的剧情如同嚼蜡,全是没味道的对白。直到黑人的一声枪响,将老将军击毙于壁炉旁,剧情急转直下,精彩纷呈。原来,前面一直在铺垫啊。有不少人一直在数着影片中恶人的数目,一直在分析哪八个人是恶人。其实,在我看来,影片中的这群西部强人,不论对刚刚结束的南北战争持何种态度,不论他们战后摇身变成统治者还是仍为黑帮强盗,他们全都是恶人。影片中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恶人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什么秩序与公理,靠得就是看谁出枪快,谁更狠毒。罪恶之花在明妮杂货店灿烂地开放着。恶人相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大团圆——全部火并致死,无一存活。没有恶人的世界该是多好啊。白雪皑皑的怀俄明山谷,辽阔无垠的西部原野。然而,西部的世界,每一寸土地都溅过鲜血。
    这是昆汀奉献给全球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该片获得2016年第73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
    《八恶人》电影配乐由曾获奥斯卡六次提名的著名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第 79 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埃尼奥·莫里康纳(Ennio Morricone)创作。导演塔伦蒂诺是莫里康纳音乐作品的忠实粉丝,在他之前的五部电影中都曾用过莫里康纳的作品,而这一次的历史性合作标志着莫里康纳首次特别为塔伦蒂诺的电影创作音乐。除了莫里康内的原创配乐和角色的对白外,还有三首非原创歌曲:The White Stripes——《Apple Blossom》;Roy Orbinson ——《There Won’t Be Many Coming Home》;David Hess——《Now You’re All Alone》。


 

苍岩山揽胜

$
0
0
   在距石家庄西南70公里远的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苍岩山,这里风景秀丽,山崖陡峭,檀树成荫,崖壁之上的两崖之间筑有一桥楼殿,高悬两崖之间,堪称一绝。其南北各有一天王殿和公主祠,与桥楼殿统称为福庆寺。是为纪念南阳公主而修建的,民间传说这里就是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落难后削发为尼出家的地方。善男信女每到此处,都要去看看,或保佑平安,或祈愿求子。南阳公主的传说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限的遐想和神秘。2000年导演李安在这里拍摄了享誉世界的功夫片《卧虎藏龙》。





    活生生的桥楼殿有两座,有大小之分;形制相似的桥则有三座。这一切,从远处看是看不出的。近前,才能看见在山下忽略而过的细节,在远处看不见的精微。
    两座桥楼殿都建在类似赵州桥的单孔弧券形石桥之上,两桥建造手法相似,样式相同,西边的一座靠里,石桥跨度11.30米,宽6.20米,上建天王殿—也叫小桥楼殿。
    殿前有一幅颇富意境的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小桥楼殿没有建在石桥正中,而偏于南边,“考其因,一为楼殿建造保证了足够的空间,二为行人让出通道”。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重檐,坐西朝东,为楼阁式建筑。“据碑文记载,殿内两次间有四大天王像,中塑三大士菩萨”。但现在只存四大天王塑像。
    查殿前金泰和二年所立的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碑,可知最初桥与楼殿同时建造于金大定年间,即公元1162年至1189年间。称小桥楼殿,是对东边的桥楼殿而言;小桥楼殿常隐于桥楼殿后面,在远处很难看见。
    桥楼殿远远能够望见。



靠里的小桥楼殿

靠外的大桥楼殿
















  每年的阴历三月初三,苍岩山都会聚集上万的香客前来祭拜他们心中的三皇姑,也就是这位南阳公主。香火至今已经传承了1300多年且久盛不衰。
  皇帝的女儿为什么出家?百姓为什么如此信奉这位皇帝的女儿?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对这位女性的鲜明个性也有了几分仰慕之情。
    据《隋书》记载,南阳公主本是一个“美风仪,有志节,造次必以礼”的女人。
  南阳公主公元586年出生,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美丽懂事的的长女。她十四岁嫁给当朝许国公宇文述的二儿子宇文士及,她以孝顺出名,公公宇文述重病快死的时候,南阳公主以千金之身亲自调理饮食,亲手奉上。她很得隋炀帝杨广的宠爱,经常带着她外出巡游。南阳公主22岁时生下了一子,可谓贤妻良母。
  然而,南阳公主性格也有刚毅的一面,有气节,又胸怀大义。她32岁那年,父亲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被她的大伯哥也就是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所弑杀。因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在外不知情,她自己被宇文化及所控制,然而南阳公主却刚正不阿。在她33岁那年,宇文化及北归至山东聊城一带时,被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击败,当时隋朝的旧臣们看见窦建德没有不惶惧失常的,唯有南阳公主神色自若,见到窦建德时,南阳公主声泪俱下陈述了国破家亡的经过,心怀报怨雪耻之志,泪湿满襟,声辞不辍,情理切至。窦建德及观听者,无不不为之感动流泪,对她肃然敬重。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表现了这个养在深闺之中公主的坚毅个性。窦建德以维护隋朝统治的名义诛杀宇文化及后要清理余党,当时南阳公主有一子名叫宇文禅师,年仅十岁。窦建德派隋室贵臣武贲郎于士澄对南阳公主说:“宇文化及躬行弑逆,人神所不容,现在将族灭其宗。公主之子,法当从坐,若不能割爱,亦听留之。(公主有个儿子才十岁,如果你不能割爱,可以留下不杀。)”南阳公主哭着说:“武贲既是隋室贵臣,此事何须见问?(你武贲郎就是隋朝的贵臣,这种事情还需要来问我吗!)”就这样南阳公主失去了自己的爱子宇文禅师。但窦建德对南阳公主和其他隋朝的大臣还是比较宽容的。
  以后,自立为王的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打败。而在此之前,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已经变节投降了大唐李世民。南阳公主在东都洛阳又遇到了已经投降大唐的丈夫宇文士及,士及要求保持原来的夫妻关系,南阳公主坚决拒绝:我和你是仇人,真恨不得亲手拿刀斩了你!边说边呵斥他赶快离开。宇文士及反复请求,南阳公主就是不答应,愤怒地说:如果你马上死掉,到了九泉,你我就能相见!士及看南阳公主毫不妥协,只好离去。
  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使南阳公主悲愤不已,不久便削发为尼,来到了河北井陉县的太行深山苍岩山。在这里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68岁辞世。
    南阳公主到苍岩山出家的故事,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十分动人。传说称南阳公主为三皇姑,出家时,土公土母迎出灵山接驾,鸦雀给她引路,猴子给她献果。三皇姑骑着猛虎登山,龙从半旋空飞来打了个滚,在苍岩山劈出一条深深的山峡……现在,登苍岩山,与南阳公主有关的古建筑处处放彩生辉。建造在太虚灵境中的公主祠,红墙澄瓦,庄重典雅,殿内正面塑南阳公主像,神态娴静肃穆。两侧附会其二妹,正襟危坐,艳若桃花。两旁有乐女十名,各持乐器,呈吹奏状,或红唇微启,或眉黛含情,动态各异,栩栩如生,塑造精美,飘飘若仙。传说苍岩山的檀树都是当年南阳公主栽下的。这样的传说还有许多,而且已经流传了1300多年。
  尽管宇文士及这个隋朝的驸马,后来在李世民即位后做了唐朝的宰相,但是在百姓的心中,崇拜的不是那位宰相,而是这位没有姓名的忠烈孝女。人们敬仰她的气节,更敬仰她的孝道,这就是可变的朝代更替中,为什么永远有一颗不变的百姓民心之所在。
    清光绪年间,南阳公主被敕封为慈佑菩萨。


