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法句经【白话译文】(38)·道利品

$
0
0


  三十八、道利品


  原典

  道利品第三十八十有九章
  道利品者,君父师行①,开示盖道,率之以正。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㈠
  宿命有辐庆②,生世为人尊;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从。㈡
  王为臣民主,常以慈爱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③。㈢
  处安不忘危,虑明福转厚;福德之反报④,不问尊以卑。(四)
  夫为世间将,顺正不阿枉;心调胜诸恶,如是为法王。(五)
  见正能施惠,仁爱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众附亲。 ㈥
  如牛厉⑤渡水,导正从亦正;奉法心不邪,如是众普安。(七)
  勿妄娆⑥神像,以招苦痛患;恶意为自杀,终不至善方。(八)
  戒德可恃怙⑦,福报常随己;见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九)
  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龙邪毒害,不犯持成人。(十)
  无义不诚信,欺妄好鬬争;当知远离此,近愚兴罪多。(十一)
  仁贤言诚信,多闻戒行具;当知亲附此,近智诚善多。(十二)
  善言⑧不守戒,志乱无善行;虽身处潜隐,是为非学法。(十三)
  美说正为上⑨,法说为第二,爱说可彼三,诚说不欺四。(十四)
  无便获利刃⑩,自以尅其身;愚学好妄说,行牵受牵戾。(十五)
  贪淫瞋恚痴,是三非善本;身以斯自害,报由痴爱生。(十六)
  有福为天人,非法受恶形;圣人明独见,常善承佛令。(十七)
  戒德後世业,以作福追身;天人称誉善,心正无不安。(十八)
  为恶念不止,日缚不自悔,命逝自川流,见恶宜守戒。(十九)
  今我上体首,白生⑾为被盗;已有天使⑿召,时正宜出家。(二十)


  注释

  ①行:辈。
  ②福庆:幸福与好运。庆,福也、可贺也。
  ③休咎:吉凶。休,吉庆、美善。
  ④反报:回报。
  ⑤厉:奋力。
  ⑥娆:无辜地骚扰、惹怒。
  ⑦恃怙:依靠。
  ⑧善言:符合善的标准的言语。
  ⑨美说正为上:用漂亮的言辞阐述正等正道为上乘之言论。
  ⑩无便获利刃:不要随便地获得利益之刀刀。此为譬喻之语,把「利」看作是锋利之刀刃。
  ⑾白生:白髮生出来了。
  ⑿天使:指阎魔王之使者,天者自然之义,以发自自然之业而警醒世人,故譬之为天使。《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则举有生、老、病、死、王法之牢狱等五天使,亦称为五大使者。


  译文

  道利品大意是向人间的君、父、师等人,指出一条为善之道,以正道率领众人。
  人们皆知敬奉他们的上辈(或上司),君王应知礼敬沙门:信道持戒乐施多闻(佛法),终受福报一生安乐。 ㈠
  前世积德有福庆,生生世世为人王:善施仁政治天下,奉持佛法万民从。㈡
  国王身为臣民主,常以慈爱待其民:躬身践行佛法戒律,更以吉凶疏导天下。 ㈢
  居安思危应牢记,远虑明察福报大:福德回报无私情,不问尊贵与卑微。(四)
  生为人间领袖,修德公正母枉曲:调伏心念战胜诸恶,能够如此便是法王。(五)
  见识端正就能布施恩惠,(心怀)仁爱就好帮助他人:既施以利且又平均,像这样做,众人就会归附亲近。 ㈥
  犹如(水)牛奋力渡水,引导正确随从亦将端正:敬奉佛法心念(就)不会偏邪,能像这样众人就普遍安乐。(七)
  不要胡乱搞恼神像,以免招致苦痛祸患:恶毒(心)意(实)乃自杀(凶手),最终不能到达善之处所。(八)
  持戒之德可以依靠,(这样的人)福报常常尾随其身:洞见(佛)法(意蕴)便为人间长者,最终远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九)
  持戒慎(独)可以驱除诸种苦恼,其福其德在三界之中皆处尊位:鬼龙邪毒种种祸害,不能冒犯持戒之人。(十)
  没有道义(之人)不可能诚信,欺瞒虚妄之人喜好斗争:应当知道远离(这些邪恶),靠近愚闇引发的罪祸必然很多。 (十一)
  仁慈贤德之人其言诚信,广泛聆听(佛法)守戒之德完满;应当知道亲近依附这些(仁贤多闻之士),靠近智慧,诚实、美善品德就会增多。(十二)
  善於言辞却不守戒律,心志紊乱就没有善的行为:即使身处潜隐幽静之处,这样仍是不学(佛)法之人。(十三)
  美丽言论以端正(中道)为上乘,符合佛法精神的言辞是第二乘;慈爱言论可以算是第三乘,诚实无欺言论可以算第四乘。 (十四)
  不要随意地获得利益之刀刃,这将自己攻伐自己身(心):愚闇之人学习喜好虚幻学说,行为遭到他力的牵引因而遭受牵引的罪咎。(十五)
  贪淫、瞋恚、痴(愚),这三种(意识)是不善之本(体):身(心)因为这三种(意识)而自我戕害,报均由痴爱(之意)而产生。(十六)
  (人若)有福是为天人,非法之辈将受恶劣形躯(之苦):圣人明智独具慧识,常常很好地承受佛之教训。(十七)
  守戒之德乃为後世(造福)业,已经守戒之人福报将降临其身:(苍)天与(世)人都称赞善德,心(念)端正无时(无处)不安乐。(十八)
  为恶念(头)不(知)止息,日日处在捆缚之中而不知自我悔改;生命逝去犹如河水流淌(日夜不止),看见恶时应当坚守戒律。(十九)
  现在我的头,白发已生,如人遇盗:已经有天使在召唤了,时候正好应当出家。(二十)


 

围炉夜话:醇谨之士

$
0
0

    二〇六、善良醇谨人人喜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浮躁,则恶;此可见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醇谨?
  别人说我善良,我就很喜欢,说我凶恶,我就很生气,由此可知凶恶不是美好的名声,所以我们应当立志做善良的人,我看到他人醇厚谨慎,就很喜爱他,见到他人心浮气躁,就很厌恶他,由此可见心浮气躁不是优良的人该有的毛病,何不让自己做一个醇厚谨慎的人呢?
  别人说自己善良就高兴,说自己凶恶就发怒,可见善良不只别人欢喜,善良之名自己也欢喜;凶恶不仅别人讨厌,自己也讨厌。那么为何要做个凶恶之人,而不做个善良之人呢?很多凶恶的人以为自己善良些就会为人所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是自卑感在作崇。作伸手向人,他人就和你握手;你拿枪指人,他人自然要拿枪来对你。善良并非软弱,而是不恶意地侵犯他人,何不立志为善良的人,让他人欢喜,也让自己高兴呢?
  醇厚谨慎自己看了喜欢,浮躁之人自己看了讨厌,但是别人看自己是醇谨还是浮躁呢?浮躁则难办事,所以说浮躁非佳士。如果在别人眼中自己正是一个浮躁之人,岂不是连自己都难以喜欢自己吗?那么何不做一个让大家都喜爱的醇谨之士呢?

 

一人一张经典碟——贝尔曼·《李斯特:旅游岁月》

$
0
0


专辑名称:李斯特:旅游岁月(Franz Liszt: Annees De Pelerinage)
专辑艺人:贝尔曼 (Lazar Naumovich Berman)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90年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一生游历了许多国家,深受各国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触动。他把这些深切的感受和鲜活的印象用音符写进作品中,用他最熟悉的乐器——钢琴进行了生动而丰富的表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取名为《巡礼之年》的三册钢琴曲集,它们分别是第一集《瑞士游记》、第二集《意大利游记》和补编的《第三年》。
    1833年,李斯特在肖邦的巴黎寓所内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后来两人私奔到日内瓦。瑞士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玛丽的爱情给了李斯特许多灵感,他于1835~1836年间创作了钢琴曲集《旅行者札记》(Album d’un Voyageur, S156),《巡礼之年》的第一集《瑞士游记》共有九首曲子,是于1848~1854年间根据《旅行者札记》修改而成的。第二集《意大利游记》共有七首曲子,作于1837~1849年;1837年,李斯特在意大利米兰逗留了一段时间,接着又经过威尼斯、罗马、拿坡里回到维也纳。他把旅途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巨匠们所创作「充满至善至美的艺术性」的感怀,写成了《巡礼之年第二年》这一套钢琴曲,1869年完又成了威尼斯与拿坡里的补遗。这张专辑收录的〈婚礼〉,描写罗马教皇大厅的拉斐尔著名壁画「婚礼」;〈沉思的人〉灵感来自米开朗基罗的雕刻;〈罗沙的短歌〉以17世纪意大利画家与诗人亡命时所写的歌曲为基础;三首佩脱拉克的十四行诗,则以钢琴表现佩脱拉克《抒情诗集》中的三首诗。两首传奇曲是李斯特在1861年至1863年间,为了获得教会职位而写的作品。另有补遗的《威尼斯与拿波里》三首,作于1859年。其中大多数曲子的灵感来自李斯特的第一次意大利之行。第三集由七首曲子组成,作于1867~1877年,无总标题,但后人常常称它为“罗马游记”,因为这册钢琴曲集中的曲子都在描写这座迷人的城市。这三册钢琴曲集展现了风光旖旎的旅行岁月,是李斯特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最佳证明。

    第一集《旅行岁月:瑞士之旅》
 《旅行岁月:瑞士之旅》(Première Année:Suisse)作于1848-1854年间,是李斯特根据其1835-1836年所作的钢琴曲集《旅行者札记》(Album d'un voyageur S.156)修改而成。《瑞士游记》是《旅行岁月》曲集中的第一集,共由九首曲子组成:
     《威廉·退尔教堂》威廉·退尔是十四世纪瑞士独立运动的英雄。这首乐曲记载了李斯特参观威廉·退尔教堂的体会。他用音乐描绘了这位勇士高大的形象,铿锵的和弦犹如纪念碑一般挺拔、壮丽,隐隐地还可以听见山峦间回响着的号角和激奋向前的奔腾的音型,最后以悲壮的颂歌结束。
    李斯特从这里感受到了人类英雄的伟大使命。他始终对英雄人物抱有无限的崇敬,因此他一生中不仅有许多以英雄为主题的作品,而且他也在音乐中塑造了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英雄形象。
     《瓦伦城之湖》运用左手部分涟漪般的音型配合右手在高音区吟唱流畅舒展的旋律,明亮纯净的音响还原了一个个如湖面水波闪烁的光影,忧郁色彩的和声,湖水叹息似的流转和船桨的节奏韵律。这首作品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尽管,它始终是安详的。李斯特在这首乐曲标题下也引用了拜伦的诗句:你这鲜艳明丽的湖啊,与荒寂的天地一起,用无声的语言向我宣召:为了纯洁无暇的春天,抛离大地上的一切忧愁和烦恼。
    《暴风雨》这首乐曲描写了拜伦的杰作《夏尔德·哈洛尔德巡礼》(Child Harold’S Pilgrimage)第三集中对瑞士狂风暴雨描写的意境。
    《奥伯曼山谷》《奥伯曼》是塞纳库尔(Etienne Pivert de Senancour, ) 创作的书信体作品,记录了无神论兼禁欲主义者的作者二十年的内心世界,曾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起挑起19世纪前半叶欧洲的自杀风潮,因为这首小曲描述了奥伯曼内心的拷问。李斯特在乐谱上引录了塞纳库尔的一大段文字:
     “巨大无边的自然意识,无处不在。它淹没一切,不可穿越。全人类的痛苦、冷漠、超群的智慧、耽于声色的自弃,所有的欲望和深深的烦恼,这一切由人的心灵所承受的,我都已经感觉到了,都承受过了,就在那值得纪念的夜晚。我迈着满是噩兆的步法走向衰弱的年龄;我已经吞下了我生命中整整的十年。”
    李斯特在这首漫长的作品中,虽然整体表现是暗淡的、阴沉的。但是,乐曲最后是以乐观明朗的情绪结束。这就是李斯特天性中有这种乐观,他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能够战胜困难、能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强者。他在爱情、大自然、艺术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他所受到的挫折。
    《日内瓦的钟声》
    这是李斯特题献给他的女儿布兰迪的一首小品。1835年12月18日,玛丽在美丽的日内瓦为李斯特生下一个女儿。生平第一次当父亲的李斯特,在平静的湖面荡漾的祈祷的钟声中,为女儿布兰迪的幸福而祷告。拜伦的诗句被题写在乐谱上:
    我活着,但这不是我自己,我是环绕着我的一切之中的一部分。
    这首作品是夜曲风格,总体是安详而宁静的,伴有类似钟声的音响,在中段有一个很强烈的高潮。可以体会到李斯特对女儿的感触,一种对造物主的感恩之情洋溢于优美的歌唱性旋律之中。
 
    第二集《旅行岁月:意大利》及补遗《威尼斯与拿波里》
    《旅行岁月:意大利》(Denxieme Annee: Italie)作于1838-1839年,另有补遗《威尼斯与拿波里》3曲,作于1869年。文艺复兴时代巨匠们创作的气势磅礴的艺术作品和热情奔放的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作者注入了旺盛的创作灵感。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罗沙等艺术大师的画作与雕塑变成了串串音符,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但丁的神曲将诗意和想象融汇到李斯特的乐思中。在补遗部分的《威尼斯与拿波里》(Venezia a Napoli),作者加入了《划船女郎》和《塔兰泰拉舞曲》两段极富意大利民间特色的乐曲。
    《婚礼》整首乐曲建立在一个和弦上,从这个和弦引申出旋律和伴奏,作者把这分解开的和弦时而表现得缓慢而尊严,时而表现得快速而急迫,将主题演绎得异常丰富而美妙,现实了作者独特的音乐理解和创作原则。根据彼特拉克的14行诗作创作的组曲充满了古典美的浪漫和深邃的思索,使音乐达到了理性的成熟与平静。
    而当作者读到《但丁神曲读后感》时,深深为在炼狱中的主人公感动,丰富的音乐性成为解释创作动机的唯一理由,密集细微的触键,带来润物春雨般的清凉,作者形象地用音乐勾勒出但丁所描述的“悲叹、憎恶”的地狱景象。
    《塔兰泰拉舞曲》是第二集补遗《威尼斯与拿波里》中的一首,全曲热情洋溢,富含浓郁的民族风情,有激动狂想的气氛,有涟漪般的经过句,有迷人的装饰音和细腻灵活的转调。欢快愉悦,彷佛用画笔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市井风俗图景。
 
    第三集《旅行岁月:罗马》
    第三集《旅行岁月:罗马》(Troisieme:Annee)是自由选择题材。是无标题作品,作于1877年左右,共有7段乐曲。在这集中,作者将自由的创作心境发挥到极致。旋律时而缓慢,深沉;时而高亢,通透。沉沉低音滚过时,层层叠叠此起彼伏直至达到高潮;而明朗的高音逐渐透过云层传来时,又呈现出绚丽多彩、细密精致的韵味。整篇下来流畅自然富于变化,犹如调色板调出的色彩,而色彩的变化又推动了意境的转换。
    《艾斯特庄园的喷泉》这首乐曲是李斯特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通篇以栩栩如生、充满流动感的音型,描绘了埃斯特庄园的喷泉之美。
    这种写景状物的形式,颇有后来印象主义风格的一些特质。而作品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咏怀,被李斯特写在作品的标题旁:“我给他的水,将会成为从他心中涌流而出的泉,它将进入永恒的生命”。
    《悲歌》李斯特后来的作品是深刻而卓越的,虽然在数量上明显地较前减少了,但是每一部作品的深刻性比之过去是大大增强了,而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拓展。一种新的音响倾向出现在他七十年代的作品中,这就是感官上的浪漫主义的“美”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肃穆、黯淡和忧伤。
    结语《旅行岁月》是李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时期,而是如同一部游历,几乎贯穿作曲家的整个钢琴创作生涯。它不同于李斯特另外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性作品,也不同于辉煌灿烂的键盘交响诗似的作品。这是李斯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的写照,是他对人生诗意的感悟,表达了李斯特浮华绚丽背后隐藏着真性情。一如他曾感叹的:“悲伤和责任才是艺术家的命运。”
    拉扎尔·贝尔曼(Lazar BERMAN):1930年出生于俄罗斯,4岁学琴,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世界最权威研究贝多芬作品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戈利坚维泽尔,德意志唱片公司的签约艺术家,以演奏浪漫派作品,尤其是演奏李斯特的作品为世界所着称。与艾米勒·基勒斯、李赫特并列为世界钢琴巨匠。

Vol.1 First Year: Switzerland
第一集 第一年:瑞士游记

1. No. 1. La chapelle de Guillaume Tell (The Chapel of William Tell)
威廉?退尔教堂
2. No. 2. Au lac de Wallenstadt (At the Lake of Wallenstadt)
瓦伦城之湖
3. No. 3. Pastorale (Pastoral)田园诗
4. No. 4. Au bord d'une source (Beside a Spring)在泉水边
5. No. 5. Orage (Storm)暴风雨
6. No. 6. Vallée d'Obermann (Valley of Obermann) 奥伯曼山谷
7. No. 7. éclogue (Eclogue)牧歌
8. No. 8. Le mal du pays (Homesickness)乡愁
9. No. 9. Les cloches de Genève (The Bells of Geneva) 日内瓦的钟声

Vol.2 Second Year: Italy
第二集 第二年:意大利游记

1. Sposalizio (Marriage of the Virgin)贞女的婚礼
2. II penseroso (The Thinker)沉思者
3. Canzonetta del Salvator Rosa (Canzonetta of Salvador Rosa)
萨尔瓦多?罗萨的小调
4. Sonetto 47 del Petrarca (Sonnet 47 of Petrarch)
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首
5.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Sonnet 104 of Petrarch)
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首
6.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Sonnet 123 of Petrarch)
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23首
7. Après une lecture du Dante, fantasia quasi una sonata (After Reading Dante)
但丁读后感—奏鸣曲式的幻想曲

8-10 Venezia e Napoli(Venice and Naples)威尼斯与拿波里(第二集补遗)
8. I. Gondoliera (Gondolier's Song)船歌
9. II. Canzone (Song)小曲
10. III. Tarantella塔兰泰拉舞曲

Vol.3 Third Year
第三集 第三年

1. Angélus! Prière aux anges gardiens (Angelus. Prayer to the Guardian Angels) 天使颂!向守护天使们的祈祷
2.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I (To the Cypresses of the Villa d'Este I: Threnody) 致艾斯特庄园的柏树之一:挽歌
3.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II (To the Cypresses of the Villa d'Este II: Threnody) 致艾斯特庄园的柏树之二:挽歌
4. Les jeux d'eau à la Villa d'Este (The Fountains of the Villa d'Este)
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5. Sunt lacrymae rerum (en mode hongrois) (There are Tears for Things )万物之泪(采用匈牙利调式)
6. March funèbre (Funeral March)葬礼进行曲
7. Sursum corda (Lift up Your Hearts)举心向上

 


霍华德演奏李斯特:旅游岁月


 

一人一张经典碟——库贝利克·《我的祖国》

$
0
0


专辑名称:斯美塔那:我的祖国(Smetana: Mà Vlast)
专辑艺人:拉斐尔·库贝利克 (Rafael Kubelík)
唱片公司:Supraphon
发行时间:1990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有“捷克民族音乐之父”之称,在捷克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他的交响诗《Ma Vlast 我的祖国》是民族乐派的经典之作。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生活的时代,捷克正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随着革命的失败,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祖国赴瑞典。1860年,哈布斯堡王朝给予了波希米亚省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权和政治自治权,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才重返祖国。
     《Ma Vlast 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讴歌祖国、讴歌民族解放、讴歌自由的交响诗篇,它由六首交响诗组成:第一曲“Vysehrad 威塞拉德城堡”,威塞拉德是布拉格市著名皇家城堡,乐曲表现游吟诗人的歌曲所激起的对历史的记忆。第二曲“Vltava 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乐曲描绘了沃尔塔瓦河的诞生和沿岸的风光与古迹。第三曲“Sarka 莎尔卡”,以古老的传说为主题,描写少女莎尔卡由于情人的不忠而向所有的男人复仇。第四曲“Z ceskych Luhu A Haju 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森林”,一支田园风格的乐曲,表现了波希米亚故土所带来的思绪和感受。第五曲“Tabor 塔波尔”,塔波尔是坐落在布拉格以南约100公里的城镇,胡斯教徒战争期间是捷克争取民族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乐曲表现了胡斯教派誓死不变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第六曲“Blanik 布拉尼克”,布兰尼克是布拉格附近一座山脉,传说胡斯教派的勇士们战斗并牺牲于此。
    这张唱片,是捷克指挥大师拉斐尔·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1990年5月12日,于布拉格市政大厦斯美塔那音乐厅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 Festival)开幕式上指挥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演奏的现场录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知道,每年都要举办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是世界上重要的音乐盛会,它始于1946年。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注定要不同凡响地载入史册,它是捷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重获新生后第一次举办的音乐节。就个人而言,则是库贝力克最后一次指挥交响诗套曲《Ma Vlast 我的祖国》。尽管早在1936年,年仅24岁的库贝力克就已是捷克爱乐乐团的指挥了,但后因拒绝与纳粹德国合作而倍受刁难。在1948年又被迫离开祖国,客迹欧美。经过四十二年的漂泊,流浪的游子重新踏上久别而魂牵梦萦的故土,回到饱经沧桑、久历内忧外患之后的祖国。此时此刻,与捷克爱乐乐团的合作演奏作为“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这部《Ma Vlast 我的祖国》对他来说是意味深长的。在这里,捷克爱乐与库贝力克这位本民族著名指挥家可谓心有灵犀,因而整场音乐的演奏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通过朴素真挚的音乐刻划传递出他们共同的心声:对于伟大祖国的自豪之情以及祝福之愿。尽管与以往的录音相比,尤其是与波士顿交响乐团那个著名的录音相比,这次录音的音效不能算是很好。但是这一次录音的意义,却不能用音响效果的标准来衡量。聆听这场现场实况的录音,从头至尾渐入佳境。乐队到后来是越来越昂扬而充满自信,喷射出瑰丽光芒,映照得前几个乐章仿佛彩霞一般灿烂夺目。这就不仅仅是在诠释斯美塔那的音乐,而是借《Ma Vlast 我的祖国》来表达捷克民族对于未来的信念了。


 曲目:

01 Vysehrad 威塞拉德城堡
02 Vltava (Die Moldau) 沃尔塔瓦河(摩尔多河)
03 Sarka 莎尔卡
04 Z ceskych Luhu A Haju (Aus Bohmens Hain und Flur) 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森林
05 Tabor 塔波尔
06 Blanik 布拉尼克

 

 


    捷克指挥大师拉斐尔·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的经历和思想同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极其相似,在二战期间,他曾因拒绝同纳粹合作而历经磨难;二战后,又因追求自由民主而离开捷克,直到42年之后才重回祖国。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指挥的《我的祖国》仅录音就达六次之多,其中1984年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简称SBR)演奏的《Ma Vlast 我的祖国》堪称经典。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当年已70岁,他不断被思乡之情所侵扰,因此这次录音在演绎上更为内向,带有一种梦幻感,饱含对祖国的深情。

 


 

围炉夜话:持身贵严

$
0
0

    二〇七、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松散,持身贵严厉而不可过激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这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处理事情要不争迫而平稳,但是不可因此而太过宽松散漫,立身最好能严格,但是不可造成过于激烈的严酷状态。
  处理事情要不疾不徐,有条有理,才能把事情办得好。如果操之过急,往往漏百出,这是欲速则不达的结果。但是如果过于散漫松驰,则可能永远也不达。就像种田,拔苗助长,稻子必定活不了,然而不去管它,则会造成荒芜。所以处理事情既要有宽平的态度,又不可太过松散,才能将事情办好。
  持身贵在严厉,但是也不可过激,因为人的身心都需某种程度松驰,最好保持一个弹性。对自己太松固然不好,对自己太严也有坏处。太松则容易纵容自己偷懒,终至一事无成;太严则身心无法承受,而导致身心俱疲。一定要在一种不偏不倚、中庸而平和的心境下来要求自己。人的身心就像机器的齿轮,不去转它要生锈,转得太过又要磨损。一定要在一种适度的力量下,才能使它既不生锈,也不磨损,而生产出许多有用的东西来。

 

法句经【白话译文】(39)·吉祥品

$
0
0


    三十九、吉祥品


    原典

    吉祥品第三十九十有九章
  吉祥品者,修己之术,去恶就善,终厚景福。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㈠
  於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①;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㈡
  若不从天人②,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㈢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勑身③从真正,是为最吉祥!(四)
  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筛,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五)
  多闻如戒行,法律精进学,修己无所争,是为最吉祥!㈥
  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之行,是为最吉祥!(七)
  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以时④诵习经,是为最吉祥!(八)
  所闻当可忍⑤十乐欲见沙门,,每讲辄听受,是为最吉祥!(九)
  持斋修梵行,常欲见贤圣,依附明智者,是为最吉祥!(十)
  以信⑥有道德,正意向无疑,欲脱三恶道⑦,是为最吉祥!(十一)
  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十二)
  常欲⑧离贪欲,愚痴瞋恚意,能习诚道见⑨,是为最吉祥!(十三)
  若以弃非务⑩,能勤修道用,常事於可事,是为最吉祥!(十四)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十五)
  欲求吉祥福,当信敬於佛,欲求吉祥福,当闻法句义!(十六)
  欲求吉祥福,当供养众僧,戒具清净者,是为最吉祥!(十七)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自致成意见,是为最吉祥!(十八)
  梵志闻佛教,心中大欢喜;即前礼佛足,归命佛法众。 (十九)


   注释

   ①真有要:即真谛。真有,相对於假有而言,即真如;要,精义。
   ②天人:天人,即指住天界或人界之众生。亦指住於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有时又写作天众。
  ③勑身:即勅身,约束身体。勑,音chi,命令之意。
  ④以时:按时、有规律的。
  ⑤所闻当可忍:所听见的不如意事应当容忍。
  ⑥以信:已经归依佛道。
  ⑦三恶道:又叫三恶趣,也叫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
  ⑧常欲:经常想著要。欲,要、想要。
  ⑨能习诚道见:宋碛砂本作「能习成道见」。全句义为以道心来对治贪欲、愚痴、瞋恚意,反复地按照佛道的慧见去从事自己的人生修行。
  ⑩非务:无益之事。


  译文

  吉祥品大意是讲:自我修行的方法,其目的是远离恶而靠近善,最终会使福报更厚重。
  我佛位尊超过诸天人,如来常显出世义:一些外道修行者二刚来询问世间如何作为方吉祥?㈠
  因此佛陀慈愍众梵志,为他们阐说佛教真谛;信仰正法更乐正法,如此作为最吉祥!㈡
  不从诸天有情者,不凭侥幸得正果,也不拜祠祀神灵,如此作为最吉祥!㈢
  友於贤人择善道,预先种下福德因,约束身心从正道,如此作为最吉祥!(四)
  远离(邪)恶追随良善,持饮酒戒自知节身:不沈溺於女色之中,如此作为最吉祥!(五)
  多闻佛法持戒行,佛法戒律精勤学,修行己德与人无争,如此作为最吉祥!㈥
  居家以孝心奉事父母,节俭持家育养妻子儿女,不做荒唐耗财事,如此作为最吉祥!(七)
  不傲慢下自大,牢记知足常乐训,按时诵读温习佛教经典,如此作为最吉祥!(八)
  闻不如意事应当容忍,乐於亲近沙门之辈,每次讲解佛经的法会必去聆听,如此作为最吉祥!(九)
  坚持斋戒修行清净道,心中常想亲近圣贤之人,结交明达睿智者,如此作为最吉祥!(十)
  已经归依佛道之人,正知正见便无疑惑,常想脱离(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如驻作为最吉祥!(十一)
  以平等心态行使布施之德,敬奉诸多得道之士,也礼敬诸天界之有情,如此作为最吉祥!(十二)
  常常想著要远离贪婪的欲望,以及愚痴瞋恚之意:按照佛道慧见反复践行,如此作为最吉祥!(十三)
  假如能够抛弃无益事,憨慰恳恳修炼道心,亲近值得亲近之人,如此作为最吉祥!(十四)
  一切作为皆为天下(之人谋福利) ,建立起宏大的慈悲心愿,修养仁慈之德安定众多生灵,如此作为最吉祥!(十五)
  要想永得吉祥之福,应当信仰礼敬我佛:要想求得吉祥之福,应当聆听法句精义!(十六)
  要想求得吉祥之福,应当供养广众僧(尼):戒德完满心意清净之人,如此作为最吉祥!(十七)
  智者虽然居世间,却常践习吉祥行:自我求得智慧果,如此作为最吉祥!(十八)
  梵志之辈听闻了佛之教诲,心中皆大欢喜:立即向前礼敬佛脚,归命於佛法僧。(十九)


 

一人一张经典碟——科隆古乐团·《巴洛克音乐精华》

$
0
0


专辑名称:巴洛克音乐精华(Pachelbel: Canon & Gigue / Bach: Orchestral Suites Nos.2 & 5 / Handel: Sonata No.4 / Vivaldi: Sonata)
专辑艺人:科隆古乐团 (Musica Antiqua Köln )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发行时间:1995年01月02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Baroque),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如果阅读特罗夫大字典1771年版,你会看到巴洛克「意指不规则的、非寻常的」;的确,在文学、绘画、建筑与音乐等领域,「巴洛克」就是「古典」的相反面,会联想到自由的意念、甚至过度与奢华。卢梭曾形容巴洛克音乐是「有著令人困惑的和声、充满变调与不协和音的。」虽然很难精确地勾勒出巴洛克音乐的年代,但公认大抵约在西元1600年到1750年之间,这时期的开始诞生歌剧与清唱剧,而结尾则是巴哈的去世。这时期的义大利风格席卷整个欧洲,作曲家不管有没有到其他城市去旅行,都会受到此风格的影响。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音乐大家,巴赫,亨德尔(海德尔),维瓦尔第,帕西贝尔(虽然只写下了卡农和吉格,但是这首曲子应该是众人皆知(至少听过那段旋律))。这张出自DG111的碟子算是个很不错的精选吧。
    自从贝多芬把自己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定名为《作品111号》后,这一数字就在音乐界享有了某种荣耀。2009年正值DG成立111周年,DG很自豪地分享了这一荣耀。111年意味着很长的历史,为此DG试图将这一唱片的“品味”浓缩到一系列的产品中——包括CD和DVD,从中可以了解DG一百多年来累积的文化。这一系列,不论是在音质还是艺术价值上,都体现了DG一贯的哲学——“由世界上最伟大音乐家们录制的最伟大唱片”。
    这一套收藏中尽是精品碟子的复刻版,从大黄标,大禾花(the originals)到Masters,都是古典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张就是来自Masters系列中的一章碟子。碟子一共有14个音轨。第1个是帕西贝尔的卡农,2-6是亨德尔的G大调三重奏鸣曲,7是维瓦尔第的D小调三重奏鸣曲,利弗亚,8-14是巴赫的B小调第二号组曲。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在卡农中最广泛为现代人所知的是约翰·巴哈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创作的《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T. 337),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的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并简称为《D大调卡农》(Canon in D)。现在我们能听到的卡农几乎都是这个,尤其是在新世纪音乐中,大家一定多少听过这个旋律。但是那些毕竟是属于New Age的演绎,和古典音乐是不一样的。这个版本充满了巴洛克时代的气息,尤其是羽管键琴(乍听不习惯,但是听久了你会喜欢的)和弦乐的配合营造的氛围,绝对是New Age的演绎(尤其是钢琴)达不到的。
    亨德尔和巴赫的两部作品不必多说,那种和谐的美感需要每个人自己慢慢体会。我更喜欢的反而是维瓦尔第的那一首利弗亚。旋律一反巴洛克音乐和谐美感的常态,反而让我觉得非常惊艳。8分钟的曲子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专辑曲目:

01 Johann Pachelbel: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2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rio Sonata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in G, Op.5, No.4, HWV 399 - 1. Allegr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3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rio Sonata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in G, Op.5, No.4, HWV 399 - 2. A temp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4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rio Sonata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in G, Op.5, No.4, HWV 399 - 3. Passac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5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rio Sonata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in G, Op.5, No.4, HWV 399 - 4. Gigu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6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rio Sonata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in G, Op.5, No.4, HWV 399 - 5. Menuet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7 Antonio Vivaldi: Trio Sonata in D minor for 2 Violins and Continuo, Op.1/12 , RV 63 "La Follia"
08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1. Ouvertur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09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2. Rondeau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0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3. Saraband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1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4. Bourrée I-II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2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5. Polonais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3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6. Menuet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4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 7. Badineri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5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5 in G minor, BWV 1070 (attributed to Bach) - 1. Larghetto - Un poco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6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5 in G minor, BWV 1070 (attributed to Bach) - 2. Torneo (Allegretto)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7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5 in G minor, BWV 1070 (attributed to Bach) - 3. Aria (Adagio)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8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5 in G minor, BWV 1070 (attributed to Bach) - 4. Menuetto - Trio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19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ite No.5 in G minor, BWV 1070 (attributed to Bach) - 5. Capriccio (Vivace) Musica Antiqua Köln;Reinhard Goebel

 

 


巴洛克室内乐作品

 

    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丹麦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自1668年起任吕贝克玛丽亚教堂的管风琴师,以精湛的演技闻名欧洲。布克斯特胡德1673年起创办与礼拜有关的宗教音乐会,巴赫曾步行两百英里专去聆听他演奏,其创作的管风琴作品,曾对巴赫产生很大影响。(林逸聪)
    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和哥达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帕赫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较为抒情的音乐气氛中去,自成一体。帕赫贝尔作品的体式和技法,对J.S.巴赫有很大影响。
    Reinhard Goebel 1952年出生于德国北威州的锡根。在科隆大学学习了现代小提琴和巴洛克小提琴。1973年,哥贝尔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了科隆古乐团,专注于演奏巴洛克室内乐。10年后乐队扩大为一个较大规模的乐团。1979年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皇大厅及荷兰音乐节首演并一举成名。从那时起在哥贝尔领衔下的科隆古乐团成为欧洲经常性的演出乐团,并且他们的足迹遍及美国、澳大利亚、南美以及中国。1978年科隆古乐团与DG下的Archiv厂牌签约。他们获奖的录音有海尼兴的德累斯顿协奏曲、亨德尔的圣母玛利亚康塔塔等。由于哥贝尔对巴洛克、洛可可和早期古典音乐的杰出贡献,1997年被莱茵北威州授予杰出的演奏家称号。

 

专辑曲目:


Dietrich Buxtehude
01. Sonata for 2 violins, viola da gamba & continuo in G major, BuxWV 271
Sonata and Suite, for violin, viola da gamba & continuo in B flat, BuxWV 273
02. (Sonata)
03. Allemande
04. Courante
05. Sarabande
06. Gigue
07. Sonata for 2 violins, viola da gamba & continuo in C major, BuxWV 266

Johann Pachelbel
Partie a 4, for violin, 2 violas & violone (or continuo) in G major, T. 339
08. Sonatina
09. Allemande
10. Gavotte
11. Courante
12. Aria
13. Sarabande
14. Gigue
15. Finale Adagio
Partie IV, for 2 scordatura violins & continuo in E minor (Musicalische Ergotzung No. 4), T. 334
16. Sonata. Adagio-Aria
17. Courante
18. Aria
19. Ciaccona
20. Aria con variazioni, for violin, 2 violas da gamba & continuo in A major, T. 341
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 continuo in D major, T. 337
21. Canon
22. Gigue

 

卡拉扬指挥阿尔比诺尼柔版+帕赫贝尔卡农


   本专辑共收录了阿尔比诺尼、帕赫贝尔、莫扎特、格鲁克(1714~1787)等六位作曲家的十首巴洛克名曲作精华。大约从十六世纪末到1750年间的音乐,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Baroque),原指形状不整的珍珠,最初被用来表现一种建筑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以希腊、罗马的形式美为第一性的;相对而言,巴洛克风格则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它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兴起。巴洛克时代的欧洲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为代表,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maso Albinoni 1671~1750),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威尼斯,是最早为独奏小提琴写协奏曲的作曲家之一。他作为多产作曲家,写有歌剧约五十部。巴赫对他赞赏备至,曾根据他的主题创作了两首键盘赋格曲。
  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从海因里希·施韦默学习,1674年起从维也纳的克尔为师。1677年任爱森纳赫宫廷管风琴师,与巴赫之父相识。先后在埃尔富特(1678)、斯图加特(1690)、戈塔和纽伦堡(1692)的圣塞巴尔杜斯大教堂供职。在羽管键琴组曲与小赋格曲风格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的领域中,他是巴赫的重要先驱者。

专辑曲目:


Tomaso Albinoni (1671-1751)
01. Adagio in G minor for Strings & Organ (Arr. Remo Giazotto)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02. Concerto for Flute, Strings & Harpsichord in G minor, op.10 no.2 "La Notte" / 1. Largo - Fantasmi. Presto
03. Concerto for Flute, Strings & Harpsichord in G minor, op.10 no.2 "La Notte" / 2. Largo - Presto
04. Concerto for Flute, Strings & Harpsichord in G minor, op.10 no.2 "La Notte" / 3. Il sonno. Largo – Allegro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05. Air (from the Suite for Orchestra no.3 in D major, BWV 1068)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06.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
07. 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From the opera "Orpheus and Eurydice"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08. - Serenata notturna in D major, K.239 / 1. Marcia. Maestoso
09. - Serenata notturna in D major, K.239 / 2. Menuetto
10. - Serenata notturna in D major, K.239 - 3. Rondeau. Allegretto - Adagio / 3. Rondeau. Allegretto - Adagio - Allegro
Thomas Brandis, Emil Maas (violins)
Neithard (viola)


丹尼尔·霍普演奏空灵:巴洛克之旅

 

