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人一张经典碟——米开朗杰利·《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
0
0



专辑名称: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集(Debussy: 24 Préludes)
专辑艺人: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开朗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84年07月25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克罗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 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一、德彪西的“梦幻世界”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于 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二、泛音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波纹。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德彪西的音乐,特别是后期的钢琴作品,经常被人与“印象派”的绘画联系起来,而傅聪深厚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已经深深渗入到每一个细胞的中国文化背景刚好被用来诠释这些作品。透过中国文人特有的诗书画的意境,我们也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德彪西的音乐,理解德彪西“要忘记钢琴是一件有琴槌的乐器”的含义。傅聪的演奏让我“看”到了夜色中无处不在的风和风中的香味,月光下轻烟似的仙女和小小的石楠,沉没的教堂的大钟也仿佛触手可及。静静地听一遍,醒来时会发现自己平静得不行。可能,钢琴的表现力在这里已经到了某种极限了吧。
   《前奏曲(1)》(12首):《德尔斐的舞蹈女郎》,音乐纯洁而古典,表现德尔斐地区阿波罗神庙宗教仪式中肃穆的舞蹈,灵感来自于对卢浮宫圆柱上雕塑的印象(一说是希腊花瓶上的浮雕)。《帆》,一幅迷蒙的海景图:几只停泊在海面、来回荡漾的小帆船,飞溅的浪花,向着天边延伸的地平线,还有无尽的静寂。《原野上的风》,这是迅疾掠过的风,但并不强劲,它飘忽不定,瞬间即逝。《黄昏空气中的声音与芳馨》,灵感来自于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的《黄昏的和谐》,下面是这首诗的第一段:“那时辰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
    在这首乐曲中,德彪西将暮色中的天空浸透了美妙的声音和浓郁的芳香。《安纳卡普里的山丘》,安纳卡普里是位于波斯湾中的卡普里岛上的一个小镇,乐曲开始时几乎处于完全的静寂状态,而乐曲最后部分则有着如火焰般的光亮。《雪上足迹》,有些凄凉的音乐给人以疲惫和负重的感觉,宛如是在雪地里行走,每迈一步都要吃力地从很深的雪中拔出脚来的情景,曾有人这样问:“这些孤独的、寂寞的脚步将带着人们走向何方?”《西风所见》,这首乐曲中的“风”是具有摧毁性的狂风,是能掀起海上巨浪的“飓风”,音乐给人以冲击感和混乱感。《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旋律甜美抒情,流露出少女的青春气息,标题出自L.德·里尔的《苏格兰之歌》中的一首诗歌,原诗描写一位苏格兰少女在晨曦中唱着一支纯朴而天真的歌曲。《中断的小夜曲》,音乐模仿吉他的演奏,带有典型的西班牙风格,似乎表现了一个恋人缺乏自信地唱着求爱的歌,歌声在某处具有讽刺意味地中断了,然后他又沮丧地从头唱起,直到无精打采地唱完。《被淹没的大教堂》,受启于约1500年前被洪水淹没的布列塔尼的一座大教堂,它经常浮出水面以警示那些不信奉神的人们;乐曲开始时,以很轻力度的演奏来表现平静水面中混合着的被淹没的钟声,当大教堂在钟声中浮出水面时,钢琴的音量逐渐增强,我们仿佛可以听到管风琴的轰鸣和圣咏的宏伟歌唱在此刻升起并久久回荡,最后,一切又消失在波浪之中。《小精灵之舞》,一首轻盈的、飘忽的、如精灵般的乐曲。《游吟诗人》,音乐明朗欢快,显示出具有幽默感的怪诞;这里的“游吟诗人”指的是当时戴黑帽、涂黑面孔、穿白色燕尾服的演员。
    《前奏曲(2)》(12首):《雾》,薄薄的迷雾,使一切变得朦胧,像失去了真实感的幻境,乐曲将轻轻薄雾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是只有德彪西才会有的神来之笔。《枯萎的落叶》,像是一首悲秋的哀歌,是枯叶从树上慢慢飘落所引发的沉思。《维诺之门》,“维诺之门”是十三世纪格拉纳达的阿尔汉布拉宫的一个著名宫门,构思源自于德·法亚(1876-1946)寄给德彪西的一张“维诺之门”的明信片,按照德彪西自己所说的,这首乐曲“具有极度猛烈和温柔优雅的鲜明对比”,体现了西班牙人复杂的性格特征。《仙女们是极为灵巧的舞蹈者》,表现的是神话般的世界,飘忽的琴音如仙女们轻盈、悄然的飞舞。《欧石南》,欧石南是一种灌木,这支乐曲就像一首散发着淡淡乡愁滋味的歌谣,音乐仿佛描绘了灌木上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的景象。《拉万纳将军——乖僻的木偶》,具有喜剧色彩的乐曲,拉万纳将军是“一个嘴如裂了缝的伤疤,裂口显出十分快乐的微笑”的老木偶,乐曲描写他走路一蹦一蹦的样子。《月色满庭台》,一首极富光感的精致之作,沉寂的乐声产生出一种催眠效果,据考证,其标题可能来源于一篇关于印度的文章,文中有“苏丹妻子的花园,洒满月光的庭台”一句。《水妖》,水妖是北欧神话中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半人半神的少女,以危害航行的人为乐;不过乐曲只是流露出某种不祥之兆,更多的是着墨于对水的想象。《向匹克威克先生致敬》,匹克威克是狄更斯(1812-1870)小说中的人物,德彪西对这个人物作了漫画性描绘,音乐被标明略带英国国歌的风味。《罐盖》,Canope是古代埃及盛放尸体内脏的白色瓦罐,与木乃伊一同埋葬,罐盖上雕刻有动物图案或人的头像;此曲音乐轻柔迷幻,神秘诡异,具有东方风格。《三度音程变化》,是全部前奏曲中最特别的一首,其灵感不是来源自外部的印象,因此也更加抽象。《焰火》,在密集的琴音中开始,这里有幻想中的缤纷焰火,和广场上的狂热气氛;乐曲的结束部分显示出绝妙的视觉效果,在高潮过后,琴声淡出,演奏变得很轻,描绘出在黑暗笼罩一切之前,最后几点星火在空中闪烁的景象。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1 《德尔菲的舞女》Danseuses De Delphes, L.117-1
    这套作品似乎是对细致入微的超感觉的一系列速写。本曲灵感来源于卢浮宫一个圆柱顶端雕刻的三位酒神女祭司,音乐节奏和步伐沉静、缓慢,和声具有神秘的感染力。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2 《帆》Voiles, L.117-2
    异常凝练地以全音阶徐徐展开这样的场景:柔丽迷人的夕阳的余辉中,船儿慵懒停靠港湾,船帆在风中轻扬。富有质感的和声仿佛令人能够触碰得到,大三度的摇曳效果更平添几分静谧。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3 《原野上的风》Le Vent Dans La Plaine, L.117-3
    轻快活泼、灵动可人的暖风,时而夹杂一股刺骨寒风,并没有狂风暴雨,逐渐走向期待的收束中止于一个不用震音的音符,就像一缕稀薄的烟气弥漫而倏忽不见。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4 《夜空的声音与芳香》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L.117-4
    灵感来自波德莱尔的诗“每一朵花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5 《安纳卡普里的山丘》Les Collines D'Anacapri, L.117-5
    塔兰泰拉节奏和纳波利旋律的梦幻组合,无忧无虑的民歌元素、牛铃和钟声的嬉戏玩笑令人愉悦,明亮而灼人的阳光下的白日梦,意蕴悠长而轻松适意。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6 《雪上足迹》Des Pas Sur La Neige, L.117-6
    “轻风夹带起飞落的雪花,漫天飞舞;长路漫漫;怀恋那黑暗中的光明和温暖的爱抚;这份孤独,无尽无休,那是我们灵魂的孤独,它四处徘徊游荡,自我沉醉...”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7 《西风所见》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L.117-7
    “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雪莱)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8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L.117-8
    “在紫色苜蓿盛开的土地上是谁在清晨低吟浅唱?是位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嘴唇红如樱桃将歌声轻放爱就像夏日灿烂的骄阳百灵鸟在枝头引吭...”(诗:勒孔特·德·里勒)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9 《中断的小夜曲》La Sérénade Interrompue , L.117-9
    漫弹吉他似的效果营造了梦幻的西班牙场景,氤氲的气息中小夜曲游移不定地展开,机敏的嘲讽极富趣味,西班牙小调装饰音和吉他的运用,呈现出十足的安塔卢西亚式典雅。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10 《沉没的教堂》La Cathédrale Engloutie, L.117-10
    取材法国布列塔尼“伊斯王”传说中大海淹没教堂的情节,采用格列高利圣咏旋律,和声似中世纪奥尔加农,钟声和低沉持续音具有管弦乐效果,深沉而具有空间感,余韵悠长。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11 《帕克之舞》La Danse De Puck, L.117-11
    一连串音符活泼俏皮地飞速掠过,是『仲夏夜之梦』中的帕克,一个极尽讽刺嘲笑之能事的小精灵,狡狯淘气而变化无常,德彪西将幽默诙谐如此生动地付诸音律,令人忍俊不禁、赞叹不绝。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1卷之12 《游吟歌手》Minstrels, L.117-12
    同样是江湖艺人,这里的主角不是沧桑的流浪歌手,而是插科打诨的小丑或杂耍表演者,此处依约定俗成作“游吟歌手”。独特的节奏,颇有美国爵士乐的情致,仿佛是两个互相嘲弄的滑稽小丑。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1 《雾》Brouillards , L.123-1
    “多调性的雾霭中偶尔闪现灵动的几点光亮。” 有人称此曲如同惠斯勒画风的一幅速写,真是耐人寻味的比拟,印象派画家惠斯勒将其作品冠以交响曲等音乐标题,德彪西则以音律“作画”描摹感受。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2 《枯萎的树叶》Feuilles Mortes, L.123-2
    秋风把树叶吹落在地上,它只能悉悉索索,发几阵悲凉的声响。它不久就要化作泥;但它留得一刻,还要发一刻的声响,虽然这已是无可奈何的声响了,虽然这已是它最后的声响了。(诗:刘半农)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3 《维诺之门》La Puerta Del Vino, L.123-3
    灵感得自作曲家法雅寄给德彪西的明信片,绘制的是西班牙阿布拉罕宫的葡萄酒之门(Puerta del Vino),也成为曲名的来历。乐曲体现其建筑特质“具有极度猛烈和温柔优雅的鲜明对比”。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4 《善舞的仙女》Les Fées Sont D'Exquises Danseuses, L.123-4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诗:白居易)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5 《欧石楠》Bruyères, L.123-5
    一首清新柔丽的林地牧歌,仿佛树荫下阳光透过叶子缝隙投射出点点光斑,又仿佛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灌木上闪烁着晨光。和谐质朴,正如欧石楠的细小花开,形成“山中薄雾”般的淡雅宁静。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6 《拉文将军,乖僻的木偶》Géneral Lavine, Eccentric, L.123-6
    拉文将军是“一个嘴如裂了缝的伤疤,裂口显出十分快乐的微笑”的老木偶,德彪西以键盘表现了机械式的僵硬刻板,一瘸一拐的步态笨拙怪异,曲带嘲弄,幽默谐谑。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7 《月色满庭台》La Terrasse Des Audiences Au Clair De Lune, L.123-7
    依稀可以听到贝加莫组曲中著名的月光旋律在七和弦上游走,充满夜色的浓郁芳香,德彪西又一支富有感官美的曲子,妩媚而古雅,双重调性的和声微妙精致。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8 《水仙女》Ondine, L.123-8
    悬挂着黄梨长满野蔷薇的湖岸 映在湖里 可爱的天鹅你们吻醉了 把头浸入神圣冷静的水里 可悲啊 冬天到来 我到哪里去采花哪里去寻日光和地上的荫处四壁围墙冷酷而无言风信旗在风中瑟瑟作响(诗
:荷尔德林)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9 《向匹克威克先生致敬》Hommage À Samuel Pickwick Esquire, L.123-9
    取材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喜剧性运用“上帝保佑吾王”,不过恐怕英国人也会承认少有比这更俏皮的音乐刻画,栩栩如生的讽刺漫画令人简直以为确有其人。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10 《骨壶》Canope, L.123-10
    骨壶是古埃及制作木乃伊时盛放内脏的白色瓦罐,乐曲却带有爪哇加美兰音乐的影响,五声音阶渲染出浓郁的东方情调,安静而轻轻地忧伤着,仿佛无限温情的凝视,幽然思古如精神上的东方之旅。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11 《三度交替》Les Tierces Alternées, L.123-11
    二十四首前奏曲中唯一一支无具象标题的曲子,几乎一直延续的十六分音符的无穷动愉悦而感人,德彪西仿佛以此对古钢琴家们致敬。

