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维瓦尔第:四季(Vivaldi: Le quattro stagioni)
专辑艺人:菲力克斯·阿约 (Felix Ayo)
唱片公司:PHILIPS
发行时间:1959年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据一份统计称,全世界所有唱片公司录制的所有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各种版本累计,发行最多,销量最大的,是维瓦尔第的《四季》。
你是否知道,四季的标题并非后人附会,而是出自维瓦尔第本人之手?他甚至还为每首曲子写了一首解释性的14行诗,并将每一句诗印在相应的乐段谱上。譬如第一手,E大调《春》,首乐章开头的诗句是“春光重返大地”,而乐曲昂扬的旋律,配着兴高采烈的顿音节奏,也真是一派欣欣向荣!又譬如第二首《夏》,开头的几句维瓦尔第解释为“夏日炎炎,人畜萎靡不振。”你不妨对照听听是不是这情形?
四首协奏曲里,最迷人的乐章,恐怕要算《冬》的“广板”了。按照作者诗句的解释,乐队中的小提琴,拨弦意味着在房子外面把许多人淋成落鸡汤的淅沥的雨点,而独奏小提琴的亲切、流畅的旋律,则表达了屋里那些依傍火炉而坐的人们感到幸运而心满意足。
阿约主奏小提琴的音乐家合奏团这个PHILIPS版,纯是一派想象中田园风光,清新悠扬,神闲气定,期间有绚丽色彩的热闹场面,也都已一一溶于水光天色之际,化作一片柔美。此碟是1959年灌录的,所以极具可听性,再加上有小提琴家阿约演奏,就这两个优点已经值回票价了,这张“金氏世界纪录最畅销的古典唱片”有着无穷的精力,与众不同的分句呼吸,带给听者无与伦比的震撼,阿约可以说是给“四季”一个新的时代。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小提琴协奏套曲《四季》无疑是维瓦尔第协奏曲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套。1725年,维瓦尔第发表了这套作品,并将其题献给了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它也是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由十二部协奏曲组成)中的前四部。维瓦尔第将自己对于器乐色彩的天生爱好融入到这部作品中
——
小提琴模仿法国号赋予召唤的声音与弦乐的震音效果混合在一起,而颤音、速奏、琶音及其他装饰音则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乐曲所要表现的盎然景象。宗教崇高而悲壮的感情,与凡人内心遏制不住的热情;高深的思想和平常的生活;抽象的意境和具体入微的描写,在这里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小提琴的独奏在协奏曲中虽然不是主导,却也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开始和末尾的乐章里显示出高深的技巧。因此,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通常被看作19世纪协奏曲形式的真正先驱。
在这四部作品的总谱扉页上都相应地配上了一首用以说明音乐的特性的十四行诗,我们现在一般认为这些文字是出自维瓦尔第本人的手笔。此外,作者还把这些诗句分散地写在各乐段或乐句上,使音乐和文字相呼应。其实,就算没有这些文字的辅佐,维瓦尔第那细致入微的刻画也已经使他所要描绘的内容赫然易见了,而这些文字只是更加强调了作品的标题性。
可以说,维瓦尔第的《四季》套曲是一幅幅富有表现力的风景画,它们穿越了几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流传至今,很好的证明了他的生命力和价值。维瓦尔第把当时流行的复调大协奏曲的古老式样,改造成一种为一件独奏乐器而写的协奏曲。这一改革是个创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无疑使维瓦尔第成为协奏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
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四季》之《春》E大调
全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形式安排。
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华丽而洒脱,显然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春天来了,无限欢欣。”开曲即展开轻松愉悦的旋律,使人顿时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和生机。描写的是春光重返大地,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突然,电光乍闪,春雷惊蛰,万物苏醒。这一乐章是整部《四季》中最为著名的乐段。
维瓦尔第在这支回旋曲中安排了四个插段,并以春天的主题串联。乐章的第一个插段 ——
“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这时,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尖锐的颤音生动地模仿出群鸟的啼鸣。第二个插段
——“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这一诗意的意境是以独奏小提琴和整个小提琴声部奏出的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的。第三个插段
——“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由于局限于乐曲的乐队编制(没有任何管乐器或打击乐器),这段音乐不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或是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中描写的暴风雨场面那样气势磅礴,却也有很强的威势。它是以乐队低沉的三十二分音符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的一连串三连音所形成的对比构筑起来的。接着,第四插段
——“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宛转歌唱”。最后,乐章以春天的主题作为结束。
第二乐章:广板。很短,描写的是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狗躺在一旁。”是春雷过后,雨过天晴,小鸟又唱起了动人的歌曲,牧羊人和他忠实的小狗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悠闲小憩的恬静景致。乐章开始是小提琴声部以很弱的音量奏出的附点节奏音型,以及中提琴那有点唐突的、仿佛是牧羊狗的吠叫声的切分音型。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以优美而恬静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来。这个乐章很短(总共历时不到两分半钟),但它在全曲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
第三乐章:快板。描写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乡间的欢乐景象:“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首当时颇为流行的西西里舞曲,它一开始就出现在独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声部,低音弦乐器奏出的和弦节奏和管风琴浑厚的音响则着意渲染了舞曲的欢快情绪。乐章中还穿插着另一些同样具有欢快情绪的舞曲,这些舞曲由独奏小提琴暗示风笛音响的欢快乐句加以贯穿。最后,全曲以基本主题的舞曲旋律作为结束。
《春》对一般听众来说,并不特别难以欣赏。只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听,就很容易陶醉在纯净的音乐中,去品味那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了。实际上它能够吸引广大听众,当然是由于它旋律的优美,但也包括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维瓦尔第所特有的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热烈的风格,以及突如其来的主题与动机所带来的强烈的戏剧性。
《四季》之《夏》g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你可以听到闷热的酷夏午后,牧人慵懒、牛羊萎靡,只有杜鹃、斑鸠依然窃窃私语,不甘寂寞。忽而一阵凉风掠过,带来乌云满天,一场夏雨即将来临,随着豆大的雨点开始打落,惊恐的牧童仓惶躲避,不住哭泣。
第二乐章:柔板转急板。隆隆闷雷惊醒了牧童的白日好梦,他试图再睡,无奈蚊虫嗡嗡飞舞,扰得他烦躁不已。
第三乐章:急板。风暴终于来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摧枯拉朽,似要将夏日的烦闷一扫而光,酣畅淋漓。
《四季》之《秋》F大调
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
第一乐章:快板。即呈现出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在庆贺丰收的欢腾气氛中,农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男子汉们更是痛饮美酒,一醉方休。
第二乐章:柔板。是一个醉汉沉睡的幽默特写。
第三乐章:快板。是描写森林狩猎:号角四起,枪声阵阵,不时有犬吠传来;猎物带伤逃窜,奄奄而死。
《四季》之《冬》f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描绘冬天的难以抵御的严寒:“北风凛凛,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颤。”
第二乐章:广板。则屋外下着冻雨,屋内人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热酒,感受温暖安宁的浪漫气氛。此情此景与户外冰天雪地对比鲜明,更显醉人。
第三乐章:快板。则着重刻画一个滑冰的场景:“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
返回屋内后,再聆听户外“风神们的开战”。
这首作品的结束语,维瓦尔第这样标示:“这是冬天,但这样的冬天带来欢乐。”
此外,维瓦尔第唯恐别人无法理解音乐的内容,还为每首协奏曲配了一段十四行诗,并成功地运用各种小提琴技术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意境,就使它们更加通俗易懂:
1、La Primavera《春》
Allegro 快板
Giunt’ è la Primavera e festosetti, 春临大地,
La Salutan gl’ Augei con lieto canto, 众鸟欢唱,
E i fonti allo Spirar de’ Zeffiretti 和风吹拂,
Con dolce mormorio Scorrono intanto. 溪流低语。
Vengon’ cOprendo l’ aer di nero amanto 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E Lampi, e tuoni ad annuntiarla eletti 雷鸣和闪电宣示暴风雨的前奏;
Indi tacendo questi, gl’ Augelletti; 风雨过境,鸟花语再度
Tornan’ di nuovo al lor canoro incanto. 奏起和谐乐章。
Largo 广板
E quindi sul fiorito ameno prato 芳草鲜美的草原上,
Al caro mormorio di fronde e piante 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
Dorme ‘l Caprar col fido can’ à lato.
