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所有的人生困境 都是我们灵魂的召唤

$
0
0

所有的人生困境 都是我们灵魂的召唤

 
      人生功课如何变得轻松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课,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其实,找到你人生的功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反复出现在你生命当中的模式。比如说,在你的亲密关系中如果总是遇到某个问题,你就需要追根溯源,探寻你的原生家庭,也就是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和问题。找到这些问题就发现了你要在人生这个大学里修的功课。所以,人生中不断出现的困境,就是我们的功课,当我们能够挑战和超越它们时,就学会了这个功课。


      这有点像电子游戏中,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击退前进路上的很多敌人,不让他们来妨碍我们的旅程,把敌人打败之后,我们就升级了,之后的旅程也会越来越难。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和挑战,功课也越来越难,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灵修的道路对我来说也是非常艰难的,做好了一个功课之后,又会面临下一个功课,有时候也会感叹,为何自己走两步退一步,感觉怎么自己越来越退步。其实不是你自己退步了,而是人生的功课越来越难了。


      想要让你的人生功课简单?没有这种可能。你的功课永远不会超过你的能力所及的范围,所以不用担心,还是心甘情愿的做功课吧,然后享受过关以后的成就感和喜悦。


      那么,我们怎么样能比较轻松的接受人生功课的挑战呢?灵性的道路,自我的成长,不是靠一本书、一个老师、一个工作坊就可以让你达到终点的。谁也做不了你可以为你自己做的事:观察自己。当你观察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更与自己贴近的时候,你就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有了更多的掌控权,你取回了内在的力量。你是比你自己想像来得崇高和伟大得多的。我们是来到这个世界来体验地球的万物之灵,也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一切就由你取回掌控权、做自己的主人开始。


 



 

所有的人生困境,都是我们灵魂的召唤


      其实所有人生的困境,都是我们灵魂的召唤。就像鲁米的诗:

 

 

      破晓的微风诉说着秘密,

 

      别回去睡。

 

      你必须寻求你真正渴望的,

 

      别回去睡。

 

 

      人们在门口举步不定,

 

      两个世界交接之处,

 

      门口又圆又敞开。

 

      别回去睡。
 

      这样的诗多能够打动我们的心啊!你要选择打破自我,迎接挑战,还是回去睡?是继续无意识的过机械式的人生,还是愿意冒险纵身跳下悬崖,然后发现原来自己是有翅膀、可以飞的?


     《破碎重生》一书作者伊丽莎白·莱塞对二十世纪最有名的灵性大师之一兰姆·达斯的描述,对我也很有启发。她说兰姆·达斯是很好的老师,他的演说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但是在与他工作的过程中,伊莉莎白和他冲突不断,异常挫折!所以,她认识两个不同版本的兰姆·达斯。然而,在兰姆·达斯中风之后,她亲眼见到一个新的兰姆·达斯的诞生,展现出他的灵魂、他的核心、他的真实自我,让其他两个兰姆·达斯都退让开来。


      我的感触是,连这么著名的灵性大师都要经过这样的谷底经验,才能真正展现出他的自我,我们是否也应该无惧地往前,接受人生所有的挑战?灵性成长不是光靠拜师、磕头、诵经、修持等行为就可以有所成的,最重要的还是看你在困境当中的表现。当生命把我们不想要的事物带到我们面前,或是夺去我们不想失去的珍宝时,我们能否有凤凰重生的勇气,去浴火赴死而战?


      其实我们要战的不是困境,而是对困境的排斥和抗拒。愿意让自己的小我死去,愿意让自己的渴望、执着死去,就像歌德的诗说的:

 

 

      只要你还没有赴死而成长的经历,

 

      你就只是一个困扰的访客,

 

      在这个黑暗的尘世。
 

 

                                                           


 

旅行中邂逅惬意的风景线…【极品美图】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
0
0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记住那些冬的美丽…【极品美图】

人类一生要闯五大“寿命坎” 你在哪个阶段

$
0
0

人类一生要闯五大“寿命坎” 你在哪个阶段

 
       在波折不断的人生路上,肠胃疾病、肿瘤、心脏病等疾病如同一个个“隐形炸弹”,一不留神,它们就会为你的健康设关落锁。专家们,总结出了一生高发的“疾病关卡”,并给出“闯关”建议。

 



      30~50岁:肠胃疾病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现在三四十岁的上班族中胃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以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最为常见。


 




  饮食不规律,爱吃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又嗜爱烟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肠胃疾病,也增加了癌变几率。因此,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尤其保护肠胃。

建议

  除了饮食规律,坚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外,还应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杜绝霉变食物,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另外,要适量运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有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40~60岁:骨骼关

  研究证明,人体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

 




  “实际上,骨关节从30岁开始就退变了。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腰、颈、脊柱等很容易出现疼痛、炎症或病变。”到了40岁,人的关节软骨退化,关节间隙越来越狭窄,甚至逐渐消失,退行性关节炎是此阶段最多见的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提醒

  现代人应重视运动,多走路或游泳,以避免过度运动对脊柱和关节的磨损,平时还要多晒太阳。另外,建议年过40岁的人要定期检测骨密度,以便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50~70岁:肿瘤关

  50岁后是癌症向人体“发难”的集中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暴露于致癌环境中的时间相应增多,大气污染、职业等致癌因素累加,就容易导致细胞癌变,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癌症也逐渐露出“狰狞”的面目。

 



  而过了50岁后,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原本能被免疫系统控制的癌基因或突变细胞,也会逐渐癌变。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潜伏下来,到了40~50岁以后才发病。

建议

  因此,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是说,过了35岁就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具体来说,烟龄超10年的人,应每年进行1次螺旋CT检查;有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人,应每年做1次胃镜;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查大便隐血和做肠镜;35岁以上的男性要筛查前列腺癌,女性则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

      50~80岁:心脏病关

  很多人的心脑等重要器官长年高负荷运转,加上各种不良嗜好,平时又不注意保养,血管在5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布满斑块。这时再给身体加码,心脑血管极易发生急性堵塞,突发心脑血管极易发生急性堵塞等急症。

 



建议

  饮食上的预防最重要。首先,应少吃或不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其次,改变久坐的坏习惯,增加运动。快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帮助,每天走40分钟到1个小时;再次,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还要提醒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戒烟都不算晚。除此以外,50岁左右的人一旦感觉到胸闷、气短、前胸痛,或体力突然下降、极度乏力,千万不要扛着,一定要提高警惕,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救治时机。

       70~90岁:痴呆关

  多项研究发现,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李焰生表示,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

 



  虽然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性别或遗传背景,但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脑卒中,还能预防或减轻老年性痴呆带来的危害。另外,大脑越用越活。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练习,保持终生学习和运动,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学,跟别人打打牌,多看书写字等。

建议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痴呆很难发现,子女得多加留心,如果发现父母经提醒后还会忘记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或看电视剧老忘掉前面的剧情等,就应及时到神经科就诊。

 

 


 

煮一壶茶,邀你话古今

$
0
0


  红尘最美的遇见,该是心与心的相逢,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在最美的遇见里,一定有暗香的萦绕,一定有目光的交集,一定有无声的懂得,一定有衣袂叠风的诗情。风起雨落,每一季的守望,终是因了花开次第而袅袅生香。
  一茶一酒一阙词,一程山水一路景。人生有一种相遇,是穿越了日暮黄昏,是沐浴了唐宋烟雨,在墨香飘荡的天地里,造就了生命中永恒的美丽。在浩渺的人海里,我们素昧平生,因了文字的引见,你走近了我,我靠近了你,你默默阅读我,我渐渐懂得你,从此,有一种温情途径四季,在彼此的夜空里绽放成最灿烂的烟火;有一种芳菲辗转流年,在彼此的云水里旖旎成最明媚的风景。
    那种桃花落肩的轻盈,那种蒹葭摇曳的幽欢,那种烟花绽放的绚烂,那种柴门篱菊的闲情,无不让生命的绿窗丰盈绮丽。修云水禅心,其实不只为觅知音。生活因宁静而清欢,生命因懂得而精彩。我们用素笔将高山流水淡淡写意,将细水长天轻轻描摹,待有一天我们把文字的涵意参透,相逢一笑,相信我们再也不忍轻易道再见。