    桥楼殿建在长15米、宽7.8米的石拱桥上面,距小桥楼殿约17米。桥楼殿下的石拱桥之所以跨度长,在于所处两崖间距比小石拱桥大,又仿照了赵州桥筑成敞肩拱式。桥楼殿周围有廊,内塑释迦、毗卢、药师佛三尊,四周塑十八罗汉。
    清康熙六年的重修苍岩桥楼碑记上说,“不知何时许建桥梁于两壁之间”,“迩来偶遭火劫,顿成灰烬”,表明桥楼殿是此后重修,规模超过小桥楼殿,据说原来还有一块“天下奇观”的匾额。
    总之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小桥楼殿,都是翻修过的,都不是最早的建筑。在一些专业书籍上,读到的是这样的介绍:“桥楼殿是清代建筑,为福庆寺主体建筑之一,构筑于两崖之间的石拱券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层重檐歇山琉璃顶,该建筑以其奇险的构造形式而被世人瞩目”。
    桥楼殿前10余米的地方,还有一座1936年修造的独拱大石桥,东侧拱券正中,雕吸水兽头,两旁刻“天桥”、“苍岩山福庆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创造”;拱券与桥面之间壁上,分两端嵌“飞虹并驾”刻石。
    这座石桥长18.60米,比大小桥楼殿下的石桥都长,宽却只有4.50米。石桥上没有建筑,只有行人,因此它也成了西峰与南岭之间的来往通道。
    过了大小桥楼殿,过了功用单一的独拱大石桥,还可以继续朝前走。再朝前走,会走到福庆寺另一个中心即菩萨顶和玉皇顶去。沿途还会经过两个南阳公主的纪念祠堂,即圣母殿和南阳公主庙。

圣母殿

南阳公主庙


















































    苍岩山以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为特色,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先后拍摄了《西游记》、《卧龙藏虎》、《木乃伊3》、《花木兰》、《大国医》、《战火中青春》、《鸡毛信》、《破袭战》、《白龙剑》、《剑蝶》等多部影视剧作。





说法台

远眺桥楼殿













南阳公主


电影《卧虎藏龙》中的苍岩山







电影《木乃伊3》中的苍岩山





旅游攻略
    石家庄去往苍岩山都是通过市内长途汽车和公交车换乘的方式完成的。游客出火车站,乘坐9路公交车,到达西王客运站。或者在火车站乘坐地铁三号线在新百广场换乘地铁一号线直接到西王站下车。西王客运站有通往苍岩山、清凉山等各个方向的旅游汽车,您可以搭乘去往苍岩山方向的车前往此地。如果您没有赶上,还可以选择到井陉(xíng)方向的车,然后在井陉汽车站下车,再搭乘前往苍岩山方向的车即可。整个行程大概需要二个半小时。在苍岩山一般最多三小时即可结束游览。

 

一人一张经典碟——汉斯·季默·《真爱罗曼史原声碟》

$
0
0

专辑名称:真爱罗曼史原声碟(True Romanc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汉斯·季默(Hans Zimmer)
唱片公司:Morgan Creek Records
发行时间:1995年08月29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漫画店打工仔克劳伦斯(克里斯汀·史莱特饰)生日的时候,在电影院邂逅了美女阿拉巴玛 (帕特丽夏·阿奎特饰),两人一夜春宵。第二天,阿拉巴玛告诉克劳伦斯她是个妓女,是克劳伦斯的老板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但她爱上了他。克劳伦斯决定将阿拉巴玛 从皮条客德雷克(加里·奥德曼饰)手中拯救出来。夜总会的一阵混战后,克劳伦斯开枪将德雷克杀死,并拿走了一个他以为属于阿拉巴玛的手提箱。后来两人发现,手提箱里竟有大量可卡因。两人欣喜若狂,开始流浪,寻找将可卡因换成现金的机会。两人一路来到了洛杉矶,找到了克劳伦斯的老友狄克(迈克尔·拉帕波特饰)。狄克是个在好莱坞混迹的演员,他把一位能转手可卡因的导演李介绍给二人。而另一边,被德雷克偷走了大量可卡因的黑帮老大文森佐(克里斯托弗·沃肯饰)也带着一帮人开始寻找两人的踪迹。一场场大战即将上演,到底这对恋人的罗曼史能否延续下去?
    本片是一部曲折离奇的惊险动作片,无论是拍摄场面还是故事情节均属一流。所有配角均是大腕,抢尽了主角的风头。这是塔伦蒂诺编写的第一部作品,他靠这个剧本的酬劳,拍摄了他的导演处女作《落水狗》。虽然不是昆汀导演的作品,但是这部电影的每个毛孔都渗出昆汀的气味。漫画店的打工小子,陪主角看功夫电影的落魄妹子,陪主角聊电影的好莱坞皮条客,杀气四溢的黑道律师和嘴炮不输人的老爹。三方对峙的激烈枪战,还有时不时跳出来破坏紧张气氛的黑色幽默。这场昆汀风格白日梦中的元素,几乎渗透到了日后他每一部电影中。此片就像一幅幅毕加索的画,用一根根天蝉丝连起来,围成一颗玲珑心。那些如毕加索画一样的场景有电影院的邂逅,漫画店的缠绵,妓院的打斗,父亲与黑帮的较量,小可爱对杀手的完爆以及最后那完美的对决。此片在推出后十分成功,加之前一年的处女作《落水狗》,它们可以称为昆汀事业的奠基,虽然多层空间时间的线性叙事还未成型,但我们已然看到了大杂烩般的元素混搭以及精彩绝伦的人物群戏,电影星光熠熠,大牌云集:自毁形象的加里·奥德曼、出场一分钟即挂的塞缪尔·杰克逊、尚未红火的布拉德·皮特(布拉德·皮特在里面只是个非常小的配角,当时还是长头发。)、压根没露清脸的方·基默、老戏骨丹尼斯·霍伯与克里斯托弗·沃肯…这配角阵容实在是光辉熠熠,相之映衬下的男女主角反倒没什么名气,可他们却顶住压力擦出了最灿烂的火花...除此以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日本武士及《英雄本色2》大高潮决战的场景,这无疑是昆汀自身赤裸裸的迷影式致敬,老港片情怀一览无遗。同样是男女二人组,比起后来为奥利弗斯通编剧的《天生杀人狂》中那对情侣的愤青与变态,我更喜欢克劳伦斯与阿拉巴玛,因为他们实在太可爱了,浪漫到极致的可爱,从配乐摄影再到镜头对白,一切都酣畅淋漓,带着强烈生命力的黑色幽默让人大呼过瘾之余又心生感动。特别是老牌影星的表演给电影增色不少,有我特别喜欢的加里·奥德曼,这家伙演带有神经质的疯子反派实在是太棒了。影片的人物很多,却把关系处理得很简单,感觉剧情有些荒诞,但却又让人不得不握着拳头佩服:“事情本该就是这样的阿!”黑色幽默的片断处理得非常漂亮,很值得一看。感叹一下现实里有多少人做着看似纯真却荒诞的事,而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种看似荒诞的纯真。
    个人认为汉斯·季默的配乐很用心,比如开场的一曲Charlie Sexton的Graceland已经暗示你这是一部西部风格浓郁的片子;又如两人在漫画店的情绪渲染用Charles & Eddie 的wounded bird(Now we're here, and we're lonely…We still don't know, what it takes… We wanna feel love… We're just so scared…Guess we're just two wounded bird…I get so high… you gave me shelter…听到这里真的很感触,很多人不敢放胆去爱,就像受伤的鸟。)还有“在那天的混乱中,我只能听到雷鸣般的枪声,在空气中只能闻到血腥的气味,我回想时感到惊讶的...是我的想法竟然那样清晰真实,那三个字在我脑海里萦绕不去,像一张跳线的唱片不断重复着,You're so cool,You're so cool,You're so cool....”配器选择木琴真是恰到好处!欢快还带几分俏皮!
 