 



    德彪西 24首前奏曲 第2卷之12 《焰火》Feux D'Artifice, L.123-12
    全集的压轴最为华丽多彩,印象派风格中糅合李斯特式的浪漫。24首前奏曲是德彪西重要代表作,气质清新飘逸唯美,手法精巧多样,在音乐史上意义非凡,给予艺术感受力敏锐的听众以丰美飨宴。

 



 

一人一张经典碟——尼尔森·《神圣大提琴》

$
0
0


专辑名称:神圣大提琴(Sacred Cello)
专辑艺人:史蒂芬·夏普·尼尔森(Steven Sharp Nelson )
唱片公司:Stone Angel Music
发行时间:2006年09月06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Steven Sharp Nelson 史蒂芬·夏普·尼尔森 1977年生于美国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是一位以打击弹拨琴弦,作为另一 种演奏手法的大提琴改良先锋。这种让“大提琴变打击弹拨乐器”的演奏手法结合了传统抒情的大提琴技巧,并带有标新立异的拨弦撞击技巧。Steven Sharp Nelson 在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12岁学习打击乐,并于17岁学习吉他。虽然擅长多种乐器,但大提琴仍是他主要的演奏乐器,他曾师从大提琴家 Stephen Emerson、犹他州音乐学院的提琴导师 John Eckstein,以及犹他州交响乐团的 Ryan Selberg(学习弓法)。
    Nelson音乐生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在他15岁,他被 Peter Breinholt 彼得·布莱恩霍尔特 招致麾下,在他的乐队,大游行里面负责弦乐部分并一同演出。从那时开始,他参与录制了超过一百张专辑,涵盖民谣、bluegrass 蓝格拉斯(乡村音乐)以及hip-hop。在幕后参与制作了超过一百张专辑后,这位老牌的录音室音乐家带着他的首张专辑《Sacred Cello神圣大提琴》从幕后走向前台。这张发布于2006年的 Steven Sharp Nelson 第一张个人专辑曾荣登Billboard排行榜。在这张专辑里面,Nelson除了表现精准演奏技巧,还展露了即兴演奏的才华。如同那些被视为经典古典主义音乐家的耳熟能详的曲目,让聆听者产生强烈的情感悸动,Nelson表演中所展现对节奏的把握和活力的挥洒,他总能唤起一股惊人的强烈情绪对映。其中,无伴奏的演奏序曲灵感源自于巴赫的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采用了活泼的自由节奏演奏手法,另外专辑还应邀吉他手 Peter Breinholt 和一些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比如 Jon Schmidt、Paul Cardall、David Tolk 和 Marshall McDonald 轮流担任特邀表演嘉宾。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给这张专辑锦上添花,这就使这张专辑更贴近新世纪,民谣,灵乐以及古典的杂糅风格。从开始到结束,《神圣大提琴》给人的感觉是亮丽的,坚实的,独特的且迷人的。在这张专辑之后,Nelson陆续发布的2张个人专辑《Tender Mercies》(2008)、《Christmas Cello》( 2010)也纷纷获得好评。
    Steven Sharp Nelson 在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12岁学习打击乐,并于17岁学习吉他。虽然擅长多种乐器,但大提琴仍是他主要的演奏乐器,他曾师从大提琴家 Stephen Emerson、犹他州音乐学院的提琴导师 John Eckstein,以及犹他州交响乐团的 Ryan Selberg(学习弓法)。Nelson大提琴生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在他15岁,他被 Peter Breinholt 彼得·布莱恩霍尔特 招致麾下,在他的乐队,大游行里面负责弦乐部分并一同演出。从那时开始,他参与录制了超过一百张专辑,涵盖民谣、bluegrass 蓝格拉斯(乡村音乐)以及hip-hop。对 Steven Sharp Nelson 个人产生影响的艺术家有:丹麦幽默作家、世界级钢琴家 Victor Borge;爵士乐大师 Bobby McFerrin;电影配乐人 Peter Schickele;马友友、U2乐队、James Taylor 以及摇滚乐手Sting(这个杀手不太冷插曲《Shape of my heart》主唱)。
  Steven Sharp Nelson 发行于2006年的第一张个人专辑《Sacred Cello 神圣的大提琴》曾登上Billboard排行榜。从那之后,他陆续发布的2张个人专辑《Tender Mercies》(2008)、《Christmas Cello》( 2010)也纷纷获得好评。
  另外 Steven Sharp Nelson 是盐湖城“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教会成员,他的家庭由他和他的妻子Julie以及三个孩子组成。
    但Steven Sharp Nelson 被众所周知,更得益于他与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钢琴家 Jon Schmidt 合作的一首混编曲目:将 Taylor Swift 的《Love Story》加上Coldplay的《Viva La Vida》用钢琴和大提琴重新演绎。这首神曲虽然才在Youtube上放出不到一个月却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追捧。此后,两人开始更广泛的合作并进行全球性的巡演。
 


 

群星·《恋人们的爵士曲调》

$
0
0


专辑名称:恋人们的爵士曲调(Jazz for Lovers)
专辑艺人:群星
唱片公司:Concord Records
发行时间:2007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爵士专辑

    著名的爵士乐厂牌协和爵士(Concord Records.)出品的爵士乐精选集。按照风格结集出版,每张专辑既有经典人声,也有纯演奏作品。涵盖诸多大师多年力作,实为爵士乐迷入门、进阶佳品,也适合普通听众在夜阑人静时欣赏。全套有十多张。本辑为《Feeling Sentimental》,或译做《伤感情怀》,也是本人最喜爱的一张。汇聚了众多老中青三代大牌爵士唱将倾情演绎,描绘浪漫之夜。


 