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Allegro 快板
Di pastoral Zampogna al suon festante 当春临大地,
Danzan Ninfe e Pastor nel tetto amato 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的旋律
Di primavera all' apparir brillante. 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2、L’Estate《夏》
Allegro non molto - Allegro 不太快的快板 - 快板
Sotto dura Staggion dal Sole accesa 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
Langue l’ huom, langue ‘l gregge, ed arde il Pino;
炽热无情的太阳底下,
Scioglie il Cucco la Voce, e tosto intesa 松树仿佛就要起火;
Canta la Tortorella e ‘l gardelino. 杜鹃高歌着,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Zeffiro dolce Spira, mà contesa 微风轻拂,
Muove Borea improviso al Suo vicino; 但很快地大风卷起;
E piange il Pastorel, perche sospesa 若有风雨欲来之势,
Teme fiera borasca, e ‘l suo destino; 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
Adagio e piano - Presto e forte 柔板及弱拍 -
急板及强音
Toglie alle membra lasse il Suo riposo 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Il timore de’ Lampi, e tuoni fieri
他开始忙着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E de mosche, e mossoni il Stuol furioso!
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Presto 急板
Ah che pur trOppo i Suo timor Son veri 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
Tuona e fulmina il Ciel e grandioso 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及冰雹
Tronca il capo alle Spiche e a’ grani alteri.
阻挠了他回家的路。
3、L’Autunno《秋》
Allegro 快板
Celebra il Vilanel con balli e Canti 农人唱歌跳舞,
Del felice raccolto il bel piacere 庆祝庄稼的丰收。
E del liquor de Bacco accesi tanti 酒神的琼浆玉液使
Finiscono col Sonno il lor godere 众人在欢愉的气氛中沉沉睡去。
Adagio molto 甚慢板
Fà ch’ ogn’ uno tralasci e balli e canti 在歌声及舞蹈停止之时,
L’ aria che temperata dà piacere, 大地重回宁静,
E la Staggion ch’ invita tanti e tanti 万物随庄稼的人们
D’ un dolcissimo Sonno al bel godere. 在秋高气爽中一同进入梦乡。
Allegro 快板
I cacciator alla nov’ alba à caccia 破晓时分号角响起,
Con corni, SchiOppi, e canni escono fuore 猎人带着猎狗整装待发。
Fugge la belua, e Seguono la traccia; 鸟兽纷逃,而猎人开始追寻猎物的行踪。
Già Sbigottita, e lassa al gran rumore 一阵枪声剧响夹杂猎狗的狂吠之后,
De’ SchiOppi e canni, ferita minaccia 动物四蹿奔逃,但终奄奄一息,
Languida di fuggir, mà Oppressa muore. 不敌死神的召唤。
4、L’Inverno《冬》
Allegro non molto 不太快的快板
Aggiacciato tremar trà nevi algenti 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
Al Severo Spirar d’ orrido Vento, 在沁冷的冰雪里不住发抖。
Correr battendo i piedi ogni momento; 靠着来回踱步来保持体温,
E pel Soverchio gel batter i denti; 但牙齿仍不住地打颤。
Largo 广板
Passar al foco i di quieti e contenti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
Mentre la pioggia fuor bagna ben cento 安静而美好的时光。
Allegro 快板
Caminar SOpra il giaccio, e à passo lento 小心翼翼地踩着步伐前进,
Per timor di cader gersene intenti; 深怕一个不留神栽了个筋斗;
Gir forte Sdruzziolar, cader à terra 有时在冰上匆匆滑过,
Di nuove ir SOpra ‘l giaccio e correr forte 跌坐在雪上,来回地跑步玩耍。
Sin ch’ il giaccio si rompe, e si disserra;
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经叩
Sentir uscir dalle ferrate porte 冷漠的冰雪大门。
Sirocco Borea, e tutti i Venti in guerra 这是冬天,
Quest’ é ‘l verno, mà tal, che gioia apporte. 一个愉快的冬天。
维瓦尔第:《和谐的灵感》作品3
《和谐的灵感》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一套小提琴协奏曲。这套协奏曲集,OP.