  喜欢在静幽的夜里,静品一壶香茗,伴着氤氲的茶香,梳理章乱的思绪。静静的看着一片片叶子,在杯中一次次的翻滚,沉淀,一杯水由浓到淡,也品着一壶茶从馨香到无味的过程。
  白落梅说“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清淡光阴,就着一盏清茶,落棋敲子,吟诗作画,让平淡如水的日子,在馥郁的馨香里清闲雅致。
    古往今来,季节更迭,花开花落,岁月山河在朝夕的轮回中,早已找不到往日颜色,唯有一缕茶香飘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依然在一杯水中安然。

  在低眉与回首间,我们不知不觉已用真情绘制的生命线,将天青色等烟雨的一脉情深,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一怀欣喜,将把酒问青天的一腔豪迈,将飞絮绕香阁的一帘诗意,皆编织成活色生香的风月画屏。此去经年,若有烟柳弄晴,若有梅影横窗,若有斜阳映楼,若有清风拂帘,若有经卷在手……一切的一切,都将被我们哼唱成轻舟泛湖般的如歌行板。
  世间有一种景百看不厌,有一种感觉永如初见,有一种情恒久悠远。文字,能让我们破茧成蝶,也能让我们涅槃重生。我们,在文字里打坐,在文字穿行,在文字里放歌。咫尺天涯,有一种牵挂不在云端,不在潭底,只在不离不弃的点滴里。滚滚红尘,我们不必问君从何处来,也不必问君往何处去。我们只需相聚时花间一壶酒,离别时依依满别情。
  烟火人生,因了文字的纱笼,那二十四桥明月夜才格外令人留恋;因了文字的点拨,那广袤沙漠孤烟直才分外令人遐想。相信因文字结缘的人都会欣赏雪小禅的名言:“这世间,必有一种懂得,穿越灵魂,幽幽而来。你静静无言,他默默不语。相视一笑,刹那间就有一种感动,与上帝的慈悲相遇,与彼此的精神强度连在一起。不远,不近,你说,他懂;他说,你懂!”。

  一盏茶,不分高低贵贱,名流权贵,乡村野夫,均可在闲暇时光手捧一杯香茗,看庭前花开花落,赏天上云卷云舒,闲话家常,谈古论今。细品慢斟的功夫茶,粗口豪饮的大碗茶,都让淡雅的日子,氤氲着淡淡的香。
  茶和水的缘分,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仿佛是来赴一场千年的邀约,茶是水最美的风景,水是茶久等的归人,见面时,无须言欢春花秋月,亦无需倾诉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是默默无闻的相依相融,茶为水释放生命中最美的馨香,水陪茶同甘共苦,冷暖不弃。
  生命中的相遇相知,或许是寻了前世的约定,两个人之间的重逢,是为了三生石上篆刻的誓言。人海中,一个眉眼的碰触,心灵有了交汇,没有相见恨晚,也没有失之交臂,碰巧你来时,我也在。简简单单的相遇,简简单单的相处,一起把风雨看透,把沧桑共浴。

  当古道上的风轻轻掠过,或许我们,会追忆青衫对饮成三人,追忆美人幽幽葬落花,追忆白衣打马哒哒过,追忆罗衫轻解上兰舟……我们左顾迤逦烟村,右盼空城晓角,爱上夜色阑珊,也爱上暖日明霞。
  不管你在哪里,时光的长廊上,一份季节的怀想一直延伸向有你的远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心若相通,无言也懂。好想,我们一直相约在花海之间,你不往左,我不向右。我们,一起观赏花开花落的美景,一起聆听风起雨落的声音,一起携文字的暗香,挽芳草的葱茏,不惊不扰,走过流年。
  天地间的生机盎然总牵系着清风雨露,旅途上的笙歌缭绕总交织着花飞蝶舞。其实,不远不近的惦记是一种最美的情思,不即不离的陪伴是一种最美的相约。我们都知道,在相遇相知的年华里,有一种相守的温暖,有一种相念的感动,有一种相知的幸福,有一种相惜的美好,属于你,也属于我。此岸、彼岸,总有一种声音凝着真情穿越千山万水,抚慰你,也抚慰我;海角、天涯,总有一种微笑沐着春风穿越岁月流年,温暖你,也温暖我。

  一盏茶,浓了略显苦涩,淡了便是无味。浓淡相宜的一杯,总能让人回味无穷。伴一心仪之人,把盏临风,仰或是西楼邀月,不用音乐悦耳,亦无须富贵繁华,相对无言,把手中的一盏香茗,慢慢品透,品出茶与水的机遇,彼此荣辱共存的真谛。
  茶的一生,坎坎坷坷,历经风雨的侵袭,接受采摘时的分离之痛,经过高温的烘烤,日光下的晾晒,方得在一杯沸腾的水中,释放自己的馨香。袅袅香味给唐诗宋词添了韵味,也给春花秋月增了馨香。
  春秋冬夏,花开花落,跋涉在红尘中,免不了滚打爬摸,跌跌撞撞,一路聚散离合难免,荣辱成败亦是家常。唯有用一颗素雅之心,看淡尘世浮华,笑纳风雨坎坷,不管是鲜衣怒马还是枯灯残荷,都该从容面对,不惊不乍,沉稳如水。

  指尖染香,握一世芳华。开掌合掌,开卷闭卷,朵朵心花随风轻扬。任风云来去,但愿我们不是匆匆路过,既已相遇,我们就别相忘于江湖。我们,不要让等待输给流年,不要让用心种下的花朵在岁月里枯萎,好吗?真的希望,我们心装明镜,游目骋怀,心,靠近一点,再近一点,即使离别,依然期待下一个转角还能遇见你。
  沧海晴天,碧水照影,此情真意,此念真心。今后,我们一起观浪漫诗意的烟花弱柳,一起赏悠悠含笑的朵朵桃花,一起撷莲花之芬芳,采流云之轻盈,约春光之明媚,一路歌,一路行。于娴静如诗的岁月里,我们折柳作笛,轻歌曼舞地走向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季节,让丰盈的爱一直绽放在光阴路上。
  高山流水,琴箫和鸣,一笺心语寄于风月,有一种温暖是陪你走过,有一种缘分是永不分离。煮一壶茶,邀你话古今,让我们,以文字之眸阅尽古往今来,用季风之弦弹拨红尘悠扬,拿真情之伞撑起生命晴天。从此,恋恋风尘,你歇我唱,你唱我和,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一程山水一程人生,每一程人生的路途,命运都给我们安排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机遇。生命的路上不会永远天高云淡,亦不会永远遍植春天。不管怎样的遇见和磨难,相信都是命运为了我们的成长做的最好的安排。
  茶素来与禅有约,禅堂寺庙,清静之地,容不下酒肉,却唯独对茶情有独钟。香客旅人,上香拜佛,皆可在寺庙禅堂讨得一碗清茶。焚香袅袅,木鱼声声,虔诚的善心,在佛前纤尘不染,饮一杯清淡素茶,修心养性,与世无争。
  烟火人家,凡夫俗子,日子清淡如茶,苦中回甘。平静的日子,在一壶茶里安稳着,早出晚归之时,泡一壶茶,享享儿女绕膝的天伦,孝敬高堂含辛茹苦的抚养。不用山珍海味,富丽堂皇,幸福已把眉眼间写满。

  把盏对茶,不论莫逆之交,还是萍水相逢,有茶,有水,一方茶几,几个板凳,世事风云,家长里短,过往恩怨,都在唇齿间袅袅生香。
  清末的蒲松龄,在繁华的路口,用一盏茶,招待往来宾客,地北天南,前朝旧事,都在一杯茶里迤逦而来。或许那些妖魔鬼怪,狐狸仙子,皆是寻了那一缕清淡茶香,与夜色宁静之时,乘月华清风,遁入蒲老先生的杯中,才有的聊斋志异那流芳天下的佳话故事。
  闲时,饮一杯清茶,无关风月,不争名利。在氤氲的茶香里,品一品前尘往事,让恩怨得失随茶水翻滚之后,归于平淡,细品一杯香茗,最终明白,繁华似梦最终回归平静,且让人生随一杯茶水,浓浓淡淡中散发自己的馨香。



 

孔子说过的这10句话你全理解错了

$
0
0

孔子说过的这10句话你全理解错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以德报怨
       
这句话出自出自 《论语·宪问》,常常被人用以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论语》里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现在看来,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愚不可及
      