一人一张经典碟——細川綾子·《歌声泪痕》

$
0
0


专辑名称:歌声泪痕(NO TEARS)
专辑艺人:細川綾子
唱片公司:三盲鼠(CISCO思科)
发行时间:1995年12月11日
专辑语种:爵士专辑

    细川绫子无疑是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爵士女歌手之一,特别是在日本和台湾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她的演唱毫不刺激,出生日本的细川绫子虽没有黑人唱爵士乐那种与天俱来的独特气息,但是她加强了真挚的感情及韵味抒发,巧妙地避开了先天的缺失,以纯熟而又独树一格的嗓音演唱这张在1993年发行的《 A WORLD OF LOVE》。她的嗓音温和节制,但是款款深情里却有着高度的感染力,无论是流行音乐或爵士歌谣,透过她的诠释都很冷静而平和的自然展现,最清淡的口味往往是最能持久的,细川绫子就属细水长流、百听不厌的类型。虽是日本人,但长年客居旧金山,沈浸在美国西岸丰爵士乐的熏陶及个人之天赋,已深得爵士乐的精髓,她长久来一直被视为东方爵士女歌手的最佳代表。在这许多年的磨练之后她已深获爵士乐精随,所以日本三肓鼠公司帮她出版了数张爵士演唱专辑,以她纯熟而又独树一格的嗓音,及丰富的人生历练,让这些原本就是经典歌曲有了全新的生命。
  专辑中的一首Paul Simon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加入了萨克斯风的浪漫催化,还有弦乐与钢琴的轻柔抚触,当细川绫子结束最后一个袅袅余音时,不被感动的人真是铁石心肠了!“When You Smile”的俏皮轻快气氛与曼妙有致的节奏,是不是让你想起巴黎香榭里大道上的美女?标准的多轨混音制作,十几支麦克风最后混录在Studer录音座上,鉴听用的是Mclntosh大机推JBL喇叭,日本人常这样的搭配。整张录音呈现的是惊人的细节与浮凸的定位,可别误以为近距离麦克录音音像会很大,不!非但自然得很,还有血有肉,你几乎可以看到她的精神奕奕,闻到她的香汗淋漓,这是百分之百的天碟级制作!
    细川绫子长久来一直被视为东方爵士女歌手的最佳代表,第一张专辑《Mr. Wonderful》早已让全世界见识她无庸置疑的完美嗓音,专辑推出后她不仅经常受邀至日本的爵士乐节庆中演唱,也常常到欧美地区的国际性爵士音乐聚会中表演,在这许多年的磨练之后,她更已深获爵士乐精随,出生日本的细川绫子虽没有黑人唱爵士乐那种与天俱来的独特气息,但是她加强了真挚的感情及韵味抒发,巧妙地避开了先天的缺失,以纯熟而又独树一格的嗓音演唱这张在1993年发行的《爱的耳语 A WHISPER OF LOVE》。此辑收录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这些原本就是经典的歌曲赋予了全新的生命。第一首"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是金莎巧克力广告曲,听听她成熟妩媚的最佳演出;曲目中还有"Too Young"为老牌男歌手Nat King Cole的成名曲之一,细川绫子用截然不同的唱腔曲调,抓住了每一颗聆听者的心;"Sea of  Love"是电影《激情刽子手》的主题曲,细川绫子用浓浓的爵士调子和缓而真实的特质让人心灵随之舒畅;"Tears In Heaven"为吉他之神Eric Clapton赢得葛莱美奖的抒情金曲,仔细聆赏细川绫子娓娓道来思念的伤感。
    绝对值得一提的是,此辑发行自今一直是所有发烧友口中完美示范天碟之一,TBM三盲鼠以最顶级之录音技术制作,原音重现出人声的抑扬顿挫、面部表情历历再现,器乐的定位更是够清晰、够扎实。空气感丰富自然,栩栩如生的真实临场感,绝对让您永志难忘。如果说细川绫子是一位当世不可多得的歌者,而这张"A Whisper of Love"更是张千载难逢、万中选一的爵士名演。
    继大受欢迎的成名作「奇妙先生」与演绎经典歌曲的「爱的耳语」之后,细川绫子(Ayako Hosokawa)再度以其富磁性的动人嗓音打动您的心!细川绫子用她的歌声征服世界各地最挑剔的耳朵,每一张专辑的选曲及诠释都富有浓郁的「细川风格」,以难以言喻的温暖气息使乐迷被她的歌声深深吸引。这张「歌声泪痕」,除了维持一贯高水准的选曲及演绎之外,吉他、萨克斯风加上钢琴的完美编曲搭配,更衬托出细川绫子独有的绝美嗓音,超级活生真实的录音效果更将细川绫子的无限魅力完全释放!细川绫子在TBM的三张专辑都值得您珍藏与细细品味!
  屹立歌坛20几年的细川绫子用她的歌声征服了欧美及亚洲许多挑剔的耳朵,她每一张专辑中的选曲及诠释都富有浓郁的[细川式爵士],这也让每一首经由细川绫子诠释过的歌曲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气息,这更是万千乐迷们被他款款歌声所吸引的主因。这张[歌声泪痕]唱片中,除维持一贯高水平的选曲及演绎,吉他及萨克斯风加上爵士钢琴完美搭配着细川绫子特有的颤音,情深处歌声浑融吉他弦音绵密。萨克斯风声音催人落泪,悠扬处歌声穿透力强.直抵听众内心深处,流畅的爵士钢琴也带领着听众情绪忽高忽低,让人完全感受到细川绫子的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辑在1977年录制,完全承袭着日本三盲鼠录音真实的临场感,当时采用多麦克风的细腻录音再加上三盲鼠王牌制作人[藤井武]亲自出马,原始母带经由JVC的K2,20位转录技术,聆听效果温暖芬芳。不加入任何数字技术就这么直接动人充满力道。不管是老爵士迷或是年轻乐迷,亦或是音响迷们,如果你曾经懊悔错过了细川绫子的代表作[奇妙先生]或是[爱的耳语],现在你绝不能再错过这张值得再三品味的佳酿[歌声泪痕]。

 


 

一人一张经典碟——施奈德汉·《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
0
0


专辑名称: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集(Brahms: 3 Violin Sonatas; Scherzo from »F.A.E.« Sonate)
专辑歌手:施奈德汉(Wolfgang Schneiderhan)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2001年07月02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绝对是勃拉姆斯小提五奏鸣曲最正宗最精致的版本之一。施奈德汉享有二次大战后德奥小提琴界第一人的美誉,施奈德汉的诠释为正统的德奥学派风格,被誉为是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等维也纳乐派的最佳代言人。施奈德汉的琴声纤细,但隐含着高贵从容的豁达之气。
    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也是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在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乐师。勃拉姆斯童年时跟父亲学拉小提琴、大提琴,吹圆号。由于家境贫寒,有时还到酒馆里弹钢琴,以便赚得一些钱贴补家用。勃拉姆斯十五岁起举行演奏会,并创作一些钢琴作品。

 


    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都是很著名的,比如1,4两首交响曲,24首匈牙利舞曲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我个人感觉勃拉姆斯的作曲风格差异是很大的,交响曲的编制大的吓人(虽然我个人偏爱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作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个人感觉更多的是优雅和浪漫),但是室内乐作品又极其细腻,让人惊叹。如果觉得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过于厚稠的人们,大可以听听他的这一套小提琴奏鸣曲,这是勃拉姆斯性灵的抒写,自然亲切多了,虽然也还有几分矜持。如果说第一首还是悱恻缠绵,欲说还休,迟疑不决;第二首就有些勇于表白的迹象了,感情起伏幅度也大,然而感情跃动之后,却留下一片怅惘;第三首的首乐章简直就是一首悲歌,是对那些不可挽回的往事的再三回顾和叹惜,挥之不去,不能自已,结尾是一个长长的哀怨,然后在第二乐章转入内心独白而细细咀嚼,第三乐章似乎是一个小范围内的舞蹈,但又因为觉得不知有谁堪赠,于是生几分踌躇,至于第四乐章,像是勃拉姆斯的狂想曲了,颇有恣肆之意,但是却突兀而止,好像忽然觉得生活可能有另一种情形会出现似的,于是又有些许情感含蓄而未发。这次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就是细腻的代表之一(勃拉姆斯一共写过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包括F.A.E.奏鸣曲)。
    对于这个作品我个人的感觉浪漫,非常的有那个时期上流社会那种浪漫的感觉。我听这个作品的同时在读张爱玲的短篇小说,感觉两者节奏是很有符合的地方的。尤其是作品中所有的慢板,柔板都能带来很清晰的那种不紧不慢的优雅以及愉悦感。快板就好似舞会的场景,旋转,但是又不失典雅。也如介绍所说,我尤其喜欢第三号的第二乐章,柔板。那种感觉至少是让我沉醉其中。
    关于演绎由于再完整的听其他版本确实时间不足,也就作罢,虽然录音效果可以很快的得到一个感觉,不过这次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最近买了一些CD,这是其中一张。聆听这个版本就是使用的CD机,但是其他版本就只能使用随身听或者PC最为信号源。这个的差别确实很大。虽然可以自己刻录但是和购买的差距至少我能清晰听出来。所以也不好做出一个很可观的对比。我只能说这张碟子的录音确实是DG味,很自然,很古典。越来越喜欢DG因为虽然不像DECCA那么好听,但是DECCA那种通透可能有点过了。

 

 


谢林与鲁宾斯坦合作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谢林与鲁宾斯坦,真是珠联璧合。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鸣曲感情过于丰沛,男性的合作比男女的合作会收敛克制一些。所以,再完美不过了。

 


 

围炉夜话:人贵自立

$
0
0

    二二二、人贵自立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至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广馀殃之理,似觉难凭。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灭;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贵自立也。
  尧和舜都是古代的大圣人,却生了丹朱和商均这样不肖的儿子;瞽和鲧都是愚昧的人,却生了舜和禹这样的圣人。若以善人遗及子孙德泽,恶人遗及子孙祸殃的道理来说,似乎不太说得通。然而尧舜的圣明,并不因后代的不贤而有所毁损;而瞽鲧那般的愚昧,也无法被舜禹的贤能所掩盖,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能自立自强。
  尧、舜生朱、均、瞽、鲧生舜、禹,这说明了贤达之人完全是靠自己。即使祖上无德,并不妨碍一个人成圣成贤;子孙再贤德,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愚昧。
  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所有外界的力量,不足以影响到一个人向上的意愿。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的心灵也是不与他人共有的。自我的成长只自己能帮得上忙,自己的生命也只有自己能照顾,谁也不能替你打算,谁也不能代替你选择。一个跌倒的人,如果他自己不想爬起来,任谁去扶他都没有用,他一样会倒下的。因此人贵自立,他人是无法帮你自立的。

 

一人一张经典碟——波利尼·《肖邦练习曲》

$
0
0


专辑名称:肖邦练习曲(Chopin: Études)
专辑歌手: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85年01月09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钢琴练习曲能够写得像肖邦这样, 不仅可以让手指进行非常机械的练习。不仅使得技巧和曲式紧密结合,而且竟然可以将一段段天籁之音巧妙地谱入,更让一股浓郁的诗,情从中透出,这真是不可望及的登峰造极境地。肖邦这二十四首练习曲始终是爰乐者心中的典范之作,难以逾越。
    肖邦这两部分别编为作品第十号(共十二首)和第二十五号(共十二首)的练习曲,我心目中最佳的演绎者,要数法国钢琴家柯尔托1933年那个录音。柯尔托的演奏。令人听来有骨肉匀透之感,自然也情思清丽,几乎无处不在了。以作品第十号为例。听柯尔托弹其中的降E小调第六首时,那种似乎无形中张开的氛围,一下子就把人罩在那里。让那绵绵的诉说不停地进入你心里,这种感染力量,在别处你就再也找不到。而F小调第九首,真像是投向感情世界的一个个问号,这是对于极其珍惜感情因而也是极端敏感者的凭空设问,因为是从心中直接端出,故而也就真是震人心魄,教人不及思索,只能随着他的发问一路下去。虽然最终谁都能够明白那是无所谓答案的,然而你却不能不对柯尔托锦心巧指弹出的这番意境表示钦佩。遗憾的是柯尔托这个录音未见有单张CD发行。
    波利尼的这个录音,有金石之声,可谓技惊当今,无可挑剔。是臻于完美的演奏。
    尤其是这第一首,因为这首小曲里面层层叠叠的音响效果,在别人弹来经常是那种一浪一浪拍到头上的清爽感觉。但是波利尼弹出来则是那种一阵风一阵风那种,或者说是像一座一座连绵的山峰,能把你包在整首曲子里面。之后的第三首别人弹的也是那种跳跃的极其明显的味道,但是波利尼的演奏在保持了触键的弹性的同时让音符活动在一个非常节制的范围里。听起来不仅仅是完整再现了跳跃的味道,同时还多了一种明显的对自我的控制和对别人的包容的感觉。
    其他的曲子我不太想多说了,但是我想好好说一下第十一首,“冬风”。我记得我的一位好友和我说到他对这首曲子的感受的时候,告诉我“唯有冬风潇洒自在”。仔细听来,这个评价倒是不错的。在这首曲子上听不太出那种温柔的感觉,更多的也是一种凌厉的气势。这首曲子刚上来有一段非常内敛的铺垫,但是这段铺垫的旋律可以说已经预示着后面强劲的冬风的来临。之后这首曲子是很明确的在以两条旋律线行进。一条节奏稍慢但是非常沉稳猛烈,另外一条布满了装饰音,节奏很快,华丽无比。这两条线是在一起刻画冬风的性格。沉稳的展现的冬风的形态,刚猛有力,摧枯拉朽,不惧一切阻挡。华丽的则是在刻画冬风的内在,其实充满了对于自由和美好的憧憬,可以说其本质本身并不是这种破坏的力量,而是无处不可达的潇洒。尤其是曲子的结尾,两条线并为一条,从刚猛走向华丽,阵风吹过。