3,共12首,作于1711年,呈献给托斯卡纳大公菲迪南三世,巴赫曾把其中的第三、第八至第十二,5首改编为大键琴和管风琴协奏曲。
维瓦尔第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维瓦尔第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他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突出独立的乐器而作,后者则是专为管弦乐团或合奏团谱写的)。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维瓦尔蒂的音乐天赋,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鲜活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华丽的音色以及令人感到意外的音乐主题和对比变化,可以说这些协奏曲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音乐的特色。另外他还将巴洛克协奏曲三个乐章的组成定型为“快-慢-快”的变化方式,成为了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当然也有例外,维瓦尔蒂自己的创作中就有两乐章或四乐章的协奏曲)。在其众多作品里,有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最为人们所熟悉
——《和谐的灵感,Op. 3》、《异乎寻常,Op. 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Op. 8》(《四季》)。
作曲家略传: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昵称Il Prete
Rosso(红发神父)。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为《四季》。
音乐世家
维瓦尔第,1675-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
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力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他是个天才
维瓦尔第自幼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异乎寻常的音乐家
维瓦尔第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音乐家。在他生前,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不妙的。据说他虚荣心强,喜欢夸耀自己,甚至谎报作品数目(这也许是至今对他某些方面的作品的数字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例如:他声称作有歌剧九十四部,而一般认为是四十余部,有人甚至认为仅二十八部)。他还夸口说自己写一部协奏曲比抄写这部作品更快,因而不免遭到诽谤,有人把他的众多的协奏曲作品看作只是一部协奏曲的“多次创作”。尽管如此,维瓦尔第在协奏曲史上的地位仍是无可争议的。他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把自己对形式的精通运用于协奏曲的发展,并把大协奏曲定型为三乐章形式(快-慢-快);他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对小提琴技巧、配器法以及独奏协奏曲形式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关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真正价值的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它们得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关注,巴赫曾把维瓦尔第的十六部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古钢琴曲,四部改编成管风琴曲,还有一部被加以扩展,成为一部为四架古钢琴和一个弦乐四重奏乐队而写的庞大的协奏曲。
维瓦尔第的一生正处于欧洲巴罗克艺术鼎盛时期。一向不如声乐那样受到重视的器乐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尤为迅猛。维伐尔第受到环境的影响,写出了众多的音乐作品,包括大量的歌剧、大合唱、交响曲,还有许多宗教音乐作品,以及几百首独奏、重奏作品,仅协奏曲一项就有四百四十六部之多。然而,在这些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很少是公众所熟悉的。近年来,维瓦尔第留下的宝贵的音乐遗产已日益受到音乐界的注意,维瓦尔第音乐中那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热烈的风格以及突如其来的主题,也逐渐为音乐会听众所熟悉
生平事迹
维瓦尔第的父亲乔瓦尼·巴蒂斯塔·维瓦尔第(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1655-1736)十岁的时候离开布雷西亚到威尼斯,并在那里成为一名理发师。他和当地姑娘卡米拉·卡里吉奥于1676年结婚,育有9个孩子。安东尼奥为长,其出生当天据说还出现了地震。1685年乔瓦尼成为圣马可大教堂的小提琴手;他是一个成功的小提琴手,并且因为其西西里亚联会会员的身份,在威尼斯的音乐界迅速赢得名声,还被认为是一名出色的炫技小提琴家。安东尼奥自小就不输其父,年纪轻轻就能代替父亲上演。他的音乐理论可能来自于乔瓦尼·列坚齐(Giovanni
Legrenzi)。但这又显得不太可能,因为列坚齐在1690年去世,当时维瓦尔第才12岁。
维瓦尔第在15岁的时候即行剃发并且接受了首次世俗圣职仪式,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立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
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
维瓦尔第在那里读了一年半的追思弥撒之后就永远放弃了神职工作,但他依然持有神父的地位。在后来的一封信中他写到自己是因为健康状况而辞去教堂职务的(他写道“Strettezza
di
petto”,意为胸闷,可能为心绞痛,也可能是哮喘)。但最近研究表明,他可能是出于个人原因,或心理方面的不适。一方面他的作曲工作让他没有时间去分心,另一方面教堂职务带来的收入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根据他在威尼斯的皮耶塔医院(Ospedale
della
Pietà)的收入单据来看,维瓦尔第在此之后不但是小提琴,还是抒情维奥尔琴跟大提琴教师。还有逸闻说道他还演奏羽管键琴。他从父亲那边遗传得来的头发颜色使得他被称为“红发神父”。很多威尼斯人不晓得维瓦尔第,却知道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叁重奏奏鸣曲。171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奥托尼在维拉》(Ottone
in
Villa)。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歌剧,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而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维瓦尔蒂始终在威尼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Ospedale della
Pietà”中任职而他的职务集乐团指挥、作曲、音乐教师以及总乐长于一身。作曲家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样既能够为自己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循环往复,维瓦尔蒂则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费尽心力不断创作。他要为一年中每个即将到来的节日、纪念日写作新的歌剧、神剧、协奏曲。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则是教授被音乐院收留的那些孤儿音乐知识、教她们演奏乐器。由于这些慈善机构只接收私生或者遭遗弃的女孩儿,所以音乐院乐团都由女子组成。维瓦尔蒂当时创作的许多作品也正是由这样一支“全女子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女孩子们优雅而漂亮,演奏场面极其动人,被一些观赏过演出的人形容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除了担任这份令作曲家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职务外,据说维瓦尔第还在威尼斯本地一家歌剧院做过经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职,但最终还是没能离开Ospedale
della
Pietà。维瓦尔第在这个职务上一直服务到1716年(其中有一段时间间断1709年2月到1711年9月)。接着他就被任命为“Maestro
dei concerti”(音乐会大师)。
在威尼斯发表两部奏鸣曲集(12首三重奏鸣曲 Op. 1和12首小提琴奏鸣曲 Op.
2,在1705和1709年付梓)之后,维瓦尔第发表了协奏曲集“L’Estro armonico”(和谐的灵感)Op.
3(1711年印制),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欧洲范围内的名声。直到1729年他共写有12部曲集,打Op.
3后都在阿姆斯特丹印制。其中有12首协奏曲Op. 8(1725)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和声与创意的实验),当中前四首即是著名的“Le quattro
stagioni”(《四季》)。
早在Ospedale della Pietà任职时维瓦尔第就已经开始了歌剧创作,其第一部歌剧Ottone in
villa于1713年在维琴察首演,之后到173926年间他写有歌剧达50部。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在此之后,维瓦尔第除了Ospedale
della
Pietà的职位外,日益频繁地担任维琴察圣安格洛剧院的主持。后来在威尼斯维瓦尔第有了争执,他决定1718年迁到曼图亚,供职于地主飞利浦·冯·黑森·达姆斯塔德(1671-1739,路德维希六世之子,伊丽莎白·阿玛莉(Elisabeth
Amalie)之侄,也就是斐迪南三世之妻埃列诺拉(Vgl. Titelblätter zu den Opuswerken X und
XII: “... S. A. S. Il. Sig’r Principe Filippo Langravio d’Hassia
Darmstadt”)的母亲。他在那里主要是当音乐会主持和创作歌剧。1721年他多次在罗马逗留,两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赢得了大量的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委托。
1725年Alessandro
Scarlatti去世。那不勒斯乐派在这位前辈的细心“经营”发展下开始走向国际化,虽然后期某些作品在质量上趋向没落,但是这并未影响人们对其火热般的兴趣。这样的必然是北方威尼斯乐派的没落。作为在意大利其他各国,尤其是在德国等日耳曼地区广泛受欢迎的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维瓦尔第的音乐地位也正在受到不可逆转的挑战。1726年他以圣安格洛剧院音乐总监的身份返回威尼斯。这一次,身为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的他在那里赢得了全欧洲人的敬仰,甚至是很多音乐家朝圣的对象。在此期间他认识了16岁的女歌手Anna
Giró,后者陪伴他进行游历。
时间到了1728年,当维瓦尔第出版作品9
——“里拉琴”后,不难看出他在作品风格上开始做出的初步“反击”,这是一部具有威尼斯乐派特色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成功作品,它比起“贵族化”的,较凝重的那不勒斯乐派似乎更加贴近自由民的思想。
到了1730年维瓦尔第又出版最后两集协奏曲作品11、12。但总的来说这两集作品趋向于保守。如果维瓦尔第从此不再出版/写协奏曲作品,这两集作品类似与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的晚期风格
——
成熟而又怪异/保守的作品。1733年以后,在北方意大利的情况开始不妙起来,晚期巴洛克威尼斯乐派开始完全的没落了,整个意大利都开始偏向了那不勒斯乐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维瓦尔第却再度成为家乡威尼斯市圣安吉洛剧院的首席作曲家。1734年,他与佩塔孤儿院的关系因为他长期外出而告结束。尽管如此,他们之间仍然保持联系。但威尼斯已经开始对他流露出厌倦的情绪。但他对欧洲大陆的兴致越来越浓,在他国外旅游中,其中一次到阿姆斯特丹参加勋伯格剧院一百周年纪念日。1738年1月7日,维瓦尔第曾在当地演奏小提琴协奏曲。
1739年以后,维瓦尔第在威尼斯已无法继续他的事业,打算决定离开威尼斯,先去奥地利。在他动身之前,佩塔孤儿院的主管看在情分上向维瓦尔第买下了他大部分的协奏曲作品和宗教乐谱,作为维瓦尔第本人最后离开旅行的路费,对于他来说这次旅行好比一次赌博。
维瓦尔第在63岁的时候迁往维也纳,想寻求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却于1740年10月去世,失去依靠的维瓦尔第穷困潦倒,当时维瓦尔第的健康也不见得比国王强多少,随即一病不起。到达维也纳后一个月即1741年7月28日,他就逝世了。这位名满天下的作曲家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世了。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与他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就这样,维瓦尔第清风一样的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风一般的音乐。
维瓦尔第在晚年,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回到“叛逆”主题,确实不可否认晚期的波折让作曲家再次变的成熟不少。在晚年他似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想要创造心中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从未听到过一个维瓦尔第。他似乎综合了一生的作曲理念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升华,更重要性的是他的叛逆性。大幅度的跳跃对比,极力避免重复,在这里小提琴技术运用丝毫不亚于帕格尼尼,且生动,扣人心弦。其阴郁风格近似于后来前古典时期华丽风格的柏林乐派,C.
