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卡尔·李希特·《巴赫:马太受难曲》

$
0
0


专辑名称:巴赫:马太受难曲(Bach: Matthäus-Passion)
专辑艺人: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
唱片公司:Archiv Produktion
发行时间:1959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格劳特在《西方音乐史》中对巴赫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他说:“埋葬与复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描绘巴赫的音乐历史”,在巴赫生前他的许多作品被冷落,身后近百年时间这些名作被埋没,无人问津,直到门德尔松大力推动巴赫音乐普及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变,有人甚至把1829年3月11日《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复排首演定为巴赫音乐的“复活节”,而在这些被“埋葬”的作品中,《马太受难曲》无疑是最杰出的一部。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一生5部受难曲创作中最完美,也是最出名的一部,受难曲这种从公元4世纪前后便出现的体裁在巴赫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同以往素歌、众赞歌为主的古代受难曲相比,巴赫的受难曲更加接近清唱剧风格,戏剧冲突强烈,人物也更丰富,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众赞歌的混合运用使巴赫的受难曲更动听,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赫对合唱的灵活运用,有时合唱是情节中的人物,是民众、门徒或者罗马士兵等,有时又象是个健谈的旁观者,参与讲述受难故事,这种做法在古希腊戏剧中很常见,但在德国北部却少有人问津。巴赫在作曲方面从来就是富于创见的,譬如在古代受难曲中福音史家与民众的话都是无伴奏的,《马太受难曲》却全部配上了数字低音,还有当日在首演的圣托马斯大教堂巴赫将两个成人合唱团相隔15米分列圣坛两侧,两支乐队与两台管风琴相互配合,在教堂的回廊上巴赫安排了童声合唱团,加之教堂建筑本身良好的扩声效果,这样的安排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声环境。
  《马太受难曲》是一部演出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漫长的作品,欣赏者需要对整个受难曲的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而且《马太受难曲》的唱词较复杂,宣叙调一般摘自《圣经·马太福音书》,众赞歌与咏叹调则采用着名脚本作家辟康德的诗歌,而这些咏叹调与众赞歌恰恰是《马太受难曲》最重要的部分。本文试图将《马太受难曲》的全曲粗略地做一番解读,对部分重要唱段译出唱词,供爱好者欣赏时对照使用。此外还有一句话想说,欣赏《马太受难曲》选择唱片版本至关重要,在巴赫时代受难曲的演唱一定要庄严肃穆(请记住演出场所是在教堂而非剧院),速度与力度的处理都相当谨慎,没有浪漫时期那种巨大的强弱、快慢幅度,后世有些严谨的指挥家比如卡尔·李希特、门格尔贝格、哈农库特等强调复古,对于初次接触宗教音乐的入门者来说这些版本可能显得有些索然无味,因此建议大家在欣赏时首选一些相对中性的版本,如福特温格勒,等到对作品有了相当了解之后再去那些听原汁原味的版本,这样恐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太受难曲》重要唱段一览