此句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原句是: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言必信,行必果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很多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错误,但大家却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硁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但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 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 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所以立的不是事业、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学而优则仕
       
此句的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其实这句话是互文见义。其实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

 


 

人生都是远行客

$
0
0


  世界上只有简单的人,才活得最幸福!他呈现出的美,也是一种简单、自由、洒脱、快乐、自然的状态。我们静静地欣赏着这样的一种美,真想自己也能够这样活着。
  世间的花草都有一颗素心,它们向这个世界索要的很少,它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素简地度过了一生。春天来了就会抽叶,就会开花,夏天来了就坦然地接受风雨日晒,秋天自然地结满了种子,冬天的白雪飘零,是它们安详地细细品味岁月的时候。

  眼前,那些经年霜雪涤荡过的草木,一片片,一丛丛,在盛夏丰沛的雨水里,依旧盎然如初。风雨无数次横掠过的青山阔水,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天边,正翘首以待人间又一次的春暖花开。
  一切都如同千年以前。我和曾经的你一样,正在走过一个叫"人间"的地方。
  坐于夏的深处,心绪一次又一次地翻越,陈年往事的栅栏。努力地游弋在,起起伏伏的记忆波澜里。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既然都是些旧事,就应该尘封在古老的角落,不被人打扰。"
  是的,让它们随缘而起,随缘而灭吧!我知道,永恒的不是誓言,而是山水草木无声的表白。一枚水中的月亮是供养不了一朵花的芳香。没有去责怪,真相是一场虚幻,尽管如此,依然还在心田里种植一朵菩提花开,坚持去爱,这便是人生。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脚步就是急促的,匆匆的幼年、少年、青年,现在已经是中年的我们,忽然间华发生出了几根,不由得感叹岁月忽晚,人生忽短。
  午夜的一切从容地睡去,只有灵感的天使向我飞来,它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传递给我,通过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出沉思的碎片。它将和我的生命刻骨地相融,和我一起享受着月光的清澈与诗意……
  在内心小筑一处安宁的圣地,在这里擦净一片天空,把情感的青草耕耘在那里,把一颗初心放置在那里,把灵魂怅然幽香的衣衫褪去在那里。
  人生真正的长大,是在自省自悟,从开始受伤,懂得疗伤,从思想里开始构建自己人生开始。生命是一片柔软的水,要它呈现出怎样的丝绢、洁净的状态,要看心灵怎样去塑造它,沉淀它。

  还好,桃源依旧。桃源?无论如何,每个人心里不能或缺的一方净土。我曾不止一次在心里清晰的勾勒出它的轮廓,有青山,禾苗,有狭长的田埂,缓缓流淌的沟渠,有菜地,有茶园,有随处可见的野菊……
  这让我想起,茅舍,竹篱外。泫露,沾青衫。采菊,种豆归真态。依山,枕水揽初心。泫露,沾青衫。我自不惜,我自不顾,我自意愿,与草叶同存,与草叶共吮,看一滴晨露凝结又散去。
  从自然中来,再回到自然中去,也做一抹自然。
  采菊,种豆。俯身,弯腰,和大地如此近距离的贴近,手心握住锄杖,锄杖偎着手心。和眼下的一捧泥土,交颜,交心。像大地母亲那样,直率地对着天空袒露宽厚,富饶和贫瘠。没有红砖砌成的高墙,没有深不可达的大院。因为大地从不需要任何栅栏。

  用一生的时间去煮一杯茶,用最恰好的温度提升人生的香气,不仅要采集最好的茶,还要寻找来最好的水,并保持这杯茶以持久的温度,伴着自己漫步人生,聆听心灵的声音,补充一种温暖的缺失。
  生命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所经过的一场时光的旅程,却不小心收获了意想不到的风景。当卸去浓彩重墨的妆容,生命的脉络便清晰可见。
  一个心态平和的人,心中少了恨与嗔怨,少了烦恼万千,少了会带来痛苦的贪念,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修炼自己的能力,多了一份淡定淡然,多了一份对于自己情感的驾驭,多了一份随心、随性、随缘。
  能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享受生命里赐予的一切,是多么安逸幸福。当生命不苛求物质、名誉、财富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生命里最纯粹的东西。那些自然生长的花草,庄稼,自然的结满了的饱满的果实,带给我们一份生命的敬畏。

  看矮檐上升起的一缕炊烟,用一碗粗茶淡饭喂养着身心。青烟淡火的日子,可以褪去眩目的繁华,锦食。可以不怵风生水起的作响。可以远离潮流,风尚的字眼。然后,素面,素心地与万物相融。我在思量,在这山水草木间,在这青石子铺就的小径上,能否遇见自己那个前世的前世的……清净本性呢?
  与日同作,和月而眠。淡泊不意味着无为,修心便不需要隐世。在浊世里,摘一朵娴静的小花别在胸前,在心中修建一筑东篱。挡风,挡雨,宛如一片闲云俯偎一座山峦,又似一只野鹤卧水而栖,不打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
  闲暇时,于一棵老松树下,寻一块青石案几,铺一张人间纸笺,握一只淡笔,泼墨成画,拨弦成诗。用一颗平常之心,品一盏人生之茶。
  在一枚纷纷扰扰的绿叶里寻找清晰的脉络。曾经的欢喜不再欢喜,曾经的悲伤不再悲伤。一条河不湍不急地流向远方。

  不做作、不拘谨地活着,自然的享受着头顶上的一缕阳光,踏着地上的一片落雪,看岁月枯荣更替,我们也随着岁月舒缓的脚步成长,成熟,老去,这就是生命轮回的过程。
  我们不能左右谁,改变谁,只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能够把这个主人做好,已经不容易。一个人看清了生活的真谛,却不被搅乱到内心的纯真,依然报以世界以善良才是慈悲。
  生命里有些东西是递加的,有些却是递减的。我们给生命附加了应该附加的,它会美好,我们给生命附加了不该附加的,它会负累沉重!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忧伤,有的人宣泄忧伤用的是无声的泪,有的人用的是悲伤的歌声,有的人用的是涕零的文字。每每经历一次情路的坎坷,人生都会忽然成熟了几分。

  其实,生命是一个四季的轮回。一朵雪花的寒凉散尽,整个春天便会扑面而来。每一个行走的生命都是一朵花儿在阳光风雨中含苞,绽放,凋谢,结籽,以及终归泥土。
  每一段都是必经的旅程,无需贪念欢喜,更无需叹惋伤痛。
  人生是一场走过,途经的所有,明丽也好,阴雨也罢,都是最美的风光。
  只不过有的美在表面,而有的却美在骨子里,有的美在眼下,而有的却美在时光之流的余波里。
  多么有幸啊!此生能坐于红尘万丈,又能蜗居心间一寸,与山水草木把玩着一道一道眼前的流光。
  偶得空灵,将岁月抛远,将人间放下。将心灵放牧于云水天涯。

  泰戈尔说:我寻求那得不到的东西,我得到我所没有寻求的东西。
  终有一天,我们把一生里的所爱所恨、所得所失、所怨所怪、所珍所藏统统随着身体变作尘埃,随着一个惊艳的回眸,一切都会远去,或许永恒的只有自己的灵魂。
  人生都是远行客,不寻惆怅,只留诗。人生的驿站是休憩地,也是里程碑,那些急急跨越的路途,成为人生的过去与遥远,灵魂的脚步始终丈量着一个美丽的、不可知的远方……

                                       ——西子、落雪纷纷


 

心怀愧疚有多可怕?

$
0
0

心怀愧疚有多可怕?