 


 

一人一张经典碟——穆特·《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
0
0


专辑名称: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专辑歌手:穆特(Anne-Sophie Mutter)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90年10月25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柴科夫斯基如同贝多芬、勃拉姆斯一样,终生只写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而且三个人的协奏曲又都是D大调,在音乐价值上,也同被列为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不过在1978年作品完成后,这部协奏曲又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历程才真正为人们所接受。
    协奏曲本来是题献给当时的小提琴大师莱奥波德·奥尔,但奥尔读过总谱之后,声称无法演奏。后来由另一位提琴家阿道夫·布罗茨基在断断续续练了两年之后,才于1881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当时著名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竟然评论说:“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次使我们可怕地认识到,有些音乐也可以糟得刺痛人的耳朵。”不过后来奥尔还是亲自演出过这个作品,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乐章温暖亲切、感人至深,似是娓娓倾诉,正副主题并非如传统奏鸣曲式那样起到对比作用,但是两者却同样富有动人魅力,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第二乐章是柴科夫斯基在初稿之后重写的,这个慢乐章是他最细腻、最迷人的灵感之作,那种天地苍凉的悲歌气氛中隐隐渗透出无尽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小提琴的旋律到动情之处有催人泪下的效果。而这个乐章之优美更是绝无仅有,因此当演奏时必须将全付心灵浸入其中,才能达到那种夕阳薄暮、雾气飘飞的感觉。第三乐章为富于舞蹈性的回旋曲,小提琴在跳跃、欢快的节奏中展尽了令人目眩神驰的辉煌技巧,琴音的光彩与灵巧完全天才式地呈现出来。
    这首曲子可以算是四大小协中个性最强烈的一首了,虽然刚开始的乐段听起来还是比较可以接受,但是这个第一乐章也确实有点历史上“无法演奏”这一为人们作为笑谈的评价的味道。这个评价是小提琴家奥尔做出的,《想乐》上介绍道“大概可能是看到了曲子中接近音乐性缺失的部分”,听起来确实如此。
    乐曲刚开始,旋律一直是很优美的。尤其是第一小提琴奏出的第一段旋律,简直让人一惊。温柔婉转的旋律带出了之后的乐曲。之后的旋律节奏明显有一个放慢,让气氛变得更加柔美。这里第一小提琴的旋律简直可以说是让我对于小提琴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认识,迂回百折的旋律带来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聆听体验。小提琴音高丰富的变换,加上管乐那种充满了奇异美感的旋律时不时出现,让曲子美得近乎疯狂。但是旋律的变化确实有点过于丰富,估计这对于小提琴家是个极大的挑战吧?所以说不能拉奏也不算强词夺理。当小提琴从光芒万丈中隐去,就让人瞬间发觉原来管弦乐团的旋律也这么动人。在动人的同时还具有小提琴不具备的气势。不过很快,小提琴又接过主导,继续引领乐曲。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柴可夫斯基的小协里小提琴的比重尤其的大。说到这里想到了我最开始听这首曲子的感觉。当时没有特别的被曲子吸引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米尔斯坦过于霸气的演奏了吧。时隔很久,听了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发现他确实有他特别出色之处,以前对于这位大家还是有点偏见的……现在可以说是消除了偏见。奥伊斯特拉赫在这首曲子的味道上把握的特别出色,通过节奏的掌控让曲子变得特别有风情。这个乐章有个地方让我不是很理解,就是出现多次的小提琴带着管弦乐奏出的连续强音。但正是这些强音让曲子变得个性十足。第一乐章的结束让人简直大呼过瘾,音乐丝毫不拖泥带水,很顺利干脆的结束。
    第二乐章的标记是Canzonetta和Andante。我查了下第一个词,是一种很轻松的非宗教性声乐小曲。这个乐章刚刚听来,确实毫不沉重,也具有丰富的歌唱性。但是听听就感觉好像不是那么简单,小提琴是在婉转的进行倾诉。毕竟柴可夫斯基并不是一个人生很顺利的作曲家,他的婚姻生活是非常痛苦的。这个乐章里也出现了第一乐章那种神来之笔似的管乐。就在不经意间如天外飞仙一般发出一声,让听者一颤,然后就无影无踪。这个乐章的结束有点让人费解,非常沉闷,和之前几乎是截然相反。而且长度也很短,很快就闪进了第三乐章。最后是活泼的快板,乐曲确实非常的活泼。但是开始的旋律总是觉得不是那么舒畅,有点沉闷在里面。之后的一段旋律稍微欢快了一点,但还是觉得不是放得很开。之后的感觉也是一直差不多,这可能是收到柴可夫斯基内心充满矛盾的体现吧。相比起贝小协,门德尔松小协,这简直是沉闷的多了。不过这个乐章里频繁出现的那段很跳跃的旋律还是有不少贝多芬小协第三乐章回旋曲的味道,引人入胜。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所有喜爱穆特和卡拉扬的乐迷不能错过的一张唱片,穆特与卡拉扬曾经合作灌录了许多的唱片,而这张1988年萨尔斯堡音乐节实况录音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穆特与卡拉扬所合作录制的最后一张唱片,来年卡拉扬就过世了。卡拉扬比起其它版本,用了较慢的速度来处理。而穆特也曾经表示,她十分喜欢现场实况录音的气氛,因为那样的气氛会让她在演奏的时候感到满足!

 

 


米尓斯坦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黄莺莺·《红伶心事》

$
0
0


专辑名称:红伶心事(Somewhere In Time)
专辑歌手:黄莺莺
唱片公司:飞碟唱片
发行时间:1989年09月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无论是电影“似曾相识”主题曲Somewhere In Time绝美凄凉,席琳迪翁The Power Of Love勇敢去爱,玛丹娜Crazy For You的疯狂爱恋,电影“再见女郎”主题曲Goodbye Girl的淡淡忧伤,电影“歌声泪痕”主题曲The Rose感人肺腑,还是韦伯经典“歌剧魅影”的天籁隽永……她那无法自拔的浪漫与高贵气息、优雅的英文咬字,伴随张力十足的情感拿捏与澎湃感人的唱功,总是让人无法自拔地如痴如醉。
  她的英文情歌,就是这么伴随着歌迷,在属于过往的爱情的回忆之中,一种甘甜与苦痛并存着的微香气味,更精准地唱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似曾相识。尽管时间依旧在运转着,旋律总是永远帮助着回忆,一遍又一遍唤起我们永远在热恋与失恋之间所刻划的深浅地带。
  发现似曾相识的记忆,听见天使般的歌声。
  她是 TRACY黄莺莺。
    她是第一个在华语歌坛出英文专辑的女歌手。其华美的唱腔,既高贵又温和,上能穿云下能融土。相比与唱中文歌,她更像一个出神入化的仙女,那种干净与飘渺,脱俗却并不遥远,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
    最初听到她的英文歌,SOMEWHERE IN TIME,《时光倒流七十年》主题曲,竟然像个沙漏,一点一点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虽然这不是官方主题曲而是原创填词,但我始终认为这是黄莺莺在演的故事,而那个电影里的照片上的女子就是她的翻版。PHAMTOM OF THE OPERA,头一回听到用纯正的流行唱法竟然堪比美声的空灵,虽然没有假声的高亢与飘渺,却是另外一种柔中带钢的凌厉。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西方女子写东方的感觉,黄莺莺唱来就像个海归的中国闺秀,虽然洋文浓郁但骨子里仍里中国的含蓄。这些源于她最近的一张精选集叫《似曾相识》,选曲均是老电影主题曲,封面也照怀旧的老照片式样,淡黄的色调配上一张圆形的小镜框,里面是黄莺莺的小小头像,这个设计也是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最传神的黄莺莺的写真了。
    原以为黄莺莺的声音只是柔和的,如果只听了这张《似曾相识》也会觉得跟她唱过的《葬心》一样,像仕女一样的怀旧,但是听过《纯纯欲动》就会惊讶到大跌眼镜,(其实后面还有大大的惊讶的唱片)。听惯了SOMEWHERE IN TIME的柔情,竟然还唱得出I CAN’T TELL YOU WHY这种R&B的嬉皮,这种风格的作品好像是MARIA CAREY,李玟,或者是张靓颖这样的歌手的专有风格,黄莺莺照样唱得驾轻就熟。那是在1996年出的专辑,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嬉哈少女习以为常的时代,黄莺莺唱得如此前卫,却是唯一的尝试,在她所有的唱片里并不多见。
    但是SECOND SIGHT和CHANGES就是非常非常想象不出的舞曲风格了,在此之前,黄莺莺的作品都是以民谣见长,那是1983年,还流行着《云河》这样的婉约风格。但是黄莺莺竟然大胆地走起了迪斯科舞曲路线。其实她后来出的几张英文专辑里也有这样的风格的歌曲,但是当年让一向唯美的黄莺莺去这样跳跃还真是大大地给人惊喜了。她唱的DADADA就是那个年代最前卫的电子舞曲,二十多年后王心凌也翻唱了这首歌,还有人拿来对比,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就劲爆的黄莺莺。
    不光是这几张典型的唱片,黄莺莺出过的出色的英文唱片何止这些,还有贵族气质典雅的《红伶心事1,2》,中国情怀浓郁的《情画》,南美桑巴风情的《密西西比》,美国怀旧民谣风《来自六十年代的歌》,真是美不胜收。翻唱过的歌手,如ABBA,猫王,BARBRA STREISAND,SARAH BRIGHTMAN,BEE GEES,PAUL SIMON,MADANNA,这么多人的歌声她全能变成自己的理解。精致得像一本百科全书,听了又听,读了又读,每次品味到这样的歌,仿佛看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早期的黄莺莺声音还有点俏皮,配乐一听就是七十年代的电子,但越到后期她的声音越沉淀,声音更唯美。
    黄莺莺是个声音多能转换角色的歌手,很惊奇的是她能唱好柔美,却也能跳跃得起来,风格如此多样化,很多种曲风都都驾驭自如。这样的歌手很难得,所以我说她既是仙女,又是地母,真是太令人回味无穷了。