 演唱形式              标题
——————————     ————————————————————————————————
女中音咏叹调        《悔恨交加》 (Buss und Reu)
[最后晚餐场景]
女高音咏叹调        《我要把心献给你》 (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
男高音咏叹调        《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 (I ch will bei meinem Jesu wachen)
众赞歌           《神的旨意定要成全》 (Was mein Gott will)
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    《我们的耶稣被捕了》 (So ist mein Jesus nun gefangen)
              《你的朋友哪里去了?》 (Wo ist denn dein Freund hingegangen)
男高音咏叹调        《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 (Geduld, Geduld, wenn mich falsche Zungen stechen)
[审判耶稣]
女中音咏叹调        《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 (Erbarme Dich, mein Gott)
男低音咏叹调        《把我的耶稣还给我》 (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
女高音咏叹调        《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 (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
众赞歌           《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合唱            《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 (Ach, Golgatha, unsel' ges Golgatha )
合唱            《我们落泪,下跪》 (Wir setzen uns mit Tranen nieder)
——————————     ————————————————————————————————
  《马太受难曲》的开场大合唱是巴赫精心创作的结晶,节奏是进行曲式的,乐队不停反复演奏同一个低音,显得那样沉重。我们可以将这首开场合唱分成3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是合唱引领着锡安的姑娘们为耶稣的受难而共悲伤,第二层描绘了一群不明真相的异教徒在询问,他们一连问了4个问题:谁?为何?为什么?在哪里?(Wen? Wie? Was? Wohin?)第三层次是一首相对短小的众赞歌,童声合唱与女高音声部一同唱起动人的悲歌《啊,神的羔羊》(O Lamm gottes),音乐从e小调变成了G大调,并且以半音阶进行,加深了悲痛的效果。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巴赫使用的是复杂的双重对位法,他还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至此,第一部分才算正式开始,我们大致可以将第一部分分为三个场景:最后晚餐、克希玛尼的祷告以及耶稣被捕。
  第一场景开始由福音史家叙述故事,福音史家讲述了在大祭司家中的密谋,该亚法①同犹太长老们商量如何诬陷耶稣,巴赫用一曲短小却十分刺激的轮唱《不要在节期动手》(Ja nicht auf das Fest)着意刻画阴谋家们不敢惹怒人民却又痛恨耶稣、欲除之而后快的复杂心态。接着就转入了伯大尼受膏的场面,这里有一首壮丽的女中音咏叹调《悔恨交加》(Buss und Reu),动人的旋律使听众为之动容,这也是《马太受难曲》第一部分中必听的曲目之一。
  悔恨交加使负罪的心颤动,我落下的眼泪,将化成美好的香油涂在忠诚耶稣的身上。
  福音史家讲述了犹大为30个银币出卖耶稣的经过,接着是女高音咏叹调《亲爱的主的胸膛,流出鲜血》(Blute nur, du liebes Herz),这是《马太受难曲》中十分重要的一段咏叹调,虽然篇幅不大,但它那抒情、凄美的旋律却是在当时普遍流行的气氛晦暗、悲悲切切的受难曲中非常少见的,
  亲爱的主的胸膛,流出鲜血。那从你胸中饮吮乳汁长大的孩子,想要杀害那养育他的人,真如蛇蝎般恶毒。
  接下便来是最后晚餐的场景,先是门徒问耶稣在哪里过逾越节,然后,正式进餐时,耶稣告诉门徒他们中有一个出卖了他们的老师,在这里巴赫写了一段精彩无比的合唱,用赋格的形式表现了十二门徒惊恐地接连向老师发问的场面,很难想象巴赫仅仅用了几个音符就勾勒出如此复杂的场面,要使用语言,那真不知要费多少笔墨呢!
  在耶稣回答门徒问题之前,有一首合唱众赞歌《是的,该被惩罚的是我》(Ich bin's, ich sollte buben),这段众赞歌以后还会出现,曲调原来是16世纪作曲家的创作。
  犹大故作镇静,他也来问老师自己不是那出卖耶稣的人吧,耶稣平静地回答说:就是你。然后,耶稣要门徒吃无酵饼与喝酒,他告诉人们这是自己的肉体和鲜血。这里,耶稣唱的一段宣叙调《你们喝吧,这是我的鲜血》(Trinket alle daraus)十分动人,虽然旋律简单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一首宣叙调之后,巴赫写了女高音咏叹调《我要把心献给你》(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作曲家很懂得调节气氛与情绪,在刚才悲剧气氛浓厚的最后晚餐场景之后,巴赫这首动人的咏叹调真正达到了抚慰心灵的作用,动感情的听众至此不免伤心落泪。
  我要把心献给你,沉浸在里面,我的拯救者啊。我要把自己沉陷到你那里,对你来说,这世界似乎太小,但你对于我却比天上人间相加还要大。
  从这里开始进入第二大部分,克希玛尼园的祈祷。先是基督在橄榄山的预言,这段里有两首众赞歌,《请承认我》(Erkenne mich)与《你我同在》(Ich will hier bei Dir stehen),值得注意的是,巴赫选用的调性,前一首是E大调,后一首则是前一首的移调,降E大调,这样的移调在巴赫时代尚属少见,巴赫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获得更加悲戚的效果。
  至此才算进入克希玛尼祷告的场景,起先是一首男高音宣叙调《啊,这痛苦》(O, Schmerz),接着就是合唱众赞歌《如此受难究竟为何》(Was ist die Ursach' solcher Plagen),巴赫使用双簧管配合长笛演奏出悲切的旋律来为男高音伴奏,同时,合唱也加入到背景之中,展现了门徒们的反省。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首出色的男高音咏叹调《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I ch will bei meinem Jesu wachen),虽然情绪上依然有些悲切,但可以听出男高音显得十分坚定,单簧管用凄美的旋律引出抒情的男高音演唱,合唱则用平静的曲调为男高音伴唱。
  男高音: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
  合唱:这样我们的罪就会沉睡。
  男高音:他的灵魂抵偿我们的死,主的悲伤能使我们充满喜悦。
  合唱:如此,他那可称颂的受难必使我们真觉甘美。
  耶稣开始了在克希玛尼的祷告,在短小的宣叙调交待之后,巴赫谱写了一个长大的段落,其中有许多首杰出的男低音宣叙调与咏叹调,如《救主匍匐在天父面前》(Der Heiland fallt vor seinem Vater nieder)、《我想使自己前行》(Gerne will ich mich bequemen)等。巴赫变换了作曲的手法,有时是小提琴、数字低音和男低音独唱模仿“三重唱”的形式,有时又变成了男低音同管弦乐反复的分解和弦相呼应。
  我想使自己前行,接受十字架与苦杯,自从主饮过之后喝它,由于从他嘴里,流出鲜乳和蜂蜜。只因他的存在,能使苦难与羞辱,都化成那甜蜜。
  耶稣第一次祷告之后回到门徒身边,发现他们都睡着了,耶稣十分难过,他劝导弟子要警醒祷告,这里耶稣动情的劝导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奇特的敬畏感觉,此后引出了一首众赞歌《神的旨意定要成全》(Was mein Gott will)。
  福音史家:他回到第三个门徒那里,发现他们都睡着了,就对彼得说:
  耶稣:你们不能跟我一起警醒一个钟头吗?要警醒祷告,莫陷入迷茫,然而你们本心虽然愿意,肉体却是脆弱的。
  福音史家:第二次耶稣再去祷告:
  耶稣:父啊,如果这苦杯不能离开我,一定要我喝下,那么愿你的旨意得以成全吧!
  不难看出,在克希玛尼耶稣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面对死亡的痛苦他也产生了动摇,他一共三次祷告上苍,每一次都更加坚定了为人类受难的信念,这也是《圣经》中特具人情味的一笔,巴赫将音乐写的异常抒情、哀怨、凄婉动人,具有极为强烈的崇高的悲剧效果。
  通过在克希玛尼园的祷告,耶稣最终战胜自己的软弱,接下来就是逮捕耶稣的场面了。犹大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犹大用亲吻的方式出卖耶稣,巴赫为耶稣的回答谱写了一条异常凄美动人的旋律,耶稣回答说:“朋友,你想做的事,赶快做吧!”此后,巴赫在场景描写后连续写了两段音乐表达情感。
  一段是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我们的耶稣被捕了》(So ist mein Jesus nun gefangen),长笛与双簧管演奏出悲剧性的主题,切分音节奏的弦乐作为背景,重唱的后半段唱到“闪电啊,雷鸣啊”一句时,原本行板的节奏变成了急板,合唱团突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气氛从悲切变成了无比的愤怒。
  二重唱:我们的耶稣被捕了,月亮和光因为悲伤而消失。这是因为我们的耶稣被捕了。耶稣被抓去了,被绑起来了。
  合唱:把主放掉,制止吧,别绑他!闪电啊,雷鸣啊,你们难道消失在云间了吗?啊,地狱啊,打开火焰的洞穴吧,把伪善的出卖者,以及那残忍的血污粉碎、消灭、吞噬,立刻狂怒者把他打碎了吧!
  另一段是一首众赞歌,也是第一部分的终曲大合唱《啊,人们》(O Mensch),巴赫原本想用一首简单的众赞歌来做结尾,但不久他就改变了主意,他使用了一种后来称为“合唱幻想曲”(Choral Fantasia)的合唱形式。结构上十分自由,但情绪又回到了原先的悲恸之中。第二部开始了,这里讲到了耶稣被审判、钉死十字架以及被埋葬的故事,结构上也大体是依照这个次序来进行的。
  开场是一首女中音咏叹调《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Ach, nun ist mein Jesus hin),描写了锡安的姑娘们寻找耶稣的场面,接着是一段杰出的四声部赋格《你的朋友哪里去了?》(Wo ist denn dein Freund hingegangen),纯净、朴素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牧歌,巴赫似乎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岁月中不能自拔,这段充满文艺复兴情调的音乐令人流连忘返。女低音: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
  合唱: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女人中最美丽的。
  女低音:这是否可能?我能看到耶稣吗?
  合唱: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
  女低音:啊,落入虎爪下,我的羔羊啊,啊,我的耶稣到哪里去了?
  合唱:那么,我们就跟你一起去找寻耶稣吧!
  福音史家叙述了耶稣被带到该亚法府邸受审判的情形,接着合唱众赞歌《人世欺骗了我》(Mir hat die Welt truglich gerich)直截了当地评价了这场闹剧。由于得到了收买,两个作伪证的人登场了,巴赫用齐唱卡农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撒谎的人对耶稣的诬陷。
  面对卑鄙的伪证耶稣保持了高贵的缄默,这里有一首优秀的男高音咏叹调《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Geduld, Geduld, wenn mich falsche Zungen stechen),在数字低音持续地进行中,男高音用坚定的语气表现了耶稣面对谎言的态度。
  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如果我能不理会自己的罪,去忍耐侮辱和嘲弄,那么,敬爱的神啊,一定会报偿我那蒙冤的心。
  大祭司问耶稣他是不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正面回答了他的问题,虽然这个回答是宣叙调,但巴赫却写的较为复杂,实际是一首咏叹调,我们可以听到管弦乐急速的模进伴奏。大祭司的回答是刺耳的,巴赫只用了简单的乐器来伴奏该亚法虚弱的喊叫,随后是群众可怕的狂叫:“他该死!”
  人们粗暴地殴打耶稣,失去理智的群众叫嚷着嘲讽耶稣。但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很快就被众赞歌《是谁将你重伤?》(Wer hat dich so geschlagen)给打断了。正义、质朴的人们对暴行发出了悲恸的呼号,在激烈的场面之后出现这样悲剧性的、充满人情味的曲调使听众的情绪暂时得到了平复。
  下面是彼得三次不承认耶稣的场景。我们一定记得,耶稣曾经在最后晚餐时预言在鸡叫之前彼得将三次不承认他,当时彼得表示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事实却实践了耶稣的预言,大祭司家的两个女仆指认彼得是耶稣的同党,彼得慌忙否认,最后是群众(合唱)指出他是耶稣的同党,彼得断然否认,这时鸡叫了,彼得领悟了耶稣的预言,他放声痛哭起来。
  接着是一首长大的女中音咏叹调《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Erbarme Dich, mein Gott),这首咏叹调的开头与彼得说的那句:“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人”相仿,此后在独奏小提琴的伴奏下女中音唱出了啜泣痛哭的情境。
  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请俯视我。请看看,这颗心和这双眼睛,在你面前悲切地哭泣,请垂怜我!
  作为穿插的段落,下面交待的是犹大的自杀,出卖者终于得到了报应。
  男低音咏叹调《把我的耶稣还给我》(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小提琴演奏出摇摆不定的旋律,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悔恨交加的人们在呼天抢地地哀号。
  把我的耶稣还给我,看哪,那个被抛弃的年轻人,把杀人的酬金,丢在你们的脚下了!
  接下来的场景是非常戏剧性的审问耶稣。罗马总督彼拉多问耶稣,他是否是犹太人的王?耶稣回答“是”,然而对于彼拉多后来的质问,耶稣保持了高贵的沉默。
  根据惯例,每年逾越节里总督都会给犹太人一个机会,赦免他们希望宽恕的犯人,彼拉多也遵循了这一规矩。结果,人们却选择了一个杀人犯,一个作恶多端的暴徒,一个应当钉死十字架的人,巴赫在谱子上标注整个合唱团要用最强大的音量喊出那囚犯的名字──巴拉巴斯。为了表现人们失去理智的集体暴力,巴赫使用了中世纪时禁止使用的三全音②,目的只能是为了表现人们的邪恶。
  在彼拉多宣判之前,巴赫大大渲染了气氛,他推迟了说故事的宣叙调的出现,而是插入了一段众赞歌,《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惩罚》(Wie wnderbalich ist doch diese strafe),当彼拉多发问:“他做了什么坏事?”的时候,女高音宣叙调义正词严地回答:“他叫我们行善事……”接着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非常精彩,巴赫仅仅使用了长笛去配合合唱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格劳特在他那本着名的《西方音乐史》中认为《马太受难曲》中有4处不可错过的绝妙篇章,首推的就是这首女高音咏叹调。
  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主不知有所谓的罪,那是为了使永恒的破灭、审判的惩罚,丝毫不存留在我们心间。
  然而,这些并不能解脱人们的狂暴,群众更加倍地高喊:“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巴赫再次使用了全音造成了尖锐刺耳的音响效果,彼拉多遂宣布释放巴拉巴斯,并宣判耶稣钉死十字架。
  士兵们鞭打耶稣,并把他带走了。这里有一段女中音是咏叹调《如果流落脸颊的眼泪》(Konnen Tranen meiner Wangen),看到耶稣被鞭打,伤心的人们唱起了这哀怜的挽歌,乐队伴奏全部采用弦乐,情绪上非常庄重、严肃。
  耶稣被士兵们强迫戴上了紫荆冠,士兵们嘲弄他是犹太人的王。人们继续鞭打耶稣,众赞歌《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表达了正义的人对耶稣受辱的气愤与哀惋之意,这是一首宁静的挽歌,也是整部《马太受难曲》中最优秀的众赞歌之一。此后,耶稣被带到了各各它,也就是“骷髅岗”,准备受难而死。
  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啊,因受愚弄被戴上的紫荆冠,啊,原先被誉为最高的荣耀,点缀着完美的头颅,而今却被“万岁,万岁”地羞辱。啊,当世界受到审判的时候,将使人恐惧,躲避高贵的脸!你为什么要被人们吐口水呢?你为什么要脸色铁青?从前任何光芒都无法相比的你的眼神,是谁使它遭受如此痛苦?
  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人们还在他的头上按了一面罪状的牌子,上面写着:“犹太人的王耶稣!”接着,用心险恶的长老们掀起了人们新的狂怒,他们大声叫喊:“他救了别人,倒救不了自己。”这里,巴赫将合唱写的异常激动、热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这段音乐也是整部《马太受难曲》最激烈的部分之一,而紧随其后的合唱宣叙调《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Ach, Golgatha, unsel' ges Golgatha)平静安详的气氛却与之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鲜明的背离效果,这个段落也是格劳特认定的第二个妙处。
  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为何荣耀的王必须在此受辱、死去?为何受世人祝福的拯救者,却惹来如此灾难,被钉十字架?天地造物的创造者,却被夺去了大地与空气,无罪者变成了有罪受死。这些都刺痛我的灵魂。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
  耶稣受难的时刻来到了,耶稣说了最后的一句话:“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③当福音史家翻译这句话时,巴赫提高了四度,更增添了悲剧的气氛。随后的众赞歌《某日当我必须离去时》(Wenn ich einmal soll scheiden)采用了全曲使用多次的主导主题再现,这也是最后一次。
  紧随其后的场面富有强烈的写实性,巴赫描绘了耶稣死后出现的种种异常天象,山崩地裂,死去的人复活等等。乐队中的低音弦乐器发出浓重的颤音,渲染出恐怖的气氛。
  耶稣的遗体被他的门徒之一,约瑟收敛了,埋葬起来,渐渐轻微起来的音响,仿佛将我们带到了纪元一世纪的中东土地上,一切都已经过去,在永恒死亡的怀抱中,人们才获得了安息与解脱。
  最后的一首合唱《我们落泪,下跪》(Wir setzen uns mit Tranen nieder)正是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渐渐淡去了一切尘喧俗事,所有复归平静之中。
  我们落泪、下跪,呼唤墓穴中的你,轻轻地安睡吧!疲倦的圣体,安睡吧,轻轻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石,成为不义之心的褥垫,成为灵魂的安息之所。那里,可以获得无比的满足,我们得以安眠。
——————————     ————————————————————————————————
    卡尔·李希特是德国管风琴家、指挥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就读时,师承拉敏和斯特劳斯。1949年被聘为莱比锡圣托玛斯教堂管风琴师,二次大战后,参加巴赫音乐节演出,引起轰动,1951年迁居慕尼黑,任圣马可教堂管风琴师,慕尼黑音乐学院教授,1953、1955年先后组成慕尼黑巴赫合唱团和巴赫乐团,积极推广巴赫的音乐。卡尔·李希特的演奏风格,源自莱比锡乐派传统,他强调戏剧性与效果,在演奏时不仅有力度,且刚柔相济,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美妙的音色,有极大震撼力,是瓦尔哈之后诠释巴赫的权威。他的巴赫管风琴作品有口皆碑,由他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合唱团演唱演奏的以巴赫为中心的宗教音乐,几乎全部都受到佳评。
    1958年Karl Richter的伟大录音,无可比拟的马太受难曲。虽然Gardiner、哈农库特的新录音都获过大奖,但是丝毫也无法动摇这个录音的位置。这张唱片的说明书题目就叫“Karl Richter 1958年的伟大受难曲“,认为这个录音对巴洛克音乐复活的意义,可以比拟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马太受难曲.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德国新教音乐不仅受到了音乐自身发展的影响,而且人们对正统的路德宗新教态度的变化也成为影响音乐发展的因素。虔敬主义(pietism)就对路德教派发起了挑战,他们更加强调“圣经之言”的重要性,强调不仅要信仰基督而且还要按基督的方式生活。虔敬主义对于宗教仪式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但却极大地促进了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强化了个人化的信仰。这些价值观反过来又受到了“启蒙运动”的置疑,启蒙主义者宣称信仰和理性的结合才是神启的源泉。与此同时,路德宗的教堂音乐也逐渐接纳了歌剧和世俗音乐娱乐中形成的歌唱演奏的精湛技巧。作曲家在这些表现手法里发现了通过生动地诠释歌词原文来赞美信仰的全新方法。巴赫在被其子卡尔·菲力普·埃曼纽尔(Carl Philipp Emanuel)称为“伟大的受难乐”的圣马太受难乐中,采用了17世纪德国路德宗音乐中逐步形成的样式——福音书中的故事经常被沉思性的咏叹调、咏叙调和合唱打断。这在当时的音乐中是很流行的,与更早的许茨在“故事”受难乐(Passion Historiae)中采用的更为严格的形式大相径庭。
  巴赫大概是在1727年写成《马太受难乐》的,或许于同年的4月11日在圣托马斯教堂首演过。但我们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演出时间是两年后,即1729年4月15日,演出地点也是圣托马斯教堂。所以在巴赫活著的时候,这部作品上演过不止一次。脚本的作者是巴赫在莱比锡创作康塔塔时的老搭档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亨利希——人们更熟悉他的笔名皮堪德(Picander)。但可靠证据表明,巴赫亲自参与了歌词的最后定稿。皮堪德的脚本在文笔上并无过人之处,但其中经常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化风格强调了马太福音中的福音书意义(evangelical significance),非常符合巴赫的要求。当然,作曲家和脚本作者本应对受难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受难节(Good Friday)布道的内容给予密切的关注。
  圣马太受难乐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宗教音乐剧,它是为莱比锡的受难节晚祷中间部分而作的,而莱比锡是严格的路德新教的大本营。受难乐的观念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最迟在17世纪40年代,德国的北部和中部就上演过内容包括福音书故事、赞美诗和器乐因素的受难乐清唱剧,但是莱比锡直到很晚还没有这种形式。巴赫现存的两部受难乐——另一部是约翰受难乐,BWV245,1724年于莱比锡尼古拉教堂首演——是这种音乐形式的颠峰之作,这不仅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境界,也因为巴赫以一种高超的方式融会了不同的对立形式;两部受难乐合起来简直是当时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名副其实的技巧手册。对于巴赫和莱比锡市民而言,它们是那一年最好的音乐作品。
  从根本上讲,马太受难乐的不同因素可被置于不同主题之下。首先,叙述因素。主要角色是布道者(以一种平缓的宣叙调演唱)和耶酥(一直有弦乐伴奏,只有一处即他将死去时弦乐撤掉了)。其次,处于整部作品核心的是抒情性的、具有沉思气质的咏叹调段落,它们思索福音书叙述的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虔敬主义虔信的态度。第三,集体的冥想性众赞歌,用的是巴赫那个时代传统圣咏的曲调,这些曲调在莱比锡和德莱斯顿的圣咏手册中能经常见到,所以对18世纪莱比锡的教徒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了。最后还有合唱,其作用相当于古希腊戏剧中的合唱——评论发生的事件并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戏剧性力量强调了事件的意义。出现在第二部分的全场 唱“确实,他是上帝之子”就是其中一例。排山倒海的合唱把对上帝信仰的强调推向了高潮。圣经之言对巴赫的重要性是无庸质疑的。在巴赫的手稿中,凡是圣经的经文都是用红墨水抄写的。“即便是匆匆浏览过手稿的人,”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斯曼德说,“也会对这种强调经文的作法留下深刻印象。显然,巴赫只对圣经之言感兴趣。”
  在受难乐和宗教康塔塔的创作中,巴赫主要站在路德新教的立场上,同时也接受了虔敬主义者和德国启蒙主义的影响。我们越是认识到这些思想与正统路德宗神学的相互作用,就越能理解巴赫作品的真实特征和巨大成就。马太受难乐演出时的力度要比巴赫的其他作品大一些:两个唱诗班、两个分别带有演奏数字低音的管风琴的交响乐团、演唱开场乐章定旋律(cantus firmus)的女声声部和独奏者乐队(an ensemble soloists)。运用这样规模庞大的乐队,巴赫天才而敏锐地突出了皮堪德脚本中的对话特征,创造了一部紧凑、深刻,具有持久张力的戏剧。
  在1750年巴赫死后的若干年里,马太受难乐基本上被一代又一代的唱诗班和教堂乐长们遗忘了。1829年3月11日,20岁的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演出了马太受难乐,这成为巴赫教堂音乐复兴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在这次演出中,总谱被作了大量的删改并重新配器,被认为不能迎合早期浪漫主义鉴赏力的意象也被弱化,演出者是具有世俗背景和强大力度的柏林歌唱学园(Berlin Singerakademie),这一切都远远背离了作曲家的初衷。12年后的1841年,门德尔松再次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这一回的演出地点是在一个世纪前曾目睹作品首演的圣托马斯大教堂。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基本使用总谱上标明的乐器,几乎包括全部巴赫原作音乐的演出。但仍有一些方面没有按原作要求做。卡尔·李希特的这个录音声称要恢复巴赫马太受难乐的本来面目,首先要恢复使用早期乐器以得到独一无二的细腻的音色效果。尽管李希特的唱诗班和乐队的规模要大于巴赫更弱的乐队强度,但这个录音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其意义绝不小于门德尔松的那场演出。作为乐团的创建者,李希特同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合唱团长期非凡的合作不应使我们忽视他音乐教育背景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40年代他为成为教堂乐长所受的训练。在他的老师中有圣托马斯教堂的卡尔·斯特劳贝(karl Straube)、冈瑟·拉敏(Gunher Ramin)和德莱斯顿指挥鲁道夫·毛尔斯堡(Rudolf Mauersberger)。1947年,21岁的李希特被指定为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管风琴手,巴赫曾在那里做过25年乐团的指挥。有了这样的基础,他对路德神学和仪式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如此深切的感悟就不会令人奇怪了。正是这种背景才为李希特大量的对巴赫的诠释提供了内在力量,而在各个诠释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958年为Achiev录制的两个圣马太受难乐的录音。显而易见,李希特认识到巴赫的音乐同它所装饰的礼拜仪式是不可分开,而这一礼拜仪式又是法定的宗教仪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及合唱团演奏巴赫:马太受难曲(1980年版本)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演奏巴赫:圣马太受难曲(全古代乐器版本 )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演奏巴赫:圣约翰受难曲(全古代乐器版本)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演奏巴赫:圣卢克受难曲(全古代乐器版本)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演奏巴赫:圣马可受难曲(全古代乐器版本)