 
罪疚的本质是幻相,目的在使小我保持强壮有力的状态,并隐藏人们对爱、亲密和未来的恐惧。


所有问题都是基于罪疚而逐步壮大。每一个问题,包括关系问题在内,都是企图因为自己的罪疚而惩罚自己。罪疚可以说是世间最具毁灭性的概念。少了罪疚的幻相,就不会有各种自我惩罚,也因此就不会有问题,因为小我仰赖罪疚。小我想要我们保持分裂,何况没有任何一味药像罪疚这么好用,能够筑墙在我们与他人之间造成隔阂。


罪疚是自我攻击、自我毁灭、不配得、无价值感、失败和牺牲的起因。牺牲是企图补偿罪疚,不过这么做从来不足以抵偿罪疚。罪疚却在不断毁坏你的关系并造成你的问题。


你是否了解,当你有罪疚时,会不由得将罪疚传递给你所爱的人,尤其如果你有子女的话。你的自我攻击会使你无法对子女付出他们配得的所有爱。罪疚妨碍接触,少了接触,关系不是变得老套、无聊、陈旧,不然就是变得极度戏剧化。这是麻烦的滋生地,而你现在正因此而付出代价。


小时候,我心中有许许多多的罪疚,我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罪疚感项目得到一面金牌。当我终于将自己从罪疚的洞中掘出,清除掉罪疚所引发的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我才真正发现了罪疚不真实的一面。对我而言,这是全新生活的开始,尤其在关系上更是如此。我终于能够让爱进来,终于能够让自己感到被爱。这时,我才能够颇有权威地谈论罪疚的毁灭性幻相。我曾经帮助过对其他人类凶残地犯下罪行的个案穿越可怕的罪疚感,这种人的罪疚驱动他们不是自毁,就是为了埋藏罪疚,而以愚昧和欺骗的手法对他人做出同样糟糕,甚至更糟糕的行为。


罪疚是行不通的。罪疚阻挡爱,并隐藏恐惧,积累罪疚,意在保护恐惧,使恐惧更难得以发现及疗愈。假使你在生活中赋予罪疚任何力量,罪疚就会变成残酷的主人。心有罪疚必会惩罚自己。罪疚自成恶性循环,让你掉进向下的毁灭漩涡,让你毁灭你所珍爱的一切。惩罚自己时,你会暂时感到自由和安慰,然后一层更黑暗的罪疚(有时候被愤怒隐藏了)因为那份“更糟糕”的感觉而涌现。那是永无止境的循环。

 

 

如何摆脱罪疚感?

扪心自问并列一张表,写出目前令你感到罪疚的是什么?

为了你自己,为了你所爱的人,你能够宽恕自己犯了这个错误吗?你能够修正错误,但罪疚滋生更多的罪疚、自我惩罚和分裂。难道你想要教人罪疚?除非你先摆脱掉自己的罪疚,否则你永远免除不了提问、自我评断,或对他人的评断。


你可以问问自己:

要是你知道这份罪疚是来自于你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这时间可能是什么时候?

要是你知道跟谁有关,可能是你和谁?

要是你知道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八成是怎样的一件事?


要是你得到的答案是罪疚感源自你出生前,就问问自己,它源于娘胎里,还是在那之前?如果那份罪疚源自于母亲怀胎之前,问问这份罪疚是祖先传下来的吗?还是来自哪一个“其他辈子”?(如果你不相信累世,不妨把这当作一种隐喻。)


如果是源自于娘胎里或受胎以后的罪疚,请了解,你从中得到的任何负面情绪都是当时情境的一部分,是那个事件中的每一个人所共有的。事实上,是这些人传递给你的。有个方法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自由,那就是领悟到你带来了一份灵魂层面的礼物,要让当时情境中的每一个人都从那份罪疚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要是你知道那份礼物是什么,可能是什么?


你愿意的话,现在打开并领受那份礼物,让那份礼物整个充满你,然后在能量上与事件中的每一个人分享这份礼物。如果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你就自由了;少数案例显示,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解决,那表示还有另外一份礼物有待接受并分享。


假使罪疚是祖先传递下来的,那你一定也带来了一份灵魂层面的礼物,要帮助你的家人和祖先们解脱。只要敞开并领受那份礼物,然后透过母系和父系的双方家族将礼物传回去,直到传递下来的只剩下平安为止。


假使出现的罪疚是一则灵魂故事,那就问问自己下列这组问题:


1.要是你知道的话,在你的故事中,当时你住在哪一个国家,这国家可能是哪里?

2.在你的故事中,你是男人或女人?你可能的性别是什么?

3.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你才会带着这样的罪疚一路来到此刻,这事可能是什么?

4.你的灵魂当时企图藉由那份经历学习到什么样的功课?

5.最后,问自己,你带了什么样的灵魂层面的礼物来到故事中,好帮助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


把自己看成回到当时故事中的小小孩,拥抱那份礼物,接着与那一世那个时间点以后的每一个人事物分享礼物。然后带着那则疗愈故事的感觉,一路向上,直至来到当下,回到你的表意识心灵为止。


罪疚妨碍连结,藉此破坏关系。罪疚导致攻击、自我攻击、怨怼、评断、不配得、退缩、牺牲和其他角色、心魔。所有这些面向不断积累自我仇恨,并衍生出负面经验和其他痛苦的情绪。


假使我们放下自己的罪疚,就能够让爱和纯真取代罪疚。

 

                                                        


 

十大佛教偈语你能参透有多少?

$
0
0

十大佛教偈语你能参透有多少?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理解:世界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生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缘不是别的,是事物出现。存在所依靠的条件,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没有原因而生的。而当这种原因或者说条件失去时,一切又为空了。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理解:当道悟到一定程度,用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一落言诠便为桎梏。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理解:色就是事物存在变化的形容,是我们能感觉到的实体。然而色最后会消失,万物皆是如此。所以是空。然而世界上的一种东西灭掉了,仍然会有其他事物生起,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并非无,空与色就是生生灭灭,有生有灭的关系。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理解:禅语:由爱生恨,由爱生嗔,世间一切善恶美丑,都是因为我们的念头一动。就成为善恶美丑了。要是我们念头不动,这善恶美丑在哪呢?这是禅!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理解:佛说:大千世界如恒河之沙,一花一人又是一个世界,如来即如去,不要老是想着寺庙上的泥陀陀是佛,要是你认为是,你错了,佛是悟出世间真理的觉者,不是那些泥陀陀,它影响不了我们的因果。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理解: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理解:物极必反。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理解:所谓苦海,就是我们的迷惑。不迷就是回头了。迷是什么?迷就是,看一眼美女,就生出万般欲望和烦恼。没有看到,其实她也是一堆血肉,肉嘛,大家都有是不?一堆分子,分子嘛,世界上什么东西不是分子?大惊小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光是把手中的刀放下,心中的也放下,光放下手中的,刀还是会再拿起的。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理解: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经典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理解:地狱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你的心和由心生出的欲望和痛苦。欲望越强烈,痛苦就越强烈。当内心宁静如一尘不染。地狱者,非地狱,是名地狱。

 

 


 

水墨三清山…【极品美图】

一剪春情,繁花不惊

$
0
0


  错过了夏花的绚丽,会迎来秋叶静羌。不管时光怎么变换,春花依旧灿烂,岁月依然美丽安好。
  ——题记
  二月的春风,轻剪下一缕融融的春情,于繁花深处,植一枚安静的从容,深信,诗意的绿意葱茏,终抵得过一片姹紫嫣红,继而成为这个春天最让人留恋的风景。
  早春二月,冰雪初融,万物灵动。心,已触摸到春的气息,而那一场蛰伏已久的冬事,却依旧在无色的字里卧雪听风,眸里的暗流涌动,是一程山河的清亮,落在眉宇里的明朗。
  春风,依然不改旧时的模样,轻盈地,温软地拂面而来,是的,是我喜欢的味道,是让人恋着的妖娆,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掀开你眉弯里的秘密。

  春花依旧灿烂,我想每个人在时光之中依旧美丽着,带着与生俱来的美丽行走,那是岁月的使然,那是时光的沉淀。春花灿烂,是每个人最为期待的美丽,所以在所有的美丽之中,我们绽放着关于时光的点滴。
  在春天里行走,总是能闻到那漫山遍野的花香,总是能看到自己满脸的明媚和感知到自己骨子里沸腾的青春,总是能感悟着时光的种种美丽。我想就这样一路走来,就这样的美丽之中走来,我依然感知着每刻的春花灿烂,时时的明媚。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执念,或许是为了一个信仰,或许是固守一场轮回,因了无言的期许和承诺,默默守候着一个未了的梦,如秋日荒芜中唯一苏醒着的一片绿叶,虽然,不知它是否可以在脚下开出半亩花田,却深信,它足可以绽放一个春天。
  呼吸着早春的气息,蓦然发现,春天的路上,心,从未停止过。所以,那些落雨飞花的日子,那个雪舞梅枝的季节,都在字里墨舞成诗,在心中纷扬成画。
  一直喜欢,慢着的节奏,就算,钟表上的指针分秒不停地滴答着,而我,依然喜欢着,安静地把心绪停留在上一分钟,用此时的热度,去重温上一刻的温度,仿若,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时光在稳稳中安度。