 


 

一人一张经典碟——艾尔顿·约翰·《情歌》

$
0
0


专辑名称:情歌(Love Songs)
专辑歌手: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
唱片公司:Island
发行时间:1996年09月24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Elton John 原名Riginald Kenneth Dwight,1947年3月25日出生于伦敦近郊,从4岁起便开始学习钢琴,在进入伦敦音乐学院就读前,他一直如同任何一个普通的英国男孩一样过着家庭和学校生活。
    Elton John在音乐方面获得的第一个奖项是1958年他在皇家音乐学院比赛中获业余学士奖,不过到60年代早期,他告别了古典音乐而走向摇滚。1964年他作为一名周末酒吧钢琴手开始了自己的流行音乐生涯。他在一支灵歌乐队"布鲁斯理论"(Bluesology)担任了4年风琴手。1965年他创作并演唱了该乐队第1首发行的单曲《回来,宝贝》(Come Back Baby)。
    1967年,Riginald Kenneth Dwight 改名为"Elton John",并幸运地结识了一位杰出的词作者:伯尼.陶平。他们两人与DJM公司签了3年的写歌合同,报酬是每周10英镑(年轻人创业都不容易啊!),同时,Elton John离开了"布鲁斯理论"乐队。
    1968年,Elton John与陶平跳槽去了飞利浦,但在那里两人的合作一开始并不顺利,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痛苦磨合和操练后,当年他俩才磕磕绊绊的录制出了一张专辑,却被唱片公司直接锁到了仓库里面,从来没有发行。
    Elton John的第一张获得发行的专辑《空旷的天空》(Empty Sky)最终在1969年夏天投入市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空旷的天空》发行10天后,Elton John的同名专辑《Elton John》录制完毕,并且同时在大西洋两岸发行,很快在美国打响并登上了排行榜,Elton John成功的引起了美国市场的关注,同时也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这年,第一个Elton John翻唱乐队成立,合作伙伴新增了姆瑞和奥尔森等人。从此,Elton John、姆瑞和奥尔森开始展示他们狂野古怪的音乐风格。到1972年,Elton John的唱片和演出越来越受欢迎。专辑《淌水的疯子》爬上了排行榜第八位,同时此专辑的主打歌曲"雁鸣庄园"(Honky Chateau)高居排行榜首长达5周之久。1973年,Elton John建立了Rocket唱片公司,在接下来的四年中。Elton John一路青云很快成为世界顶级摇滚巨星。
    在随后的几年里,Elton John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摇滚乐演出者,他在舞台上的狂野形象得到了近似疯狂的欢呼回应,他的演唱会一宣布出票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脱销。1975年, Elton John成为自披头士后第一个到洛杉矶道格尔体育馆演唱的英国摇滚乐艺术家。1976年,他又打破了滚石乐队在纽约曼迪逊广场花园的卖座率,连演7晚场场爆满,收入超过了100万美元(1976年的100万美元啊!)。
    Elton John的舞台形象对摇滚乐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名气的不断加大,他狂热的舞台演出由原来的卓越庄严变得夸张旷野,表演服装艳丽奇异(当然是比较英国式的奇异,不是KISS那种)却常令乐迷们倾倒。在Elton John的巡回演出中,他的打扮有时犹如来自黄沙漫漫的西部的孤独牛仔,有时候则是满头的金辫子配戴着官帽,就像一位消失在了传说中的国度的将军。
    1976年,Elton John宣布自己是个双性恋者。1984年和里娜特·布劳尔结婚,这段婚姻维持了2年,然后就因他的同性恋行为而破裂。70年代末80年代初,Elton John一度陷入吸毒和酗酒的泥潭无法自拔,而且还患上了易饿病,但靠着惊人的毅力,他最终战胜了这些坏生活习气和疾病,获得了新生。
    1987 年1月初,他的嗓子出现问题,当时盛传可能是咽喉癌,这无论对于Elton John本人还是热爱他的歌迷都是很严重的一个打击。Elton John甚至已经为最终告别歌坛开了一系列的告别演唱会,在结束了澳大利亚悉尼那一场后,他动了手术,感谢上帝,虽然他们从Elton John的声带上切下了不少肿块,但也最终排除了癌变的可能性,世界总算没有过早的失去一位优秀的歌手。然而,医生还是劝他至少停止唱歌1年。
    1992年,在死亡威胁的边缘走过一遭的Elton John设立了以自己名字"Elton John"命名的艾滋病基金会,同时宣布把自己所有的单曲版税捐献给该基金会以供艾滋病研究治疗之用。
    1990 年对于他来说是个吉祥之年,专辑《与过去同眠》售出了100万张,首次夺得白金唱片奖。同年,埃尔顿.约翰推出了专辑《一个人》(The One),在美国排行榜获得第8名并成为双白金唱片,这也是自他的《蓝色移动》(Blue Moves)以来最成功的唱片之一。
    1994 年, 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他们最受人称道的重量级动画片《狮子王》,同时请Elton John为这部史诗化的动画片创作了主题歌"今夜你是否感觉我的爱"(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和"生生不息"(Circle Of Life),再一次让他的歌声响彻全球。1997年,为纪念英国传奇式的王妃戴安娜,Elton John重新改写并演唱了自己的 "风中之烛"(这首歌他本来是献给玛丽莲.梦露的),使他又一次成为全球耀眼的明星。
    1997年9月6日,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John演唱了重新填词的《Candle in the Wind 1997》,这首歌成为了史上传播最快、销量最高的单曲,最终全球销量3300万张。
    1998年,为了感谢他对音乐及其他事业的杰出贡献,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John爵士头衔。

 

 


演唱会专辑


 

一人一张经典碟——施奈德汉·《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

$
0
0


专辑名称: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op.61; Romance op.40)
专辑艺人:施奈德汉(Wolfgang Schneiderhan)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2009年07月14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本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本曲完成于1806年。这一年,他对他的学生 ——伯爵小姐莱莎.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 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 位,协奏乐队则并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积极参与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的音响效果特别具有一种昂扬振奋的紧张度,因此该曲又被称为《交响协奏曲》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在第三乐 中,有一个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 此张碟片是百代出版的“本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的一张,由以色列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演奏,是1981年的录音,使用3D技术,帕尔曼的演奏清新自然,挥洒自如,是他有代表性的一张录音。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所谓三、四、五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大部分小提琴协奏曲都是用D大调写成,贝多芬这首也是D大调。
    这首协奏曲是那种典型的协奏曲格式,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其中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贝多芬的协奏曲(包括钢琴协奏曲)戏剧性都不是很强,从整体的情绪上来说也是不太激烈的。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这一乐章从定音鼓的五击开始,因此这首协奏曲也被称作《定音鼓协奏曲》,乐队前奏将呈示部的主题首先演示一遍。其中的D大调主部主题沉静、安详,A大调副部主题力度有所加强,并在重音拍上采用顿音,显得非常坚定、果断。整个乐章中一直由主部主题占据主导地位,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有对比,但是没有激烈的冲突。整个乐章的情绪是沉着、坚定的。
    第二乐章,小广板。这一乐章是典型的贝多芬抒情曲,是一种宽广的抒情。单簧管呼应着小提琴奏出的乐句,一句一句平缓地流淌,其中间或有小提琴的快速经过句。最后,经过一个简短的小提琴独奏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整个乐章的情绪是冥想、平静的。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小提琴一开始就在四弦上奏出主题,这个跳跃的主题充满欢乐的情绪。随后,乐队重复。这个主题在小提琴的各弦上都有表现,最高到一弦高把位的泛音演奏,音域跨度极大,充分表现出欢乐和高昂的情绪。这个乐章的高潮也是整个乐曲的高潮。
    据贝多芬年表记载,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06年,并于当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这首协奏曲是贝多芬专门为当时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克莱门特(Franz Clement)而作,也是由克莱门特首演小提琴。当时一、三乐章中的华彩(Cadence)部分是由克莱门特谱写的。现在演出的基本是二个华彩版本,一个是约阿西姆(Joseph Joachim)华彩,另一个是克莱斯勒华彩。
    G大调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Op.40,由贝多芬创作于1802年,发表于1803年,是其《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二首》中的第一首。另一首是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Op.50,由于前者早于后者两年发表,所以被冠名第一。
    G大调,行板,用回旋曲式写作。回旋曲主题由无伴奏小提琴呈示出宽广深沉的双音旋律,乐队加以重复,此后由两个插部与主题相交替,第一插部温柔亲切,第二插部活跃欢快,每一个插部之后再现主题。
    “浪漫曲”原是来自于西班牙的抒情声乐曲,因具有悠长优美的旋律,易引起听者遐思和浪漫情怀,故名。18、19世纪产生大量器乐浪漫曲,都以其原有特性书写,贝多芬此曲亦依照浪漫曲的声乐特性写作,主题和插部都为抒情、富于歌唱性的旋律。
    我认识施耐德汉是从他演绎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开始,还是先给出这位小提琴家的介绍,感受一会再说:作为一个小提琴神通,施奈德汉迅速享有了国际声誉,并与全球顶尖乐团合作演出,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交响乐团等。此外施奈德汉还定期参加全欧各大重要音乐节庆。曾与他合作过的大师有素有键盘狮王美誉的一代琴坛泰斗威廉·巴克豪斯,布鲁诺·瓦尔特和威廉·福特文革勒等传奇指挥家。晚年,施奈德汉任教于萨尔茨堡莫扎特讲堂和维也纳音乐学院。施奈德汉1915年5月28号生于维也纳,三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小提琴,两年后即举行首次公演。他后来跟随捷克-维也纳小提琴学校的创始人Otakar Sevcik学习琴艺。

 


EMI小天使系列名演,奥伊斯特拉赫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著名的“无影手(封面)”版本,德版半银圈CD