 

一人一张经典碟——陈萨·《钢琴作品》

$
0
0


专辑名称:拉赫曼尼诺夫:六首音画练习曲、穆索斯基:荒山之夜、展览会之画(Rachmaninov: 6 Etudes Tableaux;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A Night on Bald Mountain)
专辑艺人:陈萨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2009年08月25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2000年一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让冠军李云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取得第四名佳绩的李云迪同门师姐陈萨在并不高调的露面后便远离了公众视线。
    当朗朗代言奶粉广告播得不亦乐乎,李云迪出席金马奖颁奖仪式大赞汤唯为他带来灵感时,陈萨正静静坐在斯坦威琴行里给喜爱她的人上一堂“音乐哲学课”。
    陈萨1979年11月生于重庆的一个音乐家庭。她九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随但昭义教授教学班学习,琴艺迅速提高,10岁时参加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获少年组第一名。随后,她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和深圳艺术学校,在但昭义教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先后获得1992年“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及1994年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同时还获得了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得到了国际评委和国内音乐界的高度评价。1996年,当她在利兹取得成功后,立即获得了伦敦乔凯音乐学院的邀请,进入该校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并获得了演奏硕士文凭。从2001年起,她还曾经就读于汉诺威音乐学院,师从阿里·瓦迪教授。陈萨现在居住在德国,
    自从1994年陈萨获得中国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之后,各种奖项随即到来。1996年,她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的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标志着她的国际演奏生涯的开始; 随后, 她获得了2000年杜德利千禧年比赛的第二名;在乔凯音乐学院,她曾获得1996年斯班瑟·邦尼纪念奖、2000年金奖协奏曲比赛银奖和水晶奖杯和贝多芬比赛第一名等。2000年10月,她获得了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她在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后,更加确立了她当今世界做杰出钢琴家的地位。
    陈萨已经走遍了欧洲的各个音乐都市: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伦敦(巴比肯中心、维格默音乐厅、普赛尔音乐厅、卡多根音乐厅);华沙(爱乐音乐厅);米兰(威尔弟音乐厅);柏林(广播音乐厅);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巴塞尔(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哥本哈根(路易斯安娜博物馆)。陈萨还在美国(她的美国首演是在2002年4月);加拿大;亚洲(包括香港、台湾、东京、特拉维夫),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她参加过为数众多的音乐节,其中包括肖邦音乐节、路易斯安娜博物馆音乐节、洛肯豪斯音乐节、巴塞尔新音乐节等。同时,在她的祖国,陈萨也频频地应邀出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施坦威钢琴比赛音乐节和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上。
    作为独奏家,陈萨与许多杰出的指挥家合作过,其中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列奥纳德·斯拉特金、詹姆斯·康隆、米盖尔·哈斯-贝多亚、依兰·沃尔科夫、卡兹梅茨·科尔德、伯恩哈德·奎勒、汤沐海、余隆、霍华德·格里菲斯等。她与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沃斯堡交响乐团、伯尔尼交响乐团、拉脱维亚国立交响乐团等。她经常在日本进行巡演, 在2000年和2001年期间,她在日本各地举办二十多场音乐会,并且被列入在东京举办的著名的“二十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系列中。
    在2003-2004演出季里,陈萨应邀与小提琴大师吉东·克莱默在很多音乐会上合作。她也在美国和加拿大为肖邦协会举办音乐会。陈萨的首张唱片《肖邦印象》于2003年由JVC唱片公司发行。她的第二张唱片将于2005年秋天由harmonia mundi发行。
    2004年夏天,陈萨将应邀参加了德国克隆贝格室内乐音乐节和奥地利洛肯豪斯音乐节,她与吉东·克莱默和尼可莱·兹奈德合作演出。她还出现在广州交响乐团2004-200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上海音乐厅重新启用开幕音乐会上。她还再次出现在2005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
    陈萨未来的演出合约包括与以色列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由艾度·迪华特大师指挥)、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等的音乐会;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汉堡音乐厅,斯图加特,沃斯堡的巴斯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她将在美国进行多次巡演,其中包括与中国交响乐团在美国波士顿、圣地亚哥等地巡演。在亚洲,她将在日本巡演,还将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和指挥大师谢苗· 毕奇科夫一起在中国巡演。在欧洲,她再次得到了吉东·克莱默的邀请,将参加瑞士巴塞尔的新音乐节、奥地利的洛肯豪斯音乐节和丹麦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馆音乐节等。(摘抄自互联网)
    被伦敦古典调频电台称为“同辈中最耀眼的演奏家之一”的陈萨在欧洲、中国、日本、美国和波兰等世界各地都受到热烈欢迎。她首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演出是在1996年,年仅十六岁,就出现在了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决赛舞台上。此次决赛由西蒙·拉特尔爵士指挥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协奏,由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电视转播。
    陈萨出生于重庆。她九岁跟随但昭义教授学习,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和深圳艺术学校后,获得1994年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和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同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接见了陈萨和但昭义教授,并聆听了陈萨的演奏。1996年,当她在利兹取得成功后,获得伦敦乔凯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进入该校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并获得了演奏硕士文凭。随后又就读于汉诺威音乐学院,师从阿里·瓦迪教授。陈萨现居住在德国。
    自从1994年陈萨获得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之后,各种奖项随即到来。1996年,她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了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标志着她的国际演奏生涯的开始;2000年10月,她获得了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2005年,她在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后,即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
    陈萨的首张唱片《肖邦印象》于2003年出版;第二张唱片于2005年秋天由Harmonia Mundi发行。由荷兰PentaTone公司出版的两张唱片《肖邦钢琴协奏曲》和《俄罗斯独奏作品集》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在全球发行。伦敦古典FM授予陈萨《肖邦钢琴协奏曲》唱片最佳唱片奖时的评语是:陈萨的演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肖邦协奏曲的演绎”。《俄罗斯独奏作品集》中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被英国《国际钢琴杂志》(International Piano Magazine)推荐为收藏版本之一。2011年秋天,陈萨最新的格里格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唱片在全球发行。
    这张陈萨演奏俄罗斯作品的唱片,给我最初的印象是这样的:在拉赫玛尼诺夫的6首《图画练习曲》的抒情性和小情调之后,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钢琴版的出现带来一片开阔的视野,大气而且宽广,接着,《图画展览会》又将听者引入更加多姿多彩的世界之中。陈萨在演奏这些俄罗斯写实性的作品时,采用的是意象性的表达,而并非是具象的描绘,所以可以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
    细腻、缠绵、沉思、冥想,是她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图画练习曲》的主要特点,琴声常常有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事实上,我觉得陈萨属于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演奏家,与当下不少演奏家不太注重民族乐派的特色所不同的是,她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对于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把握还是相当出色的,可以说,她的个人演奏风格或她的个性,使她能够与此类音乐相契合。
    在我的固有意念中,肯定觉得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尤其《荒山之夜》,更适合王羽佳那样风格的演奏者,十分强力又十分现代。不过,当我听到陈萨的演奏,却生出了另一种感受,那就是幻想性,她演奏的《荒山之夜》有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很少是阴森森的,特别是行将结束时的那段表现晨曦微露的抒情旋律缓缓地奏响时,竟然让我大为感动,因为这样的音乐全然触动了心灵中最隐秘的情感。
    不久前,一位朋友将陈萨在新浪上的博客网址链接给了我,从她善感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这位演奏家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她的性格体现在她的演奏中,肯定不会是凌厉和强势,而应该是突出一种个人的情调,我相信她一定会将自己生活中的情感,不由得带入音乐的演奏当中,所以她演奏的《图画展览会》带有强烈的幻想色彩,如果细细聆听,便能够激发出感人的效果。
    这里不能逐一详说各曲,仅举几例。《城堡》一曲在陈萨的弹奏中,更突出了缥缈的感觉,就像空气一般轻飘飘的没有重量,宛如一个人的思绪在无边的精神世界中游荡。《牛车》一曲再次体现了陈萨对民族乐派风格的出色把握,让人立刻就清晰地辨认出了此曲的波兰民间风格。同样令人欣赏的是《地下墓穴》一曲,前半部分“罗马时代之墓”,沉重的琴声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心情,后半部分“用冥界的语言与死者交谈”,力度很轻的琴声闪烁着微光,就像是灵魂在黑暗中闪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关于死亡与轮回的话题。
    听陈萨演奏的穆索尔斯基《展览会图画》,会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触,这的确不同于此前我听过的普列特涅夫的演奏,例如从普列特涅夫的《基辅的大门》中,你会听到现实的钟声敲响,而在陈萨的《基辅的大门》中,这钟声则化做了梦境之中的意象,脱离了具象反而让音乐有了更多与心灵直接交流的机会。我相信,陈萨在演奏这一作品时,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体现在音乐当中,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那样。
    在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中,肖邦的音乐近些年来我很少涉足新的版本,因为感觉听听柯尔托或者里帕蒂的唱片就足够了。而当我拿到陈萨演奏的这张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时,我想起了第一次听她演奏肖邦的感受。
    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我去一位朋友处取他帮我找的唱片,当时他的音响正播放肖邦的钢琴音乐,他让我猜一猜是谁演奏的。我听了一下,感觉演奏得挺成熟挺老道,并且还透着一股清新,当时我有些发懵,胡乱说了一位自己熟悉的名家,结果当答案揭晓的时候,我真是吃了一惊,演奏者是当时我还不熟悉的年轻钢琴家陈萨,那是她在JVC录制的自己的第一张唱片《肖邦印象》。
    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的录音时间,大约是在首张唱片的六年之后,想来,应该是更加成熟了。在我的认识中,陈萨是一位浪漫气质的演奏家,她在演奏中不追求表面的波澜起伏,却能够在细致入微中引发听者的感动,这一点在她演奏的肖邦中尤其突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位我所关注的年轻钢琴家王羽佳,我非常喜欢这位后起者演奏的近现代风格的作品,而刚刚听到她最新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不算太出彩。在我看来,每位作曲家都有其长处,在选择演奏曲目时,应该扬长避短。
    回到陈萨的这张唱片中。首先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冗长的引子之后,钢琴的进入有力度又有节制,我非常喜欢陈萨演奏的主题旋律,在宁静中带着呼吸般的韵律,连绵的琴声不紧不慢却无限伸展;稍后在温暖的圆号背景上的钢琴演奏,带着浓浓的幻想色彩,先是宛如夜歌一般的抒情,后是洋溢激情的跃动,有着感人肺腑的效果。中间的“浪漫曲”乐章,钢琴也是伴随圆号的吹奏而响起的,陈萨的琴声外表安详而温馨,却孕育着暗涌的情感;唱片附送了这一乐章的DVD,可以边看边听,对听者来说是个意外的收获。末乐章,陈萨的演奏轻盈而有节奏感,琴声如跳动的闪光,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说实话,我始终不看好两首协奏曲开始乐章的引子,通常只有当钢琴出现之后才会吸引我的注意力,第二首协奏曲就更是如此。陈萨演奏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具有狂想曲的气质,中间乐章淡然而不施重彩,末乐章突出了质朴和纯净的特点;总之,在对这首协奏曲的诠释中,陈萨的演奏没有沉溺于小情调,而是注重强调音乐本身明朗的一面,没有给人过多的忧郁感,而是显得十分开阔,时时给人以豁然之感。
    陈萨的音乐会,我曾听过三场,其中两场是贝多芬的作品,“皇帝”钢琴协奏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她的演奏虽波澜不惊,却颇具律动感。看她弹琴,我总不由得想起电影《看得见风景的小屋》中那个弹琴的女孩,不过陈萨弹奏钢琴时,却比她要沉稳许多,从她的这张肖邦钢琴协奏曲唱片,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沉稳,那是一种于成熟中散发出的青春气息,当然,也正是演奏肖邦这两首早年创作的协奏曲时所需要的特质。

 


 

一人一张经典碟——卡钦·《勃拉姆斯钢琴独奏作品》

$
0
0


专辑名称:勃拉姆斯钢琴独奏作品(Brahms: Works for Solo Piano)
专辑艺人:朱利叶斯·卡钦(Julius Katchen)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时间:1997年09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一般简译为勃拉姆斯。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7岁随父亲学钢琴,13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
  早年师从戈赛尔、马克逊(Eduard Marxsen)学习钢琴。一生中交游颇广,1853年在魏玛与Remenyi、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结交,并被介绍给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
  1862年到维也纳。在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1交响曲, 1877年完成D大调第2交响曲, 1883年完成F大调第3交响曲, 1885年完成E小调第4交响曲.
  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的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
  1896年,63岁的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由于行色匆忙,他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
  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他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
  听众唯有墓中人。
  这位墓主的名字叫克拉拉,一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
  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14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
  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
  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
  那一年,1856年。
  勃拉姆斯身体离开了克拉拉,但他的心是不是也离开了,无人知道。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1875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20年;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一生未婚。
  爱情爆发时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但是,勃拉姆斯始终没有让自己爱欲浪涛漫过理智的大坝。他把这种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勃拉姆斯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此外,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最为著名。
  (1)管弦乐曲:小夜曲2首,交响曲4部,钢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
  (2)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里纳尔多》、《狂想曲》(女独、男合及乐队),《命运之歌》,《胜利之歌》。
  (3)室内乐:弦乐六重奏2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四重奏3首,单簧管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三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圆号、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3首,单簧管奏鸣曲2首。
  (4)钢琴独奏曲: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尼主题(两套);《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狂想曲3首;间奏曲;随想曲;叙事曲。
  (5)钢琴二重奏:变奏曲:(a)舒曼主题,(b)海顿主题(两架钢琴);两架钢琴的奏鸣曲(即钢琴五重奏);《爱之歌圆舞曲》;《亲爱之歌圆舞曲》,《匈牙利舞曲》。
  (6)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11首。
  (7)歌曲:独唱歌曲近二百首,二重唱,民歌改编曲。
  (8)代表作:第一、三交响曲(Op.68、90),小提琴协奏曲,#c小调钢琴连弹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
    卡钦192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的长堤,1969年在巴黎逝世。卡钦由祖母启蒙学习钢琴,后来跟随萨佩顿继续学习。卡钦十一岁在对全美的广播中首次公开演出,并与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合作演出协奏曲。为了让在学校学习哲学与英国文学的卡钦专心念书,父母在1945年后才让卡钦继续公开演出,次年在巴黎于十一天内举办七场音乐会而引起轰动,欧洲各地都争相邀请卡钦前往演出,包括与苏克、史塔克在普拉德的卡萨尔斯音乐节中合作。卡钦的唱片数量极多,包括布拉姆斯所有钢琴作品,但是他在1968年因疾病被迫离开舞台,在广泛的演奏曲目里,卡钦兼长各个时期的作品,惊人的弹奏技巧与艺术天赋奠定他在二十世纪钢琴家里的地位。卡钦是位学者型的钢琴家,对布拉姆斯的作品有独到的理解,他阐释的布拉姆斯钢琴作品全集具有经典意义,他与苏克、斯塔克组成三重奏团被称为“专家三重奏”,他演奏的布拉姆斯作品被公认为最符合作曲家的气质。
    专辑演奏了勃拉姆斯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尼主题(两套);《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狂想曲3首;幻想曲;间奏曲;随想曲;叙事曲;匈牙利舞曲;圆舞曲(两首);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珍妮弗·华娜斯·《蓝雨衣》