  我想只要心中想着花开,那么时时就会花开。无论在哪个季节,心里有着美丽的花朵绽放,那么春花永远绽放在每个季节里,永远灿烂着。美丽的花海,总是带给生命无数的震撼,我想置身于花海,我一定是幸福愉悦的,一定是满身心欣喜的。
  在每一个寒冷的冬天,站在冬风里瑟瑟发抖的时候,我想着春花的美丽,内心就依旧灿烂着。不管寒风多么的凛冽,我依旧咧着嘴角在微笑,在使劲地微笑。走过那些寒风大作的路口,我依旧步态轻盈,依旧阳光灿烂,因为有着春光的灿烂在内心陪伴着。

  如雪小禅所说,慢的东西才打动人心,它是人心潦草的世间,绿雪诗意的生活;是小城里的柔软时光,红了石榴,绿了芭蕉;是快雪时晴,空谷幽林中的青与白;是海棠花里寻往昔,处处醉人的光阴。
  心深处的沉默,如一树繁花,纵有起起落落,依然可以抵过冬的凛冽,而那场枯木逢春的喜悦,让心生出一种恒定的自知,所以,在这场轮回中,随着时间的永恒,心愈加笃定。
  文字的秉性,写意着心灵的纯净,它可以理性地彰显尘世里的世味人情,亦可以感性地抒发心心相依的一份真诚。于文字,从未放弃过最真的写意,一如在这喧嚣的浮世里,一直坚持做最真的自己。

  不管走过多少春秋,不管走过多少时光,我总是能回味着春花的灿烂,总是能想到生命中那些大放异彩的时光,总是能憧憬着明天的美丽,总是能一路快乐地远行,越过千山万水,走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我总是那样的精力充沛,因为我心中永远有着美丽的春花绽放,有着最为青春蓬勃的朝气。
  走在春天里的时候,我想我是美丽的。走在四季里的时候,我想我更是美丽的。带着对美的感知的使命,我一路奔跑着,总是能跑赢很多时光,总是能成为最终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带着对时光的欣喜,对着对自己的欢喜,每次总是以最美丽的状态行走于生活之中,行走于人生的每段历程之中。

  如果说浅喜深爱,是在指尖上生出的一抹情愫,那么繁花不惊,便是开在心上的一朵从容。
  曾经以为,若是无法全身而退,那么尘封便是最美,因为,那些深深浅浅的片段,已被时光凝聚成独有的诗篇,成为心上无法寄出的信笺,就像秋日里的落叶,从来不言离别,只默默地在寒冬里萧索。
  然而,当鸿雁归来,我却惊喜地看到,春日的枝头上,那第一枚新绿,在安静地倾诉着绿叶对根的情意。原来,在这一叶菩提里心生的暖意,早已让灵魂生出羽翼,旧时光,已然奔赴在春天的路上。

  看过那么多的冰天雪地,我的内心依旧是温暖的,依旧是愉悦的。因为,我心中永远绽放着美丽的春花,我的心中永远有着春花的灿烂。那些美丽的时光,总是能拉长我什么的长度,总是能镌刻我生命的深度,一路的行走总是让我满心的欢喜。
  记忆之中,记忆之外的春花,总是开满山坡,总是开满我的内心。这些年来,我一直缅怀着曾经那些春花的美丽,我也憧憬着那些没有绽放的春花的经典。我总是站在时光交错的那个点,总是去感悟着时光,总是怀念着时光中的某些点滴,也总是追逐着岁月里的某些未曾到达的地方。

  偶有,几分闲逸在时光里逗留,才突然发觉,一剪闲窗,被搁置的太久,太久,不知,这一程风清月白的心路,是否还会唤起记忆的温度?
  早春,乍暖还寒,我似乎又看到,冬日寂寥的枝头上,那一缕暗香,独自承担起寒风带来的力量,旧时光,被这一缕清冽浸染,多了一份艳丽的质感,如此饱满,愈加诱人,愈是寂寞,愈让人诱惑,冷至彻骨,却艳到刻骨,那在骨子里沁染过的风情,丝丝都能触摸到爱的浓重。
  浅浅的春色,是孕育的气息,我在其间喜悦着漫步,听草木在春风里悄然复苏,看双燕在柳下尽情嬉戏。此时,我的思绪是流水的形状,流到哪里,哪里便是春天,每到一处,都浸满了花儿的芬芳。

  春花遍地开放的时节,我想是人生最为美丽的时刻,那些久远的阴凉就会从生命里退场,然后阳光铺满大地,溢满内心。走过的那些青春,走过那些时光,我依旧会灿烂着,会美丽着,会以自己最为喜欢的状态行走着,快乐着。
  春花依旧灿烂着,时光依旧美丽着,所有的青春依然驿动着,那是属于生命的一次次美丽,属于生命的一场场芬芳。

  欣喜的是,在这枯木逢春的时节,迎来一场早春的雪落。于是,我透过季节的长廊,在长满青苔的记忆里浅坐,寂寞当歌,把这一场冬事未央,描摹成时光里菡萏葳蕤的意象,将寒风里的冷韵冰弦,写意成笔下永不褪色的嫣然。
  一生的光阴太遥远,以至于让人笃信,沧海可以变桑田。然而,你我都知道,无论这大好的春色多么沁心入骨,它终将伴随一地落红浅逝而去,而我,只想将这每一丝柔软的春光,凝聚成一朵圣洁的优昙,让这极致的春韵,在春雨里绽放成心上的温禅!

  居于喧嚣浮世,在品味了五味杂陈的况味后,依然可以静观其往复,守着一方安静独处,无论世事如何纷纭交错,总可以依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烟火,将人生品到清灵透彻,无需按图索骥,只于一方宁静里,便可以寻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花太艳,易萎,月太圆,则亏。有人说,春日是一支烟花,是期待这姹紫嫣红独为心爱之人绽放,看着它肆无忌惮地燃烧,释放可以将心灼烧的妖娆?还是等烟花散尽,虽有薄凉染心,却可以收获一份隐忍?

  我,不得而知。显然,我属于后者。心知道,春已然来临,听草木复苏,看万象更新,满目繁华逐香尘。听,二月的春风,轻剪下一缕融融的春情,于繁花深处,植一枚安静的从容,深信,诗意的绿意葱茏,终抵得过一片姹紫嫣红,继而成为这个春天最让人留恋的风景。
  早春的天空,是让人驻足的,归来的候鸟,不经意惊散了流云,那么近,近到触手可及,却又瞬间离去……

  这世间,有太多的迷离,你无法去参透它的玄机,因为,它本就是大自然赋予的一道谜题,如尘世里的人,多少人是擦肩而过,我们不得知,却只知道,有那么一人,要用来铭记于心。
  此刻,恰逢这场早春的雪落,让身心,沐浴一场爱的圣洁。春期已染眉心,让春风作信,将冬的恋曲寄予光阴,向彼岸,传送一曲亘古不变的美韵!

                                      ——子墨云飞、陌影疏涵


 

一人一张经典碟——谭咏麟·《暴风女神Lorelei》

$
0
0


专辑名称:暴风女神Lorelei
专辑艺人:谭咏麟
唱片公司:宝丽金
发行时间:1985年12月12日
专辑语种:粤语专辑

    谭詠麟这个名字,歌迷实在是太熟悉了。他从70年代出产至今,在香港歌坛叱咤风云独领几骚已逾20载,有“歌神”之封号。其间尽管历经不少风风雨雨,但鲜花掌声以及数百个大小奖项始弹头将他映衬得超然夺目,纵观香港歌坛恐怕一时再也无人望其项背,说他是一个歌坛神话确不为过。 1982年谭詠麟加盟宝丽金唱片公司,开始进入事业最辉煌的历史。谭詠麟曾经说过“对于一个艺人来讲,获奖当然是很刺激也很鼓励人的事,我也不例外,每次获奖可能还会持续几年,而这些奖对新人来说比我更重要,我不能挡着他们,我认为应该让新人出来给歌坛新的冲击。”从他这番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初谭詠麟的理智以及过人眼光。如果没有当初阿伦的退出以及在此之后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的相继离场,我们或许无法看到后来的新人们给香港歌坛带来的生气。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
0
0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么快乐?”