    从1999年录制出版第一张唱片开始,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已经陆续出了20张唱片,惭愧的很,许是被其他太多漂亮人物的封面所吸引或沉溺于老旧录音而难以自拔的缘故,这位微微谢顶、看上去略略有些不修边幅的英国小提琴演奏者居然从来没有进入过我的音乐片库。相信各位读者朋友在听过这张《空灵 - 巴洛克之旅》(DG4778094)之后,会开始和我一起找找看霍普先生的其他录音了,因为他小提琴确实拉的非常好,技巧圆润熟练之外,他的表演幽默风趣而又充满灵性。我们不妨先从这张从选取到编排、从演绎到录音都堪称精良的唱片开始我们的小提琴巴洛克之旅吧。
    《巴洛克之旅》选用的主标题“AIR”是乐迷们非常熟悉的巴赫的经典作品,但是整张唱片里巴赫的名字也仅仅出现过这么一次,那就说明一个问题:怕乐迷对巴洛克时期的其他音乐家不熟悉所以要抬出巴赫老爷来让大家都傍一傍。我也不知道这算是制作方的技巧还是谋略,但是我必须说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平凡了,倒是霍普先生在封面上的扮相倒很有拿腔作调的意思,俏皮的翻领西装穿法,收裤腿,崭亮的皮鞋和精心修饰的指甲倒还真颇有巴洛克年代宫廷音乐家的味道。唱片选择了环保对开的样式进行了装帧设计,小小了保留了黑胶唱片书页式风格,而内侧附带的说明书倒一点分量不减,不仅有对整张专辑的详细说明,更包括了演奏者接受著名电视主持人兼乐评人罗杰‧威廉姆森的采访实录。 (iTunes版本也有pdf版Booklet收录)
    开机听碟,一阵浓浓的古韵古意马上随着丹尼尔幽雅的琴声慢慢传开,其实我个人一直非常喜欢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尤其是大量的弦乐作品,从17世纪中期小提琴在众多音乐家和艺术家的推进下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无论是乐器本身还是围绕它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都把小提琴推上了高峰,而钢琴的发展则完全是在19世纪末的事情了,毕竟在整个巴洛克时代,伴随小提琴演奏的不过是羽管键琴而已。这张充满巴洛克韵味的唱片搜罗了贯穿巴洛克时代的17位音乐家围绕小提琴创作的作品,展开了一次穿越巴洛克和现代的小提琴旅行。大家非常熟悉的亨德尔、泰勒曼、普切贝尔和巴赫都名列其中,而唱片尤其提到了4位作曲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当时身兼音乐家和演奏家双重身份的法尔孔涅利Falconieri、马蒂斯Matteis、杰米尼安尼Geminiani和韦斯特霍夫Westhoff,最后一位韦斯特霍夫甚至仅仅是个琉特琴演奏家也编写了大量小提琴作品被收录在唱片之中。
    熟悉巴洛克时代小作品的朋友应该清楚这种类型音乐是非常欢快的,这些作品往往是应王公贵族以及富商的约请或者定制而产生的娱乐工具,放到现在就是《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之类,所以你从艺术的深邃性上完全不用去考量这些作品是否经得起咀嚼,反过来,听众倒是可以更多地从娱乐性和聆听的舒适感方面去延展这张唱片的价值。当然,如果把这张唱片作为一张背景音乐在朋友聚会及品茗聊天之中播放可能会带来你意料不到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DG这几天的录音确实让人有刮目相看的一面,这张《巴洛克之旅》里面选用了大量巴洛克年代的古老乐器以本真的方式来演绎这些作品,其表现力之鲜活,爆发力之猛烈请各位听众做好实足准备,尤其是手鼓和铃铛响起,那份激越的感受让你有种想在优美的小提琴声中手舞足蹈的冲动。

专辑曲目:

Andrea Falconieri (1585 - 1656)
 1. Chaconne in G Major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 - 1759)
 2. Suite No.15 in D minor for Harpsichord, HWV 447, 3. Sarabande
 Diego Ortiz (1510 - 1570)
 3. Ricercata segunda
 Andrea Falconieri (1585 - 1656)
 4. La suave melodia
 Biagio Marini (1597 - 1665)
 5. Passacalio in G minor
Nicola Matteis
 6. "La Vecchia Sarabanda"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7. 1. Canon
8. 2. Gigue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 - 1767)
 Concerto for Violin concertato, Strings and Basso continuo in A minor, TWV 51:A1,
9. Adagio
10. Allegro
 11. Presto
 Johann Paul von Westhoff (1656 - 1705)
 12. Sonata for Violin and Continuo III, Imitazione delle Campane
 Nicola Matteis
 13. Ground after the Scotch Humour
 Francesco Geminiani (1674 - 1762)
 Concerto grosso No.5 in G minor, Arr. from Corelli's Sonata Op.5 No. 5
 14. Adagio
15. Vivace
 16. Adagio
17. Allegro
 Antonio Valente
 18. Gagliarda Napolitana
 Andrea Falconieri (1585 - 1656)
 19. Passacaglia in G Minor
 Jean-Marie Leclair (1697 - 1764)
 20. Tambourin
 Anonymous
 21. Greensleeves
 Johann Paul von Westhoff (1656 - 1705)
 Sonata "La guerra" in A Major
 22. La Guerra cosí nominata di sua maestà
 Sonata for Violin and Continuo "Consacrate al Grand' Apolline di questi tempi"
 23. Imitazione del Liuto. Presto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 - 1750)
 24. Suite No.3 in D, BWV 1068, 2. Air

25 Aria Burlesca

 


 

一人一张经典碟——阿约·《维瓦尔第:四季》

$
0
0


专辑名称:维瓦尔第:四季(Vivaldi: Le quattro stagioni)
专辑艺人:菲力克斯·阿约 (Felix Ayo)
唱片公司:PHILIPS
发行时间:1959年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据一份统计称,全世界所有唱片公司录制的所有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各种版本累计,发行最多,销量最大的,是维瓦尔第的《四季》。
  你是否知道,四季的标题并非后人附会,而是出自维瓦尔第本人之手?他甚至还为每首曲子写了一首解释性的14行诗,并将每一句诗印在相应的乐段谱上。譬如第一手,E大调《春》,首乐章开头的诗句是“春光重返大地”,而乐曲昂扬的旋律,配着兴高采烈的顿音节奏,也真是一派欣欣向荣!又譬如第二首《夏》,开头的几句维瓦尔第解释为“夏日炎炎,人畜萎靡不振。”你不妨对照听听是不是这情形?
  四首协奏曲里,最迷人的乐章,恐怕要算《冬》的“广板”了。按照作者诗句的解释,乐队中的小提琴,拨弦意味着在房子外面把许多人淋成落鸡汤的淅沥的雨点,而独奏小提琴的亲切、流畅的旋律,则表达了屋里那些依傍火炉而坐的人们感到幸运而心满意足。
  阿约主奏小提琴的音乐家合奏团这个PHILIPS版,纯是一派想象中田园风光,清新悠扬,神闲气定,期间有绚丽色彩的热闹场面,也都已一一溶于水光天色之际,化作一片柔美。此碟是1959年灌录的,所以极具可听性,再加上有小提琴家阿约演奏,就这两个优点已经值回票价了,这张“金氏世界纪录最畅销的古典唱片”有着无穷的精力,与众不同的分句呼吸,带给听者无与伦比的震撼,阿约可以说是给“四季”一个新的时代。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实验》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小提琴协奏套曲《四季》无疑是维瓦尔第协奏曲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套。1725年,维瓦尔第发表了这套作品,并将其题献给了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它也是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由十二部协奏曲组成)中的前四部。维瓦尔第将自己对于器乐色彩的天生爱好融入到这部作品中 —— 小提琴模仿法国号赋予召唤的声音与弦乐的震音效果混合在一起,而颤音、速奏、琶音及其他装饰音则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乐曲所要表现的盎然景象。宗教崇高而悲壮的感情,与凡人内心遏制不住的热情;高深的思想和平常的生活;抽象的意境和具体入微的描写,在这里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小提琴的独奏在协奏曲中虽然不是主导,却也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开始和末尾的乐章里显示出高深的技巧。因此,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通常被看作19世纪协奏曲形式的真正先驱。
  在这四部作品的总谱扉页上都相应地配上了一首用以说明音乐的特性的十四行诗,我们现在一般认为这些文字是出自维瓦尔第本人的手笔。此外,作者还把这些诗句分散地写在各乐段或乐句上,使音乐和文字相呼应。其实,就算没有这些文字的辅佐,维瓦尔第那细致入微的刻画也已经使他所要描绘的内容赫然易见了,而这些文字只是更加强调了作品的标题性。
  可以说,维瓦尔第的《四季》套曲是一幅幅富有表现力的风景画,它们穿越了几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流传至今,很好的证明了他的生命力和价值。维瓦尔第把当时流行的复调大协奏曲的古老式样,改造成一种为一件独奏乐器而写的协奏曲。这一改革是个创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无疑使维瓦尔第成为协奏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
  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四季》之《春》E大调
  全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形式安排。
  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华丽而洒脱,显然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春天来了,无限欢欣。”开曲即展开轻松愉悦的旋律,使人顿时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和生机。描写的是春光重返大地,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突然,电光乍闪,春雷惊蛰,万物苏醒。这一乐章是整部《四季》中最为著名的乐段。
  维瓦尔第在这支回旋曲中安排了四个插段,并以春天的主题串联。乐章的第一个插段 —— “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这时,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尖锐的颤音生动地模仿出群鸟的啼鸣。第二个插段 ——“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这一诗意的意境是以独奏小提琴和整个小提琴声部奏出的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的。第三个插段 ——“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由于局限于乐曲的乐队编制(没有任何管乐器或打击乐器),这段音乐不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或是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中描写的暴风雨场面那样气势磅礴,却也有很强的威势。它是以乐队低沉的三十二分音符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的一连串三连音所形成的对比构筑起来的。接着,第四插段 ——“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宛转歌唱”。最后,乐章以春天的主题作为结束。
  第二乐章:广板。很短,描写的是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狗躺在一旁。”是春雷过后,雨过天晴,小鸟又唱起了动人的歌曲,牧羊人和他忠实的小狗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悠闲小憩的恬静景致。乐章开始是小提琴声部以很弱的音量奏出的附点节奏音型,以及中提琴那有点唐突的、仿佛是牧羊狗的吠叫声的切分音型。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以优美而恬静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来。这个乐章很短(总共历时不到两分半钟),但它在全曲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
  第三乐章:快板。描写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乡间的欢乐景象:“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首当时颇为流行的西西里舞曲,它一开始就出现在独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声部,低音弦乐器奏出的和弦节奏和管风琴浑厚的音响则着意渲染了舞曲的欢快情绪。乐章中还穿插着另一些同样具有欢快情绪的舞曲,这些舞曲由独奏小提琴暗示风笛音响的欢快乐句加以贯穿。最后,全曲以基本主题的舞曲旋律作为结束。
  《春》对一般听众来说,并不特别难以欣赏。只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听,就很容易陶醉在纯净的音乐中,去品味那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了。实际上它能够吸引广大听众,当然是由于它旋律的优美,但也包括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维瓦尔第所特有的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热烈的风格,以及突如其来的主题与动机所带来的强烈的戏剧性。

  《四季》之《夏》g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你可以听到闷热的酷夏午后,牧人慵懒、牛羊萎靡,只有杜鹃、斑鸠依然窃窃私语,不甘寂寞。忽而一阵凉风掠过,带来乌云满天,一场夏雨即将来临,随着豆大的雨点开始打落,惊恐的牧童仓惶躲避,不住哭泣。
  第二乐章:柔板转急板。隆隆闷雷惊醒了牧童的白日好梦,他试图再睡,无奈蚊虫嗡嗡飞舞,扰得他烦躁不已。
  第三乐章:急板。风暴终于来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摧枯拉朽,似要将夏日的烦闷一扫而光,酣畅淋漓。

  《四季》之《秋》F大调
  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
  第一乐章:快板。即呈现出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在庆贺丰收的欢腾气氛中,农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男子汉们更是痛饮美酒,一醉方休。
  第二乐章:柔板。是一个醉汉沉睡的幽默特写。
  第三乐章:快板。是描写森林狩猎:号角四起,枪声阵阵,不时有犬吠传来;猎物带伤逃窜,奄奄而死。

  《四季》之《冬》f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描绘冬天的难以抵御的严寒:“北风凛凛,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颤。”
  第二乐章:广板。则屋外下着冻雨,屋内人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热酒,感受温暖安宁的浪漫气氛。此情此景与户外冰天雪地对比鲜明,更显醉人。
  第三乐章:快板。则着重刻画一个滑冰的场景:“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 返回屋内后,再聆听户外“风神们的开战”。
  这首作品的结束语,维瓦尔第这样标示:“这是冬天,但这样的冬天带来欢乐。”
  此外,维瓦尔第唯恐别人无法理解音乐的内容,还为每首协奏曲配了一段十四行诗,并成功地运用各种小提琴技术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意境,就使它们更加通俗易懂:

  1、La Primavera《春》

  Allegro 快板
  Giunt’ è la Primavera e festosetti, 春临大地,
  La Salutan gl’ Augei con lieto canto, 众鸟欢唱,
  E i fonti allo Spirar de’ Zeffiretti 和风吹拂,
  Con dolce mormorio Scorrono intanto. 溪流低语。
  Vengon’ cOprendo l’ aer di nero amanto 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E Lampi, e tuoni ad annuntiarla eletti 雷鸣和闪电宣示暴风雨的前奏;
  Indi tacendo questi, gl’ Augelletti; 风雨过境,鸟花语再度
  Tornan’ di nuovo al lor canoro incanto. 奏起和谐乐章。

  Largo 广板
  E quindi sul fiorito ameno prato 芳草鲜美的草原上,
  Al caro mormorio di fronde e piante 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
  Dorme ‘l Caprar col fido can’ à lato. 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Allegro 快板
  Di pastoral Zampogna al suon festante 当春临大地,
  Danzan Ninfe e Pastor nel tetto amato 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的旋律
  Di primavera all' apparir brillante. 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2、L’Estate《夏》

  Allegro non molto - Allegro 不太快的快板 - 快板
  Sotto dura Staggion dal Sole accesa 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
  Langue l’ huom, langue ‘l gregge, ed arde il Pino; 炽热无情的太阳底下,
  Scioglie il Cucco la Voce, e tosto intesa 松树仿佛就要起火;
  Canta la Tortorella e ‘l gardelino. 杜鹃高歌着,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Zeffiro dolce Spira, mà contesa 微风轻拂,
  Muove Borea improviso al Suo vicino; 但很快地大风卷起;
  E piange il Pastorel, perche sospesa 若有风雨欲来之势,
  Teme fiera borasca, e ‘l suo destino; 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

  Adagio e piano - Presto e forte 柔板及弱拍 - 急板及强音
  Toglie alle membra lasse il Suo riposo 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Il timore de’ Lampi, e tuoni fieri 他开始忙着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E de mosche, e mossoni il Stuol furioso! 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Presto 急板
  Ah che pur trOppo i Suo timor Son veri 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
  Tuona e fulmina il Ciel e grandioso 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及冰雹
  Tronca il capo alle Spiche e a’ grani alteri. 阻挠了他回家的路。

  3、L’Autunno《秋》

  Allegro 快板
  Celebra il Vilanel con balli e Canti 农人唱歌跳舞,
  Del felice raccolto il bel piacere 庆祝庄稼的丰收。
  E del liquor de Bacco accesi tanti 酒神的琼浆玉液使
  Finiscono col Sonno il lor godere 众人在欢愉的气氛中沉沉睡去。

  Adagio molto 甚慢板
  Fà ch’ ogn’ uno tralasci e balli e canti 在歌声及舞蹈停止之时,
  L’ aria che temperata dà piacere, 大地重回宁静,
  E la Staggion ch’ invita tanti e tanti 万物随庄稼的人们
  D’ un dolcissimo Sonno al bel godere. 在秋高气爽中一同进入梦乡。

  Allegro 快板
  I cacciator alla nov’ alba à caccia 破晓时分号角响起,
  Con corni, SchiOppi, e canni escono fuore 猎人带着猎狗整装待发。
  Fugge la belua, e Seguono la traccia; 鸟兽纷逃,而猎人开始追寻猎物的行踪。
  Già Sbigottita, e lassa al gran rumore 一阵枪声剧响夹杂猎狗的狂吠之后,
  De’ SchiOppi e canni, ferita minaccia 动物四蹿奔逃,但终奄奄一息,
  Languida di fuggir, mà Oppressa muore. 不敌死神的召唤。

  4、L’Inverno《冬》

  Allegro non molto 不太快的快板
  Aggiacciato tremar trà nevi algenti 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
  Al Severo Spirar d’ orrido Vento, 在沁冷的冰雪里不住发抖。
  Correr battendo i piedi ogni momento; 靠着来回踱步来保持体温,
  E pel Soverchio gel batter i denti; 但牙齿仍不住地打颤。

  Largo 广板
  Passar al foco i di quieti e contenti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
  Mentre la pioggia fuor bagna ben cento 安静而美好的时光。

  Allegro 快板
  Caminar SOpra il giaccio, e à passo lento 小心翼翼地踩着步伐前进,
  Per timor di cader gersene intenti; 深怕一个不留神栽了个筋斗;
  Gir forte Sdruzziolar, cader à terra 有时在冰上匆匆滑过,
  Di nuove ir SOpra ‘l giaccio e correr forte 跌坐在雪上,来回地跑步玩耍。
  Sin ch’ il giaccio si rompe, e si disserra; 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经叩
  Sentir uscir dalle ferrate porte 冷漠的冰雪大门。
  Sirocco Borea, e tutti i Venti in guerra 这是冬天,
  Quest’ é ‘l verno, mà tal, che gioia apporte. 一个愉快的冬天。

    维瓦尔第:《和谐的灵感》作品3
  《和谐的灵感》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一套小提琴协奏曲。这套协奏曲集,OP. 3,共12首,作于1711年,呈献给托斯卡纳大公菲迪南三世,巴赫曾把其中的第三、第八至第十二,5首改编为大键琴和管风琴协奏曲。
  维瓦尔第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维瓦尔第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他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突出独立的乐器而作,后者则是专为管弦乐团或合奏团谱写的)。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维瓦尔蒂的音乐天赋,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鲜活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华丽的音色以及令人感到意外的音乐主题和对比变化,可以说这些协奏曲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音乐的特色。另外他还将巴洛克协奏曲三个乐章的组成定型为“快-慢-快”的变化方式,成为了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当然也有例外,维瓦尔蒂自己的创作中就有两乐章或四乐章的协奏曲)。在其众多作品里,有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最为人们所熟悉 ——《和谐的灵感,Op. 3》、《异乎寻常,Op. 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Op. 8》(《四季》)。

    作曲家略传: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昵称Il Prete Rosso(红发神父)。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为《四季》。
  音乐世家
  维瓦尔第,1675-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 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力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他是个天才
  维瓦尔第自幼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异乎寻常的音乐家
  维瓦尔第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音乐家。在他生前,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不妙的。据说他虚荣心强,喜欢夸耀自己,甚至谎报作品数目(这也许是至今对他某些方面的作品的数字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例如:他声称作有歌剧九十四部,而一般认为是四十余部,有人甚至认为仅二十八部)。他还夸口说自己写一部协奏曲比抄写这部作品更快,因而不免遭到诽谤,有人把他的众多的协奏曲作品看作只是一部协奏曲的“多次创作”。尽管如此,维瓦尔第在协奏曲史上的地位仍是无可争议的。他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把自己对形式的精通运用于协奏曲的发展,并把大协奏曲定型为三乐章形式(快-慢-快);他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对小提琴技巧、配器法以及独奏协奏曲形式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关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真正价值的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它们得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关注,巴赫曾把维瓦尔第的十六部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古钢琴曲,四部改编成管风琴曲,还有一部被加以扩展,成为一部为四架古钢琴和一个弦乐四重奏乐队而写的庞大的协奏曲。
  维瓦尔第的一生正处于欧洲巴罗克艺术鼎盛时期。一向不如声乐那样受到重视的器乐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尤为迅猛。维伐尔第受到环境的影响,写出了众多的音乐作品,包括大量的歌剧、大合唱、交响曲,还有许多宗教音乐作品,以及几百首独奏、重奏作品,仅协奏曲一项就有四百四十六部之多。然而,在这些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很少是公众所熟悉的。近年来,维瓦尔第留下的宝贵的音乐遗产已日益受到音乐界的注意,维瓦尔第音乐中那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热烈的风格以及突如其来的主题,也逐渐为音乐会听众所熟悉
  生平事迹
  维瓦尔第的父亲乔瓦尼·巴蒂斯塔·维瓦尔第(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1655-1736)十岁的时候离开布雷西亚到威尼斯,并在那里成为一名理发师。他和当地姑娘卡米拉·卡里吉奥于1676年结婚,育有9个孩子。安东尼奥为长,其出生当天据说还出现了地震。1685年乔瓦尼成为圣马可大教堂的小提琴手;他是一个成功的小提琴手,并且因为其西西里亚联会会员的身份,在威尼斯的音乐界迅速赢得名声,还被认为是一名出色的炫技小提琴家。安东尼奥自小就不输其父,年纪轻轻就能代替父亲上演。他的音乐理论可能来自于乔瓦尼·列坚齐(Giovanni Legrenzi)。但这又显得不太可能,因为列坚齐在1690年去世,当时维瓦尔第才12岁。
  维瓦尔第在15岁的时候即行剃发并且接受了首次世俗圣职仪式,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立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
  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
  维瓦尔第在那里读了一年半的追思弥撒之后就永远放弃了神职工作,但他依然持有神父的地位。在后来的一封信中他写到自己是因为健康状况而辞去教堂职务的(他写道“Strettezza di petto”,意为胸闷,可能为心绞痛,也可能是哮喘)。但最近研究表明,他可能是出于个人原因,或心理方面的不适。一方面他的作曲工作让他没有时间去分心,另一方面教堂职务带来的收入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根据他在威尼斯的皮耶塔医院(Ospedale della Pietà)的收入单据来看,维瓦尔第在此之后不但是小提琴,还是抒情维奥尔琴跟大提琴教师。还有逸闻说道他还演奏羽管键琴。他从父亲那边遗传得来的头发颜色使得他被称为“红发神父”。很多威尼斯人不晓得维瓦尔第,却知道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叁重奏奏鸣曲。171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奥托尼在维拉》(Ottone in Villa)。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歌剧,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而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维瓦尔蒂始终在威尼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Ospedale della Pietà”中任职而他的职务集乐团指挥、作曲、音乐教师以及总乐长于一身。作曲家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样既能够为自己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循环往复,维瓦尔蒂则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费尽心力不断创作。他要为一年中每个即将到来的节日、纪念日写作新的歌剧、神剧、协奏曲。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则是教授被音乐院收留的那些孤儿音乐知识、教她们演奏乐器。由于这些慈善机构只接收私生或者遭遗弃的女孩儿,所以音乐院乐团都由女子组成。维瓦尔蒂当时创作的许多作品也正是由这样一支“全女子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女孩子们优雅而漂亮,演奏场面极其动人,被一些观赏过演出的人形容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除了担任这份令作曲家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职务外,据说维瓦尔第还在威尼斯本地一家歌剧院做过经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职,但最终还是没能离开Ospedale della Pietà。维瓦尔第在这个职务上一直服务到1716年(其中有一段时间间断1709年2月到1711年9月)。接着他就被任命为“Maestro dei concerti”(音乐会大师)。
  在威尼斯发表两部奏鸣曲集(12首三重奏鸣曲 Op. 1和12首小提琴奏鸣曲 Op. 2,在1705和1709年付梓)之后,维瓦尔第发表了协奏曲集“L’Estro armonico”(和谐的灵感)Op. 3(1711年印制),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欧洲范围内的名声。直到1729年他共写有12部曲集,打Op. 3后都在阿姆斯特丹印制。其中有12首协奏曲Op. 8(1725)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和声与创意的实验),当中前四首即是著名的“Le quattro stagioni”(《四季》)。
  早在Ospedale della Pietà任职时维瓦尔第就已经开始了歌剧创作,其第一部歌剧Ottone in villa于1713年在维琴察首演,之后到173926年间他写有歌剧达50部。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在此之后,维瓦尔第除了Ospedale della Pietà的职位外,日益频繁地担任维琴察圣安格洛剧院的主持。后来在威尼斯维瓦尔第有了争执,他决定1718年迁到曼图亚,供职于地主飞利浦·冯·黑森·达姆斯塔德(1671-1739,路德维希六世之子,伊丽莎白·阿玛莉(Elisabeth Amalie)之侄,也就是斐迪南三世之妻埃列诺拉(Vgl. Titelblätter zu den Opuswerken X und XII: “... S. A. S. Il. Sig’r Principe Filippo Langravio d’Hassia Darmstadt”)的母亲。他在那里主要是当音乐会主持和创作歌剧。1721年他多次在罗马逗留,两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赢得了大量的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委托。
  1725年Alessandro Scarlatti去世。那不勒斯乐派在这位前辈的细心“经营”发展下开始走向国际化,虽然后期某些作品在质量上趋向没落,但是这并未影响人们对其火热般的兴趣。这样的必然是北方威尼斯乐派的没落。作为在意大利其他各国,尤其是在德国等日耳曼地区广泛受欢迎的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维瓦尔第的音乐地位也正在受到不可逆转的挑战。1726年他以圣安格洛剧院音乐总监的身份返回威尼斯。这一次,身为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的他在那里赢得了全欧洲人的敬仰,甚至是很多音乐家朝圣的对象。在此期间他认识了16岁的女歌手Anna Giró,后者陪伴他进行游历。
  时间到了1728年,当维瓦尔第出版作品9 ——“里拉琴”后,不难看出他在作品风格上开始做出的初步“反击”,这是一部具有威尼斯乐派特色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成功作品,它比起“贵族化”的,较凝重的那不勒斯乐派似乎更加贴近自由民的思想。
  到了1730年维瓦尔第又出版最后两集协奏曲作品11、12。但总的来说这两集作品趋向于保守。如果维瓦尔第从此不再出版/写协奏曲作品,这两集作品类似与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的晚期风格 —— 成熟而又怪异/保守的作品。1733年以后,在北方意大利的情况开始不妙起来,晚期巴洛克威尼斯乐派开始完全的没落了,整个意大利都开始偏向了那不勒斯乐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维瓦尔第却再度成为家乡威尼斯市圣安吉洛剧院的首席作曲家。1734年,他与佩塔孤儿院的关系因为他长期外出而告结束。尽管如此,他们之间仍然保持联系。但威尼斯已经开始对他流露出厌倦的情绪。但他对欧洲大陆的兴致越来越浓,在他国外旅游中,其中一次到阿姆斯特丹参加勋伯格剧院一百周年纪念日。1738年1月7日,维瓦尔第曾在当地演奏小提琴协奏曲。
  1739年以后,维瓦尔第在威尼斯已无法继续他的事业,打算决定离开威尼斯,先去奥地利。在他动身之前,佩塔孤儿院的主管看在情分上向维瓦尔第买下了他大部分的协奏曲作品和宗教乐谱,作为维瓦尔第本人最后离开旅行的路费,对于他来说这次旅行好比一次赌博。
  维瓦尔第在63岁的时候迁往维也纳,想寻求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却于1740年10月去世,失去依靠的维瓦尔第穷困潦倒,当时维瓦尔第的健康也不见得比国王强多少,随即一病不起。到达维也纳后一个月即1741年7月28日,他就逝世了。这位名满天下的作曲家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世了。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与他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就这样,维瓦尔第清风一样的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风一般的音乐。
  维瓦尔第在晚年,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回到“叛逆”主题,确实不可否认晚期的波折让作曲家再次变的成熟不少。在晚年他似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想要创造心中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从未听到过一个维瓦尔第。他似乎综合了一生的作曲理念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升华,更重要性的是他的叛逆性。大幅度的跳跃对比,极力避免重复,在这里小提琴技术运用丝毫不亚于帕格尼尼,且生动,扣人心弦。其阴郁风格近似于后来前古典时期华丽风格的柏林乐派,C. P. E. Bach的先声。和早期作品相比有了许多革命性的改革。
  他的部分晚期作品是否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几乎绝望的预料?这是一个迷 …… 一个已经六十岁的老人却一反常规写下比年轻时期更为“叛逆”激进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现实。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 —— 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直到1940年,维瓦尔第的作品才被重新发掘。法国音乐研究员马克·宾舍利和其他收藏家在20世纪30和40年代买了大量的手稿。这些手稿被藏在城堡和寺院等地超过200年。宾舍利尝试为维瓦尔第的作品编号,但根据进一步的研究和新发现的作品来看,这套目录并不完备。另有一套目录,是由安东尼奥·凡纳(F)编制的。丹麦音乐科学家彼得·旅昂(*1937)在 1973年发表了一套更新的目录,即Ryom-Verzeichnis(缩写 RV),代替前两套成为目前流通的维瓦尔第作品编号目录。
  成就
  红发神父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一生的大部分活动也在威尼斯。他是圣马克大教堂一位职业小提琴师的儿子,从小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向莱格伦齐学习音乐。25岁开始从事神职,两年后因故离职。维瓦尔第因长有一头红发,被称为“红发神甫”。
  1703-1740年的30多年里,维瓦尔第先后数次在威尼斯仁爱教养院任职,担任过指挥、作曲家、音乐教师、音乐总监。维瓦尔第的主要职责是为仁爱教养院举办的音乐会提供大量新作品,包括清唱剧和协奏曲。由于这类音乐会频频举行,因此,维瓦尔第的创作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据说他写一部歌剧只需5天时间,而写一首协奏曲的速度竟比抄谱员誊写分谱的速度还要快。威尼斯有四家类似的教养院,而以仁爱教养院的演出最受欢迎,也最为精彩。
  从1710年,韦瓦尔第开始写歌剧。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共写了49出歌剧,其中传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他的歌剧是当时威尼斯剧院中上演频率最高的,并在佛罗伦萨、费拉拉、罗马、维罗纳、维也纳等城市享有声誉。除了歌剧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康塔塔、清唱剧和经文歌。
  主要作品
  维瓦尔第为许多乐器都写过协奏曲和奏鸣曲,据资料显示,前者是五百多首,后者是七十多首,从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大管等现代人所熟悉的乐器,到抒情维奥尔琴、竖笛、沙吕莫管、木管号、曼陀林、琉特琴等现在已经很少被用于乐队中的古代乐器,它们都曾在这位作曲家的器乐作品中作为重要角色出现。还有一些为各种不同组合的乐器组与乐队的大协奏曲,或者为弦乐合奏的乐曲,其中有一首出自《和谐的灵感》的《B小调四把小提琴协奏曲》,是经常被演奏的著名曲目。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曲集或曲目,也都是维瓦尔第最具代表性的器乐作品,被录制成唱片的频率相当高。
  维瓦尔第以他火热的性格、娴熟的技巧、清新的构思、独特的手法创作了大量乐曲,对器乐体裁,特别是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维瓦尔第作品的风格具有火一样的热情和辉煌的色彩。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遗忘,沉默了200多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对他的音乐重新感到兴趣。他的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是OP. 8,其中头四首是众所周知的《四季》,这四首协奏曲经常被单独演奏。OP. 8中的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以及第十首《狩猎》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1741年,韦瓦尔第在维也纳去世。在以后的100年,他的名声沉寂下来。直到19世纪初叶,他才被人认为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人们看重他对协奏曲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天,他的《四季》以及一些弥撒曲很受欢迎,而且是经常被演奏的曲目。
  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抒情维奥尔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
  维瓦尔第将独奏协奏曲变成了巴洛克音乐的最佳表现形式,他还将三乐章作品带往成熟。在快速的开始或终末乐章他还独创的引入了重复乐段,乐队不停重复一个音乐桥段,每次转换成不同乐器,乐曲显得自由多角度。而维瓦尔第作品的慢乐章则以悠扬如歌的旋律著称。
  其他还有55部的伴奏协奏曲(“无独奏协奏曲”)和近21部室内协奏曲(“无乐队协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多番尝试。后人也有称他为“协奏曲之王”。
  其次是宗教音乐以及世俗康塔塔。这部分音乐虽然数量不及器乐作品,但却属维瓦尔第音乐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首《荣耀经》中D大调的那首(RV 589),这首作品开始时由乐队齐奏的大幅度跳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维瓦尔第式音乐的典型例子。在宗教音乐方面,他还创作了为双合唱队的《慈悲经》、《上帝如是说》、《赞美圣婴》、《圣母经》、《圣母颂歌》、《圣母悼歌》以及一些经文歌和少量清唱剧,其中清唱剧包括目前已经出版唱片的《犹滴的胜利》。维瓦尔第的世俗康塔塔全部是独唱形式的,使用器乐合奏或通奏低音作为伴奏,上面曾提到的《没有真正的和平》以及《爱情,你胜利了》,是其中最著名的两首。
  再次是歌剧。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维瓦尔第总共写了九十多部歌剧。虽然大约一半已经遗失,但流传了下来的仍有四十多部,其中的一些近年被录制成唱片,包括《真理出于考验》、《奥林匹克竞技》、《忠实的少女》、《愤怒的奥兰多》、《疯狂的奥兰多》、《蒂托·曼利奥》、《阿尔米达》、《法尔纳斯》、《阿特奈德》、《格丽塞尔达》等。个人认为,就从全剧来看,《真理出于考验》和《奥林匹克竞技》最值得一听。不过,维瓦尔第的歌剧全剧对于初接触这位作曲家的人来说,不是很好的入门曲目,我觉得除非对此有特别的喜好,否则找一些优美唱段的精选就足够了。
  主要成就
  维瓦尔第对于纯器乐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他在创作中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具体说来,就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配器试验。
  熟悉音乐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巴洛克时期之前,声乐作品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纯器乐作品在创作份额上则所占甚少,像斯维林克的管风琴音乐、伯德的维吉那琴音乐、乔万尼·加布里埃利的铜管乐“坎佐纳”,应该是那一时代最棒的纯器乐曲了。这三位作曲家虽然出生在16世纪,但他们的一生却横跨到17世纪,所以他们应该不完全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而从另一位处于两个世纪之交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创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声乐统治地位的坚固,这位第一个写出了成熟歌剧的作曲家,一生的创作除了歌剧,就是牧歌,以及宗教合唱作品,几乎没有一部独立的纯器乐作品。
  在早于维瓦尔第出生的作曲家中,科雷利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创作量不大,仅有六个编号的作品,却皆为精品。其中前四个编号的作品是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巴洛克三重奏鸣曲,另两个编号的作品是一套大协奏曲和一套小提琴奏鸣曲,也许它们是早于维瓦尔第、由意大利人创作的最成熟的纯器乐作品。以此为基础,维瓦尔第写下了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色彩更绚烂的纯器乐作品,使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他的历史地位也因此得到了确立。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数量最多,他本人在当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在创作中尝试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例如将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中的回声效果“移植”到小提琴演奏中,《“回声”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明显受到了蒙特威尔第的《真福童贞女的晚祷》中一段带有回声的男声独唱的影响;再如拨弦的运用,曾在大家熟悉的“冬”的“广板”乐章以及其他一些协奏曲中出现。虽然我们不能拿后世的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贡献来与之相比,然而对于距今三百年之遥的维瓦尔第来说,这不仅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更是一种超前的意识。
  在维瓦尔第的创作中,大提琴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种乐器的独奏地位由此得以确立,不论在当时还是今天看来,维瓦尔第的这一贡献都是无人可比的。在巴洛克时期,大提琴多作为通奏低音中的一件乐器,维瓦尔第为这样一件乐器创作了二十几首协奏曲 —— 这里顺便更正一下,作者李峥在其《从北到南 —— 意大利早期音乐之旅(二)》一文中误作了六首 —— 及将近十首奏鸣曲,其中的大提琴协奏曲,与作曲家其他音乐的特色有着很大差异,或许它是维瓦尔第谱写的最深沉的音乐。在木管乐器方面,维瓦尔第创作的一套长笛协奏曲,在充分发掘长笛这种乐器的潜能方面做出了尝试;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他为双簧管、大管等木管乐器创作的协奏曲,让音乐世界中又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
  维瓦尔第留传后世的大协奏曲也有一定的数量,这种在乐器组与乐队之间形成竞奏所构成的音乐,为作曲家的配器试验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不仅有由四把小提琴与一把大提琴所构成的乐器组,还有由抒情维奥尔琴、双簧管、大管、木管号,或者竖笛、双簧管、大管、小提琴所构成的乐器组;在一首为乐器组与弦乐和通奏低音的《降B大调协奏曲》(RV 579)中,维瓦尔第竟然使用了小提琴、双簧管、沙吕莫管、三把维奥尔琴的大型组合。这些乐器组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现在仍然流行的乐器,还有已经成为历史的乐器,例如沙吕莫管,就是现代单簧管的祖先。
  如果说维瓦尔第创作的大量纯器乐作品,使器乐取得了与声乐平分秋色的局面,那么他所做出的各种配器试验,则为后来曼海姆管弦乐队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古典时期,海顿对交响曲创作的实验精神,几乎与当年的维瓦尔第如出一辙。
  不老的音乐家
  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Op. 8,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使维瓦尔第的作品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由于有一支听命于他的乐队,维瓦尔第大胆地进行试验和创新,他的协奏曲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主流乐器的组合。他的天才创作大大丰富了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运用也为日后的炫技技术的发展作了铺垫。巴赫对他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就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清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维瓦尔第1741年7月28日逝世于维也纳,这时候他的声名已去,默默无闻。此后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也一直没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随着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重新认识,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次受到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价为与巴赫、亨德尔同样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由于意大利从文艺复兴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维瓦尔第的作品里并没有太多的神迹,而是经常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就像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快乐。远在德国的巴赫对他也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巴赫就曾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影响力不但在北意大利,在德国也可见。约翰·乔治·匹森德在宫廷中就应用了维瓦尔第的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影响下向更深层次发展。还有,巴赫还改变了维瓦尔第不少作品用于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即使是在巴赫后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里,也有维瓦尔第的影子。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音乐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巴洛克时代复杂费解的复调音乐正逐渐被单纯自然的主调音乐所取代,巴洛克晚期的叁位大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亨德尔顺应了这种变化,依然还是音乐生活的中心人物;而维瓦尔第(也包括巴赫)没能适应这种变化,听众对他的音乐失去了兴趣。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 —— 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除了晚期作品,维瓦尔第一生的作品如同取之不竭,用之不净的音乐宝库,启发了当时无数的作曲家。从巴赫,亨德尔,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其他各个角落。并且开启了法国重优雅,华丽;德国重悲情,伤感的两个性格极端的华丽,洛可可风格的思路。为后期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关键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维瓦尔第是一个成功的“叛逆”者。
  他在我们心中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音乐家。
  维瓦尔第的音乐
  意大利的巴洛克音乐中,可与早期歌剧相媲美的是弦乐,当时歌剧的古序曲和协奏曲都是以弦乐为主的。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如托莱(Giuseppe Torelli,1650-1708)、科莱里(Arcagello Corelli,1653-1713)、维塔利(T. Antonio Vitali,1665-1735)、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3)、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等,他们都早于巴赫。这些音乐家不但都是小提琴名手,而且全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而这些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中维瓦尔第是我们最为熟知的。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维瓦尔第的作品主要是协奏曲,而且绝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只有少量的大提琴、各种木管乐器和曼陀林协奏曲。维瓦尔第将独奏协奏曲变成了巴洛克音乐的最佳表现形式,他还将三乐章作品带往成熟。在快速的开始或终曲乐章他独创性的引入了重复乐段,乐队不停重复一个音乐插段,每次转换成不同乐器,乐曲显得自由且角度多变。而维瓦尔第作品的慢乐章则以悠扬如歌的旋律著称。
  按后来的标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都略嫌短小,但是都有三个乐章:两个快板乐章和中间的行板或柔板乐章。他给这一形式注入了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新鲜活力。细腻的结构感和对独奏乐器的性能有准确无误的领悟,这自然得力于他演奏小提琴的高超技巧。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抒情维奥尔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
  其他还有55部的伴奏协奏曲(“无独奏协奏曲”)和近21部室内协奏曲(“无乐队协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多番尝试。后人也有称他为“协奏曲之王”。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四季》为总题的四个协奏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个描绘性的题目才使曲子流行起来的。实际上,乐曲并没有构成任何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标题音乐,只是暗示出一年里乡村如画风景的变幻。快速奔放的乐章一般是以乐队呈示主要主题开始,接着是二至三个独奏乐器的插段,以后与乐队的部分相交替出现。慢乐章形式简洁,短小精悍,穿插着一个温柔的、咏叹调般的旋律。
  这四首协奏曲似乎是围绕着四首十四行诗的内容写的。诗也许出自维瓦尔第自己的手笔,每一首诗都印在小提琴独奏部分的上面。《春》开头的快板象征着自然的苏醒,在鸟儿鸣啭声(小提琴颤音)中结束;广板乐章中引用的诗行描绘牧羊人在田野里的休憩,小提琴代表困倦的牧羊人,中提琴奏出牧羊狗的狺狺声;欢愉的田园舞曲构成终曲。《夏》的第一乐章暗示一个闷热的下午,布谷鸟和鸽子在歌唱,接着一段快速音阶发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警告;第二乐章中柔板与急板交替进行,与描写人在暴风雨中感到孤单和恐惧的诗句相呼应;最后,暴风雨在生机蓬勃的终曲中归于平息。《秋》的第一乐章说明维瓦尔第非常熟悉蒙特威尔第的《波佩阿的加冕》,因为他引用了其中女仆咏叹调活泼的曲调;终曲具有猎歌的特点,最后弦乐奏出颤栗的音乐,告诉大家猎人们已经杀死了猎物。《冬》的音乐描绘了冰天雪地的隆冬,终曲里短促尖厉的合奏表现粗心的村民跌倒在冰上的情景;在描绘性乐段中没有使用音乐以外的效果,听众并不需要了解维瓦尔第的描述意图,因为这些乐曲作为巴罗克风格的代表作,本身的表现便已足够了
  维瓦尔第的影响力不但在北意大利,在德国也可见。约翰·乔治·匹森德在宫廷中就应用了维瓦尔第的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影响下向更深层次发展。