P. E. Bach的先声。和早期作品相比有了许多革命性的改革。
他的部分晚期作品是否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几乎绝望的预料?这是一个迷 ……
一个已经六十岁的老人却一反常规写下比年轻时期更为“叛逆”激进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现实。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
—— 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直到1940年,维瓦尔第的作品才被重新发掘。法国音乐研究员马克·宾舍利和其他收藏家在20世纪30和40年代买了大量的手稿。这些手稿被藏在城堡和寺院等地超过200年。宾舍利尝试为维瓦尔第的作品编号,但根据进一步的研究和新发现的作品来看,这套目录并不完备。另有一套目录,是由安东尼奥·凡纳(F)编制的。丹麦音乐科学家彼得·旅昂(*1937)在
1973年发表了一套更新的目录,即Ryom-Verzeichnis(缩写
RV),代替前两套成为目前流通的维瓦尔第作品编号目录。
成就
红发神父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一生的大部分活动也在威尼斯。他是圣马克大教堂一位职业小提琴师的儿子,从小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向莱格伦齐学习音乐。25岁开始从事神职,两年后因故离职。维瓦尔第因长有一头红发,被称为“红发神甫”。
1703-1740年的30多年里,维瓦尔第先后数次在威尼斯仁爱教养院任职,担任过指挥、作曲家、音乐教师、音乐总监。维瓦尔第的主要职责是为仁爱教养院举办的音乐会提供大量新作品,包括清唱剧和协奏曲。由于这类音乐会频频举行,因此,维瓦尔第的创作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据说他写一部歌剧只需5天时间,而写一首协奏曲的速度竟比抄谱员誊写分谱的速度还要快。威尼斯有四家类似的教养院,而以仁爱教养院的演出最受欢迎,也最为精彩。
从1710年,韦瓦尔第开始写歌剧。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共写了49出歌剧,其中传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他的歌剧是当时威尼斯剧院中上演频率最高的,并在佛罗伦萨、费拉拉、罗马、维罗纳、维也纳等城市享有声誉。除了歌剧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康塔塔、清唱剧和经文歌。
主要作品
维瓦尔第为许多乐器都写过协奏曲和奏鸣曲,据资料显示,前者是五百多首,后者是七十多首,从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大管等现代人所熟悉的乐器,到抒情维奥尔琴、竖笛、沙吕莫管、木管号、曼陀林、琉特琴等现在已经很少被用于乐队中的古代乐器,它们都曾在这位作曲家的器乐作品中作为重要角色出现。还有一些为各种不同组合的乐器组与乐队的大协奏曲,或者为弦乐合奏的乐曲,其中有一首出自《和谐的灵感》的《B小调四把小提琴协奏曲》,是经常被演奏的著名曲目。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曲集或曲目,也都是维瓦尔第最具代表性的器乐作品,被录制成唱片的频率相当高。
维瓦尔第以他火热的性格、娴熟的技巧、清新的构思、独特的手法创作了大量乐曲,对器乐体裁,特别是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维瓦尔第作品的风格具有火一样的热情和辉煌的色彩。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遗忘,沉默了200多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对他的音乐重新感到兴趣。他的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是OP.
8,其中头四首是众所周知的《四季》,这四首协奏曲经常被单独演奏。OP.
8中的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以及第十首《狩猎》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1741年,韦瓦尔第在维也纳去世。在以后的100年,他的名声沉寂下来。直到19世纪初叶,他才被人认为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人们看重他对协奏曲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天,他的《四季》以及一些弥撒曲很受欢迎,而且是经常被演奏的曲目。
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抒情维奥尔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
维瓦尔第将独奏协奏曲变成了巴洛克音乐的最佳表现形式,他还将三乐章作品带往成熟。在快速的开始或终末乐章他还独创的引入了重复乐段,乐队不停重复一个音乐桥段,每次转换成不同乐器,乐曲显得自由多角度。而维瓦尔第作品的慢乐章则以悠扬如歌的旋律著称。
其他还有55部的伴奏协奏曲(“无独奏协奏曲”)和近21部室内协奏曲(“无乐队协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多番尝试。后人也有称他为“协奏曲之王”。
其次是宗教音乐以及世俗康塔塔。这部分音乐虽然数量不及器乐作品,但却属维瓦尔第音乐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首《荣耀经》中D大调的那首(RV
589),这首作品开始时由乐队齐奏的大幅度跳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维瓦尔第式音乐的典型例子。在宗教音乐方面,他还创作了为双合唱队的《慈悲经》、《上帝如是说》、《赞美圣婴》、《圣母经》、《圣母颂歌》、《圣母悼歌》以及一些经文歌和少量清唱剧,其中清唱剧包括目前已经出版唱片的《犹滴的胜利》。维瓦尔第的世俗康塔塔全部是独唱形式的,使用器乐合奏或通奏低音作为伴奏,上面曾提到的《没有真正的和平》以及《爱情,你胜利了》,是其中最著名的两首。
再次是歌剧。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维瓦尔第总共写了九十多部歌剧。虽然大约一半已经遗失,但流传了下来的仍有四十多部,其中的一些近年被录制成唱片,包括《真理出于考验》、《奥林匹克竞技》、《忠实的少女》、《愤怒的奥兰多》、《疯狂的奥兰多》、《蒂托·曼利奥》、《阿尔米达》、《法尔纳斯》、《阿特奈德》、《格丽塞尔达》等。个人认为,就从全剧来看,《真理出于考验》和《奥林匹克竞技》最值得一听。不过,维瓦尔第的歌剧全剧对于初接触这位作曲家的人来说,不是很好的入门曲目,我觉得除非对此有特别的喜好,否则找一些优美唱段的精选就足够了。
主要成就
维瓦尔第对于纯器乐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他在创作中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具体说来,就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配器试验。
熟悉音乐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巴洛克时期之前,声乐作品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纯器乐作品在创作份额上则所占甚少,像斯维林克的管风琴音乐、伯德的维吉那琴音乐、乔万尼·加布里埃利的铜管乐“坎佐纳”,应该是那一时代最棒的纯器乐曲了。这三位作曲家虽然出生在16世纪,但他们的一生却横跨到17世纪,所以他们应该不完全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而从另一位处于两个世纪之交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创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声乐统治地位的坚固,这位第一个写出了成熟歌剧的作曲家,一生的创作除了歌剧,就是牧歌,以及宗教合唱作品,几乎没有一部独立的纯器乐作品。