真爱罗曼史原声碟延展版

 

一人一张经典碟——路易斯·巴卡罗夫·《被解救的姜戈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被解救的姜戈电影原声(Django Unchained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路易斯·巴卡罗夫(Luis Bacalov)
唱片公司:Loma Vista
发行时间:2012年12月18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1858年,美国南北战争前两年。德国赏金猎人金·舒尔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从贩奴商人手中买下黑奴姜戈(杰米·福克斯饰),让其重获自由。舒尔茨实则是要把姜戈培养成无法无天的赏金猎人,为其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姜戈的唯一条件是:从暴虐的糖果庄园主卡尔文·坎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手中解救出自己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凯丽·华盛顿饰)。
    本片是昆汀向1966年由塞吉奥·考布西执导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迪亚戈》的致敬之作。
    鬼才导演痞子昆丁三年磨一剑,继《无耻混蛋》后又一巨制力作。看封面就让人想起血色夕阳,还有西部双枪的画面。开头背景音乐加上画面的略带凄美荒凉感真心太美了!本片延续昆汀低调奢华的风格,处处可见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和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更有强档群戏,豪华卡司,可谓看点十足。昆汀的电影从来没有不带感的,上一秒还在叨逼叨,下一秒就直接拔枪开射番茄汁乱喷了。瓦尔滋在无耻混蛋的表现都没这部好,我喜欢他对白时的表情。《被解救的姜戈》9分的电影;10分的音乐;整张OST无软肋,从电影到配乐都充斥着的顽强的生命张力和自由豪放态度实在是让我觉得血热。姜戈的音乐比杀死比尔时候的要好很多了,这次的音乐很出彩,没有像传统西部片一样受时代限制,而是根据情节需要选择各种风格时代的音乐,不但没有违和感,反倒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荡气回肠,有一种深处空旷大自然的感觉!昆汀电影里的曲子都是自己选的,实打实的音乐发烧友啊。
    昆汀塔伦提诺再度展现他对于流行音乐的另类品味,在熟悉与冷门的音乐歌单中,制作出一张拼贴了意大利西部片音乐、70年代美式民谣摇滚、传统蓝调、怀旧灵魂乐、潮派灵魂乐、时髦嘻哈与沙龙音乐的涂鸦风格原声带。其中有以「邮差」赢得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阿根廷电影音乐家路易斯·巴卡罗夫(Luis Bacalov),在1966年为启发塔伦提诺拍摄本片的意大利暴力影像风格名片「迪亚戈」所创作的两段音乐"Django"、"La Corsa (2nd Version)";2007年获颁奥斯卡荣誉奖的意大利国宝级电影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在1970年为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电影「烈女与镳客」所谱写的两段音乐"The Braying Mule"、"Sister Sara`s Theme";奥斯卡电影音乐巨擘杰里·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与爵士吉他名家派特·麦席尼(Pat Metheny)在1984年获得奥斯卡原创音乐提名的电影「Under Fire」主题音乐"Nicaragua"。在涂鸦集锦之余,原声带也不乏全新创作,像是嘻哈歌手Rick Ross结合Morricone西部片电影音乐风格的劲爆嘻哈大作"100 Black Coffins",格莱美奖灵魂乐歌手约翰·传奇(John Legend)的真情小品"Who Did That To You?",格莱美奖节奏蓝调歌手安东尼·汉密尔顿(Anthony Hamilton)与迷情女声埃莱娜·博因顿(Elayna Boynton)合唱的动人歌曲"Freedom"。昆汀塔伦提诺同时也巧妙借用民谣歌手吉米·克罗斯Jim Croce)1973年全美热门单曲榜TOP10畅销曲"I Got A Name"变成决哥的主题曲。片中,姜戈回忆他卷着媳妇儿逃跑被抓,布里托兄弟手中长鞭扬起落下,媳妇儿一声长嚎响起,原本节奏鲜明却略微有些懒洋洋的女声唱着i am looking for freedom,场景回到两人在农田里不顾一切的狂奔,身后是火把和追逐的人群。。。还有比这样的画面和音乐的结合更能表现对“自由“的追求么?


 