$
0
0


专辑名称:蓝雨衣(Famous Blue Raincoat)
专辑艺人:珍妮弗·华娜斯(Jennifer Warnes)
唱片公司:Private Music
发行时间:1987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这张於1987年录制的专辑《FAMOUS BLUE RAINCOAT》是一张向八0年代集诗人、小说家、词曲作者与歌手等多重身份的李奥纳科恩Leonard Cohen(致敬)的作品,专辑中动用了大编制的乐队,把歌曲中含蓄的情绪用曲势烘托出来,使其蕴涵了丰富的文学性及音乐性。九首歌每首都是佳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FIRST WE TAKE MANHATTAN》中有德州蓝调吉他大师Stevie Ray Vaughan流畅的吉他演奏助阵并穿插其间,整首曲子奔放淋漓,第三首专辑的同名曲,萨克斯风的演奏性感迷人,华恩丝的歌声形体饱满真实,背后的贝斯更是清晰无比、软Q有劲;第四首由科恩Cohen和WARNES合唱的《Joan of Arc》不仅是首壮阔的摇滚史诗,也是一首壮丽的音乐史诗,在编曲及和声的运用上气势磅波,震撼人心。此外,为了提高专辑的质感,这张专辑的录音、混音工程都力求完美,使得这张专辑成了专门品监听器材的发烧友们必备的发烧名盘,是乐迷们不可错过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更是音响迷试机必听的曲子之一。
    92年的时候北京兴起了音响发烧风潮,那个时候蔡琴的歌声变得大街小巷处处可闻。但是在新街口的一些高档音响器材店里,如果你看到10万以上的器材去试听的话,一定会有这首歌曲,那就是Jennifer Warnes的《Famous Blue Raincoat》,店员带着那种守着昂贵器材而流露的优越感,不经意的放上这首歌曲,然后交叉双臂在一边等待着你的反应。
    这次Cisco公司再版出品的《蓝雨衣》二十周年纪念版金CD,由录音大师Bernie Grundman操刀制作,珍妮弗·华娜斯自己强烈推荐:“我等了二十年,终于听到《蓝雨衣》的最好版本了,这个由思科(Cisco)公司出品的金CD版。” 1987年,加拿大艺术家伦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与德国女歌手珍妮弗·华娜斯(Jennifer Warnes)合作创造的这张风靡一时的唱片——《蓝雨衣(Famous Blue Raincoat)》,被美国著名音响权威杂志TAS发烧天书评为最佳录音。在发烧友中,《Famous Blue Raincoat》享有崇高的地位,达到了人手一张的普及程度。
     《Famous Blue Raincoat》以一封信的形式,娓娓道来一段往事。纽约的十二月,喧闹的克林顿大街,远走他乡的朋友,生命中的女人,纠缠不清的爱恋,彼此伤害过,最后是原谅。珍妮弗的歌声如同迷雾弥漫,时光在暗中悄然移换,雨中的蓝色背影,会随着最后一班巴士离去。
    珍妮弗·华娜斯(Jennifer Warnes):1947年3月3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桔郡。歌唱生涯从60年代开始,她在不同的音乐领域中都取得骄人成绩:如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电影主题音乐以及对伦纳德·科恩作品的演绎。她最著名的歌曲当属《冲上云霄 Up Where We Belong》(理查·基尔主演的电影《军官与绅士》主题歌),和Joe Cocker合作的二重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歌曲奖,并登上美国排行榜的首位。Jennifer Wames凭藉独具的歌唱魅力,在欧美乐坛流行至今。
    伦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加拿大艺术家,大学里主修英语文学,在出唱片之前已经是北美著名的作家、诗人与小说家,至今已发表11本书及2本小说。60年代中期,他从文坛进入歌坛。他并不多产,但格调不俗,底蕴深厚,尽属精品。《 Famous Blue Raincoat》是他的精彩之作。《 Joan of Arc》中同珍妮弗·华娜斯合唱的大提琴一般深沉的男声,就属于这位歌坛怪才。
    1966年,他以创作曲《Suzanna》被Judy Collins所唱红,而被引荐参加新港音乐节(New Port Festival)并意外获得了唱片合约。1968年,他发表的《Songs of Leonard Cohen》——一张精致细腻不同于当时市场上的特异风格作品,立刻成为经典名作。当时的Cohen已34岁,严然不是20岁的摇滚青年,更不是改革民谣将之摇滚化的Bob Dylan。由于他所呈现出的文学意含、生命经验,尤其低沉单调的嗓音,因为特异出众深受肯定。
    Cohen的唱片或许并未大卖,却对音乐后辈们影响深远。身兼诗人、歌手、小说家等头衔,自幼便对文学创作产生浓烈兴趣,而他理性、冷漠,时而玩世不恭的演唱方式,更让作品深具客观、多角度的欣赏价值,从民谣、乡村、摇滚甚至到庞克一族都一致推崇。不以歌唱为事业动机,却因文学创作而被网罗进入唱片界,虽未缔造过任何排行榜畅销单曲,却能在全球卖出超过一千一百万张唱片。当今西洋流行歌坛,仅只Leonard Cohen一人。
  每个发烧友手头都会有一张FAMOUS BLUE RAINCOAT《著名的蓝雨衣》。你对《蓝雨衣》印象是什么呢?第一反应都是,“发烧”、“音响效果好”,“人声饱满”、“音乐味道很浓”,但是再深入一点,它究竟是怎么样的音乐,究竟在讲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含糊其词。必竟,这样的英语歌对于很多发烧音乐爱好者来说,不是一时靠听觉便能理解的。其实,抛开那些外在的音乐因素,真正美好的是在于它音乐本身要讲的东西,也就是词第一,曲第二,发烧第三。它歌词里所表现的那种诗意远远超出了“发烧”的技术所要讲述的东西。这既是遗憾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幸运的是还没知道它在唱什么就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了,遗憾的是它的歌词它的意境需要一点功底来深入探究而让人错过。
    有人向我打听我的《蓝雨衣》是什么版本?我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找到了一本很好的诗集。现在我来告诉你它在讲什么。你要学英语吗?要读诗歌吗?去听《蓝雨衣》。
   《蓝雨衣》的作者,Leonardo Cohen,加拿大诗人与小说家,文学创作科班出身,写诗也作曲,他的民谣有一种波西米亚式的行云流水,似乎总是脱离不了一份性情的爱之迷茫,叫人回味无穷。拥有一把富有磁性的嗓音,唱起来有说不出的厚重。被称为“音乐界的拜伦”。
   歌者Jennifer Warnes,她的声音淡淡的,不温不火。Cohen在这里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她唱,她的声音谈不上天籁,第一遍听压根就不会有什么过人的印象,但是就是越听越有味道,她温暖的声音,如午后阳光下泡了浓浓的咖啡,耐人寻味,平淡中有故事。
  萨克斯温婉的宁静,人声温暖地低诉,就像是午夜低迷的时候,听到一个老妇人坐在旁边讲故事,而自己就躺在椅子上什么都不用做了。听一个故事,一段直抒心灵的感慨。
   开始专注地听歌,从FAMOUS BLUE RAINCOAT里的故事开始,围绕着这样一封信。一个男子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他的妻子跟这个朋友发生了点什么,但是朋友走了,拿走了妻子的心,却没有好好保存遗失在不知道什么地方。于是妻子没有心了,再也回不来了。行尸走肉一样的朋友穿着著名的蓝雨衣招摇过市,行尸走肉一样的妻子出走又回来住在一个貌合神离的家里。一个人带走了一颗深爱的心又不好好珍惜地遗落,叫那个失去心的人怎么寻觅呢?这么一个关于婚外情的故事,字字都是孤独,蓝色雨衣是种风潮,它代表一种生活模式也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孤独,这种孤独是整个都市里人情缺失的所有幻象。
  由于这样一个故事,引发了专辑里的诸多心思,仿佛每一首歌都有倾诉在那一段孽恋里的影子。第一首《第一站曼哈顿》是如此,行色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第二首《缆绳上的鸟》也是,为自由而累,付出的代价太多。短暂的分离想了想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COMING BACK TO YOU》,令人惊艳的人声加无伴奏和声《一个歌手爱他的声音到消失》,仿佛是一个执着到至死不渝的誓言,不管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艺术追求,都是心灵的圣歌。
   另一版长篇诗作,JOAN OF ARC(圣女贞德)这首歌,早就在齐豫的专辑里品味过它了。“为什么我要被火光包围,我累了,只想做一件嫁衣”。贞德是一个女人,她也是个想拥有一件纯白的嫁衣的女孩子,想有一个爱她的男人一起步入婚礼殿堂,品味爱的温暖,远离战争,讨厌纷争。可不可以世上不要有战争。那么让她好好地释怀吧,在这火光里,火焰成为她永远的爱人,她穿着自制的雪白婚纱,在世人面雄雄燃起火与身体的婚礼灰烬,将着灰烬高高捧起洒在这婚礼宴席上。而JENNIFER WARNERS与LEONARDO COHEN的对唱,女子的温婉,男子的雄浑有磁性,似一团火将爱紧紧地包围,这团火从小似烛光的微微燃起,直到烈焰冲天荡气回肠,而光焰消失捧在人们面前的是爱的灰烬,永远不死,永远融合在了一起。相比而言,齐豫版的更像是被火焰抬上了蓝天,J与L的是在火光中渐渐消失。曾经试着要将这首歌翻译成中文,可是怎么也不尽人意。
  另外要提一下的专辑里有一首叫《班纳德之歌》的作品,这首歌非常非常的温暖,一个自称看见过天堂神女的女孩,将信仰刻在自己的灵魂里,一直对着心中的女神膜拜着。然而世人不懂得也不相信她,救赎吧,女神自在心中,信仰不变。我们来接受这个叫班纳德的女孩子。我们来找到自己的心,为着自己被伤害的和达不成的心,来接受自己的快乐。那么我们一起来祈祷吧,像班纳德那样简单纯粹。
    其实这张碟第一次听并没发现什么惊艳,因为只以为与流行无异。原以为传说中的发烧一定要声音饱满,编曲唯美渗着浓郁的爵士情结。而这张唱片似乎不是,有点爵士但并不全,说它是民谣流行的成份又很多。然而读过它诗一样的语句,细听它淡雅的唱腔,会时不时流露出一种感慨来。还是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研究,听过多遍后才恍然明白,它不是简单的流行乐,需要细细地品才懂其中味。那种直逼心灵的深刻,是刻骨铭心的。那样的曲子,韵含着强大的心灵能量。

 


 

一人一张经典碟——齐豫·《天堂鸟(英文全集)》

$
0
0


专辑名称:天堂鸟(Paradise Bird)
专辑艺人:齐豫
唱片公司:滚石唱片
发行时间:1988年11月01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台湾流行乐坛上,一听就能辨认的声音并不多,而齐豫就是其中最富声音特质的一位歌者,1978年齐豫凭借着一曲“DIAMOND AND RUST”在金曲奖和民谣风大赛中脱颖而出,并被当时著名的音乐人李泰祥所发掘。翌年,齐豫所推出的首张专辑《橄榄树》,随着电影《欢颜》的上映而名噪一时,被誉为民歌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随后齐豫与李泰祥合作所推出的《你是我所有的回忆》、《祝福》两张作品,更是把齐豫嗓音特质与李泰祥所标榜的古典情怀发挥的淋漓尽致。1984年,齐豫转投滚石后所推出的《有一个人》,以其完美的音乐性,一举得了当年度金鼎奖最佳专辑的肯定。1985年,齐豫与潘越云共同录制完成了三毛的个人自传式专辑《回声》。两位歌手深厚的音乐功底,使得不同时空的心境都得以精确的呈现。因而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1987年,齐豫推出了首张英文专辑《STORIES.故事》,作品推出仅一个月就创下了十六万张的销量,成为台湾音乐发展史上首张广泛认同的本土英文专辑。1988年,齐豫再度以《WHOE-VER FIND THIS,I LOVE YOU.谁捡到这张纸条,我爱你》、《PARADISE BIRD.天堂鸟》两张英文专辑,在东南亚掀起了一股狂潮。两张作品在新、马、港、台共售出了九十万张,堪称华人英文歌手第一人。
    齐豫犹如一个飘落凡尘的天使,她的声音,犹如天籁,空灵而婉转,在我们的心田种下一棵开满音乐之花的树,使我们沉醉不已。”齐豫拥有着吟唱诗人般的气质;有着独特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嗓音;有着执拗倔强的敬业精神;有着哲学家般的才气与超然;有着女人中的女人的敏感与细腻。虽然她不常“露面”,但从她的音乐里我们已太了解她,一个真性率情、对音乐狂热的理智歌者。齐豫在80年代末,最成功的还是她的英文专辑,从《who find this,I love you》到《story》,齐豫创下了华人歌手演唱英文歌曲的先河,至今无人可以出其右。这得益于她流利的、饶富意味的英文。虽然齐豫之后,万芳、林忆莲、娃娃都出过英文专辑,但口语最原汁原味的,当数齐豫。齐豫在英文专辑里的表现,和国语专辑的表现是很统一的,很缥缈,又有些民谣的味道,这一点实在令人赞叹。齐豫的专辑张张都是精品,齐豫的歌首首让人心动。齐豫对于生活的纯洁理解,使得她的歌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感染力,我们很自然地就相信并融入了她的信念和情感之中。
    二十多年的齐豫,爱与生命的奇遇,感性与唯美的奇迹,人生与诗行的意境。