在早于维瓦尔第出生的作曲家中,科雷利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创作量不大,仅有六个编号的作品,却皆为精品。其中前四个编号的作品是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巴洛克三重奏鸣曲,另两个编号的作品是一套大协奏曲和一套小提琴奏鸣曲,也许它们是早于维瓦尔第、由意大利人创作的最成熟的纯器乐作品。以此为基础,维瓦尔第写下了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色彩更绚烂的纯器乐作品,使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他的历史地位也因此得到了确立。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数量最多,他本人在当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在创作中尝试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例如将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中的回声效果“移植”到小提琴演奏中,《“回声”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明显受到了蒙特威尔第的《真福童贞女的晚祷》中一段带有回声的男声独唱的影响;再如拨弦的运用,曾在大家熟悉的“冬”的“广板”乐章以及其他一些协奏曲中出现。虽然我们不能拿后世的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贡献来与之相比,然而对于距今三百年之遥的维瓦尔第来说,这不仅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更是一种超前的意识。
在维瓦尔第的创作中,大提琴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种乐器的独奏地位由此得以确立,不论在当时还是今天看来,维瓦尔第的这一贡献都是无人可比的。在巴洛克时期,大提琴多作为通奏低音中的一件乐器,维瓦尔第为这样一件乐器创作了二十几首协奏曲
—— 这里顺便更正一下,作者李峥在其《从北到南 —— 意大利早期音乐之旅(二)》一文中误作了六首 ——
及将近十首奏鸣曲,其中的大提琴协奏曲,与作曲家其他音乐的特色有着很大差异,或许它是维瓦尔第谱写的最深沉的音乐。在木管乐器方面,维瓦尔第创作的一套长笛协奏曲,在充分发掘长笛这种乐器的潜能方面做出了尝试;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他为双簧管、大管等木管乐器创作的协奏曲,让音乐世界中又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
维瓦尔第留传后世的大协奏曲也有一定的数量,这种在乐器组与乐队之间形成竞奏所构成的音乐,为作曲家的配器试验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不仅有由四把小提琴与一把大提琴所构成的乐器组,还有由抒情维奥尔琴、双簧管、大管、木管号,或者竖笛、双簧管、大管、小提琴所构成的乐器组;在一首为乐器组与弦乐和通奏低音的《降B大调协奏曲》(RV
579)中,维瓦尔第竟然使用了小提琴、双簧管、沙吕莫管、三把维奥尔琴的大型组合。这些乐器组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现在仍然流行的乐器,还有已经成为历史的乐器,例如沙吕莫管,就是现代单簧管的祖先。
如果说维瓦尔第创作的大量纯器乐作品,使器乐取得了与声乐平分秋色的局面,那么他所做出的各种配器试验,则为后来曼海姆管弦乐队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古典时期,海顿对交响曲创作的实验精神,几乎与当年的维瓦尔第如出一辙。
不老的音乐家
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Op.
8,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使维瓦尔第的作品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由于有一支听命于他的乐队,维瓦尔第大胆地进行试验和创新,他的协奏曲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主流乐器的组合。他的天才创作大大丰富了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运用也为日后的炫技技术的发展作了铺垫。巴赫对他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就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清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维瓦尔第1741年7月28日逝世于维也纳,这时候他的声名已去,默默无闻。此后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也一直没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随着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重新认识,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次受到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价为与巴赫、亨德尔同样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由于意大利从文艺复兴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维瓦尔第的作品里并没有太多的神迹,而是经常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就像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快乐。远在德国的巴赫对他也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巴赫就曾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影响力不但在北意大利,在德国也可见。约翰·乔治·匹森德在宫廷中就应用了维瓦尔第的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影响下向更深层次发展。还有,巴赫还改变了维瓦尔第不少作品用于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即使是在巴赫后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里,也有维瓦尔第的影子。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音乐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巴洛克时代复杂费解的复调音乐正逐渐被单纯自然的主调音乐所取代,巴洛克晚期的叁位大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亨德尔顺应了这种变化,依然还是音乐生活的中心人物;而维瓦尔第(也包括巴赫)没能适应这种变化,听众对他的音乐失去了兴趣。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
—— 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除了晚期作品,维瓦尔第一生的作品如同取之不竭,用之不净的音乐宝库,启发了当时无数的作曲家。从巴赫,亨德尔,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其他各个角落。并且开启了法国重优雅,华丽;德国重悲情,伤感的两个性格极端的华丽,洛可可风格的思路。为后期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关键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维瓦尔第是一个成功的“叛逆”者。
他在我们心中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音乐家。
维瓦尔第的音乐
意大利的巴洛克音乐中,可与早期歌剧相媲美的是弦乐,当时歌剧的古序曲和协奏曲都是以弦乐为主的。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如托莱(Giuseppe
Torelli,1650-1708)、科莱里(Arcagello Corelli,1653-1713)、维塔利(T. Antonio
Vitali,1665-1735)、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3)、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等,他们都早于巴赫。这些音乐家不但都是小提琴名手,而且全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而这些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中维瓦尔第是我们最为熟知的。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维瓦尔第的作品主要是协奏曲,而且绝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只有少量的大提琴、各种木管乐器和曼陀林协奏曲。维瓦尔第将独奏协奏曲变成了巴洛克音乐的最佳表现形式,他还将三乐章作品带往成熟。在快速的开始或终曲乐章他独创性的引入了重复乐段,乐队不停重复一个音乐插段,每次转换成不同乐器,乐曲显得自由且角度多变。而维瓦尔第作品的慢乐章则以悠扬如歌的旋律著称。