 


阿卡多使用四把“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名琴演奏的《名琴四季》,是1987年在意大利克雷莫纳(Cremona)音乐节演绎的现场实况。

  阿卡多版的《四季》音色讲究、悠扬,那是一种高贵典雅、洒脱超俗、淋漓尽致的感觉!除第一小提琴外,另一个角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羽管键琴(布鲁诺·卡尼诺)。在许多时候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处于平等的位置,个别乐句中它甚至单独发挥作用。阿卡多版注重音色,这正迎合了“春”的诗句要求:阿卡多演奏速度偏慢,加之稍强的羽管键琴,使人感觉春意融融,暖风拂面;以G弦模拟鸟儿的叫声靓丽悦耳。在“夏”的第一和第二乐章,以及“秋”的第二乐章中,作为独奏家的阿卡多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他右手的运弓极有力度,明显超过西蒙·斯坦奇(Simon Standage,英国小提琴家,1941年11月8日出生于海威科姆。平诺克版的第一独奏小提琴),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无出其右。
    萨尔瓦多·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1941- )
  卡拉扬生前说过:“假如让我举出10位当代最好的小提琴家的话,阿卡多一定是在我左手的某个指头上。”阿卡多生于意大利都灵,6岁学琴,早年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
  人物概况
  萨尔瓦多·阿卡尔多是现代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六岁开始学小提琴。1954年,年仅13岁的阿卡多便登台举办了其首场独奏音乐会,当时演奏曲目之一是“帕格尼尼随想曲”。15岁时他荣获日内瓦小提琴大赛冠军,17岁那年,他在最权威的小提琴比赛 ——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赢得金奖,这更使他名声大噪,自此开始其全球性职业演奏生涯,并驰骋国际乐坛40余年而不衰。
  此后,阿卡多在那不勒斯的圣·彼得音乐学院任教。他组织了都灵室内乐团并亲任指挥。后在欧洲、美国、南非及远东与世界驰名的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他的演奏辉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丰富,有异乎寻常的音乐感,能使听众深深着迷。其拿手的演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及巴赫、维瓦尔第与塔蒂尼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近年来他的演奏曲目不断扩大。是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阿卡多作为小提琴领域中出类拔萃的的人物,多年来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其中包括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全集,这为他赢得了“当代帕格尼尼”的美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意大利总统亲自授予他意大利最高国家荣誉 ——“大十字骑士勋章”。1996年阿卡多也被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授予荣誉教授称号。
  阿卡多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从维瓦尔迪、巴赫直到当代作曲家的极为广泛的作品。当然,他最为擅长的还是帕格尼尼的作品,比如他经常演出并几次录制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和协奏曲。
  独奏会
  1954年十三岁时,阿卡多作为独奏家首次登台,演奏的曲目包括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十五岁时,获日内瓦比塞第一名;两年以后,被授予热那亚帕格尼尼比赛大奖。
  其保留曲目涵盖从巴赫之前到贝尔格之后的所有音乐。夏礼诺、杜那多尼、仁狄内、普利斯东、皮阿佐拉和克塞纳基斯等作曲家曾为他作曲。
  经常与国际知名的乐队他指挥一起举办音乐会。作为著名独奏家和室内音乐演奏家,他于1992年组成“阿卡多四重奏小组”,因其对年青一代的深情关注,他于1986年在克雷莫纳与朱拉娜·菲立比尼和彼特拉基一起创建“瓦特·施特劳甫学院”,在那里执教大师课。
  1971年,在那波利创办观众可以观看排练的“国际音乐周”,并在克雷莫纳建立了弦乐节。
  担任指挥
  阿卡多还以指挥身份与欧美的重要乐团合作,在作为伦敦爱乐乐团指挥期间,他把相当古典的音乐纳入了他们的保留曲目;1987年,在佩萨罗的罗西尼歌剧节上,他指挥的伟大作曲家的新制作歌剧“时事造窃贼”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在罗马,蒙特卡洛和那波利等地,他指挥了由巴蒂阿多担任导演的莫扎特歌剧“女人心”;1992年,在纪念罗西尼二百周年诞辰之际、他在罗马和佩萨罗指挥了第一部现代版本的罗西尼的“荣耀弥撒曲”的演奏,由Ricordi-Fonit Cetra作了现场录音;1995年,他在奥地利首都又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了此曲。
  1993年9月被任命为那波利圣卡洛剧院艺术总监和第一指挥,任期至1995年1月。他制作的海顿的歌剧“月亮世界”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佳艾·奥乌仁蒂设计布景,并邀请了第一次担任导演的科斯塔·格拉瓦斯杂执导。
  艺术成就
  阿卡多为DGG、Philips、EMI和Sony Classical灌制了无数唱片,最近的唱片包括“贝多芬的协奏曲和两首浪漫曲”、“献给克莱斯勒”、“阿卡多:当代帕格尼尼”。
  出于对他杰出艺术成就的赞赏,意大利评价界授予他阿比亚狄奖;1982年,他从意大利总统手中接受了共和国最高荣誉头衔 —— 大十字骑土勋章;1996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命他为“荣誉教授”;同年,他再次创立了由“瓦特·施特劳甫学院”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意大利室内乐团。
  阿卡多拥有两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1727年的Hart ex Francescatti和1718年的Firebird ex Saint-Exupery。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Antonio Stradivari)。意大利提琴制作师。他是意大利的弦乐器制作师,这个职业中最伟大的一位成员,他的拉丁名字“斯特拉迪瓦里斯”或所写的“斯特拉得”经常被用于谈及他的乐器。
  个人履历
  生于克雷莫纳,卒于同地。14岁从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学艺,22岁制成第一把完美的小提琴,并标上他姓氏的拉丁化变体。1684年继承业师另立作坊,1690年创立新琴式,增加琴身长度,上部略小,下部略宽,腰部弯度稍深,琴面弧度较平。琴音丰满厚实,传送力强。1700-1725年制作了许多传世名琴,1737年所制琴称“天鹅号”,标签上加注“93岁作”,仍为后世使用的名琴。他一生制小提琴约950把,中提琴、大提琴约150把,传至今日有线索可查者约500-800把。各琴皆有别号,价值连城。他还制作过琉特、吉他、曼陀林等。
  今时今天,一把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为天价般高,而价格随时间和表演者的演奏上升。现存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中就有他的作品。
  如今很多地方可以见到他的大名,甚至在日本著名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中也有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登场(385-387集《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不和谐音》,2005年)。
  人物生平
  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个技艺非凡、充满感性和洞察力的艺术家,以至于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品质的代名词。任何领域的卓越品质都被冠以“斯特拉迪瓦里”这个名字。他对小提琴几何学的诠释和其设计被其后延续250年至今的小提琴制造家尊为概念模型。斯特拉迪瓦里同时也制造竖琴、吉他、中提琴和大提琴。他一生共制造了大约1100件乐器,其中流传至今的约有650件左右。另外,有数千的小提琴都是其他制琴家为颂扬斯特拉迪瓦里而造的,他们模仿斯特拉迪瓦里的模型,并贴上标签“斯特拉迪瓦里式”,正因如此,如今贴上“斯特拉迪瓦里式”标签的小提琴不一定都是精品。通常的标签,无论是否精品还是赝品,都用拉丁文题上字样“Antonius Stradivarius Cremonensis Faciebat Anno”。Antonius Stradivari 指制琴师是斯特拉迪瓦里,Cremona指制琴地是意大利的克里莫纳,最后的指的是制琴日期,可能印刷或是手写。1891年以后的斯特拉迪瓦里仿制品可能会用英语在标签底部写上制造国,譬如“捷克斯洛伐克制造”或是简单的“德国”字样等。美国在1891年之后规定在进口商品上必须有类似的鉴定字样。斯特拉迪瓦里乐器在斯特拉迪瓦里死后超越两个半世纪,其价值不减反增,其品质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它们显而易见的优雅和精密之外,其力量感更是取胜关键。斯特拉迪瓦里的前人中最好的制琴师,以及大多数斯特拉迪瓦里的同时代人制造的乐器体积较小,琴背弧度很高,奏出的音色虽然美,但很薄,只适合教堂使用或被小型室内乐团用于娱乐出资的贵族。
  斯特拉迪瓦里却拥有惊人的预见性,他认识到提琴迟早要有更大的体积和响度。当然他不可能准确预见交响乐和交响乐队会出现于18世纪晚期至19、20世纪,但至少他预见了音乐将往这个方向发展。经过无数的实验 —— 小至琴背一英寸的弧形结构,到乐器的长度和尺寸 —— 他创造了“属于未来的小提琴”,它能奏出微妙、甜美但拥有足够力度感、犹如钻石般闪亮的音色,其响度和清晰度足够去应付今天的管弦乐队。多亏有斯特拉迪瓦里的这一改革,小提琴才能立于“乐器皇后”的不败之地。卡尔里斯(Carlyss)说:“斯特拉迪瓦里一个人完成了乐器的形式改革,在他之前从未有人做过改变,在他之后也没有,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你没法在他所做的上面再去改进了。一把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能给予你无尽的表现力。你可以自由地表达出所需的音乐语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琴上表现出你对色彩、声音和感情方面的细微处理。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可以完美地诠释演奏家的情感。同时它的声音也很能抓住听者的心。反正,斯特拉迪瓦里琴就是斯特拉迪瓦里琴。”
  现存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一直在被计算,总数大概不过700把左右,当然收藏家和商人总是在温和地争论这数目的大小。同时,由于很多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买卖都是秘密地在一些深思熟虑的商人和富有的收藏家手中进行,所以现存斯特拉迪瓦里琴的确切数目总是难以探测。
  成就及荣誉
  据保守的估计,斯特拉迪瓦里从21岁(1665年)直到92或93岁去世这一光辉的制琴生涯期间,总共制造了约1116把不同的弦乐器。他的工作效率极高,工作量极大,简直是献身于艺术。斯特拉迪瓦里一个月至少可以完成两把小提琴或是一把大提琴,平均一年制造25把小提琴或是10把大提琴,有时甚至是更多。话说1715年,斯特拉迪瓦里已经71岁,波兰国王在他那儿订做了12把小提琴,还让自己的宫廷乐指挥亲自到克里莫纳等待成品,结果斯特拉迪瓦里三个月就完工,国王成功验收全部12把小提琴。
  到底什么成就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独一无二的卓越品质呢?每个专家都有自己一套的说法。是由于漆涂料吗?有的人很肯定地说斯特拉迪瓦里用的漆涂料中有秘密配方,而斯特拉迪瓦里已把这一处方带入了坟墓,现已失传。另一些人否认这一说法,认为斯特拉迪瓦里所用的油基(Oil-based)涂料配方在他所住的地方每个制琴师都在用,而且现在已经可以用化学性分析把它调到最完美状态。那么是因为木料吗?一方说斯特拉迪瓦里早在砍树之前就从本地或是国外森林选择上好的枫木和云杉木,并用特别的秘密方法予以保存。另一方说现在要获得同样的好木料并不难,而且现在也可以模仿旧时处理和保存木料的方法。其他的说法还有很多:有说是因为琴背的弧度;刨制木料时优雅、精巧的厚薄过渡;f孔的雕刻;共鸣箱内低音梁和音柱的摆放位置等等。所有这些推断都服从于谨慎的现代测量学和声学分析,这样说来,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完全可以制造出来 —— 实际上也确实有人复制过了。
  那么又如何解释在这些上好的木料、漆涂料和填充物竟然经过两个世纪的风雨后 —— 这个过程却很难复制了,也没有苍老的痕迹呢?更莫论演奏家对其所做的损害了。有的人说没错,这就是成就斯特拉迪瓦里乐器杰出的、独一无二的声响的原因,因为这种来自古老远方的声音让人感觉仿佛一群带有光环的小天使就在被演奏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上被惊醒。当然又有另一些人说这不是关键,因为有很多古老的提琴不见得有多好的音色。无论是什么要素成就斯特拉迪瓦里制造出一代名琴并成就了它们的天价,这些因素都可以再次用于与斯特拉迪瓦里同时代的名制琴师瓜纳里身上,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位制琴大师竟然是邻居。
  小提琴流派
  关于当今的著名小提琴,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瓜奈里琴,另一派就是斯特拉迪瓦里。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和安德烈亚·瓜奈里都是提琴制作大师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的徒弟,他们师徒三人创造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制琴家族。
  瓜纳里(他制造的琴“瓜纳里·德·耶稣”前的“耶稣”来自他为琴所贴的标签上的耶稣标志)比斯特拉迪瓦里年轻50多岁,没有后者那么多产,也没有他那么谨慎的作风,但是瓜奈里也创造了一批与最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同样难得、同样为其力量感和音乐表现力所著称的乐器。瓜奈里是一个小提琴制造者协会(Clan)中的成员,他们的屋子坐落在克里莫纳的圣多明尼哥(San Domenico)广场上,离斯特拉迪瓦里的住所只有一屋之遥。而这隔开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屋子里住的正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好的学生卡洛·贝尔甘茨(Carlo Bergonzi),他造的琴在今天市场上也是高价之物。这样的情景就像我们看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住在同一条街上一样奇妙。可事情还没完,就在街的尽头的拐角处,一边住的是法兰赛斯科·罗吉尔里(Francesco Ruggieri),也是一个著名的弦乐制作家;另一边住的竟是斯特拉迪瓦里的老师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是17、18世纪的小提琴制造家里最闪亮的两颗巨星,他们在克里莫纳(Cremona)的住处被人偶然发现后,所有在那段时期在他们住所制作的弦乐器都沾了光,全被冠以“Cremonese”的名号。
  斯特拉迪瓦里琴和瓜奈里琴在现代被小提琴家尊崇的程度是惊人的。帕尔曼、梅纽因、马友友、穆特、美岛莉(Midori)和富克斯(Joseph Fuchs),1995年,这些世界著名的专业演奏会提琴家们用的都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梅纽因还有一把瓜纳里·德·耶稣);海菲兹和斯特恩、祖克曼偏好于瓜纳里·德·耶稣,即使这样,海菲兹和斯特恩同时也拥有斯特拉迪瓦里琴。现存的耶稣瓜纳里只有250-370把(另一说认为其数目约为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一半),他们之中的极品与斯特拉迪瓦里琴一样天价。而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曾以超过350万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价格最昂贵的单件乐器。
  现在传世的大概一共有600-700把小提琴左右,而且价位都很高,而且还有很多小提琴是为了纪念他而制造的,也被冠以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名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都具有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品质,瓜奈里琴也一样,加上瓜奈里家族另外还有四个同名的制琴师。因此,他们也不全是过百万的天价。在现存的700把斯特拉迪瓦里琴中,只有大约50把达到演奏会品质标准。其他的都有不同的瑕疵 —— 有的有裂缝,有的换了新琴背或琴腹,有的被粗糙的手工者修补过。事实上全部这些斯特拉迪瓦里琴都在某个程度上被修改过,然后提供给某一提琴家使用,他们可能为了增加了琴的的力量感而换上了更长的指板,更大的低音梁,或是加固了琴腹。有些改动是精巧的,但更多的改动是粗暴而猛烈的。就是这样,斯特拉迪瓦里琴的价值因这些或那些因素而形成很大的价格幅度。
  最广受欢迎的是一批在斯特拉迪瓦里所谓的“黄金时期”,大约是1700年至1725年左右所造的琴。有几个特殊的年份是让收藏者特别兴奋的。譬如1716年被认为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好的几把琴出产的年份。但也有人这么说,“实际上任何时期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如果只有10把在市场上流通,那么最便宜的一把也不会低于500万美金。”有的音乐家认为瓜纳里小提琴比斯特拉迪瓦里琴稳定,所以更有力量感而且更易演奏。另外的一些则认为斯特拉迪瓦里琴拥有更多层次的音色,但都承认需要更高的能力才能奏出最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琴效果。在斯特拉迪瓦里一生中有甚多的皇家主顾,绝不止前文提到的波兰国王一人。
  斯特拉迪瓦里不是那种生前被埋没,死后才声名远播的天才,他的商业成就被同时期的人所认为是最好的。1682年,一个叫米舍勒·蒙茨的威尼斯银行家向斯特拉迪瓦里订做了一整套乐器,用来进献给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可惜这一套乐器现已不存);西班牙国王查理斯三世也让斯特拉迪瓦里为他的管弦乐队做了六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无数的贵族和高级教会订做斯特拉迪瓦里琴,一些极富有的主顾愿意用最好的Filippo(一种那时用于意大利Lombardy的银币)来交换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品。另一方面,斯特拉迪瓦里的富有和吝啬在当时的克里莫纳是如此出名,以至于现在当地还有谚语说“像斯特拉迪瓦里一样富有”。
  2005年9月19号,斯特拉迪瓦里协会将有近300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红宝石”古董名琴正式授予陈曦使用。自此,陈曦成为有史以来获赠“红宝石”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授权使用由斯特拉迪瓦里本人亲手制作的古董名琴的中国小提琴家。
  个人其他
  信息关于斯特拉迪瓦里的生活细节人们所知甚少。克里莫纳当然把他视为己出,而这里也是我们知道的他唯一的居住地,奇怪的是,无数的学者搜遍这一城市及其周边小镇过往的人口登记表和早已发霉的教区注册表,却无法发现斯特拉迪瓦里出生和洗礼的记录,他们甚至对斯特拉迪瓦里父母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
  像莎士比亚一样,斯特拉迪瓦里一生创作出很多杰作,但只留下极少的私人文件。他的生命好像就只有工作,而学者也只有从他的作品中才能推断出他生活的只言片语。
  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个永不停顿于实验的工作狂,从他的无可比拟的优美、精细、大量而无一相同的作品中可以肯定,他绝对是个完美主义者。
  没有文件在手,一个通用的说法关于斯特拉迪瓦里的出生就是1644年。这是由他最后20年的作品中发现的,斯特拉迪瓦里当时显然很为自己的长寿和旺盛的精力而骄傲,以至于他在琴的标签上写上了自己的岁数。第一次这么做应该是在1727年,他在标签上写着“83岁”。就是这种蛛丝马迹让人推断出他生于1644年的。
  1660年至1665年间,也就是斯特拉迪瓦里16至20岁时,他已经拥有自己独有的印刷标签了,这说明他在几年内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学徒,并且随时可以自己去寻找主顾,卖自己的琴赚钱了。但是由于17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现存甚少,所以一般假设是他很可能是作为阿玛蒂的雇员为他工作了近20年,直到恩师于1684年以88岁高龄逝世之后,他才开始自立门户。
  随着年龄增长,斯特拉迪瓦里的产量似乎是年年递增,同时他的小提琴板面渐宽,看起来越发结实,漆涂料颜色也愈来愈深。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才开始显现出造琴者的衰老。音洞的雕刻有点颤动,不规则的镶边表明他的手开始颤抖(这里的镶边指的是镶嵌在琴腹和琴背边缘的一条条的染色后的枫木,一般用于使乐器更惹人喜爱,而更重要的作用是避免提琴受震动时,其外边缘被碰裂)。一个f洞的位置比1736年他92岁时制造的一把提琴高了1/16英寸,这明显说明了他的视力正在衰退。另一把1736年提琴上则有明显的的磨砂纸痕迹。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拉迪瓦里只是物理上身体的灵敏度下降。他的小提琴的形式和构造一点都没改变。
  对于斯特拉迪瓦里来说,每一把小提琴都是他进行一次实验的机会,无论这是一次大实验与否。尽管有的只有很少的差别,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桥下的弧度和琴背上的弧度几乎没有一次相同;同样f洞漩涡的厚度也在改变,还有C弦、把位、琴边和琴转角位的形状也都在改变。对于斯特拉迪瓦里来说,一旦全部大约78件零件组合在一起,他们就成为了一把拥有独一无二声音的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约翰·荷西在他1991年的一部讲述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游历的虚构故事的小说“Antonietta”中如是说,“如果你的女高音的甜美唱腔与你曾听到过的任何一把嗓音是一样的话,千万不要选她。”

 


敏茨 、赫儿曼、斯特恩、朱克曼联袂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穆特演奏维瓦尔第:四季 / 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帕尔曼演奏维瓦尔第:四季、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弗里乔伊·《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
0
0


专辑名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 李斯特:前奏曲(Dvorák: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 / Smetana: Die Moldau / Liszt: Les Préludes)
专辑艺人:费伦茨·弗里乔伊 (Ferenc Fricsay)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发行时间:2001年07月02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这套《德沃夏克:No. 9交响曲》由DG唱片公司发行于2001年,费伦茨·弗里乔伊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录制。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将近三年期间、约在1893年5月完成的作品。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世界”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新世界”(或作“新大陆”、“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德沃夏克在纽约的第一个冬天,因思乡情结开始谱写他最广为人知的《No. 9交响曲》。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德沃夏克是实践自己的音乐理念,特别是作品中与美国本土音乐的密切联系。他们指出,德沃夏克对于海华沙传奇的入迷,第九交响曲广板中正是用歌曲《回家》的旋律描述了海华沙的孤独形象。谐谑曲,则来自一部德沃夏克未完成歌剧中的节日庆祝场景音乐。在形式上,第九交响曲承袭了在欧洲传统的交响乐框架,一个奏鸣曲式的开头,沉思的慢板被不安宁的爆发旋律所打破,一个强健的谐谑曲伴着牧歌三重奏和一个有力的、狂欢的最后乐章。
    费伦茨·弗里乔伊(Ferenc Fricsay)1914年8月9日出生于布达佩斯,年方15岁就指挥乐团演出,才能过人。从1936年,弗里乔伊在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1938年任布达佩斯歌剧院主要指挥,后升任音乐总监,1945年兼任布达佩斯爱乐乐团指挥。1947年萨尔茨堡音乐节准备首演艾内姆的歌剧《丹东之死》,指挥克伦姆佩勒突然病倒,费伦茨•弗里乔伊就临时代替他指挥演出,演出大获成功,费伦茨·弗里乔伊就此一举成名。
    1950年弗里乔伊首次在英国亮相,1953年赴美国首次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1961年在奥地利获教授学位,并著有《莫扎特与巴托克》一书。1963年弗里乔伊2月20日逝世于瑞士。
    这张专辑同时收录了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和李斯特的《前奏曲》,亦是相当精彩的演绎。


专辑名称: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Dvorák: The Symphonies/Overtures)
专辑艺人:伊斯特凡·克尔提斯 (Istvan Kertesz)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时间:1963~1966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伊斯特凡·克尔提斯(Istvan Kertesz),1929年8月28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童年时在家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后考上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继续小提琴训练,并跟Weiner和Kodaly学习作曲,跟Laszlo Somogyi学习指挥。当时Otto Klemperer在匈牙利歌剧院工作,他也就见机跟Klemperer学习演出。1953年开始指挥活动,由于1956年苏联干预,他举家迁居德国并取得德国国籍。自此,他的指挥活动遍及欧美。1961年他首度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后成为该乐团首席指挥。但是,出于某种原因,1966年他就把指挥棒交给了Pierre Monteux。
  克尔提斯以德沃夏克、舒伯特、莫扎特作品为首,为DECCA灌录许多优异的唱片,在名盘如林的唱片界享有盛名。这套在六十年代灌制、几度再版的全集,被认为是德沃夏克交响曲作品最完整收录、权威性的诠释版本。
  克尔提斯以其雄强的魄力、温暖的情怀给予了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蕴蓄着的热情和力量以饱满和丰美,使之脉络分明,从而把作品内在的旋律之美揭示得相当充分。加之克尔提斯在录制完这套交响曲之后不久便溘然与世长辞,使得这套演译更显珍贵。所以此套唱片一经问世,企鹅唱片指南便立即给予了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
  克尔提斯于1973年4月16日在地中海游泳不幸溺毙。那段时期他正录制勃拉姆斯的海顿变奏曲和交响曲集。

 


库贝利克指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弦乐小夜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卡拉扬·《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精华》

$
0
0


专辑名称: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唐璜(Richard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ill Eulenspiegel; Don Juan)
专辑艺人: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95年07月14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Op.30)创作于1896年,是他最为著名的交响诗之一,首演于德国的法兰克福。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根据尼采的同名哲学名著自由创作而成的,它描写了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分九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这段仅有短短1分30秒左右的音乐,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具有的宏伟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人们作为音响器材试机的音乐片段。
    理查·施特劳斯这样解释说:我的意图并不是去写一部哲学性的音乐,也不打算用音乐来描绘尼采的伟大著作,我的想法是以音乐为手段来表达人类的发展。从人类的起源,通过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宗教的和科学的,直到尼采关于超人的想法。在这部作品首演的节目单中,施特劳斯为各段落撰写的说明是:第一乐章“日出”,人类感觉到上帝的威力,但仍然在渴望。他(指尼采笔下的超人)陷入激情;第二乐章,心神不宁。他转向了科学,试图用一首赋格(第三乐章)来解答人生的问题,然而徒劳无益。接着响起了悦耳的舞曲,他变成了个别的人,他的灵魂直上云霄,而世界在他之下深深下沉。这部作品在引子“日出”之后,包括连续不间断的八段音乐,它们各采用一个尼采原著中的章节标题来命名:1.来世之人;2.渴望;3.欢乐与激情;4.挽歌;5.科学;6.康复;7.舞之歌;8.夜游者之歌。
    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没有情节,也不像《蒂尔的恶作剧》那样,生动地去描绘具体事件。它是一首关于抽象思想的交响诗,理查·施特劳斯在两个差异很大的调性(代表人的B调和代表自然的C调)的转换和相互对立的基础上,赋予这首交响诗戏剧性的音乐冲突。这首交响诗以管风琴低沉的C音延长了四个小节开始,由此引出了大自然的动机,四支小号在大调、小调间交替转换,随后定音鼓敲出雷鸣般的三连音。这就是生动的引子——日出,也可以认为是人生的开始;经过了追求爱情的悲哀和追求科学的徒劳,“超人”终于摆脱了常人惯有的烦恼而进入到“舞之歌”的欢乐境界。最后的“夜游者之歌”,高音声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而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的拨奏,象征着“超人”的灵魂在上升,世界则在他的下面沉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分九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乐,却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朋友作为试机用的片段。其余八段的名称均来自尼采的原著,它们分别是“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启发而作。著名的“引子”部分表现“日出时人类感觉到上帝的能量”,一个起初由小号悠远地奏出的庄严题旨,一波波地被推向包括管风琴在内的乐队全奏的高潮,壮丽而神圣。此后经过了追求爱情的悲哀和追求科学的徒劳,这位“超人”终于摆脱了这类常人惯有的烦恼而进入到“舞蹈之歌”的欢乐佳境,而最后的“夜晚漫游者之歌”,以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而以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拨奏,既象征着“超人”的灵魂上升而世界则在他下面沉沦,又是多调音乐的一个先例。
  1892年,施特劳斯在埃及时开始读到尼采的作品。这位哲学家“对基督教的抨击,特别震撼我的心弦,读了他的书,证实了我十五岁时不知不觉对这宗教产生的反感是对的,并加深了这种厌恶感。信徒只要忏悔,就可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正是这种对宗教的反感,导致他与里特对《贡特拉姆》最后一幕产生分歧。里特是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他决不宽恕施特劳斯对最后一幕的修改。修改前,主角贡特拉姆准备向教友忏悔罪过,并准备接受惩罚。但是,施特劳斯受尼采的影响,修改了这一幕,他让贡特拉姆反抗社会和教派的权威,只对他自己负责。我们今天读起来觉得那不过是小题大作,可是在一个世纪前,它令世界震撼。其实这一修改实际上不外是说,施特劳斯作为音乐家,决心走自己的路,并仅对他自己的艺术良知负责。
  尼采的散文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1885年完成的。尼采启用生活在公元前约六百年的神秘的波斯人查拉图斯特拉,作为他自己的哲学以及他对战争、贞操、女人、宗教与科学的看法的代言人。这位预言家远离人类,过着穴居生活,他不时回来,把他隐居独处苦思冥想的心得传授给信徒。他对人类提出的一个座右铭是“由最优秀的人(或超人)来统治”;“人是可以征服的,一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不是目标,而是到达目标的桥……超人应是大地的化身。”然而,随着重大事件的接踵而至,这个理论黯然失色了,在短短的四十年里,德国军国主义使欧洲两度蒙受战争的苦难。查拉图斯特拉为阐述这一切已累得近乎精神崩溃,但是在尼采的书中,他在养病康复期间,成了理想化的人物,他用诗歌形式,滔滔不绝地陈述哲学思想,诗中描绘了山峦和日出、翩翩起舞的少女和午夜的钟声,还论及意志与永恒。在这个段落中,他插入以“人啊,当心”为首句的十一行诗,马勒在他的《第三交响曲》的一个乐章中用过这个首句。正是尼采这个用华丽语言表述的富于浪漫色彩的形象吸引了作曲家。瓦格纳之后音乐浪漫主义的三位大师(施特劳斯在1894-1896年,马勒由1895-1896年,戴流斯则于1898年)几乎同时分别用音乐表现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肯定绝非巧合。
  1966年,塔奇曼(BarBara W.Tuchmall)才华横溢、引人入胜的《辉煌之塔》(The Proud Tower)一书问世,书中将施特劳斯描绘成音乐界的凯撒,并借用罗曼·罗兰对本世纪初欧洲“尼禄主义在传播”的描写,作为她的理论的佐证。她称施特劳斯是“超人理论的忠实信徒”。历史学家惯于把艺术家看成是时代精神的象征,但是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触及更深的内涵。将施特劳斯与威廉的军国主义精神等同,无异于错误地引导人们将艾尔加与英国的强权外交画上等号。塔奇曼小姐举不出任何有实据的文字资料来证实她的断言。施特劳斯崇拜的是尼采的文学表现力,并非崇拜他的哲学。1946年他写道,他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获得了“美学的享受”。五十年前,在柏林首演他的作品时,他明确地说,他不打算“写富于哲理性的音乐……我只想用音乐来表现人类经由宗教以及科学的各个发展阶段,由原始人逐渐进化,直到产生尼采的超人思想。我意欲用整首交响诗表达我对尼采的思想的敬意。”
  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没有情节,也不像《悌尔的恶作剧》那样,生动地描绘具体事件。这是一首关于抽象思想的音诗,但是施特劳斯在使两个差异大的调性(代表人的B调和代表自然的C调)的转换和相互对立的基础上,赋予这首音诗戏剧性的和音乐的冲突。他选择了尼采作品中八个章节的标题作音乐插段的提示,但是他还是将整首作品说成是“根据尼采的作品自由改编的”,使自己脱离一眼就能识别的音乐表达文学作品的路子。作品的梗概是尼采的,然而内容和细节属施特劳斯风格。在音乐表现上最接近尼采作品的是戴流斯的《生之弥撒》(A Mass of Life)。戴流斯以为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是败笔。从他所处的位置来看,这首作品无疑是不成功的;但是,施特劳斯敏锐的创作力,熟练的谱曲技巧,组织结构的节俭性以及和声色彩的独特性,赋予这首作品力量和美,自问世以来,一直取尼采而代之。施特劳斯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法国克福最后一次排练后,他写信给妻子说:“在我全部最重要的作品中,它是最光彩夺目的,形式最完美、内容最丰富、音色最独特…… 高潮迭起,妙不可言!!总谱无懈可击……”这听起来似有自鸣得意之虞,但在当时确实这么写了。这或许是职业指挥家激动的反应,而不是作曲家的沾沾自喜。
  1894年2月,施特劳斯在魏玛首次萌发用音乐草谱《查拉图斯特拉》的构想。1895年7月9日的一则日记,表明他在构思《查拉图斯特拉》。他写道:“构思一首新的音诗:默想,灵性的感受,认识,礼拜仪式,怀疑,失望。”1895年12月7日,他开始认真创作,并于1896年7月17日完成了缩编谱。大总谱是在1896年2月4日至1896年8月24日完成的。在极其动人壮丽的日出序曲(施特劳斯这样描绘序曲:“太阳升起来了,人进入世界,或世界融入人心中。”之后,是下列各乐章的标题:“隐居人”、“极度的渴望”、“欢乐与热情”、“死亡之歌”、“科学”、“康复”、“舞之歌”和“夜游者之歌”。管弦乐团包括四管制,木管乐器,六支法国号,四支小号,三支长号,两支土巴号,两架竖琴和一架管风琴。总谱惊人地明晰易懂。施特劳斯兼奏乐器,取得了某种比华而不实地使织体复杂化(如马勒所做的那样)更好的效果。
  音诗以管风琴把低沉的C音延长了四个小节而开始,由此引出了大自然的动机,四支小号奏出C-G-C,接着是大调和小调戏剧性地交替,由定音鼓敲出雷鸣般的三连音。库布里克(Stanles Ktlbrick)独具慧眼,他在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中采用了这个扣人心弦的经过句,在管风琴奏出最后一个音符时达到了高潮,人在B小调中出场;
  弦乐用颤音表现出某种预兆不祥的探索,“隐居人”显然在探究宗教,因为在谱例16后,弱音法国号奏出素歌信经的主题,显然带有讽刺意味。接着融入施特劳斯华丽的管弦乐旋律中,由柔和的管风琴伴奏,弦乐分奏十六个声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施特劳斯独有的风格:通过和声“横向移动”的方式进行大转调。英国管和独奏中提琴引出“极度的渴望”,B音作为主要的调性而返回,很快就由多调性经过句中的大自然动机的C大调与之相对比。在这首作品问世之时,这曾引起轩然大波。这次用管风琴奏出的素歌圣母颂歌表现宗教,但被低音弦乐奏出的上冲的主题所拣过,由此开始了“欢乐与热情”的段落。
  长号引进了一个新的主题,使这个插段的热情骤减:1898年,谢德尔经施特劳斯同意写了一篇分析这首音诗的文章,将这个主题命名为“憎恶”——查拉图斯特拉对纵欲的抗议。纽曼嘲笑音乐可以表达憎恶的看法。然而,从这个主题与B调和C调对抗这种严谨的音乐结构的关系来看,可以看出这个主题是能表达憎恶的。B小调调性使“死亡之歌”的织体带上柔和的色调,使其隐藏在神秘中。在这里,谱例16试图再次恢复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动机在小号独奏出辉煌的高潮中返回,然后阴暗遮掩了光线,施特劳斯以“自然与人”的动机为基础的博学的赋格主题表现出他对“科学”的理解,并利用半音音阶的全部十二个音符,编成三种节奏五种不同的调性。但是,他没有让这种忧郁的调子持续很久。谱例16振奋起来,进入了“康复”诙谐曲。尽管谱例17几番努力,以重申科学的严肃性,然而,在人的精神充溢中,它没有这种机会,最后它变成降e调的竖笛奏出的《悌尔的恶作剧》。一系列颤音和小号声重复着自然动机,表现了喧闹的场面,将音乐转到C大调的,表现超人跳舞的“舞之歌”的边缘。
  施特劳斯在“舞之歌”这个关键的乐章里,第一次用悠扬的独奏小提琴和幽默的双簧管奏出维也纳圆舞曲。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施特劳斯没有让塔奇曼抓到把柄来攻击他赞同超人哲学。你能想像超人在舞场跳圆舞曲吗?把毫不相关的事结合在一起很有说服力,表现了巴伐利亚人毫不夸张的幽默。附带一句,圆舞曲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的主题另一次天衣无缝的结合。双簧管主题的前三个音符是自然动机,另外四个音符属于谱例16;
  为十七个声部的弦乐和两架竖琴谱成的迷人的总谱,最终让位给“康复”插段的酒神赞歌舞曲的返回,接着出现了构想非凡的发展部,其中自然动机与人的主题(谱例16)两种相对的调性反复相互取代,随着舞曲的节奏逐渐热烈起来,尽管“憎恶”的动机(谱例17)不断粗暴地插入。谱例16的一个意气洋洋的陈述,将舞曲带到C大调自然动机的高潮,在那里与谱例18汇合。但是,在“夜游者之歌”夜半钟声敲响的时候,主导着全曲的是谱例17。查拉图斯特拉在诗中,以一种敬畏和狂喜的奇异复杂的心理,表达着战胜灾祸的胜利喜悦。在音诗中,钟声的轰鸣慢慢压倒了谱例17的表现力。调性也从强烈的C调滑到柔和的小夜曲般的B大调了。人的主题(谱例16)作为一个对位旋律用巴松管奏出,“憎恶”的动机最后一次插入,但是很弱的尾声的和声,把一切冲突的痕迹都抹去了,冲突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所能听到的,只剩下代表人和自然尚未解决的基本冲突,B调和C调。长号和低音提琴奏出C 调的自然主题,与B大调遥远的木管乐器的高和弦相交替,但我们听到的最后乐音,是大提琴拨奏和低音声部的自然主题。
  在《悌尔的恶作剧》和《唐吉诃德》中,人们对剧情的了解增加了音乐的欣赏性,而人们在聆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甚至连“标题”是什么也没必要记住。近年来《查拉图斯特拉》备受人们的青睐绝非偶然,在《2001年太空漫游》之前,《查拉图斯特拉》就开始享有盛名了。这首作品的难度吓不倒当今专业管弦乐团和指挥家,他们喜欢挑战,喜欢总谱。我想听众不了解,也不关心尼采和查拉图斯特拉是何许人也。他们听到的是音色丰富、激动人心、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曲调诙谐、有力,感人至深,旋律很有生命力。对他们来说,这首作品是《理查·施特劳斯如是说》。
作为与R.斯特劳斯私交最好的指挥,伯姆对其作品的诠释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有许多爱乐者一致认为,伯姆是施特劳斯作品的最佳代言人,特别是乐剧方面的诠释更是独到;有这么一种说法:对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莱纳得其势;卡拉扬得其气;伯姆得其神”。没听过这个版本怎么敢说对这部作品有了真正的理解呢?
    唐璜
  《唐璜》是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奥地利诗人列瑙的《唐璜:一首戏剧性的诗》而创作的。作于1888年,1889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首次演出于魏玛。这是显示施特劳斯完全成熟并具有自己特点的第一部作品。在列瑙的笔下,唐璜并非好色之徒,他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欲望的风暴所驱使,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是遭到无休止的失望,幻想不断破灭,最后死于敌手。交响诗的第一个重要主题代表唐璜已登上他的历险征途,这个主题的每次重新出现都仿佛代表一个新的情节。随后的几段爱情的音乐,描绘了唐璜所希望的理想情人的性格。最后乐队临近一个极大的高潮,然后在进行中突然中止,这是一个可怕的停顿。随着小号中一个不谐和音穿刺而过,音乐突然消失。没有哀伤的结束语,只是淡泊地承受人类一切探求的结果,然后是寂静。
    悌尔的恶作剧
  每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都必然有一些情节深植人心、但具体内容却不易确定的故事。而属于民族自身的认同感,也必然因为这类的故事而更形凝聚,而当这类的文学故事,与表现力及传达力都十分强烈的音乐结合之时,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必然更为惊人。这样的例子在理查·斯特劳斯的《悌尔愉快的恶作剧》(Till Eulenspieges lustige Streiche op.28)当中,正是一个具体的展现。对于这首曲子的历史,还必需追溯到原本理查是想要将这样的故事,以歌剧的方式写作出来。他原本将之取名称为《悌尔的恶作剧和席尔达的自由民》(Till Eulenspiegel and the Burghers of Schilda),而这个构想从1893年持续到1894年。在这部并未完成的歌剧中,是将悌尔描绘成“功不成名不就的怀疑论者与可笑的哲学家”;而那里的自由民则是怪诞的庸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像是要影射理查自身,与德国魏玛及慕尼黑之中,某些“自命不凡”的音乐庸人之间的关系(有关这一点,在马勒第九号交响曲中,我们也可看出某些有趣的相似性)。
  《悌尔的恶作剧》全名为《悌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作于1894-1895年间,是施特劳斯根据中世纪的传奇故事,用古回旋曲式写成的。理查·施特劳斯本人也略带叛逆和恶作剧的性格(他曾开玩笑地把自己和悌尔等同起来),不会不被悌尔吸引。1893年,比利时作家沙尔·德·科斯特的《悌尔·艾伦施皮格尔和拉梅·戈德查克的传奇》通俗版出版。同年6月,理查·施特劳斯开始着手写作一部以悌尔的传奇故事为素材的歌剧,但1894年5月作曲家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的演出惨遭失败,可能因此使他失去了把《悌尔》写成歌剧的信心。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作曲家最终为悌尔创作了一部交响诗杰作,乐曲于1895年5月6日完成。有关蒂尔,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还待争论。但是他出身下层、具有机智、敢以诙谐与古怪的方式向权贵者挑衅——这样的角色则是深根于当时的德国。不但这样的故事体现为音乐引人注目,理查还用了一个可谓“惊人”的副标题——“根据一个古代恶汉的传奇,以回旋曲为形式所写的大管弦乐”(after an old picaresque legend- in rondeau form)。