    由于众所周知的前苏联的政治原因奥伊斯特拉赫Oistrakh直到年过四十,才开始国际演奏生涯。在20世纪50年代,当他出现在西方音乐舞台上的时候,异常轰动。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他被看成是少数几位当之无愧的艺术家,受人爱戴与尊敬。这张转集会帮助您印证这种感受。强壮的身体与如同摔跤手的肩膀,使奥伊斯特拉赫在他的乐器上拉出了巨大的音量,传递出与众不同的音质、呼吸、深度以及音色;也正如本CD中所表现的一样,他的演出同样洋溢着热情与博爱。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以浑厚、温暖的抒情性著称,他的分句极有特色,善于通过揉指强调色彩的明暗变化,其演奏既有气势和幅度,又柔美细腻,但处理作品往往比较粗。无须多说,大家听完便知。

 


 

一人一张经典碟——斯特恩·《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0
0


专辑名称:门德尔松与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经典“报纸版”)(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专辑艺人: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
唱片公司:1959 CBS报纸版
发行时间:1959年10月25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艾萨克·斯特恩1920年生于苏联的美籍小提琴家,自幼迁居美国,13岁时在旧金山首次登台演出。是当代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曲目包括现代和古典。在室内乐方面,为伊斯托明-斯特恩-罗斯三重奏的成员。他还致力于推动一般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艺术基金会是在他的赞助下成立的。1979年访问中国,对中国音乐文化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摄制了《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音乐文献纪录片。

 


柯岗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苏联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柯岗的成就与地位仅次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6O年代之后,柯岗体弱多病,演出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名声的传播。他的唱片大多数是在苏联国内录制的,进入CD时代以来,这些唱片多由法国丑角唱片公司发行,较难买到,更使一般音乐爱好者无缘亲聆柯岗的琴声。
   柯岗是技艺全面精湛的小提琴家,揉指紧凑严实,音量不很大但很劲道。论起纯技巧,其实是胜过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只是气魄上稍逊,也不如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那样富有温暖的人情味。柯岗最好的演奏都是大刀阔斧、淋漓痛快的。他录制的《费加罗广板改编曲》(泰代斯科取自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卡门幻想曲》(瓦克斯曼)、《巴斯克随想曲》(萨拉萨蒂)锐利严整、晶莹透剔,都足以和海菲茨一争高下。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充满热情浪漫的异国情调。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直把俄罗斯民族心灵深处的忧郁气质展示出来。这种心灵间的感同身受是别国音乐家一般体会不出来的。理智上理解了,感情也不一定表达得出来或者表达得这么透。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民族性使然吧。柯岗的哈恰图良协奏曲比较温和舒缓,这倒是有点出人意外。肖斯塔科维奇的协奏曲他也录制了唱片,很精彩。在经典曲目中,他的勃拉姆斯3首小提琴奏鸣曲评价很高,认为把勃拉姆斯晚年秋风萧瑟的心境,体味得很深。其实,柯岗演奏中早就孕育着一种悄然辞世的别离之情。
  1957年1月20日传奇般的音乐会演出,就像是预告了他一生多病之秋的早早到来。这场音乐会实况现在已经翻制成CD唱片,使我们有机会一睹其盛年风采。一上来,肖松的《音诗》就散发出梦一般徜徉的迷离,像是一个羁旅之人,在迷雾般恍格的密林中寻找出口。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曲》如同是给这位小提琴大师献上的一曲挽歌,真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之感。维尼亚夫斯基的《浮士德幻想曲》本来是为了修炼技巧而写的炫耀之作,柯岗硬是从里面挖出了哀婉的深情。圣·桑的《哈瓦涅斯》就像是柯岗刚从古巴旅行归来带回的一只哈瓦那雪茄。实际上,这场音乐会的主人就像是一位旅人,是从冥冥之中到尘世上来走一遭的旅人。


 

一人一张经典碟——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0
0


专辑名称:Mozart & Brahms: Violin Concerto(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专辑歌手: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
唱片公司:EMI百代唱片
发行时间:1960年10月25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像贝多芬一样,勃拉姆斯也只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并且也是D大调的。勃拉姆斯这首比贝多芬的更耐人寻味。尤其中间的慢乐章,那个如诉如泣的柔板,曲调质朴却情感饱满,还蕴涵着那么多的欲言又止的涩意。自维瓦尔第以来的小提琴协奏曲这种形式,从来都是风光明媚而情感深度欠足的,从来还不曾有过令人如此回肠荡气的小提琴音乐。勃拉姆斯在这首协奏曲里,将小提琴特有的婉转、柔美的诗意,作出无比思绪化的细腻表达,其亲切感和说服力都是不在贝多芬之下,甚至还胜出一筹的!
    本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第三乐章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David Oistrakh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俄国小提琴家,5岁起从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的斯托里亚尔斯基(Stoliarski)学习。1926年于该学院毕业。1927年应邀赴基辅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乐队协奏,其演奏深受作曲家赞赏。1928年移居莫斯科, 1930年参加首届乌克兰青年演奏家比赛获一等奖,1934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副教授, 1939年升为教授。1937年在布鲁塞尔参加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从此闻名世界。二战中,他为前线而演奏,1945年与战后第一位访问苏联的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反响极为强烈。之后,频繁在世界各地演奏,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60年获列宁勋章。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以浑厚、温暖的抒情性著称,他的分句极有特色,善于通过揉指强调色彩的明暗变化,其演奏既有气势和幅度,又柔美细腻,但处理作品往往比较粗。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曲目很宽,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布拉姆斯的协奏曲以及和奥伯林合作的贝多芬、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都有很出色的表现!

 

 


斯特恩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人一张经典碟——艾米·曼·《木兰花·心灵角落》

$
0
0


专辑名称:木兰花·心灵角落(Magnolia)
专辑歌手:艾米·曼(Aimee Mann)
唱片公司:Reprise / Wea
发行时间:1999年12月07日
专辑语种:原声专辑

    如此复杂的故事,如此众多的人物,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此多爱恨交加的情感,却被导演在3个小时里如此清晰明确的讲出来,共同组成了一朵饱含丰富情感的木兰花,佩服佩服。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可以说,基本上每位演员都演的十分到位,所以好的演员要有好的剧本好的导演,也才能如木兰花一般怒放。尤其欣赏朱丽安摩尔的表演,当然tom兄也很不错,稍微有些“放”了,再收一点会更好。
    音乐恰倒好处,尤其是所有人一起在雨夜唱那首it's not going to stop的时候那刻,眼神里都透露出相同的迷茫与空洞,心中都有同样的压抑,悲伤和无所适从。
    最终,在每个人选择了自己的出路,有的人选择原谅,有的人选择释怀,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选择希望。
    其实他们的困惑,我们在生活中也都经历过,或多或少。
    青蛙雨,圣经中记载的十大灾难,这十灾是用来惩罚埃及人的,其中排在第二的就是青蛙灾,即青蛙布满各地(比如法老不让百姓在旷野祭拜耶和华,结果所有青蛙全部死亡)。所以作为一种惩罚方式,青蛙雨也具有赎罪的性质,只不过它是一种自然的惩罚方式,它不是由人来,而是由天来。
    数字8和2贯穿影片始终:
    1. 天气预报:降水概率82%
    2. 有一场赌局要一张2就能成21点,但来的是一张8
    3. 当吉姆看见多尼爬那个楼的时候,路边上有一个符号“Exodus 8:2“(意思是圣经出埃及记第8章第2节),后来当青蛙从天而降砸吉姆汽车上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次。
    4. 玛西的犯罪记录号是82082082082
    5. 酒吧里有一块黑板上写着两队的比分是8:2,两队的名字是青蛙队和云队。
    6. 电视秀里的啦啦队手里举着的牌子上写着Exodus 8:2
    7. 儿童组还差两天就可以得到他们第8次的胜利。
    8. 天才儿童多尼在1968年4月28日获得了他的10万美元的奖金。
    9. 有一个被绞死的人衣服上印着82
    10. 圣经出埃及记第8章第2节讲的是“青蛙灾”。
    11. 影片开头自杀的那个男孩的父母的房间号是682
    12. 三月23日(就是那个男孩自杀的日子)是一年当中的第82天
    13. 吉姆说他到10点才能下班,而克劳迪娅和他约的是8点,10点是8点之后2个小时。
    14. 多尼提到了铅笔里的铅,铅是元素周期表第82号元素。
    15. 木兰花(Magnolia)是一个8个字母的单词,里面有2个A。而第2个和第8个字母都是A
    在这里再说说对于片名的解释.Magonia是Magnolia的形近字,而在法国中世纪的民俗故事中,Magonia是一片充满着云朵的天空,在这里所有曾经发生的事情和奇迹都会消失.如果这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它则象征着一切罪恶和尘世遭遇的瓦解以及一种在赎罪后得到的单纯的回归和自由。
    如何会有这样的心境,不似库布里克众神般俯瞰人间,也不同于安哲般的悲悯深邃,却如阳光般洒在每个人的心间,诉说着每个人的痛苦,思考着每个人的救赎。《木兰花》始终是被低估的一部神作,美的让人窒息。
    千万不要被《木兰花》错综复杂的线索和叙事,纷繁的人物和故事所迷惑,被炫目的82和庞大的隐喻系统弄得晕头转向,被不期而至的蛙雨惊呆,从而忽视了该电影最美的地方, 对于人性的终极思考,对于神的宗教拷问,这种拷问在《血色将至》中被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木兰花》却未沾染那么强烈的戾气,也没有更多的质问,而始终保持着温柔的中立视角。导演展现的是所有人破碎的生活,在平静中引导角色和观众的情绪的一起迸发,又在最后伴随着Aimee Mann的"Save me"给所有人以宽慰和救赎。
    然后就是那个最美也最被低估的场景,所有的角色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跟着Aimee Mann哼出"It's not going to stop, till you wise up"。这个场景是首个让我如此确信电影能够有对所有其他艺术形式超越的地方,有再诗情画意的小说,再精美的绘画,再动听的音乐都无法比拟的震撼人心的美。
    博尔赫斯说,没有人能理解另一个人的痛苦,所有人都是永远孤独的。《木兰花》精心描述的正是所有个人的痛苦,是不相连的也不被释放的孤独,就像一片片带满瑕疵的木兰花瓣,看似相连,却又那么轻易的分散、孤立。所以只有“wise up”才能看透,才能接受,却没有真正的解脱。
    可能我的感动并不是Anderson的初衷吧,不然开头炫目的三个8和2的故事会是多么的多余,结尾的"save me"又是多么虚幻。蛙雨的出现并不需要任何铺垫,可以理解为神迹,也可以是单纯的巧合,怎样都无所谓,因为这根本就是并不存在的解围之神,是所有人不可能得不到的救赎。
    Aimee Mann于1960年9月8日出生于美国维吉尼亚,至今已出道多年,但却是近年才逐步踏上成功之路。80年代她曾是波士顿乐团Til Tuesday的主唱,90年代开始个人生涯,自己成立公司SuperEgo,在个人网页卖自己的专辑《Bachelor No.2》,发表了融合民谣兼流行且词曲皆出色的专辑《Whatever Im With Stupid》。连著名导演Paul Thomas Anderson也公开表示他的作品《心灵角落》(《Magnolia》)是Aimee Mann的歌给了他灵感。其创作上多数运用的是folk和pop rock的结合,再加上伤感的歌词和她醇厚沉淀,忧伤但坚强的歌声,让人能瞬间安静下来,好像时间停止。
    另外为电影《心灵角落》所创作的主题曲《Save Me》,则使Aimee Mann入围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歌曲。她曾3度在grammy里面获奖。
    有一种歌手我们听闻她的声音会不由得轻轻颤抖,只消她随便发出一点声音,你就会觉得定有个动人亦曲折的故事在等待你。Amiee Mann就是这样,天生拥有一副极适宜讲故事的动人嗓音。她的歌谣醇厚稳健,一支支好比纯正的法国干邑白兰地。放她的歌,你会一点点静下来,不再脚步匆匆。
    1999年,她为电影心灵角落(木兰花)所创作的主题曲Save Me,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让我们从一部电影开始回忆。1999年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导演,汤姆·克鲁斯和朱莉安·摩尔主演的《木兰花》显然是该年度引人注意的一部叙事特别幽默怪诞的个性之作,汤姆·克鲁斯也因本片夺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同样因为本片荫泽而名的女歌手Aimee Mann,在这部电影的原声大碟中,她创作了其中8首作品,其中一曲"save me"在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歌曲的竞争中都获得了提名,这才使这位已经在乐坛委屈多年的才女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Aimee Mann的音乐生涯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波士顿的后新浪潮乐队Til Tuesday,当年作为女主唱的外形打扮和那些夸张发式颇有秉承华丽摇滚glam rock衣钵的架势,和我们今天听到从外在到内心都显得沉静自省的Aimee Mann反差之大可想而知。乐队解散以后,Aimee Mann的个人音乐之路因为签约公司和版权的原因是"一番风雨路三千",但是出版的音乐作品都在相当水准之上,她声音醇厚自然,敏于感觉,长于知性,表现出一种极具魅力的倾诉性姿态,只是市场成绩都不算太好,直到1999年《木兰花》原声碟的诞生。