一人一张经典碟——冲浪者·《低俗小说 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低俗小说 电影原声(Pulp Fiction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专辑艺人:冲浪者(Surf Rider)
唱片公司:MCA Records
发行时间:1994年09月27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低俗小说》已经不再同于以往的犯罪片,黑帮片或 险片。它的情节内容虽然仍旧反映这类题材,然而却是一种新颖的,创造性的东西。影片仿佛就是一架摄影机,它直接地摄取了社会生活的几个阴暗侧面,不加挑选,不加选择,甚至不加评论,不赞美也不批评,一切都真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一切都由观众去评判。影片的内涵、哲理,也都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之中,由观众去发现,分析。这样,就使它即不同于记录片,也不同于文艺娱乐片,但对两者有益的因素,它又加以吸收利用,它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提炼加工。正如电影题目所暗示的,影片的内容就是那些在街头巷尾,众口流传的一些黑社会犯罪故事所组成,他们本身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低级小说,不劝导犯罪,亦不欢迎警察。 影片采用了很独特的散点拍摄手法,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完整贯穿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的几个同时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它们之间仿佛并没有联系,然而实际上却又有着千丝丌缕的关系,人物与人物之间仿佛必定要走上这一条道路。影片正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哲理将故事分别注释,每个故事都对中心主题进行一个侧面的补充,从而在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揭露和展现。正由于这种创新手法的大胆运用,影片获得了199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作为昆汀·塔伦蒂诺最重要的作品,《低俗小说》在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从剧作结腹上来看,昆汀屏弃了好莱坞式的传统方式,而以视点间 的手法将全片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形结腹”。在这种新奇的整体结腹下,《低俗小说》里面的每个故事却讲得条理清楚。《低俗小说》的叙事结腹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既颠覆了传统电影的线性时空观念,又没有由于手法过于实验而丧失广大观众。 
    暴力始终是昆汀作品不可动摇的主题,影片中频繁的暴力场面正呼应了它的“圆形结腹”,明确指出暴力事件的发生是循环而永无停止的。《低俗小说》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包括战争、拳击等形式在内的暴力已经无所不在,在它面前生死、对错丝毫没有公正可言。而在暴力的掩盖下,昆汀实际上探讨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偶发事件对人命运的改变。象《低俗小说》的剧本上所说的,这三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故事,蜜娅的吸毒过量、布奇和马沙的巧遇、朱尔斯经历的“神迹”以及餐馆里的抢劫等等都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而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人物的命运。 
    机智幽默的对话和出神入化的表演也都是《低俗小说》取得巨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昆汀所编写的对话独具风格,不但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而且都蕴藏着底层文化及朴素的哲理。曾经在多部影视剧中担任演员的昆汀十分注重表演,他对表演的深刻理解使很多演员都非常喜欢同他一起工作。在《低俗小说》中,出色的表演使得人物栩栩如生,给观众以真实深刻的印象。比如由塞缪尔·L·杰克逊扮演的朱尔斯就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物,昆汀的指导加上塞缪尔的演技在影片中树立这个难度颇大的人物。更值得有提的是,正是由于在《低俗小说》中的精湛表演,约翰·特勒沃塔和布鲁斯·威利斯这两位“过气”的明星才重新大放异彩,再次成为好莱坞的一线影星。 
    《低俗小说》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对七十年代文化的复古和对底层文化的描述。类似于黑色帮派影片的风格,乡村、疯克的电影音乐,朱尔斯蓬松爆炸的卷发以及蜜娅的紧身衬衫和喇叭裤都散发着七十年代的味道。而有关快餐、妆饰、毒品等内容的谈话,片中无处不在的俚语和脏话,都让观众更加了解了美国底层的不同侧面。 
    另外,在影片的节奏控制、摄影风格、声音剪辑等方面,《低俗小说》也都有它独具匠心之处。 因此,由于《低俗小说》对以后的电影产生的巨大影响,这部风格独特的作品堪称九十年代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情节巧妙自不用说,里面的配乐亦是精彩,昆汀那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脑袋瓜,无厘头的暴力奇想,赋予电影及电影音乐〝绝不无聊〞的全新解释。
 记得第一次看这片子,开头的场景就让我大呼过瘾。咖啡厅里的一对亡命鸳鸯从互诉爱意到眨眼间跳起来语病百出地叫"打劫"。紧接着是有"冲浪摇滚吉他之王"称号的Dick Dale与The Del-Tone乐团合作的一曲"Misirlou",充满了那种周星星小人物般洋洋自得的江湖感,揭开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大幕。
  "Lonesome Town"是五、六十年代的歌手Ricky Nelson的歌曲,节奏缓慢深情温柔的乡村歌曲,出现在这个古怪混乱的片子中,虽然有点突兀却让你紧绷的神经休息一下,其实暴力背后还有很多其他东西吧。
  接下来的"You Never Can Tell"出现时的情节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这段后来被无数电影争相恶搞的怀旧扭扭舞,本来是昆汀向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的《法外之徒》致敬的,但现在看来完全是为乌玛瑟曼和约翰屈伏塔量身订做的。有点滑稽有点挑逗,从过门开始,就忍不住让人随着音乐扭动,开心死了。
  "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乌玛瑟曼穿着约翰屈伏塔的大风衣随着Neil Diamond沙哑的声音边唱边跳,陶醉在爱的感觉中摸出毒品,接着就是超级慌张混乱的抢救过程,本来预期的浪漫之夜变的乱七八糟,虽然戏谑,但最后乌玛瑟曼黑着眼圈讲完那个笑话,真是无奈得心酸。
    从处女长片《落水狗》电影音乐开始开始,昆汀就展示了他对黑人音乐的喜好,Funky,Rap,Soul以及R&B,信手拈来,为己所用,而这些音乐就像被施以魔法一般,竟然非常适合影片的风格,让人不得不佩服昆汀的慧眼识乐。这些动人的歌曲也如影片的另一个译名《黑色追缉令》一样,“黑”得耀眼,“黑”得迷人。
  不过在本片中,昆汀还选取了一些白人音乐:如盛行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冲浪音乐(Surfin' Rock),乡村音乐等,这也体现了他独到的音乐品味。
  影片原声碟有两个版本,常见的是16首曲目(12首歌曲,剩余4曲是纯粹的片中对白);另一个版本是双碟版,一碟收了20首曲目,(比单碟版多四首歌),二碟收了塔伦蒂诺的音乐电影音乐访谈。这里我将以常见的单碟版原声碟为文本,分析其中的音乐。
    开头(也是结尾),菜鸟“雌雄大盗”抢劫快餐店的戏是本片中最为搞笑的情节,后来风度翩翩的“海上钢琴师”蒂姆•罗素在本片里只是生活无着落的小混混,而初出茅庐的女贼阿曼达·普拉莫在真正的恶汉文森和朱斯面前,被吓得说出:妈妈,我想回家的画面真让人捧腹不已。这个画面之后片头字幕的音乐正是号称“冲浪乐吉他之王”Dick Dale 和Del-Tones乐队演绎的一曲血脉贲张的Misirlou。
    有必要给不熟悉摇滚乐的朋友介绍一下“冲浪音乐”Surfin' Rock,作为摇滚乐的一种,它把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对冲浪运动的热爱结合起来,歌唱海浪、海滩聚会、摩托车、女孩,冲浪的体验等等”,冲浪音乐作为1rock 你roll和布莱德入侵之后的rock之间的过渡性流派,在1960年代初曾经风靡一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the Beach Boys乐队,不过他们更讲究和声。而吉他派的Dick Dale是那种天分极高的吉他手,各种曲风都能适应,各种乐器也是样样精通,在本曲里,Dick的电吉他演奏密不透风,演绎出西班牙弗拉门戈吉他的韵味,那一股西班牙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想起多年以后Queen乐队的那首Innuedo。伴随着快节奏的鼓点和贝斯,小号也不失时机的跟上,和厚重的低音吉他一起为音乐推波助澜,最后仍以炫技似的演奏结束,套用一句港人的话,真是让人“听出耳油”,很是精彩,而这首快板歌曲也为全片的音乐定下了基调。
    在文森和朱斯讨论过汉堡在法国的叫法那段让人哭笑不得的精彩对白之后,就是这段戏的插曲,1970年代的黑人Funk团体Kool and The Gang歌曲 Jungle Boogie(黑人摇摆),这首舞曲显然是借歌名调侃了他们的黑人老大马沙,为后来马沙的遭遇埋下伏笔。
    Kool and The Gang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们把曾经擅长的Jazz融合于Funk式的演唱之中,让funk乐焕发崭新的风采,后来崔健的音乐风格多少也受到他们的影响,特别是那张《红旗下的蛋》。 
    20分50秒,文森和马沙情妇米娅的戏却是以先交代马沙说服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拳手布奇打假拳开始的,此时的镜头开始固定在布鲁斯威利斯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上,然后拉近,再对准黑帮老大马沙的后脑,这么吓人的黑帮老大,只露个后脑勺(影片前半段我们都只能看到他的后脑勺),显得高深莫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那位从来只以背影示人的阴狠老爷子马精武。殊不知,痞子昆要在后面让这个不可一世的老大被狠狠的摆一道,还被警察鸡奸,真是讽刺无比。既然这样,那么此时出现的背景歌曲Al Green演唱的Let's Stay Together就显得意味深长,歌名和歌词都预示了马沙和布奇这对生死冤家在最后还是共同生存下来了。
    Al Green是伟大的灵魂歌者,影响了何止一代人,他那懒洋洋,既温柔又狂野的性感嗓音有一种别样的魔力,非常吸引人,这首Let's Stay Together把他的歌唱特点体现的非常清晰,而厚重的R&B节奏,也引领了整首歌的奇妙氛围。
    26分40秒,文森去那位毒贩兰斯家去买毒品的场景,本片的第二首冲浪音乐,由The Tornadoes演绎的Bustin' Surfboards出现了,这首歌比上首冲浪曲Misirlou更具有Surfin' Rock的特点,從曲中浪涛滚滚的背景声,轻松而凝重的吉他演奏,都把这冲浪带来的刺激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也借“冲浪”隐喻吸毒带来的快感。 
    如果说这样还不够的话,影片又借第三首冲浪乐曲。The Centurions的Bullwinkle Part II来进一步加强这种暗示,文森过瘾和随后的驾车的一组蒙太奇镜头的配乐,用上了这首Bullwinkle Part II为配乐,明确不过的指出了二者的联系。不过痞子昆再怎么也不会借此教唆人吸毒,冲浪摇滚本身和吸毒毫无关联,只不过确实也能给人快感,也恰巧是是痞子昆所钟爱的音乐类型罢了。
    32分03秒,文森来到米娅家的背景歌曲是来自英国歌坛常青树,女歌手Dusty Springfield(想当年我把她和Buffalo Springfield常常搞混)的Son of a Preacher Man,这首曲可算是Dusty 的名曲,很早我就听过了,旋律幽怨无比,带有明显的白人灵歌曲风。
    35分10秒,文森和米娅来到一家名为Jack Rabbit Slim’s的主题餐厅吃饭,这家餐厅显然主打怀旧主题,墙上招贴画,尤其是侍者和艺人的装扮,完全是在COSPALY1950年代的明星:梦露、James Dean,Ricky Nelson,还有Buddy Holly……用文森的话就是“像是来到了真人蜡像馆”,昆汀在这里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1950年代电影、音乐的喜爱之情。
    在台上那位模仿Ricky Nelson歌手结束演唱后,导演还嫌不够过瘾,又安排了一首Ricky Nelson的名曲Lonesome Town,这首舒缓的情歌适合在静夜中一个人聆听,非常醉人,给人的感觉像是猫王的名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确,在1950年代末期,Ricky 常常被人拿来和Elvis作比较,因为他俩是那么的相似,都是具有偶像气质的演唱高手,善于把握各种曲风的音乐。
    接下来就是那段著名的文森和米娅跳舞夺冠的场景了,无论对这部电影如何评价,这段轻松的扭扭舞都已经是影史上的经典舞蹈桥段,两位演员,特别是约翰•屈伏塔的表现极其精彩,虽然昆汀曾经声称这段舞蹈并非专门为约翰准备,但无可否认的是,如过不是曾经的“舞王”屈伏塔,而是另一个男演员出演这个角色,那这段舞蹈的精彩程度会大打折扣,比如文森的那个著名的剪刀手动作,虽然是模仿电视剧集《蝙蝠侠》,但这是来自约翰的主意,我们从约翰扭臀的动作也看可以到他在《周末夜狂热》中影子。 
    这段舞蹈是多种舞蹈、电影片段的拼贴,除了以上说的,有资料提到还有来自费里尼的《八部半》、戈达尔的《不法之徒》、德国表现主义名作《潘多拉魔盒》, 甚至还有迪斯尼的动画片《猫儿历险记》,而舞蹈类型除了Twist,还有Boogie Dance,The Swim等。就我观察,这段舞蹈更像是《八部半》中Guido 和 Gloria的舞蹈,就连镜头运用方法都非常相似,而《不法之徒》,我只能说神似了。 
    舞蹈的配曲是老牌黑人摇滚巨星Chuck Berry的You Never Can Tell,这首带有boogie woogie色彩的老摇滚歌曲,轻松惬意,尤其是中间的那一段钢琴间奏,让人听着就不禁手舞足蹈起来。确实,1950年代的rock n‘ roll由于直接来自黑人音乐,舞蹈节奏感很强,而后来“不列颠入侵”之后的Rock由于音乐表现形式的丰富,舞蹈性反而没那么强了。
    文森和米娅回到家后,米娅还显得意犹未尽,不断舞蹈,此时的音乐是 Urge Overkill 翻唱Neil Diamond1967年的名作,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Urge Overkill是1990年代的乐队,但他们的这曲翻唱,追求的就是一种复古效果,所以和电影中的其他歌曲风格并无冲突,随后就是米娅偷吸文森衣服里的毒品差点丧命,而文森又在卫生间内心挣扎的情节,因此这首歌再在这里也是有那么点暧昧的暗示。
    影片的第二个故事“金表”的大部分时间,音乐是完全缺位的,直到最后布奇打死文森取表成功,却突然爆发,首先是老牌乡村组合The Statler Brothers演唱的Flowers On The Wall,这首歌轻松惬意,在典型的乡村音乐编曲中,又糅合了白人民谣的一些唱法,旋律优美活泼,用来表现布奇此时的心情正是恰当,但好景不长,他却碰到了马沙老大,厄运又至。
    布奇和马沙误入魔窟乐器行的场景,是影片中一场出人意料的戏,这段的背景歌曲是乡村摇滚女歌手Maria McKee演唱的If Love Is a Red Dress (Hang Me in Rags),这首歌是整张原声碟中笔者最喜爱的歌曲,歌手Maria McKee虽然声名不那么显赫,这曲If Love Is a Red Dress 却被她演绎得荡气回肠,Maria的嗓音有些沙哑,但却很有力度,能在高中低音区翻飞自如,真是百转千回,情深款款。这首歌的编曲非常简单,就是一把吉他(也是歌手亲自演奏),再配上口哨吹出的前奏、间奏,却显得魅力非凡。欧美乐坛似乎不缺少这样有才气的女歌手。
    随后就是马沙老大被强奸的戏,真是让人让人哭笑不得,在此昆汀仍然选用了一首轻松欢快的中板冲浪乐曲,由The_Revels演绎的Bring Out the Gimp/Comanche,这首歌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在1961年的影片《流亡者》就有出现。
    影片结尾(也可以说又回到开头)的画面,文森和朱斯走出小南瓜和小兔子打劫的快餐店,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冲浪乐曲:Lively ones演绎的Surf Rider 出现,然后就是片尾字幕,结束。 
    可以这么说,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以“黑”为主,杂食性的音乐口味,这也为他后来的影片配乐定下基调。
  配合整部影片的风格,昆汀选择了很多六十年代摇摆风格的音乐,让人从头到尾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现在开始活动活动筋骨,来听听这张原声吧。