     丰美的音色,超技的乐团控制,让这份卡拉扬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充满感动力,几乎可以成为当今最好的版本。录音工程师以最高的真实性和温暖录下了这些音乐,如幻似真的声音和魔法也是这个版本迄今仍然为人所珍藏的原因,而也由于这份录音,让卡拉杨和柏林爱乐的合作获得一个永远的见证,今后的爱乐人只要透过这份演奏录音,就可以了解这位指挥家和他终身合作的柏林爱乐之所以可以雄霸二十世纪半世纪之久,并非浪得虚名,这是卡拉杨指挥他自己最喜爱的乐团演出自己最喜爱的作曲家的作品。

 

 


Richard Strauss: Métamorphoses;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理查德·施特劳斯:变形、死与净化


    1887年的《死与净化》(死与净化 Tod und Verklärung(1891)Op.24)是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杰出之作,与曲作者其它交响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不完全是故事性的,也不完全是图解式的,尽管它有详细的说明文字,但是完全可以当作一首无标题音乐来听。它明显受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启示而创作,表现一个经历病痛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的奋斗历程,“当命定的时刻到来时,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奔赴永恒的太空,去实现在世间未尽的壮丽理想”。
     《死与净化》所表现的内容相当奇特:一位弥留之际的理想主义者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从童年时光的欢乐,到青春时代的爱情。死后,他的灵魂进入壮丽澄澈的升华之境。
    乐段
    乐曲可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一间陋室里烛光闪烁,一个病人躺在卧榻上。由于同死神搏斗而精疲力竭,他陷入了沉睡。屋内死一般静寂,只听见时钟嘀嗒,仿佛死亡的预兆。一丝微笑浮现在他苍白的脸上:是否当他在生命的边缘上徘徊时梦见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第二段:“但死神打断了他的睡梦,粗暴地摇撼它的俘虏;他重新展开搏斗。生的欲望,死的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较量!”——在这一段的高潮处出现了“净化”的主题。
    第三段:“他因拚搏而力竭,难以入眠,陷于谵妄,人生的经历一幕Q一幕浮现眼前。……在死亡的痛楚中,他还在不停地找寻目标,但一切都是枉然,丧钟粉碎了他尘世的躯壳,永恒的黑暗合上了他的双眼。”
    第四段:“在无际的苍穹中,传来了一声威力无比的回响,给他带来了他所渴望并探求而不得的理想:拯救与净化。”——“净化”的主题经过变形,以炫目的光辉越升越高,直抵全曲的最高潮。
     理查德·施特劳斯 - 交响诗《死与净化》所表现的内容相当奇特:一位弥留之际的理想主义者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从童年时光的欢乐,到青春时代的爱情。死后,他的灵魂进入壮丽澄澈的升华之境。人们感到不解的是,施特劳斯在创作此曲之前并无身患重病的经历,他一生中第一次严重的疾病发生于1891年5月,是在《死与净化》首演11个月之后;在1889年之前也从未目睹过垂危的病人。那么他为什么会生出《死与净化》的构思呢?据他自己说,一切都是出自想象。在听过《死与净化》的首演后,施特劳斯的好友亚历山大·冯·里特尔写了一首诗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这首诗得到施特劳斯的认可,曾作为乐曲解说文字印在音乐会节目单上。当《死与净化》的总谱出版时,里特尔写了一首更长的诗印在总谱扉页上。里特尔的描述虽然得到施特劳斯认可,但作曲家本人1895年写给朋友的信中对《死与净化》的简单说明更适合作为聆听此曲的提示。
     《死与净化》在音乐形式上基本遵循奏鸣曲式,包括一个缓慢的引子和一个表现净化的尾声。在引子中,施特劳斯将听者带到一位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床边。照施特劳斯信中的说法,这位病人很有可能是一位艺术家,曾为崇高的艺术目标而奋斗。引子的气氛压抑、焦虑,一个节奏不对称的动机在弦乐与定音鼓之间游移,表现了微弱不定的心跳和艰难的呼吸,弦乐和长笛发出疲惫的叹息。施特劳斯描述道:“这位病人躺在床上睡着了,他呼吸沉重,梦中的愉快情景在他痛苦的脸上显出一丝笑意。”病人的梦境由竖琴美妙飘渺的音响开始,继而是长笛奏出的令人陶醉的下行乐句和双簧管温暖的上行乐句。开头的音乐再现后,竖琴的动机再次响起,表现病人重新进入梦境,长笛、双簧管和独奏小提琴相继演奏的优美旋律意味着病人在恍惚间回到了美好的童年。这些主题被精心地编入复调织体,仿佛主人公的脑海中充满各种纷繁的回忆。
     定音鼓的猛烈敲击结束了平静的引子,开始了狂暴动荡的快板部分。音乐的汹涌和粗暴表现了病痛的肆虐以及生命的对抗与挣扎。全体乐队以极强(fff)的力度奏出一个上行主题,它表现了主人公内心强烈的求生欲。当它消失后,在全曲中起着核心作用的“理想”主题呈现出来,它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和向上的八度跳进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发展部在温暖的G大调上开始,表现童年时光的旋律再次由长笛奏出,青年时代的奋斗和业绩由圆号和弦乐在施特劳斯的“英雄调性”降E大调上演奏,继之以B大调上的热烈倾诉,这既是爱情的喜悦,也是生命的激情。这些激动的回忆导致了病痛再次发作(由长号和定音鼓的强奏表现)。但宽广昂扬的“理想”主题冲破阴霾,相继三次出现,每一次都在新的调性上,每一次都更加辉煌饱满。施特劳斯将这段音乐描述为:“尽管病痛在继续,但生命之旅的目标在脑海里呈现,那是他在艺术中努力认识并加以体现而未能使之尽善尽美的观念和理想,因为世间没有人能使之尽善尽美。”
    在“理想”主题的第三次陈述结束后,引子返回,不祥的锣声宣告了病人的死亡,“理想”主题从黑暗中缓缓地浮现出来,在圆号和木管乐器高音区闪耀出神圣的光芒,随后弦乐高高地翱翔到绚丽夺目的C大调上,在丰满华丽、光辉四射的和声所展现的浩瀚之境中平静地结束。“死亡的时刻来临,灵魂离开了躯体,飞升到永恒的太空,在最壮丽的形式中获得了人间所没有的完美”。
    1887年的《死与净化》是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杰出之作,与曲作者其它交响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不完全是故事性的,也不完全是图解式的,尽管它有详细的说明文字,但是完全可以当作一首无标题音乐来听。它明显受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启示而创作,表现一个经历病痛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的奋斗历程,“当命定的时刻到来时,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奔赴永恒的太空,去实现在世间未尽的壮丽理想”。
   理查德·施特劳斯 - 交响诗《变形》为23件乐器而作,AV142(Metamorphosen for 23 solo strings),作于1945年,1946年1月25日首演。手稿上有“哀悼慕尼黑”的字样。二战中法兰克福歌德故居被毁,理查德.施特劳斯为此曾一度精神失常。此曲表现的是对这一瞬间的回忆,结尾段引用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它哀悼的是美丽的德累斯顿-魏玛-慕尼黑。这部作品为23件弦乐器(10把小提琴,5把中提琴,5把大提琴,3把低音提琴)而作,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的声部,是一部较为沉郁的作品。
    全曲为极自由的三段体,主干为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送葬进行曲开头,全曲以不太慢的慢板,大提琴缓慢的导入主题开始,弥漫着悲哀气氛。两把中提琴奏新的中心主题,在开头的三个同音的动机引导下,其它两把中提琴出现另一新主题,以这种主题材料对位下发展。进入稍像流水似的部分,G大调,中声部又出现新的主题,又以对位发展,小提琴奏新的动态这个动机发展自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速度加快后,进入"激动地",平静下来后,主题动机一一再现,发展后速度减慢至极广板,很清晰地出现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送葬进行曲动机结束。

 


理查德·施特劳斯: 唐·吉诃德; 第二号圆号协奏曲

     擅长写作英雄与哲学等深奥音乐的理查德·施特劳斯,在这首风趣的交响诗《唐·吉诃德》中,也很成功地创造出谐趣幽默的音乐。这首作曲家的第六部交响诗写作于1897年,而次年作曲家又写作了他另一部著名的交响诗《英雄生涯》。《唐·吉诃德》是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讽刺小说所写成的,描述一位年近半百的吉诃德老爷,因沉溺于古老的骑士小说,终于发狂,带着侍从桑丘·潘沙离乡背井,到处去干滑稽可笑的冒险勾当。
    这是一首幻想风格的变奏曲,其表现手法颇为大胆,以三管编制的大管弦乐为主干,另附一支代表唐·吉诃德的独奏大提琴,和代表桑丘的独奏中提琴,全曲宛如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不过却是以交响变奏曲的方式作成。全曲由序曲、十个变奏曲和终曲构成,每一部分都描述了唐·吉柯德游侠生活中的不同景象。大提琴将它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施特劳斯正是利用了乐器的抒情色彩,将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
    序曲:先由明快优美的木管奏出“骑士风豪侠”的主题,优雅的曲调随后发展成唐·吉诃德的主题。紧接着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的对位法新旋律,在暗示唐·吉诃德想保护妇女的使命感。随后单簧管吹出的旋律是在描写唐·吉诃德偏爱空想的性格,中提琴的曲调描写吉诃德正沉迷于武侠小说之中。乐曲平静下来后,幻想中的贵妇由可爱的双簧管曲调表现出来。接着,唐·吉诃德读到骑士和巨人打斗的段落,加上弱音器的小号似乎是在讽刺此事。唐·吉诃德更热衷于虚构的故事中,圆号幽默的曲调是在描写追逐贵妇幻影的模样,紧接的抒情旋律则是其想舍身救美的精神。中提琴热情的旋律表示唐·吉诃德高涨的热忱,小提琴曲调在描述他无法冷静下来。这些幻想的武侠小说终于让唐·吉诃德的精神错乱,他决定自己也要成为见义勇为的骑士,周游世界,为搏得名誉和尊敬而战斗。小号和长号的雄壮曲调表达出唐·吉诃德坚定不移的决心。接着是“主题的提示”。由大提琴独奏的主题,就是“忧愁面容的骑士唐·吉诃德”。接着低音单簧管和次中音土巴号的旋律,是肥胖的忠仆桑丘的主题,这旋律的主体立即由中提琴引接,表示桑丘随和但粗俗的性格。
    第一变奏:唐·吉诃德带着忠仆踏上征途,他满脑子都是侠义与公主的幻影。吉诃德遇到了转动的风车,以为这是一个凶恶的巨人,骑在驴上挥剑向风车攻击,却在转眼间,被风车的巨叶打落在地上。
    第二变奏:吉诃德看到一群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的绵羊,误以为是一大队凶猛的敌军,而展开疯狂的追击。此时传来牧羊人的笛声,牧羊人用石头狠狠地打到吉诃德的脑袋时,他才清醒过来,而停止这场滑稽的打斗。
    第三变奏:这是附记为“根据各种主题的基本性格所做的丰富变奏”,是颇为长大的幻想曲风变奏曲,由唐·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形成。桑丘对主人疯狂的行动感到厌烦,催促他一起转程回家,可是吉诃德竭力反对,两人遂发生激烈的争执。由圆号吹出,表示这位老骑士的理想。
    第四变奏:无可奈何的桑丘还是跟随发狂的主人步上旅程。这时从村庄走来一队朝香客,吉诃德以为是诱拐公主的匪徒,乃奋不顾身地独自向这群人厮杀过去,不幸势单力薄,反挨了一顿毒打。这是一段非常谐趣的音乐。
    第五变奏:夜晚吉诃德梦见和日夜冥思的公主见面,他喃喃倾诉衷情,在公主安睡后勇敢地担任护卫,看守圣洁的闺房。这段变奏是用深情款款的大提琴独奏出来的。
    第六变奏:次日主仆两人遇见了粗俗丑陋的村姑。音乐奏出公主主题的变奏,吉诃德以为公主真的出现在面前,欣喜若狂。可是等他弄清楚是个庸俗的村姑时,断定那是巫师在捉弄他,故意把她变成这般丑陋。
    第七变奏:吉诃德被女人们蒙住双眼,滑稽地骑在木马上来回狂奔。他得意地幻想着自己在天空中驰骋。这段管弦乐法颇为出色,施特劳斯还运用一具风音器以制造逼真的风声效果。
    第八变奏:他们一齐乘上一艘小船,吉诃德以为这是一条魔法之船,幻想着水车是一处城堡,他们要去那里营救一个被囚禁的西班牙王子。无奈因桑丘太胖,小船不胜重负,很快就沉入河底,主仆两人狼狈地爬上岸时,已成了湿淋淋的落汤鸡。
    第九变奏:某日,吉诃德将两位过路的僧侣误认为是跟他作对的巫师,立即加以攻击,僧侣莫名其妙地落荒而逃。在这段谐谑曲似的变奏曲中,采用僧侣的对话作为中段音乐。
    第十变奏:唐·吉诃德的朋友卡拉斯科登场,为了使吉诃德从疯狂中清醒,朋友诱使吉诃德举剑与他决斗,结果吉诃德很快就被打败,并慢慢恢复理智,决心做一个安分的牧人。
    终曲:唐·吉诃德之死。沉静的音乐充满着悲伤的气氛。年老的吉诃德因热病躺在床上,身边放着以前爱读的骑士小说,他回忆着往事,脸上浮出安详的微笑,接着就昏迷不醒,离开他所喜爱的人世:“他已溘然长逝,正如太阳将朝露晒干,造物主已将他善良的灵魂召回。”

 

 


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 / 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


    交响诗 《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1899)Op.40)作品创作于1898年。它是理查·施特劳斯以单乐章形式所写的交响诗的最后一首。这部传记音乐作品并不是以哪个真人或神话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而是理查·施特劳斯描写和叙述了思想中的一个理想人物的生活。在《堂·吉诃德》中,主角把自己的力量徒劳地消耗在空虚的理想中,而《英雄的生涯》里的理想主义者则是另一种类型。他是一个高贵而又与众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别人毫无理由的反对,因幻想多次破灭而感到痛苦。然而爱情给了他力量,他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评论家认为,理查· 施特劳斯 所描写的英雄就是他自己。
    施特劳斯在1898年7月25日的一封信中最先提到了《英雄生涯》。他在信中说: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并无法流行开来, 因而很少演出,我正在创作一首长的,以《英雄生涯》为名的音诗来满足需要;这里虽然没有葬礼进行曲,但仍然是用降E大调并有许多号声,因为号声毕竟代表英雄主义。... ...”
     施特劳斯于同年12月27日完成总谱。1899年3月3日由作曲家本人在法兰克福指挥首演。施特劳斯本人并未对他的音诗发表任何说明或情节介绍,他对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不需要说明,只要知道英雄正在和他的敌人战斗就足够了。”尽管如此,施特拉斯在美国巡演,看到当时纽约爱乐乐团的节目说明中撰写家吉尔曼关于《英雄生涯》的描述性分析时,作曲家对吉尔曼说,他的节目说明忠实地表达了音乐的含义。 I. 英雄:描绘英雄的本质的不同方面—他的自豪、深刻的感情、顽强的精神、敏感、想象力。 II. 英雄的敌人:这一节描绘那些反对英雄和贬低英雄的人—一群毫不留情的妒嫉而且恶毒的乌合之众。 III. 被爱情迷恋的英雄:独奏小提琴介绍了英雄的情人。 IV. 在战场上的英雄:突然听见了准备战斗的号召,召唤英雄去战斗。 V. 英雄的和平业绩:这是开始为英雄取得和平的胜利而庆祝,暗示着他的业绩和精神的升华。 VI. 英雄的遁世:含蓄地表达了对无知敌人的蔑视,甚至不屑于英雄的理智的辉煌业绩,英雄的精神胜利只会为他招来嫉妒和嘲笑。
    理查· 施特劳斯看得比较宽广,他不仅描写了同敌人进行斗争,而且描写了斗争的胜利,及胜利后的满足。施特劳斯没有为这部作品写什么说明,他希望人们“只要能理解它是一个英雄在和敌人作斗争就足够了。”
    乐章
    全曲共分六段:
    一,英雄;
    二,英雄的对手;
    三,英雄的爱情;
    四,英雄的战场;
    五,英雄的和平事迹;
    六,英雄从世上隐退。
    音乐一开始,英勇威武的英雄主题由圆号和弦乐在降E大调上奏出,描写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及其朝气蓬勃的力量。随后,音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了英雄的全貌,有的描写英雄的潜力和精力,有的描写英雄坚强的意志……,最后,音乐在辉煌的铜管乐中结束。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5-1949)虽然不是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的创造者,却是真正的集大成者。正是在壮丽的交响诗中,他得以充分展示——用他自己的话说——“音乐的诗意和表现力”。如果除去他早年所写的“交响幻想曲”《自意大利》和两部冠以交响曲之名的大型作品《家庭交响曲》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他一共创作了7首交响诗:《麦克白》、《唐璜》、《死与净化》、《蒂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堂吉诃德》和《英雄生涯》。这些作品写于1886年至1898年间,也就是作曲家22岁到34岁之间。除《麦克白》之外,其余6首均是音乐会上最常演奏的作品,它们不仅能使听众尽情体会“音乐的诗意和表现力”,还是展示现代交响乐团丰富表现力的最佳篇章。
    《英雄的生涯》创作于1898年,它是理查·施特劳斯以单乐章形式所写的交响诗的最后一首。这部传记音乐作品并不是以哪个真人或神话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而是理查·施特劳斯描写和叙述了思想中的一个理想人物的生活。在《堂·吉诃德》中,主角把自己的力量徒劳地消耗在空虚的理想中,而《英雄的生涯》里的理想主义者则是另一种类型。他是一个高贵而又与众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别人毫无理由的反对,因幻想多次破灭而感到痛苦。然而爱情给了他力量,他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评论家认为,理查· 施特劳斯所描写的英雄就是他自己。
    理查· 施特劳斯看得比较宽广,他不仅描写了同敌人进行斗争,而且描写了斗争的胜利,及胜利后的满足。施特劳斯没有为这部作品写什么说明,他希望人们“只要能理解它是一个英雄在和敌人作斗争就足够了。” 全曲共分六段:一,英雄;二,英雄的对手;三,英雄的爱情;四,英雄的战场;五,英雄的和平事迹;六,英雄从世上隐退。
    音乐一开始,英勇威武的英雄主题由圆号和弦乐在降E大调上奏出,描写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及其朝气蓬勃的力量。随后,音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了英雄的全貌,有的描写英雄的潜力和精力,有的描写英雄坚强的意志……,最后,音乐在辉煌的铜管乐中结束。
    《英雄的生涯》不僅僅只是一部大型的交响作品,更蕴含了绝对的深度。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英雄的生涯》里的“英雄”形象即是理查.施特劳斯自己,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映射着作曲家本人的性格。

 


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蒂尔的恶作剧、唐璜、莎乐美七纱舞

    如果没有帝王般的气质,那么理查·史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对任何指挥来说都是最艰难的挑战。卡拉扬于1959年首度录制这部经典时,尊贵气势自然展露,与维也纳爱乐的默契浑然天成,已为其奠下难以超越的范式,其馀三首完成于隔年的交响诗,则灵动活跃、光华灿烂,诠释均属上品。DECCA面对这位帝王级指挥自是不敢怠慢,伟大制作人卡尔萧与其旗下录音製作群,为本片的精采录音立下背书保证。值得一提的是经典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配乐选用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启始段落,便是本版录音。
    卡拉扬DECCA版「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是早期立体声时代的典范演出…音响幅度宽阔且演奏精湛…其馀乐曲录製于隔年,音质鲜明。「狄尔恶作剧」机智中带着不可抑止的厚颜无耻,「莎乐美七纱舞」具颓废官能美,而以维也纳爱乐弦乐群也为「唐璜」带来丰富的肉欲感。再次强调这是极优异的演出,令人在沉醉于美好音乐的同时亦感受到追求的快感。

 


Richard Strauss: Eine Alpensinfonie, Op. 64理查德·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

    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 op. 64)是作曲家理察·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当时理察·施特劳斯献给德勒斯登国家乐团的。乐曲创作於1911年到1915年间,时值作曲家搬到南德阿尔卑斯山麓别墅,相比起其他交响诗,用时最长,其间作曲家还创作了芭蕾舞「约瑟夫传奇」。该别墅景致一流,被拥於阿尔卑斯山壮逸的环境中,有可能正由於此,让作曲家立起了写作该交响诗的念头。
    交响诗的主题是,通过音乐描述学生时期一次登阿尔卑斯山以及回程的经历,当时他在山上迷路,回途中又碰上暴风雨浑身湿透。施特劳斯试图通过该交响诗将个人感受和状物结合在一起。阿尔卑斯交响曲是一首典型标题音乐。「我最喜欢指挥阿尔卑斯交响曲。」作曲家曾经说过,目前的确能看到施特劳斯亲自指挥的阿尔卑斯交响曲录音。
    《阿尔卑斯交响曲》一共有22个段落,其中可以分为登山途中、完美登顶、平静下山三个部分。在乐曲初始,有两个段落作为引子,第一段音乐表现了黑夜即将结束,黎明到来时的情景。而第二段音乐,表现了日出时的美妙景象。从第三段开始,就进入了“登山途中”的第一部分音乐,这一部分音乐包含了从第三段到第十三段,分别表现了小溪、森林、瀑布、牧场、冰雪等阿尔卑斯山脉的景象,作曲家用不同的音乐素材以及配器,把不同景色刻画的淋漓尽致,逼真至极。我们可以听到,灵巧的木管乐器表现的鸟鸣;急促的打击乐表现忽隐忽现的雷声;优美的弦乐展现了林间美景;以及用尖利的铜管表现的冰川。把自然万物与管弦乐队完美结合,体现出大师深厚的功力。
    第二部分“完美登顶”从第十四段到第十九段,首先作曲家利用管乐组表现了登顶后的场景。理查•施特劳斯用铜管表现巍峨山脉,用木管表现登顶人的激动,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主题对比鲜明,凸显了登顶后的激动心情。但是,随后,乐曲就进入紧张的情绪之中,狂虐的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时的木管与风琴表现了一种太阳即将被遮蔽的“悲歌”样的音乐主题,而弦乐也表现了云层迅速汇集的景观,在木管不断的紧张音色后,打击乐一声声沉重的敲击,管弦乐队纷乱的急速下行,暴风雨终于到来了。
    最后一个部分只有三个段落表现了下山时的情景。在肆虐的暴风雨之后,木管又一次奏出了“悲歌”的主题,太阳缓缓升起,乐曲也从上一段的急促中逐渐回到平和,展现了与第二部分完全不同的情绪。随着一段幽静的管风琴旋律,新的一晚到来了,万物都隐约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之中。
    这部作品是理查·施特劳斯作品中,被后世的音乐学者们认为最富有色彩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运用了绚烂的配器手法,而作品中穿插使用的管风琴,更被认为是点睛之笔。这种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已经渐渐淡出主流音乐舞台的乐器,被作曲家巧妙的搭配在乐曲之中。
    交响诗所描述的登山从夜晚开始,接著是各个发展阶段最后终於夜:
    夜晚 – 日出 – 登山 – 进入森林 – 小溪旁步行 – 瀑布 – 幻象 – 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 – 在高山牧场 – 穿过灌木丛和矮林,进入歧路 – 在冰川上 – 危险的一刻 – 在山顶 – 景观 – 起雾 – 太阳渐暗 – 悲歌 – 风暴前的寂静 – 恶劣天气和风暴,下山 – 日落 – 终曲 – 夜晚。
    但据推测,其实这个登山过程只是作曲家创作该作品的一方面意图而已。施特劳斯所描写的登山,从夜晚起到到达山顶然后再次下山,象徵了一个人的一生。很可能是施特劳斯受到哲学家尼采的感召,用阿尔卑斯交响曲去写尼採的著作反基督者。因而认为,施特劳斯的这部作品和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联繫在一起的。两者都是尼採的著作所啟发的。的确,在山顶一段,响起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日出》主题。
    另一种意见是,阿尔卑斯交响曲其实是古典戏剧的音乐表现形式。
    作品力求通过自身卓越的管弦乐情感色彩,使得听眾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各个段落的含义。作曲家的原意是,听眾犹如看到一幅幅音画,通过这些音画听眾可以感受到阿尔卑斯山那种种瑰丽的景色和作曲家的心情。作品的确做到了,靠的是细腻的配器和丰富的音色。而那些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曲家将作品称为交响曲是很恰当的。就是单凭乐曲那庞大的感情容量就足以成为交响曲。有一些登山时的主题或是动机在下山时会再现。作品出现之时,就已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的终结和巔峰之作。
    阿尔卑斯交响曲第一稿诞生於1911年,而在1914年施特劳斯则集中精力去完成它。100天后即1915年2月8日完稿。首演於1915年10月28日在柏林,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德勒斯登国家乐团。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全集与协奏曲

    理查德·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 (1864.6.11~1949.9.8)
    德国作曲家,生于幕尼黑。父弗朗兹·施特劳斯为慕尼黑宫廷歌剧院乐队的圆号演奏家,给予儿子良好的音乐教育。理夏德最早的作品如管弦乐《节日进行曲》(op.1)和短小可爱的管乐小夜曲(op.7),写作时尚未满十岁。1885年,中断了在慕尼黑大学的学习生涯,去迈宁根当汉斯·冯·比洛的助理指挥,不出一年,即继比洛而任首席指挥,在迈宁根乐队的一位小提琴师,瓦格纳的侄婿亚历山大·里特的影响下,他从布拉姆斯转向李斯特和瓦格纳的风格。从《意大利之行》(1887)起,大胆创作了一系列交响诗和描绘性交响曲,使之名利双收,并引起人们关于标题音乐的优点之争。继续用这一形式写作的作品有《唐璜》(1889)、《死与净化》(1890)、《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1895)、《唐吉诃德》(1898)、《英雄的生涯》(1899)和《家庭交响曲》(1904)。与此同时,他的指挥生涯也有进展,慕尼黑歌剧院和魏玛宫廷歌剧院都聘请他去工作。1891年,科西玛·瓦格纳邀他去拜罗伊特指挥《汤豪舍》。1894年,主要在瓦格纳音乐的影响下完成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并在魏玛首演,由波琳·德·阿娜(后成为他的妻子)饰演女主角。至此,他似乎已成为瓦格纳的最理想的继承者。1894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1898年任柏林皇家歌剧院指挥,1919至1924年与肖尔克同为维也纳歌剧院指挥。但他的家在上巴伐利亚的加米施,写完《莎乐美》(1905)——第一部轰动一时而争议甚大的成功歌剧——后,即定居加米施。皇帝说这部病态的歌剧对施特劳斯不会有什么好处,据说施特劳斯回答皇帝说,是这部歌剧的收益使他得以建造他的乡间别墅。下一部歌剧《埃莱克特拉》(1909)几乎同样骇人听闻,在这部根据索福克勒斯原作改编的歌剧中,他取得著名的维也纳诗人、戏剧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合作,霍夫曼斯塔尔除这部歌剧的台本外,还接连为施特劳斯写了五个台本——《玫瑰骑士》(1911)、《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1912—1916)、《没有影子的女人》(1919)、《埃及的海伦》(1928)和《阿拉贝拉》(1933)。霍夫曼斯塔尔在写作上述最后一个台本时,因受到儿子自杀的刺激,中风而死。人们一般认为是霍夫曼斯塔尔使施特劳斯从《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这类过度病态的作品转向后期音乐的比较和悦的风格,《玫瑰骑士》标志洛可可式的转折。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意见不一。有些权威人士认为,施特劳斯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德国淘气鬼的声誉后,创作开始走下坡路。有的则认为他是必须通过《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的不拘一格才能到达成熟期的比较文明的风格。这种风格的最后几部作品,如最后一部歌剧《随想曲》(1942)——以18世纪为背景的精致的谈心式作品——表现了施特劳斯最纯净最富灵感的技艺。对于施特劳斯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既有可能不分轩轾地加以欣赏,也有可能因他在漫长的一生中留下如此风格迥异的佳作而感到欣慰。他在纳粹时期的活动也同样是自相矛盾的。他的歌剧《和平日》(1938)获得希特勒的嘉许,他也的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在德国。但是,他的喜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的台本作者是他大胆支持的犹太人斯蒂凡·茨威格。另外,虽说他为弦乐队而写的《变形曲》(1945)被普遍认为是为希特勒创作的挽歌,战后甚至在荷兰禁止上演,但它的音乐可能只是表现对他所热爱的德国遭到毁坏而感到的悲痛。
    施特劳斯的主要作品有:
    (1)歌剧:《贡特拉姆》(魏玛,1894),《火荒》(德累斯顿,1901),《莎乐美》(德累斯顿,1905);《埃莱克特拉》(德累斯顿,1909);《玫瑰骑士》(德累斯顿,1911),《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斯图加特,1912;修改本在维也纳,1916),《没有影子的女人》(维也纳,1919),《间奏曲》(德累斯顿,1927),《埃及的海伦》(德累斯顿,1928),《阿拉贝拉》(德累斯顿,1933),《沉默的女人》(德累斯顿,1935),《和平日》(慕尼黑,1938),《达夫尼》(德累斯顿,1938),《随想曲》(慕尼黑,1942)和《达奈之恋》(萨尔茨堡,1952)。
    (2)芭蕾舞剧《约瑟夫的故事》(巴黎,1914)和《甩奶油》(维也纳,1924)。
    (3)管弦乐:音诗:《意大利之行》(1887),《麦克白》(1887),《唐璜》(1888),《死与净化》(1889),《梯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189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唐吉诃德》(1897),《英雄的生涯》(1898),《家庭交响曲》(1903),《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f小调交响曲(1884);小提琴协奏曲(1883);圆号协奏曲二首(1884,1942);双簧管协奏曲(1945);单簧管与大管二重小协奏曲(1948);二十三件弦乐器的《变形曲》(1945)和《资产阶级绅士》组曲(1919)。
    (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81),大提琴奏鸣曲(1883),钢琴四重奏(1884)和小提琴奏鸣曲(1887)。
    (5) 歌曲:四组用乐队伴奏(1897—1921),二十六组用钢琴伴奏(1882—1929),以及乐队伴奏的《四首最后的歌》。
    (6)钢琴曲:b小调奏鸣曲(1881)和两组小品(1881,1883)。
    编订格鲁克的《伊菲姬妮在陶里德》(1894),莫扎特的《伊多梅纽斯》(1930)和柏辽兹的《乐器法》(1905)。


 

围炉夜话:良知良能

$
0
0

    二〇八、天地且厚人,人不当自薄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天上有风有雨,所以人造房屋子来遮蔽;地上有高山河流,人便造船车来交通。这就是人力能够弥补天地造物的缺失,人岂能无所作为,而让一切不获得改善呢?人的心中有理性,天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他的秉赋;人的外在有形体,地便以黍、稷、菽、麦、稻、梁六欲来养活他。天地对待人的生命尚且优厚,人岂能自己看轻自己呢?
  人可改造环境,使它适合自己的生存。天有风雨,正如人生之有风雨;地有山川,亦如人生之有阻碍。如果当初不造宫室,至今仍不免穴居野处,任凭风雨吹打。如果人不造舟车,今日交通又岂能遍于全球?生命中的风雨和阻碍亦是如此,需要凭人自己的力量去趋避,使之通达。但是,要如何去造生命中的宫室和舟车呢?这就要看自己的所为了。
  人心中有理性,仁、义、礼、智、信可说是天赋的美德,是天生的良知良能,充实在我心中。而在外的形体则有地上生出的六谷来养育,使人类的生命不致断绝,由此可见天地对人尚且不薄。人岂可自轻于天地之间呢?