 

一人一张经典碟——欧洲乐队·《伦敦牧羊人丛林现场》

$
0
0


专辑名称:伦敦牧羊人丛林现场(Live! At Shepherd's Bush, London)
专辑歌手:欧洲乐队(Europe)
唱片公司:Hell & Back
发行时间:2011年08月19日
专辑语种:英文专辑

    Europe乐队1981年成立于瑞典,起初乐队名字叫"Force"(力量)。由核心成员Joey Tempest(主唱)、John Norum(吉他) 和John Leven(贝斯)组成。在一次瑞典全国业余摇滚乐团大赛中获得冠军并得到一纸唱片合约。之后将乐队名更改为Europe并在瑞典发行了两张专辑"Europe"和"Wings of Tomorrow"。
    乐队签约著名唱片公司Epic,吉他手John Norum离队,Kee Marcello接替了他的位置。鼓手Ian Haughland与Michael Michaeli加入。1986年,乐队发行专辑"The Final Countdown",在专辑中,Michael Michaeli的键盘成为乐队一大亮点,其深受欧洲古典艺术气息所影响而特有的优美旋律、融合重金属的爆发力、主唱高亢细致的嗓音以及简捷的曲式使他们大获成功。专辑也登上英国和美国排行榜前十名。“The Final Countdown"、"Carrie"两首歌曲也获得最佳单曲。两年之后,专辑"Out of This World continued"再创佳绩。1991年,乐队发行专辑"Prisoners of Paradise"之后解散,2004年重组并发行专辑"Start From the Dark"。
    曾经于1988, 1990年两度来台,于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举办共8场演唱会,创下全省近20万人次参与的纪录,并掀起台湾史无前例的摇滚旋风,素有“瑞典国宝”美誉的Europe欧洲合唱团,自1982年于瑞典全国业余摇滚乐团大赛中脱颖而出、赢得首奖以及唱片合约,并于1983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开始,便以其深受欧洲古典艺术气息所影响而特有的优美旋律,融合重摇滚的爆发力、主唱高亢细致的嗓音以及简捷的曲式,直接且迅速地征服了全球的乐迷。虽然说Europe自1992年3 月于英国朴茨茅斯完成最后的巡回演唱行程之后,便无预警地在其仍处于事业高峰之际就此就地解散、各奔前程,且在其十年的音乐生涯中,仅发表过5张录音室作品,却已足以创下全球数千万张的专辑以及千万张单曲销售纪录!

 


 

一人一张经典碟——三藏梵音·《仓央嘉措情歌》

$
0
0


专辑名称:仓央嘉措情歌
专辑歌手:三藏梵音
唱片公司:飞碟唱片
发行时间:2012年08月08日
专辑语种:佛曲专辑

    真诚的邀请你来体验这一奇妙的音乐静心之旅,也许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让你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透一口气。你会发现,心平静,心清安,其实很简单。
    首先请让自己舒服的坐着,深深的十次呼吸。桌前一杯茶,抛开所有的繁杂,打开音响,闭上眼睛,安安静静的,安安静静的聆听。在听每一首歌之前,请跟随提示,调整自己,换一种全新的心态去聆听。不仅是被动的欣赏,更希望你主动的想象,让你的人生经历与音乐结合,创造出美好的体验。
    相信我,一同参与,你一定会有崭新的美好体验。
    请记住:1、调慢你的呼吸。2、发挥你的想象。3、和音乐一起静心、安详。
    刘三藏,音乐制作人。出生于青海西宁,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01年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音乐总监,在多个中央级晚会中承担音乐创作及总监工作。04年创作爱国音乐作品《向前进》《台湾、我的兄弟》在网络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超过1000万人次欣赏过这两个作品。同期组织的“向前进捐款支持对日索赔""台湾我的兄弟反台独大签名"有近50万的网友参与。06年开始陆续应邀创作《功夫大师》、《幻彩梦影》、《神龙部落》、《大鹏非遗》等大型舞台剧及其多个舞蹈音乐。08年开始正式皈依佛教,随着修行水平有所提高,开始佛教音乐的创作。08-10年陆续出版《龙鼓》《黄河鼓》《大敦煌》发烧音乐专辑。08年为《门措上师住世祈祷文》编曲;09年为《索达吉堪布住世祈祷文》作曲;11年开展“原生态音乐民间老艺人慈善扶助计划”项目前期调研。06年开始正式皈依,系统的学习了藏传经典《入行论》,近两年有缘南传佛法,学习接触了经典《阿比达摩》与缅甸帕奥禅师的《止观修习》,虽然没有任何成绩,但是已经逐步开始能安静其心,对治一般的烦恼。逐步确立了轻松快乐的人生方向与信心。

 


 

围炉夜话:以德为本

$
0
0

    二二三、静者心不妄动,敬者心常惺惺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古来能够尽孝道的人很多,然而独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乃是因为他能在孝道上为人所难为之事。自古以来有才难的人很多,然而单单称赞周公美才,乃是因为周公的才难以道德为根本。
  能尽孝道的人固然多,但是,像舜那般受子种种陷害,仍能保有孝心的毕竟少见。舜的父亲瞽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死后,瞽续弦生了象,由于喜欢后妻之子,因此,时常想杀死舜。有一天,瞽要舜到仓廪修补,瞽从下放火烧屋,舜利用斗笠护身跳下逃生。瞽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时候,瞽和象趁机将井填实,舜从预留的孔道逃出,得以不死。瞽虽如此待舜,舜仍然孝顺他,并且友爱兄弟,若换了他人,早就因瞽“父不父”,而自己也“子不子”了,要不然也早离家出走,能像舜这样完美无缺,实在是十分难得。
  周公的美才,只要从周代的礼乐行政都出自周公之手便可见一斑,这样的美才已是后世有才之人所难企及的,然而孔子仍说:“使骄且吝,则不足观。”由此可知,周公最难能可贵的,便是他的道德了。世人稍有才华,便趾高气扬,然而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而毫无骄吝之色。武王病时,周公祓洁斋戒,要以自己作为质押,代替武王死,武王果然痊愈。武王崩逝,成王年幼,周公又不畏流言,辅助成王摄理国政,等成王长大后,再把政权交还给他。周公不仅有美才,且能不骄不吝,以德为本,所以,孔子要独称周公,并不仅是因他曾制礼作乐的缘故。

 

一人一张经典碟——千住明·《夏之雪》

$
0
0


专辑名称:SUMMER SNOW(夏之雪)
专辑艺人:千住明
唱片公司:UNIVERSAL J
发行时间:2000年08月02日
专辑语种:音乐专辑

    summer snow是日劇「夏之雪」主題曲,清新脫俗的旋律彷若一覽皚皚白雪般舒懷人心;原是一首蘇格蘭民謠,是Akira Senju(千住明)、 Sissel 和Zamfire 共同打造,其中的人聲和排簫相得益彰。改編成堂本剛與廣末涼子主演日劇「夏之雪」的主題曲後一炮走紅,也捧紅擁有透明澄淨歌喉的人氣挪威女歌手Sissel。
    Sissel Kyrkjebo ,挪威歌手。一头清爽的短发形象,总是挂着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一个充满活力的女生。在本土她是家传户晓的国民歌手,踏入歌坛超过十年。曾于挪威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表演。与Josh Groban 合唱The Prayer,以及在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面前演唱,还有跟其它知名巨星共同表演,例如Celine Dion、Sting、法国巨星Charles Aznavour等,此外,她还与著名男高音Jose Carreras(卡列拉斯)同共在丹麦女王座前合唱。
    这个总是低调地经营着自己的美丽女人,每一次的出击都会让那些热恋中的人们欢呼。那声线如空谷的风,轻柔、不羁,令人着迷的天籁之声,神秘的北欧气质,唯美的旋律,炽热、深情地唱着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一瞬间里就会让你怀想起那些甜蜜和浪漫的画面……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她的音乐融合古典、福音、爵士与流行。当这清亮却不乏柔情的声音渐渐盛满小小房间的时候,似乎那掀起帘角的微风都带着属于大海的咸腥潮湿的气息。恍惚中,看见一位身着黑纱的女子,立于海边的礁石之上,轻声吟唱着。黑纱飞扬,浪花四溅,歌声穿过海浪,伴着海风,飘向远方……
    千住明出身于艺术世家。充满了艺术细胞,在东京艺术大学就读时期便多方涉猎音乐活动,1990东京艺术大学研究所(专攻作曲)第一名毕业,而他的毕业作品「EDEN」被东京艺术大学所购买,为该校创校以来第八个被学校买下作品的学生,永久收藏于东京艺术大学的资料馆中。他从流行乐到纯音乐,范围相当地广泛,更以作曲家、编曲家、音乐制作人身份活跃于东京及欧洲,1988年曾出版两张个人专辑,亦曾和不少世界知名的指挥家合作过。