按后来的标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都略嫌短小,但是都有三个乐章:两个快板乐章和中间的行板或柔板乐章。他给这一形式注入了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新鲜活力。细腻的结构感和对独奏乐器的性能有准确无误的领悟,这自然得力于他演奏小提琴的高超技巧。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抒情维奥尔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
其他还有55部的伴奏协奏曲(“无独奏协奏曲”)和近21部室内协奏曲(“无乐队协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多番尝试。后人也有称他为“协奏曲之王”。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四季》为总题的四个协奏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个描绘性的题目才使曲子流行起来的。实际上,乐曲并没有构成任何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标题音乐,只是暗示出一年里乡村如画风景的变幻。快速奔放的乐章一般是以乐队呈示主要主题开始,接着是二至三个独奏乐器的插段,以后与乐队的部分相交替出现。慢乐章形式简洁,短小精悍,穿插着一个温柔的、咏叹调般的旋律。
这四首协奏曲似乎是围绕着四首十四行诗的内容写的。诗也许出自维瓦尔第自己的手笔,每一首诗都印在小提琴独奏部分的上面。《春》开头的快板象征着自然的苏醒,在鸟儿鸣啭声(小提琴颤音)中结束;广板乐章中引用的诗行描绘牧羊人在田野里的休憩,小提琴代表困倦的牧羊人,中提琴奏出牧羊狗的狺狺声;欢愉的田园舞曲构成终曲。《夏》的第一乐章暗示一个闷热的下午,布谷鸟和鸽子在歌唱,接着一段快速音阶发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警告;第二乐章中柔板与急板交替进行,与描写人在暴风雨中感到孤单和恐惧的诗句相呼应;最后,暴风雨在生机蓬勃的终曲中归于平息。《秋》的第一乐章说明维瓦尔第非常熟悉蒙特威尔第的《波佩阿的加冕》,因为他引用了其中女仆咏叹调活泼的曲调;终曲具有猎歌的特点,最后弦乐奏出颤栗的音乐,告诉大家猎人们已经杀死了猎物。《冬》的音乐描绘了冰天雪地的隆冬,终曲里短促尖厉的合奏表现粗心的村民跌倒在冰上的情景;在描绘性乐段中没有使用音乐以外的效果,听众并不需要了解维瓦尔第的描述意图,因为这些乐曲作为巴罗克风格的代表作,本身的表现便已足够了
维瓦尔第的影响力不但在北意大利,在德国也可见。约翰·乔治·匹森德在宫廷中就应用了维瓦尔第的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影响下向更深层次发展。
阿卡多使用四把“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名琴演奏的《名琴四季》,是1987年在意大利克雷莫纳(Cremona)音乐节演绎的现场实况。
阿卡多版的《四季》音色讲究、悠扬,那是一种高贵典雅、洒脱超俗、淋漓尽致的感觉!除第一小提琴外,另一个角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羽管键琴(布鲁诺·卡尼诺)。在许多时候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处于平等的位置,个别乐句中它甚至单独发挥作用。阿卡多版注重音色,这正迎合了“春”的诗句要求:阿卡多演奏速度偏慢,加之稍强的羽管键琴,使人感觉春意融融,暖风拂面;以G弦模拟鸟儿的叫声靓丽悦耳。在“夏”的第一和第二乐章,以及“秋”的第二乐章中,作为独奏家的阿卡多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他右手的运弓极有力度,明显超过西蒙·斯坦奇(Simon
Standage,英国小提琴家,1941年11月8日出生于海威科姆。平诺克版的第一独奏小提琴),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无出其右。
萨尔瓦多·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1941- )
卡拉扬生前说过:“假如让我举出10位当代最好的小提琴家的话,阿卡多一定是在我左手的某个指头上。”阿卡多生于意大利都灵,6岁学琴,早年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
人物概况
萨尔瓦多·阿卡尔多是现代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六岁开始学小提琴。1954年,年仅13岁的阿卡多便登台举办了其首场独奏音乐会,当时演奏曲目之一是“帕格尼尼随想曲”。15岁时他荣获日内瓦小提琴大赛冠军,17岁那年,他在最权威的小提琴比赛
——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赢得金奖,这更使他名声大噪,自此开始其全球性职业演奏生涯,并驰骋国际乐坛40余年而不衰。
此后,阿卡多在那不勒斯的圣·彼得音乐学院任教。他组织了都灵室内乐团并亲任指挥。后在欧洲、美国、南非及远东与世界驰名的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他的演奏辉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丰富,有异乎寻常的音乐感,能使听众深深着迷。其拿手的演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及巴赫、维瓦尔第与塔蒂尼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近年来他的演奏曲目不断扩大。是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阿卡多作为小提琴领域中出类拔萃的的人物,多年来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其中包括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全集,这为他赢得了“当代帕格尼尼”的美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意大利总统亲自授予他意大利最高国家荣誉
——“大十字骑士勋章”。1996年阿卡多也被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授予荣誉教授称号。
阿卡多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从维瓦尔迪、巴赫直到当代作曲家的极为广泛的作品。当然,他最为擅长的还是帕格尼尼的作品,比如他经常演出并几次录制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和协奏曲。
独奏会
1954年十三岁时,阿卡多作为独奏家首次登台,演奏的曲目包括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十五岁时,获日内瓦比塞第一名;两年以后,被授予热那亚帕格尼尼比赛大奖。
其保留曲目涵盖从巴赫之前到贝尔格之后的所有音乐。夏礼诺、杜那多尼、仁狄内、普利斯东、皮阿佐拉和克塞纳基斯等作曲家曾为他作曲。
经常与国际知名的乐队他指挥一起举办音乐会。作为著名独奏家和室内音乐演奏家,他于1992年组成“阿卡多四重奏小组”,因其对年青一代的深情关注,他于1986年在克雷莫纳与朱拉娜·菲立比尼和彼特拉基一起创建“瓦特·施特劳甫学院”,在那里执教大师课。
1971年,在那波利创办观众可以观看排练的“国际音乐周”,并在克雷莫纳建立了弦乐节。
担任指挥
阿卡多还以指挥身份与欧美的重要乐团合作,在作为伦敦爱乐乐团指挥期间,他把相当古典的音乐纳入了他们的保留曲目;1987年,在佩萨罗的罗西尼歌剧节上,他指挥的伟大作曲家的新制作歌剧“时事造窃贼”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在罗马,蒙特卡洛和那波利等地,他指挥了由巴蒂阿多担任导演的莫扎特歌剧“女人心”;1992年,在纪念罗西尼二百周年诞辰之际、他在罗马和佩萨罗指挥了第一部现代版本的罗西尼的“荣耀弥撒曲”的演奏,由Ricordi-Fonit
Cetra作了现场录音;1995年,他在奥地利首都又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了此曲。
1993年9月被任命为那波利圣卡洛剧院艺术总监和第一指挥,任期至1995年1月。他制作的海顿的歌剧“月亮世界”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佳艾·奥乌仁蒂设计布景,并邀请了第一次担任导演的科斯塔·格拉瓦斯杂执导。
艺术成就
阿卡多为DGG、Philips、EMI和Sony
Classical灌制了无数唱片,最近的唱片包括“贝多芬的协奏曲和两首浪漫曲”、“献给克莱斯勒”、“阿卡多:当代帕格尼尼”。
出于对他杰出艺术成就的赞赏,意大利评价界授予他阿比亚狄奖;1982年,他从意大利总统手中接受了共和国最高荣誉头衔 ——