 

一人一张经典碟——鲁塞特·《巴赫羽管键琴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
0
0


专辑名称:羽管键琴版本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Chromatic Fantasia and Fugue in D minor)
专辑艺人:鲁塞特(Christophe Rousset)
唱片公司:迪卡
发行时间:2005年11月14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在巴赫时代,使用“幻想曲”一词,是指想象的自由飞翔,在这样的一首作品里,作曲家将幻想曲与赋格曲结合在一起,在最自由的形式和最严格的形式之间,激起戏剧性的对比。最初,幻想曲是和管风琴与羽管键琴这两种在音乐史上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即兴演奏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巴赫的幻想曲,能使我们获得到一些巴罗克时期有关即兴演奏风格的感受,巴赫在世时,就曾以他所特有的即兴风格使所有的听众感到惊奇,这种风格中含有奇异,突然的情绪变化,意味深长的抒情,,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真正已罗克式的创造。巴赫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大师,对探索键盘上的所有技巧很有兴趣。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在运用这些技巧时,仅仅把它们当作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手段。  
    作于1720年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是同类体裁中最优秀的一首,它建立在一连串由音阶和小琶音组成的辉煌的,气势宏伟的音流上,音流与庄重缓慢的密集和弦,对位织体交替出现,乐曲所表现的自由即兴性与悲壮的朗诵语调,充分表现了巴赫管风琴音乐对古钢琴音乐的影响。它由情绪迥异的幻想曲和赋格曲两部分组成,但又以同样的调性和半音音阶统一起来。幻想曲属于即兴性质的乐曲,比前奏曲更加自由,在此曲中,其份量超过了第二部分的赋格曲,预示了音乐会演奏用的戏剧性幻想曲这种新的钢琴体裁的出现。在创新精神上和在内容深刻上,他甚至可以与贝多芬的《热情》钢琴奏鸣曲相比。我们知道,在巴罗克时期,无论是和声中还是旋律中的半音进行,都意味着情感的加强,幻想曲的一开始就以大量的半音进行,形成了充满戏剧性的气氛。 
    仅从谱面的外观,我们就可以想见这首幻想曲的即兴风格以及演奏它所需要的精湛技巧:快速的音阶,琶音和颤音奔腾而来,在键盘上自由地左右运动;倾泻而出的三十二分音符,使人产生幻觉,仿佛演奏者是在幻想的驱动下自由地弹奏。接下来,音乐以上例为基础生成出各式各样的变体,高涨的情绪一直保持。幻想曲的第二段落则在内容上和表现手段上与第一段落形成对比,但仍然保持着戏剧性的音调,大胆的转调使音乐回旋周转,在幻想曲的尾声中,音乐流露出无限的悲凉。两个段落对比形象的并置,不仅加强了幻想曲的戏剧性,并且使它的篇幅扩大到巴赫之前所没有的高度。在巴赫时代,像《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这样热情奔放,气宇轩昂,规模宏大,音响丰富,极富戏剧性的音乐是罕见的。当时的音乐审美观念,正如音乐评论家维克曼所主张的”美感应缓慢感知,像曙光预示黎明的到来;情感应像露珠一样掉落,而不能像大海一样倾注。这里不需要天马行空的飞行,而需要智神星的移动。”以这样的审美标准,怎么可能理解巴赫的音乐呢而事实上, 巴赫音乐中炽热的情感,”受难式”的悲剧性音调,正表达了他对黑暗时代的抗争。与情绪强烈的幻想曲相比,赋格曲部分则严格,简练,克制。但从音高材料来讲,它们仍密切相连,赋格曲悠长,优美如歌的主题的开始乐句,也是几乎以半音进行为基础的。整个赋格部分充满沉思冥想的情绪。 
    巴赫赋格曲的主题往往短小精练,而这个主题是分外的长,它必然导致整体结构的扩大,而结构的庞大也是与长大的幻想曲部分相适应的。赋格结束以后,全曲出现了富于表情的朗诵调乐节,好像是幻想曲的回声,将整个乐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幻想曲从16世纪的意大利开始时兴。一开始是一种严格按经文歌进行模仿,用对位方式模仿声部效果的器乐曲,分为几个段落,往往具有一个共同主题。巴赫的幻想曲,已是一种即兴与自由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与赋格的严整对比的效果。这3首作品中最著名的是《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这首作品中的幻想曲部分多用变化和弦,其中饱含着抒情与戏剧性的高潮,呈现出极其丰富的色彩。赋格曲中,则以半音阶进行,显示出频繁的速度变化,三声部,其构成极其精密。
    幻想曲早在16世纪的意大利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还是对经文歌的严格模仿,而巴赫的幻想曲则让人感觉到更多的即兴特点,包含着“奇异的、突然的情绪变化,意味深长的抒情,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真正巴罗克式的创造”。巴赫作为一位出色的演奏家,他几乎对键盘乐的所有技巧都进行了探索,而作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又将这些技巧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手段。他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演奏者提供了展示高超技艺的机会,他通过运用音栓和踏板,来挖掘羽管键琴的各种音色,包括从低音区的暗色调音响到高音区的闪烁着光泽的音响。而在巴罗克音乐中,“半音”往往意味着情感的加强,巴赫的这一作品,恰好就是通过大量半音的运动,使得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听起来在整体上确实有着很强的即兴风格,近似爆发式的激情释放,和非常直接的情感倾诉,常常让人想到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尽管与之所使用的手法不同,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如此接近。作品的“幻想曲”部分以一个极长、极宽广的呈示为始,它引导出无尽诗意的感受,旋律紧接着变得密集而连绵不绝,奔放而炽烈如火,音乐的节奏异常自由,在激荡起伏行进中的律动全然没有规则,快速的音阶、颤音和琶音奔腾而来,音符如倾泻而出,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这音乐是任凭手指在琴键上自由弹奏的。高音与低音、柔和与响亮、轻快与沉重、忧伤与明朗之间的大量对比和转变,以及大胆的转调,使音乐始终保持着足够的戏剧性的张力。
    作品的“赋格”部分依旧保持着半音色彩,有着深刻的情感因素,而与前一部分形成对比的是,它开始时所表现出的巴罗克式的典雅,然而随着“赋格”的展开,激动的情绪逐步地增长,音乐产生出十分动人的效果。在“赋格”这种严格的形式中体现出情感色彩,的确并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巴赫却经常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完美地做出这种效果来,《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就是一个极其出色的例子,尤其是“赋格”的尾部,极具创作想象力,它通过开始时的最简单的素材,经过各种富于逻辑性的不间断的变化发展,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结构,最终穿过阴暗的色调,抵达光辉灿烂结尾,与“幻想曲”开始时的澎湃激情遥相呼应。——有人这样评价说:“在这里,作曲家以他的意志征服了非常丰富的一片领域。”
    这是一首被插上翅膀自由翱翔的乐曲,也会让听它的人生出双翅自由地飞翔。从一开始接触它,我便对它格外喜爱,以致它成为巴赫作品中我最常听的一首,听的频率甚至超过了平均律曲集。在我的意识中,这是一首超越时代之作,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情感的开放式的表述,如果说我同样特别喜爱的《马太受难乐》中对情感的表述是倾向于含蓄、矜持和沉静的,那么《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则完全抛开了这些,变得非常明确、直率和奔放。其“幻想曲”部分的一泻千里,与“赋格”部分的多姿多彩,以及高潮处所散发出的坚韧的力量与耀眼的光明,都令人兴奋无比。从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情怀之外的巴赫,一位为自己所选择的音乐事业倾尽全力,并因不断同上司产生矛盾而不得不数次远走他乡,和曾经历过甜蜜爱情及丧妻之痛,并养育了20个孩子的男人。
    羽管键琴版本的演奏者鲁塞特,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如果说埃尔斯内的演奏注重力量的释放,那么鲁塞特的演奏则强调自然流畅,这非常符合现代古乐演奏的普遍思路。鲁塞特演奏的“幻想曲”开始的旋律似有无限延伸之感,之后又通过快慢、缓急、强弱等的不断转变,来突出各种情绪的变化,琴声就像是串成一串的珍珠,绵延不绝;而在“赋格”中,鲁塞特如我所愿地突出了情感的因素,他的演奏在幻想成份上完全不亚于之前的“幻想曲”,用动人心弦来形容并不为过,而光明的结尾处,羽管键琴敲击出无尽的力量,充满了雄性的魅力。

 

 


钢琴版本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一人一张经典碟——孔泽尔·《大电影》

$
0
0


专辑名称:大电影(The Big Picture)
专辑艺人:埃里克·孔泽尔(Erich Kunzel)
唱片公司:Telarc
发行时间:1997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发烧专辑

    埃里克·孔泽尔(Erich Kunzel)(1935 - 2009)是世界知名的通俗古典指挥大师,亦是众多发烧友心目中的通俗音乐圣徒。由他领导的辛辛那提通俗乐团也因为精致的录音专辑和活力奔放的演绎风格成为全球影迷和乐迷心中不可替代的电影音乐王者。孔泽尔的指挥具有活力、激情的风格,亦非常擅长将电影壮观和迷人的画面用音乐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深深着迷。
    Telarc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代理的一家以录音效果新颖,具有震撼力而闻名于世的唱片公司,译为“泰拉克”公司。
    在众多的唱片公司中, Telarc很特别的将每次录音所使用的录音器材,线材以及附属设备,录音地点,时间等都详细列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很有为音响迷度身定做之意。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1812年庄严序曲》中最后的大炮动用了弗吉尼亚州第十五军团的三种19世纪加侬巨炮,钟声也是在辛辛那提东部一座百年教堂钟楼前实地收录的。《大峡谷》中的雷鸣电闪,则是冒着生命危险花了一年时间在峡谷收集真实雷声所得。至于《阿波罗13号》中的火箭升空效果,更是不惜代价的在亚利桑纳洲的发射基地周围铺上数公里长的“麦克风阵”记录下来的,难怪由近至远的隆隆声贴地而行,绵延不绝。那嬷恐龙的音效呢?这是动物园中狮虎的咆哮加上建筑工地的压路机轰鸣,在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合成起来的。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真是数不胜数,令人难以置信。你不禁要慨叹:美国人要是发起烧来真是什嬷事都干的出来!这些录音资料还告诉我们, Telarc在录音时经常使用非常昂贵的Monster或MIT发烧线材,试想一下这些千金一尺的发烧线在偌大的录音现场要铺设多长?你不吓出一身冷汗才怪呢!至于周边的录音设备包括监听器材,也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录音内容精心搭配和选择的,几乎是什嬷好用什嬷。在录音控制室, Telarc一直使用RPG声波扩散器来调整空间,以求录音师像发烧友一样在第一时间听到最真实的效果。更为过分的是, Telarc所使用的Sony等现成录音设备,在采购之后均请专人进行打磨,以使其音质绝对符合自己的一贯要求。至于录音场地,与Decca拥有KingswayHall,RCA拥有芝加哥音乐厅,Mercury拥有罗彻斯特大学的伊斯曼剧院等靓声场地一样, Telarc拥有美国第二老的音乐厅辛辛那提音乐厅。这个至今未被改建的音乐厅有大约两秒的天然混响,为Telarc的大部分录音提供了优越无比的空间感。
    孔泽尔非常善于把握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汇尺度,尤其以指挥演奏经典电影音乐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指挥下,美国辛辛那提大众管弦乐团演奏录制的唱片销量达800万张的惊人纪录,所录制的唱片有80%获得各类奖项。在权威的美国公告牌排行榜上,孔泽尔从1991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年度最佳古典音乐综合艺术家称号,其中1995年出品的电影音乐专辑《神奇的迪斯尼音乐》荣居排行榜首达74周。在电影音乐方面,孔泽尔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你有足够强健的心脏机能吗?你有大口径的音箱和动力无限的功放吗?你有隔音良好的聆听空间吗?最重要的是,你买过意外保险吗?如果一切OK,来来来,我们来听一听这张极具"毁灭性"的发烧碟霸!
     其实,Telarc在几年前就有过此等令人发指的制作。听过他家《Big Picture》的发烧友,一定还没忘记《侏罗纪公园》中那可怖的“恐龙午餐”音效,和《侠盗罗宾汉》中令人躲闪不及的“穿心箭”效果。《Mega Movies》完全是当年这张叫人"闻碟丧胆"的电影音乐唱片的续集。其中除了收录孔泽尔/辛辛那提通俗乐团最新演奏的美国大片:《盗墓迷城》、《空军一号》、《埃及王子》、《X档案》、《泰坦尼克》、《哥斯拉》、《佐罗的面具》、《星球大战前传》、《幕后嫌疑犯》及《虫虫特工队》等16部电影主题改编曲,更呈上6段精心炮制令人匪夷所思的SFX数码音响特别效果,提供较《Big Picture》有过之无不及的听觉震撼。
    事实上,DSD这一尖端数码录音的威力岂止是表现在吓人的特殊音效上,它令到音乐录音的清晰度和自然感同时连升数级,呈现出极为迷人的表现力。辛辛那提通俗乐团多彩多姿的管弦乐,无论是独奏、小组奏抑或是满员大合奏,甚至是合唱团的加入,都有相当好的声部层次感和舞台活生感,弦乐音色的幼滑甜美和空间扩散能力相当令人惊讶。其中首推《埃及王子》与《泰坦尼克》两段,孔泽尔的妙手编配与指挥,将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一击而中,精炼出个中神髓,明显比起抽取画面的电影原声音乐更具可听性。由于本碟四处潜藏无坚不摧的庞大动态和万吨之巨的低频能量,因此即使对于最昂贵的Hi-Fi器材亦提出近乎极限的挑战。好在Telarc已对录音进行过Surround Sound编码,所以强烈建议没拥有大型高级音响的朋友不要逞强,改用带超低音的5.1声道系统聆听此碟。你无需刻意调校,只要借用AV系统中的Dolby Pro-logic或THX模式,亦可分解出出人意料的包围感和令肝胆俱裂的极低频。
    这张唱片无疑是孔泽尔与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最成功的唱片之一,当然这也得益于TELARC公司优秀的录音水准。之所以给予它较高的评价是因为从这张唱片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孔泽尔对电影音乐的深刻理解。好莱坞的这些大片,如果缺少这些动人的配乐,肯定是美中不足的。所选的配乐几乎都来自1997年前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譬如:《碟中谍》、《阿波罗13号》、蝙蝠侠、红潮风暴、勇敢的心、割喉岛(夺宝纵横)、最后的摩根战士、龙的心(魔幻屠龙)、最高危机、星际之门、勇敢者游戏、盖兹堡战役《独立日》、《生死时速》以及《龙卷风》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被认为是电声录音有史以来,最刺激、最震撼的“宇宙天碟”,因为除了动听的音乐之外,唱片中收录了不少影片中惊心动魄的音效片断,在优秀的HIFI、HI-End器材上播放足以达到“撕心裂肺、惊心动魄”的效果。因为此碟的特技音响效果全部由有科幻音响大师之称的迈克乐.比肖普负责设计,并且采用TELARC独家开发的20比特SPATIALIZER-CIRCLE SURROUND环绕声编码,综合起来便造就了《Big Picture》的辉煌。


 

一人一张经典碟——瑞典泰毕室内合唱团·《仙乐悠扬》

$
0
0


专辑名称:仙乐悠扬(Hush! The Angels Are Singing)
专辑艺人:瑞典泰毕室内合唱团(Taby Church Chamber Choir)
唱片公司:First Impression Music
发行时间:2003年11月18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北欧盛产不食人间烟火的合唱团,这和那里有多如牛毛,但水准普遍较高的教堂唱诗班不无关系。和以前被发掘出的发烧天碟《黑教堂》、《大地颂赞》一样,这张唱片以一种悠扬无暇、和谐之极的天使之声,配合教堂内的管风琴以及建筑的天然回响,带出无以抗据的圣灵气氛,叫急于躲避繁喧浮躁的市井之人乖乖掏钱。
  不过,这里要带入升天般的歌声,绝非平常人不知所云的经文,听来优美而耳熟能详。27首短小曲目中包括有《平安夜》、《桑塔露琪亚》等传统民歌,入耳速溶。据说该合唱团平均年龄不过20岁,却极具专业水准。尤其两位女声领唱,声线仙气十足,美到离奇。
    这张CD是由曾经制作和发行《CANTATE DOMINO》(黑教堂)和《Now the Green Blade Riseth》(黄教堂/大地颂)以人声合唱录音闻名于世的瑞典Proprius唱片公司出品的,录音的地点是在瑞典一间建于十三世纪末的Taby教堂,这座教堂的外观非常简单朴素,四周的环境有点荒凉。Taby教堂屹立在充满古代遗迹的Stockholm北部,公元1480年,由著名的教堂画家Albertus Pictor在其拱型的屋顶画上了许多圣经中的场景色作为装饰,这些中世纪纯真的画作同时也以激情的形象呈现圣经中的场景。
    本专辑的主唱Taby Church Chamber Choir合唱团,是目前Taby教区甚为活跃的合唱团,平常参与教堂的礼拜和音乐会。1992年秋天,由纯女声合唱团重组为混声合唱团,并暂定团名为Taby Church Youth Choir,三年之后才正式改为现在的团名,目前有三十五位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团员。
    这张唱片的曲子,从Albertus lictor的时代开始,上下涵盖了五百年之久,同时本专辑里也收录了现代的音乐(比如第三首非常优美的Sankto Lucia),另外也包涵近二十年来自己教堂音乐家所创作或改编的一些圣诞歌曲和合唱,并由1994起担任合唱团监督的Karin Winther指挥。这些曲目的主题以圣诞节将临期至圣诞后为主题,在一般圣诞节传统的专辑里,大多是依圣诞节活动次序前后的方式安排,但这张唱片则是为了音响和美学的理由,改变了原专辑的安排次序。
    20年来,《黑教堂》被誉为人声典范。这张CD将取代前者的地位,因为人声乐曲及录音均远胜《黑教堂》!这是来自瑞典一所旧教堂内的合唱录音。这张唱片以一种悠扬无瑕、和谐至极的天使之声,配合教堂内的管风琴以及建筑的天然回响,带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圣灵气氛。不过,这里要带人升天般的歌声,绝非平常人不知所云的经文,听来优美且耳熟能详。29首短小曲目中包括有《平安夜》、《桑塔露西娅》等传统民歌,入耳即溶。据说该合唱团平均年龄不过20岁,却极具专业水准。尤其两位女声领唱,声线仙气十足,美到离奇。该录音由一家香港新进发烧唱片公司出版,该公司名为:FIRST IMPRESSION MUSIC,意为“一听钟情”,其前身为香港的“金弦天碟”。作为“一听钟情”面世的首张唱片,本碟在后期制作上几乎应用到目前世上最尖端的处理手段,如88.2KHz、24比特的数码混音、HDCD“高解像度”编码程序,以及目前最先进的SACD格式。

 

 


专辑名称:黑教堂(Cantate Domino)
专辑艺人:瑞典教堂唱诗班(Taby Church Chamber Choir)
唱片公司:PROPRIUS
发行时间:1976年08月1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黑教堂》是PROPRIUS公司在1976年录制的一张圣诞音乐合唱专辑。里面收录有15首歌曲,这些歌曲是瑞典的一个教堂的唱诗班演唱。本张CD在音响迷中无人不知。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HI-END级的录音,另一个是犹如天籁般的音乐。听这张CD,你会感觉这是来自天国的音乐,它洗涤人世间的一且罪孽,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这张CD里那15首圣诞音乐作品的演唱水平之高,根本不是语言所能够形容的,那无与伦比的神圣和纯净,简直到了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总之,这是一张录音完美,音乐动人的经典录音.静静的聆听《黑教堂》,闭上双眼,现在自己一个人静静的聆听,这种感受尤其强烈。你能大致的分辨出整个合唱大约有25—30人左右,女高音在正中的位置,而其身后是大约3排左右的唱诗班,倾听整张唱片,最让人难以自制的是那纯净的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的合唱。人声中最高贵,最具圣洁的声音(管风琴的伴奏更是恰到好处,在最后一排由管风琴营造出的低频效果“活生的扑面而来”,也许是由于管风琴的声音是从最高的位置传出,所以营造出的音场更显宽阔,这种自然低频效果没有打击乐的“生猛”,更不像纯粹的电子合声所营造出的那么“虚张声势”。它的质感极其强烈,音浪就像涨潮时的余波,有序的“层层压上”(而不是一股脑儿的涌向岸边)。当然本牒最华彩的部分还是人声,这种人声的传递并不是那种华丽,美艳的唱腔,而是一种圣洁的沁人心肺的“低声呢喃”,尤其在安静的环境中,这种“呢喃”更显魔力。大家可以重点注意一下其中的名曲《Julsang》,这首歌最充分展示了本牒的人声录音,无论是女高音的领唱,还是整个唱诗班的合唱将那种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委婉,深邃的人声推向了顶峰(整曲合唱的声浪自上而下倾泻,四周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由整个合唱组营造出的巨大的声场将聆听者完全包围,这时的心境真的祥和安宁,无论你以前是否真的感受过“唱诗”的魅力,在那一刻都会被深深打动)
    当夜幕降临,黑暗带来的恐惧让人幻想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鬼魂或许真的存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引诱我们、迫害我们、让我们自己出卖灵魂,相信上帝或许让自己得到灵魂解脱,前进路上信仰基督,正视自己,端正自己,克服自己,神与我们同在。

 


专辑名称:大地颂赞(Now the Green Blade Riseth)
专辑艺人:瑞典史托含合唱团及圣约翰少年合唱团(Stockholm Cathedral Choir)
唱片公司:PROPRIUS
发行时间:1981年09月08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RPROPIUS是瑞典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其录音得到举世顶尖音响工程师及音响发烧友及爱乐者的喜爱,认为其录音非常中性无染,能测试出音响器材及环境空间的特性,简单的讲,您在自家音响听它的专辑,如果觉得声音干干无光泽,那您绝对要检讨自家的器材而不是它的录音不好,如果感觉录音非常丰润,那也不对。自从这一张老片重制的「麦田之歌」得到全世界乐友及发烧友的疯狂喜爱后,PROPRIUS好像开窍了,才开始将他们LP时代著名的专辑再制成CD,请各位乐友(尤其是新一代的乐友)期待本店的推荐。
   说起这一张麦田之歌,可以说是我卖唱片史上记忆最深的一张CD,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唱片之一。因为我在83年开店之初,曾在音响论坛上以全面广告的方式推荐过本片(音响论坛69期,顺便推荐了十几张值得收藏的名盘),引起了很大的回响,结果还有台北的爱乐者打电话来问如何买到本片(那位爱乐者也蛮奇怪的,我花钱广告推荐,他竟问我去那里买?不过我还是告诉他^^),甚至有远至台北的女生跑来本店购买的(来出差的啦,不过台北女孩子能找到位于屏东小巷子中的本店,实在厉害)令我感动不已。
 「麦田之歌」以前是只有LP版本,结果在Proprius将这一张 1981年的录音制成CD 后,始被发烧友惊为天碟。「麦田之歌」是瑞典的录音奇才Bertil Alving除了「教堂之窗」外,另一张传世的经典之作。由斯德歌尔摩教堂合唱团及另一个儿童合唱团合作演出的,总共有24首圣歌,将瑞典的宗教歌曲以民歌形式唱出,合唱团在管风琴、吉他与长笛伴奏之下,营造出异常动听的Hi-Fi 境界,无论乐器音色、人声质感、音场层次与低频份量俱属无敌!
   这张从LP时代到CD版本上市人人争相购买的传家宝发烧唱片,现在隆重发行XRCD版本,XRCD版更让这些来自北国瑞典的天使歌声发挥到极致,除了保留了CD版本原有二十四首动听曲目,经过XRCD处理之后乐器与人声更为细腻,动态更为庞大,这张瑞典歌曲与赞美诗交织而成的绝美唱片,无处不美的人声以及伴奏乐器都在XRCD版发挥到极致,柔软滑润的绕梁旋律,佐以教堂中独特的纯净空灵感,让来自北国瑞典的天使般歌声,浸淫入心中最底层的感动。
    《麦田之歌》是PROPRIUS公司在1981年录制的一张北欧民歌合唱专辑,因是瑞典录音奇才Bertil Alving除了"黑教堂"之外另一伟大制作,而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为黄教堂。原为LP版本,1981年转制为CD后,成为发烧天碟。共有24首圣歌,将瑞典的宗教歌曲以民歌形式唱出,合唱团在管风琴、吉他与长笛伴奏之下,营造出异常动听的Hi-Fi境界,无论乐器音色、人声质感、音场层次与低频份量俱属无敌!
    《Now The Green Blade Riseth》一般都被译为《麦田之歌》,或者《黄教堂》。可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从知道这张唱片开始,我就把它称为《大地赞颂》。
    生命中不断有熟知的人渐渐远去,然而感觉不到告别的昨天与今天的不同,只有回想起许多年前的故事,才会恍惚地发现一切已逝去如水,而回忆中曾憎曾痛的色彩浅了,剩下的只有更清晰的关怀和爱,感谢曾关心过自己的人们,同时愿命运原谅曾经为恶的人。
    要想感受此张唱片的感染力,我们可以首先来听第二首《When He Comes》,两支长笛让短暂的前奏显得轻快,随后少年们干净的声音在管风琴的伴奏下展开,而大合唱的进入则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光明的宗教气息。相似的处理出现在第四首歌曲《Thou Whom Shepherds Worshipped》:少年合唱之后的大合唱给人以震撼,就好象静静的溪流之后呈现在眼前波澜起伏的江河。
     相比之下,第十三首《I know of a Dark and Gloomy Garden》则显得有些悠缓。开始古旧的管风琴声如在眼前一样通透,而大合唱与长笛之间显出了很好的层次感,其中我们还能感到合唱在教堂空间里的回音。器乐伴奏并不复杂,可却能与合唱形成一种微妙的相互映衬相互感染的作用。
    宗教音乐带给我们的娱悦是心理上而不是感观上的,因而宗教音乐往往在易唱的单纯旋律中也能让人感动。


 

群星·《世界著名的死亡金属乐队》 特别注明:心脏脆弱者慎入

$
0
0


专辑名称:死亡金属乐队(Death Metal Rock)
专辑艺人:群星
唱片公司:看门人博客
发行时间:2016年05月27日
专辑语种:另类专辑

    “死亡金属”首先是重金属摇滚,是一种兴起于激流金属之后的极端音乐,可以划为严肃音乐。它不仅用噪音、先锋古典音乐拼命地刮你已起茧的鼓膜,还用放大器把它们放大,用一种绞肉机般的力量怒吼出来。
    极端时代导致极端力量,它把侵略和精神错乱的概念用阴森的曲调吼出来,这是里根·布什时代“无望政策”的音轨和基督徒前千福年的幻觉。这是一种在音乐途径上对敌意和觉悟充满阴影的追寻轨迹。
    死亡金属不是崇拜死亡的音乐,但它通过推翻全世界拿人性做抵押品的否认之墙,去克服并接受死亡与恐惧。是来自地狱的声音,像是恶魔的呼唤,像是撒旦的号召,却在一场梦境结束以后让人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是人类最原始兽性的爆发,暴力、征服欲、恐惧充斥着整个乐曲,激发你心底的欲望,让你不知不觉为之疯狂、颤抖。
    对那些没有体验过死亡金属魅力的人来说,大部分死亡金属看起来是种奇怪的随意和暴力的金属音乐,重点在陈述死亡的过程、死亡、人类命运被操纵的冷酷和狡诈的不诚实。
  来自美国的死亡金属是纯粹的死亡金属,金属的质感与速度暴露无遗,美国本土死亡金属没有北欧酷寒之地所爆发出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也没有斯堪的纳维亚似的北欧海盗传奇和神话做基础,有的是人们在资本主义的高楼大厦下所爆发出的散发出腐烂气味的激烈与冲撞。美国本土的死亡金属、速度金属一直以来为美国本土听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喜爱,包括亚洲的日本,也是很多美国金属乐队世界巡演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音乐是世界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从地下铁顺阶而上的内心孤独的一刹那的,在此,看门人重点介绍世界主流死亡金属乐队,以飨读者。德国、丹麦、瑞典、芬兰、法国等欧洲国家,极端死亡金属和鞭挞金属、速度金属、厄运金属等的中兴之地,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是纯粹美国金属的发源地。

 

  Death乐队

 

  Death乐队被很多金属媒体推崇为第一支死亡金属乐队,乐队唯一的固定成员chuck schuldiner在八十年代初期还是一个少年时就走上了追求极端金属的道路,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建立世界上最快最重的乐队。乐队1983年在美国成立,被认为是首支死亡金属乐队,乐队的首张专辑《Scream Bloody Gore》(血流成河)也被称为“死亡金属的原始文献”。主唱兼吉他手查克-舒尔迪那(Chuck Schuldiner)有“死亡金属之父”的称号,对此舒尔迪那回应说:“我不认为我应该享有死亡金属的这项称号。我只是乐队中的一员,而且我认为死亡是一支金属乐队。”2001年,舒尔迪那因脑癌去世,乐队也随之解散。

 

 

 

  Cannibal Corpse乐队

 

  1988年在美国纽约成立,已经发行了11张录音室专辑。因为他们恐怖的歌词和阴森的形象,食人尸在很多国家被禁止,例如澳大利亚和德国。对于歌曲中的暴力成分,主唱乔治-费舍尔(George Fisher)说道:“没什么严重的事。我们从未想过要杀死某个人……我们歌中的屠杀者都是怪物。”CANNIBAL CORPSE是一支非常受欢迎的死亡金属乐队,在国外穿他们T恤衫的极端金属乐迷是最多的。他们的音乐非常粗暴,血腥而变态,具有极强的煽动性。2000年Metal Blade(金属刀片)公司推出的食人尸现场演出录像双张vcd《Live cannibalism(食人肉现场)》,包括2000年2月16号乐队在西印度群岛Milwaukee密尔沃基举行的名为“死亡金属大屠杀”的演出。现场演出气氛热烈,台上迷乱疯狂的双吉他相互嘶咬,贝司穿游于最黑暗的深处,急密的鼓点撞击着地狱大门,主唱的低喉是成群的魔兽冲出洞穴时兴奋充血的双眼射出的恶毒蓝光。琴手飘扬的长发从前面看象拖把一样不停摆动。主唱的头更象是电风扇一样大幅度转动。一场演出下来真担心他的脖子会不会断掉。歌迷们互相冲撞肆意取闹。

 

 

 

  Vader乐队

 

  1983年在波兰成立。乐队名字来自《星球大战》里的黑武士维达,因为组创成员都是星战迷。目前乐队的成员里只有一个是初创成员,其余三人都是去年加入的。在1993年他们发行了首张专辑《The Ultimate Incantation》(中文意思是“最终的魔咒”)由著名的英国死亡金属唱片公司“Earache Records”(耳痛唱片)出版,这张专辑被认为是欧洲死亡金属的一张里程碑式的唱片,同时;它也是第一次让全世界的人听见了来自“铁幕”后面充满野性魅力的声音。2002年,Vader发表最新专辑"Revelation"。 2003年2月Vader在法国举办了演唱会,然后4月和DERANGED, ARKON INFAUSTUS, ARISE几支乐队一起在欧洲做巡回演出。在此期间,他们还参加了波兰的Metalmania音乐节,以及在斯堪的纳维亚的两个音乐节,分别是Inferno Metal Festival 和Motala Festival。六月他们去了以色列作演出,这是他们首次到这里开演唱会。

 

 

 

  Morbid Angel乐队

 

  乐队早在1983年成立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被认为在推广死亡金属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的专辑《Covenant》(盟约)至今保持着美国最畅销死亡金属专辑的记录。Morbid Angel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音乐本身,他们倡导的革命性的思想正是他们真正的闪光点。在Morbid Angel的音乐中你看不到腐烂的尸体的照片,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恐怖气氛,但实际上在你每次接触他们的音乐时你实际上已经置身与一个极其黑暗扭曲的世界当中了。其实人类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病态的世界当中,只不过早已麻木了的思想已无力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在光明闪烁时却缩了起来,而Morbid Angel则一直试图唤醒人们去真正的理解自己以及这个病态的世界。

 

 

 

  Amon Amarth乐队

 

  1988年在瑞典成立的旋律死亡金属乐队。乐队成立之初的名字叫做Scum(浮渣),后来改叫Amon Amarth,这是J. R. R。托尔金创作的《指环王》中命运之山(Mount Doom)的别名。乐队把这个名字演绎得非常好,因为他们的歌词经常指涉北欧的挪威神话和维京时代的传奇。来自瑞典的Amon Amarth于1992年成军,其后陆续发表了demo《Thor Arise》与《The Arrival Of The Fimbul Winter》,由于风格特殊,他们终于被新加坡最著名的金属唱片公司Pulverized签下,并于极富盛名的Abyss Studio(Hupocrisy首脑Peter Tagtgren的专业录音室)录制完成首张MCD《Sorrow Throughout The Nine Worlds》,其叙述北欧维京战士神话事迹之创新金属风格马上受到美国老牌金属大厂Metal Blade的赏识。

 

 

 

  Bloodbath乐队

 

  199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在所有专辑中,《Nightmares Made Flesh》是唯一一张没有主唱Mikael Akerfeldt参加的。代替他的是另一支死亡金属乐队Hypocrisy(伪善)的主唱Peter Tagtgren,他在录完这张专辑后就离开了。乐队成立于1999年至今发行了两张EP,三张全长和一张现场专辑。他们04那张是死亡金属的一个里程碑,不可不听,它代表着瑞典死金的最高水平。

 

 

 

  Kataklysm乐队

 

  1991年成立的加拿大死亡金属乐队。Kataklysm把自己的音乐称作“北方超级冲击波”(northern hyperblast)。他们这么叫是因为之前有一支叫做Fear Factory(恐怖工厂)的美国死亡金属乐队被戏称为“超级冲击波”。冲击波指的是乐队鼓手制造的“冲击波节奏”(blast beats)。这种节奏非常之快,就跟冲击波一样,是死亡金属音乐的典型节奏。所有的残酷死亡乐迷应该对这支乐队相当熟悉。与其他一味求快求重求狠的残酷死亡乐队很不一样,Kataklysm的音乐很有旋律,但又不失其残酷的本质。

 

 

 

  Nile乐队

 

  1993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成立。主唱卡尔-桑德斯(Karl Sanders)对埃及古物学的兴趣深深影响了乐队的音乐和歌词。恐怖小说大师霍华-菲力普-洛夫克莱夫特(H.P. Lovecraft)也对乐队产生了影响,很多歌词都是基于他的作品,这也让乐队的作品颇具文采。NILE乐队是一支来自美国的BRUTAL DEATH乐队,原始的乐队成员有吉他手兼主唱KARL、贝司手兼主唱CHIEF和鼓手PETE,他们对古埃及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并尝试将其和现代的BRUTAL DEATH音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新的音乐类型,他们的作品普遍受到了好评,现在NILE已经成为了大师级的的BRUTAL DEATH METAL乐队,在死亡金属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Six Feet Under乐队

 

  六英尺下原本是食人尸乐队的主唱克里斯-巴恩斯(Chris Barnes)在1993年组建的业余乐队,在过去的14年间已经发行了9张专辑。在美国俗语中,六英尺下就是死亡的意思。巴纳斯创建这支乐队是为了偶尔从食人尸疯狂的速度中解脱出来,做一些“传统的”音乐。Six Feet Under乐队灵魂人物来自 Cannibal Corpse (食尸鬼),英语国家中死人通常被埋在地下六英尺的深度,因此,地下六英尺就是被埋葬的意思。这是一支全明星阵容的死亡金属乐队,不过和乐队成员那些响当当的名字相比,SFU的音乐显得没有太大的价值,缺乏新意和乏味几乎成为乐评们用于它每张专辑的专用词汇。世纪末,SFU的好时光终于来到,首先是翻唱专辑 Graveyard Classics 获得好评,之后于2001年发表了新专辑 True Carnage 终于把乐队的技术表现提高了一个档次,更复杂的歌曲创作使专辑听起来更有味道了。看来这些老家伙终究还是要继续他们的路程的。总体来说, SFU 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闷呼呼的,就象死人躺在狭小的棺材里。

 

 

  Suffocation乐队

 

  1989年在美国成立,已发行六张专辑。窒息乐队因为发明了“残忍死亡金属”(Brutal Death Metal),并且推广“死亡咆哮”(Death Growl)而闻名。《死亡金属》杂志称赞他们1991年的EP是第一张将朋克、硬核、碾核(grindcore)和末日金属(doom metal)四种元素融合到一起的死亡金属专辑。SUFFOCATION并不是一支高产乐队,他们在巡演之后足足过了一年多,才于1993年发表了歌迷期待已久的第二张大碟Breeding The Spawn,不过非常令人失望的是,由于制作人Paul Bagin的问题,专辑的声音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沉重,而且乐队的狂暴风格也有所收敛,很多细节处理都更象是传统的老式死亡金属,尤其是主唱,虽然还是Frank Mullen,但他居然全是用那种标准的死亡唱腔(就是类似BENEDICTION,NAPALM DEATH或MASSACRE这样的深喉唱法),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张让某些Brutal Death乐迷感到痛心的专辑,尽管在更多乐迷眼中,这依然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

 


 

 Slayer

SLAYER是美国著名速度金属乐队,与金属、大屠杀、ANTHRAX并称为激流四巨头.与金属,铁娘子,潘多拉并称为金属四巨头

 

 

 

 Hypocrisy

Hypocrisy(伪善)乐队是一支来自瑞典的死亡金属乐队,Hypocrisy在死亡金属界的地位就象Metallica在敲击金属界的地位,无人能代替。他们的表现永远很稳定,可能和自己比不会有什么突破,但是确实他们的整体感是非常出色的。与Entombed、Dismember并称为北欧死亡金属的代表乐队。乐队的灵魂人物peter tagtgren是死亡金属界相当有才华也非常活跃的分子。因此Hypocrisy的音乐风格比较多变,有很强烈的创新精神。总体上乐队以北欧死亡金属的快速、喧闹又不失旋律性的特点起家,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较多的在编曲、音乐性上下了一番功夫,逐渐形成一种整体感很强、具有一种史诗气氛的音乐风格,而且Hypocrisy的音乐当中涵盖了北欧极端金属的许多元素,象北欧民谣、古典音乐、旋律死、黑金属等音乐的特点都在乐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其中黑金属似乎最为乐队成员所偏爱,他们甚至另组了一队黑金属乐队The Abyss,与Hypocrisy同时发展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Sentenced

有些乐队被认为是传奇性的,他们得到了应得的荣誉,他们对别人的影响和启发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的经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Sentenced实际上就是这样一支传奇性的乐队。1989年,Miilka Tenkula,Sami Lopakka和Vesa Ranta组建Sentenced之初,玩的是一种那时还不流行的粗暴风格的欧洲死亡金属乐。1990年他们录制了第一个小样之后,新的主唱兼贝司手Taneli Jarva加入了乐队,他帮助乐队找到了更好的音乐创作方式和风格走向。在十年的歌词创作中,Sentenced总试图将听者带入一个失落,自杀的消沉和通体否定的世界,这是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感觉,只有随着Sentenced的音乐才能感受到。虽然他们的风格越来越软化下去,但他们高素质的音乐,是谁也不能否定的。Sentenced在其音乐与歌词中体现出的才能使他们远远区别于金属运动中诸多平庸之辈,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前卫死亡!