 

  It’summer snow in the deep blue sea
  I try to touch, but it fades away
  It must be a dream I will never get
  Just like my love that’s crying for you
  If there were something not to change forever
  We could feel it deep, deep in our heart
  Today is over with a million tears
  Still everyone has a wish to live
  music
  Oh, I do believe ever lasting love
  And destiny to meet you again
  I feel a pain I can hardly stand
  All I can do is loving you
  It’summer snow in the deep blue sea
  I try to touch, but it fades away
  It must be a dream I will never get
  Just like my love that’s crying for you
  Just like my love that’s crying for you

 

  存在蓝色深海中的夏之雪
  我试着去触摸,
  但它却消逝而去
  这一定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就像是我的爱正为你而哭泣
  如果有永不改变的事物
  我会在內心深处感受到
  虽然无尽眼泪将在今天结束
  可是人都希望能一直活着
  喔!
  我真的相信有永恒的爱
  而且命中注定能再次遇到你
  我无法再继续忍受痛苦了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深爱着你
  存在蓝色深海中的夏之雪
  我试着去触摸,但它却消逝而去
  这一定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就像是我的爱正为你而哭泣
  就像是我的爱正为你而哭泣

 


 

一人一张经典碟——玉置浩二·《酒红色的心》

$
0
0


专辑名称:酒红色的心
专辑艺人:玉置浩二
唱片公司:FUN HOUSE
发行时间:1999年02月24日
专辑语种:日文专辑

    被誉为“日本流行教父”和香港乐坛“音乐奶娘”,《月半弯》(张学友)、《酒红色的心》(谭咏麟)、《陪我去看蓝蓝的海》(何润东)这些歌名的时候,相信你多少也会哼上一句半句,而这些歌正是出自这位东瀛音乐人的笔下。
    以“玉置浩二”为首的五人乐团「安全地帶」在80及90年代的日本流行乐坛中不断写下輝煌的情歌战绩!他们共写下200多首创作歌曲、900场的演唱会(包括香港及大陆),共动员 230 万人次…这样庞大的记录,谓为日本歌坛之创举!而单飞之后的“玉置浩二”积极將演艺事业的触角延伸至戏剧,与女演员“浅也温子”主演日剧「教练」并主唱该主题曲「田园」,轰动一时并创下演艺事业的新高峰!
    玉置浩二(たまき こうじ),1958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旭川市神居町,八十年代以安全地带乐团崛起,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流行歌手之一,曾经带领他的安全地带乐队来中国开演唱会。当时的中国观众面对外来的流行音乐时还没有太多的热情,喝彩和鼓掌更多是出于礼貌,所以真正开始接受玉置浩二还是要从香港歌手的翻唱版本算起——他是被香港明星们翻唱得最多的日本歌手,从黎明、郭富城、张国荣、张学友等大牌歌手都指名翻唱过他的歌曲。
    98年结束与药师丸博子的一段婚姻后,玉置浩二以全新的心情转战新东家并推出**重回「安全地帶」时期的招牌情歌专辑。此专辑收录冠军单曲「酒紅色的心」、「恋爱预感」、「告別悲伤」…等 13 首当时轰动日本、惊动港台翻唱市场最脍炙人口的情歌。歌神张学友的「月半弯」、「沉默的眼睛」,黎明的「一夜倾情」、郭富城的「一颗心碎了」…,还有张国荣、叶倩文、陈慧娴、赵咏华、孟庭苇以及何润东等,所有港台大牌艺人都翻唱过「安全地带」的歌!
    实力魅力独树一格的“玉置式”唱腔,以气声、假音混和迷幻你的听觉,让舒服的乐曲荡漾耳际。张学友尤其从其中获益良多,像《月半弯》、《李香兰》、《情不禁》等名曲,全部来自玉置浩二和“安全地带”。
    80年代以流行摇滚乐团「安全地带」的主唱崛起,为该团主要的乐曲提供者。不论是以安全地带或是个人身份发表的作品,在华语圈如香港、台湾等地皆受到相当程度的喜爱,并且拥有高度的评价,曾经多次被香港、台湾的歌手翻唱发表。其中谭咏麟「酒红色的心」、蔡枫华《月蚀》及张学友的「月半弯」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粤语翻唱作品。玉置浩二本人似乎也特别偏爱香港,曾以安全地带及个人身份赴港公开演唱(至目前为止亚洲地区除了日本之外,仅在香港公开演出过)。而从安全地带在80年代几支经典代表作的音乐录影带当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单曲「热视线」的拍摄地点就是在香港,而另一支单曲「恋爱的预感(恋の予感)」(即陈百强《冷风中》和黎明《一夜倾情》原版)出演的女主角为香港80年代知名的女星郑文雅。1973-1993 1973年组成流行摇滚乐团「安全地带」。1981年以井上阳水伴奏乐团的身份,赴东京发展并於次年正式出道。後以「酒红色的心(ワインレッドの心)」「恋爱的预感(恋の予感)」「向悲伤道别(悲しみにさよなら)」等多支单曲走红。1986年以电影「普鲁士蓝的肖像(プルシアンブルーの肖像)」首度挑战戏剧演出。1987年发行第一支个人单曲「All I Do」。1993年「安全地带」活动中止後,专心发展个人演艺事业,曾参与为慈善募款而成立的音乐团体「USED TO BE A CHILD」。
    百万金曲「田园」 1996年,玉置浩二为自己担任主角的电视连续剧「教练(コーチ)」所编写的主题曲「田园」大受欢迎、因而受邀於当年年末的红白歌唱大赛演出。但伴奏并不是采用原本合作的乐团、而是当时同属於Sony Music Entertainment唱片公司的乐团TOKIO,在歌词频频出错的情况下收视率却仍然高达59.9%、创下歌手类别的最高收视率纪录。虽然1996年依日本公信榜的调查「田园」的销售纪录为92.4万张、但在红白歌唱大赛的演出播放之後,销售量又再度攀升。结果「田园」一曲成为玉置浩二个人及团体作品当中,第一张销售量突破百万张的歌曲。
    这张『酒紅色的心』是玉置浩二重新诠释安全地帶早期的畅销情歌。更棒的是,藉著母帶处理工程师的音乐造诣和技术,以K2 High Definition编码技术,將原本傾注在母帶音源的乐曲魅力以高达100kHz宽频带和24bit高动态的音乐讯号,装载到【K2HD MASTERING】。在CD mastering上,透过无失真转换把192kHz 24bit的音乐讯号装载至44.1kHz 16bit的CD規格中,是实现了到现在为止从没有过的高音质化CD。全球限量发行1000张,每片皆付流水编号。
    上了年紀的玉置浩二在这张灌制唱片的演唱技巧上也更为圆熟,声音中增添了沧桑、少了锐角,情感也比以往更为丰富。慢板的编曲并不复杂,但是无论歌声与自然发声乐器如钢琴、吉他的录音质感都很棒,加上混音师高明的安排,营造出一个宽广的舞台感,是张音乐、制作、演唱、演奏都上乘的动听佳作。以“K2 High Definition”编码技术重新混音过的CD无论是人声沧桑和赋予感染力的声线、口型的结像和咬字的清晰绝伦,还是低频的厚实感以及乐器清脆分明的清晰度都令人叫绝,真实程度有如在你面前歌唱一样。乐器质感玲珑浮突到触手可及,空气感强烈,分隔度和层次感亦清晰分明,更接近现场原声。靓绝的录音,令玉置浩二的演唱感染力大增。即是是沒用好音响听这张专辑,只是用普通的音响,也能听出這張CD顶尖级发烧又自然的录音和演唱的绝佳表現。
 

01. To me 04:53 To Me
02. ワインレッドの心 04:27 酒红色的心 谭咏麟“酒红色的心”蔡枫华“月蚀”原曲
03. Friend 03:22 Friend 张学友“沉默的眼睛”原曲
04. 夏の终りのハーモニー 04:03 夏末的和声 叶倩文“答案”原曲
05. 梦のつづき 05:09 梦的延续 张学友“月半弯”原曲
06. 瞳を闭じて 03:31 轻闭双眼 郭富城“一颗心碎了”原曲
07. 恋の予感 05:00 恋爱预感 黎明“一夜倾情”原曲
08. あなたに 04:00 给你
09. 悲しみにさよなら 04:50 告别忧伤 何润东“陪我去看蓝蓝的海”原曲
10. 碧い瞳のエリス 04:28 蓝眼睛的艾丽丝 陈慧娴“痴情意外”原曲
11. 朝の阳ざしに君がいて 04:41 朝阳中有妳 刘小慧“我怀着一片云彩”原曲
12. ゆびきり 03:20 勾手指
13. あの顷へ 回到那时候



 

一人一张经典碟——罗启瑞·《听竹》

$
0
0


专辑名称:听竹
专辑艺人:罗启瑞
唱片公司:亚洲唱片
发行时间:2009年03月15日
专辑语种:民乐专辑

    心灵乐赏系列,由“箫”来揭序幕,虽是中国乐器,但不再八股以旧曲调来呈现,重新的作曲、编曲,为古灵赋予新魂,形成一种宁謐、冥想、且更深化心灵的乐风,值得细细品味、抒心大赏!
    春光时,听竹子生长;
    夏夜里,听竹涛澎湃;
    秋风中,听竹叶呢喃;
    冬阳下,听竹林止静!
    清风送竹韵,竹韵出簫声,
    声声凄、声声悠、声声美……;
    美得诗情画意,悠得或徐或疾,凄得如诉如泣!
    清风送竹韵,竹韵出簫声,
    声声心、声声想、声声情……;
    情意如丝绵绵,想念若隐若现,心境悠然深远!

 


 
Viewing all 7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