大十字骑土勋章;1996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命他为“荣誉教授”;同年,他再次创立了由“瓦特·施特劳甫学院”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意大利室内乐团。
阿卡多拥有两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1727年的Hart ex Francescatti和1718年的Firebird ex
Saint-Exupery。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Antonio
Stradivari)。意大利提琴制作师。他是意大利的弦乐器制作师,这个职业中最伟大的一位成员,他的拉丁名字“斯特拉迪瓦里斯”或所写的“斯特拉得”经常被用于谈及他的乐器。
个人履历
生于克雷莫纳,卒于同地。14岁从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学艺,22岁制成第一把完美的小提琴,并标上他姓氏的拉丁化变体。1684年继承业师另立作坊,1690年创立新琴式,增加琴身长度,上部略小,下部略宽,腰部弯度稍深,琴面弧度较平。琴音丰满厚实,传送力强。1700-1725年制作了许多传世名琴,1737年所制琴称“天鹅号”,标签上加注“93岁作”,仍为后世使用的名琴。他一生制小提琴约950把,中提琴、大提琴约150把,传至今日有线索可查者约500-800把。各琴皆有别号,价值连城。他还制作过琉特、吉他、曼陀林等。
今时今天,一把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为天价般高,而价格随时间和表演者的演奏上升。现存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中就有他的作品。
如今很多地方可以见到他的大名,甚至在日本著名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中也有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登场(385-387集《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不和谐音》,2005年)。
人物生平
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个技艺非凡、充满感性和洞察力的艺术家,以至于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品质的代名词。任何领域的卓越品质都被冠以“斯特拉迪瓦里”这个名字。他对小提琴几何学的诠释和其设计被其后延续250年至今的小提琴制造家尊为概念模型。斯特拉迪瓦里同时也制造竖琴、吉他、中提琴和大提琴。他一生共制造了大约1100件乐器,其中流传至今的约有650件左右。另外,有数千的小提琴都是其他制琴家为颂扬斯特拉迪瓦里而造的,他们模仿斯特拉迪瓦里的模型,并贴上标签“斯特拉迪瓦里式”,正因如此,如今贴上“斯特拉迪瓦里式”标签的小提琴不一定都是精品。通常的标签,无论是否精品还是赝品,都用拉丁文题上字样“Antonius
Stradivarius Cremonensis Faciebat Anno”。Antonius Stradivari
指制琴师是斯特拉迪瓦里,Cremona指制琴地是意大利的克里莫纳,最后的指的是制琴日期,可能印刷或是手写。1891年以后的斯特拉迪瓦里仿制品可能会用英语在标签底部写上制造国,譬如“捷克斯洛伐克制造”或是简单的“德国”字样等。美国在1891年之后规定在进口商品上必须有类似的鉴定字样。斯特拉迪瓦里乐器在斯特拉迪瓦里死后超越两个半世纪,其价值不减反增,其品质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它们显而易见的优雅和精密之外,其力量感更是取胜关键。斯特拉迪瓦里的前人中最好的制琴师,以及大多数斯特拉迪瓦里的同时代人制造的乐器体积较小,琴背弧度很高,奏出的音色虽然美,但很薄,只适合教堂使用或被小型室内乐团用于娱乐出资的贵族。
斯特拉迪瓦里却拥有惊人的预见性,他认识到提琴迟早要有更大的体积和响度。当然他不可能准确预见交响乐和交响乐队会出现于18世纪晚期至19、20世纪,但至少他预见了音乐将往这个方向发展。经过无数的实验
—— 小至琴背一英寸的弧形结构,到乐器的长度和尺寸 ——
他创造了“属于未来的小提琴”,它能奏出微妙、甜美但拥有足够力度感、犹如钻石般闪亮的音色,其响度和清晰度足够去应付今天的管弦乐队。多亏有斯特拉迪瓦里的这一改革,小提琴才能立于“乐器皇后”的不败之地。卡尔里斯(Carlyss)说:“斯特拉迪瓦里一个人完成了乐器的形式改革,在他之前从未有人做过改变,在他之后也没有,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你没法在他所做的上面再去改进了。一把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能给予你无尽的表现力。你可以自由地表达出所需的音乐语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琴上表现出你对色彩、声音和感情方面的细微处理。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可以完美地诠释演奏家的情感。同时它的声音也很能抓住听者的心。反正,斯特拉迪瓦里琴就是斯特拉迪瓦里琴。”
现存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一直在被计算,总数大概不过700把左右,当然收藏家和商人总是在温和地争论这数目的大小。同时,由于很多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买卖都是秘密地在一些深思熟虑的商人和富有的收藏家手中进行,所以现存斯特拉迪瓦里琴的确切数目总是难以探测。
成就及荣誉
据保守的估计,斯特拉迪瓦里从21岁(1665年)直到92或93岁去世这一光辉的制琴生涯期间,总共制造了约1116把不同的弦乐器。他的工作效率极高,工作量极大,简直是献身于艺术。斯特拉迪瓦里一个月至少可以完成两把小提琴或是一把大提琴,平均一年制造25把小提琴或是10把大提琴,有时甚至是更多。话说1715年,斯特拉迪瓦里已经71岁,波兰国王在他那儿订做了12把小提琴,还让自己的宫廷乐指挥亲自到克里莫纳等待成品,结果斯特拉迪瓦里三个月就完工,国王成功验收全部12把小提琴。
到底什么成就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独一无二的卓越品质呢?每个专家都有自己一套的说法。是由于漆涂料吗?有的人很肯定地说斯特拉迪瓦里用的漆涂料中有秘密配方,而斯特拉迪瓦里已把这一处方带入了坟墓,现已失传。另一些人否认这一说法,认为斯特拉迪瓦里所用的油基(Oil-based)涂料配方在他所住的地方每个制琴师都在用,而且现在已经可以用化学性分析把它调到最完美状态。那么是因为木料吗?一方说斯特拉迪瓦里早在砍树之前就从本地或是国外森林选择上好的枫木和云杉木,并用特别的秘密方法予以保存。另一方说现在要获得同样的好木料并不难,而且现在也可以模仿旧时处理和保存木料的方法。其他的说法还有很多:有说是因为琴背的弧度;刨制木料时优雅、精巧的厚薄过渡;f孔的雕刻;共鸣箱内低音梁和音柱的摆放位置等等。所有这些推断都服从于谨慎的现代测量学和声学分析,这样说来,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完全可以制造出来
—— 实际上也确实有人复制过了。
那么又如何解释在这些上好的木料、漆涂料和填充物竟然经过两个世纪的风雨后 ——
这个过程却很难复制了,也没有苍老的痕迹呢?更莫论演奏家对其所做的损害了。有的人说没错,这就是成就斯特拉迪瓦里乐器杰出的、独一无二的声响的原因,因为这种来自古老远方的声音让人感觉仿佛一群带有光环的小天使就在被演奏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上被惊醒。当然又有另一些人说这不是关键,因为有很多古老的提琴不见得有多好的音色。无论是什么要素成就斯特拉迪瓦里制造出一代名琴并成就了它们的天价,这些因素都可以再次用于与斯特拉迪瓦里同时代的名制琴师瓜纳里身上,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位制琴大师竟然是邻居。
小提琴流派
关于当今的著名小提琴,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瓜奈里琴,另一派就是斯特拉迪瓦里。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和安德烈亚·瓜奈里都是提琴制作大师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的徒弟,他们师徒三人创造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制琴家族。
瓜纳里(他制造的琴“瓜纳里·德·耶稣”前的“耶稣”来自他为琴所贴的标签上的耶稣标志)比斯特拉迪瓦里年轻50多岁,没有后者那么多产,也没有他那么谨慎的作风,但是瓜奈里也创造了一批与最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同样难得、同样为其力量感和音乐表现力所著称的乐器。瓜奈里是一个小提琴制造者协会(Clan)中的成员,他们的屋子坐落在克里莫纳的圣多明尼哥(San