 

一人一张经典碟——史蒂夫·莱特·《落水狗 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落水狗 电影原声(Reservoir Dog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史蒂夫·莱特(Steven Wright)
唱片公司:MCA Records
发行时间:1999年03月20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落水狗》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199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从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昆汀独特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帮人物、机智幽默的对话、七十年代音乐以及巧妙的叙事结构等等都是昆汀热中的题材和惯用的手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落水狗》竟然全部由男演员出演,这种强烈的男性色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发生在南加州某地,黑帮老大乔·卡伯特和他的儿子“好家伙”艾迪召集了六名强盗,准备到珠宝店抢劫一批天然钻石。这六个人彼此各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无从得知。乔为了保持机密,以颜色作为代号分别给六人起名为白先生、橙先生、金先生、粉先生、棕先生和蓝先生,并规定他们之间不能透露任何私事。
    抢劫时,六个人中了警察的埋伏,蓝先生和棕先生当场死亡。白先生带着受伤的橙先生回到预定的聚集地——一个仓库里。一路上,白先生对橙先生十分关爱,甚至告诉了他自己的名字。一会儿,粉先生也来到这里,他把到手的钻石已妥善存好,只等乔来时,大家平分。白先生和粉先生回想案发时的情景,得出结论,六人中必定有卧底的警察。在抢劫时举止疯狂的金先生活捉了一个警察回来。从警察口中,他们也没得到那个卧底的情报。不久,“好家伙”艾迪也来了,他同白先生和粉先生一起去取钻石。而金先生则开始虐待那个警察。在准备烧死警察的时候,金先生突然被躺在地上的橙先生开枪打死。原来橙先生就是卧底的警探。众人回到仓库,乔和“好家伙”艾迪认清橙先生是卧底,而白先生依然极力维护橙先生。最后,由于争执不下,一场血腥的枪战发生了……
    众所周知,昆汀的电影原声都是自己操刀制作,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我同意昆汀不喜欢为他的电影专门找人创作原声,而用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的做法,我也一直不喜欢那种像氛围背景音乐的原声,而是这种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有词的曲子。而昆汀的电影原声总有那种跟电影氛围完全契合的60,70年代黑色幽默调调。
    这是一张能让你联想到美国西部舒畅、宽广的乡村悠闲生活的原声,那就意味着这里呈现出来的是上世纪60、70年代根源摇滚、布鲁斯、乡村音乐最纯粹的一面。
    史蒂夫·莱特(Steven Wright)低沉的有点吓人的Dialogue后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叫‘George Baker Selection ’的组合带来挑逗的布鲁斯摇滚乐,然后就是我们的‘芭比娃娃’们出场,整个气氛就是有事发生,而且是糟糕的事情。
    Hooked on a Feeling - Blue Swede 其实是情歌不得了的情歌,在‘出征’前来得如此的轻快,不过还是在四人车了对一个黑人女人谈论一番,很是享受。
    大家应该记得这三人在看谁吧,诡异的笑,这是电影里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电影里最精彩的两个音乐桥段也是车箱里这个条子贡献的。昆丁总是能有独特的暴力,混着这首 I Gotcha - Joe Tex ,可怜的条子被K了又K,另一种享受。
    这桥段谁都不会忘记,没有谁比迈克尔·马德森这个B级片常客更适合饰演一个听着摇滚乐很享受去给人家脸上来一刀或者硬生生割下人家耳朵的死变态了,好好欣赏下吧!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 - Stealers Wheel。


 

一人一张经典碟——鲍比·沃马克·《危险关系 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危险关系 电影原声(Jackie Brown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鲍比·沃马克(Bobby Womack)
唱片公司:Maverick
发行时间:1997年12月09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一部1997年在美国影坛受到好评,并扬名欧美的杰出枪战片,根据美国畅销小说家埃尔莫尔.伦纳德的小说《神奇之力》改编而成。导演是拥有众多影迷和祟拜者的昆丁·塔伦蒂诺,他曾执导过《水库狗》、《黑色通辑令》。女主角杰基·布朗由好莱坞黑人女红星帕姆·格瑞尔担当,另外剧中还有一大批明星。布朗是一名为黑社会效力的漂亮的空中小姐,在错综复杂的黑社会斗争中她巧妙地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并将穷凶极恶且想致她于死地的上司送上了法庭。在这斗争中还交杂着她奇特浪漫的爱情,整个故事惊险剌激,一气呵成。
    在诸多电影中客串了一气,担任露面十分钟后即遭击毙的角色多个之后,好莱坞怪才昆汀·塔伦蒂诺又拍出了他的新片《危险关系》。 
  与以往一样,故事仍由暴力开头,暴力结尾,讲述了一名小有不轨的黑人女性杰基·布朗在遭黑社会追杀之下,以沉着和不动声色的手段加以反击的故事。 
  故事节奏缓慢,光线阴暗,画面感强烈而压抑,是塔伦蒂诺影片中最闷最具冗长感的一部。若耐下心来观赏,到结尾时会体验到一种奇特而悠长的回味,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已被完全地带入电影,陷进了那个令人呼吸都缓慢迟滞的空气氛围,而电影结束,亦会感到与主人公同样的解脱和释放感。但是对于塔伦蒂诺来说,这仍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喜欢他节奏鲜明,佻达混球气质的影迷也许会对《Jakie Brown》失望,而真正能捱过一部电影的半部,少之又少。加上罗里罗嗦的台词,更使人厌烦不已。毕竟,塔伦蒂诺之所以为众人所推崇追逐,就是因为他是那个《落水狗》、《黑色小说》里的塔伦蒂诺。缓慢,已经并非今日年轻观众的喜好。
    也许《危险关系》和昆汀其他作品最大的雷同,是电影近乎完美的音乐品味。昆汀从70年代的黑人音乐以及B级片原声带中精挑细选的歌曲,让电影沉浸在一层与90年代格格不入的怀旧情结中。音乐在Jackie Brown中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愿,歌曲大部分都以画内声源的形式出现(昆汀大概是挑好曲子之后才开始编写具体场景的剧本),但它们与剧情结合的程度毫不亚于《低俗小说》或《金刚不坏》。比如在三拨人马赶往购物中心的场景中,伴随它们的是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既能解释引诱他们参与阴谋的动机,也为他们得到的结果做出了预兆。片尾最后一个长镜头让Jackie随着鲍比·沃马克(Bobby Womack)哼唱Across 110th Street,既让观众与Jackie一起如释重负,歌词与剧情之间的反讽关系,也直指Jackie的better tomorrow。