       释迦牟尼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佛祖简简单单的回答,告诉了人们人生自在的真谛在于活在当下。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你现在所在的地方、现在与你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人和物。“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全副的精神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有活在过去的,有活在未来的,但能真正活在当下的,少。我们习惯说“等到……的时候,我就会很快乐。”到了年老就变成说“过去……的时候,我很快乐”,然而无论未来你怎么样,或是过去你曾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当下的你并不多么快乐。真正的快乐不关心你的过去,也不关心你的未来,它一直都在现在。

 



 

       怎样忘记过去和未来呢?莲花生大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中说:“过去之迹不追,抛弃过去的观念。未来不迎,断绝意识的关联。眼前念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活在过去就会失去现在。

       人不能没有过去,但不能总是沉迷于过去。过去是一种无法更改的东西,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管过去有多么幸福,有多么好的心爱的东西和心爱的人,而现在不在身边,你都不用过多地去追忆。如果我们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经常沉溺在以往过失的悔恨中,那我们就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快乐。


       活在未来可能会失去现在。

       还有许多渴望成功的人士不是活在过去,而是活在未来,他们与家人在一起休闲时,也表情凝重,有人甚至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些人不一定是在想某一件事,但他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的。

       对于这类人,一行禅师指出:“我们常常谈论社会服务,为人群服务,为人类服务,为遥远的他人服务,帮助世界带来和平——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我们首先恰恰应当为我们身边的那些人而活。如果你不能为你妻子、丈夫、孩子或父母服务,你又怎么能够服务社会呢?”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来改变未来,但是它们发生的方式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要把握未来,就要清空头脑对未来的妄念,全神贯注地做好当下该做的。做好当下该做的,就必定能改善现在,这是对过去最好的回报,也是对未来最大的贡献。

 



 

       活在当下就是专心地享受现在。

       有一个佛经故事,说的是:一个人被老虎追赶,他拼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悬崖,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条,身体悬挂在空中。

       他抬头向上看,是虎视眈眈的猛兽;往下看,是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他往中间看,发现身边有一朵花,里面有一滴花蜜正要滴下来。这个人忘记了老虎、毒蛇以及将要断掉的藤条,专心地去品尝这一滴甜美的花蜜。这种心态就是活在当下的幸福。

       可能有人会说眼看着就要死的人了,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品尝蜂蜜?关键在于他还没有死。活在当下的人,即使死亡即将到来也无所谓,因为那是下一刻,而他一直活在此时此刻。当我们存在时,我们就还没死,而当我们死亡之后,我们就不存在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好好享受当下生活给你的一切,把心思全放在当下的努力和享受上,可以让你增添愉悦感。林清玄对此深有体会:每一次把茶拿起来喝的时候,先生起一个念头,好好地喝这杯茶吧!因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喝到两杯一模一样的茶,这样,你会觉得那杯茶真好喝,因为你整个身心融入了那一刻,融入了那个当下。


       好好享受当下可以让你融洽关系。

       当你和别人相处时全身心投入,去聆听他们,那么你就会是一个更好的父亲、丈夫、朋友、女儿或是朋友。你们可以更好地对话,令关系得到维系。

 

 

       活在当下可以减轻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

       只要抓住每一天每一刻,就可以把精力拉回到现在,不为将来的事情担忧焦虑。

       当然,活在当下不等于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一种生命的洒脱和豁达。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

 


 

请不要再对孩子倾述养他有多辛苦

$
0
0

请不要再对孩子倾述养他有多辛苦

 
          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在后台不停地咨询我们:孩子该如何教育?如何让孩子品行好?等等。在传统的教育里,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粒粒皆辛苦”,说“不要乱花钱”,说“我们养家好辛苦”……其实这些并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富足,品行更好,也无法让他们生活得愉快。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生活质量并非由物质决定,而是由心灵决定。一位朋友富有而且修养气质很好,兄弟姐妹也都如此。她的童年时代,物质上大家都很贫乏,但他的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时不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小玩意,从来不对孩子传递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这样的沉重感教育,孩子们一直感觉内心富足流动,所以后来到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各个富有而且有精神追求。


         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见过几个这样家庭出来的人,出生于中国最贫乏的年代,父母一贫如洗,但即使半年只能吃一顿肉,也愿意叫上孩子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分享,孩子们精神气质如贵族一般。后来等政治环境一好转,他们总是能最先找到出路。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必须三代财富才够培养出贵族,而是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所以说,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未来能否丰盛。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

         例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容易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浪费。例如曾经总被父母说不要浪费护肤品,自己赚钱后忍不住买大量护肤品,却舍不得用,最后都过期浪费。

         如果父母经常传递的是:物质攀比可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那么孩子未来很可能收入一般,赚钱上“不思进取”,却又同时物欲难填,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盲目囤积。

         一位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是否孩子的欲望都要满足?

         有人问,是不是孩子的欲望都要百分百满足?

         孩子的欲求满足还是不满足,取决于你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很多满足,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不配得,未来依然可以通过工作赚取丰富物质生活。

         有一个孩子要一样东西,妈妈讲各种不给买的理由拒绝孩子,孩子直接问:”妈妈你为什么见不得我开心?”孩子经常能简单通透的看到本质。父母若对自己内心的匮乏感没有觉察,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自己小时候没得到过的快乐顺畅,所以也要跟孩子较劲,让孩子处处拧巴。

         教育家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就在他们或是粗暴,或是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他们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的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会在最后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堆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说这么做是为孩子好。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可能在你眼里那个根本没必要,但在孩子心里就是他想要的。无论买或者不买,请尊重孩子的欲望,你可以不满足,但是不能自以为是去评判。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而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一些身价千万的父母,去趟香港给孩子带一堆上千块的童装,因为这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喜欢的贴纸或摇摇车,却经常跟孩子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一些,容易变得欲壑难填,跑车名表攀比着买,也很难弥补童年的匮乏感。然后所有人都会感叹一句:就是父母太溺爱了,造成孩子如此奢侈浪费。

         溺爱几乎是中国人的万金油标签,孩子出啥问题都往溺爱上贴,典型的中国式浆糊逻辑。那些口口声声富养就会把孩子养成李天一的网友,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穷养的孩子就要变成马加爵?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众人皆知,人类一个需求层次满足后自然向更高层进阶,这再自然不过的常识,到了自己孩子身上,有些人竟生出“越满足越沉溺越疯狂要求”的妄想,而且以此妄想为理论依据,时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就是不让孩子顺畅开心。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心穷之人一旦拥有权力便容易穷奢极欲,刘志军成克杰等著名贪官都回忆说,出身穷苦是“思想走偏”的原因之一。

         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

         诚意面对孩子需求,不跟孩子较劲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的心是那么纯净易满足。

         小育在咨询中遇到一个全职妈妈的儿子4岁,内向胆小,见人从不打招呼,也不愿意跟人分享零食或者玩具。因为长期限制吃巧克力,儿子对巧克力呈现出成瘾般的痴迷。后来这位妈妈自省,决定彻底放开限制,去香港买了一旅行箱巧克力。孩子开始不敢相信,问妈妈这些都是给我的吗?妈妈确认说这都是给你的,你想怎么吃怎么吃。结果孩子一路主动跟出租车司机聊天,电梯里见人就招呼,主动分享,单纯快乐得像小麻雀。

         一箱巧克力,就给孩子带来天堂般的快乐,充沛的能量流动。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是被父母充分的看见和回应。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得挺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你愿意给我10块,剩下8块都在说:我爱你。

         童年长期的匮乏感,逐渐凝固成内心黑洞,真正欲壑难填的都是成年人的黑洞。成年后的黑洞依然可以通过自我觉察疗愈。若把最恶劣的想象投射给孩子,通过打压孩子欲求转嫁自己的匮乏痛苦,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则至少毁三代。

         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来不会在婚恋中只敢要安全无害的人;物质需要被父母及时肯定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一个各方面被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绽放不可思议绚烂的一生。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大多出身富贵之家或者有贵族供养。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给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奢靡。

 

写在后面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给他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

请不要再唠叨孩子珍惜花钱,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

请不要再倾述养家多辛苦,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

为了孩子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

 

 


 