Domenico)广场上,离斯特拉迪瓦里的住所只有一屋之遥。而这隔开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屋子里住的正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好的学生卡洛·贝尔甘茨(Carlo
Bergonzi),他造的琴在今天市场上也是高价之物。这样的情景就像我们看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住在同一条街上一样奇妙。可事情还没完,就在街的尽头的拐角处,一边住的是法兰赛斯科·罗吉尔里(Francesco
Ruggieri),也是一个著名的弦乐制作家;另一边住的竟是斯特拉迪瓦里的老师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是17、18世纪的小提琴制造家里最闪亮的两颗巨星,他们在克里莫纳(Cremona)的住处被人偶然发现后,所有在那段时期在他们住所制作的弦乐器都沾了光,全被冠以“Cremonese”的名号。
斯特拉迪瓦里琴和瓜奈里琴在现代被小提琴家尊崇的程度是惊人的。帕尔曼、梅纽因、马友友、穆特、美岛莉(Midori)和富克斯(Joseph
Fuchs),1995年,这些世界著名的专业演奏会提琴家们用的都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梅纽因还有一把瓜纳里·德·耶稣);海菲兹和斯特恩、祖克曼偏好于瓜纳里·德·耶稣,即使这样,海菲兹和斯特恩同时也拥有斯特拉迪瓦里琴。现存的耶稣瓜纳里只有250-370把(另一说认为其数目约为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一半),他们之中的极品与斯特拉迪瓦里琴一样天价。而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曾以超过350万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价格最昂贵的单件乐器。
现在传世的大概一共有600-700把小提琴左右,而且价位都很高,而且还有很多小提琴是为了纪念他而制造的,也被冠以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名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都具有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品质,瓜奈里琴也一样,加上瓜奈里家族另外还有四个同名的制琴师。因此,他们也不全是过百万的天价。在现存的700把斯特拉迪瓦里琴中,只有大约50把达到演奏会品质标准。其他的都有不同的瑕疵
——
有的有裂缝,有的换了新琴背或琴腹,有的被粗糙的手工者修补过。事实上全部这些斯特拉迪瓦里琴都在某个程度上被修改过,然后提供给某一提琴家使用,他们可能为了增加了琴的的力量感而换上了更长的指板,更大的低音梁,或是加固了琴腹。有些改动是精巧的,但更多的改动是粗暴而猛烈的。就是这样,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价值因这些或那些因素而形成很大的价格幅度。
最广受欢迎的是一批在斯特拉迪瓦里所谓的“黄金时期”,大约是1700年至1725年左右所造的琴。有几个特殊的年份是让收藏者特别兴奋的。譬如1716年被认为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好的几把琴出产的年份。但也有人这么说,“实际上任何时期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如果只有10把在市场上流通,那么最便宜的一把也不会低于500万美金。”有的音乐家认为瓜纳里小提琴比斯特拉迪瓦里琴稳定,所以更有力量感而且更易演奏。另外的一些则认为斯特拉迪瓦里琴拥有更多层次的音色,但都承认需要更高的能力才能奏出最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效果。在斯特拉迪瓦里一生中有甚多的皇家主顾,绝不止前文提到的波兰国王一人。
斯特拉迪瓦里不是那种生前被埋没,死后才声名远播的天才,他的商业成就被同时期的人所认为是最好的。1682年,一个叫米舍勒·蒙茨的威尼斯银行家向斯特拉迪瓦里订做了一整套乐器,用来进献给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可惜这一套乐器现已不存);西班牙国王查理斯三世也让斯特拉迪瓦里为他的管弦乐队做了六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无数的贵族和高级教会订做斯特拉迪瓦里琴,一些极富有的主顾愿意用最好的Filippo(一种那时用于意大利Lombardy的银币)来交换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品。另一方面,斯特拉迪瓦里的富有和吝啬在当时的克里莫纳是如此出名,以至于现在当地还有谚语说“像斯特拉迪瓦里一样富有”。
2005年9月19号,斯特拉迪瓦里协会将有近300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红宝石”古董名琴正式授予陈曦使用。自此,陈曦成为有史以来获赠“红宝石”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授权使用由斯特拉迪瓦里本人亲手制作的古董名琴的中国小提琴家。
个人其他
信息关于斯特拉迪瓦里的生活细节人们所知甚少。克里莫纳当然把他视为己出,而这里也是我们知道的他唯一的居住地,奇怪的是,无数的学者搜遍这一城市及其周边小镇过往的人口登记表和早已发霉的教区注册表,却无法发现斯特拉迪瓦里出生和洗礼的记录,他们甚至对斯特拉迪瓦里父母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
像莎士比亚一样,斯特拉迪瓦里一生创作出很多杰作,但只留下极少的私人文件。他的生命好像就只有工作,而学者也只有从他的作品中才能推断出他生活的只言片语。
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个永不停顿于实验的工作狂,从他的无可比拟的优美、精细、大量而无一相同的作品中可以肯定,他绝对是个完美主义者。
没有文件在手,一个通用的说法关于斯特拉迪瓦里的出生就是1644年。这是由他最后20年的作品中发现的,斯特拉迪瓦里当时显然很为自己的长寿和旺盛的精力而骄傲,以至于他在琴的标签上写上了自己的岁数。第一次这么做应该是在1727年,他在标签上写着“83岁”。就是这种蛛丝马迹让人推断出他生于1644年的。
1660年至1665年间,也就是斯特拉迪瓦里16至20岁时,他已经拥有自己独有的印刷标签了,这说明他在几年内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学徒,并且随时可以自己去寻找主顾,卖自己的琴赚钱了。但是由于17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现存甚少,所以一般假设是他很可能是作为阿玛蒂的雇员为他工作了近20年,直到恩师于1684年以88岁高龄逝世之后,他才开始自立门户。
随着年龄增长,斯特拉迪瓦里的产量似乎是年年递增,同时他的小提琴板面渐宽,看起来越发结实,漆涂料颜色也愈来愈深。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才开始显现出造琴者的衰老。音洞的雕刻有点颤动,不规则的镶边表明他的手开始颤抖(这里的镶边指的是镶嵌在琴腹和琴背边缘的一条条的染色后的枫木,一般用于使乐器更惹人喜爱,而更重要的作用是避免提琴受震动时,其外边缘被碰裂)。一个f洞的位置比1736年他92岁时制造的一把提琴高了1/16英寸,这明显说明了他的视力正在衰退。另一把1736年提琴上则有明显的的磨砂纸痕迹。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拉迪瓦里只是物理上身体的灵敏度下降。他的小提琴的形式和构造一点都没改变。
对于斯特拉迪瓦里来说,每一把小提琴都是他进行一次实验的机会,无论这是一次大实验与否。尽管有的只有很少的差别,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桥下的弧度和琴背上的弧度几乎没有一次相同;同样f洞漩涡的厚度也在改变,还有C弦、把位、琴边和琴转角位的形状也都在改变。对于斯特拉迪瓦里来说,一旦全部大约78件零件组合在一起,他们就成为了一把拥有独一无二声音的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约翰·荷西在他1991年的一部讲述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游历的虚构故事的小说“Antonietta”中如是说,“如果你的女高音的甜美唱腔与你曾听到过的任何一把嗓音是一样的话,千万不要选她。”
敏茨 、赫儿曼、斯特恩、朱克曼联袂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穆特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 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帕尔曼演奏维瓦尔第:四季、三首小提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