 

一人一张经典碟——埃尼奥·莫里康内·《无耻混蛋》

$
0
0
专辑名称: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唱片公司:Reprise Records
发行时间:2009年08月18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二战中期,欧洲各个战场正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大小战役,德国纳粹与盟军连年鏖战,难分难解。在被纳粹占领的法国中部,一个本来很普通的法国女孩索莎娜·德莱弗斯(梅拉尼·罗兰饰),因为战争而改变了一切。索莎娜亲眼目睹了她的家人被德军上校汉斯(克里斯托弗·华尔兹饰)屠杀,而她自己却幸免于难,逃往巴黎。失去了至亲的索莎娜怀着强烈的悲痛,在一个名叫麦思女士(张曼玉饰,原定在戏中扮演一位法国戏院老板的张曼玉并没有在成片中露脸,她的戏份在上映时被删除。尽管张曼玉在香港出席活动的时候表示,为了影片着想,自己并不介意,但昆汀在戛纳当地时间22日还是很认真地解释了此事,并表示已经亲自打电话向张曼玉解释。)的好心人帮助下,索莎娜在巴黎伪造了自己的新身份,作为一家戏院的老板娘安顿下来。在她的心里,如此苟活,完全是为了替被害的亲人报仇,而她的复仇目标,就是汉斯上校。
  同时间,美国陆军中尉奥尔多·雷恩(布拉德·皮特饰)因为严重违反军纪而被押上了军事法庭。本来以为自己彻底玩完的他,却被上级告知,如果戴罪立功,则可以把他过去干的坏事一笔勾消。而交给奥尔多的任务极其特殊:他必须带领一群跟他差不多经历的三教九流杀到德军占领区的腹地,执行一项暗杀任务,而目标则是第三帝国的高级军事将领。而在法国与奥尔多接头的,则是当时风靡德国的电影明星布丽奇特(黛安·克鲁格饰),事实上布丽奇特则是专门负责给盟军提供情报的秘密线人。
  率领着号称“混蛋”的杂牌部队,奥尔多与队员成功潜入法国。他们的计划是在德军高级将领在电影院看戏的时候执行暗杀任务,正巧那家电影院就是索莎娜所经营的,而索莎娜也准备在这时候替亲人报仇。两帮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同一个目标而走到一起……
    《无耻混蛋》可以看作《低俗小说》的战争版,因为这部影片实在是个大杂烩,生动流畅与谨小慎微交相辉映,史实与胡思乱想齐飞,现实主义共超现实主义一色,真实人物与虚构角色混搭,著名历史事件与臭名昭著的恶行纠结。电影、小说、战争史、回忆录、照片、音乐和绘画,但凡关于二战的流行文化因素,昆汀统统拿来充作己用,终于打造出一部二战奇片。在影片中希特勒被子弹打成筛子,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恶人不看完电影你是不会知道!所以本片还有一个俏皮的名字《希魔撞正杀人狂》!
    昆汀·塔伦蒂诺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来写该片的剧本。在拍摄《杀死比尔》之前,昆汀就已经开始了这部影片的剧本写作工作,但是他想不出来什么好结尾,所以他决定先和乌玛·瑟曼一起拍完《杀死比尔》再来构思这部电影。《无耻混蛋》是昆汀第一次涉足历史战争题材作品。《无耻混蛋》是一部战争群戏,它的片名和部分剧情模仿了意大利1978年的电影《戴罪立功》。影片的最终剪辑版有足足3小时10分钟长。在上映的前夜,昆汀和莎利·蒙克(Sally Menke)把它剪辑成了最后播放的长度。
    私底下与昆汀关系颇佳的塞缪尔·杰克逊因为档期问题无法参与本片,但他主动请缨,友情献声本片的旁白。在2010年的奥斯卡中,《无耻混蛋》获得了8个提名。这创造了昆汀影片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数量的记录。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获得的最佳男配角是到2010年为止昆汀影片获得的唯一一个奥斯卡表演奖。瓦尔兹在影片中一共使用了4种语言——英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昆汀·塔伦蒂诺新片原声一听就是他一贯的风格,都是些老电影和B级片中的配乐,大概和昆汀在录像带店当店员有关。包括了大师Ennio Morricone的几段经典配乐。在《转轮手枪》的Un Amico,《阿隆桑芳》中的Rabbia E Tarantella都是配乐中的经典。没有听过的可以听听,很经典。 


 