 


 

一人一张经典碟——西诺波利·《李斯特:但丁交响曲》

$
0
0


专辑名称:李斯特:但丁交响曲(Liszt:Dante Symphonie )
专辑艺人:朱塞佩·西诺波利(Giuseppe Sinopoli)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发行时间:1985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李斯特是位跨时代的音乐人物,他让管弦乐曲彻底从交响曲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来,从他以降到华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德史特劳斯,欧陆的管弦配器法发展到了极致,写下最璀璨的一页。当时李斯特吸引了许多跟随者,俨然形成所谓的「威玛乐派」与保守的「莱比锡乐派」形成对比。
    在他管弦乐作品中,最重要的首推「但丁」、「浮士德」两首交响曲、十二首交响诗、两首钢琴协奏曲。
    这首「但丁」交响曲是过去并未推荐过版本,由于但丁「神曲」一直是李斯特喜爱的读物,因此写成这首交响曲也颇不令人意外。作曲家原本打算以地狱、炼狱、天堂三乐章来表现,但因华格纳反对因此以第二乐章结尾加上女声合唱的「圣母赞美歌」取代第三乐章。本片由辛诺波里指挥德勒斯登爱乐,1998年4月庆贺德勒斯登国立管弦450周年的现场录音,同时也是CD Hi杂志的当月最佳推荐!对本单元来说,是辛诺波里第四弹被推荐,扣除他那较早录音的马勒第七外,其它三次推荐都是4D的录音,而且两位录音师Wolf-Dieter Karwatky(灌录有幕特的卡门幻想曲)、Jurgen Bulgrin(灌录有普雷特涅夫史特拉汶斯基火鸟)都相同,看来以后他俩的录音发烧友可要多加注意。
    第一轨一开始便不啰唆展开惊人的力度与动态,不愧是李斯特直接给予音乐最强的爆发力,伸缩号、土巴号极富弹性的低频撕裂摩擦声相当过瘾。乐团的马力十足,定音鼓的槌击也精神抖擞。相信就算您并非用顶级音响,也能感觉到录音的威力,当然聆听室有一定水平表现能得到的效果就更惊人了!原来第一乐章是充满描写性的「地狱(Infeno)」,入此门者放弃一切希望,因此音乐表现出一股绝望的美感。辛诺波里一样擅长处理具官能美或是深邃的乐段,加上他已经有过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录音经验,因此技法更为纯熟动人。中段以接进行板的低回表现保罗(Paolo)与雷米尼的法蓝西斯卡(Francesca with Rimini)的不幸,您可以听到小提琴、竖笛、低音竖笛的重奏,声音细腻与一开头的凶猛形成极大的动态对比,这是木管轮流上阵考验音响器材阴柔表现的乐段。调校得宜的音响可以明显感受到德勒斯登音乐厅堂音相当温暖,弦乐群整群的拉奏质感以及纹理都相当清楚。随着弦乐的紧致,开始堆砌出惊天动地的尾奏。可怕!可怕!是我仅能形容的字眼,没有亲自体会过无法了解李斯特的「暴力」与辛诺波里的「恐怖」。
    第二乐章「炼狱(Purgatorio)」以行板开始,有着很浓厚的华格纳的配器味道(实在说不清谁抄谁、谁影响谁),高把位弦乐、大提琴的质感都极为优美,象征欲上天堂的灵魂正在接受试炼。李斯特展现他细腻的一面,加上弱音器的中提琴,搭配长笛的竖琴声都是相当独特的音色搭配。第二乐章后段(第三轨)女声合唱「圣母赞美歌」虽然旋律不算顶优美,人声录音效果也比不上管弦乐,但所营造出来的诚净气氛倒是没几个乐团能做得好。最后一段的低音提琴声音,考验器材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能耐。
     第二首作品就冷门多了,布梭尼的「萨拉邦德与庄严进行曲」。至于,为什么要将这首作品与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安排在一张唱片中呢呢?这要花一点时间解释,原来这位1866年出生的作曲家对「浮士德」这个主题也相当感兴趣,但他并非根据哥德的著作,而是直接以十六世纪的木偶戏主题,想写成一出歌剧。早在他1914年完成剧本前,他就已经写了两首练习「小奏鸣曲」、「夜曲交响曲」,由此可见他对这出歌剧的看中与谨慎。怎知,一直到1924年过世为止布梭尼都没有完成歌剧「浮士德博士」,不过他倒是在乐谱的前言说明,在写歌剧的同时他实验性的写了「萨拉邦德」、「庄严进行曲」当作该出歌剧浓的缩模,或是乐念的微言大义。在「浮士德博士」第一景可以听到这两阙作品被融合在内,不过布梭尼也单独出版这两曲的管弦乐版乐谱。有鉴于李斯特写过「浮士德」交响曲,因此辛诺波里在演奏李斯特「但丁」交响曲时,刻意推广现代作品。不过,此两曲音乐语言略感晦涩,明显不如「但丁」交响曲般易于理解,读者必须先有认知。
    这首作品我其实很久以前就慕名而听之了,神曲自然也是看了。但是一直没有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主要还是因为觉得对于这作为文艺复兴的开端的作品理解比较浅薄,相应的对于曲子本身的认识也相对不是很多。不过终于还是决定试着和大家聊一聊这首曲子。说之前先说一点点题外话,最近我的苹果账号被盗,手机和电脑都被锁。刚开始心情是很烦躁,什么都干不了。现在也没有解决,只是在一个等待的阶段。但是因为心态已经逐渐平静了下来,发现其实这样到是少了挺多干扰,说不定反而能让我更好的理解曲子。
    我是觉得,在听这首作品之前,最好可以先听一下同样是李斯特所写的在巡礼之年第一年中的但丁奏鸣曲。那首作品一样非常吸引人,而且其实可以视为但丁交响曲的一个草稿。但丁奏鸣曲长度相对比较短小,二者放在一起可能会更好理解这首作品交响曲。但丁交响曲的三个乐章,分别是地狱,炼狱和天堂,对于神曲的三个篇章。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神曲每一篇里面具体的情节了,主要遗留在我这里的就是神曲这一趟非凡的走向神明的旅程给我的感受和印象,我也就主要依靠这些来介绍这首作品吧。
    第一乐章是地狱,一上来就是铜管塑造威严的地狱之门,铜管的低音那种沉重的氛围加上弦乐的高音烘托的不安全感让人觉得泛着火光夹杂着尖叫的地狱就在眼前。但是其实地狱这一章里面苦难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但是另外的元素其实会有点辉煌甚至胜利的感觉,甚至是几分炫耀的意味。这大概是人们对于罪恶得到了惩罚之后的反映吧。地狱里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描写地狱的时候躲不开的元素,这段旋律也一定程度上让这个乐章变得丰富许多,通过反差让地狱的可怖展现的更充分几分。当然,如果和书中对比的话,我是觉得这段情节长了几分,比例有那么一点点失调。这感觉都不那么像神曲了,倒是有了几分浮士德的味道。终于离开了这对苦命的情侣,地狱之行继续,感觉依旧。乐章最后,面对通往炼狱最后阴森的通道,战战兢兢的过去了,最后还忍不住回头一瞥。
    之后的炼狱和天堂整个感觉就相对比较单一,这种感觉也是我读书的时候的感觉,内容总觉得有些在固定的模式里,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不过这样的重复到是挺实在的增加了所谓“信度”,能让人更乐于相信其中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整体来看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加上一种很努力的意思。炼狱里人们虽然受苦,但是人们知道结果,受苦受的也值得。其中也有疲倦和煎熬,但是整体的感觉是正面的。随着乐曲的进程,神圣的感觉在曲子里越来越浓重。尤其是人声参与到了乐队中之后,你可以感觉到一种来自另一个层次的降临的味道。不过最后炼狱和天堂具体在哪里分界我听得两个版本有所不同。但其实感觉连在一起也未尝不可。
    稍微说一下版本,我是听了辛诺波利和索尔蒂的版本,感觉索尔蒂指挥的太厚了,在地狱里那段爱情的描绘上就觉得有点腻的化不开,美感欠缺了几分。之后的炼狱也是因为这种相对偏粗的感觉显得更贴近生活,反观辛诺波利,把声音控制的透明度非常好,确实是有那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意境。这种真真切切走出了人世的味道我觉得是神曲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样才让这部作品让人信服,让人畏惧,让人思考。

 


索尔蒂指挥演奏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两首交响诗

    李斯特根据柏辽兹的建议,读了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后,情不自禁拍案叫绝,终于1857年写成这部以合唱结束的交响曲,同年12月5日初演。全曲三个乐章,犹如是三幅大型的肖像音画,都以诗剧《浮士德》中的人物作为标题。第一乐章“浮士德”;第二乐章“玛格丽特”;第三乐章“梅菲斯托费利斯”。和《浮士德交响曲》一样,《但丁交响曲》也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地狱”;第二乐章“炼狱”;第三乐章“圣母颂歌”。李斯特对于交响曲最大贡献,是创造了单乐章标题音乐的新体裁──交响诗。

 


 

一人一张经典碟——罗伯莱斯·《最优美的竖琴音乐作品》

$
0
0


专辑名称:最优美的竖琴音乐作品(Handel, Boieldieu, Dittersdorf: Harp Concertos)
专辑艺人: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时间:1990年11月10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竖琴这一古老的乐器始终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缓却又极富底蕴。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但是以它为主角的古典音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这张由DECCA公司出品的《竖琴协奏曲集》荟萃了Handel、Boieldieu、Dittersdorf、Mozart、Beethoven等名家的竖琴音乐作品,由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担任竖琴独奏、布朗(Iona Brown)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协奏。Marisa Robles是非常有名的竖琴演奏家,她在Decca录制了很多的竖琴音乐,唱片中的前三轨是巴洛克大师亨德尔的《竖琴协奏曲 Op.4 No.6》,也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为此我们特别将这部作品添加到本站的“亨德尔专题”中。事实上这部作品和《Op.4 No.5》一起均改写自亨德尔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而将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显然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优雅、明快是这部作品的特点。整张唱片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都是极其优秀的,企鹅评荐给予了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这意味着我们听到的是演奏和录音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值得“喝采”。DECCA把这一系列唱片称之为“喝采”系列。
    竖琴音色纯美、典雅、悦耳,令人心旷神怡。但如果竖琴以独奏的方式出现的话,表现力可能欠缺。而竖琴协奏曲则很好的避免了竖琴的表现力缺陷,同时又突出了竖琴的中心角色,起到“绿叶衬牡丹“的作用。      
    Harp Concerto Op.4 No.6中Andante – Allegro出自神剧《亚利山大的盛宴》间奏曲。一七三六年在伦敦柯芬园歌剧院首演。这首乐曲有丝绸般的光泽,旋律优美到了极点,竖琴那种清脆亮丽、玲珑剔透的音色让听者舒服到每一个毛孔。这首竖琴协奏曲具有一种一听便使人爱上的动人本质。用白居易的诗“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或许更为适合。
    在这张唱片里有亨德尔、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布瓦尔迪约(1775-1834)、奥地利音乐家迪特斯多夫(1739-1799)竖琴协奏曲。还包括了莫扎特的主题、变奏与牧歌旋律曲、六首贝多芬的瑞士民歌变奏曲。
    唱片中的竖琴形如流水,圆润如风,是那么地安静详和,弦乐亦是甜美迷人。罗伯莱斯则充分展现出竖琴演奏的完美技巧,使音乐显得浪漫多情。让人感觉置身于静谧的星空之下,躺在温柔恬静的海边……加上乐队女性指挥布朗细腻体贴的演绎,真让人觉得和竖琴简直是天作之合、尽显如歌如泣、玲珑百态之美。淡云蔽月、风拂流水的意境始终将人笼罩其中,颇让人有些飘然于世外桃园的惬意。


 

一人一张经典碟——麦克·彻塔克·《银幕钢琴独奏金曲》

$
0
0


专辑名称:银幕钢琴独奏金曲(Cinematic Piano: Solo Piano Music from the Movies)
专辑艺人:麦克·彻塔克(Chertock, Michael)
唱片公司:Telarc
发行时间:1994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Chertock, Michael麦克·彻塔克,师从法朗克·韦恩斯托克(Frank Weinstock),毕业于辛辛那提音乐艺术学院,彻塔克十一岁时便公开演出,十七岁更演出艰难曲目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并获得好评。另外他也获得许多大奖,1989年Joanna Hodges国际钢琴大赛首奖、1991年世界美国音乐奖学金协会钢琴大赛银牌、 1993年圣查理国际钢琴大赛大奖,甚至,他还于1986年获得布莱恩.克莱邦(Rildia B. O’Bryon Cliburn)奖学金。
    乐评家一般欣赏彻塔克的演奏风格为:亲切、优雅、细致、具年轻活力却又有节制。超过一百多场和管弦乐团演出的…
    1994年灌录的《银幕钢琴独奏金曲》(Cinematic Piano) 被美国唱片评鉴评为:美丽的演奏,丰富的琴音让听者如沐春风。
    这里的音乐皆选自一些抒情感人,甚至伤怀的影片,包括《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和她的情人》、《此情可问天》、《金池塘》、《新天堂乐园》、《远离非洲》、《爱的故事》、《北非谍影》、《似曾相识》、《黑色豪门企业》、《性、爱情、汉堡包》,尤其是《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以钢琴奏来丝丝入扣,动听无比。独奏者麦克·彻塔克现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首席钢琴独奏家,曾获多次世界性钢琴大赛首奖,纽约时报评其演奏充满自信,兼具狂野、趣味、及迷人等特性。20bit高解析度的录音,将史坦威钢琴的明亮丰润音质表露无遗。