一人一张经典碟——张国荣·《夏日浪漫 Summer Romance》

$
0
0


专辑名称:Summer Romance
专辑艺人:张国荣
唱片公司:新艺宝
发行时间:1987年08月21日
专辑语种:粤语专辑

    《Summer Romance》是Leslie转会到新艺宝后的首张大碟,监制也由老拍档黎小田换上擅长编曲和制作快歌的杨振龙、唐奕聪以及Leslie本人。故此歌曲上也澄现新景象、新路向。
    首先,歌曲上不再是专少女的日式快歌,换上是编曲较丰富的强劲快歌,如"无心睡眠"、"拒绝再玩"及"够了"。此外也发现一些较成熟的情歌如"共同渡过"和"你在何地"。而Leslie在90年代擅长唱的性感慢歌,也可在'情难自控"中找到初型。更值得一提的是Summer Romance把充满东洋味的Leslie转变成一个较成熟及有深度的一个歌手,更慢慢从偶像派走上实力派之路。
    经典不用多说,"无心睡眠"和"拒绝再玩"已印证了此碟的成功。"无心睡眠"的招牌台风还印在不少乐迷的脑海中。相比同期的谭咏麟和梅艳芳对唱片公司的专一(从出道至今也是同一唱片公司,Anita也要到18年后的今天才离开华星),Leslie可说是转会转得最快最密的一个。可喜的是,每一次转会也会带来一个全新的张国荣,全新的音乐班底及带来一首金曲。华星年代是个少女杀手,东洋味浓的偶像。新艺宝年代则步入成熟及实力阶段,转会Hit歌有"无心睡眠"。滚石年代则较有艺术气派,也较曲高和寡,转会猛歌是"追"。环球年代走成熟男人路线,转会Hit歌是"左右手"。无怪乎在早前的"拉铺音乐会"要根据唱片公司分成4个部分了。这也是Leslie能够给人永远年青及Update的原因吧。

 


张国荣演唱会全集


 

倾听一朵莲的心事

$
0
0


  一扇心窗,半掩,一本诗集,开了又合,合了又开,只为等你,临窗而至,只为等你,翩然入诗。
  翘首远方,目光凝萃,那里的灯花不知为谁点亮梦的色彩,我在时光之内煮着茶,邀你同饮,又在红尘之外,雕着花,诗意年华。
  浮动的心事宛如水湄里盛开的白莲,恬淡,娉婷,而你,恰如这一池幽静,默默的陪伴,胜似万语千言……
                      
  今生,甘愿在你的笑容里沦陷,带着婀娜的醉意,遁入你的城宇,落入你的诗笺,我的心就在缱绻里笃定。
  一意执着,临摹万千风景,一尘烟雨,历经情路条条。你说,我是你前世墨里的青花,我说,你是我今生痴等的风景。
  为你绣一朵莲,入定所有的念,开满诗意静好,采撷一枚幽香,只为与你禅韵旖旎,情长紧握,缱绻斟满,只为与你饮醉风月,醉也不归。
  时光,彼岸,轻歌,流年,水湄,慢舞。
  深情里,一诺倾长,故园里,初见如旧,摊开岁月的画册,你我就是传说中的并蒂莲开。
                   
  人生如戏,无论开场还是落幕,我想,都应优雅。
  光阴是绣出来的,你一针,我一针,他一针,不同路径却有着别样的韵脚。
  深情是一眼望出来的,秋水,长天一色流淌着幸福的,泪滴,我愿淹没在你诗意里,你的情怀里。
  天涯在哪,谁见过?海角在哪,无尽头!心若相通,天涯就在心之巅,意要相融,海角就在眉宇间。
  缘是什么,是花,开了落了,来了去了,如季节轮回,都是必然。明年,一推窗,又是蔓延的春光,在向你妖娆的召唤。
              
  每日弄字,窃喜诗文,心染着墨香,尘埃里绿韵染指,烟火中清欢于眉。
  拽着诗情的韵脚,走在烟雨红尘,心若阳光,鸟语花香,心若清浅,风轻云淡。
  寻一处檀香,让灵魂的色调,染上禅意,心泊在梦的诗畔,宁静安然里,依一朵花的芬芳,将生活的底蕴馥郁,将心里的风情旖旎。
  云水深处,勾勒一幅诗意,繁花似锦,浅绣一笔嫣然,岁月的蔓藤,缠绕着时光的羽翼,深情着,惬意着,烟火着。
  人生悲喜冷暖,如若疲惫,就坐在一首诗里,卸下一身红尘,轻捻菩提,以文字涤心、养心,修心,我意自在清欢。
                      
  翻阅一纸诗文,红尘温婉,如歌如诉,时光深处,静静听香,听你的诗韵幽香,听你的禅意旖旎,听你的深情呓语。
  有一种念在灵魂深处,香埋,有一种暖在时光扉页,明媚,水墨素心里藏有多少爱恋,一叶菩提里静默几许安然。
  素心入墨,晕开的是点点涟漪,一叶莲台,承载的是半盏心欢,越山越水,我听见你红尘的独白,落入相思的河,风烟辗转,我看见你在心的篱落,埋下缱绻的诗行,开出一朵思念的花,香蕴着四季,旖旎着烟火。
  红尘,几度。暮鼓,晨钟,轻捻念的菩提,岁月深处静坐,让所有的起落,风住尘香,妥帖美好,用最纯净的池水滋养心念,倾听温婉凝结的香拂过慈悲,你,就从一朵莲香里向我走来……

                                          ——香雪若兰


 

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是最大的本事

$
0
0

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是最大的本事

 


       “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诗经》的话,真正的意思就是指人处世之难而言。人处在社会里,许多事情要随宜权变,不但是动乱的时代要如此,有时候对朋友,乃至在家里对配偶、儿女也是一样,深不得,浅不得。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是最大的本事。

       我们就是不引用上古的《诗经》,引用唐代朱庆余的名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这个意思。唐人的诗,很多喜欢用男女相悦,尤其以女孩子的感情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慨。诸如功名富贵的得意,坎坷落拓的失意,往往都用女孩子的情感来形容。这首诗就是表示功名考取了,非常高兴得意,马上就要去见长官了,见长官之前,自己精心的“化妆”,希望自己能够使长官在“第一印象”中,产生良好的观感。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环境还摸不清楚,只有在师友同事之间,悄悄地打听,是不是合长官的意?我们一辈子做事,每到一个新的环境,究竟要浓妆或淡抹,可还真难恰到好处。“画眉深浅入时无?”能不能合于时代?若不合时宜,就没有用。

       古人还有两句名诗说“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表面上看起来是题画的,其实这是牢骚的诗,他说若早知人是势利的,这样喜欢攀着富贵,(中国牡丹花是代表富贵的花。)对于清高的格调看不惯,那我就率性俗气一点,多用一些胭脂画富贵花好了。我们不懂诗的,只把它当文学作品看,所以有人说,写诗的是无病呻吟。实际上,许多是政治哲学、人生哲学,整个摆在诗里,我们作一辈子人,就是不知道如何能“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就是人生哲学所以中国哲学难研究,因为必须同时通文学。又知秦韬玉咏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什么今日谈这些诗与哲学关系?我们中国从前一些读书人,到了晚年退休在家,写字、作诗、填词,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好像时间不够用。而现在的人,退休下来,或者是老伴不在身边了,儿女长大飞了,感到非常空虚落寞。有一位某大学教授,在六十岁后,就有这样的感觉,他又不信仰任何宗教,我劝他作诗。他说不会,我说可以速成,保证一个星期以后就会作,不过是易学难精。后来果然他对作诗有了兴趣。如今已七十多岁,居然出了一本诗集,现在可够他打发余年的了。所以中国这个作诗的修养很有用。而且不会见人就发牢骚,有牢骚也发在诗上面,在白纸上写下了黑字,自己看看,就把牢骚发完了,心中还能有所得。