一人一张经典碟——皮诺·唐纳吉欧·《死亡证据 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死亡证据 电影原声(Death Proof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专辑艺人:皮诺·唐纳吉欧(Pino Donaggio)
唱片公司:Maverick
发行时间:2007年03月27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本片属于《刑房》姊妹篇的一部分,《刑房》也称《磨坊电影》,由两部电影组成,分别为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所拍的《死亡证据》,以及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所拍的《恐怖星球》。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流行一种“Exploitation films”,里头包含了多种类型的电影,后来分为诸如僵尸片、黑人片、色情片、食肉片等等。不吐不休的恶心镜头、血流成河的杀人场面、赤裸激烈的情色演出……这些电影是后来B级片的前身。由于天生“低级”——投资小,制作周期短,没什么大明星,甚至不在乎剧情——这类电影通常只能在条件恶劣的电影院放映。片中经常出现1970年代很流行的“bump and grind dancing”,类似于辣身舞,于是创造力极强的美国年轻人创造了“Grind movie”来代指这类电影,把专门放这类电影的戏院叫做“Grindhouse”,后来“Grindhouse”成为这类电影的代名词。
  到了80年代,录像带这种东西开始普及了,这种小成本电影院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再之后到90年代中期,美国本土已经基本看不到这种电影院了。 
    罗伯特和昆汀是好朋友,死党。他们都是独立电影出道。1992年他们两个人各自带着自己的低成本处女作出现在圣丹斯电影节,在电影节上的一个有关电影暴力的研讨会上两个人初次见面,在交流想法后发现两人志趣相投,感到相见恨晚。于是两人成为好友,并经常合作。《杀出个黎明》是罗伯特导演的,由昆汀写剧本并饰演了一个角色。《四个房间》由四个不同导演拍的四个故事构成,昆汀和罗伯特各拍了一个故事。后来到了《杀死比尔2》时,罗伯特为昆汀创作了一段电影配乐,只收取了1美元的报酬。作为回报,昆汀给罗伯特的《罪恶之城》做了一天的特邀导演,并也只收取了1美元的报酬。罗伯特经常去昆汀家看电影,在此期间两人萌生了创作电影《刑房》的念头。《刑房》由两部电影组成,分别是罗伯特导演的《恐怖星球》和昆汀导演的《死亡证据》。而且在拍摄过程中两人都提出了条件,罗伯特要求昆汀在自己的《恐怖星球》中客串一个角色;而昆汀则要求罗伯特在自己的《死亡证据》中担任摄影指导一职。有趣的是,在《死亡证据》的开头演职人员表中你会发现上面摄影指导的名字写的是昆汀塔伦蒂诺,这是昆汀有意为之的幽默。
     总而言之,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体现一点:昆汀和罗伯特都是独立电影的代表人物,而且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并且经常合作,而且电影风格互相影响,两人唯一有分歧的地方在于昆汀反感CGI,而罗伯特则大力在自己影片中使用CGI,虽然在这点上有不同,但是两人也是能够在这一点上互相尊重对方的观点。所以对于很多影迷来说,往往喜欢同时提到这两个人。没有昆汀就不会有罗伯特;没有罗伯特也不会有昆汀。所以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
    昆汀和罗德里格兹分别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长片《落水狗》和《杀手悲歌》出席多伦多电影节,两人在一次关于电影暴力的研讨会上相逢恨晚。随后罗德里格兹被哥伦比亚公司收入其导演人才库,他的办公室跟昆汀一墙之隔。此后便有了“一美元酬劳互相帮忙”的典故——昆汀在罗德里格兹导演的《杀人三部曲》里客串了几分钟,还给《罪恶之城》当了一天的导演;罗德里格兹则为《杀死比尔》的下卷写了首曲子。两人经常相约看电影,就在昆汀家里。昆汀喜欢放当年红极一时的B级片,还喜欢学着当时的播放格式中间加插预告片。某日二人兴奋地大叫:“我们为何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于是有了这部即将上映的《刑房》。
    既然把片名定为“Grindhouse”,两位Cult片怪才铁定了心思要向风行上世纪60-80年代的Grindhouse电影致敬。当年的Grindhouse电影因为制作成本低廉,片长往往只有60分钟,而影院通常把两部片子连着播。昆汀和罗德里格兹在这部《刑房》里正是每人拍一部60分钟的片子,故事独立,连起来播放,极力模仿当年让他们痴迷的B级片。就连影片的海报,也模仿当年的惯例——一张纸上印了两部片的宣传画。他们还刻意把胶片做旧了色彩,给新刷刷的胶片刮上几道痕,再来点儿灰尘和脏点点,就要让早已销声匿迹的Grindhouse电影再现人间。
  当年播放两部电影的间隙,放片的人都爱播些预告片过渡一下。据说当时丢失胶片中途没了画面,也是经常的事,所以预告片也经常被用来填时间。昆汀和罗德里格兹兄弟俩致敬得相当彻底。他们请来艾利·罗斯、埃德加·怀特和罗伯·赞比三位恐怖片强人拍了三段假预告片,放在两段60分钟电影间穿插播放。
  在数日前的首映礼上,昆汀说,想出一部电影里有两部分是一个罕见的创意:“我们是在5分钟之内想出这个创意的,因为我们以前都想过这么做,但从来没有说出来过。拍一部这样的恐怖片一直是我们的梦想。罗德里格兹说,‘你拍一个,我拍一个,然后中间来点冒牌的预告片,让观众感觉就好像是在电影院里看连场电影一样。’我们真这么做了。”于是昆汀很得意地说:“花10美元看《刑房》真是物超所值!”
  《杀死比尔》、《罪恶之城》……早已让不少观众钦佩于这两位电影怪才的个人风范。哥俩儿传出合作拍《刑房》的消息早已震惊电影圈,并让无数观众翘首期盼。《刑房》由《死亡证据》(Death Proof)和《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两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分别由两位导演执导,处处流窜着B级电影惯用的手段——超火辣的大美女,公路追逐,杀戮与爆炸,再加上僵尸横行。昆汀和罗德里格兹使尽了“坏”招数,誓要让当年让他们沉浸其中的“Grindhouse电影”再次成为时下年轻人宣泄过剩荷尔蒙的精神寄托。
    《杀死比尔》中黄色黑条“李小龙”装扮还历历在目,《罪恶之城》里日本军刀的寒光尚未褪去,昆汀和罗德里格兹合作的《刑房》显然还会表达他们对日本动漫和中国功夫的热爱。《恐怖星球》里美女大腿被改装成重型武器,和日本片《攻壳机动队》里头的女少佐同样都是人体和高科技机械的结合体。其单腿跪射的镜头,就像以前许多港产片那样,不顾射击的后坐力等力学原理,有型万岁。还有片中慢动作出场的一群群僵尸,拳脚功夫竟然有板有眼。
    昆汀会在罗德里格兹导演的《恐怖星球》客串一个角色,而罗德里格兹则给昆汀导演的《死亡证据》担任摄影指导。与时刻冷兵器不离手的传统杀手不同,影片中所有屠杀场面都是以汽车近乎疯狂地碰撞、辗压来完成的。在血浆浓度上,颇有经验的昆汀毫不含糊,疯狂杀戮伴着一路的血浆四射,经特殊处理的黄暗色调加老旧的风格,更为其血腥画面营造出肮脏、冷酷、残破的效果。
  《死亡证据》讲述了一个变态杀手麦克(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用他的爱车谋杀四个美女的故事。他出没于公路边的酒吧,寻找猎物取得信任,然后在公路上通过车祸的方式残忍的杀害她们,同时自己也身负重伤,这就是他满足自己嗜血欲望的方式。这一次,他又盯上了四个目标,但这一次,他的直觉失灵了,这个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终于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克星。 
    这张《Death Proof》依然喷着刺鼻的昆丁牌麻辣香味。传递出昆丁一贯的杂烩低俗格调,Ennio Morricone、早期山地摇滚、1960-70年代不知名骚灵歌曲以及精怪的女子朋克再次混杂一堂,而最令人意外的Pino Donaggio纯钢琴抒情曲“Sally And Jack”也无可幸免地沾染上了昆丁体味。不得不承认,在功成名就了这么多年之后,昆丁还能像当年一样的痞气逼人,实属人间罕见。跟以前一样,昆丁依然像一把超级罐头起子,从各种五花八门的现成音乐中挖出一堆九不搭八的货色,然后放在电影声轨里搅和一番,就端上了一碟火辣的毛血旺。最神奇的是,昆丁挖的多半是不知道从哪些犄角旮旯里搜刮来的不知名玩意,偏偏被他一糊弄,就变得喷香扑鼻,有如在其中混入了昆丁的体味,远远的闻到就知道:这就是昆丁这毒物搞的音乐迷药。
    在这张原声中,除了Ennio Morricone这位昆丁崇拜的电影配乐大师外,其他的音乐人基本上都不太知名(也许T Rex除外),不管音乐风格如何乱七八糟,但总有一种活生生的大排挡生猛味道。在这一点上,真是没有什么导演可以与昆丁匹敌:文德斯尽管音乐品味很好,却难免太知识分子,常常弄得像是一个下凡到民间采风的拯救者;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虽然很牛B,但他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一样,忍不住自己赤膊上阵成了音乐人;而大卫·林奇(David Lynch)就更逊了,明明自己是个摇滚死粉,却没信心在电影玩音乐,找了个搭档做御用配乐,而自己发表的摇滚唱片却难听得一塌糊涂;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一直都很酷,老是跟摇滚酷腕混在一起(后来还跟嘻哈帮搞得火热,甚至还出了以其为名的致敬式唱片),但无论怎么看他都更像是一个超级大粉。



《恐怖星球》原声大碟·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一种奇怪的病毒袭击了小镇,把居民们都变成了吃人僵尸,到处是一片地狱般的惨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世界变为活死人之地!无能的警察们战战兢兢,他们连自己的小命尚且不保。罗丝·麦格温饰演的女主角切丽(Cherry)本来是一位脱衣舞演员,被困小镇,遭遇僵尸围攻。无奈之下,与几位同伴一起组成自救小队(其中罗德里格兹插上一脚),以同样凶残的方式与僵尸展开了殊死的拼杀。几分钟前还在钢管舞台上风姿撩人的切丽,一会儿就残忍地被切掉了右腿。面对在小镇疯狂咬人的僵尸兵团,阿雷给她的断肢安上M16机关枪。顿时切丽成了最英勇的斗士,她腿上的机关枪不仅能发射普通子弹,连杀伤力强大的迫击炮也能成为她的武器。