 


 cryptopsy

这支来自蒙特利尔的乐队第一次亮相是在1992年,那时候他们还叫Necrosis,同年他们用Cryptopsy转世。带来了一张名为Ungentle Exhumation的Demo和1994年的专辑Blasphemy Made Flesh,这两张作品使他们在国际舞台奠定了良好稳固的声誉。他们96年的作品None So Vile打响了他们牛逼的生涯的第一炮。从那天起,他们便因为重新定义了这种音乐而在业界与众不同,None So Vile将会是死亡金属界永恒的经典。

 

 

Metallica

金属乐队(英语:Metallica)是一支美国重金属乐队,1981年10月28日成立于美国加州洛杉矶。该团是鞭击金属四巨头(另三个是麦加帝斯、超级杀手和炭疽乐队)里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乐队,被视为是该类别甚至是整个金属界的佼佼者。历来专辑总销量已经突破一亿大关,使得他们成为在艺术和商业上最为成功的重金属乐队之一。金属乐队现时位于美国唱片业协会美国本土最畅销音乐排行表的第18位。

 

 

 Sopor Aeternus & the Ensemble of Shadows

永恒沉睡(Sopor Aeternus and the Ensemble of Shadows),常简称作Sopor Aeternus、Sopor或SA,是德国的一支暗潮与哥特风格的乐队。乐队的固定成员仅有Anna-Varney Cantodea一人。Sopor Æternus为拉丁语,意为永恒沉睡或死亡。成立于1989年。永恒沉睡起源于Anna-Varney与Holger相逢于德国的一个哥特俱乐部。最初两人没有钱购买乐器,只能在头脑中创作,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创作了相当多的作品,并在1992年发行了样品唱片。后来Holger离开了乐队。而后厂牌Apocalyptic Visions为永恒沉睡发行了首张录音室唱片。Sopor Aeternus的的作品里面使用大量的铜管,木管乐器,尤其是笛子等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配乐,以及各种吉他,合成器之类,内容多涉及死亡,自杀,悲苦,绝望,孤独,变性等题材。

 

 

Abruptum

乐队由IT与ALL在1990年组建,早在1987年IT有搞乐队的计划。直到1990年他找到了合适的伙伴.同一年,他们录制了2张DEMO,之后他们踢出了BASS手EXT。在1991年的一张被称为"Evil"的7寸EP出版之后,ALL开始酗酒并强制离开乐队。IT发现了EVIL,当时EVIL来自MARDUK乐队。乐队在这类音乐领域变得著名实际上是因为IT是当时黑圈领导者中的一员。被MAYHEM乐队的EURONYMOUS称为"纯黑暗金属交响之精髓"。乐队名子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瞬"。IT(传奇侏儒),在录音室中的录音也是在相当疯狂的状态下进行的。可以说这支乐队是由他一人经营起来的,描写的是魔鬼、撒旦、黑暗等邪恶内容。其中不乏令人不快之音。从他们的音乐里你可以听到死亡,折磨、地狱、鬼魂等恐怖的声音。绝对有一种超人间的阴森与严肃感。相信大多听北欧黑金属的朋友们都知道"黑圈"(Black Circle)被当时媒体成做由MAYHEM乐队的灵魂EURONYMOUS组建的挪威黑暗金属,以及含有不法分子的邪恶组织。

 

 

Sainkho Namtchylak

Sainkho Namtchylak生于图瓦共和国,祖先是游牧民族,自小学习歌唱,曾组过民谣摇滚乐团。长大后到莫斯科学习声乐,除学习图瓦传统的双声唱法(Throat singing/khoomei),也包括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技巧(图瓦的传统信仰是萨满教,后来因为曾被蒙古统治过,所以国教改为藏传佛教)。从1989年起,Sainkho开始跨足欧洲前卫即兴乐界,学习更多元化的发声技巧,并致力挖掘双声唱法与其它音乐风格融合的可能性,同年并与苏联前卫爵士乐团Tri-O首次合作。之后即以欧洲作为发展重镇,展开她漫长而精彩的世界巡回演出,并且有机会与各地杰出音乐家/表演团体合作,当中包括Peter Kowald、Buch Morris、Ned Rothenberg、Evan Parker、William Parker、Hamid Drake、Djivan Gasparian、Hector Zazou、Otomo Yoshihide、Hakutobo (白桃房)Butoh Dance Theatre等等,并先后出版近三十张专辑,音乐之外,Sainkho也参与许多电影、剧场与多媒体演出。Sainkho那出神入化的演唱技巧固然让人惊艳,结合图瓦传统双声唱法、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与当代发声技巧,时而像歌剧男高音般清亮,时而像鸟鸣、孩童撒娇、深沉的低吟,人们不免拿她跟Bjork、Zap Mama、Patti Smith、Nina Hagen或者Maja Ratkje相提并论,但其实奠定她在当今乐坛的特殊地位以及赋予她的音乐跨乐种、跨文化吸引力的,却是她一直坚持的实验精神。从她每张专辑都试图破格,把别具一格的演唱结合西方前卫爵士、即兴音乐、各地传统乐以致电子乐,加上诗化歌词,Sainkho成功塑造出一种特别强调声音技巧表现、而兼具许多不同国家传统的世界音乐。著名音乐杂志《The Wire》这样形容Sainkho的音乐:运用打击效果的喘息、啧舌声与高音域尖叫作为表情,在流行与传统音乐之外独树一帜,立足于完全不同的境界:一个纯人类、受此纪律驱动而超凡的境界。其它如《Jazz Review》以"她歌唱的核心普世性与人性几乎有种大自然元素般的魅力",以及芝加哥世界音乐节的"令人惊叹的即兴家、声乐极端份子"等词表扬Sainkho在世界音乐圈的地位。

 


 

一人一张经典碟——雷神·《直击心脏》

$
0
0

 
专辑名称:直击心脏(Hammerheart)
专辑艺人:雷神(Bathory)
唱片公司:First Impression Music
发行时间:1990年02月14日
专辑语种:另类专辑

    Bathory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团体,他们将尼采式的贵胄哲学和北欧神话融为一体,并成功尝试了将它们和金属音乐完美结合的先驱者。Bathory的出现,影响和带动了90年代以来的整个新式黑暗金属的潮流,从而衍生出来了各种不同流派,同时他们也开创了维京金属的先河,高唱祖先崇拜在近20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潮流,各国各肤色的人们都在歌颂奥丁主神,未免有些荒唐,但Bathory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Bathory,匈牙利18世纪时的一个女伯爵,全名Erszebet Bathory,被指控谋杀了百名少女,并在百名少女的鲜血中沐浴以求青春永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叫Quorthon的瑞典小伙子拉起了一个叫Bathory的金属乐队,开始了一个传奇。
    最初Bathory作为一个默默无名的地下乐队,最早的三张唱片却取得极大的成功,完全混乱,原始,扭曲,肮脏的声音,充满了恶魔感的音乐,单单凭这前三长唱片就可以把Bathory归为伟大的乐团,但他们紧接下来的三张改变风格的唱片使乐队在金属音乐史上永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那就是Bathory的Ásatrú三部曲!维京人战船和勇气,至今仍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辉。
    听听这个至今无人可以超越的维京金属先驱在80年代末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音乐,祖先崇拜和异教信仰,男性的勇气和冰天雪地的斯堪迪纳维亚大地广袤的森林和湖泊,强壮的民族和绚丽诡异的北极光,冰封的大地和滚烫的热血,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能激起一个人对远古的神往和原始宗教的顶礼膜拜呢。我实在无法只将Bathory传奇般ásatrú三部曲中的一个拿出来单讲,还是让我们先全面审视一遍Bathory的维京神话。
    在前三张专辑中玩快玩狠玩乱的Bathory在接下来的ásatrú三部曲中彻底放弃了正在80年代流行起来的“撒旦主义”主题,转而进入到了对北日耳曼神话和传说,古代异教的发掘上来了,从对远古北欧众神崇拜的得到灵感而衍生出的Bathory在1988年的第四张唱片Blood Fire Death中开始改变了风格,专辑的封面首先就给人一种浪漫主义的冲击力,封面借用的是挪威画家Peter Nicolai Arbo的油画Oskorei,这幅画也是Bathory的灵感来源,众神在雷神托尔的率领下万马齐喑划过天际,这张专辑在音乐上完全不同于前三张专辑的Bathory,清晰的吉他,放慢的速度,各种扩大听者想象空间的音效采样。从唱腔,吉他技法各个方面来看这张Blood Fire Death还保留了一些早期Bathroy的特点,而且多少还是有点像Venom,简单得说,还是有点“撒旦主义”的味道。但从歌词内容上来看,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奥丁(北日耳曼神话中的主神Odin或Oden,南日耳曼神话中叫做Wotan或Wodan)崇拜了,乐队致谢名单里还出现了瓦格纳的名字,估计Bathory的几个哥们写歌之前也没少听『尼伯龙根的指环』作为灵感来源。
    到1990年,Bathory的ásatrú三部曲中最有分量的第二部Hammerheart正式发行了,这张唱片中,不论音乐上还是思想上都彻底和过去的Bathory毫无联系了,比上一张唱片中还要慢还要简单的技巧,更清晰的唱腔,到处可见的神话气氛十足人声“啊——”,曲目演奏的时间明显加长,毫无疑问,Bathory从技术型转型成为了一致感觉型乐队,他们在这张大碟中受到了ásatrú教(对北欧神话中的阿西尔部落众神衹的崇拜)的影响,歌颂斯堪迪纳维亚人古老的异教的神衹,还有对基督文明的憎恨(注意,我个人从不把反基督看成孤立地对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仇恨,而是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对整个基督文明的仇恨),唱片封底上也出现了古北欧的力量象征“日轮”的标志(Bathory的右倾倾向开始出现了),其实可以看出Bathory走的其实是撒旦主义的另一个出口而已,归根到底还是同尼采,瓦格纳一路而来的“抑善扬恶”的价值观。
    到了1991年,Bathory趁热打铁推出三部曲的第三部分Twilight Of The Gods 的时候,几个哥们开始有点剑走偏锋了,音乐更安静,更多的气氛渲染,小巧的民谣式吉他独奏,沉重缓慢的背景和弦和同时浮在表面的清澈旋律的强烈对比,更加拖长的音的演唱外加吟诵,更有一首经典的结束曲Hammerheart,一首悲壮勇士战歌,封套内页直接就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摘出了一段,说他们剑走偏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歌词文本里太多让人和纳粹党卫军联想起来的东西了,本来上一张专辑Hammerheart上印了一个极右分子常用的“日轮”就已经非议众多了。不管Bathory的本意是什么,但是他们的音乐整整影响了一代地下音乐人是事实,其中就包括现在臭名昭著的纳粹黑暗金属。
    去年Bathory的核心人物Quorthon去世,Bathory才结束了二十年的音乐旅途,他们后来的作品其实也不乏经典,但因为前六张专辑的光芒太刺眼,歌迷对他们的期望太高,他们后来的作品完全被自己早期的六张作品的光芒笼罩住了。对于歌迷来说,因为名气的原因错过了Bathory的后期作品也是相当可惜的。
    《Hammerheart》(直击心脏)这张专辑中Bathory的风格继续改变,这次的改变还不小。以前的四张专辑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是失真很重的金属乐,这张《Hammerheart》突然变得很柔,加入了大量的原音吉他和清唱,吉他失真也比较弱,节奏相对和缓,而且歌曲的长度增加了不少,现在的Bathory可以说是真正迈入了新的重金属领域,就是Epic Metal(史诗金属),考虑到Quorthon是北欧人,这种风格也可以称为Viking Metal(维京金属)。也就是用各种滂然大气的手法创造出具有历史氛围或者神话史诗氛围的重金属,这类金属乐通常结构比较复杂,喜欢在音乐中运用各种概念和模拟音效,也常用原声吉他表达舒缓的情感和唯美的境界,而且音乐做得层次较多,感觉深远。象这样的乐队有80年代的Manowar,早期的(铁娘子),以及现代的Viking Metal(维京金属)乐队如Borknagar等。当然Bathory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其实前一张专辑《Blood Fire Death》已经显示出Quorthon往Viking Metal发展的趋势。《Hammerheart》一开头就是宝剑出鞘、马嘶风鸣之声,接着又是一段原声吉他和男声背景合唱,层层叠叠的音乐一下子就把那种古代欧洲神秘而美丽的景色烘托了出来。专辑一共有7首歌,第一首“Shores In Flame”就长达11分钟,接下来的“Valhalla”有9分多钟,第三首“Baptised In Fire And Ice”也就近8分钟长,B面的四首歌除了一首2分半的“Song To Hall Up High”外至少也有6分半钟以上。这样长度的歌曲需要相当的驾御能力才能够把它们组织到一张专辑中。不过由于Viking味太浓,这张专辑非常不“死亡”,也就意味着不那么具有冲击力和压迫感。初听的时候可能觉得不够痛快,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的话,这应该是一张非常耐听的作品。
    神秘的风声,悄然吹掠,远方的乐声,飘然传至,骤然的鼓声,直击心灵,怆然的合唱,在背景上轻声响起,苍凉的男声,唱起强劲的歌,讲述那“诸神之黄昏”。这就是作为Bathory专辑《Twilight of the gods》开篇的主打曲目,一首长达十四分钟的歌,在唱片中,随后的两首歌《Through Blood By Thunder》和《Blood And Iron》与之紧密连在一起,构成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血与火的洗礼。
    《Under The Runes》,歌声从苍凉到嘶吼,唱出一个古老的篇章;《To Enter Your Mountain》,延续着古老的韵味,一种蛮荒时代的茫苍;《Song Of Blood》,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几乎是一片混沌;最后的《Hammerheart》,转为清晰的旋律,仍然是苍凉的男声,唱起了根据霍斯特《“行星”组曲》中《木星》(Jupiter)的旋律改编的歌曲,听起来就像是一阕圣咏,缓缓地掠过,在风声中归于沉寂。
    喜欢Bathory的作品已经有好多年了,《Twilight of the gods》是我收集的第六张这个乐队的唱片,最初从那张《Requiem》开始,然后是《The Return》、《Under The Sign Of The Black Mark》、《Blood Frie Death》、《Hammerheart》,这些大概是Bathory最重要的专辑了,当然,还应再加上首张同名专辑。
    《Hammerheart》是在《Twilight of the gods》之前制作的一张唱片,标题刚好是后一张专辑最后一首歌的标题,由此可见二者关系密切。与前面的作品相比,这两张专辑的冲击力不是很强,会让人觉得过于“温柔和缓”,但却有着史诗般的气质,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第一首歌《Shores In Flames》是一首规模庞大的歌曲,激流声,近乎失真的电吉他的拨奏,宛如来自遥远古代的歌声,以及鼓的强劲敲击,构成了大约十一分钟长度的开篇。
    下一首歌《Valhalla》,它是诸神之宫殿,威严的序奏揭示着它的至高无上,沉重的鼓声劲敲,高亢的歌声嘶吼,背景上的合唱朦胧地传来,忽然雷声阵阵,是否毁灭的时刻已经降临?鼓声急促,引出一曲带着死亡色彩的《Baptised In Fire And Blood》;随后的《Father To Son》,在犬吠声、竖笛声、婴儿啼哭声、嘈杂的人群声中开始,简直就是一派中世纪的乡间场景,与即刻出现的粗暴乐声歌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Song To Hall Up High》,很像中世纪吟唱诗人的歌曲,歌声舒缓而悠扬,背景上还传来阵阵鸟鸣声,紧紧连在一起的《Home Of Once Brave》,于瞬间转为电吉他与打击乐器的嘈杂,高昂的歌声在行进的节奏中响起。鸟鸣声在最后一曲《One Rode To Asa Bay》的开始再次出现,而急行的马蹄声则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歌声嘶哑地发出呐喊,终曲延伸出宛如脚步般的阴森响声,它将把命运引向怎样的未来?
    在宗教仪式中,它是追悼亡灵的“安魂曲”,从中世纪就存在的一种音乐形式。金属将对“安魂曲”做出怎样表现的呢?当年,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收集了这张唱片,并由此立刻就喜欢上了Bathory。一直到今天,我都十分推崇这张专辑,它时常让我想到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音乐的异曲同工在这二者之间再次得到了印证。
    漫长的死寂中,传来阵阵钟声,电吉他的鼓噪,以及鼓的连击,透着阴森与邪恶,歌声乍起,恐怖由之而升,这就是Bathory的《Requiem》。紧续的《Crosstitution》,单调的不间歇的鼓声和歌唱,以更加疯狂的姿态出现。之后的《Necroticus》,混合在鼓声与电吉他声中的歌唱,完全就是不成曲调的嘶吼。
    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响起警报器的鸣叫,《War machine》——“战争机器”,诉说着恐惧,诉说着死亡,诉说着绝望。警报过后的《Blood and soil》,撕心裂肺般地发出惨烈的悲吼。《Pax, Vobiscum》这个标题是拉丁语,具有宗教的意味,“Pax”有“和平”、“仁慈”、“安宁”之意,在歌曲中间部分,可以听到隐约传来的几句阴郁的中世纪圣咏。
    《Suffocate》延续着窒息的恐慌,电吉他发出刺激耳膜的尖锐噪音,歌声中带着死亡的信息。《Distinguish to kill》延续着杀戮的行径,歌声如同疯人的狂语,人群发出的尖叫隐约传来,一片恐怖的景象。《Apocalypse》是预言未来的“启示录”,失真的歌声中浸透着瘆人的悲鸣,“永恒的光芒”在此刻被无尽的黑暗所吞没,这就是Bathory的“安魂曲”的终结篇。

 

 



    附录:

    Elizabeth Bathory 女伯爵 (1560—1614 )

    Bathory,通常以她的匈牙利Erzsebet名字被提起,是一个匈牙利的贵族女性,出生在一个匈牙利最富有也最有影响力的家庭。就象那个时候欧洲大部分的贵族王朝一样,她的家族也被由近亲通婚导致的精神病所困扰。波兰的King Stephan算是她的一个比较有名的亲戚了,而她还有一位虐待成性的拥有双重性别的姑妈和一个精神分裂的叔叔。因此,Elizabeth从4岁开始就突发癫痫症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她从小就被宠坏了,一群女家庭教师围者她,满足她所有的需要。虽然受到她的突发症和冷僻性格的影响,Elizabeth还是被认为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年轻女性。
    从11岁开始(有些记载上说15岁),她嫁给了一位26岁的Fernencz Nadasdy伯爵,一个很有声望却因为其残酷的本性而被冠以“匈牙利黑色英雄”之名的战场英雄。这样一场婚姻在当时的贵族圈中一点也不希奇,完全是她那秉承机会主义的母亲所导演的一场政治联姻。而Nadasdy家族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社会地位---Bathory家族因其资历而有着更大的权利。虽然对这场婚姻有诸多的猜测,但是Fernencz的经常外出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他们结婚的头几年,Elizabeth并没有生育,也就是在这长时间的孤独中Elizabeth的虐待狂天性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在我们继续探索之前,我要先提到一件对成年的Elizabeth的残忍举动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的发生在她年幼时期的事。在很小的时候,她曾经目击了一次对一个背叛的吉普塞人的处刑过程。那个可怜的吉普塞人被塞进一头被活活剖开的马的腹部并且被缝在了里面。这次处刑是公开展示的(为了讨取到场的贵族们的愉悦)。 在刽子手的脸上并没有浮现出丝毫对受刑者之死的同情和怜悯。这次事件让Elizabeth明白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使她残忍的个性开始萌芽----杀一个平民根本无须受罚和担心受到报复。
    在她二十出头的时候,Elizabeth可能是出于无聊,慢慢发现了折磨仆人所给她“带来的快感”--如果你这么称呼的话。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为什么她对于他人的痛苦有着如此大的快乐,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证明她确实非常消受。在她的那些女仆人中,她所锁定的目标是那些青春期的少女。她先是用烧的发红的钳子把她们的身体撕裂,把她们放在火上烤,或是用一种叫“Star-kicking" 的刑法来折磨她们(用沾满油的纸条夹在受刑者的脚趾间,然后点火,而Elizabeth本人则在旁边观赏受刑者痛苦的尝试踢走那些火星)
    她也曾经把那些女孩的头撕成两半(就是用工具把她们的嘴硬撬开,不断扩大角度直到她们折断颈部而死) 在她不那么BT的日子里,她只是强迫那些女仆们赤身裸体的在成群的男人面前做家务活。
    随着她的年龄不断增长,她对那些无辜的年轻女性的血肉的渴望愈发强烈了。她发明了许多新的折磨手段,象一种叫“甜蜜的痛苦”,就是把一个少女涂上蜂蜜然后抛置于野外,任凭昆虫和食腐动物吞食。还有一种叫“水之痛苦”,就是先把一个少女扒光,浸在0度的冰水中,并且不断从头上浇冰水直到受刑者活活冻死。在她丈夫死后,她更加变本加厉,并且因为她容颜衰老而开始了传说中臭名昭著的“血浴”
    当一个女仆在给她梳头时不慎扯掉了她几跟头发,Elizabeth狠狠地煽了那个女仆几耳光,下手之重导致女仆的血都溅在了她自己的脸上。当她想去把血擦掉时,她发现被血碰到的皮肤变的光滑和白皙了,就象过去一样。她向她的几个帮凶(三个分别叫做Darvulia,Helena Jo和Dorka的女巫)咨询。三个女巫让她相信处女的血就是传说中的活力之泉,让在其中的沐浴的人找回青春。她于是下令割断那个女仆的喉咙并将鲜血倒入一个巨大的桶中。Elizabeth就在还温热的血中沐浴。于是,一场恐怖的仪式开始了:上百的少女被绑架,带到Elizabeth的城堡,并且被抽去血液。Elizabeth还经常啃咬那些少女的脖子和胸部,从那创口吸取鲜血,撕吃肌肉。她更是向德国的铁匠订购了全套的处刑工具;于是不久之后,在她度过了她大部分成年时光的Csjethe城堡的地下室,一座规模宏大的处刑室建成了。除了那著名的血浴之池和铁处女以外,还有刺之牢笼和吊在天花板上的铁刺球。少女们被放在刺笼中,并且被烧的发红的拨火棍逼迫,直到她们自己把自己穿在了那些铁刺上。其他人则被放在那个刺球中(空心,但是内部有朝向球心的铁刺),那个刺球被推动后象钟摆一样不断做单摆运动直到关在里面的少女的身体被完全撕碎。哦,对了,那个刺笼底下还有个口,处刑之时Elizabeth会站在笼子下面,这样就可以享受一次血之淋浴了。
    Elizabeth的恐怖统治持续了很多年。伤亡数字已经上升到了三位数,这是后来被从女伯爵的写字台上找到的花名册所确认的。死去的少女的尸体或者被烧毁,或者被埋到了城堡下面,或者抛于野外任野兽吞食。恐怖的震波穿透了邻近的乡镇,但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揭发女伯爵的兽行。就连那些本应该为维持和平和公正负责的神职人员也都保持沉默。
    但是就算是一个极有权势的贵族也不可能滥杀多达600人而安然无事。在她马拉松般的屠杀的末期,女伯爵开始变的草率了,她随意将受害者尸体扔出城外让野兽吞食,或者让神甫把受重伤的少女活埋。但是,对她的暴行所采取的直接行动一直没有被施行,直到她已经把周围城镇所有的少女”耗尽“,开始将魔爪伸向那些较低级的贵族妇女。她建造了一个虚假的学校,欺骗那些贵族出身的少女来她的城堡并承诺对她们进行教育,仅仅是为了把她们折磨至死。
    一个神父最后终于向匈牙利的马提亚王通报了此事,后者开始对女伯爵的所作所为进行调查。当他们到达城堡时,他们所见到的场景比他们预计的要可怕的多:一个死去的少女倒在门厅,另一个已经奄奄一息了,全身被刺满了洞。另外一些则被吊在地下处刑室的天花板上,象被消化过的死鹿一般,而她们的血则倾注在了那个现在已经成为传说的血浴之池。50多具尸体被从城堡地下发掘出来,而那本在Elizabeth桌面上发现的花名册,则列着被屠杀的650位少女的名字。女伯爵的三个女巫同谋被抓去了,而女伯爵本人则被关在了自己的城堡中。
    1610年,女伯爵和她的同伙被带上了法庭。三个女巫在长时间的严刑逼供后终于坦承了全部罪行,但是她们试图减少她们在这次恐怖事件中的重要程度。在17世纪的匈牙利,监狱中的犯人是不可能获得假释的。三个人都把罪行推到了一个在审判前几年就死去的同为女伯爵同谋的女巫身上。超过200个证人被传唤到法庭,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能提供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做为证据。但是,这些供认还是和马提亚王和他的士兵所亲眼见到的恐怖景象一样,为法庭对女伯爵的定罪提供了足够的证词。Elizabeth本人则没有出现在法庭上,也没有承认任何罪行。
    这里我必须小小的离题一下,Elizabeth不能出庭的原因不是出自她自己的选择,事实上,她一直恳求逮捕她的马提亚王替她开脱罪责。但是,对她来说很不幸的是,马提亚王和她并没有利益关系,将她的审判安排成向大众公开。虽然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她的罪行,我们还是得注意到她并没有被允许出席她自己的审判并为自己辩护。
    她的同谋比较惨些,没有受到恩惠和宽恕。Dorka和Helena Jo,手染基督徒之血的邪恶女巫,被用烧的发红的钳子扯掉了所有的手指,在她们被扔进火堆之前。另一个则被砍头并且尸体被穿在了树桩上(关于Impale的故事,稍后我会在Vlad the Impaler的故事中说明)还有一个叫Erszi Majorova的女巫,则在迟些时候被砍头。
    由于受她的贵族出身所保护,Elizabeth并没有和她的同谋一样下场悲惨。不过她的堂兄Thurzo在1611年判她永远不得踏出她自己的城堡一步。(有传言说他是在”参观“了那个受刑室之后做出如上判决的,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传言的真实性)Elizabeth被用墙围成的小房间关住,墙上只开了些小口以便透气和传递食物。现在这坐关押她的塔依然矗立于斯洛伐克共和国境内。一本关于那次判罚的抄本今天还保存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国家档案馆中。
    女伯爵Elizabeth Bathory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罪行,也没有对她的所做所为表示过懊悔。在拒绝担当随军牧师之职后,她在1614年被发现死在自己的那个小房间中,也就是她被正式关押的三年后。她死时54岁。民间传说她的死和她剥夺了太多处女之血有关,但是衰老而死则是更可靠的说法。
    一本完整的关于她的审判的的抄本在当时完成之后就在布达佩斯的国家档案馆度过了之后的几个世纪。Csjethe城堡已经化为废墟,但是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共和国境内你还是可以看到的。(相关图片随后放出)Elizabeth被埋葬在她的家族墓地中,而匈牙利国会则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人们提到她的名字。直到东欧政局剧变,共产主义政权垮台后,那份文件才被公之于世。


 

一人一张经典碟——香奈·《动物的人间》

$
0
0


专辑名称:动物的人间(動物的人間)
专辑艺人:香奈
唱片公司:インペリアルレコー
发行时间:2001年09月21日
专辑语种:另类专辑

    香奈(Kana)的歌与其说是演唱,不如说是孩童的呓语,歌声在不成曲调与似成曲调之间变幻不定,乍一听,还以为是小孩用不利落的声音在歌唱。她是我接触到的日本歌手中最另类的一位,刚一开始,她让我想到Diamanda Galás,或者勋伯格的《月迷彼埃罗》,不过相对于后二者的恐怖色彩或阴森气氛而言,香奈的歌声更为古怪,其色彩是冷艳的,其气氛是怪诞的,并或多或少融合了日本民族的“能乐”的一些特色。
    最初,我下载了一首《空中舞乱孤》的MTV,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它是香奈歌曲中最令人胆寒的一曲。歌曲以刺耳的电声开始,电吉他和鼓弄出背景噪音和节奏,好似工业金属的感觉,香奈的狂乱演唱如同鬼怪一般游荡,两次出现的撕心裂肺的狂嚎,让我将她与Diamanda Galas联系在了一起,这位美国歌手的演唱以凄厉尖锐的嘶吼造成瘆人的效果,而香奈的演唱则旋律感更强一些,以此透出某种莫名的凄凉之感。而通过这个MTV,在阴冷与艳丽并存的色调中,在怪诞与诡异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她的歌曲风格。
    据我所知,香奈刚出道时还在上初中,而她的歌曲一直都是自己写词,确实是很不得了。香奈的作品量其实并不大,但质量却很高。第一张单曲碟是2000年的《蛇苺》,到现在为止,出版的单曲碟有《血まめ》、《空中舞乱孤》、《肉》和《安全ピン》,专辑有《動物的人間》、《機械的人間》、《人間的人間》、《スペード》以及2007年最新的《月の兎》,除了《肉》,其它单曲均收入不同专辑中。香奈的歌曲风格被称为“日本视觉摇滚”,其特点是迷幻的色彩,和多种风格的杂糅。
    成名作《蛇苺》有着很重的金属风格,节奏非常沉重,且不时很密集,这应该是香奈第一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演唱,人们也是第一次听到那不成曲调却魅力独特的歌声,她撒开自己的嗓子,时而直着嗓音的演唱,时而带着奇怪的转弯的演唱,其间还有一声锐利的惊声尖叫。另一首单曲《血まめ》,有种厄运的味道,鼓声低沉且缓慢,像凝固了一样,歌声中既有暗哑的音色,也有惊惧的颤音,背景上还传来神秘的口哨声,仔细听来,歌曲的旋律是满怀悲伤的,甚至是令人心碎的。
    这两首歌连同《空中舞乱孤》,一并收入《動物的人間》。在这张专辑中,最独特的一首是《樹液》,非常非常轻的、不成语句的歌声,就如同喃喃细语,伴奏使用了一些非同寻常的打击乐器,也是以很轻很轻的敲击来演奏的。这让我联想到克拉姆音乐的风格,器乐的那种细腻表达,营造出如若微光闪烁般的浪漫,歌声的那种精致的安排,宛如植物在窃窃低语,这一切引发出对神秘大自然的想象。
    就抒情性来说,专辑第一首歌《れいんぼぉ-人間式-》有着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只不过在香奈的演唱中,歌声变得仿佛受到了阻塞,变得充满了颤音。《かび》是专辑中最像孩童演唱的一首歌,节奏和旋律都很谐谑,就像跳跃一般,还有不时出现的“嘟嘟”声的演唱,给人以非常调皮的感觉。有着电子风格的《乳》,如果不是按照香奈的唱法,我想大概应该是一首挺清新挺天真的歌曲,旋律很美妙,但经她带着哭腔一唱,一切就都变得不和谐了,也更加有趣了。不过在演唱有着乡谣特点的《桃》时,香奈似乎收敛了一些,但歌声中也或多或少带出一丝忧伤之情。
    香奈的唱片似乎并不容易找到,她的“人間”三部曲,我至今还没找到《人間的人間》的唱片,只是通过一位网友在网上下载了一份。她的《機械的人間》给我的总体感觉相对要明亮些,虽然不时流露忧伤,但却变得越来越唯美了。《蝋の国》有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听起来更像一个孩童的演唱,给人的感觉很阳光,很可爱。而《すず》伴奏中的小提琴效果,带出的一丝伤感味道,竟生出一种温馨的怀旧感,与古怪的歌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而绝妙的设计。
    《鉄くず》有着很强烈的工业电子的特点,又有些电脑音乐的特色,电子音响的声音是冷冰冰的,节奏的重击是机械的,歌声也是冰冷的,似乎要模仿出电子音响的声音。《都》一开始的伴奏,不论从旋律还是节奏上,都会让人想到巴厘岛土著人的舞蹈,香奈的演唱在这里又同世界音乐扯上了关系,抛开她的演唱特点,这首歌其实非常欢快,很像是狂欢。《安全ピン》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民间音乐的因素,特别是背景上的伴奏中远远出现的一些电子乐句,就像衍生自民间吹打乐器演奏的旋律,而这首歌实在是俏皮,香奈的演唱也实在是忙忙叨叨的,如同不停地在奔跑。
    《しっぽ》是一首我很喜欢的短歌,它只有一个单一的节奏,而香奈的歌声轻柔而神秘,虽然看不懂日文歌词,但见到有“星”、“月”、“想”、“泪”等一些汉字,想来歌曲所表达的是面对寂寥宇宙的一些感怀吧。专辑最后两首《獣》和《虫なき月夜》充满了童趣,是写给兽类和昆虫的美丽的夜曲,是关注于大自然的寂静之歌,我想也是对“机械人间”的一种反叛吧。《獣》传达了奇妙的夜的声音,和各种兽类在夜晚的声音,香奈以单纯而稚嫩的声音演唱,并做出回声效果,将夜晚的神秘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虫なき月夜》则十分直接地表达出深刻的情感,键盘乐器和弦乐演奏出流动的、宽广的旋律,歌曲本身很像是一支童谣,香奈在这专辑最后的歌曲中,将抒情的伤感,温柔地散播出来,美妙无比。
    与《人間的人間》相比,单曲《肉》所表现的似乎更接近人世间的故事,“悲鸣”与“伤口”在歌词中清晰可见。阴郁的电子乐的开端之后,是流露忧伤之情的慢速演唱,突然强烈急速的节奏闯入,歌声也随之变得激烈疯狂,鼓声的沉重敲击总让我联想到死亡金属或者碾核。单曲碟的第二首《缶詰》,标题应该有“肉罐头”的意思,歌声和伴奏都不时带出机械的节奏,在《肉》之后出现,实在是太合适了。而在《人間的人間》中,香奈的风格明显有所变化,开篇的《はだか》有了更多旋律感,整张唱片偏向于科幻色彩,出现了以《宇宙服》、《土星国》和《月の冠》为标题的曲目,只有《炎》大致上保持了她以往的风格,在开始不久便出现了刺激耳膜的惊声尖叫,电子音响的鼓噪贯穿始终。
    香奈最新出版的《月の兎》似乎衔接《人間的人間》的风格,是一张充满幻想色彩的专辑,从轻松活泼的第一首《Chocolat》(巧克力),就奠定了唱片整体的风格,这首歌有一种蹦蹦跳跳的感觉,还有童声的伴唱。第二首《Picnic》(郊游)完全就像是童语一般,比她演唱的任何一首歌都像孩童的声音。这张专辑让人感觉,香奈的歌曲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忧伤似乎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则是阳光灿烂。
    《MOON WINGS》(月之翼)也是一首轻松的歌曲,先是直升飞机的引擎声,这声音转变成鼓的节奏,香奈的演唱轻巧得很,高音处的假声演唱有着奇妙的音色。《兎》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不停地说着“兔子”这个词,伴奏中还有吹孩童玩具发出的声音;《夢の国》则像是小孩刚学会说话时,用稚嫩的声音说着一些不利落的话语。接下来的《天空》和《月代》,尽管流行风格多于摇滚风格,似乎又恢复了一些香奈最初的风格,《天空》是一首节奏激烈的、内容富于思考性的歌曲,《月代》只有两句词:“当月亮升起。当天空变亮”,之后是慢板的《MOON WINGS》,香奈难得地以接近正常的方式来演唱,让整张专辑在梦境中结束。
    刚好这首歌是英文歌词,现翻译如下:

    我不得不离去。
    月亮升起在满天星斗的天空,
    在一弯新月中挥动翅膀,
    没人能够看到,依然如故。
    为什么?你去哪里?
    星光,月光,梦境,
    还要多久我们才能拥有?
    闪烁,闪烁,闪烁,闪烁,闪烁,闪烁,
    你听到我吗?
    月光之夜正闪烁光辉。
    在哪里?
    月亮升起在满天星斗的天空,
    在满月中挥动翅膀,
    没人能够看到,依然如故。
    如何到来?为何你要离去?
    午夜,阳光,破晓,
    我将不顾一切去拥有。
    闪烁,闪烁,闪烁,闪烁,闪烁,闪烁,
    你知道吗?
    月光之夜正闪烁光辉。

 


 

法句经【白话译文】(40)·法句经序·源流·解说

$
0
0


    附录 

  法句经序
  昙鉢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鉢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经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後,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後,五部沙门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於十二部经靡下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颇使其浑,惟佛难值,其法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下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释梵为晋,实得其体,斯已难继。後之传者,虽下能审,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维只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梵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仆初嫌其为词不雅。维只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下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下解,即阙下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均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下学法句,谓之越序。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包者广,寔可谓妙要也哉!昔传此时有所下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复得十三品,并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庶有补益,共广闻焉。


    源流 

  关於《法句经》的源头问题,吴译本支谦序中说得比较清楚,认为它是由五部沙门从佛说的十二部经、四部阿含经中收集四句、六句偈颂而成的。由於不知如何命名,故称为《法句经》 (参见第一章)。但是该序并没有介绍後来究竟有哪些佛教经典受此经影响,这大约与当时有些印度佛教经典没有传入中国有关。从现行汉译佛经看,晋·法炬和法立译的《法句譬喻经》和姚秦时沙门竺佛念译的《出曜经》,显然是受《法句经》影响的产物。另外,吕瀓先生还认为,《大庄严经论》亦是受《法句经》影响的作品,它正是为庄严佛说法句而作的。而且,印度部派佛教有部中的「经部」譬喻师辈均受《法句经》影响①。这是《法句经》在印度佛教学术史上流变的大致情况。除此之外,《法句经》在译为汉文之後,与中国的另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的关系亦很密切。究竟《四十二章经》是《法句经》的「经钞」,还是独立的印度佛经,由西域沙门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共译的,还是一桩没有完全了结的公案。不过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四十二章经》属伪作的「经钞」的证据比较令人信服。下面,我就以上所谈到的源与流的问题略加申述,以就教於方家。
  法句经之源——十二部经与四部阿含
  从现代佛教学术研究成果看,所有佛经包括十二部经及四部阿含,均是佛灭之後结集的产物。佛在世时均无经的成文形式。十二部经是指:一、正经:二、歌咏:三、记说:四、偈他:五、因缘:六、撰录:七、本起:八、此说:九、生处:十、广解:十一、未曾有法:十二、说义。②这十二部经,在巴利文本第廿二经中则列为九部经③。四阿含即是指《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巴利文又分为五阿含。十二部经已难窥原貌,但从四阿含中可以大致看出初期佛经的大致形式,即一是用来说理的散句,一是总结散句所说的偈颂。《法句经·无常品》第一章所说的「操集佛言」,正是「收集」佛所说的偈颂部分文字。
  从四阿含来看,偈颂既可以是结论性质的,也可以是综述、譬喻说理性质的,这部分偈颂往往是重复散句的说理内容而更加精炼一些罢了。有些地方押韵,便於记忆。而带有结论性质的说理偈颂,其中一些是比较晦涩的。这两种形式的偈颂在《法句经》中都有。如(无常品)第一章就在指出「兴衰」法之後,用大量的法句去阐述「兴衰」法,有纯粹的现象敍述和譬喻的偈颂,如「是身何用?恒漏臭处。」这便是现象敍述的形式。而「譬如陶家」章则是譬喻说理的形式。这两种说理方式既继承四阿含的说教方式,又开启了後来「有部」中的「经部」譬喻经和经论两种经典形式。
  虽说《法句经》的偈颂均取之「四阿含」(包括十二部经),但从现存汉译的佛经来看,其取之《增一阿含》的部分最多,取之於《中阿含》的最少:其中有些偈颂在《长阿含》和《杂阿含》、《增一阿含》中均重出的,也被收集在《法句经》中。像《法句经·双要品》的前两章,几乎完全取之於《增一阿含》卷五十一(大爱道般涅槃品)中的偈颂。只有个别句子的汉译略有出入。如(双品)的第三句为「中心念恶」,在《增一阿含》中则为「心之念恶」:(双品)第四句为「即言即行」,《增一阿含》中则为「即行即施」;(双品)第五、六两句为「罪苦自追,车砾於辙」,而《增一阿含》则为「於彼受苦,轮梁於辙」。这种汉译文字上的差别,实际上则很难断定原梵文或巴利文上有什么差别。即使有,也不会太大。
  从品的名称来看,《增一阿含》每品的名称,其简明性比较接近《法句经》的品名形式,而《长阿含》、《杂阿含》、《中阿含》在这点上,均与《法句经》相差较远。在《增一阿含》中,有些品名便被直接地移作《法句经》的品名,如《增一阿含》卷四十九(非常品)便被栘入《法句经》第一品。而其中的一段偈颂则被编入《法句经》第三十二品之中的第三十章(参见「法句」原文),而这一段是颇为难懂的说理议论文字。其他如《增一阿含》中兰一宝品)第二十一中的偈颂入《法句经·华香品》第十二:(安般品)中的偈颂入《法句经·道利品》第三十八第七章,《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入《法句经·双要品》第九的十三和十四两章,《增一阿含》的(增上品)偈颂人《法句经·无常品》第十九章和(述干品)第一、二、四章。其他各品中的偈颂完完整整地入《法句经》的还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例举。
  从四部阿含经中的偈颂来看,「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句重复最多。因此,梵文系统《法句经》以(无常品)作为开篇,大约正是编纂者对「四阿含」精义及偈颂理解後精心安排的,是对「四阿含」的一次创造性的解释。因为在众多的、重复论证的「四阿含」中,究竟何者最为重要,对於一般的佛教徒来说颇难掌握,更何况是游离在佛教门槛之外的其他异教徒及非教徒。因此,编纂出一部简明扼要,反映佛教中心思想的著作,在当时就十分需要。不过,以降伏「心念」,端正「心念」的(双要品)(或曰(双品))《法句经》,亦是编纂者对「四阿含」的一种理解,而且也符合「阿含经」的精神。因为在四部阿含经中,关於降伏「心念」,端正心念和「以心为主」的偈颂亦很多,与佛所倡导的以智慧解脱人生痛苦的思想亦相符。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说,在佛经结集之後,对於原始佛教意旨的理解便开始产生重点的偏栘了。或以「无常」的现象为方便法门,宣扬佛教,吸引教徒:或以「心念」为方便法门,阐释佛教,引导人们脱离苦海。而两个系统的《法句经》却正好代表了两种观点和两种宣教方式。尽管《法句经》均属小乘佛教,但这种宣教方式似乎亦可以看作是小乘与大乘区别的端倪。而且也是受《法句经》影响的经部靠近初期大乘学说的内在思想根芽。
  法句经之流——法句譬喻经、出曜经和大庄严经论
  从现存汉译《法句譬喻经》、《出曜经》的品目及《大庄严经论》的具体偈颂来看,它们均是《法句经》系统的後续佛教经典,其中前面两经与《法句经》关系更为直接。
  《法句譬喻经》共三十九品,品目次第与《法句经》完全相同,只是其中的(华香品)和(喻爱欲品)稍有区别,分为之一和之二两部分。吕激先生认为是法救的作品,《中华大藏经》卷第五十二收入《法句譬喻经》并未注明是法救著,也即是该经的作者存疑。从具体经文来看,《法句譬喻经》是专门为解释法句而作的,其中编纂了许多故事作为说理的材料,目的是使人更好地理解法句所揭示的道理。「譬喻经」的形式与「四阿含」相似,即先是用散文句式敍述具体故事或事例,阐明道理,然後便引出偈颂。不过,《法句譬喻经》并非是将《法句经》中的每句偈颂都拿来加以敷衍,而只是选择其中一些比较易懂的章句加以譬喻说理,太理论化、抽象化的偈颂并不是全文照搬,然後解释。这大约是为了更加通俗易懂的缘故。以(笃信品)为例,《法句经》中的前四章共十六句偈颂就没有,中间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的共二十八偈亦没有。因此,《法句譬喻经》并非是原原本本地解释《法句经》的著作,而是作了一定的删节。
  《出曜经》与现在三十九品的《法句经》差距要比《法句譬喻经》与《法句经》的大一些。首先从品目次第上来说,《出曜经》是:一、(无常品)(一、二、下),二、(欲品);三、(爱品):四、(无放逸品)(上、下);五、(放逸品)(初、二):六、(念品):七、(戒品):八、(学品):九、(诽谤品)(之余):十、(行品):十一、(信品):十二、(沙门品):十三、(经道品)(之一,之二):十四、(利养品)(上、下)……直至第三十四品(梵志)(之一,之二),其每品的内容及名称,也不尽相同。在《大昆婆沙论》 (唐玄奘译)的序文中,「鄘拕南」颂的最初品与最後品的顺序倒是与《出曜经》一致。也许姚秦译本《出曜经》的品目次第及其内容,就是「邬拕南」颂的样式,因为鄘拕南的意译出曜。现在流传的三十九品《法句经》又为後人增补,亦未可知。从姚秦译本《出曜经》看,它主要缺(地狱品)、(仁慈品)、(愚闇品)、(老耄品)、(爱身品)、(明哲品):而其中的(广衍品)之外又有(杂品)(一和二)这又是《法句经》所没有的品目:其中(马喻品)即是《法句经》的(象喻品)。其他各品的偈颂数目虽不一样,但整体上看,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品的偈颂特别多,有的品偈颂又很少。以(无常品)为例,在该品中,《出曜经》将分别属於《法句经》中(老耄品)第一章和其他品的偈颂亦编入(无常品),而且有些偈颂又不是《法句经》所有的,是取之於其他佛经的。可见,《出曜经》虽以《法句经》为中心,但亦不是对《法句经》简单的敷衍,而是作了一些变动。这一方面表明当时可能有多种《法句经》文本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譬喻师们是在根据自己对佛法精神的理解而作出了新的调整。
  关於《法句经》与《大庄严经论》的关系,参见吕瀓先生《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一书第三百一十页。吕先生认为庄严即是引用一些故实来发明《法句经》的意义,不是泛泛地喻言。依《正藏经》文本看,《大庄严经论》乃马鸣菩萨所造。从鸠摩罗什的译文来看,其中的意思并非完全是阐释《法句经》中偈颂的。第一卷虽然亦阐述了如何了生死之苦的思想,但与(无常品)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也即是说,《大庄严经论》还可能受其他佛经影响。
  根据目前所见到的汉文资料来看,《法句经》在印度佛教史上,主要是影响了部派佛教中有部的「经部」譬喻师和议论师,对大乘佛教及其他各派的佛教影响,目前还没有找到资料,故存阙如。
    法句经与四十二章经之关系
  关於《法句经》与《四十二章经》的关系问题,实际上由《牟子理惑论》与《四十二章经》关系的论争引起的。这一问题关系到佛教在中国流传及中国佛教史的面貌。究竟是先有《四十二章经》还是先有《法句经》,以及《四十二章经》是否真是印度的汉译佛经?佛学界的观点还并不一致。争论的问题尽管比较复杂,但最为根本的分歧我认为只有两个:第一,《四十二章经》的真伪问题;第二,是否有一个汉译古本《四十二章经》存在?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两经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
  坚持《四十二章经》为真经的学者,主要是认为襄楷上疏中引用了《四十二章经》中的「浮屠下三宿桑下」、「天神遗以好女」两段话,并相信「经序」中「汉明求法」的说法,从而断定《四十二章经》为汉明帝时译经。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见之於·《四十二章经》的两句话,也有可能出於《增一阿含》百六十章,该经由安世高译出。安世高来华时间为公元一百四十七年,不久即通晓华语。而他译经最迟不迟於公元一百五十年,裹楷上疏年代为公元一百六十六年,此时《增一阿含》百六十章已译出问世。我们虽不能断定襄楷是否看过《增一阿含》,但至少可以使襄引的话语出於《四十二章经》的观点受到怀疑。
  第二,究竟有没有一个汉古本《四十二章经》存在?第一派意见认为是有的,认为汉古本《四十二章经》比较质朴,文辞不甚雅顺:後来经支谦重译,变得辞句可观了。反对派的意见认为,根本不存在汉古本《四十二章经》。该经虽不与现行《法句经》相似,但却与(法句经序)中所指的葛氏七百偈《法句经》面目相似。这部葛氏七百偈《法句经》,译文非常污漫无际,且有译者随意增添的痕迹,这与现存的《四十二章经》凌乱状况极其相似。而且,《四十二章经》的风格与印度佛经严谨风格甚下相合,只能是一种「经抄」。《四十二章经》首先抄自七百偈葛氏《法句经》,後来,当秦译本《出曜经》译为汉文後,又增补重抄润色,从而形成《五十二章经》—上千现在可查的《处处经》(见附录)。总之,《四十二章经》是《法句经》的经钞而非印度佛经。
  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来看,现存《四十二章经》,的确不像印度佛经。从其具体内容来看,其中有三分之二钞自《法句经》(或曰与《法句经》相重):但从其思想来看,既非以「无常行灭」为核心组织学说,又非以「心念」为核心组织学说,与佛教精神不合。这正表明钞经者还未对佛教的教旨心领神会。尽管其中有讲人生是苦章,但很少讲灭苦及人生灭之乐的内容。从第一章讲出家到最後章鄙视五侯尊位和金玉宝贝,恰恰是中国道家类型隐士思想的表现,即使是其中的说苦章,也与庄子在(人间世)描写的很相近。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精通道家思想的人钞集的佛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土之後,初步被中国士人尝试接受并消化的产物。
  我们的结论是:《四十二章经》虽不是钞自维只难共竺将炎译的《法句经》,却是钞自法藏系统由葛氏译出的七百偈《法句经》。其最早出现年代不超过公元三百零六年,不限大约在公元三百四十年左右(采吕激先生之说)。季羡林先生在(说「出家」)一文中曾说④,後汉时没有出家一词,曹魏时第一次出现,且仅在康僧钟译的(郁伽长者会)中(《大正大藏经》第十一册,页四七二下)。後秦时再一次出现,吴时「出家」根本没出现。而《四十二章经》首章即言「辞亲出家」,可见其为後秦之後的作品,那么其年代则推迟到三百八十年——四百年之际。这正如(四十二章经年代新考)(佚名)作者推论的第三期《四十二章经》年代公元三九九年相似⑦。这些论证及证据表明,《四十二章经》非汉明帝求法时传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而只是中国人用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理解西来佛教而节选《法句经》的产物。同时也是《法句经》在中国佛教史产生影响的明证。它所影响的中国佛教经典有《四十二章经》和《处处经》(又名《五十二章经》。)
  以上便是《法句经》在印中佛教史上承源开流的大致情况,肯盼方家赐教指正。
  注释:
  ①《印度佛教源流略讲》第三百零九页。吕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第一版。
  ②、③《经典研究论集》第一百四十八页,(汉译「中阿含」属二切有部」诸证)作者明珠。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⑩。
  ④《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东方文化丛书,季羡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第二次印刷。
  ⑤(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⑩。
 