 

群星·《浪漫古典》

$
0
0


专辑名称:浪漫古典(Romantic Classics)
专辑艺人:群星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发行时间:2008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小鹿乱撞的心情、狂喜的感动、让人憔悴的期待-凡是恋爱过的人都知道置身其中的情绪起伏。没有其他的艺术型式能够像音乐一样,表达出爱情中的种种情绪,那么的直接又强烈。这份选辑收录了音乐史上最浪漫的音乐场面,可以当作为您幻想爱情时的最佳配乐,也可以当作两人相处时的调情圣品。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曾经说:我想知道,如果不曾有过语言、文字的发明,那么音乐是否可能成为心灵沟通的独一方式。可惜这是没有结果的臆测,毕竟这一切都已经发明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曾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建筑、建筑则是空间中的音乐。这两者都是需要结构和美感的。但是音乐说来抽象却又更具象。音乐奇妙的地方,在於人类因为语言而有了纷争,却因为音乐而统一。如果巴别塔不曾造起,人类用音乐作为唯一的语言,或许这个世界会少了许多的战争。而音乐在爱情中,更占有极重要的份量,它代替了情人们无法表达的激情和共鸣,音乐是爱情中的催化剂,是凡间的丘彼特。


 

一人一张经典碟——川井郁子·《10周年纪念专辑》

$
0
0


专辑名称:出道10周年纪念专辑(リボーン~10周年記念アルバム)
专辑艺人:川井郁子
唱片公司:Victor
发行时间:2010年11月0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川井郁子,日本香川县高松市出生,自Toky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and Music 深造毕业,现任职于大阪艺术大学的艺术学院教授,乃是日本顶尖的教授级小提琴美女音乐家;也是日本少数具备学术背景的艺人 (98年曾以东宝电影公司出品之《绊》一片荣获「批评家大赏」新人奖/99年与日本偶像柏原祟主演电影《爱在天空的另一端》)。川井集小提琴演奏表演艺术与作曲才华于一身,她的舞台魅力不局限于古典领域,却是融合其它乐种的多方位演出。先后与世界知名的波兰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华沙爱乐交响乐团」、New Japan Phihamonic Orchestra「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流行蓝调节奏歌手Sheila. E等同台演出,足见其宽广的演出深度。美国华裔滑冰好手Michelle Kwan关颖珊以川井的“Red Violin”作为比赛演出配乐将川井的小提琴音乐推向一个世界级的高知名度。
  姣好脱俗的外型,散发清澈的眼神,使她成为日本新气质音乐偶像。曾于2003年春访台宣传「红色小提琴」专辑,相隔6年,为台湾乐迷带来的是其音乐生涯最具代表性的16首精选作品大碟。选自Aurora Ikuko Kawai (曙光女神)、Violin Muse (缪斯女神)、Red Violin (红色小提琴)、岚が丘 (咆哮山庄) 等专辑,带您一起回顾这位小提琴的缪斯女神-『她的灵魂不叹息,不迷惑,不寻求任何人的帮助,在她胸中所涌现的是,游移漂摇般地伟大天神的慈悲——仰望着曙光女神。』市川森一(剧本作家),细腻的音乐情感,丰富的创作能量与川井绝响的演奏功力。
    热情魔力支撑乐曲的高温律动,小提琴超速飙弦,令人失神欲仙;贴近川井郁子的火热身心!拥抱火与冰的双重滋味!
      首发专辑「红色小提琴」一鸣惊人的优秀成绩,第二张专辑「谬斯女神」犹如21世纪的新版夏康舞曲一般,无疑是近代小提琴音乐的新经典。川井郁子再度展现她舞动听众心弦的演奏魅力,除了川井运弓特有的挑逗性之外,更从激情出发,以强烈的自信意志支撑乐曲的高温律动,几处快速的飙弦,听到人失神欲仙;另一方面,抒情曲的表现却是精采而优雅:高贵的态度,玲珑的技巧,感情的深刻使人不禁肃然起敬。川井郁子这个充满瑰丽色彩的音乐女神,她热情的音色及自由奔放、变化自如的编曲,一如她亮丽的外表让人想多流连一眼那样,她运转的音乐情境,也是教人舍不得放手不听的谬斯天籁。川井郁子突破自我本色的小提琴创作,超越古典和非古典乐界的颠峰极致!舞动体内那股热情,邀您沉醉在众神的黄昏中,凄美悠然的天堂境界。
  生活于现代的川井郁子更从天边的晚霞,宁心的神社钟声,以及樱花飞舞的场景中,引发起女人内心汹涌的母爱。于是用怀抱婴儿的方式抱琴于胸,以一种安静祈祷孩子幸福的姿态,将怀念与疼爱重叠奏出。喜纳昌吉词曲的「花~すべての人の心に花を~」,曾被周华健拿来翻唱成「花心」,在此由川井郁子用小提琴演绎出别样的情怀。「花音」为川井郁子的原创作品,小提琴缓缓奏出的旋律,美到令人心醉。整张专辑情景交融,情融于内而深而长,景耀于外而远而大。
    为出道10周年的纪念专辑。专辑的标题中可以看出川井自己独有的世界感的升华,并且勇往直前之清澈的姿态。温柔里的情感的旋律,热情迸发的声音,这是满载川井那永不叹息的灵魂魅力的一幕。本专辑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触,描绘着内心深处对日本这个国度的深厚感情。按照川井郁子自己的说法,这种感觉就像是莫奈的印象风格画。对于日本始终抱着憧憬与想象,而这个国家远古时代的内容,从一些播放中的电视剧中被激发成一种创作热情。


 

一人一张经典碟——杜蕾克·《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
0
0


专辑名称:巴赫:哥德堡变奏曲(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专辑艺人:罗莎琳·杜蕾克(Rosalyn Tureck)
唱片公司:SONY
发行时间:1978年09月17日(羽管键琴版本)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哥德堡变奏曲》这个曲名并不是巴赫起的,而是传记作者弗克尔在巴赫死后起的。巴赫自己称它为“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有两个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现在一般都用钢琴演奏)。这首作品看似平常的变奏曲,实际上却是精心安排的。它的变奏都建筑在主题(咏叹调)的32个小节的低音线上,这个数字正好是作品的段落总数(30段变奏加上首尾两段主题)。更奇妙的是,主题低音线上的音符数也是32个!在30个变奏中,大多数变奏的长度是30小节。第3、9、21、30变奏是其一半(16小节)。唯一的例外是第16变奏。这是一首47小节的法国式序曲。第30变奏特别引人注目,它活象一个音乐玩笑,将两首民歌(“我好久没和你在一起”和“卷心菜和萝卜把我赶走”)的旋律和咏叹调主题交织在一起。
    图雷克可能是钢琴家中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的一个,也是演奏它时间最长的一个(长达60多年)。图雷克在晚年渐渐进入了更平静、更深邃的升华境界。每个音符、每个变奏都被她处理得异常清晰、端庄。由于她严格遵守巴赫的反复记号(很多钢琴家省略了反复部分),所以演奏时间也比绝大多数版本长(达91分钟)。在敏感的指触、纯正的风格感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出演奏家是位84岁的老人。
    提起巴赫的键盘曲《哥德堡变奏曲》,人们首先想起的多半是已故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Glenn Gould)对它传奇性的演奏。就象这首变奏曲以主题开始,经过30个变奏后又以同样的主题结束一样,古尔德的录音生涯也从1955年录制《哥德堡变奏曲》开始,在1981年以再次录制这首曲子而结束,完成了一个生命的大循环。
    有一种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由古尔德首先推广开来的。其实并非如此。著名女羽管键琴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才是名副其实的先驱。正是她的演奏和1933年灌制的著名唱片使这首曲子逐渐传播开来,被钢琴家和大众所接受。图雷克也是最早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钢琴家之一。早在30年代,她的音乐会曲目中就已包括了这首作品。那时,古尔德才刚刚降生呢!
    由于作品的原谱上很少有速度表情记号,留给演奏家们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以各个演奏家的处理方式差别很大。从30年代至今,上百种唱片版本先后涌现,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其中最著名的一直是兰多芙斯卡的两种羽管键琴版(EMI和RCA各一)、古尔德的两种版本(Sony)以及匈牙利钢琴家席夫的版本(DECCA)。
    根据最早的巴赫传记《天才巴赫的一生及其作品》(弗克尔1802年出版)中的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为身患失眠症的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哥德堡”是伯爵身边的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名字,也是巴赫的学生。变奏曲由一个主题及其30个变奏组成,在30个变奏之后,主题再现,圆满地完成一个循环。伯爵对这首曲子着了迷,慷慨地赐给巴赫100个金路易,相当于巴赫一年的工资。《哥德堡变奏曲》这个曲名并不是巴赫起的,而是传记作者弗克尔在巴赫死后起的。这些说法显然很有故事趣味性,让很多不听古典音乐的人,对本曲名字也耳熟能详,甚至真的寻找来当催眠曲用。巴赫自己的说法则十分简单,称它为“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有两个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现在一般都用钢琴演奏。
    这首作品看似平常的变奏曲,实际上却是精心安排的。它的变奏都建筑在主题(咏叹调)的32个小节的低音线上,这个数字正好是作品的段落总数(30段变奏加上首尾两段主题)。更奇妙的是,主题低音线上的音符数也是32个!在30个变奏中,大多数变奏的长度是30小节。第3、9、21、30变奏是其一半(16小节)。唯一的例外是第16变奏。这是一首47小节的法国式序曲。
    《哥德堡变奏曲》,开篇的主题,名为“咏叹调”,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寥寥数音,和缓、平静地响起,沉思般地展开,极为柔曼婉转。那轻轻的几声颤音,夜凉如水,撩拨心弦,善感的人要听出泪来。或是对上帝的感恩,或是对世间的慨叹。每次我听这段音乐,心绪都不能平静。二、三分钟的时间,云舒云卷,往事苍茫,仿佛经历一世。
    主题后面,就是三十段变奏了。三十段变奏,徐急错落,性格各异,长短不一。有卡农曲、赋格曲、创意曲、托卡塔、咏叹调等各种形式。旋律起伏多变,技巧瑰丽险奇,风格多姿多采,结构庄严奇妙。有萨拉班德舞曲风格、西西里舞曲风格、幻想曲风格、前奏曲风格等,还使用了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歌。或华丽、或质朴、或刚健、或轻柔、或喧腾、或宁静,山清水秀,波澜壮阔。让听者在数十分钟内,体验了万里风光,百世浮沉。三十段变奏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主题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使人叹为观止。
    三十段变奏结束时,在耳边,又响起了那使人沉醉的主题曲“咏叹调”,在经过了三十次变奏过后,已经变得异常的丰富、复杂,仿佛回到起点却再也不是起点了。好比一个游子,重回阔别的故乡,这时心中的故乡,已不是从前的故乡。重听主题曲,不似向前声!使人更加感怀,更加沉思,却又心绪平静,心念上苍,心境澄明。
    音乐本来是无可言说的,我相信,当年巴赫创作音乐的时候,心中只有对上帝和音乐的爱。然而听音乐的人,有着不同的聆听经验、情感经历和世故阅历,听音乐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动。聆听音乐其实是一种客观加主观的活动。我们从来就不想去解说音乐,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自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我只是想说,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乐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道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很多人曾问过古尔德:“你最欣赏谁演奏的巴赫?”每一次古尔德的回答总是:“女钢琴家图雷克(Rosalyn Tureck)。”
  今年85岁的图雷克60多年来一直以演奏巴赫作品闻名,曾被著名乐评家哈罗德-勋伯格誉为“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很可惜,她以前的唱片都是小公司出版的,国内见不到,故此名气很小。事实上,她可能是钢琴家中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的一个,也是演奏它时间最长的一个(长达60多年)。古尔德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虽然魅力非凡,但不容否认,它带有强烈的古尔德个人风格。与之相比,美国女钢琴家图雷克的演绎更合巴赫的原意,难怪古尔德也对她大加赞赏。
  和许多钢琴家一样,图雷克在晚年渐渐进入了更平静、更深邃的升华境界。每个音符、每个变奏都被她处理得异常清晰、端庄。由于她严格遵守巴赫的反复记号(很多钢琴家省略了反复部分),所以演奏时间也比绝大多数版本长。在敏感的指触、纯正的风格感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出演奏家是位84岁的老人。这是稳重内敛、宁静致远的演绎。正如她本人所说:“我从不把这部作品当成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它是生命的体验”。现在就让我们聆听这位“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曾任纽约爱乐首位女指挥、朱利亚德学校教授的图雷克来演奏,在《哥德堡变奏曲》中体验生命的多姿多彩吧。
    钢琴家们对《哥德堡变奏曲》,似乎都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情怀。俄国钢琴家加夫里洛夫的演绎,此版长达74分钟,和古尔德版相比,速度差别极大,演绎效果完全不同,他有较多的感情投入。按加夫里洛夫的解说,他演奏巴赫此曲时,想到的是《圣经旧约·传道书》里的一句话:“阳光之下毫无新鲜之事,一切的劳碌都是虚无。”
    钢琴家的理解:无论如何折腾,还是要回到起点,最后终归于无。
    J.S.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键盘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其间巴赫在莱比锡,视力已开始减退。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Ari-amit Verschirdenen Ver nderungen),1742年作为《古钢琴练习曲集》第4卷出版,此作为巴赫的学生哥德堡(Johan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当时驻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凯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轻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调弥撒》献给凯瑟林,因此而获得“宫廷音乐家”的封号。1741—1742年间,凯瑟林居住在莱比锡,让哥德堡师从巴赫,学习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时就需哥德堡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帮助谱曲。巴赫当时作成这部变奏曲之后,凯瑟林送他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谢。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为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以第16变奏为分界,30个变奏可分为两组。第二组明显比第一组复杂。也就是说音乐的进行渐趋复杂,直到最后骤然回到平静朴素的主题,给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奇妙感受。更奇妙的是,第3、第6、第9、第12变奏直到第27变奏,每隔3首就出现一首卡农(严格的对位模仿,合唱中常见的轮唱即为一例)。这些卡农的音程渐渐扩大,从同度卡农(第3变奏)直到9度卡农(第27变奏)。象这样精心构思的作品是极为少见的。穿插在这些卡农曲间的是一些较为自由的变奏,有的是技巧难度很大的双键盘曲,有的近似托卡塔,有的犹如小赋格曲(第10变奏),有的是舞曲风格(第4变奏是帕斯皮耶舞曲,第7变奏是吉格舞曲),有的是古协奏曲形式。第30变奏特别引人注目,它活象一个音乐玩笑,将两首民歌(“我好久没和你在一起”和“卷心菜和萝卜把我赶走”)的旋律和咏叹调主题交织在一起。
    古尔德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虽然魅力非凡,但不容否认,它带有明显的古尔德个人标记,并不是很纯净的巴赫风格。与之相比,美国女钢琴家图雷克的演绎显然更合巴赫的原意,难怪古尔德也对她大加赞赏。今年85岁的图雷克60多年来一直以演奏巴赫作品闻名,曾被著名乐评家哈罗德-勋伯格誉为“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很可惜,她以前的唱片都是小公司出版的,国内见不到,故此名气很小。事实上,她可能是钢琴家中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的一个,也是演奏它时间最长的一个(长达60多年)。
    和许多钢琴家一样,图雷克在晚年渐渐进入了更平静、更深邃的升华境界。每个音符、每个变奏都被她处理得异常清晰、端庄。由于她严格遵守巴赫的反复记号(很多钢琴家省略了反复部分),所以演奏时间也比绝大多数版本长。在敏感的指触、纯正的风格感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出演奏家是位84岁的老人。这是稳重内敛、宁静致远的演绎。正如她本人所说:“我从不把这部作品当成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它是生命的体验”。现在就让我们聆听这位“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曾任纽约爱乐首位女指挥、朱利亚德学校教授的图雷克来演奏,在《哥德堡变奏曲》中体验生命的多姿多彩吧。
    图雷克至少留下了7个完整的歌德堡变奏曲录音,1947,1957(被收入Philips伟大钢琴家系列);1978(Sony,大键琴);1980,1988(VAI版);1995(圣彼得堡现场);1998(DG,长达91分钟的著名版本);其中1978年的也是唯一一个用大键琴录的版本;SONY的这套专辑上还有意大利风格变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等图雷克的拿手曲目。