       就像这首咏贫女的诗,表面上是描述穷人家的女儿,但实际是影射一个人学问很好,但不得志,所谓“怀才不遇”的人,就像有的公务员,学问很好,但是特考、高考都考不取,这里碰壁,那里行不通,就只有做个小公务员。而这首诗,描写一个住茅屋的贫家女,对那些高贵华丽衣服的香味,闻都没有闻过,本来想托媒人找个婆家,但自己很伤心,不愿意这样折节自荐。比喻一个有学问才具的人,不愿意托朋友为自己吹牛找工作。而在这个时代中,一般人都很现实,很低俗,绝不欣赏青松明月一样的格调。虽然时代如此,可是觉得这些人太可怜了,自己还是保持固有的俭朴纯真,并不跟着世俗走。这也就代表了作者自己。大家很现实,要人家介绍、吹嘘,或者上电视,登登报出了名就有办法,社会风气不太对,何必那样呢?这些路都不走,还是保持自己的朴素。这就可见他的修养,他也很自负,如贫家女一样,敢于夸称自己的女工,比任何人都精巧,这岂不自负自己的学问本事,比任何人都要高?可是不合时宜,苦恨自己在这样的时代里,永远不能得志,没有机会对国家社会有直接的贡献。

       这也是牢骚。中国的诗文,微言大义,往往就在一个字,“不把双眉斗画长”的一个“斗”字,就是点睛的。所谓斗就是和人家竞争,你打扮得这样漂亮,我就打扮得比你更漂亮,就这样出锋头,找机会。说到画眉,古人描写这一类事的诗很多,也是一些文人吃饱了饭,真的看了女人化妆等等而作的,但那些是所谓“香艳体”。像贫女这一类的诗,则不属于香艳体,而有寄托的涵意。

 

       《论语别裁》

       “安排摆布只为他”,修道的人用各种方法修持,盘腿打坐,念佛,各种的安排;想修道就是做安排。不修道的人呢?则任由烦恼痛苦随时指挥摆布。念头、思想安排摆布只为他。  

       “身外无心不著磨”,如果我们晓得这个身体是假的,暂时借来用的一个工具,向爸妈借来用几十年。真到了无心之处,什么叫无心呢?一切妄念来不理,它本来是水上的波纹,又何必理它呢?不理就不受这个虚妄心理之磨障,这都是假的,这个威仪自然寂静。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心性的本来,不了解思想、感情都像水上的波纹一样是假的,就会被水上的波纹骗去了,而忘记了自己水的本性。  

       “若向画眉深浅看”,一般人都被深浅骗住了,画眉深浅,迷人髻堆螺,这是唐人的诗,画眉深浅入时无。一个新娘子第二天对镜梳妆,问新郎官,我这个眉毛画的好不好呀?颜色是浅一点呢?短一点呢?翘一点还是低一点?合不合时代?现在的画眉有些是翘的,有的还涂上咖啡色、红色的,灯下一看,喝!罗刹国来的那个样子,真是红眉毛绿眼睛的那么搞。唐朝的人喜欢印黄,额头里弄一块黄颜色,现在一看都是黄胆症,唐人以这个为时髦。等于印度女人喜欢眉间额上挖一个洞,从小就挖,然后嵌一颗珠子,世界上各种怪样子都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些诗看起来像黄色,其实蛮老实,是说个读书人一辈子找不到工作,因为不合时宜,最后是听人家劝告,学着跟时代走。所以说你看看!我现在合时不合时?就是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句的本意。  

       “迷人岂止髻堆螺”,古人梳长头发,盘到头顶上一个髻子,堆起来像颗螺丝一样,很好看,也有像捏馒头一样,堆在一堆高高的,很多人看了这个头发,傻了,着迷了。其实啊,什么叫作美,不是男女之间的色相就叫做美啊,这些境界就把你骗住了,物理世界的一切欲望就骗住了你,世界上没有哪一样东西不迷你的,都在骗你,都在受骗。为什么?因为认不得自己自性如来,只看见那个水上波纹,被波纹骗走了。认清楚了波纹,就知道感情、思想都是不去也不来,此心本来清净的,你也就少上当,你就金刚般若波罗密了。

 


 

一人一张经典碟——陈百强·《我的所有》

$
0
0



专辑名称:我的所有
专辑艺人:陈百强
唱片公司:百代唱片
发行时间:1989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粤语专辑

    danny的音乐成就并不低于谭张,只是为人处事不和群罢了。作为偶像派歌手,他比谭张更早出名;作为创作派歌手,他的风格独树一帜;他那飘逸伤感的声线,更是无人可替代的……只是很可惜,因为无新闻可炒作,他的逝去,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纪念了……这张我的所有,也是他音乐生涯中里程牌式的一个纪念,谨以这段文字来纪念英年早逝的他……


 


 

【养生】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秘密:接地气,寿命长!

$
0
0

【养生】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秘密:接地气,寿命长!

 
 


       “接地气”,是老年人最爱说的。其实真是这样。从前笔者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从退休后,在家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结果,全身动脉都硬化了,尤其腿脚症状严重,俗话说“老人先老腿”,一点不假。有时候多走点路,脚都疼的不行。后来,因为健康问题,每天早晚都外出走上半小时至一小时,真的感觉好了许多,肯定与“接地气”有很大关系。尤其在眼睛干涩的时候,到外面走走运动一下,同时看看满眼绿色,身心立时舒服很多!现代人连办公带住房,绝大多数都在半空中,能够“接地气”实在不可多得,再加上饮食不善,休息不规律,欲望高、压力大,好多疾病就很快找上门来,那么,许多年轻人患上老年病也就不奇怪了!再者,天地人本是一个整体,我们却偏要把它们分开,你说那还能和谐吗?能不生病吗?所以,尽量多“接地气”,应当成为我们日常保健的最佳妙方,何况“接地气”还是免费的呢?!


  出门接接地气吧,爱光脚的人寿命长

  阳台养了几盆花,虽阳光充沛,精心伺候,但就是生长不快。行家说,阳台养花,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接地气”,而在大地上生长的植物可以“接地气”,因此即使环境恶劣也容易生长。老人也总说人(尤其是小孩)要“接地气”才能长得结实,而年轻人总觉得那是老人家迷信,“接地气”的说法到底是迷信还是真有道理呢?


  接地气”是动物天性

  自明朝以来,就流行这句口头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人以为这是穷人不怕富人的一句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爱光脚的人寿命长(佛菩萨都是光脚的,所以佛菩萨无量寿)。

  小孩子不爱穿鞋,脱了鞋袜在沙滩上玩,特别高兴;少女脱了鞋袜,把脚泡在河水里,特别高兴;人们到了海滩,脱了鞋袜走一走,特别高兴。反过来,你给宠物穿上鞋,它死活不愿意。

  难道这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吗?不是。这是动物的天性,这就是接地气。因为动物要释放多余的生物电。生物电多余了,不仅易被雷击,而且动物会感觉很难受。


  “接地气”符合古今养生哲理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认为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只有保持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密秘守,生命活动才会旺盛,身体才能健康无病。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大地是阴气的矿藏,因此经常赤足踏土地,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从而起到养阴的作用。


  有周期性的疾病是生物电的充电放电所致

  “接地气”的说法不仅符合我国古代养生哲理,更为当代科学所证实。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的身体是一个导体,所以,它常有机会吸收静电。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地方,人体所积存的静电,可高达几百到几千伏特。当人体静电积存过多,又没有地方可“放电”时,静电就会在人体内作怪,影响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干扰人的情绪,造成人体失眠、烦恼。

  尤其是现代的世界,电磁波已经无处不在,其强度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外界的电磁波也干扰了人体生物电,当然就会使人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疾病。许多人食欲下降、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激动、头晕目眩、头部肿瘤、胸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降低、白内障、大脑功能异常、生殖能力降低、孕妇流产、死胎或畸胎等症状,都与生物电异常有关。现代的电磁波太厉害了,几乎无孔不入,每个人都躲不开,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有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个周期性,刘纯在《短命条辩》里说:“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也就是说,这个周期性是生物电的充电与放电的过程。


  水泥磁砖让你接地气,木地板、地毯会伤身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木制地板,这是我有钱的象征;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地毯,这是多么豪华;

  有人说,我的屋里铺着高级的橡塑地板革,这是多么干净。

  我说你们处于危险中,因为你们与地球绝缘。屋里一定要铺水泥或者瓷砖。


  每天光脚一小时预防很多病。

  总之,不要认为古人很笨。他们思考的问题比我们现代人细致,许多经验教训,他们已经写下来。然而许多现代人不明白的问题,却不去请教古人;费了几十年的努力,才明白古人已经明白的道理。应当指出,药物不是万能的,因为科学家至今也没有研究出防止雷击的药物。倒是光着脚丫子走一走,就能够防止雷击,还能预防许多疾病,这就是古人提倡七分养的道理。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