    解说
  作为早期佛教经典的通俗化读物《法句经》,其表面形式虽然十分单纯,仅有一些偈颂而无长篇的说理文字,但其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基本上体现了原始佛教的思想。从第一品(无常)到第三十九品(吉祥)(梵文系统)的编排体系来看,《法句经》的编纂者是从生死无常之苦入手,最後要求人们通过学习(佛法),多闻佛教,坚守戒律,开悟智慧,达到涅槃和吉祥的人生境界。这正是符合十二因缘的原始佛教的内在理路,表明编纂者是颇费心思的在进行佛教的通俗化工作。即使是巴利文系统的《法句经》以(双品) (或曰(双要品))开头,重视[一心」的意义,但其基本思路也符合佛教精神。佛教重视智慧与禅定在解脱人生之苦过程中的重要性,巴利文系统的《法句经》编纂者可能正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原始佛教教义的,从而突出了[一心」的作用。
  无论是梵文系统的还是巴利文系统的《法句经》,虽然在品目数上有十几品之差,但其中的基本概念既思想却大致相同,一些重要的概念、思想均都出现了,如四圣谛中的「苦、集、灭、道」概念,戒定慧概念,心性本净思想等,在两种系统的《法句经》中都有。因此,两个系统的《法句经》在基本精神都是一致的,可能是不同编纂者在对原始佛教思想的侧重点,既其修证方法的序次的理解方面有差别而导致了两个系统的版本。为了现代读者认识的方便,我把《法句经》中丰富的内容按照三个方面来进行归类,以便简洁明了地把握该经典的主要思想。
  第一,是破俗见,立正见,通过对现世价值体系的否定,从而树立起佛教的价值体系。
  第二,是从积极方面人手,教导人们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摆脱世俗的烦恼,进而走进佛教导给人们的生活境界。
  第三,是从消极方面人手,教导人们如何避恶向善,免除生死之苦。
  法句经的基本内容
  破俗见,立正见
  破俗见,立正见,是《法句经》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句经》的基本目的。所谓破俗见,即是打破一般人对现存世界的种种看法,尤其是对这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它的第一破,也是根本之破,便是打破世俗人们「乐生恶死」的「生死观」,提出了「生苦死乐」的观点。第一品的「此灭为乐」正是《法句经》的法眼之一。
  为什么说是「生苦死乐」呢?因为有形的生命灭亡是必然趋势,这便是「兴衰之法]。生命犹陶器制品一样,终久是要毁坏的:而愚闇之人却要执著於生命的永恒,力求长寿:这样生命无常的趋势,事实与人对恒常追求的矛盾是人生痛苦的一大原因,且是集中表现之一。其次,人们只知追求长寿之乐。殊不知,即使是生命百岁,亦有衰老之时。当生命衰朽之时,百病丛生,色衰体朽,丑陋不堪,犹如少水之鱼,故尔是苦。最後,生命之苦还表现在对痛苦的无法转让、替代的独自承受的过程之中。衰老、疾病、死亡之苦的折磨,父子兄弟,妻女亲戚等皆无法让你减轻点滴,人从根本上说是彻底孤立无援的。这些种种的有生之苦,谁也无法回避,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回避。人们只有进入了灭境,只有超脱生死的苦恼,才能获得永恒的安宁。这便是《法句经》的第一破。
  《法句经》第二破是破除人们不从主体方面寻找原因的「俗见」。世俗的人们总喜欢从他人身上找缺点,总是喜欢指责他人而不反省自身:总是抱怨他人对自己的不公正:事实上,怨於人者,其本身就有「怨」情存於心中:正因为自己心中有恶、有鄙,才总是盯著别人的短处,才亲近那邪恶腐臭之物。人之所以被淫浃击倒,正因为其心中已有淫浃存在。正如谚语有云: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只有除去心中之恶,才能见到真正的善:只有端正自己,才能端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如盖房子一样,自家屋顶严密,则天下大雨不漏:如果自家屋顶不严,则天雨必漏,岂能完全责怪老天呢?因此,破除世俗中「怨天尤人」之见识,要求人们从主体「心意」的端正善良出发,是《法句经》第二破的主要内容,这在(双要品)中得到了较集中的体现。
  《法句经》的第三破是世俗人的恩爱之情,一般的人们,多为爱欲所牵,下能自拔。《法句经》则要人们看破恩爱,并把恩爱看作是盛生祸害苦恼的根源;因为恩爱,人生到处节外生枝;因为恩爱,人间才有离别忧愁,悲欢离合。恩爱,简直犹如牢笼地狱,在这裏,人们被紧紧的捆缚禁锢著,难以挣脱。因此,《法句经》一再要人们挣脱爱的束缚,勿为恩爱之意所染,把恩爱看作是苦难的根源,走出爱意之深渊,从而获得无量之福。
  《法句经》在第三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破除对家居生活方式的贪恋。在《法句经》看来,人生自我都不是真实的,随著时间的昼夜流逝,生命也将一去不复返,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妻于儿女如此执著恋眷呢?手中的财产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当人面对死亡衰老疾病之时,没有任何亲人可以依靠,所有的财宝亦携带下走。因此,人们应该及时地捐弃家居生活,这样既无家庭爱意缠绕,亦无家庭逝去的种种畏惧。这种对人间男女亲子血缘等伦常感情的破解,是在对生命执著等破解之後进一层的否定了世俗的日常生活价值,从而为它树立正见作好最充分地铺垫。
  《法句经》树立的正见主要有三点:第一正见便是确立了「心为法本」的观念。在(双要品)中集中地谈了心的作用。 ?心」是最尊贵的,最具有主动性的。 ?心」驱使一切。心中所想是恶,则言语、行为就会表现出恶:心中所想是善,则言语、行为亦将是善。但心(意)犹如苍狗白云,瞬息变化,难以捉摸,来来往往,了无边界,极易放纵逸荡,放僻淫侈:因此,要「制心」、「护意」,切勿随顺放心。制心护意便要定慧两种法宝。只有当心意达到了「定慧」境界,就可以战胜种种邪魔之力,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祸根。
  正见之二便是「定慧双修」,又作「止观双修」,以定发慧,以慧护定。而慧於人生来说,其解脱的意义更为积极。慧是人生法宝之一,人若有慧,便可以护戒(见第五品):慧也是人生的七种财富之一,拥有人生智慧便无论男女,终身不贫;人只有拥有了「慧」才可以达到超脱的彼岸(第四品(笃信));如果说戒可以使人定,则慧可以使人解(第五品(戒慎))。那么什么才是慧呢?正等正智即是慧,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彻底觉解,悟到生命本无常,从而下执著俗谛中的万有,自我修行超度便是「慧」。人要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必须要「使意为慧」(第十四品(明哲))。人们也只有洞见了所有善恶之行的必然结局之後,才能心存畏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不犯众恶,不违众善,到老吉庆无忧。
  「慧」在人生解脱的路径虽然如此重要,但「慧」又不是凭空产生和生发出来的,它只有在禅定之後,心志澄明之时才能生发。坚决持守戒德,保持禅定心志,做到心志澄明,才能「得成真见」,获得智慧。因此,定慧双修,是《法句经》树立的第二个正见。
  《法句经》为世俗众人树立的第三个正见便是人生努力目标,即沙门(出家为僧徒),涅槃(超度尘世苦难)和吉祥人生。这三个不同形式的目标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即获得出世的解脱,逃离尘世诸苦。由於人生无常,且为爱欲有等所缠所累,故尔是苦:唯有出家,才可以解脱诸苦。人为意欲所牵,无所适从,心志躁乱,多有烦忧,故易堕入轮回或地狱之中,不断地承受尘世苦难,因而去贪除爱,心志沈静,晓了生命的本质是独立无倚,这样便可脱尽尘世的一切牵挂而进入涅槃境界。
  对於[吉祥」的人生目标,《法句经》虽然说得特别分散而难以核要其义;但这正是它广开方便之门的突出表现。所有违背世俗价值取向而能顺从佛之教导的行为都是最最吉祥。它甚至在第十九章中颇为违背佛教宗旨的说道:「居孝事父母」。意思是说若居住在家孝顺父母亦是吉祥。这似乎为佛教在後来的中国化过程中与儒教合流奠定了基础(当然,(吉祥品)是完全出之於原始佛教偈颂,不能完全断定)。
  授妙法,进大道
  《法句经》在破除俗见,树立正见之际,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人们如何破除俗见,进入大道。其正面的,或曰积极的方法便是多闻、广学、诵一、推慈、笃信、惟念,逊言顺辞、爱身等妙法,从而进入大道境界。
  多闻、广学属於增智益慧的方法。多闻下是随意地听取各种邪说,而是多闻佛法经律及甘露之道。通过对佛法经律的广泛聆听,破解人生的种种迷惑,辨别世间的种种悍霸,从而获得观照人间的慧眼。多闻的好处还有:第一能加强对戒律坚持的能力:第二能使心智开明:第三能除却人间的烦恼。总之,多闻可以使人们「积闻成圣智]。
  广学亦是开阔眼界。可以从自然界中的某些昆虫及软体动物的藏处方式中获得某种启示,如煽螺蚌蠹等软体动物及昆虫,它们由於不明长寐,自隐於不净之处而自以为得意,却不知由於内心的被扰乱而产於病痛,遭到众生常常易遭遇灾难,或被捉,或被烧。人应该亲近贤人,习学正智,学习大道,管束身心行,护守戒德,悟解佛法之精义,从而在学习过程逐步获得超度。
  诵一也是学习的方法之一,这是更具体地告诉人们如何学习。诵一即是有选择的学,下能泛滥无边,而应该选择[一要」 、[一义」,和[一句」 ,从这「一要] 、[一义」、[一句」之中熄灭诸念,超度世俗,获得大道精髓。
  无论是多闻、博学、诵一,这都是向外寻求,获得智慧之妙法:《法句经》还要人们在内在品德:心性修养方面下功夫,即重视人的内在体验,培养慈爱之心和诚实的品德。这可以看作是向内寻求的妙法。在这一向内寻求的妙法中,推慈是其中重要一法。如(刀杖品)告诉人们,要善於推己及人及物:一切生命之物皆恐惧死亡,畏惧刀杖加身後的疼痛;这种认识可以从自我的感受中推知。由此,我们每个人应该推广慈爱众生,悲憨众生之心,避免行使刀杖,避免杀戮生灵。如果人能做到下杀生,下杖害众生,博爱天下众生,则所到之处无所忧患,其本人亦可成为沙门辈中的有道之人。
  从推慈的积极方法出发,《法句经》又提出了爱身的方法。这与道家,尤其道教的「长生久视」的爱身观稍有不同,但亦是善待生命的思想合理延伸。爱身的方法之一便是节制欲望,慎守戒律,使生命健康,心理安宁,生活幸福。
  笃信是要人们从内心裏对佛教佛法保持虔诚恭敬,做到持之以恒地布施好善,不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去布施、去行善。要把布施行善看著人生获取幸福的重要手段和内在固有的最高行为准则:布施了可见的钱财,却获得了更大的「德财」,有些「德财」,不管你是男是女,皆可以终身富有下贫。因为你内心世界拥有的慈爱品德就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随时都有回报的可能。
  惟念是要人们在内心中常常以佛法侩三宝为念,常常认识到生命无常,勿要贪恋:常常以持戒、布施等法相为念,这样便可以进入涅槃境界。
  言逊辞顺是要求人们在净化心念的基础上出言和顺柔软,尊敬他人。言语如甘露,疾怨自灭,自己无患。这种言逊辞顺并非口蜜腹剑,而是至诚在其中,符合佛法,符合真谛,符合道义。使内心和善与外在甘露言辞统一起来,做到表裏如一。
  避邪恶,免轮回
  《法句经》在从正面教授人们进入大道之方法的同时,也教导人们如何从消极的方面去避免一些事情,从而在回避的过程中,在克制的过程中获得正面的人生效应。这种避免的核心方法便是持戒——即坚决地有所下为,拒斥一些切不可为之事:然後在此根本的方法指导下,如何地防贪、避免瞋恚痴,离开污垢的尘世:与人相处,勿要粗言恶语:面对众生,勿要杖杀,以免引起争斗,堕入地狱。
  持戒的根本在於「降心」,在於「守意」,使「心意」勿要恣肆放纵:从内心剔除诸恶之念,尅伐之念。除此之外,生活方面勿要饮酒狎妓逸乐:与人相交,勿要轻率结友:在没有贤善之友之时,宁可独处行善。
  从观的方面看,愚闇是人生应该避免的认识状态。愚闇是使人产生苦怨的种子,既虑子财,又快心作恶:下知布施,却又广求:但好美食,不知节制:徒增懒惰散漫,以致招来罪祸。因此,避免与愚闇为伍,是人生在智慧方面应努力的方向之一。
  从人生趋向及其目标来看,免堕地狱之苦,是人生最大的方向性抉择。如要避免遭受地狱之苦,就勿要胡乱言语,勿要毁谤别人,勿要言而无信:勿要作伪证,求贿赂:总之,诸恶莫作,可避地狱之苦。对於出家之人来说,他下仅要避免以上众人所为之外,还应避免无戒受供养之行:若是没有戒德,却受他人供养,则其罪十倍,死後生吞炽热的铁丸。
  总之,凡佛教所否定的世俗所为所行所念所处,都是应该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免堕生死之轮回而进入涅槃(或吉祥)之境界。
  法句经的现代意义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价值,工具理性价值至上的时代。在这种主导价值取向支配下,人的确创造了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但由於整个社会物质化的商品丰富化,人们被外在於心灵的物态消费所吸引,使人们往往在获得自己曾经孜孜以求的东西之後,又立即产生新的不满足,从而使人的内在精神和心灵往往处於疲惫的奔驰之中。而随著社会交通、通讯设备的进步,社会交往频率增大,交往的范围扩大,人们经常处在一种与陌生人的相处氛围之中,缺乏深度认识和足够的亲近、信赖,孤独时常像梦魇一般纠缠著人的灵魂。特别是欧洲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泛欧化的「个体主义」思潮的影响,突出地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及其生存空间的意义,相对地忽视了社会协调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忍让,增加了社会冲突的机会,加剧了冲突的程度:人对自然控制能力地增强,使人表面上获得了众多好处,但却使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法句经》中所提出的某些方法,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它至少可以提供一条更加开阔的解决问题思路。如向死而生,约束生命,勿为欲望所制:自我拯救,宁独而勿向外滥求;笃信守一,不为其他诱惑所动:积善修福,勿要向社会过多的索取,而应多作奉献:推己及人,慈爱众生:这些思想虽然仅是从个人角度去解决社会问题,很难起到广泛的直接效应:但却也是改善社会及人类生存环境众多方法之一。设若社会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成员皆有较高的生活智慧,知晓人生的真正的价值意义,管束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下做那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则社会问题也就少了不少。我们认为,《法句经》中的某些偈颂作为现代人的自我教育,通俗的格言以及自我心理咨询的无言老师,无疑是十分恰当并能胜任的。
  向死而生,约束生命,追求健康、幸福
  尽管现代科学知识一再地揭示了生命必然灭亡的道理,而且也在利用各种手段防止疾病侵扰,维护人的身体健康,增进人类生活的幸福。但科学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的生命的整体意义。它虽揭示了死亡的必然性,却并未透彻底地,精细阐述人如何面对死亡:它虽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肉体痛苦,却对人的精神与心灵痛苦无能为力。科学对死亡作出了事实判断,但对死亡的价值判断却留给了哲学与宗教。作为佛教的早期通俗经典《法句经》,也正是以其对死亡的价值判断而获得了其现代性的意义。
  在《法句经》的第一品就首言生死问题。它将生命的死亡现象称之为「兴衰法],而给出的价值判断是「此灭为乐」。相对於永恒的存在来说,人的生命存在可谓是朝菌惠蛄,夫生辄死之辈。别看眼前社会是如此繁华,多姿多彩,但这些东西都会转眼即逝的:亲人朋友常相聚会,但离别之苦即在眼前:正当少年意气奋发之时,转眼之间老病即至:而当你生命面临死亡,承受疾病之时,外在所有的一切对你说来都失去了意义,亲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担你的痛苦:原来的热闹与繁华皆是假相,原来的亲人朋友并不能分担你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牵挂的,并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属於你的:就连生命本身也是这样,它本是被「老与死」这位牧人放牧的牛羊,一步步向著死亡的屠宰场走去。离开人世,走向死亡,实质上是走向解脱,就像涸辙之鱼走向大海,怎么不是一件快乐之事呢?因此,向死而生,其实质并不完全是一般人认为的厌世主义观点,而是给生命的归宿提供一个乐观的积极去向,从而对昼夜流逝的生命事实存在作出积极判断,而无须担忧死亡的来临。
  向死而生,人们才能真正地体味出生命的自足,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宝,可以没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可以没有亲人朋友而坦然安然独处善道,生活下去。因为人的存在本质在死亡之时凸显出其「独自」性。这种「独自」性正是其自足性、完美性的集中体现。人下必在名利场上尽情驰骋,为获得而狂喜,为失去而深忧:只要把世情的得失与生命的自足,与死亡的伟大相比较,就会明白孰轻孰重?就会恬淡地面对世间的荣辱毁誉。人无须贪於摄取,痴於爱有,瞠於所侮:没有疾病的折磨,心灵平静不扰即是快乐:现实的富贵荣华,煊赫声势,在死亡降临时都将化为乌有。因此,人在活著时,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味地驰骋名利,而是应该善待生命,以愉快宁静的心灵迎接死亡的来临。
  向死而生,实际上要人们看重生命存在的意义而非徒有生命的躯壳。现代科技发达,各种保健品层出不穷,确使人类的寿命平均延长了不少。但人如若不知生命的价值意义究竟为何,则虽有百岁之寿,犹如祭祀上帝的公牛,徒生膘肥,最终送给死亡屠宰。那么,面对死亡的必然结局,生命的价值意义究竟何在呢?首先在於他拥有布施持戒之德:布施可使他人受惠:持戒既可使自己获得安定心意,亦可以在有所不为的选择之中,使他人获得某种道德的启示,从而随顺戒德,趋向善道。这便是《法句经》在第十二品——(华香)中所言:栴檀之木多香,青莲之华芳香,但都下如持戒之德更香。这种德香使人可以转向善道。其次在於他能以抽象的意义——道为终极追求目标,超越具体的感性欲望束缚,超越个人的一己所求,为苍生众物寻求安宁处所,把利身利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个人的健康、长寿才获得了生的意义。若能明白生命的这层意义,虽生一日,犹胜百岁,正如中国的孔圣人所言:朝晨闻道,傍晚可死。对生命的高质量追求,胜过对生命存在形式的追求。当人把生命的意义追求放在首位,他就会超越生死的窘迫,而一心一意地从事自己所选定的事业,就不会感到人生路途的漫长,就不会恐惧生命时间的短促。这便是获得了吉祥,这便是进入了「涅槃」。
  因此,向死而生,实质上是约束生命在应该有为的事业之上而勿生枝蔓,他下仅追求身躯的生理健康,而更注意追求精神的健康。这种精神的健康便在於目标专一,心意集中,在对专一目标的关注过程中,忘却老死之忧,避开了老死之忧。
  慎独守戒、自我救赎
  在一个交往十分频繁的现代社会,提出慎独守戒的现实意义似乎是令人怀疑的。实则不然,无论是从个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还是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来看,慎独守戒更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行业分工的精细化需要有精湛技术,专门技术之人,这种人才的培养正是在选择定方向之後「慎独守戒」,才能培养出来。如果东瞧瞧、西看看,朝三暮四,被层出下穷的新职业行业所迷惑,那将是一事无成。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培育来看,现代社会极容易把人牵引进一个没有个性化的流行文化品格之中,十分忽略对个人内在独处品格的培育。最不能忍耐寂寞的是现代人,最容易从众的是现代人,就连学术亦不例外。这极易使人类丧失意义的确定感而导致人类价值系统的彻底崩溃。因此,慎独守戒虽是一种个人品德修养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整个人类价值系统的成毁与否。能够导引人类价值取向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思惟成果,无一下是在「慎独守戒」的品德支撑下而获得的。
  当然,「愼独守戒」决不等於自我封闭,孤陋寡闻:它只是要求人们慎与人处,勿要滥交浊友,动摇心志。因为人际交往如染,染於香则香,染於臭则臭:而如今社会交往频率特大,有些避之若下及,甚至处於被动交往之中,在这种生存环境相对污浊的情况下,慎独守戒不是更显得重要吗?在《法句经》中,慎独守戒并不排斥择善友贤,它只是用一种消极的方式而达致积极效果的道德培育行为,在我们当今社会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人所共知,现代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理性以公开合法化的文化形式,为世人所接受、所承认、所推崇。因此,个人的社会活动空间空前扩大,理性几乎是无所下在。而这种理性的实质正是整个社会的功利心态所导引出的效率观念及其活动方式:社会因为被理性分割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特徵。这样,具有相当权利和较大自由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更加前所未有的感到了飘浮无根的荒谬与失落。上帝既然已经死了,那么救赎人类的唯一希望便落在人类自己的身上。因此,《法句经》所倡导的自我救赎思想,自我超度的思想,正能切合现代人的要求。西欧的存在主义大师之一——萨特,不也是在倡导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事实上,人和人类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也只能是自己救赎自己了。当你享有了自己管束自己的权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生存方式,可以离开父母;可以与上司顶撞、争吵,然後离去,另谋他职:可以在家睦不和时享有离婚的权利:但这些因权利而享有的自由却也伴随著孤独无依:而这种孤独无依似乎是不应该存有的,它仿佛是人类的过错带来的人间过失。这便是以往诸多文化所带给现代人的最糟糕的根深蒂固意识。而实际上,佛教通过对死亡现象解悟而得出的生命本孤独的认识,早已揭示了人生的重要奥秘,而且提出了「自我救赎」的主张,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一大福音,而且也是《法句经》的重要现代意义之一。
  「自我救赎」,就是要通过对生命意义的证悟,获得人生的大智慧,从而超度人生的各种烦恼。自我救赎,就是要通过调理心意,使自己能对许多个人无法一时改变的社会现象采取「忍」的态度,从合理性的角度去理解诸如「广告大战」的令人生厌现象。自我救赎就是通过对人生意义的彻悟之後,勇敢地承担起自己所处角色的义务与道义。当你身为人父人夫,就应去慈爱他人,牺牲自己:当你身为人子,就应该去尽孝事亲:余者类推。当你选择了牧师、侩尼、人师的工作时,你就应该承担起该所负有的社会义务:而且要像《法句经》告诫比丘(尼)勿要无戒受供养一样,所有职业上的从业人员亦应有无功不受禄的道德主体的觉解。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怨恨,少一些争斗而多一些和顺安宁。
   积善修福,勿要多取
  《法句经》十分强调人在世上积善修福的重要性,反对贪婪多取。它认为一切善果与福份,不是靠主体凭借强力夺取的,而是靠主体长期的修炼而自然获得的。这种「自然福报」的思想对於当今社会功利心特别强烈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泻毒剂。现代社会人们特别急於求成,因而盗窃他人成果以为已有的行为在各行各业都频繁发生,「假冒」这一现代社会普遍现象正是在功利心驱使下的一种必然疾病,人们已经缺乏积小成大的耐心了,恨不得把社会上所有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浮躁蔓延於整个社会的各阶层之中。提倡「积善修福」的渐进获取的人生享有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现实意义。人们应当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而後再求回报,不应在没有贡献时而妄想占有非份的美好。假若整个人类从开初就是索取大於贡献,则人类就是一片荒芜。因此,《法句经》规劝世人「勿要多取」的箴言仍有现代意义。
  《法句经》认为:积善修福是件自利利人且又於己无损的行为,它可以导致双向得利。这种「互利」 、「双向有利」的思想,对於当今新型的商业行为模型和国际交往方式亦有启发。不要把利人就看作是损己。利人与利已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在给别人好处时,实际上别人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种场合回报你自己的。尤其是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不必把竞争对手看作是仇敌:现代公共关系学便透彻底地阐明了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当今的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亦应贯彻这种利己利人的互利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方式、处世的原则放大到人类的交往之中。
  《法句经》还特别强调,积善修福的道德行为,从主观动机来说下应希望得到回报,尤其不能想得到立即回报,也即是说十分强调道德动机的纯粹性和善之本体上的必然律令特征。这既是千百年来人类道德哲学的基本思想,亦是近现代道德哲学自康德以来所一再推崇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一个亘古弥新的思想,也是《法句经》的时代意义之一。
  慈悲众生,善推万物
  现代社会太注重自己个人的权利与利益,精於计算一己之得失:人类太重视自己的享乐与自由,忘却了自身所依托的自然界及其中的众多生灵。因此,人类之间冲突愈演愈烈,而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亦日趋恶劣。改变这一下利的生存状态,其途径固然很多,但《法句经》所揭示的「推慈」方法,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使人能从每个个体的生命存在的感受层次上,获得切身慈爱众生的感知而非被灌输的理性认知,使人们更能知觉自愿地践行具有理性特徵的各种环境保护法。
  由於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各国皆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军事竞赛,世界战争的潜在危机仍然存在。这种冲突的现实表现便是欧洲和西亚局部地区的战火此伏彼起,使得大量的无辜生灵遭受灾难。战争的血与火冲突实际上是人心的自私自利放大表现,而且也是没有慈爱之心的表现。当人对待万物不尊重其具有灵性的存在,不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万物,也就必然地难以慈爱人类。暴殄天物之心就会培育残害同类之意。人类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爱。最近一段时间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人类需要孔子,需要孔子的仁爱精神。我说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佛陀精神,需要佛的慈悲万物,博爱众生的精神。这亦是《法句经》在今日所具有的教化意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法句经》的现代意义还可以从多角度的去阐述。比如说,它突出的强调「正意」的重要性,把「我心有怨」之「怨」发掘出来,认为主体对客体的「怨」与主体自我意识中的「怨」具有对应关系,若我心无怨,何尝又去对别人怨恨恼怒呢?因此,在调适现代人际冲突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我们对客观生存环境不满,除了客观环境本身存在诸种缺陷之外,还与主体心念中先验虚设的过高期望有关。我们下仅要改造客观环境,同时亦要端正我们心中意念,从而更好的使人与现实的环境统一起来,减少心中烦恼。
  最後,《法句经》这种通俗的思想、品德以及人性修养教课书的形式,值得现代人,尤其是那些从事於挽救世风的学人注意。这部早期佛教经典的启蒙读物,以通俗、易读、易记、易懂的偈颂形式,宣演深奥博大的佛教精义,劝谕世人,把数量庞大的阿含经及十二部经浓缩简化,成为习学佛教不可逾越的破蒙读品。我们今天就十分缺乏这种浓缩中西哲学、宗教精神的通俗读物,也缺乏浓缩中西科学、文化精神的通俗读物:这究竟是现代社会缺乏法救式的文化大德人物,还是现代人不层於这种高雅哲学、宗教、文化的通俗化工作呢?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当今社会分工太精细的过失。学术与文化研究学科化、学院化、专门化,使它们一步一步地远离了人生。一些文学家、小说家出於商业利润需要炮制出的「流俗文化」更使人心浊浪翻滚。我们的学术文化研究与创作,似乎亦可以朝通俗化靠近一些,朝教化人生的方向靠一点。这大约亦可以说是《法句经》所展示的现代意义吧!


 

一人一张经典碟——鲁宾斯坦·《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

$
0
0


专辑名称: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Chopin: Concerto No. 1 & No. 2)
专辑艺人:鲁宾斯坦 (Arthur Rubinstein)
唱片公司:RCA
发行时间:2007年11月07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肖邦 Fryderyk Chopin(1810.3.1-1849.10.17)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染上肺病,19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
    肖邦是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他的圆舞曲作品,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他的前奏曲作品,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他的谐谑曲成为独立的作品感情激动、富裕戏剧性;他的马祖卡舞曲作品,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主要作品: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1830年9月22日,年仅20岁的肖邦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信给他的好友沃伊采霍夫斯基,告诉他,自己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已经完成。心中也透出了激动中的惴惴不安:“而我却感到自己像个生手,……就像我对键盘还一无所知那样。曲子写得太新奇了,最后连我自己都无法弹好它。”
    “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章;用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诗歌-他是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遭受了祖国沦陷的创伤,经历了爱情坎坷的波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肖邦的音乐记录了一段祖国的历史和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光流逝,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是他那激荡灵魂的音符。”
    1830年,春天来了。树上的嫩芽已经开始萌发。晴朗的夜空中,月亮射出银光,弥漫着温柔的,清絮。在华沙泥泞的街道上,肖邦对自己的朋友莫里斯谈到刚刚写完的第二首钢琴协奏曲。谈话中,冒出一个叫作康斯坦茨娅的名字。莫里斯开玩笑地说:“怎么样?快结婚了吧?”肖邦的脸颊泛起红晕……
    1928年,在一次舞会上肖邦认识了音乐学院的一个女学生。很快,他就爱上了这位蓝眼晴黑头发的姑娘。但生性羞怯的肖邦,本敢向她倾诉爱慕之意。年轻的作曲家把对康斯坦茨娅的爱恋,谱写到美妙的钢琴音乐中。
    1830年10月11日,肖邦在即将远离波兰的告别音乐会上,与康斯坦获娅同台演出。次日,他高兴地对朋友说。“昨天的音乐会颇为成功,我毫无紧张地弹究协奏曲。康斯坦茨娅独唱时,身著白衫,头插蔷薇,看上去无限高雅。”
    肖邦所说的钢琴协奏曲,是指他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但,写作在这以前的,是《f小调第M钢琴协奏曲》。两部快奏曲时隔一年相继完成。这两部被称为“妹妹篇”的协奏曲,肖邦说过,都是他写在“幸福时日”的作品。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反映出一个二十岁青年对初恋之情的体验。这部协奏曲并不着力于用大型乐曲形式揭示深刻、重大的社会内容,而是在侧重于钢琴演奏技巧的炫示中,写下了优美的抒情诗行。
    或许由于惴惴不安的初恋心境,这部协奏曲并未题献给作曲家心中的恋人,而是赠奉给苔菲娜·波托卡伯爵夫人。肖邦十六岁时就同她相识。在作曲家临终前,伯爵夫人赶赴巴黎,病榻前为肖邦低吟一曲,使他感到慰藉。
    1830年3月17日,《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华沙由肖邦独奏,举行首演。
    第一乐章。
    小提琴奏出一个下行跳进的音调,构成一支奇异的旋律,显露出年轻作曲家耽于冥想的天真神情。轻盈的旋律溪流,瞬间又激荡起大型乐队那山谷般的热烈震响,呈现出强烈追求的热情。
    接着,小提琴的一个优美的乐句犹如奇妙的虹桥,把音乐引到第二个主题的身边。柔和的双簧管奏出温煦的旋律。平静的音响,时与弦乐低语,时同乐队全奏共鸣,把肖邦对恋人缠绵不绝的情思和起伏不安的心境,一并纳入这个柔美的段落中:
    登场的钢琴,显示出肖邦作为钢琴诗人的高超技艺。此刻,管弦乐已黯然失色。华丽的钢琴独奏,展开了广阔的音响世界。奇幻的色彩,细腻的旋律,加上钢琴键盘上不尽奔流的音符,使展开部变化出丰富的神情,钢琴休息片刻,便又奏出第一主题。圆号与之为伴,弦乐与它同行。再现的乐段变得简洁凝炼,并在钢琴独奏中,更多地融入了年轻作曲家对爱情的幻求。第一乐章在管弦有力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
    寄托了作曲家对少女康斯坦茨娅缱绻的深情。肖邦把蕴于心底的爱,化作郁积情热的音符,犹如火焰灼灼燃烧着整个乐章。
    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很感伤,因为我已经有了我的理想,或许这也使我不幸。半年以来,我不曾和她交谈,可是我忠实地听命于这初恋之情,并在夜梦中见到她的倩影影。我的协奏曲的柔板乐章是对于爱情的忆念……”
    弦乐与木管乐遥远地轻声对话,象是怯懦的作曲家那种空幻的自我絮语。但,独奏钢琴从深深的低音区渐渐燃起了热情的火苗,它在颤音上跳动,在和弦中飘曳;肖邦心中的爱情之声,化作八度奏出的旋律,显得格外纯洁真挚:
    接着,这个主题便幻影一般隐于钢琴闪烁的音响光辉之中,统丽柔美的曲调,象是黑发碧眼少女,地迷离地掩映在钢琴诗人诚挚的抒情诗行之中。
    中段,肖邦的热情终于得以酣畅地渲泻与倾吐。钢琴上的滚滚春潮灌耳而来,那时强时弱、时涌时敛的音响,筑成了肖邦心灵中一座充满春意的爱情水晶宫。
    再现的爱情主题,依如呈示时一样,由钢琴明晰地卖出。但大管同它的亲切对话,似乎给了单恋作曲家一丝慰藉。钢琴的双音,犹如星光闪烁在夜色浓重的天幕上。
    爱情的夜曲正要在弦乐与木管的呢哺絮语中结束。钢琴突然以一个强劲的低音,引来一串缓缓而起的三连音,攀援到稳定的降A主音上。索回的余音又在作曲家心中映出恋人的袅袅丽影。
    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欢舞行列。这不是对于无望爱情的规避,而是将恋情融于热。清舞蹈之中,借以得到酣畅的抒发,并表达出作曲家对于生活,对于祖国大自然的挚爱。
    肖邦从小就喜欢民间音乐。一次,他同父亲路经一个酒店。里面的提琴师正奏着马祖卡和奥别列克民间舞曲。幼小的肖邦为这些清新的音调所震憾,竟在窗前止步。他不顾父亲的催促,直到乐声消逝,琴师停弓,才离开窗前。
    这部协奏曲的终曲乐章烙印上了肖邦终生喜爱的波兰民间音乐的痕迹。
    钢琴灵巧地奏出圆舞式的主题,把人们从缠绵的爱情中带到了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在弦乐顿足般的同音反复节奏型中,钢琴粗犷地奏出第二主题。活跃的三连音,引来回动的音调,把人们带到火热的马祖卡舞蹈的行列里:“置身于马祖卡的节奏之中,真是心花怒放。浑身上下的血液在筋脉里流动得更加奋炽。马祖卡乐声起处,顷刻之间,民间舞手便围了一大圈,成双结伴分两路跳将起来。大圈圈散成了许多小圈圈,每一对都单独旋舞,好象太阳裂为无数个行星在空中滚动,又象是新从巢里飞拥而出的蜂子,正等待着它们的‘蜂后’。”
    宏大的管弦乐队戛然而止。圆号用马祖卡音调唤来钢琴的华丽音流。作曲家抒发出对于民族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协奏曲在马祖卡舞曲所独有的三连音节奏型的持续涌进中,在欢腾火热的气氛中结束。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肖邦早期作品,虽有某些纤弱矫饰之处,但清新明快的意境,热情蓬勃的活力,使作品奏响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纯真的心声。其中不仅有对初恋少女的痴情,也蕴有肖邦成为波兰民族骄傲的最初的萌芽。正如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说的:“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在内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肖邦"第1第2钢琴协奏曲"(全二部)》肖邦的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钢琴部分最独立、乐队部分最简单的,钢琴部分无论是从纯技巧还是从综合技术上都是很难演奏的,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它们至今都是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
    鲁宾斯坦一生曾多次录制这两部协奏曲,比之技艺超群的年轻时代,他晚年的这款演奏显得更温暖、细腻,拥有着更高贵的气质,更宽广的胸怀,因此也就具有了更加动人的力量。
    暮年的钢琴家演绎正值青春时期的作曲家为萌动的爱情和纯真的梦幻而作的协奏曲,听来别有一番意味。