 


专辑名称:巴赫:哥德堡变奏曲(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专辑艺人:罗莎琳·杜蕾克(Rosalyn Tureck)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99年01月26日(钢琴版本)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经过大约五十年的时间,图雷克将这套变奏曲灌录了多次。她面对本真派的压力,却仍旧坚持在钢琴上演奏。但图雷克本人又是十足学者型的钢琴家,对于古乐文献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她将晚年在DG的唱片定为自己对于“歌德堡”的决定性演奏,这款录音以演奏时间长达90分钟而闻名。图雷克在那样的速度中仍保持着演奏的流畅,同时她似乎想要重整人们对该作的结构观念,复调的呈现不仅清晰无比,更是在独特的速度控制之中仿佛一张照片被放大,画面却不至于模糊。与之相比,古尔德走向另一极端,他早年飞快的录音被认为是赋予巴赫演绎以时代感,八十年代重录的版本增添了明显的深度,作为“古氏招牌”的节奏感与声部控制的从容也为他的巴赫演奏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俄国方面,尤金娜与尼古拉耶娃的录音也恰恰构成风格方面的互补。尤金娜的录音在深刻理解巴赫的基础上展现出一份奇崛,节奏的把握“有棱有角”,有时弹出嶙峋的声音,仿佛要模仿古乐器,但钢琴家拥有美丽的手指,独特的音响构思从不滑向刺耳的边缘。钢琴家没有追求丰满圆润的触键,却能够以不同的色彩呈现声部线条,如同棱镜折射出七色光一般的效果实在迷人。相对于图雷克的慎思,尤金娜仿佛一促而就地把握速度与结构,其中所展现的音乐智能仍旧是深不可测。
    尼古拉耶娃演奏《歌德堡变奏曲》给人留下典雅的印象,她的演奏也偏慢,却不像图雷克那样游走在沉思的迷宫里。乔纳森•萨默斯认为她的巴赫拥有“纯粹而无拘无束的自然的音乐性”,这一特点在钢琴家分别于1979年和1992年灌录的“歌德堡”里面体现得很充分。没有缓慢的思索,也没有节奏动力的狂飙,尼古拉耶娃习惯在流畅的变奏中把握一份从容,在舒缓的变奏中保持一份节制。一切都那样自然,钢琴家的智慧则隐藏在此表象之下。直到听完全曲,我们发现那种历尽一生般的感受其分量也不下于图雷克的录音,哪怕听起来没那么重。尼古拉耶娃十分注重的一点就是让钢琴发出歌唱的音响,尽管这为她带来“浪漫化”的置疑,但钢琴家弹奏这样的美声绝不以牺牲结构为代价,相反,正是这两方面的黄金比例将她的演奏带向丰碑的地位。除了整体的把握力,处理不同的变奏钢琴家也有她的巧思。例如在1979年的录音中,尼古拉耶娃将第29变奏带入庄严的意境,而在1992年的唱片里,她处理最后一段变奏实在可被认为是对于人生旅途的一次意味深长的总结。


专辑名称:巴赫:哥德堡变奏曲(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专辑艺人:新室内乐团 (NES Chamber Orchestra)
唱片公司:Nonesuch
发行时间:1995年05月16日(Dmitry Sitkovetsky改编的弦乐版)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哥德堡变奏曲是我听过的最宏大最宽广最好听最有深度的变奏曲,这个版本的室内乐改编把钢琴担任的角色换成了弦乐,不仅没有折损原作,听觉上只会更华丽和宏伟,悠扬又有活力,不死板且轻松,配器也堪称完美,是我听过的最完美的改编了。巴洛克风格丝毫无损,又加上一丝丝现代风味,绝了!



 

围炉夜话:求知治愚

$
0
0

    二一三、友以成德,学以愈愚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朋友可以帮助德业的进步,人如果没有朋友,则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德业就无法得以改善。学习是为了免除愚昧的毛病,人如果不学习,必定愚昧无知,愚昧的毛病永远都不能治好。
  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也是不同的,而且既无法看清自己,也无法看到自己的背面。交朋友不仅是为了寂寞,也是为了知道自己的缺点,明白世间各种不同的心灵。每一个人生命的经历不同,但是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生命。
  朋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朋友可以增长我们的学识,拓展我们的见闻,但最重要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背面,帮助我们做一个更完整的人。同样地,我们对于朋友,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情分。
  人之所以求学问,就是为避免无知。无知通常与愚昧同在,愚昧对于事理而言是一种毛病,无知对于人间而言也是一种病,许多灾害起于无知,许多事情坏于愚昧。人求知识,便是给无知和愚昧吓怕了,所以要治愈它。不肯求知的人,就好像永远见不到阳光的土拨鼠一般,只能活在黑暗之中。

 

一人一张经典碟——博特\莫里亚\拉斯特·《朝圣之旅》

$
0
0


专辑名称:朝圣之旅(Calvi & Cloquet: Pilgrimage - 9 Songs Of Ecstasy)
专辑艺人:凯瑟琳·博特\保罗·莫里亚\詹姆斯·拉斯特; (Catherine Bott)
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Ltd
发行时间:1997年10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当古典遇到现代是怎样?无疑古典音乐也是当时的流行乐,两种音乐、两种风格、两个时代的激情碰撞!音乐中的每个音符都渗透着特有的浪漫情调,让你联想到葡萄酒,玫瑰,郁金香,地中海的阳光,情人的欢笑和眼泪。音乐华丽而不滟俗,浪漫而不轻浮,粗旷之中带着细腻,热情之中蕴藏着宁静。音乐基调的蓝色的,象地中海海水那样的兰色,沁人心脾,充满诗意。这蓝色中带着一点忧郁,这忧郁也许是情人的忧郁,也许是法国雨季的忧郁,也许是人类共有的忧郁,也许都不是,这忧郁是古典式的,你只能用心去感受。现代音乐也许达不到不朽的境地,但它却是和普通人一样站在地上,生活在尘世中,听改编的古典音乐你不必正襟危坐,它抒发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些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各种情思。如果说改编有什么了不起的话,那就是通过音乐把生活中的诗意展现在你的面前,使你对它所创造的美的意境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一人一张经典碟——霍华德·肖·《霍比特人&指环王交响乐集》

$
0
0


专辑名称:霍比特人&指环王交响乐集(The Complete Hobbit & Lord Of The Rings Film Music Collection)
专辑艺人:霍华德·肖(Howard Shore)
唱片公司:Silva Screen Records
发行时间:2015年04月28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霍比特人三部曲加指环王三部曲的电影配乐重新演绎交响乐集,古典风范。庄严、华美、宏大,把已经很厉害的配乐直接再拉高一层。值得影迷和乐迷收藏。
    霍华德·肖,加拿大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制作人,以谱写电影配乐而著名。他3次获得学院奖、2次金球奖、3次格莱美奖。作品有电影《魔戒》配乐。他是作曲家Ryan Shore 的叔叔。
    霍华·休尔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多伦多“Forest Hill Collegiate Institute”中学毕业之后,进入青年时代他进入美国波士顿柏克理音乐学院学习。1969年到1972年他加入了“Lighthouse乐队”,期间他给加拿大导演Lorne Michaels制作的电视节目当音乐伴奏当指挥。1974年他给加拿大魔术师 Doug Henning的魔术音乐剧写配乐。从1975年到1980年,他给Lorne Michaels制作的深夜播放的电视喜剧节目《周末夜现场》写配乐。该剧也在美国播放,很受欢迎。从此霍华·休尔步入影视作曲家行列。
    他因《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2001)和《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2003),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因电影《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片尾曲《Into the West》获得一次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最重要的是,在乐迷的心中,霍华德.肖已经具有了奇异及持久的影响。
    同时因上述作品获得3次葛莱美奖。
    因《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2003)和《神鬼玩家》(2004),两次获得金球奖。

 

 

女神重生:恩雅经典歌曲交响乐版


 

一人一张经典碟——黛妮·《织梦》

$
0
0


专辑名称:织梦(The Weaving)
专辑艺人:黛妮(Denean)
唱片公司:Etherean Music Inc.
发行时间:1993年09月0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  如果有一夜你在梦里云中散步,你的感觉会是怎样? 在这张SACD《织梦》专辑中,黛妮独自负责作曲、编曲 、演唱、钢琴演奏等工作。名为“织梦” 却是为你编织 一个美丽的梦境,让你的感觉插上翅膀,飘逸于无限空间 ,然后倾听,想象……。美丽天使黛妮的深情吟唱,一尘 不染的旋律,轻柔曼妙的伴奏,大自然生动的音响,还有 精致无比的震撼录音,电台点播率较高的音乐。总之,这非凡间的音乐就象一只飞鸟带你在午夜的空中飞翔,那天使的吟唱会让你迷失在无边的梦境里。
    《织梦》对于90年代的烧友们来说不算陌生,此乃大名鼎鼎Denean的成名专辑,美丽天使黛妮集作曲、编曲 、演唱、钢琴演奏等工作于一身,可谓才气十足,让人钦佩,也令如今的音乐人汗颜不已。如
此用心之作,天籁之音,旋律舒美,细节丰富,定位精细,反复聆听也不会厌烦,让人总有欲罢不能,意犹未尽之感,与恩雅的作品算得上相得益彰;面对心烦意乱的现代生活,不妨静心聆听该作品,有净化心灵之功效哈!“织梦”就是为你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幻之境,让你的心灵就像插上翅膀,飘逸于无限空间,尽情畅想……
    Denean 温柔的声音,虽然不天使但是胜似天使。Harward磁性的吟诵,虽然听不懂却可以滋润到神经末稍上。听了这样的主题,还会浮躁吗?我们需要春雷,我们接受雷雨的洗礼。


 