 

了凡四训:童年坎坷

$
0
0
    一、童年坎坷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我童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老母亲让我放弃科举考试的学业而去学医,说学医可以养活家庭,同时也可以用医术来救济别人,而且精通一门手艺并以此成名,也是父亲平素的心愿。
   《了凡四训》四篇是了凡先生对其子所说的话,即诫子家训,是长辈对晚辈的勉励和劝行之语。了凡先生起首便从自己的生平讲述,可谓“现身说法”。
    了凡先生自称在其童年之时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过早离世使家境陷入困顿。孔子即是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命途坎坷;佛教禅宗的六祖慧能也是幼年丧父,家庭困苦。禅宗的宗经宝典《六祖坛经》中记载:“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家庭的不幸往往能造就古代贤人对命运的深刻思索。了凡先生的童年时期,为了维持生计,母亲要求他放弃考取功名,改学医术,这样既可以养家糊口,又可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古时读书之人始终是以步入仕途,兼济天下为人生最高旨趣的。《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可为明证。不过科举进仕并非易事,其路途可谓漫长而艰辛。《儒林外史》中,穷书生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四岁才考中秀才。后世有人讥讽科举考试“赚得英雄尽白头”。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学医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且习得一技之长,技艺精湛而成为一代名医,这也是他父亲生前的夙愿。其实,治病救人与读书救国在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往往是有相通之处的。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志向就是做宰相和医生,言唯有此二者能救人,后来果然位列朝班,却能居庙堂之高,虑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早年也是远渡东瀛、立志习医以救国民,后又弃医从文,投身到唤醒国人精神与灵魂的战斗中去。从疗治人的躯体和生命到心怀家国天下,这是中国历来知识分子们内在所具有的精神品格。

 

一人一张经典碟——苏珊·希雅妮·《往日情怀抒情精选》

$
0
0
专辑名称:往日情怀抒情精选(The Very Best Of Suzanne Ciani)
专辑艺人:苏珊·希雅妮(Suzanne Ciani)
唱片公司:Premium Records
发行时间:2002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本专辑主要精选自苏珊·希雅妮(Suzanne Ciani)《Pianissimo 低语轻诉》系列专辑。发行于2002年。该系列音乐以自然纯净的风格著称,是苏珊·希雅妮很重要的作品,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轻柔灵动的旋律如同一个人娓娓道来一般述说着一个个音符,是系列名称“Pianissimo 低语轻诉”的最好写照。她被美国乐坛喻为“…自然,纯净,彷佛是潜意识里最向往的温柔。”她的音乐,别具风格,轻松、飘逸、偶尔略带伤感、却又满怀灵性。心,沉浸在一种淡淡幽静的旋律中,深邃夜空里,听一曲心灵的独语。
    身为意大利移民第三代的苏珊,偏爱沛沛·罗密欧、帕可·迪鲁西亚的音乐与义大利歌曲。她自承作品中有许多灵感来自于海洋和异国风情(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浪漫感性的浓厚拉丁色彩在她作品中随处可见。创作媒介则从早期的电子音乐延伸到自然乐器、管弦乐。她的《奇幻世界》、《月光旅站》、《梦幻组曲》、《低语轻诉》等专辑四度获得葛莱美奖提名,二十年的音乐生涯为无数的乐迷所推崇。
    苏珊·希雅妮在她7岁那年开启了她的音乐生涯。当时她的母亲在住家附近的一次商品促销会上帮她买来一张古典音乐的合集后,Suzanne马上被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优美音乐深深吸引,作为家里六个孩子中的老三,苏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那就是自学弹钢琴和学习乐理。她接受过科班训练教育,最后取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作曲硕士学位。
    毕业后她从事广告配乐,作品数度获得Clios等多项广告大奖肯定,1974年搬到人文荟萃的纽约大都会,曾与极微主义作曲家菲力浦.葛拉斯、爵士乐团Spyro Gyra合作过,苏珊希雅尼逐渐发展个人的音乐事业,1980年在电影《名扬四海》中担任键盘配乐演出。1982年发行了她的个人首张专辑《爱欲之潮》(Seven Waves)。
    早期苏珊的创作有着浓郁的电子风格,除了因为她曾与电子合成乐的开山祖师Don Buchla工作外,她并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名为Buchla的电子合成乐器,往后十年她便以这台机械 做为她重要的创作乐器。而她的个人首张专辑《Seven Waves 》也成为早期电子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第二张专辑《爱的速率》(The Velocity of Love),苏珊与因电影《火战车》而获得1981年最佳电影配乐奖,并以专辑《南极物语》而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新世纪音乐电影配乐大师范吉利思(Vangelis)共同合作演奏。这次的合作机会让他们二人私底下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并且也让此专辑有了极佳的销售成绩。专辑中的同名主打曲《爱的速率》成为苏珊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此外,专辑更登上了美国著名的新成人抒情电台(New Adult Contemporary)的点播排行榜。
    苏珊与乔组了一家名为Seventh Waves的公司,在1994年发行了《琴梦》(Dream Suite)专辑,这张专辑是她首度尝试与大型管弦乐团合作。之后她录制了《浮光掠影》( Pianissimo II)专辑,这是她第二次尝试专辑独奏的型式,并在次年又得到葛莱美奖提名,这已是她第四次提名葛莱美奖了。此外她认识了许多住在北加州的音乐家与艺人,并开始衍生制作《最真的梦-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的概念。
    随着《最真的梦》专辑发行,苏珊展开全球巡回音乐会,1997年她在欧洲巡回演出,1998年的10月她来台湾演出,继之再到拉丁美洲演出。
    苏珊·希雅妮的琴音中,充满了她对音乐的挚爱与执着,所以显得富有感情、清丽而脱俗。尘嚣纷扰,岁岁年年之后,她的音乐仍然保有柔美而纯净的线条,说是女性的敏感纤细也好;说是对人性情感的眷恋与坚持也好,苏珊·希雅妮的琴音,既动听,也动人。


 

了凡四训:人生奇遇

$
0
0
    二、人生奇遇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个老人,长须飘飘,相貌堂堂,就像神仙一样,我对他非常尊敬并以礼相待。
    了凡先生为什么会到寺院来,表面似乎是偶然和巧合,其实历来古代的知识分子们大都喜欢流连于寺院。古刹的清幽往往是居住读书的绝佳环境。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宿蟠桃寺》诗云:“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清晨四时许,寺院内便会打板催起进行早课,随后还有过堂吃饭。古代文人和僧人常有交往,诗歌唱和,书画过从。当然,也有不甚融洽的,如僧人嫌恶落魄文人寄居寺中,白吃白住,便故意等吃完饭再敲打过堂的云板,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此趣闻典故的。
    在人生的行进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生发生转折和改变的人。了凡先生在慈云寺便碰见了这样一位老人。慈云寺隐喻着佛教的慈悲,《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给予欢乐叫“慈”;怜悯众生,拔除苦难叫“悲”。这是菩萨行的重要特征之一。老人长得相貌魁伟,仙风道骨,更有一捧长长的胡须。大凡异人必有异相,古代形容伟人往往把他们描述得魁伟奇异,孔子就很高大,《史记》上说,孔子成年后“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其相貌也很奇特,“生而首上圩(xū)顶,故因名曰丘云”。所谓的圩顶,据《索引》的解释,就是“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孔子的头顶是中间低而四边高,不可谓不奇。古人还以长髯为美,胡须可以说是男子仪表不俗的象征,道家仙人的模样往往就是鹤发童颜,长髯飘飘。如《汉书》称汉高祖刘邦“美须髯”,《三国志》也说关羽“美须髯”,诸葛亮曾直接以“髯”代称之。了凡先生见到此老者一派飘飘欲仙的模样,不敢怠慢,连忙行礼以示恭敬。
    古代评论人往往数言便能传神,不落实际。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东邻之女的美貌时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魏晋时的嵇康,时人谓之“若玉山之将倾”,《世说新语·赏誉》中赞时人王衍为“琼林玉树”,谓王恭“濯濯如春日柳”等。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