 


肖邦第二第三钢琴奏鸣曲,幻想曲

    这次来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算是这个时期耳熟能详的作曲家了。虽然肖邦的夜曲,马祖卡和波兰舞曲的名声比起这两首钢琴奏鸣曲是只高不低,但是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这两首奏鸣曲,尤其是第二号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828年的c小调奏鸣曲是肖邦第一次尝试写作奏鸣曲,这时的肖邦18岁,作曲技法还未到成熟期,因此这首奏鸣曲的质量不是很高,也很少被演奏,甚至在他身前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有这首奏鸣曲,李斯特和舒曼都把他的第二降b小调奏鸣曲当做了第一。)
    先给出乐曲的介绍: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35,第三乐章著名的送葬进行曲先作于1837年,时肖邦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住在乔洛·桑的故乡。舒曼称之为“神秘莫测的,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这自然不是像海顿或莫扎特奏鸣曲那样“从前好世道”的音乐,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
    第三号钢琴奏鸣曲:B小调,OP.58,作于1844年夏天,这首作品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昂时创作的,献给波尔德伯爵。它也包括4个乐章。
    这两首奏鸣曲都有着极高的评价:《肖邦第2第3钢琴奏鸣曲幻想曲》超卓美感,绽放优美钢琴音色。“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写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二、第三钢琴奏鸣曲为他创作圆熟时刻的代表作,而第二钢琴奏鸣曲以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最为著名。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规模最庞大的杰作,包含了一位天才所能发挥的天分的极限。
    这两首曲子我尤其喜欢在于他们可以让人清晰的感受到那种充沛的内涵在里面。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钢琴的。在以前听New Age的时候主要听的是钢琴。开始听古典以后发现很多时候钢琴是很单薄的,但是听过了这两首曲子发现单薄的不是钢琴本身,而是乐谱。这两首曲子是我听过的曲子中最能把钢琴本身的内涵和韵味发挥出来的之一(只包括独奏,贝多芬的14号,23号奏鸣曲我认为不太比得上这两首奏鸣曲)。
    第二首曲子的韵味让人听的尤其清楚。其中第三乐章为最。深沉的慢节奏一下下敲在心上,你会觉得你在葬礼中。但是慢慢的,曲子的基调从纯粹的悲痛走了出来。装饰音增多,音高提升。突然,就觉得不再是葬礼,而是灵魂净化,升华的过程。肖邦的葬礼使用的就是这首曲子。他应该很欣慰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鲁宾斯坦向来有“最正宗的肖邦”之美誉,其演奏的肖邦作品就像是古典乐界的一个最佳搭配和优质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录音的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中那超卓的美感,“葬礼进行曲”中那杰出的断句和隐隐生辉的美感,以及全曲中优美的钢琴音色。这也是《日本唱片艺术》的推荐。
    这个曲子听过的版本不多,除了这个还有一个DG出品的肖邦全集中的版本。比起这个版本味道差的不少。录音是一方面,RCA的录音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声音特别的纯净。DG是很真实很有韵味。但是鲁宾斯坦的演绎给曲子赋予了灵魂。
    这曲子请务必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仔细感受其中的韵味。说不定还能带来点什么人生小感悟。


 

一人一张经典碟——鲁塞特·《绝代妖姬电影原声》

$
0
0


专辑名称:绝代妖姬电影原声(Farinelli, il Castrato)
专辑艺人:克里斯多夫·鲁塞特(Christophe Rousset)
唱片公司:Auvidis Travelling
发行时间:1994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法里内利》(Farinelli: Il Castrato),这部描写阉人歌手的电影,有一个不伦不类的中文名字:《绝代妖姬》。这个名字足以起到误导作用,让人以为是古代女性题材的电影,但实际上它讲述的却是一对亲兄弟的故事。这部电影非常好看,配乐更是精彩,像我这样很少收集电影音乐的人,都认为此片的原声大碟是一定要留存一张的。在谈这张唱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影主人公法里内利的一些情况。
    在17和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大量使用阉人歌手,这种歌手在发育前就做了阉割手术,以保持童高音的音色,嗓音的音质柔韧而有光彩,通常演唱女高音或女中音的角色,电影《法里内利》讲述的就是18世纪著名阉人歌手法里内利的生平故事。当年,法里内利曾是亨德尔(Handel,1685-1759)的劲敌波尔波拉(N.A.Porpora,1686-1768)的弟子,并参加过波尔波拉的歌剧团。影片中的主要情节集中在法里内利与亨德尔之间的恩怨,并贯穿着他与同胞哥哥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感历程。
    片中涉及到许多阉人歌手的唱段,尽管当今经过训练的假声男高音可以基本上达到阉人男高音的音色,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阉人男高音。现代录音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在电影中听到的法里内利演唱的歌曲,全部是由假声男高音D.L.拉金(D. Lee Ragin)和女高音E.玛拉丝-古德列夫斯卡(Ewa Mallas-Godlewska)共同演唱的。在制作过程中,先分别录制二人的演唱,再将他们的声音衔接在一起,这样,就混合而成了法里内利的歌声。合成的法里内利的歌声,既有女高音的华丽,又有男高音的力量,比单纯的假声男高音更接近阉人男高音的音色。
     两位演唱者中,我对黑人假声男高音D.L.拉金十分熟悉,他曾在philips出版的由加德纳指挥的格鲁克(Gluck,1714-1787)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出演男主角奥菲欧,并极其精彩地诠释了那首著名的悲歌《我失去了尤丽狄茜》。实际上,D.L.拉金的音色已经十分出色,完全具备真正阉人男高音的特点,而E.玛拉丝-古德列夫斯卡的加入,使他的歌声锦上添花。当人们在观赏这部电影,并沉醉在那迷人的歌声中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这些歌曲中有两位歌者的声音。

 


    电影中的法里内利 vs 历史上的法里内利的画像

    塔兰斯诗人乐团的指挥C.鲁塞特,我也十分熟悉,曾经听过他指挥这个团录制的那不勒斯乐派作曲家特拉埃塔(Traetta,1727-1779)的歌剧《安提戈涅》。C.鲁塞特最初是以羽管键琴演奏家的身份踏入乐坛的,他录制的拉摩(Rameau,1683-1764)和库泊兰(Couperin,1668-1733)羽管键琴全集以及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的羽管键琴作品,得到极高的评价,并荣获留声机大奖、戛纳古典音乐大奖、塞西里亚大奖等多项世界性大奖。
    1991年,C.鲁塞特创立了塔兰斯诗人乐团——其名称出自拉摩的歌剧《赫柏的节日》,从此,他开始致力于恢复早期的歌剧作品,除上述提到的特拉埃塔的《安提戈涅》,他还录有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1567-1643)的《帕弗斯的节日》、亨德尔的《里卡尔多·普里莫》和莫扎特(Mozart,1756-1791)的《米特拉达悌》等歌剧作品。
    在听这张《法里内利》的原声碟之前,我曾听过自己非常喜爱的科隆古乐团为电影《Le Roi Danse》(舞之王)的配乐,片中的音乐全部取自吕利(Lully,1632-1687)的作品,但是过于古板的演奏似乎使这些音乐缺少活力。而C.鲁塞特指挥塔兰斯诗人乐团为《法里内利》的配乐就全无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不尽的激情,不论是为歌者的伴奏,还是乐队独立演奏的序曲或间奏曲,都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唱片中共有11首曲目,内容包括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中的序曲和两首咏叹调、佩尔戈莱西(Pergolesi,1710-1736)的《祝福圣母》、哈塞(J.Hasse,1699-1783)的歌剧《阿塔塞尔斯》的序曲和《克莱奥菲德》中的咏叹调,以及现在已经很少演出的波尔波拉的歌剧《波利菲莫》和布鲁斯奇(R.Broschi,1698-1756)的歌剧《艾达斯皮》、《阿塔瑟斯》中的咏叹调和间奏曲。尽管有些曲目十分生僻,但是它们无一例外都非常动人心弦,让人过耳不忘。
    最后顺带提一句正当红的俄罗斯歌手维塔斯,他是将假声男高音的演唱技巧用于流行乐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按照噱头来说,就是所谓海豚音。不过对于听过很多假声男高音演唱的我来说,维塔斯从来不会令我感到兴奋,事实上我始终觉得他的演唱太做作,不自然。现在,假声男高音在以本真方式演出的巴洛克歌剧中已被普遍使用,著名的假声男高音歌手也出现了不少,除D.L.拉金,还有老一辈的戴勒(Deller),和正活跃于歌剧和音乐会舞台的舒尔(Scholl)、鲍曼(Bowman)、钱斯(Chance)等。因此我们不应把目光仅仅关注在维塔斯一人身上,而忽视了那些成功扮演了各种角色的更加正宗的假声男高音。
    这张《绝代妖姬》电影原声带,有11支咏叹调(aria),由作曲家Riccardo Broschi、George Frideric Händel、Johann Adolf Hasse、Giovanni Pergolesi、Nicola Porpora所作。其中Riccardo Broschi即是绝代妖姬的哥哥。虽然亨德尔的音乐在影片中占有不小的分量,但是其他那些生僻的巴洛克歌剧却是分外抢眼。个人十分喜欢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尤其是歌剧,但是这张原声带中的第一和第四首真是灵气逼人,无处不闪耀这华丽高雅而智慧的巴洛克美,不得不让我叫好!更为称奇的是这张唱片的制作工艺。它是由Christophe Rousset所指导,将男高音Derek Lee Ragin和女高音Ewa Mallas Godlewska的声音混合而成。Christophe Rousset本人是一位出色的古钢琴演奏家和Les Talens Lyriques乐队的指挥以及创建者。
  如何打造出绝代妖姬的声音是导演Gérard Corbiau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问题在于,除了上文提及的那张Alessandro Moreschi的唱片外,再无其他阉伶留下的声音了。所以剧组人员开始阅读关于绝代妖姬声音的文献。而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去制作这常人难以企及的声音,导演再三思忖,还是将目光投向了三头六臂的计算机。制作过程极其繁杂和辛苦,光是录音就用了1993-1994年的数月时间。后期处理也是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进行处理,第一阶段的处理就花费了10个月,累计3000次编辑。
  这在电影原声带的制作上可谓罕见!不过制作群体的心血是很值得的!在这部电影中,每段音乐都是那么的悦耳动听,感人至深。

 

 

    附录:

    在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 每年有多达4000的男孩为艺术献身。在12岁左右,他们就被施以去势手术。成年之后,他们之中有百分之一会成为出众的歌者,获得天籁般的歌喉。
    阉伶的艺术是歌剧艺术最辉煌、最华丽的巅峰。但他们也要为此付出无数的血泪与辛酸。
    夜莺何时停止歌唱?直到他泣血身亡之时……
    以下这些都是巴洛克阉伶曾经演唱过的咏叹调。是由现代的歌者:countertenor, soprano, mezzo-soprano 演绎的。
    致热爱巴洛克歌剧,对阉伶的黄金时代充满梦想的古乐迷。
 
   “Rivals: Arias for Farinelli & Co.”《竞争者:法里内利和阉伶们》- David Hansen (countertenor)
    "Farinelli · Porpora Arias" 《法里内利·波波拉咏叹调》- Philippe Jaroussky (countertenor)
    "Arias for Farinelli" 《法里内利咏叹调》- Vivica Genaux (mezzo-soprano)
    "Carlo Broschi detto Farinelli" 《卡罗·布洛斯基,法里内利》- Angelo Manzotti (countertenor)
    "Farinelli Arien" 《法里内利咏叹调》- Arno Raunig (countertenor)
    "Farinelli et son temps" 《法里内利和他的时代》- Aris Christofellis (countertenor)
   “Carestini ”《卡拉斯蒂尼咏叹调》- Philippe Jaroussky (countertenor) 
   “Arias for Senesino”《塞内西诺咏叹调》- Andreas Scholl (countertenor)
    "Arias for Caffarelli"《卡法雷利咏叹调》- Franco Fagioli (countertenor)
    "Arias for Guadagni" 《瓜达尼咏叹调》- Iestyn Davies (countertenor)
    “Sacrificium”《献祭:阉伶的艺术》- Cecilla Bartoli (mezzo-soprano)
    “Angel Voices: The Magic of the Castrati”《天使之声:阉伶的魔力》- Various Artists

 
    关于阉伶的历史,参见

  《巴洛克歌剧,阉伶和高男高音》

    I.巴洛克歌剧
    从1600年到176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承接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而来,紧随其后则是古典主义时期(1730-1820)。“巴洛克”baroque 这个词来自葡萄牙语 barroco,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这个词不只是一段历史的代称,更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风格,因这个时期的音乐存在着一种内在风格上的统一。
    巴洛克音乐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它强调情感的表现、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非常注重装饰性。它还具有大胆前卫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并且有一种尽可能地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这种风格最重要的推动力是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艺术家们对研究和复兴古希腊音乐和戏剧的渴望,直接促进了单声歌曲(monody)和歌剧这些音乐上的新风格和新体裁的诞生。
    巴洛克时期音乐上最突出的新发展,当属歌剧的诞生。歌剧是欧洲古典音乐中最为华丽和辉煌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它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剧词都需要歌唱,还需要适当的器乐服务于情节和伴奏。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将独唱、合唱、器乐、戏剧、表演、美术、舞蹈等艺术完美地融于一炉。
    最早的歌剧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晚期,在佛罗伦萨有一群努力为音乐的发展探索新路的艺术家,经常应邀在贵族巴尔第伯爵的家中聚会,形成了一个叫“凯莫拉塔”(Camerata)的艺术社团。这些音乐家、诗人、学者经常讨论人文主义和音乐方面的问题,并对当时流行的浮华的复调音乐非常不满。他们仿照想象中高贵朴素的古希腊音乐,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即单声歌曲。
    单声歌曲是由旋律和伴奏构成的。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高音部华丽而富于装饰性,由人声歌唱。低音部贯穿在整个作品中,叫做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通常由管风琴、羽管键琴、鲁特琴,或者其他能够演奏和弦的乐器演奏。凯莫拉塔的音乐家们认为,这种旋律清晰的新音乐能够更清楚地表现歌词的意义和情感,并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16世纪末,凯莫拉塔的音乐家们为贵族婚礼和庆典所创作的幕间剧,可以称作现代歌剧的雏形。受凯莫拉塔的新音乐影响,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在1597年创作了歌剧《达芙妮》(Dafne)。《达芙妮》是第一个符合现代歌剧定义的作品,其音乐现在却遗失了。佩里和卡契尼(Giulio Caccini)作曲,诗人利努契尼(Ottavio Rinuccini)作脚本的歌剧《尤丽黛斯》(Euridice)则是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
    威尼斯在1637年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从那以后,大大小小的歌剧院在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歌剧院通常由贵族建立,由演出人来经营。歌剧艺术从此风靡欧洲几个世纪,成为贵族和知识阶层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
    II. 阉伶
    阉伶(Castrato)是由男性歌手在青春期之前通过手术去势,使其保留童声音域,人工制造出来的一种男性女中音或女高音。在17-18世纪,阉伶的歌声曾经风靡整个欧洲。
    据文献记载,阉伶的歌声高亢、纯净、华美,技艺超凡,有如天使之声。他们是无可争议的歌唱大师,歌剧界的当红偶像,巴洛克年代的国际巨星。
    阉伶的声音受到广泛赞誉。A.斯卡拉蒂说,他从未听过“一个凡人可以唱得如此接近天堂”。罗西尼崇拜阉伶,并因阉伶的黄金年代一去不返而深表遗憾。波恩泰姆庇(Angelini Bontempi)描述:
 “(阉伶的歌唱)是和谐的珍宝,是帝王的喜悦。他的歌唱如此完美,举世无双,仿佛天堂的赠礼。他双唇的开合发出抚慰心灵的曼妙之音,他心中充满来自天国的神圣旋律。”
    巴比尔(Barbier)描述阉伶帕奇亚洛蒂(Pacchiarotti)在一部歌剧中的演唱:
 “帕奇亚洛蒂如此精湛、如此传神地演绎了一个代替父亲慷慨赴死的英雄。他凄美悲情的歌唱让全场的听者痛哭失声,甚至伴奏乐团都被感动,在一首咏叹调的中间停下了演奏。帕奇亚洛蒂惊讶地走到舞台中间,询问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乐团指挥哽咽着回答:‘先生,我在哭。’”
    阉伶在歌剧舞台上红极一时,这种现象极大地刺激了阉伶“产业”的发展。在意大利,每年有4000名男孩为艺术献身。成为阉伶的男孩往往并非自愿。他通常出身于最贫困的家庭,在7,8岁时被父母送去阉割,然后送进音乐学校,期望他将来为家族带来财富和荣耀。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后,他们中最优秀的成为歌剧演员或宫廷歌者,音色和技术稍逊的则为教堂唱诗班服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没有显现出任何声音天赋的失败者。他们被禁止结婚,禁止从事神职,也不适合普通的职业,往往在周围人的歧视和嘲笑中度过悲惨的余生。
    去势手术导致了年轻的阉伶在发育过程中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由于缺乏睾酮,他的声带不会继续长长,会保持在童年的长度。他的骨骺(骨的生长端)闭合得比同龄人晚,因此,他比正常男性长得更高,身材更庞大,拥有异乎寻常的胸腔和肺活量。结果就是,成年的阉伶拥有比正常男性更为强大的肺活量,用以支撑他短小灵活的儿童声带。他在歌唱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在音域、音色、力量、灵活度方面都可以超越自然的男女歌者。
    单单天赋异禀还不足以让阉伶成为声乐大师。意大利那波利的音乐学院集中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声乐教师,包括著名的波波拉(Nicola Porpora)——法瑞内利、卡法雷利、塞内西诺的导师。音乐学院对学生的训练异常严格,成效也非常显著。先天的强大优势加上后天的勤学苦练,让阉伶们在十几岁、或者二十出头的时候就成为享誉欧洲的顶级歌者。
    巴洛克时期,人们的审美倾向于让英雄人物拥有与他们地位相称的高亢声音。歌剧中所有的男性英雄都是女高音、女中音或女低音声部,反派和小角色则由男高音、男中音或男低音扮演。阉伶凭借高亢的音域、漂亮的音色、精湛的技术,占据了不可撼动的歌剧男主角的地位。某些偏爱阉伶的作曲家,甚至会把女主角也分配给他们反串扮演。在当时,一部歌剧如果没有一位当红阉伶主演,票房收入无疑是失败的。除去少数优秀的女高音,其他的歌者都无法与阉伶匹敌。
    巴洛克歌剧的一大特色,是咏叹调精巧的结构和华丽繁复的花腔。许多最精彩的曲目,当年都是为阉伶所谱写(甚至是为某个歌者量身打造)。咏叹调中花腔炫技的段落——在一个延长音上的渐强和渐弱,跨越两个八度的音程连跳,穿梭在低音与高音之间的飞速花腔——都用来展示阉伶漂亮的音色和精湛的技巧。巴洛克阉伶兼有高亢的音域、灵巧的花腔、浑厚的戏剧性音色、宏大的音量、非凡的呼吸控制力。其他歌者虽然也能唱这样的花腔炫技曲,但他们从技术和音色上都无法超越阉伶。
    18世纪末,阉伶的艺术遭遇音乐和人性的双重质疑,由盛转衰。
    在音乐方面,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已经走向过分精雕细刻、虚饰浮华的极端。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掀起了一波歌剧改革风潮,摒弃外在的华丽装饰,代之以真挚朴素、注重情感表达的新风格。1820年,男高音声部因为发展出了新的歌唱技术而迅速崛起。这种技术称为“强力男高音”(tenore di forza),男高音可以用胸声唱到HighC,音色辉煌、铿锵、富有戏剧性。作曲家越来越多地让男高音在歌剧中担任主角。阉伶在歌剧舞台上独领风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人性方面,人们认为阉伶的声音是违背自然的,并质疑为音乐需要而阉割男童的合理性。1798年,教皇庇护六世解除了“女性不得登台表演”的禁令。那波利国王约瑟夫下令,禁止阉割过的男童进入音乐学校。法兰西斯一世下令,禁止阉伶登台演出。1878年,教皇利奥八世下令,禁止在教堂唱诗班中雇用新的阉伶。1903年,教皇庇护十世下令,教堂圣咏中的女高音和女低音声部必须由男童担任。由此,阉伶的命运彻底终结。
    时至今日,对阉伶声音的想象,大多数基于现代的高男高音(countertenor)或最后一名阉伶——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莫瑞席(Alessandro Moreschi)——在1902年唯一的一张录音。现代的高男高音和巴洛克阉伶的音域近似,但他们的生理构造、发声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莫瑞席也不是最好的阉伶,他并未受过巴洛克阉伶所享受过的音乐教育,更兼唱片录制年代久远、声音失真、细节损失严重。因此,这些录音并不能模拟出黄金时期的阉伶歌声。
    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巴洛克阉伶的歌声究竟是什么样的。随着阉伶黄金时代的消逝,那些曼妙的天籁之音伴随着那些传奇的名字,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引人遐思的谜题之一。
    III.高男高音
    高男高音(countertenor)是一个在男高音(tenor)之上的男性声部。又译为“假声男高音”。(“假声”译法其实是不科学的。意大利语里的falsetto指的是中声区,并不等于英语里的falsetto.)他们的音色清冷、纯净、柔美,有如器乐。他们的音域与女低音、女中音或女高音相当。
    countertenor一词古已有之。14世纪的三声部弥撒曲中,有最高声部(superius)、持续声部(tenor)、持续对应声部(contratenor)的划分。15世纪的四声部弥撒曲中,持续对应声部分化为低对应声部(contratenor bassus)和高对应声部(contratenor altus)。16世纪contratenor 一词被废弃, contratenor altus在意大利称altus;在法国称haute-contre;在英国称countertenor.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天主教会中,教皇圣保罗下令“让女人在教堂里保持沉默”。因为教堂唱诗班不能使用女歌手,教会招募拥有高音域的男歌手——男童、高男高音、阉伶——演唱四声部圣咏中的高声部。16世纪,西斯廷教堂雇佣西班牙“假声歌手”(falsettist)演唱女高音和女低音声部,这些歌手被认为是最早的高男高音。
    17世纪中晚期,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高男高音创作过为数不少的独唱曲目。珀塞尔本人是一位高男高音,偏爱和他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优美之声”的歌手。珀塞尔的歌剧和戏剧音乐中,很多曲目都是安排高男高音来演唱的。他的宗教类声乐作品中,也有高男高音的独唱咏叹调。然而,珀塞尔的作品并未掀起高男高音的流行风潮。随着阉伶的迅速崛起,高男高音很快被埋没了。
    17-18世纪,阉伶不仅在歌剧舞台上独当一面,甚至取代了高男高音在宗教音乐中的位置。此后300年,高男高音偶有出现,但都零星分散在教堂唱诗班中,不受公众关注,歌剧舞台上也几乎没有他们的角色。
    20世纪中期,英国高男高音阿尔弗雷德•戴勒(Alfred Deller)以一系列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演出,宣告了现代高男高音的复兴。戴勒最初称自己为”alto”,但他的合作者——英国作曲家迈克尔•蒂皮特(Michael Tippett)建议启用”countertenor”一词。蒂皮特热衷于发掘和传承英国巴洛克音乐,并将珀塞尔的风格运用到自己的声乐作品中。蒂皮特的歌剧《仲夏夜之梦》和《威尼斯之死》中均有为高男高音创作的角色。
    如今,高男高音作为一个古老而新兴的声部,在欧洲古典音乐界得到蓬勃发展。许多恢弘华美的巴洛克歌剧曾因阉伶消失而埋没数百年。近年来,这些歌剧被重新搬上舞台,由高男高音取代原本的阉伶角色。许多几近埋没的宗教作品——巴赫、维瓦尔第、佩尔格莱西的弥撒曲和康塔塔,由高男高音重新演绎,获得如潮好评。现代作曲家也从教堂圣咏和世俗歌剧两方面,不断为高男高音创作新曲目。
    高男高音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声部,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男声或女声。他轻盈、纯净,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美。高男高音的美妙声音之秘,是他在歌唱中大量运用头声。这是一种传统上只限于女中音和女高音使用的歌唱技巧。头声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神秘赠礼。它清亮、如笛、如鸟鸣,本质上是女性化的。当一个高男高音掌握了头声,他从此打开了人类声音中潜藏的宝库。他兼有童声的纯净清澈、女声的温暖柔美、男声的气势与力量。他既非阳刚,又非阴柔,而是中性的清丽之美。
    高男高音的目标,是超越他的生理极限,用美妙的歌唱达到人性、真理、艺术的完美平衡。

 

    关于电影的评价
    上帝之聲的高音符

    Farinelli或许是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从音乐学院的朋友在高三向我推荐并借与我原声碟之后,我便没有停止过对这个人物,这部电影的一再探寻和追求。我不明白,阉伶歌手何以对我有着这样巨大的吸引力,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偶遇,那时我尚年幼,只是在音乐频道某个纪录片中听闻了关于这几乎是中国正统音乐史教育中的禁忌的阉伶的故事,我已经记不清当时这给我带来的是怎样的震撼与新奇的感受,然而这个名词却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我已经遗忘了任何细节,记住的只有两件,一是光头的男子在酒吧的吧台上,躲藏在车旁用假声所唱出的动人至深的歌声,而且全情投入,而那嗓音果真如同天使的歌声;二是关于阉伶那被赞誉得几乎是惊为天人的嗓音,符合我一贯的信条:美好的事物是要以巨大的创痛来换取。
    我并不在乎是否记住了那集纪录片所留给我的讯息与知识,只是那如同一颗种子,撒入在土中,等待着的是Farinelli来唤醒。
    我不得不承认,在听过Farinelli那用电子合成模仿而成的嗓音之后,我已经被彻底吸引,从他的第一个颤音开始,那歌声在我面前展现的是一扇大门,背后隐藏着各种未知但我断定是充满绮丽神秘与超出想象的让我惊叹臣服并且沉醉其中决不半点后悔的神奇,只是等待着我去打开。所以,在我在偶然之中买到Farinelli的DVD的时候,我一个这样巨大而从初始便就带着几分绝望的遗憾的夙愿被轻易地满足了,可想而知我是抱着极大的期望和些许猎奇的心理第一次观看Farinelli。
    然而Farinelli并不是拍给那些来满足对一种未知且非正常的形态充满好奇心的看客的,我尚未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来明白这片中所述的年代和其间的人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我还未意识到巴罗克时期虽然有着至今我们仍在膜拜欣赏津津乐道的G弦上的咏叹调或者弥赛亚,然而那仍旧是一个离我们何等遥远的年代,以至于我们需要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Farinelli的第一次解读对我而言似乎彻底失败,然而这其中的音乐,仍旧毫不费力地折服了这懵懂无知却有些狂妄自负的女孩。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重拾对于Farinelli的音乐本身之外的这个人物的兴趣的,然而是在第二次观看了电影之后,我才敢说我是真正渐渐开启了那扇摆在我面前许久诱惑着我,却又好像故意对我封闭的大门,从那之后,那个属于音乐缪斯的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和蝴蝶青鸟轰然之间飞舞而出。
    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300年前,每日在床榻之上于晨曦薄雾之间被夜莺那最后已经蒙上了一整夜的月色与最新鲜的露水而微微幸福颤抖着的嗓音唤醒,看日光穿透云间勃发而出,而我的那只夜莺,名叫Farinelli。
    就算是被Handel贬得一文不值的Riccardo的那些有着过多炫技装饰音与颤音而华而不实空洞的音乐,从Farinelli的口中唱出的时候,仍旧变得美妙无比仿佛鲜活了起来。Farinelli可以在赋予他所唱的音乐以生命的时候,同时也可以轻易毁了任何一个才华横溢或者平平的作曲家,当他一张口,所有的灵感便在瞬间被他的令人动容的嗓音和精致美丽的五官而吸取,当你再次提笔的时候,萦绕于脑中的不再是对于音乐缪斯的膜拜,只有Farinelli,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写在乐谱上的符号,都只为他而诞生,从此往后,你心中的宝座上只有Farinelli这一位王者,于是你便再无任何追求与向往。
    如此说来,Farinelli是致命的,在歌者与音乐之间,显然前者更为强势,于是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当后者处于彻底的弱势,完全依附于前者而生存的时候,堕入深渊的不仅仅是与Farinelli相比显然平庸而猥琐的哥哥Riccardo,还有Farinelli自己。
    Riccardo(啊,这猥琐而不幸的家伙居然与我的Muti同名,实在是诛之而不足以平民愤!)与Farinelli,我从不否认Riccardo彻底需要Farinelli,他在音乐上的造诣远远不如弟弟这一事实,当他们两人尚年幼的时候便已经昭然若揭,那一年的手术,也许是因为对于弟弟伴随发育成长而注定渐渐消逝的天使般动人嗓音的留恋,如此看来,他便是除了音乐毫无追求与生活目的的音乐狂人,Handel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然而可惜的是Riccardo以为音乐的魅力来源于的不过是对于每一个音色最标准和完美的演绎。或者的话,便是Riccardo早就自知自己的无能与才华的平乏,只是幸而公平的上帝给予了他一个犹如神话的弟弟,将Carlo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身边,让天使只为他一人而唱,他便可以拥有一切,他的音乐、他的前途、他的金钱、包括女人……没有了他的Carlo,他便一无所有。他这样洋洋得意趾高气扬地在Handel面前说,Carlo只唱Riccardo的音乐。好象他是怎样的一位大师与经纪人,造就了Farinelli的今日,却不知道这正向人们说明他是如何只有依附于他的弟弟身上才能生存,并且恬不知耻自以为是。
    Handel或许是头一个不在乎Farinelli的想法与面子而公然鄙视Riccardo的人:Riccardo毁了Farinelli,他让Farinelli从天使堕落为了一台唱歌的机器。
    也许,Riccardo对于Farinelli唯一的贡献就在于,他是那个动了刀子的人。开始了一段悲剧,同样是一段传奇。
    Handel是真正的大师,他对于Farinelli自始至终都是爱之深而责之切,只有那样为音乐而狂热写下如此之多旷世之作的大师,在面对Farinelli的嗓音时还能不为之动容,他也是一个只爱音乐的人,并且爱得比当时的Carlo与Riccardo更为深刻而接近本质,他要的是感情至深的歌声,而不是对每一个音符的完美诠释,所以在他的眼中,他不得不叹服同时鄙夷Farinelli,叹服是因为这嗓子是上帝的杰作,因此就算是在两者处于敌手而水火不容的状态之下,他仍旧在苦苦追寻着Farinelli的歌声;鄙夷是因为,这天使太过自大而骄傲,竟然连音乐本身都毫不放在眼中,他歌唱不是为了传达出歌中的情感,只是为了单纯炫耀他的嗓子来博取那些肤浅的贵妇们的爱慕与昏厥,他的嗓子可以成就一首曲子,同时也可以轻易毁灭了音乐本身。
    向来便以脾气的暴躁和骄傲而闻名的Handel显然不是一位好老师,他对于Farinelli的开导始于两人的恶交,他如此羞辱Farinelli,这位绝代名伶,在Handel的口中从未听取到任何赞美与欣赏,只有非难与责骂,可是最终Farinelli的《让我哭泣》让他因激动而晕倒在台下。只是Handel对于音乐的追求与完满状态的要求,注定了当他们两人终于达成一致而和解的时候,便是Farinelli心碎的时候。
    Farinelli从来未曾用心歌唱过,因为倘若用心歌唱便注定先要心碎,承受巨大悲痛面对现实,并与自己的过往决裂,包括他的哥哥,那原本他以为代表着他的全部因此始终惧怕割舍的。
    Son qual nave ch'agitata是我在原声的第一曲,欢快的曲调却仿佛没有巴罗克时期的稳重与纯净,太过花哨和华丽,然而不得不否认这些无用的装饰音和颤音虽然只是传达出了同样毫无意义的浮躁的莫名快乐,但却是将Farinelli的嗓音衬托得格外光彩夺目,在如水般流畅的旋律过后,那些稍微的颤音仿佛是鸟儿伤口的微微颤痛,忍受着巨大的伤痛还带着丝丝血痕而尽情欢唱,音乐的狂迷让他已经忘记了一切痛苦而陷入亢奋之中。
    这或许便是Carlo与Riccardo盲目的快乐,可是他们除此之外别无其它的选择,他们之间仿佛亲密无间,却事实上隔着千里大洋。能够暂时填补这巨大的鸿沟并遮掩住伤口的,只有哪个必须被不断重复才能够说服Farinelli的谎言,和那部永远不会完成但是一个仍旧在孜孜不倦创作一个永远仿佛满怀期待等待的《俄狄浦斯王》。或许这两者早就不言而喻地被视为虚幻的影子,可是他们宁愿创造继续并且相信这谎言,他们只能自欺。
    或者Riccardo是真实自信这些谎言能够永远遮掩真相并维持住兄弟手足之情,将Carlo一直留在他身边的;而Farinelli,他只有选择让自己彻底忘却,他不敢面对自己和这生命中最大的创痛,就算它给他带来了无尽名誉与金钱,如果深究这背后的原因,他知道,他其实早就明白真相,只是他把这份答案一直深埋心底深处连自己都不敢去看一眼,因为只要一眼,他就知道《俄狄浦斯王》永远不会完成,他所有的一切,那些他以往信任热爱的便在瞬间被颠覆毁灭,如果一个人的过去被彻底颠覆,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他该要多么大的勇气去建构起那已经轰然倒塌的基石,更何况是他脚下的基石。
    也许Riccardo是一直在努力要去完成《俄狄浦斯王》的,这个誓言本身便说明他自知有愧于Carlo,这是他唯一能够弥补的方法,你的生命中只剩下音乐,那我所能够给你的就是最好的音乐。然而如同Webber因为爱着Sarah,而写下了《剧院魅影》,爱能够催生出的是最好的作品,而愧疚却不能。更何况,也许Riccardo相对Carlo,更爱的是自己。
    我原本觉得Farinelli多么可怜,他这样全然信靠自己的哥哥,不惜在Handel,这事实上他心目中最崇敬的大师脸上吐唾沫来维护自己的哥哥,却不知Riccardo从未如此为自己着想过,从Farinelli身上,Riccardo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然而,现在想来,Farinelli或许在维护的与其说是自己的哥哥,不如说是自己那建构在不实的基础之上一碰即倒的记忆。他除了音乐,一无所有,既没有甚为男人的尊严,甚至连回忆都是虚假的;就算是那所谓的音乐,不幸的是他碰到的是一个足够蹩脚的老师。Farinelli只能让那些空洞的跳跃音符和长达八个小节不能换气的长音来满足自己,他没有更好的,也担当不起更好的。
    痛,Farinelli应该一直都是很痛的。他五官精致秀气白净的脸上似乎一直带着一种戏谑的表情,仿佛蔑视人间一切的俗事,他脱俗,不是因为他真的已经超凡,只不过他太过脆弱,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他何尝不曾渴望得到男人的尊严,所以他最后还是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他这样努力地歌唱为了获得别人的掌声与喝彩,他以为在那掌声与喝彩之中,会包含着对他的尊敬,一个男人生来具有的尊严既然已经失去,他便尝试用自己天赋的才能,那使之失去尊严的技能,来换回他的尊严,所以最终,当他在英国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甚至击败了Handel的剧院的时候,他以为他终于成功,所以他向女子求婚,却被拒绝。那是他最大的羞辱,就算他如何声名大噪,众星捧月,他仍旧只是一个Castrato。
    Handel也许说得更不客气,你只是一个阉人,你只为音乐而存在,并非音乐为你而存在,离开了音乐你就什么都不是。
    所以说,除了音乐和它本身的奥秘的探询之外,你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有其它追求。
    然而,Farinelli如何去追求音乐的本质?因为他的乐音本身便是建立在欺骗和伤害之上。如果过往是不堪回首的,要么选择在其中麻木沉沦,要么选择觉醒了断。
    他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做出这样的决断,但是在找到这条道路之前,他唯独只有麻木,在鸦片之中一遍又一遍对自己重复一切都是来源于一场坠马的意外。
    所以,Handel的出现撼动了Farinelli 的世界。他大胆毫不留情地揭穿了Farinelli的音乐中所包含的世界的虚假与肤浅,仿佛是做戏一般,不人生和情感远远比这深切许多。他展现给Farinelli的是另一种生活与歌唱的方式,这是Farinelli以前从未学到过的。Handel并未让Farinelli与Riccardo决裂,事实上,Farinelli早已有此准备与期望,Handel不过推动了这不可避免的宿命的转轮。
    当Farinelli转过头,面对自己的过去感情深处的伤痛来汲取灵感的时候,他不便再需要他的哥哥,离别已成定然。而没有了Carlo的Riccardo,也从自己的禁锢之中最终被释放,他在扼杀了Carlo的自我的同时,也早就迷失了自己的自我。
    最终,《俄狄浦斯王》写成,与其说那是Riccardo的忏悔录,不如说那是这个可悲的哥哥终于寻找到自我的印证,已经与Farinelli无关。而Alexandra给了Farinelli一个男人才有幸获得的真爱,那个孩子,才是Riccardo给予Farinelli的那信誓旦旦的补偿,从哪里夺走的,就从哪里归还。
    事实上,Farinelli终身都未曾见过Handel,也未曾与他相识相见,虽然Handel为阉伶写下大量妙曲,然而Farinelli的大半生,都是在西班牙宫廷中为菲利普五世驱走日光之下阴影的御用歌手。
    本来便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何必强相求”。或许,这才是他最为安全和美好的生活方式吧。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