一人一张经典碟——安妮·《微风拂面》

$
0
0


专辑名称:微风拂面(Svalande Vind)
专辑艺人:安妮·卡琳·卡莎(Anne Karin Kaasa)
唱片公司:Kirkelig Kultur Verksted(KKV)
发行时间:1991年04月1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这是一张音色极其高贵的人声录音唱片,演唱者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挪威女歌手,虽说她使用的是冷僻的母语,但歌声一出,无人能拒。
    安妮·卡琳·卡莎旋律如此优美,优美得有些象童话中的风景,将人带去世外桃源。另外,录音好得叫人发疯。你应该注意到那有着美妙滑音的吉他伴奏,即使手指轻轻的擦弦亦纤毫毕现。此外弦线的质感,击弦时吉他共鸣腔的木质感都逼真得叫人五体投地。
    且不提安妮那清晰高雅,纯朴伤感的气质,以及北欧民谣那种咬字卷舌非常清晰的美丽唱腔,光是录音之好,亦值得在此推荐。
    此碟第一首“GIE MEGHANDA DI”,录音即体现出一份高度完美,相信是烧友的必知此曲。当吉他的伴奏飘飘而来时,你会发现它的每一根琴弦都脱颖而出,具有惊人的结像力,叫人心悦诚服;关灯静听时,你又会发现深阔的音场似乎已经穿墙破壁、直抵邻家对街;而女歌手娇柔生动的感性歌喉,更具睥睨一切的华丽质感,敲打着每一位听者的心房。
    KKV公司是一家来自挪威的唱片公司,其意为教堂文化工作站,由诗人兼制作人Erik Hillstad成立于1975年,其创立的宗旨为集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艺术家和挪威最有天份的歌手及音乐家以最优质的艺术封面设计,融合各国不同文化的跨界音乐,作出全新不同风貌的音乐及超高水准的录音,其作品中对于歌词的表现一律以诗文创作完全没有白话文,呈现出全方位的精致美艺术品;同时也是挪威境内唯一足以与国际五大相抗衡的唱片公司。
    美、日、港、台发烧友追寻的天碟, 一张轰动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甚至中国大陆的超级天碟,因为原厂经常断货的关系,使得这张片子购买不易,再次的提醒您,下次再看到这张片子,不要考虑,马上买下;因为它的音乐及音效,实在太好了。
    这是一张货真价实的超级美声示范天碟,说它有多好听,就有多好听。不相信吗?到路上去随便抓几个资深的发烧友,问问他们就知道了。KKV不愧是KKV,能做出如此一张从头到尾都非常动听,而且录音又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唱片,放眼全天下,几乎没有几家唱片公司能像他们一样有这般的能耐。多年来经营生产高水平音乐的KKV,一向秉持着的对于质量与艺术的专业决心,这样的努力,在这张「微风拂面」当中一览无遗,也难怪这家发烧名厂一直都是台湾音响乐迷心目中的第一品牌。本片由挪威著名美声女歌手『安妮卡琳.凯萨』担纲演出,与Radka Toneff(神仙故事女主唱)、Kari Bremnes(凯莉.布蕾妮斯)并称为「挪威三大发烧天后」的『安妮卡琳.凯萨』,她的歌声柔亮而富有磁性,唱腔中明显地流露出高贵不凡的气质。在这张专辑当中『安妮卡琳.凯萨』演唱了十一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挪威民谣,虽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也许听不懂她在歌词中唱了些什么,但是重要的是,『安妮卡琳.凯萨』她那娇媚柔嫩的声线,伴随着深具情感的嗓音,在一首又一首的甜美音韵中流泻而出,真是教人三月不知肉味。难怪在前几年刚发片时,马上就轰动了美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发烧圈。过去曾在音乐时代(第12期P164)读到一篇报导,说到一位乐评他美国友人所居住的乡间小城几乎都是人手一张,我敢说这一点也不夸张。本片除了歌声传神优美、音乐流畅动听之外,录音也堪称一绝(有人是用《好到叫人发疯来形容》),欣赏时请您一定要轻闭双眼、用心聆听,因为您会听到美妙至极的吉他滑音,就连那手指擦弦而过的残音也纤毫毕现。击弦时音箱共鸣的木质感,同样也是逼真得叫人五体投地。如果您听不到这些细节的话,那可就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了!除此之外,钢琴、萨克斯风、小提琴、大提琴、还有低音提琴等配器,形体鲜明通透、音色圆润细致,无论您怎么听皆可称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这一切均得归功于KKV老板Erik Hillestad在录音制作上的专业与用心,还有KKV众乐手们不计心血的鼎力相助。这的确是张美到令人爱不释手的人声天碟,也难怪本公司每次在音响展览时播放,都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因为它的缺货率频繁、购买不易,所以特别再次的提醒您,下次如果再看到这张CD,请不要考虑,赶快买下它;因为它的音乐及音效,实在太好了。
    这位叫安妮.卡琳.卡莎的女歌手金发碧眼,唱腔中明显带着北欧民谣风格,气质极高贵。想来这种极贵气的声线在当地并没什么稀奇,多如国内唱民歌的演员。离奇的是这首歌的旋律竟是如此优美,优美得有些象童话中的风景,将人带去世外桃源。
    安妮1966年9月15出生,1991年首发唱片Svalande vind。1992年参加挪威国营广播主办的每年一度筛选国家代表歌手的比赛Melodi Grand Prix”,当时以歌曲«Morgongry»获得第六名。1992年再发行唱片:Solefallstime。1993年出版名为Venerus–frå sans og samling II的唱片。1999年与挪威歌手Sondre Bratland联合发出唱片:Barn av sommaren。其后2010年,于时隔11年的零空唱片期后再发行名为Spor i landskap的唱片。
    虽说安妮卡琳.凱薩使用的是冷僻的母语,但歌声一出,无人能拒.安妮卡琳.凱薩清新高雅,纯朴伤感的气质.以及北欧民谣那种咬字卷舌非常清晰的美丽唱腔加上KKV的完美录音,也难怪此碟在发烧听友中大受欢迎!第一首Gje Meg Handa Di,录音即体现出一份高度完美,是发烧友的必播之歌.当吉他的伴奏飘飘而来时,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根琴弦都脱颖而出,具有惊人的结象力,叫人心悦诚服.关灯静听时,你又会发现深阔的音场似乎已经穿墙破壁,直抵邻家对街.而女歌手矫揉生动的感性歌喉,更具睥睨一切的华丽质感,敲打着每一位听者的心房.美妙滑音的吉他伴着优美得有些象童话中的风景。
    弦线的跳动,似能闻吉他共鸣腔中淡淡的木味,将人带去神天仙界……

 


 

围炉夜话:不耕不获

$
0
0

    二一四、白得才财,赔偿还要加倍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明明知道而故意触犯国法,岂能侥幸地逃避法律的制裁?平白无故地取人财物,偿还的要比得到的更加几倍。
  暗犯国法,迟早会被人发现而受制裁,何况是明犯错误。明知违法而故犯,无非是权势之徒,或是意图侥幸。权势大者岂能大于一国之民?侥幸一时岂能侥幸长久?千夫所指尚且要死,何况一国之人皆弃。今日有经济犯逃亡他国,以为得计,终日躲躲藏藏,不能叶落归根,形同放逐,褴褛于他国檐下,一旦遣送回来,更是身败名裂,何来侥幸之有?
  白得人财,便是不当得而取之,自己并未付出一点血汗,便拿了他人努力的成果。你白得,必有人蒙不白之冤,这种冤枉岂能不索偿的?社会上有公道,国家有法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正理。平白取人钱财,于理不合,多半不容于法。如果这是坏人对你另有所图,这财又岂是好消受的?只怕到时付出的代价比法律所偿者还要重呢!

 

一人一张经典碟——理查德·克莱德曼·《浪漫乐章》

$
0
0


专辑名称:浪漫乐章(Romantique)
专辑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
唱片公司:Dephine
发行时间:2013年02月04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世界上最成功的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又回来了!拥有迷人的外表与优雅稳重的演奏风格,被乐迷冠以“浪漫王子”之称,他的乐迷遍布全世界各地,跨越各个年龄层,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他已经售出了超过8500万张唱片,近850万次Youtube点击量。代表作《水边的阿狄丽娜》更成为钢琴曲的“象征”之一。专辑数量已经超过了鲍勃·迪伦,酷玩乐队,阿黛尔,杰伊Z以及Lady Gaga。2013年,克莱德曼即将60岁,他将会发行十年之后的第一张专辑《浪漫》(Romantique)。他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合声简洁、音色辉煌,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过去的35年里,他那如孩子般金发碧眼的外表和独特的钢琴风格,让他一眼就能被人认出。尽管他让自己足够低调,但是他的专辑销量仍然轻松过百万,他的音乐会一经发布,门票马上就会被哄抢一空。然而,理查德·克莱德曼从没想过成为明星,甚至在舞台上表演。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一个表演者,我能做一个工作室音乐人已经很开心了。”克莱德曼的专辑几乎成为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畅销唱片,一共被评为267次黄金唱片以及70次白金唱片。对于一个偶然成为明星的音乐家来说,这真的很难得。
    197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保罗·赛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为自己的小女儿阿狄丽娜谱写了一首曲子,并特别举办一场面试公开招募最适合演奏该曲的钢琴家,时年23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从众多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这首曲子的首演人,并随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从此展开了长达近四十年,持久而耀眼的艺术生涯。
    带着他那流畅的标志性风格以及华丽的精心策划,理查德·克莱德曼重新演绎了流行音乐以及部分众所周知的古典曲目片段。他自己定义了一种曲调叫做“Easy Listening”。你可以把它叫做原始驰放音乐。《浪漫》所选曲目也恰如其分地紧扣主题,处处散发出“浪漫”气氛,收录了他的代表作《水边的阿狄丽娜》以及若干首钢琴家本人自1976年出道至今最受欢迎的经典曲目外,还加入了来自流行乐坛最动人也最能引起共鸣的经典之作,如英国女歌手Adele的一曲《似曾相识》(Someone Like You), 由”神秘园”(Secret Garden)创作后经“西城男孩”(WestLife)唱红全球的《你鼓励了我》(You Raise Me Up), 老牌实力唱将,被称作“吟游诗人”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名曲《哈利路亚》(Hallelujah)。专辑还收录了《辛德勒名单》的电影原声。此外,普契尼的最著名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和《强尼·史基基》中的著名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也被克莱德曼用钢琴重新曼妙演绎。专辑中的其它曲目也都非常优美动听,均被视为原创者的代表作而广为流传。
    音乐不仅是用来聆听的,而且还能让人们以心来理解生命感悟,使心情愉悦且向往美丽的梦想。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之所以受到如此的欢迎,正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灵需求,尤其是那些新人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乐曲充满了诗情画意。喜爱钢琴的人们听到他的钢琴声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带入亲切、安详而愉快的音乐世界中。
    1992年,克莱德曼第一次来华演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此后的20年,他先后在中国进行了30余次巡演,足迹遍及70多个城市,总场次达200余场,现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在中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境中是播放率最高的音乐,而他也已成为中国观众最熟悉和喜爱、知名度最高的外国音乐家。成为中国钢琴学些的带动者、国产钢琴的推动者。2004 年,为表彰克莱德曼为中法文化交流、推广中国音乐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第 2 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特别授予优秀演出奖和最佳推广奖。在中国,克莱德曼爱好者年龄层次相当广泛。优雅的钢琴让改革开放初期仍有一点保守的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浪漫又不露骨的美,培养起了一批钢琴爱好者。
    在采访时克莱德曼说:“这20年来,我都在中国巡演,我的生日在12月下旬,每次生日和圣诞节、新年,都在中国度过。他说:“确实没想到我的个人音乐会能在中国演20年,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是奇迹!感谢中国,感谢观众。”克莱德曼充满感情地说。
    克莱德曼也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大河》、《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花心》、《爱如潮水》等脍炙人口的曲目。在那个文化产品相對匮乏的年代,他的钢琴曲犹如一股清泉,激荡起人们深藏心底的浪漫情怀。对于中国乐迷,克莱德曼是一代人心中不折不扣的古典音乐启蒙老师,他所引领的新浪漫主义风格使古典音乐不再束之高阁,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而8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大多是在克莱德曼乐曲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儿时偶像已不再年轻,虽然旋律依旧,但仍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岁月飘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张《浪漫》专辑有着非常深刻的缅怀意味,二十年前的聆听者或许曾在克莱德曼音乐的鼓动下,如今成长为新一代的演奏者。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
    今天,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仍然能够听到他那与众不同的,对于每一个时代和流派曲调的钢琴解读。无论我们知道与否,他的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原声带。如今,虽已步入花甲之年,但克莱德曼琴技依旧精湛,魅力不减当年。此次由Decca发行的全新专辑《浪漫》带给乐迷经岁月淘洗后的怀旧之感。

 


 

一人一张经典碟——梅得温·《地球原色》

$
0
0


专辑名称:地球原色(Earth Tones)
专辑艺人:梅得温·古铎(Medwyn Goodall)
唱片公司:MG Music, Ltd
发行时间:2014年08月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这是精神治疗音乐,音乐家网罗地球所有动听的自然音声融入动人的音乐之中,带给你绝对是温馨惬意的心灵鸡汤!
    Medwyn Goodall 梅得温·古铎,一九六一年生于英国Harrowgate的 Yorkshire Dale,并在这个美丽的乡下他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姓名中的“Medwyn”是一个古凯尔特名字,现在在威尔士地区还可以听得到。他是一个完全的素食主义者,没有孩子,是个十足的爱猫人;喜欢科幻电影、池塘、水族箱,还有漫步。他在六十年代的流行乐曲声中长大,他尤其喜爱 Beatles 和 Beach Boys——他们的旋律影响了他,促使他要求并得到他的第一把吉他;Medwyn Goodall 长到11岁的时候见到了英国流行歌星 Cliff Richard,他鼓励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当他在他的吉它上掌握了两三个和弦之后就马上开始了作曲,并且和许多象他一样十几岁的年青人组成的乐队去演奏。其中一支叫Trax的乐队曾经在电视和电台的节目中出现,并且作为英国广播公司的嘉宾出现。
  Medwyn Goodall 靠自学而精通多项乐器,其实他并不会读或写谱,但却在自建的工作室里录制下自己作曲、编曲的音乐,令人惊奇的是你可以在他每张作品中,找出一打以上的乐器来……Medwyn Goodall 喜欢以古文明人作为创作的题材,并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他能将旋律完美准确地嵌入,有着素人音乐家无可抗拒的魅力!Medwyn Goodall 从他的家乡和工作室所在地Cornwall那美好的乡村景色中获得了灵感并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他的主要乐器吉他,同时它还能演奏一打以上的乐器。他发明了他自己特有的风格,富于旋律性,表达性同时优美异常。
  Medwyn Goodall 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自然音乐家,他拾起许多乐器并演奏它们。他演奏乐器的范围十分惊人,包括低音提琴、曼陀林、钢琴、鼓、竖琴、长笛、钟琴、牧笛、电颤琴和各种电子合成器。他自己设计并修建了自己的录音室,并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取样器(Medwyn Goodall 声称这是他最喜欢的乐器,因为它们能演奏出世界上的所有声音)、合成器、吉他和丰富声学设备。

 


 

一人一张经典碟——塞巴斯蒂安·巴赫·《给他们地狱》

$
0
0


专辑名称:给他们地狱(Give 'Em Hell)
专辑艺人:塞巴斯蒂安·巴赫(Sebastian Bach)
唱片公司:Spitfire
发行时间:2014年04月
专辑语种:另类专辑

    sebastian bach大概是全世界最漂亮的重金属主唱了,他那高亢嘹亮的嗓音以及浑身散发出来的狂野气质令无数歌迷为之倾倒。白羊座的他脾气火爆是出了名的。曾经在演唱会上因为一名观众向他投掷酒瓶,他二话没说便跳下舞台把观众海扁一顿,结果误伤到旁边的一个女歌迷,sebastian bach被缓刑三年,这便是白羊爱冲动的后果啊。可也正是他的这种火爆脾气,才会令他更加有男人的野性魅力,更加迷人。
    Sebastian Bach是美国著名金属乐队穷街(SKID ROW)乐队的前主唱。在参加Skid Row之前,他曾经是Herrenvolk、Madame X、V05和Kid Wikkid的成员。Sebastian父亲的家族是来自挪威的,而他母亲的家族是来自加拿大的,而且在他母亲的家族中还带有一点美国印第安人的血统。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